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市XX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攻坚实施方案(精选文档)

时间:2022-05-19 18:2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XX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攻坚实施方案(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市XX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攻坚实施方案(精选文档)

市XX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攻坚实施方案3篇

【篇1】市XX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攻坚实施方案

交通局扶贫攻坚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派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的通知》(沙办发〔XX〕12号)精神,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保障贫困群众享有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以科学规划和建设贫困地区村组道路,构建骨干网络,助力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提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思路,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为贫困地区整体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参与驻村扶贫帮扶包联工作。按县委、县政府要求,交通运输局是此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队长单位,负责驻官垱镇8个单位共25个驻村工作组的组织联络、情况通报、信息上报等工作;并组建7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驻官垱镇7个村,其中局机关驻石岭村,县公路局驻小庙村,县航道局驻花园社区,县物流局驻鄂冢村,县港航局驻斋巷村、县运管所驻友好村,县安捷公司驻雷场村。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全覆盖、干部职工包联贫困户全覆盖。局属各单位按要求组建驻村工作小组,并将驻村人员名单于XX年8月10日前报局办公室汇总备案,局办公室将驻村工作组情况上报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导小组办公室。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驻村帮扶“一定五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按照“六个一批”的要求,实现驻村包保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县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一)宣传政策。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一系列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涉农惠农方针政策,增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二)走访民情。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任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任务清”(逐步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工作组走访贫困户达到100%。
  (三)谋划发展。要通过产业扶持、就业帮扶、社保救助等措施,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积极引导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协调惠民项目,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切实帮助贫困人口学习文化知识、实用技术,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根据每一个村、每一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脱贫方案和脱贫清单,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和驻村帮扶工作。各精准扶贫精准脱扶贫工作组要以帮助谋划发展、解决民生为重点,策划发展项目,开展招商引资,推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包联贫困户干部职工要及时了解贫困户情况,因户因人制订脱贫计划、谋划脱贫项目、明确脱贫措施。
  (四)兴办实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要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依靠和发动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每年帮助驻点村解决2件以上群众最关注的突出问题;包联贫困户责任人每年要帮助贫困户办理1至2件急需解决的实事。驻贫困村(石岭村)工作组每年筹资不少于10万元,驻非贫困村工作组每年筹资不少于2万元。
  (五)建强组织机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要配合当地党委,从建好基层组织、强化教育培训、抓好阵地建设、加强服务意识、建立激励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两委”班子建设,把基层组织建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扶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培育“领头雁”,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积极整合农村网格化和电子商务、农村物流网,推进“五务合一” (强化党务、规范村(居)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建设,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制度,实现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障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六)制定方案。XX年8月10号前,各驻村工作小组,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并将方案上报局办公室备案。
  各单位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精心组织,完善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交通运输局将成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吴传斌同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机关股室长及局属各单位责任人为成员,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由杨后军同志负责。驻村工作组由驻村各单位选派2-3名政治素质好,事业心、责任感强,公道正派,遵纪守法,熟悉“三农”工作,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职工组成,石岭村驻村工作组组长由吴传斌同志担任,其他非贫困村驻村工作组组长由局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经常到驻点村调研指导工作,组织干部职工与包联贫困户对接,扎实开展帮扶活动。
  (二)完善工作机制。各驻村工作组接受当地党委的领导,要加强同驻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联系与沟通,在工作上指导不领导,帮助不替代,依靠不单干,做到“四要四不要”,即要讲求实效,不要形式主义;要民主协商,不要强迫命令;要体现特色,不要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要包办代替。工作组要定规划、定目标、定措施、定任务、定责任,半年一小结,一年一结账。要把驻村包户工作与干部年度考评挂钩,年终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考核验收、总结表彰。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利用《工作简报》,总结、宣传、交流驻村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各工作组也要及时报送工作信息。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驻村帮扶工作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对工作组的检查督办,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切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严守工作纪律。各驻村工作组要密切联系群众,严守工作纪律,树立良好形象,对帮扶对象只能予、不能取;只帮忙,不添乱。工作组成员要学习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指导工作,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主动作为,无私奉献。要严格遵守中央 “八项规定”、省委 “六条意见”和驻村工作“六不准”(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不准抹牌赌博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搞陪同和迎送)要求。各驻贫困村工作组成员必须与原工作单位脱钩,吃住在基层,工作在一线。
  
  

【篇2】市XX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攻坚实施方案

三年攻坚实施方案

三年攻坚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1.行动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接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趋势,坚持创新驱动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转变方式与融合发展相结合、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相结合,以完善工业创新体系、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新一轮技术改造、引进和发展高端生产力为主抓手,强化项目推动、基地支撑、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内生增长,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服务化转变、工业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构建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体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三年工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进一步提升我市工业高端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服务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服务型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国内领先的现代工业体系,打造辐射、带动、引领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千方百计遏制目前工业增速下滑势头,力争XXXX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年均8%左右。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XX年末,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万件,年均增长30%;新培育900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和省认定“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00家。XX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13%。


  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到XX年末,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XX年的32万元/人提升到38万元/人左右,主要工业产品基本按照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到XX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XX年下降9%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


  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XX年,工业投资达到750亿元,增长9%;工业技改投资176亿元,增长27%。XX年,工业投资达810亿元,增长8%;工业技改投资215亿元,增长22%。XX年,工业投资达865亿元,增长7%;工业技改投资258亿元,增长20%。三年累计推动2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2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产业链生态体系逐步完善。到XX年末,重点打造六大产值超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汽车产业集群超5000亿元,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超3000亿元,新打造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三大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培育轨道交通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电气与楼宇装备等三大五百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到XX年末,培育主营年收入超30亿元的工业企业90家,主营收入合计从XX年的9千亿元增长到XX年的万亿元;培育主营年收入超50亿元工业企业数从XX年的40家发展到XX年的60家。培育超过1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3D(三维)打印、生物与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内成长性好的企业。认定100家行业领先企业,带动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技术领先、拥有自主专利的优秀企业。三年累计小升规企业1200家(XX年400家、XX年400家、XX年400家)。


  3.各区、县级市政府XX年度目标(具体见附件)。


  二、六大攻坚行动重点任务
  (一)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


  4.建立技术改造投资服务体系和统计监测体系。滚动开展全市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技改摸查,对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其他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从落地、开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做好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的监测、分析,与全省技术改造投资监测系统无缝衔接,构建省市区三级联动的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库,实施动态管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统计局及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5.大力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机器换人”。推进优势传统工业企业购置先进适用设备,实施设备更新。发挥市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的作用,利用产学研用联合优势,推进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在典型制造领域的示范应用,以自动化生产线、运用机器人和“机联网”等方式,培育发展一批为企业“机器换人”提供方案设计、设备采购、装备开发、安装维护等专业服务的产业技术服务机构,推动加大“机器换人”投资,确保每年75家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6.优化投资结构。鼓励和支持企业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优的项目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效益。引导企业重点投向用地少、消耗低的优质技改项目,支持重大项目及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深化产业链延伸,对产业链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等进行整体技术改造,推广共性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的集聚发展。鼓励企业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提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二)制造业高端化行动。


  7.加快引进一批高端项目。出台重点工业产业招商引资服务指引,开展高端制造业引资引技引智专场招商、推介对接等活动。(市商务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及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8.突出抓好优势传统产业整体改造提升。按照“进退并转、分类指导”的原则,分行业制定技术突破、产品升级、企业培育、链条配套、产业集聚、淘汰落后等“六个一批”行动路线,推动食品饮料、家居家电、灯光音响、电子产品等整体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做强做大汽车产业的实施意见,推进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举办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9.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出台政策指引,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到XX年力争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万亿元,建成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10.提升产业基地(园区)高端化集约化水平。编制全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和功能定位指引,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市区共建黄埔、增城、南沙、花都、番禺、白云先进制造业基地,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大旧工业区(含街镇、村社工业小区)升级改造力度,鼓励采取连片规划、引入专业运营商以股份制改造、园园合作品牌联动等方式整治街镇、村社工业区,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服务支撑体系,释放工业企业产能。用好用活“三旧”改造政策,利用中心城区旧厂房改造建设一批服务型制造业集聚区。建立孵化器与产业园区对接合作平台,构建“创业孵化产业化”服务链条。大力发展园区商会,健全园区服务体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相关区、县级市政府牵头,市城市更新局、国土资源和规划委、科技创新委配合)
  (三)制造业智能化行动。


  11.实施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加快突破以机器人为重点的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重点支持机器人本体、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应用,发展智能制造服务业新业态和智能产品。加快“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设,组建智能装备研究院,成立应用推广服务中心。力争三年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30家,形成1000亿元产业集群,打造完整的机器人制造产业链,建成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制造业基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12.实施“两化”融合八大专项。制定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三年工作方案,推进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推广、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示范推广、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创新、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提升、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信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等八大专项行动,争取国家和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达到100家,构建两化融合公共信息平台和工业大数据库,推进成立两化融合促进联盟。支持在新材料、汽车、船舶、医药、食品等领域创建100个示范性数字化车间和30个智能工厂。(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13.建设一批专业性云服务平台。出台广州工业云平台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建设一批面向产业集聚需求和行业需求的专业性云服务平台,围绕产品创新、生产线监测与预警、设备故障诊断与维护、供应链管理、能耗监测、环保监测、质量监测等方面开展大数据集成应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14.实施“互联网+”战略。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在装备、原材料、消费品、互联网、IT(信息技术)等领域遴选一批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示范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网络制造、远程运维、工业大数据、智能物流、智慧园区等应用示范,建成3个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四)工业创新行动。


  15.引导大型企业发挥创新骨干作用。实施大中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支持工业骨干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创建市级以上中央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发展一批重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市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16.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组织科技成果产业对接活动,支持工业骨干企业牵头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加快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首台(套)研制应用,组织广州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认定工作,加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并对填补国际、国内、省内空白的新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给予重点支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科技创新委配合)
  17.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制定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示范产业、示范区域建设,推动一批装备制造企业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在线、实时、远程和智能服务的升级,每年培育2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支持工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培育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业态。(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商务委配合)
  18.争创对接国外创新型中小企业合作区。抓紧争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试点,搭建广州制造业与国外科技创新项目对接合作平台,开展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科技创新委、知识产权局配合)
  (五)绿色发展行动。


  19.推动工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三年推进30个工业园区开展集中供热、集中治污、中水回用、循环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补链等循环化改造,力争创建4个示范园区(其中国家级示范园区1个)。(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国土资源和规划委配合)
  20.推进清洁生产。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推进建材、化工、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力争到XX年末,推动4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全覆盖,创建千家清洁生产企业,累计实施3000个以上清洁生产技改项目。(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环保局、科技创新委及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21.推进工业节能减排。推进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开展重点行业企业能效对标。组织开展电机能效提升工作、工业节水工作,全面推动工业锅炉污染整治,强化脱硫脱硝运行管理和石油炼制、化工等重点行业有机废气排放的综合治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环保局、水务局及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22.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制定用电、用水、用气等差异化价格政策,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淘汰转移用工过多、占地过大、附加值过低、耗能过高、排污过量的“五过”企业,腾出空间发展先进制造业。(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环保局、水务局,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六)“四百”强企行动。


  23.做强做大百家骨干企业。建立滚动拟培育企业名录库,积极推进企业资产证券化,重点推进民营骨干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骨干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以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形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各类资本交叉持股或合作投资,共同做大做强。(市工业和信息化委、金融局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24.打造百家行业领先企业。制定培育认定标准,建立百家企业培育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XX年认定第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引导和扶持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建立自主品牌培育机制,形成一批核心技术标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25.培育百家高成长性中小(民营)企业。加强中小企业对接和服务,建立高成长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名录库。开展“小升规”行动,建立产值500万元XX万元的工业企业重点培育库。搭建中小微企业服务互动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法规、产品展示、专业服务等信息。(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26.培育百家新兴产业企业。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新兴产业中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积极争取国家、省与我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引进一批对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具有关键作用的新兴产业项目及产业链配套项目。(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三、支持政策
  27.加大财政资金支持。XXXX年,三年安排3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工业转型升级:8亿元支持工业技术改造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主要支持市重点工业投资、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含机器换人)、设备更新、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的首台(套)研制应用、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四百”强企工程;7亿元支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发展,重点支持机器人零部件攻关、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15亿元作为引导资金,由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筹集3倍左右社会资金共同设立总规模60亿元的广州工业发展基金。(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国资委、金融局配合)
  28.采取多元化扶持方式。采取股权投资、事中补助、事后奖补、贴息、风险补偿等,单个项目支持额度最高可达项目投资额的30%,同一法人单位可支持多个项目。通过基金、股权投资、贴息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进一步激活现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带动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工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配合)
  29.加大用地支持。每年安排不少于333公顷(5000亩)用地指标专门支持工业项目,优先安排高端制造业项目,并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负责提出安排意见。增量项目和扩大再生产项目不入产业园原则上不安排用地。严格划定“退二进三”功能区边界,保障工业用地规模。鼓励产业区块内工业企业在符合城乡规划、消防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土地整理、开发建设地下空间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及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30.落实减负强企措施。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规定。积极向省争取尽快取消燃气燃油加工费,降低大工业企业用电成本。(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31.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建立科技成果交易补贴、科技创新券制度。企业技术中心在国内外发达地区设立分中心、开展国际合作或海外并购,并对通过以上方式掌握核心技术的给予一定支持。探索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检验设备进口补助等政策。(市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政府配合)
  32.积极创新融资新方式。建立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信息交流机制,创新政府财政性资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探索股权投资、投贷联动的全新模式放大财政资金,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引导股权投资(含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投向工业重点项目。优化科技创新投融资环境,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发挥知识产权法院作用,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发挥广州(新华)、广州(国寿)投资基金作用,投向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市金融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国资委、知识产权局配合)
  四、工作要求
  33.落实目标任务。市将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XX年度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区、县级市(见附件)。XX、XX年度目标,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有关部门于当年2月底前分解落实到各区、县级市。各区、县级市要将工业转型升级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确保落实到位。


  34.建立全市工业基础数据库。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各区、县级市归口负责开展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工业投资计划、机器换人、用地需求等大摸查,每年一次。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配合。各区、县级市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摸查工作统筹安排。


  35.强化督查考核。市政府定期组织对各区、县级市及各部门落实行动方案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完成年度指标较好的区、县级市予以通报表扬,对未完成年度指标且排名靠后的区、县级市由市政府领导约谈其政府领导。


三年攻坚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县乡公路技术等级、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路路网综合效益,从XX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县乡公路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覆盖拓展、连接顺畅、服务提升”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安全高效、服务发展”的原则,重点实施“提等升级、路面改造、安全防护”三项工程,加快产业连通路、资源开发路、旅游景区路、山区扶贫路建设,补齐全省公路路网存在的结构性“短板”,加快构建更加合理、高效、便捷的公路路网结构,为全省经济社会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工作目标
  XX年至2018年三年时间,共投资400亿元开展全省县乡公路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实施县乡公路提等升级工程17500公里、路面改造工程6000公里、安全防护工程17000公里,全省县乡公路等级公路所占比例由%提高到%以上;改造提升连接全省“5个100工程”中的12个产业园区、20个示范小城镇、17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17个旅游景区的公路,连接全省140个重点扶贫乡(镇)、1400个贫困村、150个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公路以及连接乡(镇)的公路路面,实现全省县乡公路技术等级较大提升、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安全防护能力大幅提高。


  XX年,投资145亿元,实施县乡公路提等升级工程6000公里、路面改造工程XX公里、安全防护工程6000公里,完善排水系统、安全防护工程、绿化工程,全省县乡公路等级公路比例达到%,比XX年提高个百分点。重点安排连接全省“5个100工程”公路、连接全省重点扶贫乡(镇)、贫困村、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公路改造项目。


  XX年,投资130亿元,实施县乡公路提等升级工程5800公里、路面改造工程XX公里、安全防护工程6000公里,完善排水系统、安全防护工程、绿化工程,全省县乡公路等级公路比例达到73%,比XX年提升个百分点。重点安排连接全省“5个100工程”公路、连接全省重点扶贫乡(镇)、贫困村、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公路改造项目以及连接乡(镇)公路路面改造提升工程。


  2018年,投资125亿元,实施提等升级工程5700公里、路面改造工程XX公里、安全防护工程5000公里,完善排水系统、安全防护工程、绿化工程,全省县乡公路等级公路比例达到%,比XX年提升个百分点。重点安排连接乡(镇)公路路面改造提升工程,实现三、四级公路全覆盖。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资金筹措。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要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汇报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其它项目资金等用于县乡公路改造。按照“中央补助、地方自筹”方式,除国家补助资金外,不足部分由市(州)、县(市、区、特区)两级财政负责筹集,并负责征地拆迁工作。


  (二)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有关单位要按照“程序简化、周期缩短、交叉进行、同步推进”的要求,超前准备,切实加快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对二级及以上公路应采取两阶段设计,三、四级公路宜采取一阶段设计。县(市、区、特区)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力度,凡要求纳入次年县乡公路改造计划的项目,应在当年9月底前获得市(州)发展改革部门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11月底前获得市(州)交通运输部门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批复。市(州)发展改革、交通运输等部门要统筹安排,加快项目有关报件的审批,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要优先保障县乡公路改造建设用地和林地指标。


  (三)合理确定技术标准。按照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要求,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原则上,连接产业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旅游景区、矿产资源地的县乡公路宜采用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建设;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联络线,县城至乡(镇)、重要乡(镇)之间的连接线,连接港口码头、铁路场站的县乡公路宜采用三级、四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建设;连接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聚居的扶贫点,连接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等县乡公路宜采用四级公路标准建设。


  (四)强化监督管理。切实落实县乡公路改造项目监管,继续推行发展规划、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标过程、施工过程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资金使用“八公开”,严格落实县乡公路混凝土路肩、排水系统、安全防护、绿化工程、错车公路、招呼站“六个同步”。强化信用评价制度、分级巡查督查制度执行,加大对招投标、转包分包、原材料采购等重点环节的监督管理。市(州)、县(市、区、特区)交通运输部门具体负责组织本辖区质量监督工作,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省公路局负责指导县乡公路改造质量管理工作。


  (五)强化科技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科学管理,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大力推进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县乡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行动计划联席会议的作用,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州)、县(市、区、特区)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调集技术骨干,加强前期准备、进度督导、质量监督,提高工程项目管控能力,全力推进攻坚行动实施。


  (二)建立责任体系。推行县(市、区、特区)行政首长工作责任制,将县乡公路改造资金配套、征地拆迁工作纳入全省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加强过程督导,实行挂牌督办,限时完成任务。坚持“县级主体责任、部门规划管理、逐级目标落实”的原则,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为县乡公路改造实施责任主体,负责统筹各级项目资金的使用,组织落实年度计划。市(州)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辖区内县乡公路改造规划的实施,协调、监督、指导县(市、区、特区)计划执行。


  (三)建立激励机制。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建立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省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通过对市(州)、县(市、区、特区)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综合量化测评,以测评结果作为依据安排各地次年县乡公路改造建设规模。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加快项目前期准备和施工环境治理,共同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县乡公路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实施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和执行效果,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篇3】市XX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攻坚实施方案

XX年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攻坚实施方案

根据市乡教育质量攻坚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为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经学校讨论研究,特制定《XX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攻坚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升质量为主线,牢固树立“质量兴校”意识;
以质量的提升来树学校形象,以工作作风的转变来树教师形象,努力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二、组织机构
成立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攻坚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协调教育教学质量攻坚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三、攻坚目标
以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拓展优势,争创特色为主线,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综合水平。
以创新机制,提升质量为核心,加强团结,凝聚人心,

增强教师成就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形成良好的氛围。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重点,正行风、造声势,比干劲,比能力,比奉献,使班子和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以科学建立教学常规,德育常规和后勤管理常规为抓手,全面规范学校管理,形成良性管理封闭体系。以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学校品味和内涵,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以建立和完善学校督查巡导通报制度、评估制度、科研制度为手段,使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考风建设为立足点,继续实现荣获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的目标任务。五、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落实两个重点:一是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是构建有效课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将理论转化为成果;
二是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的研究;
三是从落实和细节着手加强三大常规管理实效性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一是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声誉整体

同步提高,树良好的学校形象;
二是实现师德、师技、师风、师貌的整体提高,树良好教师形象;
三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让学生知识过手,树良好教学形象;
四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树良好学生形象。保障五项服务:一是学校管理为教学工作服务;
二是学校后勤为教学一线服务;
三是队伍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四是学校行政为全体教师服务;
五是全体教师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六、主要措施
严格实施教颁计划。严格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杜绝随意调课和随意放假的现象,切实保证学生上课时间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向时间和汗水要质量。。严格学校常规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学校将结合实际,以人为本,制定科学的管理细则。用制度实施全员全程管理,制度一经制定全体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人不得凌驾于制度之上。
发挥行政示范作用。质量攻坚领导是关键,学校领导班子将带头上主科,坚持深入教学线,进课堂、进班级、进学生,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真实情况,同时结合发现的问题,实施有效的过程管理。
强化“六认真”管理。提升质量,核心在于细节,要切实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检测、家访六个关键



推荐访问:攻坚 实施方案 作风建设 市XX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攻坚实施方案 市XX局能力作风建设年攻坚实施方案 作风建设攻坚年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