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建材料 >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

时间:2022-05-20 08:35:05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5篇

第一篇: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

14开国大典

【预习要求】

1借助字典,认识不识的字,读通课文。

2阅读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

3试着画出庆典所在位置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揭示课题。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这就是开国大典。

2板书课题,齐读。

3理解开国、大典之意。(建立新的国家;
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随机纠正读音,学习生字。

2交流自己读资料的体会。

3展示自己画的平面图,小组读第2节讨论。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己读读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哪个场面令你很激动?

2交流读课文片段,要求读好。

教师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入引语,并随机板书:

入场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3默读课文,找到与标题相应的小节。

交流。(1~4;
5~10;
11~13;
14~15)

4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记叙了这四个场面。引读。

我们先来读读开国大典进行时的盛况--典礼和阅兵式。

四重点研读,简要复述。

1开国大典包含了这些议程,出示: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礼炮响起来。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阅兵式开始。

默读课文5~10节,按顺序圈出有关词语。

2讨论。(2365147)

3加上必要的连接词,简要复述。

同桌复述;
交流。

4引读有关片段。

5小结。

师:每一项议程的进行,都有激动人心的场面。因为那是隆重的规模宏大的仪式。

五品词品句,感悟隆重、规模宏大。

1观看资料片,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小组自学。

要求:自选一个场面描写的内容。

读读有关小节,圈出重点词。

小组配合有感情的朗读。

3交流。

随机出示有关句子:(抓重点词理解,指导诵读)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象海上的波浪。

4小结:这些句子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突出了庆典的庄严、隆重、规模宏大的盛况,表达了群众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之情、热爱之情。

5引读,读出感情。

6如果你是一位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请将开国大典的过程写成一份通讯稿。

提示:客观地进行过程叙述。

简要的进行场面描写。

学生习作。

交流。

7小结。

第二篇: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

《开国大典》说课设计

一、说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第九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其中,《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作者以“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为写作思路,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通过几个场面描写,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毛泽东的无比热爱之情。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第七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4.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抓住首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成了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是新知识,是单元语言训练目标、训练重点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自然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二、说说教法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同学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作者用场面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应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词语品读感悟,读中悟情,读中悟写,读中表情,读写结合。同时借助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创设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三、说说学法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有所了解,已具备了一定的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本课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读──找──换──想──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即“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换词体会感情──想象场面──表情诵读升华感情,回读体会写法特点──读写迁移,学写场面”。

四、说说教学过程

我反复、仔细研究教材,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了着样的教学流程:

1.以“跳绳”为话题口头作文,形象解读场面描写。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写了那几个场面。

3.重点研究课文重点部分(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

4.循法自学课文其它部分(会场布置、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几个大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

5.总结归纳全文场面描写特点

6.读写迁移,以“跳绳”为话题学写场面。

(一)口头作文“跳绳”, 形象解读场面描写

1.师:你们跳过绳吗?请同学们以“跳绳”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可以先说同学们跳绳

的整个场面,再说单个怎样跳;
也可以先说单个怎样跳,再说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

2.生练说跳绳;
师抽生口头作文。

3.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跳绳是场面描写,单个“跳绳”的描写是场面描写的“点”, 同学们跳绳的整个场面是场面描写的“面”,场面描写的特点是“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盛大的场面,生齐读课题《开国大典》。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场面描写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口头作文的实践中明白什么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特点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了解课文写了那几个场面

1.认读生字、组词,书写难字:典、副、协、奏、诞、钮、瞻、拂、嗓。

2.说说题目《开国大典》中的“开”是什么意思,并用时、地、人、事四要素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作者围绕这件事,主要写了那些场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把“宣布成立、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读公告、群众游行、升国旗、阅兵仪式”填在下面的恰当位置。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在学生参与板书的操作中迅速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重点。

(三)重点研究课文重点部分(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

1.研读场面“宣布成立”

(1)体会四个“一齐”的思想感情。

①师:本文重点写了“大会盛况”中的“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这几个小场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这几个小场面。我们先看看“宣布成立”。

在“宣布成立”场面中点是什么?(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面是什么?(首都人民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②师:在首都人民欢呼雀跃的场面中,你认为那些词、句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生找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最能表达首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③师:你能联系这段话中的重点词谈一下体会吗?
④(当学生自由谈感悟说到“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中的“一齐”时)师:“一齐”能换成“一起”吗?请同学们换词对比着读书体会,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不能换。“一齐”说的是大家不约而同,齐刷刷的动作一致,首都人民就像一个人,说明首都人民都有一颗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的心。。而“一起”没有不约而同这个意思。)

⑤师:课文中还有那些地方用了“一齐”,体现了首都人民的什么感情?(“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一齐”透露了首都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崇敬的感情;
“三十万人一齐抬起头,一齐脱帽肃立……”中的一齐透露了首都人民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抓住场面中的五个“一齐”,前后联系体会中国人民对毛主席、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启发想象,体会思想感情。

师引导学生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体会意思(“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看出毛主席的声音传得很远,使全中国人民都激动、自豪。);
启发学生想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全国那些地方?人们有那些举动?从而体会全国人民都有一颗热爱新中国、热爱毛主席的心。

(3)指导感情朗读。(师:你能通过读表达这种感情吗?)师、生:生练读、试读--师激情范读,生评价—再练读—赏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研读“升国旗”

(1)升国旗这个场面中点是什么?(升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面是什么?(一齐瞻仰鲜红的国旗)

(2)在升国旗,这个场面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传神,最能表达首都人民此时的感情?当学生说到“一齐、站、瞻仰、升”等词时,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站”用得传神。

(3)(师:这个“站”有什么言外之意呢?它传神在那里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前收集的新中国诞生前后的资料体会“站”的含义。

(4)师介绍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资料(圆明园的大火燃烧着中国人民的痛苦、屈辱、灾难,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旧中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历经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学生写话。(如果此时你在开国大典现场,你想对毛主席、对全国人民说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先抓住“站”联系上下文谈感悟,接着介绍历史背景,再以“如果此时你在开国大典现场,你想对毛主席、对全国人民说什么?”为话题设身处地写感受。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从内心感悟中国人民对毛主席、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3.运用学法,自读“宣读公告”。指导学生运用学法,抓住场面中的面“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体会首都人民无比热爱毛主席的思想感情。

4.回读大会盛况中“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三个场面,体会写作特点。(作者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地写出了首都人民在开国大典之际对新中国、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之情。)

师总结,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这节课我们用“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换词体会感情──想象场面──诵读升华感情,回读体会写法特点”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场面描写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个学法体会“会场布置、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几个大场面的思想情感、写法特点。并学写场面《跳绳比赛》。

五、说说理论根据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所应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凡是学习语言文字不着眼于语言形式,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对语文课的解读应该“走一个来回”。即首先透过语言文字,读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再回过头来研究文本是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本堂课首先从语言形式入手,形象解读场面描写;
接着在初读了解思路的基础上,通过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几个小场面的学习经历了“读出意,读出义,读出形,读出情”到“比用语,比章法,品出味,悟出效”双向阅读心理过程。在理解文本中融语言训练,人文情感熏陶及感悟写法于一体;
最后回到语言形式,学写场面,很好地体现了“鱼和熊掌兼得”(语言与人文兼得)读写结合的特点。

第三篇: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

7.开国大典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一篇讲读课文。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通过场面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以事件发生的过程为顺序,记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而且运用了多种描写方式和表现手法,突出人物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出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内容时间离现在时间较长,不能亲眼感受当时的场面,所以要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在查找时就有所认知。另外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读体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场面,朗读,想象,体会,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汇集、宣告、旗帜、检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3.学习文章中有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4.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学习文中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场面描写。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说一说。)

2.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课件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学习活动二:自学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学习活动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典礼进行时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阅兵式盛况。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的情况。

第五部分(第15自然段):开国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3.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典礼开始,奏国歌;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升国旗;
宣读公告。)

4.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指名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本文先讲了典礼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接着讲的盛况,最后讲。

学习活动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总结读后感受。

2.积累文中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

1.播放《开国大典》的影片片段。谈一谈影片中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预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全场人们一齐欢呼的场面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

2.今天,我们一起穿梭时空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上的壮观场景。

学习活动二:想象场景,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回忆开国大典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学生自由说一说)预设: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2.课文中的场面描写较多,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场面描写的部分,并思考场面描写的作用。(指名说)

预设:表现出了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

3.体会重点语句。

(1)课件出示1: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从这两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的工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四五十里路的农民,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的急切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2)课件出示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3)课件出示3: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欢呼。)

(4)课件出示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群众看到自己国家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5)课件出示5: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这句话是写毛主席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4.在众多的场面描写中,我们学习到了哪些场面描写的方法呢?

(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构成了场面,对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就是场面描写。①有点有面,点面结合。②突出重点,写出气氛。③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学习活动三:总结全文

难忘的1949年10月1日,人们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而献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作业布置】

观看相关影片

【教学板书】

7.开国大典

会场情景盛大 典礼盛况隆重

阅兵式威武 群众游行壮观

中国人民无比自豪、激动

【教学反思】

第四篇: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

开国大典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包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和“欢庆祖国的生日”两个主题活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史实,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教科书呈现了开国大典上,中央领导检阅人民解放军,天安门广场上伴随着燎亮的国歌声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以及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安排这些资料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宏大历史场面,体会新中国诞生的意义。

“我的理解”在于让学生体验当时全国人民激动的心情及思考人们这样激动的原因。让学生谈谈个人的理解,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意义的认识。教科书还介绍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的情况,以及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

“我的认识”活动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究,认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她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目标:

1.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举国上下欢庆的气氛,体会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

2.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引导学生认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能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史实,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课标中对六年级教材的要求,以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史实,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为学习目标及学习重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之情。)

师生准备:

录像、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 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简介新中国成立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感受开国大典的过程

活动一:感受开国大典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启发谈话: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录像展示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然后是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接着是阅兵式的盛况;
最后是群众游行的欢庆场面。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看得也非常的认真。当时的场面很隆重人民也很激动,当我们看到一个老农见到毛主席后把斗笠摘了下来,深深的给毛主席鞠躬,大家都笑了起来,你能说一说当时老百姓的心情为什么这么激动吗?

教师小结: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当家做主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所以人民无比的激动。

活动二:模拟升旗

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活动,在我们的课堂上组织一次升旗仪式。(选拔一名同学当升旗手,两名同学当护旗手。老师当主持人。)

1.升旗、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全体起立。

2.全班齐唱国歌,结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活动三:收集大阅兵的材料,感受祖国前进的脚步。

我们已经建国60周年了,我们国家在国庆节这一天多次举行国庆阅兵活动,请同学课下搜集国庆大阅兵的图片或影视资料,下一节课共同交流。

二、 了解新中国成立

活动一:探究政治协商会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天我们来共同探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情况。

教师引导: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足的准备,

要做好一件事都要做好准备,还要学会征求别人的意见。

四、探究国徽、国旗的象征意义

1、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
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
10月1日为国庆节。

2、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

3、教师小结:国旗和国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我们要热爱国旗和国徽。

4、设计班级的班旗和班徽

学生观看录象资料。

(学生讨论发言

在小组中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交流。

学生在小组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学生参加升旗活动。

学生唱国歌,并谈谈自己的此时的感受。

学生阅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资料。

学生小组学习

1.比较政治协商会议与开国大典时间的先后,说一说这样安排的道理。

2.思考:为了开国大典的圆满成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还做了哪几项规定?

1.搜集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

2.小组内探究交流

1.小组讨论设计班旗和班徽。

2.各小组介绍自己设计的班旗和班徽的象征意义。

借助录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宏大历史场面,体会新中国诞生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一位农民的表现从中体会到全国人民热切盼望祖国解放、统一的热情。

通过模拟升旗体验活动,感受爱国之情。

感受开过大典的过程及细节,感受祖国的伟大,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伟大志向,认识中国共产党惟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借助学生小组课前调查的资料的交流,了解当时协商会议的有关情况。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国旗、国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国旗和国徽的尊敬。

板书设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堂检测 国旗和国徽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能说出我们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吗?还记得我们党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我们军队的生日呢?

活动一:我为祖国过生日

1.算一算今年是建国多少周年。为祝福祖国的生日设计一张生日贺卡。

2.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学生制作贺卡。

3、学生将制作好的卡片粘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交流。

活动二:祝福祖国诗朗诵

1、课前让学生搜集歌颂祖国的诗歌做好准备。

2、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评选优秀朗诵者。

活动三:社会小调查

1、制定一份调查计划,调查周围的新变化

2.根据调查内容设计一期黑板报。

学生回答、交流。

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制作生日贺卡。

学生阅读教材中“我爱我的祖国”资料。

树立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怀。

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把探究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

板书设计 我为祖国过生日

课堂检测 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

六、教学反思:

第五篇: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秀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文的叙述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乐曲激趣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渲染:

这是一首战斗的乐曲,它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那么,新中国诞生时是怎样的盛况呢?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

3、如果把开国大典改成开国典礼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旨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读文。)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1、用你喜欢的读书习惯快速阅读课文。如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等等。

2、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3、联系语境或查阅资料理解新词。

4、这篇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景?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5、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6、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为什么?

7、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如果不能,在书上做上记号。

8、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激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讨论,释疑解难

1、以疑难问题为类别,让学生自由组合若干小组。

2、推荐各讨论小组讨论问题:

如,第一小组:学习6个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
第二小组:理清段落结构,归纳段意;
第三小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四小组:讨论记叙的顺序。

3、各个讨论小组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开讨论:学生先汇报学习成果,然后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主持人记下已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的准备。

4、各个小组在全班交流讨论成果。

5、问题咨询与小结。

四、探究领悟,升华情感

1、出示句子: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2、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提出探究的问题,如:

⑴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⑵ 如果把流去的流字换成走字,表达的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⑶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 你读了这句话,内心充满着怎样的激情。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探究,领悟新中国的成立的确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总结探究的方法。

4、在课文中找出还需探究的句子,继续探究。

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试一试,自己能找到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读一读,看一看吗?如果找到并读了,把篇名记下来。

2、写一写,依照课文的写法,记叙你喜欢的一个场面。

【设计特点】

本案例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现代教育传媒技术等手段,通过设疑、讨论、探究、释疑等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导学过程中,抓住课文重点,紧扣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自读自悟、升华情感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三维目标

推荐访问:教学案例 材料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材料 开国大典教学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