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影响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2-05-21 13:5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影响及对策建议,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影响及对策建议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4篇

第1篇: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闫新月
来源:《商情》2020年第32期

        【摘要】2019年末在临近年关的特殊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本文利用我国当前的统计数据从宏观经济层面以及行业层面估计此次疫情在短期和长期内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并分产业具体说明了对我国三大产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最后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三大层面分别提出了面对此次疫情应当采取的各项措施,努力为实现全民抗疫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新冠肺炎 ;中国经济 ;宏观经济层面 ;产业层面

        一、引言

        自2019年末湖北武汉首次通报新冠肺炎疫情至今,疫情已经波及到全国各地及海外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性流行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总书记强调“疫情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且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还会持续”。在此背景下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现实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层面

        从短期上看,受疫情影响短期内生产与需求的大范围骤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2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1)、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35.7%、29.6%,较上月分别下降14.3%、24.5%。两大指数大幅下降表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程度较大,同时从指数降幅来看,非制造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大于制造业。

        从长期时间维度上看,作为纯外部冲击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影响是短暂的,并不会改变经济自身的运行趋势,但存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冲击进一步演变为中长期滞后影响的可能。

        (二)第一产业

        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农业产生的冲击主要分为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从农产品供给来看,由于防疫需要多地采取了交通阻隔等措施,部分农村道路阻断,农用生产物资流通不畅导致农业生产开展困难;从农产品需求来看,由于交通阻隔,导致农产品在农村囤积,蔬菜、水果等无法运输到城市,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推高了城市菜篮子价格。

第2篇: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新冠疫情对我国平台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2020年年初,中国经历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整个国民经济遭受较大冲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3.2%、9.6%和5.2%o疫情对平台经济短期发展既有冲击也有刺激,中长期看则是“危”中藏“机”。及时把握这些机遇,并将其转化为平台经济加速发展的驱动力,还需要政府、平台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
一、短期影响:既有“冲击”,也有“刺激”
山于平台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不同,线下经济活动的骤然暂停,对不同领域平台经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方面,线上线下融合程度高且必须通过线下活动完成整个交易闭环的领域,线下冲击直接传导到线上,平台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另一方面,某些领域因线下活动受限使得线上服务需求短期内出现爆发式增长,催“火”了新业态,出现了逆势发展的小高峰。
在线旅游、出行、住宿、家政服务等必须通过线下活动完成交易闭环的领域,山于线下相关产业基本停摆,导致平台上的服务供给和需求均受到严重冲击。线下服务业的骤然暂停直接影响着平台企业的佣金、广告等收入,收入锐减的同时,平台企业还负担着高额的固定支出,企业现金流承压,经营面临巨大挑战。在线旅游平台携程的数据显示,到1月29日平台收到的退改诉求总量、咨询总量都达到数口万量级,相较2019年春节增幅达到405%,最高峰值时增幅达到630%。在出行需求被大幅限制的情况下,相关平台企业的订单量和营业收入持续减少。截至2月3日,全国有36座城市要求全面暂停网约车服务,87座城市不同程度地限制网约车运营,如限制跨城或跨区的运输服务。白度地图显示,2020年开工首日,全国驾车导航出行较2019年同期下降86.7%。从根本上说,这种冲击是因线下经济活动被迫中止而“传导”到线上的,疫情过后这些领域发展态势仍然向好。一是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及地方层面已经陆续出台帮助企业共渡疫情难关的扶持政策,从提供税费减免、延迟社保缴费、发放消费券、资金支持、开展培训等多个方面帮助企业克服困难:二是疫情对上述领域线下经济活动的冲击是暂时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疫情过后人们被压抑的消费极有可能出现集中爆发。有研究估算,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约1.5万亿元,这些需求有

望在疫情结束后逐步释放,出现消费回补甚至是反弹。
在线零售、医疗、办公、教育等线上活动对线下具有较强替代性的领域,曲于线下活动受到限制,大量活动被迫转至线上,疫情的发生对这些领域产生了显著的刺激作用。许多领域用户量激增,平台企业争相推出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行业发展出现小高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在我国多项宏观经济指标明显下滑的情况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3月,社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一些新型消费、线上消费、升级消费等在疫情期间被催生。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22169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比1-2月份收窄2.2个白分点。公开数据显示,京东到家平台上,从除夕至大年初九,其粮油副食、肉品、休闲食品、蔬菜、水果的销售额分别比2019年春节增长了740%710%.530%、440%>380%o互联网医疗平台纷纷推岀问诊咨询、义诊、线上购药等服务,网络问诊成为疫情期间患者获取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微脉平台在30多个城市上线新冠肺炎“线上免费义诊平台”,近2万名本地公立医院专家入驻,实时在线医生达3000名,义诊服务用户超过78万人次,累计访问量突破4500万人次。教育领域,全国14万所学校、290万个班级在钉钉开课,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的1.2亿名学生。在线办公领域,阿里旗下的钉钉、腾讯旗下的腾讯会议、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华为旗下的WeIink等迅速涌入远程办公领域。从根本上说,这种刺激是被中止的线下活动向线上转移的结果,反映了平台经济在特定条件下对线下经济活动的替代作用。短期内骤增的需求和供给能否持续、商业模式是否有效、行业发展是否真正迎来新的发展拐点等,都有待市场和时间检验。
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范圉内持续扩散,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将暴跌13%〜32%,全球经济增速将至少下降2.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进行了史上最大幅度的下调,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经济衰退。我国经济已经高度融入全球化,平台经济发展必然也会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不利影响。
二、中长期看:面临三大发展机遇
新冠疫情使得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的优势和韧性得以充分展现。从

长远看,我国平台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用户在线消费习惯得到进一步培养
疫情暴发使得人们对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在线服务需求大增,其中不乏一大批被迫转移的新用户。随着抗疫持续推进,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进一步加强,线上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强化。公开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后人均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长进一步增加30分钟;
用户对APP的使用更加多样化,日均使用APP个数接近10个,用户通过不同的APP满足社交、资讯、休闲、购物等生活需求。疫情还推动了互联网应用向低线城市居民、中老年人群等在线服务使用率较低群体的普及与渗透。如在线办公对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拉动作用显著,春节后新增用户中下沉用户占比比平时增长了约10个百分点,达到63.5%o
(二)产业互联网发展面临新契机
抗疫期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社会应急管理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大大提高了政府和企业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海尔COSMOPIat在上线医疗物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之后,高效对接匹配了医疗机构防护物资需求、生产企业医疗物资生产原材料和物流资源的供给需求,2月之前已连接608家医院、221家企业、37个政府和社区等各类机构,发布了超过20万件口罩、防护服等物资需求。2月18日,工信部明确提出,要“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工业APP).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推广协同研发、无人生产、远程运营、在线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4月100,国家发改委等部
门启动面向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从能力扶持、金融普惠、搭建生态等多方面帮助和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强。
(三)“抗疫与发展并重”倒逼制度创新
抗击疫情的同时乂要促进经济发展,这种矛盾客观上对制度创新起到了显著的“倒逼”作用。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要将慕课教师以及教师的线上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制定在线课程学分互认与转化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将成为我国高校慕课发展的制度保障。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文,明确常见病、慢病患者在互联网医疗机构复诊可依规进行医保报销。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宇夏、广州、成都等地都开始将在线诊疗试行纳入医保。3月5日,中共

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着力解决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圉,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这意味着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有望成为常态化。互联网医疗平台医保支付问题的解决在疫情防控期间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三、推动我国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询所未有。我们需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和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尤其是培育壮大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各类平台上汇聚了大量的中小微商户,这些企业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本来就较差,经营活动被迫暂停使得这些中小微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复工过程还面临客源和流动资金不足等多重困难,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到平台企业的整个商业生态。
疫情期间,相关部门已出台了财政、货币、产业等扶持政策,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经营者的减税降费力度,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多渠道多方式为中小微经营者提供资金支持,使更多的经营者能够顺利渡过疫情难关。同时要积极推广消费券、抵扣券等刺激政策,提振居民的消费热情和消费信心。进一步降低包括民宿业在内的各类生活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证照办理流程,为更多小微创业者提供便利。
(二)充分发挥各类平台在政策贯彻落实方面的作用
为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相关部门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重要的是,已出台的扶持政策要真正为广大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带给它们真正的获得感。但从实践层面看,政策落地还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面向在线民宿经营者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被访者不了解当地政府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仅有4.7%的表示十分了解。知晓度很低自然会影响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和获得感。通过深入访谈了解到,其原因主要是民宿经营者要从文件中找到适用于自己的政策非常困难。这也反映出政策制定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在政策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各类政务平台的作用,在常规的政策信息公开的同时,进一步依托经营者工商登记等相关信息,为中小微经营者提供定向和精准的政策信息推送服

务: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在对接商户方面的作用,利用平台企业做好政策宣贯与落实。
(三)鼓励引导平台企业加大对平台内入驻商家的扶持力度
平台企业通过网络技术支撑,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形成了双边和多边市场。平台企业在经营中对这个内部市场拥有一定权力,如准入规则、定价机制、建立交易保障体系等,而且平台规模越大,其对内部市场的权威和影响力就越大。
因此面对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除了加大政策调节力度,综合运用各类宏观政策手段帮助企业稳产纾困外,就平台经济而言,还需要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平台企业的枢纽作用,引导和鼓励平台企业加强对入驻商家的支撑和服务力度,对于帮扶效果好的平台企业,政府要予以税费减免和政策优惠。
(四)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不是规划出来,其至也很难预测,而是具备一定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后山市场催生出来的。疫情防控期间,5G在远程医疗、办公、生活娱乐乃至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已经有了大量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成为应激状态下快速研发部署、供需对接和重要物资配置等的重要支撑,并且在支持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总的来看,应用还比较分散,大规模、普及化的商用尚需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后疫情时期稳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以及带动产业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引导各类资本投向5G、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器等“新基建”领域,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和完善用户体验,积极推动5G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融合与深入应用,在完善民生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消费对服务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五)持续推进有助于平台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推进平台经济的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应对疫情冲击的短期影响,也应当站在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趋势的战略高度来进行政策引导和制度设
ii^o
要进一步细化并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与平台经济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关于发展平台经济、扩大信息消费、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等,已经有不少的政策出台,但从实践层面看,仍存在因缺乏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而难以落地执行的情况。例如,2019年1月1

日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其中关于"零星小额交易活动”的认定、平台向相关部门提供经营者信息、平台企业公平竞争等只是提到了一般性要求,缺乏具体标准或配套实施细则。此外还存在不同制度之间衔接不畅的问题,如电商法中关于平台对用户评论内容的管理要求与其他网络内容传播管理制度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等。此外,要持续推进平台经济的监管创新,进一步清理制约平台经济创新发展的行政许可等事项,抓紧修订已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法规和制度,研究制定以保障用户安全为底线的市场准入政策。通过开展“互联网+监管”和基于信用的差异化监管等创新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平台经济领域的容错纠错机制和实施细则等。

第3篇: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浅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浅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冲击,各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波及,如何应对疫情,恢复行业健康发展成为诸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宏观和行业两视角剖析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疫情影响,助力经济快速发展。

一、引言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爆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短期看,疫情极大冲击了我国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但长远看,疫情为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治理及商业运转模式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期,将加速社会治理、商业运营等改革进程。疫情爆发后,已有大量专家学者从宏观经济、微观主体等层面分析其影响,本文基于宏观影响分析,剖析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疫情,助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二、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且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因此,疫情冲击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一)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宏观层面上,疫情冲击短期影响较大,已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1.需求侧,消费、投资、出口均有所下降
一是以隔離防控方式避免疫情扩散,虽减少了人流的大规模流动和聚集,但导致餐饮、旅游等行业消费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 亿,2020年严重萎缩;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同程旅游节前发布的《2020春节黄金周居民旅游消费趋势报告》预测出游人次将达4.5亿,本应火热的旅游市场受疫情影响瞬间冻结。
二是工厂复工、工人返程延迟,生产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全国除湖北外,各地复工复产快速推进,多数重点城市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已达90%以上,浙江高达99.8%。但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进度较慢。且长达近一个月的停产停工,投资大幅下降。
三是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国际疫情不容乐观,将对我国出口继续造成影响。数据显示: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5919.9亿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下降17.2%,进口
浅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下降4%,贸易逆差70.9亿美元,2019年同期为顺差414.5亿美元。由此可见,受疫情冲击,我国1-2月进出口同比增速均下滑。

2.供给端,服务业、工业增加值大幅下降
疫情期间,限流等原因严重影响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物流、生产、销售、回款等经营活动受到干扰,企业停工减产,二产增速显著回落。

(二)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分析 1.餐饮行业损失较大
为避免大规模人群聚集,1月底到2月末各类聚餐、婚丧嫁娶宴会大规模取消,餐饮行业仅提供线上售卖,几乎全部停止堂食,大量不易储存的备菜低价甩卖,更甚者直接扔掉,损失惨重。数据显示: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高达10050亿,2020年这一数据严重下降。

2.旅游业全行业资金吃紧
中国境内外游客数量“断崖式”下降,大量旅游订单取消和退款,退改率超过80%,企业现金流紧张,全行业资金链吃紧,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景点等无一幸免。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假期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按平均增长预测,2020年春节假期若不受疫情影响将接近5500亿。但目前86.8%的旅游企业暂停经营,旅游业停摆期间日均损失估算超过170亿。如携程旅游,将疫情带来所有消极因素考虑在内,若不计股权报酬费用,预计2020年一季度运营亏损为17.5亿到18.5亿,净营收同比下跌45%至50%。

3.房地产业成交量大幅下降
一是新房销售方面,1月26日,中国房地产协会号召,暂停售楼处销售活动,疫情过后再恢复。房地产业2月销售量暴跌了9成。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后25天内,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仅成交56万平,同比下滑93%,其中,一线、二线与三线城市分别同比下滑88%、99%、96%。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成交量大幅下降,房企资金压力巨大。

二是二手房交易方面,主要城市成交量降了6成左右。数据显示,2月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18个全国主要城市的链家二手房成交量均大幅下滑,其中武汉二月整月零成交。究其原因,业主受疫情影响对房价预期较低,房源供给大幅下降,购买方推迟或取消购买现象大比例存在。
三是房屋租赁方面,2月同比下降超过8成。数据显示,2月份18个重点城市的住房租赁总成交量环比下降幅度高达78.9%,相较于2019年2月数据降幅高达82.7%。疫情爆发导致人
浅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口流动降低,大量租赁人员滞留原籍未返回居住地,或由于小区封闭管理禁止外人入内等原因导致市场供需均下降,导致房地产租赁市场低迷。

4.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均受影响
建筑行业停工,导致大量项目搁置,建筑工人受疫情影响,无法准时复工,整个行业损失巨大;金融业受疫情影响,二月住房部门贷款减少4133亿,且后续由于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不良率会大幅上升;农林牧渔行业,疫情爆发严重影响物流业正常运转,导致饲料、活禽屠宰等均受限制,生产、销售双边挤压,损失惨重。

5.电影、交通等行业均受到较大影响
众所周知,春节档占全年票房比例较高,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占全年总票房的9%。2020年春节档本饱受期待,预计总票房近70亿,但受疫情冲击,影片撤档、院线暂停营业,2020年春节票房惨淡,整个电影行业损失巨大。交通运输业,一是公众非必须不动、急需少动、必需自驾出行,且春运返乡规模大幅下降,周期明显拉长。二是货物运输总需求减少,防疫物资运输大幅增加。三是由于我国出口受疫情影响一定程度下降,直接影响港口生产运输。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虽严重影响了我国大部分行业的健康发展,但亦推动了部分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如数字金融、线上购物、线上研学、闪送、手游等。

三、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餐饮行业
随着疫情基本控制,餐饮行业面临着供应链、人力、资金、顾客安全感等多重风险。如何更好地适应目前局面,实现餐饮业快速健康恢复值得探讨。
一是继续完善线上业务。疫情期间免接触配送模式发展迅速,餐饮业线上业务得到居民普遍认可。目前,虽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但大多顾客出于安全考虑,线上需求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应继续完善线上业务种类,创新服务方式,发挥优势,推动产业复苏。
二是引入更多的高科技因素,加大机器人使用频率。一方面可缓解受疫情影响人员紧缺现状,另一方面亦可实现真正无接触式送餐服务,提高餐饮业配送效率。

(二)旅游业
为促进疫情期間旅游业逐步恢复健康发展,国家层面、金融机构、旅游企业本身均应采取一定措施。

浅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一是政策支持方面应普惠性和多元化相结合。如国务院已出台税收优惠、文化和旅游部已出台暂退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等。在此基础上,应结合旅游企业特点,实施差异化帮扶。如暂缓旅游企业员工社保和公积金缴纳、设立政府帮扶基金等。
二是金融结构应针对旅游行业分类管理,创新金融服务工具。如为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提供信贷优惠或者贴息服务、适当延长旅游企业还款期限、创新适合旅游企业由于固定资产低而抵押物不足的金融服务产品。
三是旅游企业本身应及时调整经营,创新服务方式。疫情爆发导致境内外游客数量大幅下降,但在线业务受到的波及较小。因此,旅游企业应结合疫情发展现状,开放线下业务同时,创新线上业务方式。如充分发展数字旅游、试行线上研学、进一步开发文创产品等。同时,充分利用好时间,研发旅游新产品,利用在线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员工培训力度,练好内功。

(三)房地产业
目前,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而房地产投资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约20%,加之房地产消费和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房地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重要性毋容置疑,稳定了房地产业就是稳定我国经济增长。为缓解疫情对房地产冲击,帮助房地产企业顺利渡过难关,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继续贯彻落实“房住不炒”方针、将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权限下放等。
一是因城施策,适当调整限价政策。高端项目限价原则明确,保障房地产企业正常拿地的积极性。中低端项目适当给予房地产企业定价的自主空间,稳定市场价格,防止房价出现大幅波动。
二是金融机构应给予房地产企业一定支持,如延缓还款期限、适当给予利息优惠等,以此缓解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吃紧现状。
三是房地产企业应创新售房模式,疫情余波下,安全感的缺失导致居民外出看房欲望较低,适时推出VR看房等模式,调动居民购买积极性,推动行业发展复苏。

(四)金融业
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疫情对传统业务冲击较大,但线上等新兴业务影响较小。探索线上业务创新服务、加大数字金融发展力度等成为金融业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一是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模式,创新线上服务产品。如中小银行机构通过小程序、云后台等方式,开展金融产品服务,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应继续加大创新力度,提供更多地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

浅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二是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线上线下业务开展。数字金融是金融业未来新的增长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高新技术融入业务开展全过程,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通过数据库掌握企业征信情况、经营情况等,以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但也促使不少行业加大改革力度,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转向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是显露地淋漓尽致,因此,顺应发展大势,加快“新基建”建设进度,将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是未来经济发展大势所趋。


第4篇: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作者:秦尊文 付晨玉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0年第02期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湖北和全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国内外类似事件经验判断,此次疫情对湖北长期经济发展影响不大,对短期经济造成明显冲击,二三产业受到较大影响,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疫情的发生推动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有望给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机遇。我们要坚定信心、化危为机、超前谋划,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引导重点产业发展,深化军民融合协同,争取多方支持开展“疫后重振”,全力打赢“防治新冠肺炎、恢复经济增长”的双战役。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湖北经济;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20)02-0101-05 2020年春节前,武汉突然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并波及全国乃至世界多国,湖北成为疫情重灾区。为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省内多座城市先后“封城”,采取关闭交通通道、停运公共交通、推迟复工复产、对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等应急措施,限制人员聚集和流动。这些举措在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的同时,难免对生产、投资、进出口和服务消费等造成较大影响,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致使湖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落实中央“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的要求,亟需明确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经济的影响,研究企业复工复产后推动经济恢复发展的应对之策。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宏观经济的影响
2020年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湖北作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經济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受到较大冲击。此次疫情与2003年上半年爆发的非典疫情较为相似,有一定的可比性。2003年春节后广州出现较多非典患者,3月6日北京市报告首例输入性患者后疫情在北京迅速蔓延,直到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之后北京才开始全力以赴应对。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北京、广东以及全国疫情都在6月结束,全球疫情在7月结束。从全国疫情最严重的北京、广东两地来看,当年都实现了疫情后经济迅速恢复和较快增长。北京虽然2003年第二季度累计GDP增速较第一季度下降3.1个百分点,但下半年迅速反弹,当年GDP比上年增长10.5%,实现了年初预定增长目标[ ]。2004年,北京GDP比上年增长13.2%,创十年新高。广

推荐访问:疫情 对策 物流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影响及对策建议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新冠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