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大国工匠人物素材(6篇)

时间:2023-05-04 12:00:08 浏览量:

篇一: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2023高考作文社会热点人物素材

  社会热点人物素材摘抄

  一、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1、朱彦夫

  电影《长津湖》我们都看过,真实的历史比电影更加残酷,朱彦夫被称为中国的保尔,他14岁参军,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10次负伤。再一次从敌人的交战中血战了三天三夜,最终仅有他一人生还。

  可他身负重伤双腿膝盖以下,双手手腕以上被截肢,还失去了左眼。他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为了不让别人照顾,依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并建设自己的家乡,用嘴衔笔创作完成了两部自传体小说。

  话题立意:可以从自强、奉献的角度立意。

  2、江梦南

  经常有人会埋怨自己受到了不公,没有生在一个好的家庭,没有上一个好的学校。但往往我们忽略了自身的自我反省,自我的努力程度还不够。江梦南,一个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莽山的女孩,半岁时双耳失聪,但她克服了失聪带来的重重阻碍,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努力前行。

  2023年5月,她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2023年3月3日,江梦南光荣当选为“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话题立意:可以从坚持的角度立意。

  3、陈英华

  黑暗中发光的天体、雾状缥缈的星云,星空之美令人震撼。绣娘陈英华决定用针线勾画星河光影,将科学与艺术有机融合。勾稿、配色、刺绣……绣娘陈英华不仅精通平针绣和乱针绣等针法,同时运用调和配色、独创针法,将熠熠星空绣制成艺术品,“星空系列”刺绣作品由此诞生,为传统非遗注入现代技法与创新活力。而在面对荣誉时,陈英华十分淡然:“要能坐住冷板凳,才能传承和创新。”——《以针代笔,绣出星空之美》

  话题立意:可以从传统非遗、传承与创新角度立意。

  4、宋忠胜、李月梅

  夫妻教师宋忠胜、李月梅,坚守太行深处十六载,帮助山里娃走出大山是

  他们的梦想;自制教具的乡村教师王跃增,用教具让孩子们喜欢自然课,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00后乡村教师陈小宝,尽心尽力陪伴和照顾留守儿童,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好朋友”。让每一个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满生机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一代又一代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正在让这样的目标成为现实。——《用爱心托起乡村孩子的梦想》

  话题立意:可以从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角度立意。

  5、王其欣

  从事基层法律服务15年,调解矛盾纠纷3800多件,这背后既有汗水也有委屈,但他始终坚持,兢兢业业,为民服务。他说,他只是干了自己应该干的事,那些让群众忧心的事,怎能不用心解决好?他说,“这是个良心活儿,看不见摸不着,靠的是嘴,用的是心”。他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中,看起来解决的都是小事情,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大事业”。扎根基层,饱含深情为群众服务。王其欣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妥善处理好每一件案子、做好每一件小事中,找到了人生价值和努力方向。——《干好小事情,就是大事业》

  话题立意:可以从奋斗青春、小我与大我角度立意。

  二、2023年高考热门作文选材模式

  虽然灾难、痛苦和苦难是相似的同义词,但在感情上却有细微的差别。在我看来,灾难只是被动地接受灾难,这很容易让人气馁甚至倒下;痛苦只是对厄运的身体和情感上的打击,它是短暂的,很容易忘记;苦难就是在面对不幸时保持冷静,在思考和意志的整个过程中保持活跃,把灾难和痛苦变成一种脾气、纪律和力量。从灾难中获得精神财富和意识形态礼物。

  痛苦是一个不幸的术语,但它包含着运气的脉搏。对于一个坚强而理性的人来说,苦难强化了生活,因此厄运会减弱,灾难会减轻,不幸会被冲淡。生活因苦难而平静、厚重、壮丽、宏伟。

  脆弱和虚伪的人应该少一些心胸狭窄,远离痛苦带来的幻觉。悲观和绝望对痛苦免疫,在任何绝望的情况下都不会失去希望。苦难是欢乐的洗礼。它使生活更加顺畅、丰富和美丽。

  三、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1).2023年高考作文社会热点话题

  时事热点作文素材

  作文分数占据非常大,多累积语文素材考生才能有更多的思路。对于2023届考生来说,2023年的时事热点就是非常好的素材。以下是关于2023年高考作文社会热点话题

  时事热点作文素材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一、高考时事热点作文素材篇1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事迹:杨振宁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1956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颠覆性地震惊了世界,并在1957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奖。杨...查看更多

  (2).2023年高考作文社会热点素材

  时事热点作文素材整理摘抄

  2023年时事热点新闻包括:北京冬奥会;航天精神;家庭和国家的感情;2023冠状病毒疾病,中国女足夺得冠军;河南卫视有一系列优秀的电视剧,秉承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奥运会重塑了审美观,展现了一个多元美的世界;俯视世界;双重削减政策;自身和环境;中国的成就;社会对人类有着共同的未来,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平躺或坚持。一、2023年高考热点作文材料整理1、“土坑”泡菜、“木薯”面?只有控制到位,我们才能放...查看更多

  (3).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热点素材

  十大时事新闻摘抄

  高分作文往往离不开优秀的作文素材,了解最近的新闻时事不仅对考生政治学习有所帮助,有很多时政新闻也可以写进高考作文。本期将为大家整理最近十大新闻热点事件、2023年最新新闻摘抄及感悟,可作为2023年高考热点素材使用。一、2023年十大时事新闻摘抄1、中国救援队驰援土耳其地震灾区事件:2月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超过2.30,000人被杀,这是自

  1999年以来土耳其遭受的最严重地震。地...查看更多

  (4).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热点时政新闻摘抄

  新闻热点大事件

  2023十大时事新闻事件、时事新闻热点摘抄2023等等,这些时事的热点摘抄都是作文素材的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多多了解,多多积累这些素材的习惯,能帮助我们在高考作文中得到高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3年3月的时政最新热点吧,可供参考。一、时政新闻摘抄2023年最新1、时代的机遇近日人民日报就《激流时代》这部影片进行客观的评论,该片第一

  集带大众走入新兴行业——带货直播。繁荣的背后,更多...查看更多

  (5).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素材

  最近热点素材

  热点素材是考生们非常有用的作文材料,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只有掌握足够多的作文素材,才能在语文写作中有足够多的论据,小编就带来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素材

  最近热点素材,供大家写作参考。一、2023近期时事热点素材2023近期时事热点素材一、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照亮“中国品牌”,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查看更多

  (6).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题目

  人民日报摘抄

  高考热点作文素材2023对于考生们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本文就带来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人民日报作文素材2023、2023年时政热点事件评析摘抄。一、高考热点作文素材202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大国工匠1、秦世俊:0.01毫米较量背后是20年锻造技术的支撑从事数控加工20年间,秦世俊潜心钻研,实现了镗削加工精度面粗糙度达到Ra0.13(表面粗糙度)至Ra0.18(表面粗糙度)的镜面级,誓让中国制造更...查看更多

  (7).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新闻题目

  近期新闻热点素材

  2023年有哪些最新新闻事件?有哪些时事新闻、社会热热点事件值得我们写进高中作文?本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2月时事新闻热点素材摘抄,看看有哪些新闻大事件,一起来看看吧。一、2023最新新闻摘抄1、人民日报谈孔乙己文学,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2、2月9日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3、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查看更多

  (8).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题目

  热点人物素材

  高考临近,想要作文得高分,可利用这些高考热点人物素材。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高考作文热点人物素材,包括高考作文热点人物事迹及适用主题,202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希望这份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大全能对大家有帮助。一、高考作文热点人物素材及适用话题1、景海鹏“出手就出色、完成就完美”,获得“一级航天功勋奖章”“八一勋章”“改革先锋”等荣誉的英雄航

  天员景海鹏如是说。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查看更多

  (9).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

  十大时事新闻

  2023年新闻热点事件有哪些,2023年十大时事新闻有哪些,本期小编整理了高考作文热点时事素材汇总以及2023年十大时事新闻,供大家查看。一、高考热点作文素材1、教师韦明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物介绍:一张社交平台上的照片,引发网友纷纷留言IP地址,这张照片上有一个人,他就是韦明俊老师,他是一名乡村教师,15年前因意外去世。随着视频的走红,不少网友留言怀念韦明俊老师,说他是一名和蔼可亲、有责任的...查看更多

  (10).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新闻事件素材

  经典话题作文素材

  陈平原先生曾言:“所谓‘韧性’,就是在升降起落时能够从容应对。”而段义孚认为:“没有经验是人类的普遍状态。”由是观之,得与失具有延长性与普世性特征,穿梭于漫漫人生征途。而马尔克斯笔下“亘古的旅途”更印证着人生的得与失以过程的形态伴随着生命的旅途。一、2023年新闻热点事件素材(一)2023年新闻热点事件——胡鑫宇事件1、事件过程:2023年10月14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鑫宇在校...查看更多

  (11).2023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经典满分作文素材

  “得失”二字有时轻如鸿毛,譬如赠人以玫瑰,手留有余香;有时却力重千钧,害了许多固执人的性命。得失是起点,只有掂量清楚得失的分量,才能坦然处之,打造新生。一、高考热点话题作文素材1、李斯特义收学员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查看更多

  (12).2023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说明

  评分细则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一、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的判定要求如下:内容:符合主题意义,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表达:符合风格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发展水平的特征要求:深刻、丰富、文学、创意;二类的判定要求如下:内容:...查看更多

篇二: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新闻素材】2022“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专题5何小虎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十位大国工匠立足岗位,默默坚守,孜孜不倦,潜精研思,生动体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大国工匠是无数劳动者的缩影,是奉献者、开拓者和耕耘者。他们用奋斗追求梦想,用汗水唱响时代强音。

  他们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都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

  从“大国重器”到“微米发丝”,大国工匠创造“中国精度”、领跑“中国速度”,用执着坚守和忠诚热爱铸就民族腾飞的臂膀。向大国工匠致敬!

  05何小虎

  【人物简介】

  何小虎研制生产的产品,被应用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探火工程、空间站建设和武器装备等各种大国重器,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心脏的“精刻师”。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三秦工匠。

  【精彩时评】

  05弘扬工匠精神

  成就强国梦想

  来源:红网2023.03.022月28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揭晓评选结果,10位行业顶尖技术技能人才荣登榜单。(中国网)匠心筑梦,不凡源自平凡。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从第三艘航母“福建号”下水到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这些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都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大国工匠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他们高超的工艺和技术,更因为他们凭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追求卓越,坚守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工匠精神被纳入。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

  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管处在什么岗位的劳动者,都应大力弘扬践行工匠精神,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追求极致,以一雕一琢、一削一磨的精神,传承匠魂,精雕细琢,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努力在平凡工作岗位创造不凡价值。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新时代为每个人提供了无比广阔的人生舞台。如今拧螺丝可以“拧”成全国劳模,操控机床也能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甚至可以身披国旗问鼎世界技工最高奖项。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只要有梦想,肯奋斗,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都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正激励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尊重技能、投身技能,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当然,技能成才的道路并非坦途,有时甚至是荆棘满路,需要搭建发展通道,进一步优化成长环境助推人才成长。各地应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表彰活动,让“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未来”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应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正向激励”关心关爱技能人才,进一步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给予“出彩”机会,让他们“既有里子又有面子”,吸引带动更多技术工人为人生“出彩”拼搏奋斗。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践行者。新征程上,让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重视发挥技能人才队伍作用,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让更多匠心匠魂发出光芒,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力量。(袁平桥)

  【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APEC会议期间,国礼“和英纯银錾刻丝巾果盘”惊艳了很多国家元首。他们看到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巾,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为了做出仿竹编果盘的粗糙感和丝巾的柔美光感,孟剑锋反复琢磨、试验,制作了近30把錾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镜下做了5天。“一把横截面2.5平方毫米的錾子,一共有20多道细纹,每道细纹大约有0.07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粗细。”

  开好錾子只是完成了制作国礼的第一步。在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有无数细密的经纬线相互交错,在光的折射下形成图案,这需要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不仅下手时要稳准狠,同时也要特别留神,不能签透了,只要有一次失误,就前功尽弃。

  为了保证按期完工,有人提议用机器铸造底托。孟剑锋说:“这个建议显然更快、更容易操作,但是用机器做出来的底托特别呆板,没有生命力。”他决定全部用纯手工方式编织,用直径约3毫米的银丝编织中国结,先

  要进行高温加热使银丝软化,并需在温度降低、银丝变硬前迅速编织。而且每弯一次需要重新再加温,褪了很多遍火才成型。

  为了编底托,孟剑锋的手被烫出大泡,水泡磨破了,汗水一浸疼得钻心。咬牙坚持奋战了3个月,他手上的水泡变成了厚厚的茧子,食指都变形了,一根手指像两根手指那么粗。他怕影响工作,就用钳子剪去手上的死皮,接着干。

  (摘编自陈琳《孟剑锋:在0.6毫米厚的银片上錾刻上百万次》)

  材料二: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生动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激励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立志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执着专注,是工匠的本分。许多优秀工匠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专注于一项技艺或一个岗位,经过持续不断地磨炼,才最终获得卓越的成就。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71岁的许振超依然意气风发。成为集装箱桥吊司机后,许振超坚持“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经常顾不上吃饭休息苦练技术。终于,他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还带领团队多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让“振超效率”成为港航界的“金字招牌”。

  精益求精,是工匠的追求。“再仔细一点点,离一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点点!”工作中,“80后”技术工人、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陈亮给自己定下这样的准则。为了提高产品精度,陈亮打破常规思维,通过“移植工序”,把“铣”和“磨”组合使用,终于在不断尝试中成功。一微米有多长?

  大约是一粒尘埃的颗粒直径、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60。追求精益求精,让陈亮带领团队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一丝不苟,是工匠的作风。辽宁沈阳的铆焊专家杨建华,从一名初中没读完的普通工人到登上国家科技进步奖领奖台,用了39年。《铆工工艺学》,随便提一个要点,就知道在哪一页;随身携带记录本,几十年来足足记了上百万字……“岗位可以平凡,追求必须崇高。”杨建华这样说。

  追求卓越,是工匠的使命。很多大国工匠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努力把产品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向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航天特种熔融焊接工高凤林,被称为“金手天焊”。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缝长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多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焊漏,导致损失上百万元……高凤林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任务。为练就过硬本领,高凤林拿筷子练习送焊丝,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就举着铁块练耐力,还冒着高温观察铁水流动规律。正是凭借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他成为国内权威的焊接专家。

  (摘编自张烁、吴月《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

  材料三:

  古代中国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曾有过诸多精微的阐释,如《诗经》所描述的工匠在制作玉器、象牙、骨器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仔细、认真与执着;墨家及其弟子所提倡的“强力而行”的敬业精神;《考工记》所倡

  导的“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的“臻达极致”的技术追求;“庖丁解牛”所表达的“道技合一”的工作境界,等等。工匠精神深深根植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但是工匠精神在当下中国的倡导,仍然面临一些现实挑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从现实来看,传统“重道轻器”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体力劳动仍然存在着被贬抑的现象,劳动者缺乏发言权、缺乏工作尊严,等等。在如此环境下,仅仅依靠一些个体坚守工匠精神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国家必须凝聚社会共识,深入贯彻“职业无贵贱”的观念意识,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氛围,积极引导劳动者摒弃功利主义意识。

  (摘编自彭新武《工匠精神的中国语境》)

  3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益求精、不怕困难的孟剑锋最终制作出惊艳了很多外国领导人的“和美纯银錾刻丝巾果盘”

  B.“80后”技术工人陈亮的身上主要体现了不断追求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C.杨建华创作的专业书籍《铆工工艺学》论证了杨建华的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D.中国古代著作《考工记》倡导在技术上追求“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以实现“臻达极致”。

  3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是典型的记叙类文本,它通过叙述孟剑锋制作APEC会议国礼,塑造了一个大国工匠的形象。

  B.材料二末段通过列数字、作比较、夸张损失程度,突出了焊接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缝的难度之大,从而赞美了高凤林。

  C.材料二通过解说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出了劳动者应立志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论点,并举大量事例做了论证。

  D.作为一篇论述类文本,材料三通过举例、引用、对比等方法对古代的“工匠精神”进行了阐释。

  36.三则材料都是以工匠精神为内核,它们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如何助力中国成为制造强国?首先需要厘清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工匠精神产生于手工艺时代。先秦时期,《周礼·考工记》曾对工匠的工作有这样的描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手艺是一种谋生的技能。工匠们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创造性地发明了各种生活器皿与生产工具,使各种材料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在使用工匠所制造的器具时,人们能通过这些器具感受到匠心独运的高超技艺,体味到这种匠心之中所包含的生活大智慧。

  这只是传统的“手工匠”精神,现代工匠精神需要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小至瑞士手表,大至波音飞机,都是传统手工和现代机械技术相得益彰的结晶。在波音生产线上,大量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因为机械流水线保证不了零件高精装配。然而,这只是手工技术和现代科技的初级整合。实现手工和现代科技有机融合,需要更高层次的科技突破。例如,苹果公司iMac支撑架、iPod后盖的高精需求,全世界仅有日本小林研

  业的纯手工打磨能满足,但产量有限。苹果公司视频记录手工打磨全过程,精密分析手工操作精髓,将结果用于改进机械加工技术,成功实现了机产。

  真正的工匠精神渴求富创意、有创见、敢创新的匠人,只有在“创”中才能成就这样的匠人。“创”者,从仓从刀,敢于对既有知识仓库内的成果大刀阔斧地改造,这是现代工匠精神应有之义。

  最近,在美国著名众筹网站Indiegogo上,有一个中国项目Czur扫描仪首发即筹得近百万美元。Czur重新定义了扫描仪,可自动“抚平”卷曲纸张、清除手印、切除白边,可扫描3D物体、变身视频展示台,还能自动连接高速Wi—Fi传输。这种扫描仪跟手工技术完全不搭界,但无疑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通过对扫描仪技术性能的极致开发,完成智能扫描仪的华丽转身,这是只有会思想的芦苇才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他们只管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地在既有技术路线上精益求精,没有批判、创新,那远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匠精神。

  “匠”在字形上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空间内斤斤计较。工匠精神需要斤斤计较,不仅计较品质、手工技艺的炉火纯青,更要计较手工与科技的相互增益,计较富创意、有创见、敢创新思想的诞生。倘若我们仍是认为鼓励工匠精神是鼓励人人安心做忙碌的陀螺,这不仅极易误导人们,也不利于工匠精神文化的发扬光大。

  (摘编自刘艳琼《“人技共进”诠释现代工匠精神》)

  材料二:

  当下,在中国发展智慧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关注和重构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如果没有建立起这种文化体系,中国制造业就无法转型升级,无法从一个制造大国顺利地走向全球制造强国。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要鼓励消费者的“挑剔”行为。美国管理学家波特指出,消费者近似于苛刻的“挑剔”行为,是日本厂商改进产品质量的重要外在力量。因此,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的消费行为,其实是纵容厂商在构建工匠精神上的不作为。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了“灵活性”上面,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的处理方法,比如对应该严格遵守的加工操作程序和步骤,不是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而是“灵活地”跳跃处理。很难想象,这种“不守纪律”和程序的工作态度,可以生产出德国那种高精尖质量的产品。很多时候,固守某种程序,看起来是傻,其实是精明。因此,企业应当在管理方法上处理好“灵活度”与“守纪律”的关系。

  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制度文化。工匠精神的确立,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市场体系的制度规范和管理要求。如果市场秩序混乱,就没有人会愿意去精益求精。例如,如果政府对市场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不处理,假货制造与销售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就等于变相地放纵这类行为,最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因此,为了给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创造生存的土壤,鼓励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政府必须严格地监管市场竞争者,惩罚造假、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尽快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合力,形成制假必重罚的制度。

  工匠精神的价值观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形态,它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慢慢形成。让工人技师有崇高的地位及不菲的身价,是鼓励实体经济复苏、抑制社会浮躁、恢复崇尚实业和技术技能风气的开始。

  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共同致力于建构工匠精神的文化体系,我们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应该就是战无不胜的,那时应该就是中国跨国企业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时刻。

  (摘编自刘志彪相关文章)

  材料三:

  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被施了魔法。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多称“职人”)会将之看成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

  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他们制定的标准严谨,甚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即使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但百年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力以赴: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凭借精益品质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的同时,更以创新的实践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也是基业长青唯一的道路。

  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孩子从小没有被染上功利心,长大成人以后,无论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

  (摘编自时寒冰《中国怎样才能培养出工匠精神》)

  3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诞生于手工艺时代,《周礼·考工记》对此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B.从“创”和“匠”的字形的角度来理解,工匠精神要求匠人们要敢于创新,斤斤计较。

  C.现代化的工匠精神不追求手工至尊,只需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研究。

  D.在平凡的岗位上墨守前人的智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匠精神。

  3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工匠在制造器皿用具时的高超技艺与智慧,体现了“手工匠”精神。

  B.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从孩童时期开始,要努力专注细节、追求完美、精益求精。

  C.Czur扫描仪项目因为体现了对既有技术专注精进的追求,所以得到了认可。

  D.材料一和材料三从不同角度对“工匠精神”进行深入分析,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9.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苛刻与挑剔,可以从客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工匠精神。

  B.摒弃国人灵活跳跃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就能提升我国现代工匠精神。

  C.政府需要联合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

  D.对工人技师施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能够激励社会崇尚工匠精神。

  40.达到“卓越”应具备哪些品质?请结合材料三的事例简要概括。

  41.现代工匠精神将怎样推动中国成为制造强国?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34.C【解析】C.“杨建华创作的专业书籍《铆工工艺学》”错误。结合“《铆工工艺学》,随便提一个要点,就知道在哪一页”可知,《铆工工艺学》只是杨建华看的书,不是他写的书。

  35.A【解析】B.“夸张损失程度”错误。由原文“火箭发动机大喷管焊缝长近900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多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焊漏,导致损失上百万元……高凤林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任务”可知,损失近百万元不是夸张。

  C.“提出了劳动者应立志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的论点”错误。错在对论点的解说,材料二只是在阐释工匠精神的内涵,“劳动者应立志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并非它的论点。

  D.“材料三通过举例、引用、对比等方法……”错误,材料三并没有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

  36.①材料一叙述了大国工匠孟剑锋在制作

  APEC会议国礼上体现的精益求精的精神;

  ②材料二主要用具体生动的例子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四个深刻内涵;

  ③材料三主要对古代工匠精神进行了阐释,并提出面对现实挑战,国家应凝聚社会共识。

  37.B【解析】A.“《周礼·考工记》对此已有了明确的记载”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工匠精神产生于手工艺时代。先秦时期,《周礼·考工记》曾对工匠的工作有这样的描述”“这只是传统的‘手工匠’精神;现代工匠精神需要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可知,《周礼·考工记》中对于工匠精神的描述仅限于“手工匠”精神,缺少“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现代所言的“工匠精神”应该两方面兼具。

  C.“现代化的工匠精神不追求手工至尊,只需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研究”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现代工匠精神需要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可知,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

  D.“在平凡的岗位上墨守前人的智慧,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匠精神”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工匠精神需要斤斤计较……也不利于工匠精神文化的发扬光大”“如果他们只管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地在既有技术路线上精益求精,没有批判、创新,那远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匠精神”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38.C【解析】C.“因为体现了对既有技术专注精进的追求”错误。原文说的是“这种扫描仪跟手工技术完全不搭界,但无疑是现代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通过对扫描仪技术性能的极致开发,完成智能扫描仪的华丽转身,这

  是只有会思想的芦苇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其并非“对既有技术专注精进的追求”,而是勇于突破创新。

  39.B【解析】B.“摒弃国人灵活跳跃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就能提升我国现代工匠精神”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把聪明劲用在了‘灵活性’上面,经常对应该遵守的程序和规则采取变通的处理方法,比如对应该严格遵守的加工操作程序和步骤,不是一丝不苟地按部就班,而是‘灵活地’跳跃处理”,可见“摒弃国人灵活跳跃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能弥补国人的工匠精神不足,“就能提升我国现代工匠精神”之说过于绝对。

  40.①掌握优秀的工艺技能。②追求尽善尽美。③执着于工匠的名誉。④坚守苛刻的标准。⑤关注细节。⑥坚持达成目标。⑦执着于科技创新。

  41.①从工匠自身角度而言,工匠们不但要有鞠躬尽瘁、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还要有敢于质疑、批判,大胆突破、创新的魄力;思想观念不应只追求灵活性,还要脚踏实地遵守纪律,要肯于钻研,不屈不挠,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恪尽职守,追求质量,讲求“高精尖”;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素养,练就高技能高水平,淡泊名利,甘于奉献。②从国家层面而言,要给工匠创造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措施等。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给予工匠们大力的经济支撑。

篇三: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2023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作文素材(通用8篇)

  2023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1刘湘宾:矢志奋斗

  只争朝夕

  刘湘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107厂数控铣工。阅兵式上的防务装备、奔月的“嫦娥”、入海的“蛟龙”、导航的“北斗”等大国重器导航系统的关键零部件—陀螺仪,有很多出自他和他的团队。从事铣工38年,练出将陀螺仪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亚微米级的绝活,以精准的导航擦亮大国重器的“眼睛”,在以微米度量的世界不断超越,一次又一次大写中国!

  刘湘宾参加工作40多年,在精密加工事业部数控组当了22年的组长,他所带领的团队主要承担着国家防务装备惯导系统关键件、重要件的精密超精密车铣加工任务,加工的惯性导航产品参加了40余次国家防务装备、重点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大型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长征系列火箭导航产品关键零件、卫星、神舟12号载人飞船重要部件生产任务。

  他率领团队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需求,打通该型号研制的关键瓶颈。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航空、船舶等重要部件的硬脆材料精密加工,为我国新型防务装备、卫星研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他还通过持续创新改进工艺方法,开展了大量试验,成功将陶瓷类产品的加工合格率提高到95.5%以上,加工效率提升3倍以上。

  “矢志奋斗,只争朝夕”,刘湘宾从事铣工38年,练出将陀螺仪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亚微米级的绝活,以精准的导航擦亮大国重器的“眼睛”,在以微米度量的世界不断超越,一次又一次大写中国!

  陈兆海:索塔上随叫随到的“蜘蛛侠”26年工作在测量一线,他先后参与修建了我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首座航母船坞、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他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练就了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陈兆海,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测量工。中共党员,1974年12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天津航务技工学校测量试验专业,现为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测量首席技能专家,作为测量施工的主要负责人,他是索塔上随叫随到的“蜘蛛侠”,也是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获得者,更是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厘米级的奇迹……一次次挑战、一次次跨越,专业、专心与专注已经融进他的血液之中。

  2023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2命和安全性取决于叶片的精度,他潜心研究叶片磨削加工的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出解决叶片磨削专用的高精度金刚石滚轮工具制造技术,经生产单位应用后,叶片加工质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技术进步。凭借该项技术,他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工作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了300多个生产难题,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

  他以国家级“洪家光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洪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先后为行业内外2000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亲授的13名徒弟均成为生产骨干。他先后完成工具技术创新和攻关项目84项,个人拥有8项国家专利,团队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助推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水平提升,积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动力梦”贡献力量。

  “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这是洪家光微信朋友圈的个性签名,也是他实现200多项技术革新,解决340多个技术难题的精神“密码”。他以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飞机打造出了强劲的“中国心”。他那精妙绝伦的手艺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华夏人敬佩与学习。

  刘更生:

  修旧如旧

  匠心楷模

  刘更生,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龙顺成公司工艺总监。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精湛技艺,心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他先后参与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颐和园和香山等多处古旧家具的大修与复刻,让许多珍贵文物重现光彩;他数次承担国家外事活动所用家具的设计与制作,向世界展示着中式家具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刘更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京作”硬木家具制作与古旧家具修复已近40年。他多次参与重要文物的大修与复制,2013年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中,他成功修复故宫养心殿的无量寿宝塔、满雕麟龙大镜屏等数十件木器文物,复刻了故宫博物院金丝楠鸾凤顶箱柜、金丝楠雕龙朝服大柜,使经典再现,传承于世,为“京作”技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贡献。

  他多次承担国家重点工程任务,参与制作了香山勤政殿、颐和园延赏斋、北京首都机场专机楼元首厅等项目的经典家具,设计制作了2014年APEC峰会

  21位元首桌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座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贺礼、国庆70周年天安门城楼内部木质装饰等国家重点工程家具。他设计的“APEC系列托泥圈椅”荣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国匠杯”银奖。2021年4月,天坛家具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生活家具供应商”,他秉承“产业报国、传承经典”理念,向世界讲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冬奥会场馆中再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2023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3戴志勇

  自在向本次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提“工匠精神”,从德国制造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从瑞士手表到中国航天,可圈可点的案例分析与文化自省,已经在以朋友圈为代表的舆论场上流行了一轮。

  前些日,李提醒中国还“不具备生产磨具钢的能力”与“圆珠笔头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点出一个基本现实:中国制造中的粗制滥造仍触目可见,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其实,制造强国只是工匠精神的果,不是因,也不是终极目标。工匠精神的因与终极目标,都是人本身。

  今日提倡工匠精神,首先是因为我们希望告别“圆珠笔老不出水”或“用一次就坏”的时代,与那些卓越之“物”共生共处。我们希望厂家制造的一口锅,从出生到老年,都仍然好用;一块表由奶奶传下来,戴在腕上仍然滴答不止;城市的下水道于一百多年前建造,还是那么通畅。

  由此,很多生命记忆得到活生生的传承,卓越之“物”里饱含着人的专注与深情,传达给一直使用和保存的人。对天地间的各种产品,我们不是弃之如敝履,而是当做值得爱惜的果实。人与物之间,才会告别粗鄙,达到一种美好的状态。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产品,如果靠地沟油与三聚氰胺就能赚大钱,工匠精神就只能是一句口号。只有当我们开始真正欣赏匠心独运的人,当看到一位拿高工资的高级技工,不是因为其收入超过名校硕士而羡慕,而是因为他对手艺的专注去尊敬,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人”,才会成为一种精神标尺。人与人之间,也才能告别粗鄙,回归到生命品性的相互砥砺与欣赏。

  就像日本与德国一样,告别粗鄙时代,要经历管理与教育的双重革新。

  二战后,日本企业界在美国质量管理之父爱德华兹·戴明的全心协助下,迅速提高了日本制造的质量,取得经济奇迹。这种管理变革不会凭空诞生,源自人的意愿、视野与学习能力,教育显然更为根本。

  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在接受覆盖全民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很早即向职业教育与文科中学分流。这种分流的好处有两个:其一是减少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危害,避免了类似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乃至人格的伤害;其二是较早使学生依照“性之所近”者,确定自己的职业主攻方向。

  尤为重要的是,这种职业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做与社会无关的学习,而是在政府的宏观制度设计下,直接与企业就业岗位对接。将一线实践与课室里的研究融合在一起,琢磨产品的精度,理解市场的变化,从小铸造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反观中国,职业教育不职业,精英教育不精英的状况,广泛存在。为了争抢经费,各种中专和大专院校也追求大而全的学科设置,以提高学校行政等级。为了分数,除了极少数可以兼顾的学生,家长不得不让孩子逐渐放弃手工与兴趣,放弃生活教育与人格磨砺,进入刷题式学习。

  这也是一种教育上的粗鄙状态。树大者根必深。只有改变这样的现状,工匠精神才能光而大之。

  2023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4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高凤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

  高凤林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2015年,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高凤林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2023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5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2023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6张冬伟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冬伟,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2023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于双立——从事电工工作15年,创新设计制作、研制了三角高空作业平台、电工巡检工具车等多项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使卖场灯具更换和检修巡查便捷化。2010年研制的消防喷淋头专用“堵漏钳”,能迅速将消防喷淋意外喷发堵住,已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提出的“配电室变压器合理经济运行方法”,实现了商装照明和普通照明分时分段控制,年节约电量万余度。曾荣获北京经济技术创新标兵、享受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王存斌——从事复合材料胶接成型工作24年,在缩短型号研制周期、提高碳纤维原材料利用率、实现太阳翼基板国产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先后攻克高模量碳纤维缠绕成型操作中纤维起毛、断线和含胶量控制不稳定等技术难题,并形成操作规程;解决了大型薄壁碳纤维管件成型和Kelvar纤维绳绷弦操作难题;独创桁架结构装配胶接新技术,使得大型绷弦式刚性太阳翼基板各项性能满足大平台太阳翼技术要求,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航天技术能手、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郭剑英——从事金相工工作41年,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开发晶间腐蚀温控装置,解决晶间腐蚀微沸问题;开发钢管内壁研磨轮,提高制样速度十几倍;开发低倍腐蚀温控装置,解决手动控温不便问题等。曾多次在国家物理测试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在冶金工业产品脱碳层深度的检验,脱碳层式样制备;测定脱碳层深度划分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编写金相分析相关培训教材,在全国培训120多名金相检验人员。作为技术专家,为17家冶金企业提供实验室咨询服务,曾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李建国——从事烹饪工作40年,在创新机关食堂烹饪技艺技法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干一行,爱一行”,留心大锅菜烹饪方法的探索和总结,组织编写了《热菜卷》、《凉菜卷》、《自助餐副食卷》等中国大锅菜系列图书,收录656道菜谱。在注意菜肴烹饪中色、香、味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菜的营养,把大锅菜做出“小炒”的滋味来。注重节能减排,对大锅灶进行设计改造,节能效果达到37.6%,每年节约燃气近1000立方米。曾荣获中国烹饪大师、国家机关首届烹饪金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2023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我踏入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我的教书生涯将近二十年,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是啊,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感受快乐,分享成功是我在平凡岗位上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动力。在工作中,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乐于奋献,严于律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

  一、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我能够坚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工作之余始终坚持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积累经验,不断摸索探讨,总结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创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最佳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一条途径。在课堂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知识,通过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边学边思的学习方法,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总结规律,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成功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我总是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对于智力开发、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我还注

  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结合当前形势,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家乡经济建设做贡献,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二、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我除负责教学工作外,还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认真负责,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身先士卒,二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学生时,我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对于后进生,热心对待这些学生,本着从不放弃,也绝不能放弃一个的原则,耐心说服,从不训斥,坚持循循诱导,再加上勤于辅导学生学习,把后进生原先落下的知识补回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减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有的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敢问。积极找每个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障碍。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把精力全都用到学习上,并和他们建立浓厚的师生友谊。

  为了对留守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经常和他们的家长电话交流,和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交流、谈心,让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放心,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动向。对留守学生时常进行心理辅导,解除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切实帮助学生及他们的家庭解决困难。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制定了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几年来,我努力探索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我一直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我最喜欢一句话:“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我要让德育教育渗透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拥有健康体格的同时,拥有健全的人格。针对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和爱心两大弱点,我积极在学生中开展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进而引导学生开展“多给别人留方便”的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只会

  关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在持久的、有意识的引导下,“不给别人添麻烦”和“多给人留方便”成了班上同学的自觉行动,班级集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师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示范性。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为人师表。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作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教师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教师应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深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我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我只是做了一些我该做的工作。但我认为我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因为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经典论述;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因为我践行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诺言。爱无价,情永恒,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始终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永远在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

篇四: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现代工匠精神2023年人物事迹作文素材(精选8篇)

  现代工匠精神2023年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1在一个3000平方米大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

  这像一个隐喻:在我们这个人口超过13亿人的偌大国度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直到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介绍胡双钱们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截至5月7日,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过3560万次。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制片人、《大国工匠》节目制片人岳群说,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所言:“当看见哈雷戴维森工厂的装配工自豪地对儿子说,‘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的时候,我想,我们的中国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可以不是官员也不是负责人但必须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

  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岳群说。

  这也成了《大国工匠》制作的初衷。选题确定后,拍摄对象的寻找是一道难关:要在种类繁多的工种与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中,找到能代表中国水平与中国制造实力的工匠,并非易事。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在诸多单位推荐的工匠名单中,不乏一些大工程项目的指挥官、负责人,但制作团队却坚持一点,寻找真正的匠人——“一定要找到拥有顶尖技术的一线技术工人,他们可以不是官员也不是负责人,但无一例外都要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水准。”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岳群至今记得,在节目中,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再一次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也买不来的工匠满足感

  寻找拍摄对象的过程,也是这支制作团队的一次发现工匠精神之旅。

  一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主任、《大国工匠》节目负责人姜秋镝就笃信如今的社会依然有工匠精神的存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也得以延续和传承,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挖掘出来”。

  此前,大国工匠在岳群心中,更多的是一个拥有高超技能的群体,但拍摄完成之后,她却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的心态,或者说他们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与诠释让我佩服。”

  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给她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0多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

  岳群记得,在这30多年中,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给高凤林,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还有一个细节是,高凤林每天晚上离开厂房时,都要回眸看看,岳群说,“这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欣赏,高凤林觉得他们手上诞生的作品就像金娃娃,每一个都是他精心雕琢出来的。”

  尽管高凤林是一名工匠,但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样,这样的讲述无不令岳群和她的同事动容。

  当然,制作团队也没有忘记从事传统工艺的工匠们。

  纯银丝巾果盘——北京APEC期间,我国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让世人都被中国古老的錾刻工艺惊艳。这就是錾刻师孟剑锋的作品。

  细心观察,果盘有粗糙感,丝巾却有光感,做出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孟剑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为了用银丝做出支撑果盘的四个中国结,孟剑锋需要反复将银丝加热并迅速编织,银丝快速冷却变硬不可弯曲,需要无数次尝试才能成功。

  “其他人可能会选择机械造出中国结底托再黏合上去,而他却无法容忍伴随机械制造而来的细小砂眼,也不愿违背纯手工的诺言。即使右手被烫出大泡,起了厚厚的茧也丝毫没有动摇孟剑锋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与追求极致的决心。”岳群告诉记者。

  整个制作过程中,诸如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岳群说,这也许就是孟剑锋们的工匠精神所在。

  “中国社会需要工匠精神”

  当然,也会有人问,在新科技革命、工业4.0来袭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这些工匠和所谓的工匠精神吗?

  整个节目制作下来,姜秋镝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不可否认,标准化、机械化大生产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制造业,但是在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领域,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比如LNG船上的“缝制”钢板任务,就不可能使用机械进行批量操作,只能依赖技术人员精细的焊接,并且不能出现一个漏点。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

  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比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缺失的还有工匠精神。

  回忆起制作这个节目的最初灵感,姜秋镝说,是源自与中关村创业者们的一次对话——她告诉记者,在那场交谈中,创业者们感叹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太过浮躁”,“并希望找到更多静下心来踏实做事的人才,谈话中,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对晶体管收音机十分痴迷的老人,为了获得极致的音质,他潜心钻研,不断尝试手工制作晶体管收音机……”

  这位老人身上体现的,不就是正在创新创业的年轻人所向往的“不浮躁”吗?于是,姜秋镝的团队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工匠能够代表中国水准、能够完美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今天,这部带着他们思考的《大国工匠》面世,也让中国人重新认识了那“8双劳动的手”。

  “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中国制造业有很厉害的一批人,但他们不是多数人。我们期待有一天,我们也能在制造洗衣机或手机的领域,找到这样的大工匠。”岳群说。

  现代工匠精神2023年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21.鲁班,又称公输盘,木匠祖师爷,也是“百工圣祖”。对杰出工匠的嘉奖,名为“鲁班奖”。

  2.墨子,名墨翟。鲁班曾做云梯助楚国攻宋,墨子前来阻拦与鲁班相斗,鲁班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有余,最终鲁班心服口服。墨子是记载中唯一胜过鲁班的人。

  3.明朝的宋应星,没能考中进士,却撰写出《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本人也被后人视为科学家。

  4.三国时期的“名巧”马钧虽不善言辞,却心灵手巧,擅长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

  拓展资料: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

  现代工匠精神2023年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3王天星,女,1999年12月26日出生,现就读于银川市兴庆区三小三年级(1)班。

  只有9岁多的她,聪明好学、善良朴实、性格开朗并且兴趣爱好广泛:美术、英语、舞蹈、音乐、乒乓球、羽毛球、摄影摄像、益智游戏和旅游均属她涉猎的范围。她用自己的点滴表现赢得了身边亲友和老师、同学的喜爱。

  在她的学习、生活方面,有两件事让人难以忘记……

  一是在她升入小学一年级时,办好入学手续却因发热输液过敏而住进了医院,几乎耽误了两周的课程。出院后,她一面每天按时上课,一面主动地补习落下的课程,不需要家长的催促,完全自觉自愿。旁边的人很奇怪,一个一年级的小孩

  子为什么把学习看得这么重要。在和她的沟通中得知:她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是别的游戏或是什么不能代替的,学不好,就会难过,就会若有所失。

  第二件事是在20__年的8月,她患上了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她与她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打击,她面对的是同龄人无法想像的磨难。在之后的6个月中,她先后经历了放疗与化疗。放化疗的损害让她失去了一头乌黑的长发,就连头发与睫毛都难逃厄运,这对于一个爱美的小女孩是何等的难以忍受。更难忍受的,是副作用对身体的损害,嘴里烂了不能吃东西,浑身疼痛无法睡觉,但就是躺在病床上,吊着药剂时,她的身边总还是堆满了书本。自己抬起胳膊都困难,就由爸爸妈妈来翻,或者念给她听。别人问她:吊着针还在看书呀?她说:书是我的好朋友!由于治疗而失去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王天星同学自出院回家养疗后决定自行补上,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她戴着口罩、帽子出现在课常里。她开心地学习,高兴地给同学们讲故事,大家告诉她:你回来真好!可是同学们不知道,每天她要得喝下大瓶的苦涩中药,到目前为止已经快5个月了。

  热爱学习的孩子,相对容易地从学习中、书本中获取除知识外的“财富”,那就是知书而达理,遇事先立德。

  王天星同学在年龄很小时,就懂得礼貌而真诚地对待别人,在家中事事为家长着想,力所能及的从不推脱;不论什么时候遇到朋友和同学,她都会热情地主动打招呼;承诺别人的事情,她一定要办到;对于他人的困难,只要她知道了就会主动去帮助。在全社会为固原市被坏人拐走后又受冻伤的小志强捐款的活动中,她拿出了自己的压岁钱100元。在网友组织的“20__红色爱心之旅”为山区小朋友捐自己的课外书活动中,她捐出了最喜欢的课外读物20多本,还有新铅笔盒与油画棒。

  在病痛中的王天星同学,用自己爱学习、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就算是躺在病床上时,也还在鼓励着年纪比她大几十岁的病友:阿姨不要难过,得了病要有好心情配合医生,开心点病就好得快!对朋友和同学以诚相待、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和抱小孩儿的乘客让座、见到被乱丢的垃圾就主动捡

  起放到垃圾筒里、将零花钱施舍给乞讨者……一件件我们看得到和没看到的小事,都在王天星同学的身上闪烁。

  她对生活的热爱、兴趣爱好的广泛和对未知的渴求,使她在学习节节进步,多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小小年纪的她,似乎在用自己的表现,告诉我们如何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和善待生活。

  现代工匠精神2023年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4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我踏入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我的教书生涯将近二十年,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是啊,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感受快乐,分享成功是我在平凡岗位上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动力。在工作中,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乐于奋献,严于律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

  一、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我能够坚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工作之余始终坚持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积累经验,不断摸索探讨,总结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创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最佳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一条途径。在课堂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知识,通过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边学边思的学习方法,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总结规律,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成功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我总是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对于智力开发、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我还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结合当前形势,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家乡经济建设做贡献,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二、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我除负责教学工作外,还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认真负责,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身先士卒,二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学生时,我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对于后进生,热心对待这些学生,本着从不放弃,也绝不能放弃一个的原则,耐心说服,从不训斥,坚持循循诱导,再加上勤于辅导学生学习,把后进生原先落下的知识补回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减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有的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敢问。积极找每个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障碍。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把精力全都用到学习上,并和他们建立浓厚的师生友谊。

  为了对留守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经常和他们的家长电话交流,和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交流、谈心,让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放心,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动向。对留守学生时常进行心理辅导,解除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切实帮助学生及他们的家庭解决困难。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制定了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几年来,我努力探索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我一直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我最喜欢一句话:“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我要让德育教育渗透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拥有健康体格的同时,拥有健全的人格。针对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和爱心两大弱点,我积极在学生中开展以“不给别人添

  麻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进而引导学生开展“多给别人留方便”的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只会关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在持久的、有意识的引导下,“不给别人添麻烦”和“多给人留方便”成了班上同学的自觉行动,班级集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师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示范性。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为人师表。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作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教师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教师应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深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我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我只是做了一些我该做的工作。但我认为我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因为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经典论述;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因为我践行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诺言。爱无价,情永恒,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始终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永远在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

  现代工匠精神2023年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5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0提高到1,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1、司马光

  我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以一个圆木头做枕头,用来惊醒自己,起来继续写作,还给它取名为“警枕”。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使自己不睡得太久,常用块大劈柴作枕头。发明家爱迪生工作起来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实在困乏了,就把桌上的书籍垒起来当枕头。

  2、匡衡

  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南齐时的江泌家境贫寒,白天做鞋,晚上才能抽空学习。点不起灯,他就拿书登上屋顶,借着月光读书。

  3、夏威夷

  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要先背诵一段祈祷词: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抓紧时间,一生只有三天。

  4、司马迁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花了3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2年:弥尔顿写《失乐园》花了21年:伟大的马克思写《资本论》整整花了40年的功夫。

  5、安培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他脑子里考虑到一个题目,就向前面一块“黑板”走去,随手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演算起来。可是,“黑板”一下子挪动了地方,而安培的演算题还没有做完,他不知不觉地追随在“黑板”的后面计算。“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追不上了,这时候他看见街上的人都朝他哈哈大笑,他才发现那块会走动的“黑板”原来是一辆黑色的马车车厢的背面。

  6、牛顿

  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请朋友来家里吃饭,饭菜做好了,可朋友还没到,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因急于上班,就独个儿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时,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但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哈哈大笑地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呢,原来早就吃过了。

  7、杨时

  北宋杨时仰慕程颐的学问,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当他到程颐家中求教时,程颐正静坐睡觉。杨时求学心切,又不敢惊动老师,便肃立门外等候。当时大雪纷飞,寒气逼人。待程颐一觉醒来,雪已下了一尺深了。后来,人们就用“程门立雪”来比喻学子毕恭毕敬就学师门。

  8、邯郸

  燕国有个人听说赵国人走路姿势很好看,就来到赵国首都邯郸学走路。结果,他赵人走路的姿势没学会,连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这个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结果把自己固有的本领、特色也丢了。

  9、梁启超

  其一,读书要分专精和博览两类。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间不够用,不能博

  取资料。其二,有些书要熟读成诵,如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有益身心的格言。其三,要做读书笔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10、越王勾践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世代为仇。有次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向吴国求和,并答应了吴王的苛刻要求:越王去吴国侍候吴I。勾践来到吴国,小心谨慎地侍候吴王,三年后才被释放回国。为雪此大恨,他刻苦自励,锻炼斗志,睡的是柴草,饭前睡前都要尝一尝苦胆,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复国计划。不出十年,越国终于强大起来,一举灭掉了吴国。

  现代工匠精神2023年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6艾爱国是第一位从湘钢走出来的焊接大师。从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到亚洲最大深水油气平台——南海荔湾综合处理平台,这些国际国内超级工程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从助力中国船舶制造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比肩世界一流水平,到突破国外企业“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都离不开他的焊接绝活。

  他在上世纪80年代采用交流氩弧焊双人双面同步焊技术,解决当时世界最大的3万立方米制氧机深冷无泄露的“硬骨头”问题;上世纪末带领团队10年攻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大线能量焊接用钢国产化;花甲之年带领团队解决工程机械吊臂用钢面临的“卡脖子”技术,大幅度降低中国工程机械生产成本;主持的氩弧焊接法焊接高炉贯流式风口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申报专利6项,获发明专利1项。他用5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自己最初写下的“攀登技术高峰”的目标,将自己活成了一座高峰。

  如今,72岁的艾爱国仍然留在湘钢,工作在生产科研第一线。这些年,他为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400多项焊接技术难题,改进焊接工艺

  100多项,在全国培养焊接技术人才600多名,创造直接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成为我国焊接领域的领军人。

  在一个3000平方米大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

  这像一个隐喻:在我们这个人口超过13亿人的偌大国度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直到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介绍胡双钱们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截至5月7日,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过3560万次。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制片人、《大国工匠》节目制片人岳群说,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所言:“当看见哈雷戴维森工厂的装配工自豪地对儿子说,‘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的时候,我想,我们的中国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可以不是官员也不是负责人但必须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

  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岳群说。

  这也成了《大国工匠》制作的初衷。选题确定后,拍摄对象的寻找是一道难关:要在种类繁多的工种与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中,找到能代表中国水平与中国制造实力的工匠,并非易事。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在诸多单位推荐的工匠名单中,不乏一些大工程项目的指挥官、负责人,但制作团队却坚持一点,寻找真正的匠人——“一定要找到拥有顶尖技术的一线技术工人,他们可以不是官员也不是负责人,但无一例外都要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水准。”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岳群至今记得,在节目中,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再一次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也买不来的工匠满足感

  寻找拍摄对象的过程,也是这支制作团队的一次发现工匠精神之旅。

  一开始,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主任、《大国工匠》节目负责人姜秋镝就笃信如今的社会依然有工匠精神的存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

  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也得以延续和传承,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挖掘出来”。

  此前,大国工匠在岳群心中,更多的是一个拥有高超技能的群体,但拍摄完成之后,她却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的心态,或者说他们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与诠释让我佩服。”

  给火箭焊“心脏”的高凤林,给她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

  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0多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

  岳群记得,在这30多年中,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给高凤林,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

  还有一个细节是,高凤林每天晚上离开厂房时,都要回眸看看,岳群说,“这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欣赏,高凤林觉得他们手上诞生的作品就像金娃娃,每一个都是他精心雕琢出来的。”

  尽管高凤林是一名工匠,但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艺术家对待艺术品一样,这样的讲述无不令岳群和她的同事动容。

  当然,制作团队也没有忘记从事传统工艺的工匠们。

  纯银丝巾果盘——北京APEC期间,我国送给各国元首的国礼,让世人都被中国古老的錾刻工艺惊艳。这就是錾刻师孟剑锋的作品。

  细心观察,果盘有粗糙感,丝巾却有光感,做出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孟剑锋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为了用银丝做出支撑果盘的四个中

  国结,孟剑锋需要反复将银丝加热并迅速编织,银丝快速冷却变硬不可弯曲,需要无数次尝试才能成功。

  “其他人可能会选择机械造出中国结底托再黏合上去,而他却无法容忍伴随机械制造而来的细小砂眼,也不愿违背纯手工的诺言。即使右手被烫出大泡,起了厚厚的茧也丝毫没有动摇孟剑锋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与追求极致的决心。”岳群告诉记者。

  整个制作过程中,诸如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岳群说,这也许就是孟剑锋们的工匠精神所在。

  “中国社会需要工匠精神”

  当然,也会有人问,在新科技革命、工业4.0来袭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这些工匠和所谓的工匠精神吗?

  整个节目制作下来,姜秋镝有一个很深的感受:不可否认,标准化、机械化大生产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制造业,但是在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领域,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比如LNG船上的“缝制”钢板任务,就不可能使用机械进行批量操作,只能依赖技术人员精细的焊接,并且不能出现一个漏点。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比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缺失的还有工匠精神。

  回忆起制作这个节目的最初灵感,姜秋镝说,是源自与中关村创业者们的一次对话——她告诉记者,在那场交谈中,创业者们感叹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太过浮躁”,“并希望找到更多静下心来踏实做事的人才,谈话中,我们还认识了一

  位对晶体管收音机十分痴迷的老人,为了获得极致的音质,他潜心钻研,不断尝试手工制作晶体管收音机……”

  这位老人身上体现的,不就是正在创新创业的年轻人所向往的“不浮躁”吗?于是,姜秋镝的团队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工匠能够代表中国水准、能够完美诠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今天,这部带着他们思考的《大国工匠》面世,也让中国人重新认识了那“8双劳动的手”。

  “我们希望通过节目,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中国制造业有很厉害的一批人,但他们不是多数人。我们期待有一天,我们也能在制造洗衣机或手机的领域,找到这样的大工匠。”岳群说。

  2023工匠精神事例高考热点作文素材

  篇陈兆海先后参建大连湾海底隧道、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星海湾跨海大桥等多项国家战略工程,坚守“用一辈子做好工程的眼睛”,从攻克悬索安装到高精度测量,将测深技术从原有的二维推展到三维,对海上沉管安装测量工艺进行革命性创新,用执着和匠心雕琢“中国精度”,诠释“中国速度”。

  2001年,陈兆海参建福建石湖港项目,海域情况非常复杂,在没有测深仪的情况下,水深测量施工只能采用“打水跎”(采用水准仪配合水准尺作业)。在高流速的海域放水准尺好比是顶着2—3节流速练百步穿杨,测深读数时间必须在配重触及海底的2秒内完成,最佳读数时间不足1秒。为抓住这1秒钟,只要没有施工,他就反复练习眼力和反应速度,最后将一整套快速读数方法练成了条件反射,练就了一手在高流速海域秒内精准读取水准尺的绝活,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毫米的奇迹。

  2002年,在我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连港矿石码头项目施工中,陈兆海成功将船用测深技术和GPS定位系统引入测量,该项技术革新成为后来普遍推广的GPS-RTK技术,在北方水工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星海湾跨海大桥项目中,他带领团队采用双GPS定位桩位圆心工艺,为桩位放样提供更加精确便捷的依据,有效提升了项目施工的效率和精度。随着大连湾海底隧道项目全面启动,他向着更高精度目标发起攻坚,提出了立体成像测量方法,成功引进多波束测量设备和系统并进行优化,实现海底沉管“毫米”级精度对接。

  现代工匠精神2023年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篇徐立平是航天科技集团特级技师,自1987年参加工作以来,30余年一直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药面整形工作,该工序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被喻为是“雕刻火药”。多年来,他承担的战略导弹、战术导弹、载人航天、固体运载等国家重大专项武器装备生产,次次不辱使命。安全精准操作,工艺要求0.5毫米的整形误差,他却始终控制在0.2毫米内。在重点型号研制生产中,他经常被指定为唯一操作者,在高危险、高精度、进度紧等严苛的生产条件下,经他整形的产品型面均一次合格,尺寸从无超差。

  多年来,除带领班组完成日常科研生产任务外,他先后数十次参与发动机缺陷修补型号攻关,并创新实现了真空灌浆、加压注射等修补工艺。在某重点战略导弹发动机脱粘原因分析中,他凭借扎实的技能和超人的勇气,钻入发动机腔、精准定位并对缺陷部位完成挖药、修补,修补后的发动机最终成功试车,保障了国家重点战略导弹研制计划顺利进行,为国家挽回数百万元的损失。为查明某重点研制型号发动机缺陷原因,需要使用金属钻头从药柱表面打孔以取得预定样块,取样部位距金属壳体仅5mm,稍有不慎就可能因钻头与壳体摩擦引起燃烧爆炸,作为主操作的他,一次成功、安全精准取出预定样块,顺利找到病灶,成功攻克型号研制的“拦路虎”。

  为解决手工面对面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徐立平带领班组开展机械整形技术攻关,推动实现了包括“神舟”系列在内的20余种发动机远距离数控整形,填补了国内行业技术空白。

篇五: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高考作文写作热点素材:“大国重器,工匠精神”(真题+金句+事例+时评)

  一、事件导入

  在去年11月下旬落下帷幕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我国选手通过奋勇拼搏,共参加34个项目,获得2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位列金牌榜第一。他们不仅展示了精益求精的技能水平、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也激励着广大青年学习技能、精进技能,成为能工巧匠,收获出彩的人生。在这次世赛特别赛上,“小木匠”李德鑫代表中国获得家具制作项目的金牌,也是中国自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家具制作项目的首枚金牌,因此备受关注。

  李德鑫出生于大山里,家乡南康有着“木匠之乡”等美誉。他几十年如一日追求家具之美、木工之专,他说:“中国独特的木工文化在灿若星河的世界文化里显得特别耀眼,是一颗光芒万丈的明星。我们以比赛为契机,不仅要向世人展示中国技能,更要向世人宣传中国传统木作文化的精神,这是一种工匠精神、鲁班精神。”“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这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情怀值得大力传承和弘扬。

  二、概念理解

  工匠精神:是指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工匠精神”对于个人,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

  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是守专长、制精品、创技术、建标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是讲合作、守契约、重诚信、促和谐,分工合作、协作共赢、完美向上的社会风气。国内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经过初步归纳研究,“工匠精神”可以从六个维度加以界定,即:专注、标准、精准、创新、完美、人本。其中,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关键,标准是工匠精神的基石,精准是工匠精神的宗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完美是工匠精神的境界,人本是工匠精神的核心。

  三、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赫尔岑说:“科学决不能不劳而获,除了汗流满面以外,没有其他获得的办法,热情,幻想,以整个身心去渴望都不能代替劳动,世界上没有一种轻易的科学。”新时代领路人在给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希望广大参赛选手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风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写作示范

  新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时代飞速发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慢”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工业时代。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现在很多企业都追求“投资少,见效快”的理念,忽略了“工匠精神”,导致如今中国人去日本等地大批量采批生活用品,甚至连马桶盖、剪刀等也求“日本制造”,却对中国制造敬而远之。

  这类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现在“工匠精神”的缺乏,放眼周遭,浮躁之风滋生蔓延,所以我们才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激励我们追求完美。荣宝斋的王玉良大师一生追求完美,他所做的《夜宴图》木板复刻至今无人再能做出第二份。因为他所做的这份工艺品精妙难度太大:他用1667块木板,先打板打印,不合适的再修改,如此反复,一年半才做成。其坚守细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叹服。正因这样的工匠精神,才让我们获得如此精美的艺术精品。相信有了这样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些粗制滥造的产品也就不复存在了。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来解放心灵,摒弃浮躁之气。著名拼布艺术家金媛善认为,工匠精神需要坚守、情怀和修行。她静心端坐,耗时七年才做出人人都叹精绝的《百花争艳》,在外国展览上备受称赞。她肯静心做事,如同修行一般地做拼布艺术。假如有金大师一般的摒弃浮躁,只专心做自己的产品,我相信“中国制造”定会大放异彩。

  可是,反观我们如今大多数的制造业,恨不得一个小时做出成百上千的次品,长此以往,难道不会让国人对“中国制造”失去信心吗?逯耀东先生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米饭为主食的国家,我们有一只有内涵的碗吗?我们每天点灯生活,我们有一盏有感觉的灯吗?”

  工匠精神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而标杆性人物、标杆性品牌和标杆性企业实际上是工匠精神的外化,也是中国制造所孜孜以求的文明特质。由于中国的工业文明姗姗来迟,因而现今我们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修补中国在早期工业文明时的缺失。在现代工业文明的重塑中,举起工匠精神的旗帜,就是营造社会氛围、累积心理沉淀、提升实业精髓,为工匠精神的崛起夯实基础。

  是啊,如今文明推动太快,让我们来不及体会传统文化之美,做不出有国人情怀的东西,有时候即使有也是少数。所以我们要从今天开始。抛下浮躁做产品,将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的工匠精神发扬起来,即使慢一点也不要紧,只要融入产品,总能拉回国人总“向外看”的目光,让中国制造有朝一日成为人人争先购买的产品。

  工匠精神,我们需要它!

  五、素材集锦

  【名言金句】

  1.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周礼·考工记》)

  2.工匠并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美国当代著名发明家

  迪恩·卡门)

  3.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第二代传人

  乐凤鸣)

  4.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大学》)

  5.工匠精神,一种是创新发明开拓,攻克非凡的难题;一种是始终如

  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中车长春轨道焊工

  李万君)

  6.不论是什么工作,做不好就是一个小工人,做好了就是一名大工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魏红权)

  7.技艺,是人在宇宙中为自己找到的位置。(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

  8.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新时代领路人)

  9.一份专注,淬炼出时光的品质;一份坚守,琢磨出情怀的精致;他们的手,有毫厘千钧之力;他们的眼,有秋毫不放之工;他们兢兢业业,让平凡有了梦想的温度。他们是大国工匠,是“中国制造”的时代精神。(《中国梦·大国工匠》)

  10.当你不计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投入时的愉悦、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获与褒奖,正如写作是写作的目的,绘画是绘画的奖赏。(原始派画家

  摩西奶奶)

  11.工匠平静、安适、充实、愉悦、幸福,活在当下,强在内心;打工者焦躁、忧郁、惶恐,永远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强悍,内心空虚。(付守永《工匠精神》)

  12.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智能尽官职。(《荀子·荣辱》)

  13.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

  朱清时)

  14.让自己拥有一颗素直的心吧,它会让你更坚强、更正直、更聪明。(松下幸之助)

  15.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人们都需要尽其所能,这一需要就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人们竭尽所能,使自己日趋完美。(马斯洛)

  【经典事例】

  1.工师翰巧借工事讽谏

  工师翰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一名工匠。有一次,他奉命为齐桓公修建宫殿。宫殿修完后,齐桓公看到东边的宫门有一根柱子是用臭椿木做成的,因此责备工师翰道:“先生是著名的工匠,怎么不知道臭椿树不仅木质不坚固,而且还有臭味,连做门槛都不行,何况用它做宫门的梁柱呢?”工师翰假装委屈地说:“您看我把其他地方都修建得那么好,只是一根梁柱用了椿树,您就这样责备我,是不是有点过分了?”齐桓公告诉工师翰:“宫殿是靠柱子支撑的,一旦柱子断了,整个宫殿就有倒塌的危险,怎么能不特别重视呢?”于是工师翰就借机向齐桓公说道:“国家也和宫殿一样,人才就好比宫殿的柱子,如果奸臣当道,那国家就有倾塌的危险了。如今朝堂上掌权的雍巫、夷鼓初、寺人貂、开方四个人,都是危害国家的蠹虫,您不罢黜他们,任用贤良,反而过问一根宫柱来,这是不是有点‘察小而遗其大’了?”齐桓公

  听后恍然大悟,立刻免了这四人的官,招贤才管仲而任之,齐国由此大治。

  2.开宝寺塔的“三离三合”

  被誉为“天下第一塔”的开宝寺塔,其前身是一座木塔,系北宋著名建筑学家预浩所建。初落成时,望上去塔是向西北方向稍微倾斜的。有人问预浩缘由,预浩说京城地势平坦无山,而且总是刮西北风,不远处又有大河流过,由于受到风力与河水浸岸的影响,不用一百年,塔身自然就直过来了。如今,细心的游客在游览时总会发现,眼前的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预浩在建塔之初用心之精细由此可见一斑。比开宝寺塔还要早三百多年建成的西安小雁塔,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更有“三离三合”的神奇经历。所谓“三离三合”,就是在三次大地震时塔身分离,地震过后又渐渐自行“复合”。今人在修复小雁塔时发现,原来当时的工匠根据西安的地质情况用夯土将塔基筑成了一个半圆球体,这样受震后塔身所受的压力就会均匀分散,像个“不倒翁”一样,防震效果大大提高。

  3.工匠的职业是神圣的在中国古籍中,曾将工匠视为圣人,并把工匠的职业称为圣人之事。《礼记·礼运》中记载:“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在古人眼中,治麻丝这样的俗世职业,也成了侍奉神的一种神圣庄严的行为。《周礼·考工记》中也说:“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古希腊神话中的赫菲斯托斯,原本也是一名工匠。因为他技艺高超,能建造神殿和制作各种工具以及艺术品,被奉为工匠始祖,手工业者将他视作锻造的庇护神。

  4.梓庆做鐻(jù)

  《庄子·达生》中有个名叫梓庆的匠人,他可以把木头做成鐻(古代一种木制乐器),凡见过的人,都惊呼为鬼斧神工。鲁侯觉得很惊讶,就问他,你有什么诀窍吗?梓庆回答说:“我不过是一名匠人,哪里有什么诀窍?不过,我还是有一点自己的方法。每次我开始雕鐻时,都要靠斋戒静心养神。斋戒三天,不考虑赏赐、俸禄;斋戒五天,不考虑诽谤和技术的好坏;斋戒七日,我已不为外物所动,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形体。当进入忘我境界之后,我才走入山林,依循天性观察、选择与鐻最为相合的木料,此时鐻的外形已然呈现,这时我才开始动手,用木工纯真的本性,加上木料纯真的天性。我制作出来的鐻似鬼斧神工,大概原因也就在于此吧。”

  【适用话题】

  质量

  技术

  自主

  创新

  软实力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靠实力“出圈”

  中国制造为何“永不落幕”

  面向世界打造中国质量闪亮名片

  中国制造是全球高水平制造业的代名词

  中国制造背后是中国人汗水和精神的凝结

  “中国质量”有保证

  “中国制造”叫得响

  用品质打造口碑,用“中国品牌”讲好“中国好故事”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六、精选时评

  【影视:《大国工匠》纪录片】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文化支撑。唯有心无旁骛,把技艺的精准、精细视为艺术、视为生命,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坐得住、做得好,乃至至精至善。要铸匠艺,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认真精神。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纪录片中讲述的24位大国工匠故事中,最令人深刻的细节就是他们对匠艺永无止境的追求与超越。比如匠人彭祥华,能够把装填爆破药量的呈送控制在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之内;高凤林,我国火箭发动机焊接第一人,不仅把焊接误差控制在0.16毫米之内,而且将焊接停留时间从0.1秒缩短到0.01秒……先修“心境”而后方达“技境”正是匠心文化的体现。厚植工匠文化,既要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又应将优秀工匠的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让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

  【数据:新时代青年对于“工匠精神”的看法】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和内涵。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654名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95.9%的受访青年认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要践行“工匠精神”。73.2%的受访青年指出,践行“工匠精神”能帮助自己摒弃浮躁,踏实奋进。

  践行工匠精神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哪些意义?78.2%的受访青年认为能

  够树立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处事精神,77.2%的受访青年表示会更加专注精益,实现个人职业发展,65.7%的受访青年认为能够启迪智慧,提升个人精神追求,52.9%的受访青年认为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指引。

  在本次调查中,70.2%的受访青年希望在全社会形成重工匠、铸匠心良好氛围,67.4%的受访青年期待树立并传扬各行各业的“工匠”典范,66.1%的受访青年希望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63.8%的受访青年认为当注重校企协同,从人才供需两方加强教育培养,60.7%的受访青年希望完善职业培养机制,培养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49.6%的受访青年建议完善激励保障制度,提高人才待遇地位。(《73.2%受访青年确认践行“工匠精神”能帮助自己摒弃浮躁、踏实奋进》)

  【理论:新征程上的“三个精神”】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在新征程上,更需要大力弘扬“三个精神”,引导亿万劳动者自觉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以高涨的劳动热情、积极的劳动态度、昂扬的精神面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用劳动实现个人梦、托起中国梦。(《大力弘扬劳

  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传承工匠精神

  在平凡中坚持

  中新网

  孙凯琳

  工匠精神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精品的坚持和追求,专业、专注、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诚如所言,工匠精神的实质便在于对所从事的职业热爱、坚持和专注。“工匠”一词,狭义上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而如今,这个称呼被时代赋予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意义。即如今其广义上则是指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或行业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的人。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我们传承工匠精神,实质上也就是传承积极勤劳、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正所谓,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源泉,中华民族更是自古秉承这一理念。

  高尔基先生曾谈到:“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劳动史和勤劳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辉煌,是我们永远的瑰宝,也要永远传承。人人都是靠劳动而生,社会靠劳动而进步发展,工匠精神也一样是靠劳动不断传承。因此,热爱劳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凝聚成工匠精神的底色,检验着工匠精神的成色。

  传承工匠精神的道路,其实就是一条追求极致的道路、是一条心无旁骛的道路,也是一场孤独且单调的长途旅行。在工匠精神的传承道路上,我们唯有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才能耐住寂寞、守住繁华。“术到极致,几近乎道”。一流的心性方能锻造一流的技艺,一流的技艺

  方可成就一流的伟业,这就需要用追求极致来消解浮躁。对于新时代干部而言,工匠精神的种子则更需要去精心、细心、耐心、小心地滋养和呵护;要始终坚信,对极致的每一份坚持都不会白费,对工作的每一份热忱都不会无用;只要始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保有热爱、坚守和专注,那么,这颗工匠精神的种子终究会结出不甘平庸、不负光阴的累累硕果。

篇六: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2023大国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

  推荐文章

  大国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

  热度:

  初三语文作文十种开头与素材积累

  热度:

  关于处暑的美文诗句,唯美句子,作文素材

  热度:

  友情中考作文素材

  热度:

  高考语文作文记叙文素材

  热度:

  2023大国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五篇

  树匠心是弘扬工匠精神的根本。工匠精神,匠心为本。有没有工匠精神,关键是看有没有一颗安于默默无闻、执着于追求卓越的匠心。树匠心,就要坚守初心、执着专注,秉持赤子之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大国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供大家参考。

  2023大国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篇1刘洪峰,_年进入山东征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通过跟热处理车间师傅们不断交流、认真学习,他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级技工。公司于2011年引进新设备,刘洪峰被调入新的岗位进行学习工作,工作时间长了,他发现设备运行工艺当中有一点小缺陷,导致每次工艺运行都会有一小时辅料消耗,经与相关人员探讨交流,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也为车间辅料消耗节省开支。20_年节假日值班时,因设备电机由冷水冷却运行需要人员值班看守,他纠结如何才能解决电机冷却问题,后经多方了解探讨,将电机冷却水改变成变压器冷却油,得到领导同事们的一致好评。20_年因设备淬火有部分管件损坏,导致淬火油里进水无法正常运行,后经多方了解与相关人员探讨交流,将原有设备水冷却,改变成风冷却,使生产需求得到了提升。_年,因工作需要,刘洪峰被调入发兰工序,因后期人员紧缺,他发现零零碎碎的小产品总是会占用一名工作人员一到两个小时,甚至半天时间不能干其他工作,经过与相关人员探讨交流,他设计出一款新式工装,我们把它叫做滚筒式发兰筐。

  20_年,刘洪峰迎接来工作中的再次考验,公司对外开放加工处理

  产品,与我公司现有产品大不相同,发兰质量得不到客户认可,经过与各个相关人员探讨,进行反复实体操作,终于得到客户认可,提升了客户对我们质量的信任。20_年6月,由于外协加工产品增加,发兰原有设备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经协商增加一台设备。但是根据原有设备炉丝组数无法提升效率,后经与相关人员探讨交流,改变炉丝组数,增加底相加热达到提升效率,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2020年6月,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喷砂工作大量增加,因设备老旧只能由人工将工件摆到需要喷砂相应位置费时费力。从而激发他对喷砂机改造的想法,后经多方交流,调查资料,一个新的构思提上日程将原有设备底部改装成旋转托盘式构造,节约了人力提升了效率。多用炉碳势监测用氧碳头,成本高,寿命短,1万多元一支,寿命10-12个月,他通过半年多的摸索钻研成功延长氧碳头使用寿命,平均每个氧碳头多用2-3个月,每年可为公司节约资金上万元。压力机成型夹头时由于中频加热工件进入锻压完不容易出模,他经过反复思考,历经1个半月时间终于成功改进了设备,研发出了脚踏式顶料工装,经过与原来班产量比较,效率倍增,提高人工效率,为公司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3大国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篇2马德明,循化县群众称“哈三”。于1968年9月出生在循化县清水乡大寺古村。他是群众眼中的技能大师,技术明星……他以自己20多年对农机具的钻研、维修制造,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示了草根企业家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创业风范。

  目前马德明创立的青海哈三工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占地6亩,员工约60人,从事农机具的研发、生产、推广、销售、技能培训等。主要加工制造谷物脱粒机系列、小型割晒机、卧式锅炉系列、双层面高效节能热循环采暖炉、家用小型核桃剥皮机、玉米蚕豆两用脱粒机、粉碎机等产品。在短时间内铸就了品牌,赢得了市场,多年来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精致精细、执着专一。马德明说“他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是完美主义者,凡事都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说起自己的这一路,马德明一扫脸上的腼腆,开始滔滔不绝——头顶似火骄阳,有时候一干就是一天,一整夜,忙起来都顾不上喝一口水;滚烫的铁水不时会溅到胳膊、脖子上,工作服和贴身衣服被焊花烫出大大小小的洞……,这些事迹从马德明的口中说出来,显得异常的平淡。

  “做人要踏实,做事要认真,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我父亲的教育,在我印象当中,我父亲是全村二百来户近1500人中唯一会驾驶和修理青海手扶拖拉机的人,是全村的能人。”马德明说,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放弃了继续上学。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将村民的播种机,脱粒机、喷雾器等各种用具一一修理好,在修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了解到当时很多用具并不适用于西部山区实际需求,想为我们老百姓做出一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需求。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贫穷,马德明就去出门赚钱。

  20多年来,他没少吃苦头,但也并未放弃,一路披荆斩棘,摸索,钻研,开始他的制造之路。1994年带着几件自制的修理工具,在循化县城环城路一间简易的铺面里电焊及农机修理铺。当时,县内手扶拖拉机除了耕种庄稼,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到外地去淘金挣钱。手扶拖拉机成了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和种地拉运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械。因此,在出发前修理或保养一下自己的手扶拖拉机是拖拉机手们的最大心愿。很多客户都找他捣鼓。他们说是马德明修理收拾过的拖拉机从出门到回来的几个月里从来不出任何故障。就这样,马德明的家名—“哈三”在循化基本上家喻户晓了。

  马德明深刻体会农民之苦,尽他所能为农民排忧解难,解决“疑难杂症”。相比种田,收获时更辛苦,因天气多变,抢收稻麦,缺少劳动力,不能及时进行脱粒入仓,这成为百姓的一大烦恼,西部山区稻麦成熟周期长、麦秆长,脱粒季节气候已变凉,当时市场中的脱粒机是根据内地环境而设计制造,用于这边明显不太理想,麦秆多、喂入稻麦时滚筒很容易缠草,而无法从机子中排出,工作效率和精选效果很低、村民保养意识和故障排除能力不足,于是马德明深入各村去解决、排除机器故障,为民解忧。在此期间,总结出当下百姓最需要的是一种适合西北山区可移动和维修方便及精选工作效率高的、能够较理想地解决实际需求的多用脱粒机。于是,他找一台报废了的脱粒机,用2年时间,不断拆卸、组装、摸索、改进、试用、创新,最终设计制造出一种工作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4倍以上的脱粒机,此机子不管稻麦怎样喂入工作,都能利索地进行脱粒,不出现滚筒缠草现象,能真正解决百姓在脱粒中的所急,所想问题。

  产品创造成功后,很多百姓开始找他订购脱粒机,但因缺乏厂房、设备和技术队伍,供不应求,收到100多台订单,他找几个人自己在当年麦子收获前只完成了30多台脱粒机的制造,使30户人受益,百姓赞声不断。万事开头难,这30多台机子对我来说很难得,创作过程更是艰难,不停地想、看、拆、装、磨……亲力亲为,力求“完美”,却也觉得不满意。马德明觉得当时要想解决百姓的脱粒问题及需求,最重要的还是缺乏一定的技术,于是他又踏上寻求技术的道路,找大企业无偿工作,在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短时间内企业管理人员看到他的优势能力,将重要工作交予他,并获得一定报酬,同时,也使他收获颇多,学会了操作车床、铣床、刨床等机器,并了解了企业管理和运行模式。因马德明工作踏实认真,工作能力强,很快被祁连县农机修造厂负责人聘请,并担任技术指导。在期间,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技能,并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两年后,他带着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在循化县城郊区买了六百多个平方的地皮,盖了简易车间,想办起自己的农机研发和生产厂地,却因资金、设备等因素,无法满足老百姓缺乏先进产品的需求。于是,他再次出门找企业合作,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开发设计谷物扬场风扇。在此过程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看到的都是马德明在车间工作捣鼓的身影,他对这份事业的热衷已无法形容。

  3年后回到家乡循化县,办起了“循化县农机修造厂”,制造销售他制造的新型精选脱粒机、锅炉等。从严格选料、下料、精加工、焊接、组装、打磨、喷漆、检测、到出厂,每一关都亲力亲为,直到每一个细节都毫无问题才出售。他研发的多用脱粒机可以脱粒小麦、青稞、油菜、玉米、豌豆、藜麦、粉草等,得到了村民的欢迎,也解决了稻麦收获时,抢收抢打、粮食及时入仓等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群众的欢迎,还不断地销往省内外,产品供不应求,规模也越来越大。

  马德明深刻体会到冬季取暖效果不理想,一进屋都抢坐在炉子边,才能感受到热度。他想到要改造炉具,因为我们高原气候冬季长达6-8个月且寒冷耗煤,于是他不断地思索和研究,根据老百姓生活取暖方式,于2010年研发出双层炉面热循环取暖炉,产品功能理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科技成果证书,该产品比传统燃料节约30%-50%燃料,室内温度比传统炉提高1-2倍,使火焰在双层炉面内强制循环,提高了室内温度和热量面积,吸入烟筒的火焰和灰尘降低70-80%,技术先进,购买的客户络绎不绝。根据本地实际,少数民族丧事喜事和餐饮都离不开烧水锅炉,他从小看到的都是立式锅炉,市场上烧水锅炉也都是传统的立式锅炉,不便移动、烧水时间长,致使炉内水变浑浊、耗燃料、烟筒排放火焰和灰尘太多,污染环境、炉内水垢很难清理等,根据这些不足因素,他就开始研究和设计,设计出一种新型可移动卧式锅炉。传统立式锅炉烧开200斤水需1-1.5小时左右,耗煤30斤左右而马德明开发的卧式锅炉烧开200斤水需要20-25分钟左右,耗煤4-5斤左右,排放在大气灰尘和火焰降低60-70%,并将排放到烟筒内的火焰再次利用起来可烧水,大大改善了传统锅炉中所存在的问题,易清理水垢、节能环保、便于移动,该锅炉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不放弃努力成为马德明的任务,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再争取更是他的职责。为了扩大市场,他将研发的产品推广到外州县,亲自操作机器、手把手教农户正确使用,并让农户先试用,试用待满意后才付款。他生产的产品年年供不应求,收到群众好评。并且各类产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登上了《青海日报》《青海农民报》《青海科技报》等。群众抢购产品,称赞不断,笑颜连连……马德明说:“这一切,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我最大的喜悦,群众满意我的产品,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马德明生产的脱粒机于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哈三”品牌先后获“循化县好商标”、“海东市知名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等;近几年来,企业先后被各相关部门评定为“年度文明诚信私营企业”、“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级产

  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科普示范基地”、“循化县先进基层工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青海省科技型企业”、“全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创业奖”、“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等。2012年中共海东地委、海东行政公署评为“海东地区就业创业先进个人”;20_年获“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2016年,本厂名称变更为“青海省哈三工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创业”有着太多的心酸历程,不断钻研,不断发明,不断试验,亲自与农户进行产品试验,亲自用本厂脱粒机脱粒,亲自用本厂小型收割机收割,做实验,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改善,不停的研究,最终达到最完善效果。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凭借自身的努力干出了一番不普通的事业。从十几岁在村里维修家电、手扶拖拉机,到县城电焊铺,到第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品牌、修造厂,再到国家发明专利获得者,马德明二十多年如一日,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一名技能大师,他的成功,源自于对生活工作的那一份踏实、认真、热爱”。

  2023大国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篇3欧阳植竹,男,1977年1月5日出生,大专学历,现年39岁,现任太平镇坪石头村党支部书记,宁远县鑫农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3年2月至今已连续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十三年整,工作期间履职尽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欧阳植竹先后获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市优秀村支部书记、省农民科技骨干、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全省农民脱贫致富带头人、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县优秀人大代表、永州市劳动模范、全县道德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省“先富带后富”先进典型人物、湖南省科技精英等46项荣誉称号。2016年4月被县委推荐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选。在县委、县政府关心和支持下,2010年创办的宁远县鑫农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唯一跻身进入“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欧阳植竹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产业扶贫攻坚中,帮扶困

  难群众686户、1828名贫困人口脱贫,解决了近千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_年5月29日全国_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齐续春等省、市、县领导亲临合作社指导,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1、带头实行土地流转,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近五年来,他脚踏实地,当好群众致富的“领头羊”。他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创办鑫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种植、养殖事业,辐射带动了坪石头、杨家坪、李家库、清水岭、神旺、上下留、沙螺塘等22个村和1400多户走上致富的道路,流转农村土地11868亩,用于种植蔬菜花草树木,绿化荒山2800亩,为我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出了贡献。

  永州工匠

  2、创办安置帮教基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在省司法部的关心下,与县司法局联和创办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基地,安置了120名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318名安置帮教人员,安置帮教600余人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作出了极大贡献。

  3、积极带头捐赠,关心农民疾苦。他致富不忘群众,真诚回报社会,他无偿支助困难学生,捐资四川汶山大地震等抗灾救灾,当时光交纳特殊党费就达3000元,无偿出资修路架桥,李家库、坪石头、土桥头、龙眠洞等16个村的环村公路修建都进行了捐资。无偿为上、下留村等82户困难群众提供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对龙眠洞等村的5名孤儿进行了资助扶持,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各项捐献资金在40万元以上。

  永州工匠

  4、敢于讲实话,敢为民代言。他是县教育行业行风监督员,至今已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不管是当村干部,行风监督员,还是人大代表,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认真履行职责,经常深入农村群众了解民意社情,并将得到的民意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在人大代表期间,每年都有4-6件提案、议案,为农村发展,社会和谐作出了极大贡献。

  2023大国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篇4张志华:热处理技术专家,公司劳动模范,在他身上,闪耀着

  “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光芒。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技术水平

  合理的热处理工艺离不开大量的试验分析和反复验证。为了提高产品热处理性能,公司采购了全新的先进设备。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张志华积极扎根现场,阅读近700页的全英文说明书,一一吃透了新设备结构、加工参数及操作规范,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细化,用于指导技术人员编程和一线职工操作。截止目前,该设备已储存80余个工艺程序,凝结了近350次的工艺试验成果。“勇于拼搏、不畏艰难”是张志华的标签。“张志华一流的技术源于他的决心和对事业的热爱与忠诚,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热处理二线班长刘银波说。

  艰苦奋斗,持续突破技术瓶颈

  作为热表处理中心“铸心”新长征党员突击队队长,张志华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优良作风,近两年来,他先后主持、参与攻关项目数十项,保障了公司科研产品的顺利交付。“有张志华在,任何问题都能被解决,我们很放心。”变速箱公司线切割老师傅王凌说。

  张志华锐意进取,创新改善,坚持跟踪关键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生产现场,经常会发现他与操作者不断交流讨论,优化工装夹具和工艺规程,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更好地保障了产品质量。“张志华的创新基于操作者使用的方便与安全。”杨沅武师傅这样称赞张志华。

  淡泊名利,奉献航空强国事业

  没有豪言壮语,张志华身上永远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坚定。十八年来,他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不言苦、不言累,将自己的全部青春热血倾洒于祖国的航发事业,多少次的咬牙负重前行,都是为了航空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云霄。矢志航发,朴实无华,这就是公司劳模张志华的真实写照,他用十八年的不懈坚守,向我们诠释了中传人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模风采!

  2023大国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篇5余忠杭,圆柱齿轮制造中心车工,中共党员,集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质量标兵、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于一身。

  扎根岗位,勤奋好学

  在几台硕大的新型数控车旁,一台卧式普通车床显得毫不起眼,余忠杭却把它当成自己的骄傲:“尽管数控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但是一些特种零件还是需要更灵活的普车才能完成加工,普车对手上功夫的要求也比数控车高出很多。”带着这一份自豪,余忠杭时刻要求自己精进技术,提升水平,用自己这台被时光打磨得熠熠生辉的普车攻克那些数控车解决不了的难题。

  不过,余忠杭并没有只守着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相反,他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多面手”,打造成一颗“螺丝钉”,随时准备向中心最需要他的地方出击。在熟练掌握车工技能的基础上,他又先后取得了钳工、蜗杆磨、动平衡等工种的操作证,在有需要时及时弥补中心人员空缺,协助突破瓶颈工序。现在,他还在继续学习新工种的操作技能,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成长与收获。

  兢兢业业,以身作则

  在统一的工装之上,余忠杭时刻警记在胸前别上党徽,他用这枚闪闪的党徽提醒自己,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带动身边人齐头并进、勇毅前行。他时刻保持着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在质量问题上,余忠杭精益求精、实现了全年零件加工零超差、零报废。面对生产任务,余忠杭更是主动揽责,不怕苦,不畏难。

  去年11月,某型号动平衡工序安排十分紧张。余忠杭投入到这场生产攻关战斗中。他说,只要工作需要,就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在他的感染之下,大家一起行动,最终成功在凌晨两三点顺利完成了任务。当大家走出生产中心时,天空中已经挂满了繁星。余忠杭说,那一天的星空格外美丽。

  大胆创新,锐意进取

  虽然普车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但数控车床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远高于普车。因此,余忠杭一直致力于工序的改善,将普车工序数字化,把需要大量技术和经验积累才能处理完成的工序简单化、普及化,以此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在完成的大量改善项目中,某零件空刀槽加工工序改善带给了他满当当的成就感。

  某零件加工需要在零件内部深处角落刻出两个空刀槽,操作空间小、刀具难以标准化,此前先用普车车出刀具再进行加工,耗时长,刀具通用性差,一次加工合格率也低。余忠杭主动请缨,解决空刀槽加工难题。在一年多时间里,他自己购买刀具,动手改造,进行试验,终于研制出以“长条状刀身+刀头”为结构的新刀具,该刀具可以轻松深入零件内部进行操作,还可以灵活更换刀头适应不同加工要求,最为重要的是,新刀具可以应用到数控车上。利用新刀具加工,该工序合格率从93%提高至100%,生产周期由3至4天缩短为1天,从高难度工序变成了人人都可操作的简单工序。“我在这项改善里投入多,想法多,改善的效果也好。如今,这项改善不仅解决了中心多个复杂图号的加工问题,更是在全公司推广开来。每当看到我的改善成功解决生产难题,助力科研生产任务完成,我就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余忠杭的话语里溢满了自豪。

  独具慧眼,不拘一格

  余忠杭能干、肯干、实干,但并不只会“蛮干”,他经常将日常生活的细节与工作的细节结合起来,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工作“小妙招”。

  磨齿班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时,常常产生加工振纹,造成产品加工粗糙度不合格。当大家对这一问题一筹莫展之时,余忠杭从铜锣中获取了灵感:如果对锣增加配重,锣就振动不起来,怎么敲都敲不响。于是,余忠杭提出了“在零件上增加环形配重”这一方案,并自告奋勇亲手加工配重块,在一段时间的试验后,加工振纹这一“顽疾”果然手到病除。

  中心打磨零件使用的研磨轮一旦磨损就必须更换,但其实长期与零件接触、磨损严重的部位只占轮体的五分之一。余忠杭从裁纸刀上得到启发,他将磨损部分车去,剩下的完好部分还能继续使用,这一举措将研磨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五倍,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

  余忠杭说:“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从点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定能把事情做好。”热爱、用心、创新,正是在岗位上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突破,才铸就了“劳动模范”这张金字招牌,更铸就了“余忠杭”这个比金子还要掷地有声的大名。这个名字正昭示着余忠杭取得的一切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我,忠于航发!”

推荐访问:大国工匠人物素材 工匠 大国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