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时间:2022-05-20 10:2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隐喻理论研究综述,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隐喻理论研究综述4篇

第1篇: 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交易费用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张莹莹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4年第02期

        【摘 要】新制度经济学,又名交易费用经济学,由此,我们能看出交易费用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其概念的介绍、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已有测量方法的归纳,使得学者对交易费用理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便于学者们的研究、思考。

        【关键词】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
机会主义

        自20世纪30年代起,以科斯、威廉姆森、诺斯、张五常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交易费用理论由理论的提出推向理论的发展与成熟。交易费用引发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使得交易费用成为了新制度经济学家手中的一把“亮剑”,解释了原本无法解释和解释不清的经济现象,成为了解释现实经济的一个有利工具。

        一、交易费用理论的内涵

        首先给出“交易”一词明确定义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康芒斯,他于1934年提出,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是排他性所有权的转移,他认为交易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交易这一术语,还有其他的描述,Adam Smith(1976)由制针这一例子,很好地描述了企业内交易这一思想,他认为,针在每个程序制针者手中交换一次,“交易”就发生一次;
Williamson(1985)认为,交易之所以发生,源于某种“物品或服务”从一种技术边界向另一个技术边界的转移。此时,一个阶段的结束,另一个行为阶段宣告开始。鉴于费用一词早已被学者们所认识,这里我们不再进一步阐释。

        科斯(Ronald Coase)在其论文《企业的性质》(1937)中引入了正的交易费用,解释企业的存在和模型,指出使用价格机制使用有代价的,这被称为交易费用的源头。由于交易费用不好量化,难以进行实证研究,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沉寂了二十多年。直到Coase第二篇经典论文《社会成本问题》(1960)中,交易费用再次被提及,他认为无论生产是否存在负的外部性,人们总是可以在没有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协商以获得、分割和组合权利,只要这种活动能够提高生产的价值,即零交易费用的假设。虽然科斯最早发现了交易费用,但仅指出了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并没有提出交易费用这个名词。交易费用这个名词,是由Arrow(1969)在研究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行为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时最早提出的,并将其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此后,交易费用这一概念被经济学家们广泛认知,成为了解释一些不易阐释的经济现象的有利工具,但至今经济学家们对交易费用这一名词仍未有统一的定义;
Williamson认为交易费用就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

Eggertsson(1990)认为交易费用是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的排他性权利的费用;
North(1997)认为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些经济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
张五常(1987)则将交易费用界定为所有那些在鲁宾逊·克鲁索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成本,在这种经济中,既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亦没有任何种类的经济组织;
Barzel(1997) 则认为交易费用包括所有涉及转移、获得和保护权利的费用;
迪屈奇(1999)从管理实践经验出发,更多地从信息费用的角度理解交易费用。他指出,造成高昂交易费用的,并不是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是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弗鲁博顿和芮切特(2001)将交易费用划分为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三种基本形式,从而深化了人们对交易费用的认识,市场型交易费用是使用市场的费用,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去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合约,督促合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管理型交易费用是企业内部发号施令的费用,是对企业和其雇员之间的劳动合约进行执行的费用。政治型交易费用是政治体制中制度框架的运行和调整所涉及的费用安排,是集体行动提供公共产品所产生的费用,可以被理解为与管理型交易费用类似的费用。

第2篇: 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法律行爲理論研究綜述

作者:张百杰

作者机构: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沈阳,110031

来源: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ISSN:1009-1416

年:2005

卷:000

期:002

页码:24-29

页数:6

中图分类:DF05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法律行为;综述

摘要:法律行为理论是法理学基本范畴之一,随着行为法学传入中国,我国学者亦重视对法律行为理论的研究.为了避免重复性研究,笔者不揣法陋,对法理学意义上的法律行为理论从研究意义、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的结构、分类、评价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第3篇: 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互文性理论研究综述

徐世超

【期刊名称】《文学教育(上)》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互文性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此理论一经提出就掀起了极大的学术热潮,许多学者和理论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范围甚至包含了文化研究、翻译研究、社会学研究等.在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后,其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也不断地拓展和深入,本文将对互文性的起源、发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探讨.

【总页数】5页(129-133)

【关键词】互文性;国内外研究;综述

【作者】徐世超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互文性理论研究综述 [J], 徐世超

2.互文性理论研究浅述 [J], 吕行

3.互文性与否定互文性理论的建构与流变 [J], 丁礼明

4.互文性:读者的重生之门--重探互文性理论“引导对话”的文本价值生成图式 [J], 刘海杰

5.基于互文性理论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互文本研究 [J], 李娜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4篇: 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电影理论研究综述 
●汤梦箫 
【摘要】 
本文重点梳理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自创 刊以来25年的理论状态,力图从历史发展、 
分布格局、核心命题三个方面来展示《学报》 在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历程上的位置、贡献及 不足之处,在将《学报》的理论状态清晰阐 明的同时,希望能对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状 况进行概括性描述,并在《学报》的理论状 态与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状况的关系中透视 《学报》作为专业电影学术期刊的特点。 
【关键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理论状态历史发展 
分布格局
核心命题 
己009 
引言 
要阐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5年以来的理论发展,有必要对《学 
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之际中国电影理论界的总体状况做出 简要的说明,以便显示《学报》理论研究的基础,并为此后理论研 
究的趋势和发展状况提供背景资料。 
《学报》创刊的8O年代中期,正值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电影理论 界重新寻找和确立电影规律,从理论上为电影的独立性正名,从而 使其摆脱政治附庸的历史时机。此时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理论者,都 基于迫切改变中国电影现状的强烈愿望,为电影的发展出谋划策。 当然由于对电影艺术规律的认识存在着诸多不同,在讨论具体问题 的时候也会引发许多争议,从文革结束之后到《学报》创刊之前, 
电影理论界的探讨主要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围绕如何认识“电影本性” 展开的,在当时主要表现在《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在 

次导演总结会议上的发言》(张骏祥)和《电影文学与电影特性 问题——兼与张骏祥同志商榷》(郑雪莱) 这两篇文章中。张骏 
祥从创作的角度出发,提出电影不应排斥叙事文学、戏剧文学、 
抒情文学的长处,他具体总结出三方面:思想内容、典型形象和 表现手段。他认为电影编剧必须吸取文学在这三方面提供的成功 经验,同时又将其变为“电影的”,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实际上张骏祥在讨论电影与文学关系这一理论问题的时候,依据 了许多自己的创作和观影经验,在某些论述上难免存在个人化和 逻辑不够严谨的问题,而且其文章中对于某些意识流电影片段带 有质疑性的分析,和当时对西方电影强烈认同的时代氛围也不相 

学报 
符合,这些都成为引发争议的元素。郑雪莱反对张骏 和创作经验来纠正中国电影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整体时 祥提出的“电影是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这一 代氛围,张暖忻、李陀二人的观点得到了更多人的认 
观念,认为电影性是指“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美学特 同。 
征”,“电影中的思想性、形象塑造、情节结构等,不 
无论是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争论,还是电影语言现 应属于文学,而应属于电影,是电影性的一部分”, 
代化的探讨,都是围绕着如何认识电影本性,从而活 继而提出“电影剧本的文学性和电影性是相辅相成不 跃新时期电影创作的目的展开的,理论和创作之间具 可偏废的”,“电影剧本的文学性也应该是有别于叙事 有较强的切近性,再加上~部分参与这些讨论的电影 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的文学性,即应服从于电 
创作者较为迅速地将他们的观点应用于具体的创作环 
影蒙太奇思维的规律”。在今天看来,二者从电影与 节,从而在新时期之初实现了电影理论和创作的成功 
文学的角度认识电影本性等诸问题的时候,合理性和 互动。 
偏颇是共存的,在谈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也存在对对 方观点有意无意误读的情况,就如同胡克在《中国电 一 
学报》理论探讨的历史发展 
影理论史评》中说的“看起来这场争论像是一种历史 的误会”。但不管怎样,这场争论至少反映了当时中 纵观《学报》25年来在理论建设上的历史进程, 国电影理论界希望摆脱传统电影创作规律的束缚,继 
我认为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而摆脱3O年来主宰中国电影发展的政治决定论的急 
第一个阶段:1984年到1 990年,这个阶段以 切愿望。 
中西方电影理论的衔接为特征,这种特征又突出的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与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 
(二)电影语言的现代化问题圆 
是中国传统电影理论重要问题的再阐释和西方电影理 围绕着何谓“现代化”、存不存在“现代化”的电 论的初步引入,而前者显然更能凸显《学报》和其他 影语言、其核心是什么、新的时代究竞应该用哪种电 专业电影杂志的不同。正如前文已经提及的那样,8O 影语言来进行创作等相关问题,不同的创作者和理论 
年代初以张暖忻为代表的电影创作者进入理论探索的 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其中以张暖忻、李陀《谈电影 领域,是出于一种改变电影发展现状,并使他们的艺 语言的现代化》和邵牧君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为代表, 术观念能迅速得到知识分子认同的需要,而由于以张 后者也是直接针对前者提出的某些观点阐发自己的立 
暖忻、谢飞、郑洞天为代表的第四代以及此后的第五 场和认识的。在张暖忻和李陀的文章中明确的提出了 代大都是电影学院的老师或学生,《学报》在此时给 向西方电影流派,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 予了他们充分的关注,提供给了他们发表自己见解、 
的电影语言学习,以此来摆脱戏剧式电影的单一模式, 
阐明自己艺术理念的平台。比如在1 983年《学报》 从而革新我国的电影创作。作为创作者,他们的电影 正式创刊前推出的创作评论选辑,就是有关《邻居》、 
主张反映出了对文革虚假的戏剧性叙事的反叛和借助 《沙鸥》的一系列讨论文章,1 984年刊登了谢飞的《现 西方电影创作的成功经验来反映现实、揭露真实的迫 
代电影新观念浅探——影片<我们的田野>创作谈》, 切需要,尽管某些论述有欠妥当,但仍符合了当时大 1985年第一期有张艺谋、肖锋的《<一个和八个>摄 多数电影创作者的艺术诉求。而邵牧君则以电影理论 影阐述》、何群的《<黄土地>美术设计设想》等,这 家的立场,指出了张暖忻、李陀在认识“现代化”问 些文章大多并非严谨的理论探讨,但是其所表达的基 题上的一些偏颇,对新与IB、现代与落后、戏剧化与 本的艺术理念却为理论工作者提供了依据,他们面对 非戏剧化等问题进行了细致严谨的阐述,从而得出“在 
第四代、第五代蓬勃发展的电影态势,又结合自己感 
我国的电影创作发展道路上,真正的拦路虎是普遍的 兴趣的中西方电影理论问题,对当时的电影现象进行 思想讲话和感情失真”、“为了反对虚假、反对公式化 许多理论建设层面的探讨。比如汪岁寒的《从(樱>、 和概念化,却迁怒与戏剧化,从而不自觉向现代派的 <沙鸥>到<邻居>》(1983年创作评论选辑)用真实 非戏剧化靠拢,这可是一条十分危险的道路”的结论。 
观、典型化这些传统的电影和艺术观念对这些影片进 当然,邵牧君在论述西方现代派电影的时候,也有一 行分析和评价,陈犀禾的《论电影的特性》(1985,1) 些基于个人喜好的过于主观性的评价,但从总体看来, 
则借助了西方符号学的理论对《城南lB事》进行分析。 邵牧君的文章仍然提供了许多对电影发展规律可供借 而1986年6月5日到6月9日,电影学院举办了第 
鉴的正确认识,但是由于8O年代初期借着电影理论 

次文艺与电影理论研讨会,《学报》选载了王志敏 

的《阐释学与电影》(1 986,2)、朱青君的《“意识流” 
溯源与“意识流”电影》(1986,2)两篇论文,也是 
学者们试图借助西方文艺及电影理论来拓展和重建中 国电影理论的尝试,这些总体上构成了前文提到的第 二方面,即借助中国传统电影理论和西方电影理论对 当时中国电影现象做出解释和评价,因此《学报》这 

阶段的理论建设基本延续和围绕着80年代前中期 
电影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当然由于对西方电影理论接 
触的深度和广度都有限,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理论者在 谈到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生硬 和牵强,但这种尝试仍充分体现了中国电影界的反思 
与努力。 
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5年,这是一个从对西 
方电影理论的全面吸收、接纳到困惑、质疑的过程。 
虽然在l 984年到1988年美国电影学者尼克-布朗 等人多次来华讲学,逐渐将西方现代理论的一些核心 问题介绍到中国,给了当时的中国电影理论界极大地 震动和影响,但由于外语水平以及其他各种条件的限 制,这个时侯西方电影理论尤其是现代电影理论的影 响力还没有扩张开来。随着1983年到1995年问大 
量现代电影理论论著的翻译出版,其影响力也逐渐扩 大,中国理论家们纷纷开始尝试以西方现代电影理论 为武器,对中国电影现象进行解读,这在1991年到 2001年《学报》的理论建设方面是十分明显的。这 十年中,语言学、符号学、意识形态、女性主义、大 众化、后现代主义等理论被全面引人中国电影界,一 批青年学者以先锋姿态登上了理论舞台,《学报》也 给予了这些人以充分的关注。1 991年第二期《学报》 
将历史题材电影研究作为焦点,发表了戴锦华的《历 
史叙述与话语:十七年历史题材影片二题》与钟大丰 
的《作为叙事和表象的历史——历史写作与历史题材 创作》等文章,他们的文章中虽未明确出现西方电影 的某个具体理论,但已经对以前的历史观、历史影片 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开启了借助西方史学理论、 
电影理论重读中国电影史、电影现象的进程。此后无 论是戴锦华、马军骧等人对凌子风(1992,1)、林农 (1995,1)的研究,还是对具体电影文本的详细解读, 
基本上是各种西方电影理论的演练场,研究者范围也 从较有名气的学者扩展到普通的在校学生,可以说《学 
报》在有限的篇幅下给予了这部分理论研究以充分的 空间和肯定,这种情况从2002年开始发生了一定程 度的变化。 
从2002年开始,全球化成了中国电影理论界的 核心词汇之一,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OO1年中国成 
己009 
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这一历史性转折引发的。中国 电影业在人世之后面临的最直接问题就是要和好莱坞 电影短兵相接,强烈的危机感促使理论界在产生重振 民族电影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如何对待西方电影理论和 
重建中国电影理论自身话语体系这一尴尬问题。《学 报》对这一问题的反映也相当敏感,在2002年到 
2005年每一期,几乎都有一篇与全球化中中国电影理 论该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相关的文章,如《全球化时代, 
中国电影“民族化”之思考》(张燕,2002,1)、《全 
球化语境与东方现代电影》(陈山、吴雄木,2002,2)、 
《电影“人世”的话语表达》(杨远婴,2002,3)、《众 
声喧哗与个人独自——对中国电影研究现状的一种描 述与批评》(陈晓云,2002,3)、《中国电影理论面对 新世纪》(罗艺军,2002,4)、《东方镜像的苏醒:独 立精神及本土文化的弘扬——论亚洲“新电影”的文 
化启示》(黄式宪,2003,1,2,3)、《全球化与本土 
化——论中国电影理论话语的新世纪突围》(潘秀通、 潘源,2004,1)、《银幕之华:本土创新与电影审美 
的多极均势——略论全球化语境里新一代电影的美学 求索》(黄式宪,2004,5,6)等由于与《当代电影》、 《电影艺术》两本专业电影杂志定位不同,《学报》虽 
有电影创作研究方面的优势,但在电影历史和理论的 
研究方面往往不如其他两种杂志全面和深入的弱点, 
但对“全球化”这一问题的关注使得这一时期相关文 章的数量和质量丝毫不亚于其他两本期刊,这也反映 
出了作为中国电影创作者培养基地的电影学院在人世 之后的心理危机。而这些文章在面对全球化与民族化 这一核心问题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显示了对西方电影 理论的困惑和质疑态度,从而产生出从中国传统文化 
中寻找资源来重建中国电影理论的策略,这反映了中 国电影理论工作者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建中国电影理论 
的需要。 
第三阶段:2005年到2009年,这一时期《学报》 的理论建设主要通过两方面展开,一是回归电影本体, 
如探讨电影技术与艺术的关系(2005年第五期刊登 的电影数字技术研究、录音研究、摄影研究、美术研 
究、表演研究的系列文章)、电影产业研究(2005,6)、 数字技术与电影画面创作研究(2007,1)、电影表演 理论与教学研究(2007,2):二是关注最近的电影热 
点现象,如华语大片创作研究(2006,1)、动画影片 创作研究(2006,2)、明星制研究(2006,6)、新 
锐电影导演研究(2007,3)等。在这些文章中,最 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理论先行的倾向明显减弱,专门性 理论研究文章的数量减少。这一方面反映出了理论工 

推荐访问:隐喻 理论研究 综述 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隐喻理论研究综述 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