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全文)

时间:2022-05-19 19:2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全文)

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6篇

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篇1

实践出真知,逆境出才干

实践出真知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也不是多么难懂的道理。但是真正理解它,并自觉去做的人其实并不多,尤其是一直在校读书的学生。

人们总是笼统地说学习知识,却很少对知识的整体含义进行分析,因而不清楚真知、悟知、假知和不知的区别。为了说明白这些东西,需要对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世界上原本没有知识,只是到了比较高级的动物出现以后,感知才被明确出来。动物的本能其实就是通过由感到知表现出来的。

开始感知是分散的个体认识,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群体活动逐渐地把分散的个人感知联系成了集体的认知。个体之间都可以通过确定的外在表现(如声音、气味、体色、神情等)传递自己的内心感受。久而久之,就进化成了动物的本能“语言”。人的认识是在动物本能“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外在识别标志和内含心理感受两个基本部分。比如“苹果”两个字是人确定的统一识别标志,而它的形体、味道等内容则是人们的感受。每个人都能说苹果两个字。但是,只有见过苹果和吃过苹果的人才有对苹果的真正认识,这种真正的认识才是人们常说的真知。人类的认识在一开始就是积累这种真知。

当真知积累到一定阶段,人们逐渐发现真知之间有许多交集部分。例如水果,他们都有近似之处,人们就用交集来统称他们。这样就可以概括、从而用简略来表达更复杂的事物。同时借着事物之间这种近似关系、人们就可以类推,而不必事事亲自感受,这种由类推得到的认识就是悟知。应该指出的是,悟知只是近似地等于了真知,是符合近似度的真知。

有了悟知,人类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越。首先,它大大的拓展了人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此人们不用事必躬亲也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理解到更多没有经历过的事物和更深层次的道理。其次,它为人们的广泛交流和知识普及提供了条件。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认识,通过类比的方式近似地传递给别人,也可以通过感悟来理解别人的感受。正是这样的好处,让人类的认识迅速扩大和普及,发展到了今天这样丰富的程度。

通过上面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真知是基础,悟知是上层建筑,两者共同构建了人类的知识大厦。所以,真知和悟知都属于真知识。

为了区别、记忆和交流的需要,人们为每一特定的事物和认识都取了一个名字,并用确定的文字来表达它们,这便有了书本知识。由于书本知识是真知识的代码,并非他的内容,所以它不能直接变成接受者的真知识。只有通过接受者用自己的真知去感悟和理解,才能转换成自己的真知识。所以,具有一定量的真知是学懂他人真知的前提条件。

那些只知道名称,而不知道内容、骑着驴找驴的人与真知者相比,只能算是假知。至于名称和内容都不知道者自然就是不知。假如可以糊弄不知,但他们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靠卖嘴过日子。

真知既然是人们的真实感受,那么除了接触实际去亲身体会是没有其他法子可以获得的。所以,学生们应该重视实践,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参与实践活动。

有人或许会说,以往都是书本教育,不是也出了不少人才吗?的确,过去走的是一条先理论后实际的路子,即先学一些理论,再到工作中去消化吸收。这在大学生相对稀缺的年代是可行的。现在这种方式遇到了麻烦。因为教育的普及使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困难,相当一部分人实际上不能得到或减少了实践的机会。大家拼命地考试,求得就是一个实践机会。然而机会就那么多,总会有人被淘汰。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不如拓宽思路,另辟新径,给自己多一个选择。

大家都知道,用人单位最终用的都是真知识,而不是外壳。所以如果我们学到了真知识就不需要那块敲门砖,而且可以马上派上用场。相反,如果我们学不到真本事,就算是进了门,也很有可能被挤出来。所以掌握真知识才应该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

我们已经知道,真知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变过去被动式等着别人提供实践机会为积极主动地寻找实践机会。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应该逐步转变,兼顾眼前和长远。具体地说,就是在基本保持现有学习方式的情况下,主要利用假期进行实践活动。不少人把打工等同于实践活动,其实二者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打工侧重于收入,而且缺少针对性和计划性,也没有积极的思考和境界追求;
实践则是以弄懂道理为目的,它侧重于做事和明理。所以,真正的实践应该以自己的目标为方向,有计划地安排好每次实践活动的内容,以便获得比较完整的认识。

尽管同学们的专业和个人目标都不尽相同,但是大家认识的共同点却都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因此,一个人起码要有三次较大的实践经历。第一,要有小店工作的经历。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小店,我们会对组织有一个整体认识。第二,要有公司(或工厂)的工作经历,由此可以获得分工协作的相关知识。第三,要以自己为主干一件事,借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可以把打理生活做为重要的实践补充。凡是能自己做的事就不要花钱去办,遇到需要求人的事情要勇于求助。若能更进一步,多人搭伙,组成类家庭,则极有可能得到超乎想象的收获。不要小看这些生活琐事,他培养的都是真功夫。因为真知起源于生活,生活中的道理简单易懂,便于理解,适合起步。很多的名人传记都提到主人公青少年时丰富的生活经历,正是凭借着在生活中获得的足够真知,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前面我们讨论了真知与实践的关系,接下来再讨论一下成才与逆境的关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凡有所成就者,都要经历一定的逆境磨练。所以孟子才会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为什么只有逆境才能让人长出真本事来呢?首先,逆境会逼迫人思考。穷则思变,富则思安。身处逆境者时时在感受的提醒下不断地思考着摆脱困境的方法,天长日久,脑子就会被用活了,还积累了很多攻坚克难的好办法。其次,逆境能培养人的耐受力。一个人的本事归结起来就是两大类。一个是能力,一个是耐力。能力帮助我们明辨是非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耐力帮助我们坚持下来。只有一定的能力,再加上足够的时间,才能得到完成既定改变所需要的功(成功)。由于耐力的培养更困难,加之眼下又被普遍地忽视,所以它对成功的作用就更大。第三,逆境是人生的低点,更容易起步,而且向上加速的空间比较大,因而有利于成就大器。

由于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原因,以往困难随处可见,不需要特别关注,学生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砺练的机会。而现今随着生活的改善,独生子女和一心读书等新情况的出现,让学生们基本失去了苦和难的磨砺。更严重的是,大人们用苦难吓唬孩子学习,这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怕苦的种子。这种子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长大,最终让学生们失去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因此,眼下有必要特别强调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在文凭普及的大背景下,谁的耐力大,谁的适应范围就广,谁就能坚持更长时间,谁也就会借此获得更大的成功机率。

一个人身处逆境时他会被动的接受,但是主动选择逆境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逆境是人所不喜欢的,而且有相当多的身陷逆境者没有走起来。我们看到的成功也多是被动成功者,选择成功者则少之又少。

事物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逆境都有可能闯入我们的生活。老话说,三穷三富才到老,可见人生逆境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和一定的锻炼,在身陷逆境时就会茫然无措,极易引起悲观绝望,不做努力的消极心理,这才是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凡事都要经过分析才能看得更清楚。只要把成功和失败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就不难发现,影响人们走出逆境的主要原因是:

一、不肯做。

二、不肯从头做。

三、不肯一步一步的做。

不肯做就是怕困难。所谓顺境就是与我们的积累相同的方向,逆境则是相反方向。在顺境中,我们可以凭借我们熟悉的东西和基础(也就是积累)去解决问题,比较轻松。而在反方向上,我们没有积累可以依靠,所以困难就显得特别大,让人看了就害怕,完全失去了对抗的勇气。其实,困难也就是纸老虎,就那么三两招唬人的东西。只要不怕,敢于同它斗争,你进一步,它就会退一步,直到被赶走。

不肯从头做就是怕丢面子。我怎么能去做那么低级的事情呢!正是这种心态,让很多人遇事总是从较高的起点介入问题。由于自己的实际能力与问题还差着较大的距离,所以根本不可能迈过去。在尝试了几次失败后,多数人也就放弃了努力。一个人的能力增长和小孩学习走步差不多,也是从爬到走再到跑的发展过程。后一种能力是前一种能力积累的结果,不能跳跃过去。

不肯一步一步地做就是急于求成。所谓困难就是我们一下子够不着的东西,所以它不可能一步到位地被解决。有一个测验题问道:一只青蛙一次可以跳一米高,那么它几次才能跳出3米深的枯井?显然青蛙是永远也跳不出枯井的,因为它不知道分步和积累。

其实成功者的真正优势就在于他们能把大的问题分解化小,积跬步成千里。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都是相对而言。所以我们选择逆境训练时应该适合自身的情况,立足于超越自我,而不是好高骛远。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进去,坚持下来,真正培养出优良的品质。

我们之所以把实践和逆境分开来讨论,主要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其实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实践本身就有许多困难,解决了它们也就锻炼了我们应对逆境的基本能力和承受心理。而在逆境中实践才会更好的成长,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我们获得了真知,并使大脑开窍,通过逆境我们磨练了意志,并让品质提高。如此,有了“能”和“耐”这两下子,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呢?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读:孟子说“舜兴起于田野之中,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得到选用,胶鬲从鱼盐的工作中得到选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而得到选用,孙叔敖从海边被选用, 百里奚从市场当中被选用。因此说,天打算把重要的任务落实到某个人身上时,一定会使他的心意苦恼,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所作所为都受到干扰而不能如意。用这种方式是去触动他的心灵,坚韧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能。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心中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奋发;
体现在神情上,生发在言语中,然后我们才能被人明。在国内没有遵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士人,国外没有与之抗衡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国家经常会死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会致人死亡。”

畎 quan 田间小沟。

畎亩 田间,地间

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篇2

读中见真知

学校下发了小语整改的任务,我承担了《关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的任务,这个小课题我已经承担了整整一年了。我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首先是阅读,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这个能力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抓起,逐步培养其阅读的能力。我去年接的是五年级,他们的阅读能力整体效果不好,这也是学不好语文的重要原因之一。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一直以来就抓他们的阅读,指导他们的阅读,让他们从读中求理解,从读中求知,从读中掌握读书的方法,从读中开发智力。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的科目我总是让他们以读为主,在读中悟得其中的道理。下面我谈一下我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从激发学生兴趣起步,进而端正学生阅读动机,把学生导下“书海”,养成读好书的自觉性,逐步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

一开始我班的学生并不爱好读书,有的只是认为读书就是草草的了解一下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只是像看笑话一样,一笑而过了,一点也不求甚解,再也不想往里深究,更不用说探究了;
有的更是很自豪的说我已经会读了,上课叫其朗读时却是疙疙瘩瘩,不流利没有感情不说,丢字填字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时候会读并不代表理解了,还要会细读、深究。有的学生书读的倒是很多,但从中得到的知识却很少,把文章当作开心一刻一笑而过了。就这个问题我特别安排朗读比赛,在班级内比比谁读的流利、有感情,而且还要入情入境,给予适当的奖励或鼓励,让那些读的好的学生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让其他的学生以其为榜样,学习人家的好处。这样的活动我经常的开展,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有了这个动机的驱使很多学生都钻进去了,读下去了。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就能够轻松的写出感悟,能够准确领悟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我在每学习完一篇文章后都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感悟和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和学习本课给人的启迪。只有认真的去读了,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样也能在考试中能够轻松的做每一道阅读理解题。学生觉悟了,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功了,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了,很自然的就深入到了阅读中去了。他们在读完后还会主动的和同学或老师交流,很积极的说自己的感受,尤其是课外阅读方面,他们会很努力的搜集别人没见过的好文章进行交流探讨,这样既锻炼了阅读能力和积累的好习惯还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的能力,使他们积极的投身到阅读中去。我很提倡他们看一些有价值的课外书籍,在这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同时我要求他们把自己的课外书带到学校和同学们共同进步,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的相机诱导,培养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主动的进行研究、探索和创造的良好习惯,毕竟,“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感悟。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流传至今的历代文学作品,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盛传不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多读,多想,在读讲的训练中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在这方面我让他们每周写三篇日记,每一篇都要求是自己一天内的所见所想,必须是亲身经历的事情,此时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灌输到自己的文字中去,写出自己由此事而引发的感悟。每周都会要求写的好的同学在课上读自己的日记,让其他的学生得到启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感悟的能力还加强了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更加积极的投身这项工作中去。

此外,在学生的阅读培养上,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例如:分角色朗读,分排朗读,男女进行朗读比赛等等,这些方法都能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健康阅读的主动性。但各年级不同,不能盲目的雷同,比赛的内容要随年级的递增而有所“升格”。这时候老师要多鼓励孩子,少用指责的语言,以鼓励为主。我用了此方法后,不少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所提高,也有一些学生正在模仿读的比较好的学生,这也是一大进步。课文中有分角色朗读的我不会错过,都会让他们一一展示自己,比比看谁读的最像,看谁读的最生动。即使没有分角色朗读,我也会让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人进行朗读比赛,看哪一组读的更好。这样每位学生的兴趣都很浓,都想试试,这样就很快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前几天学校组织了一次朗读比赛,因为我班经常搞此类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兴趣很高,都跃跃欲试,想趁机展示一下自己,但我还是择优去参加这次比赛,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让我很头疼,究竟让谁去?个个生龙活虎让我为难,但是为了让他们有更高的目标我还是做出了抉择,这次我班的朗读效果极好,让其他的学生都看到了方向,有了学习的榜样,找到了自己的阅读目标。

另外,在阅读前一定要有目标,不能没有“奔头”。有的可以根据预习提示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老师自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文中找答案,这样的问题都不要过难,让学生有成就感,这样更容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读的过程中逐渐增加问题,由易到难,先简后繁,逐步加深,这样才能很好地激发其阅读兴趣。我一般都是借助课文前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的问题去让学生读文,然后找出答案,学生有了目标去读,就会更加大认真,细致。

方法很多,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要把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这样,阅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阅读时易受个人情感的支配,会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阅读一些不太适合自己阅读的书刊上,更有不少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尽管方法形式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让学生读更多的书,更重要的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方法得当,就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可以使学生抓住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吕叔湘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当然,阅读的方法很多,多以积累法为主,积累有多种方法,主要有“记,摘、剪、标、理、用”法。

记,就是背诵。摘,就是摘抄。剪,就是剪辑。标,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圈点评注。理,就是梳理。用就是实验、应用,用是积累的目的。这是阅读方法的指导。我在这方面主要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因人而异,每周都要有新的积累,要求积累好的篇章、段落、好的句子甚至好词都可以,在这里不是单单的把好的东西写在本上,重要的是要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应用到自己实际写作当中去,哪怕积累的少,但我要求的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阅读训练的加强。我们应该从一年级就把阅读训练放在重要位置,为学生打好阅读的基础。我在上课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同时,还要把文中的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分离出来,然后供学生阅读练习,我还着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多下功夫,鼓励课外阅读,变被动为主动,也会让学生自己搜集与课文有关或相似的语段练习,学生手中的资料很多,每人拿出一个语段就会积少成多,可使练习多样化。还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树立“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尽快的提高阅读水平。

三.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要靠老师的朝夕指点,小学生一定要养成经常诵读、默读的习惯,熟读成诵是培养语感、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和理解的关系。此外,课内,就语文这门工具性基础学科来说是及其狭窄的,更为广阔的语文天地在课外,经常阅读书报杂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吸取丰富词汇,学习写作技巧,可以说语文水平的高低与课外阅读关系很大。这就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不放过一点机会。同时小学生还要有积累整理的习惯。语文课本的文章是供学生学习的例文,文中有许多生字、生词、修辞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要督促学生经常分门别类,随时整理积累,以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在于这日积月累。小学生还要有会利用工具书的习惯,遇到不懂不认识的字要自觉翻检工具书,并结合该字词的语境定其音义。在这里我要求每名学生书包里必须要有一本新华字典,准备随时翻检。最后小学生要有提问答疑和思考想象的习惯。阅读中善于提问并回答就会促进学生自己去推测分析领悟,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能力自然在回答中培养起来。多思考、多联想,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使知识得以运用。在这方面我一般在学习课文时,在学生预习课文时让他们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或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标注,有些问题要求提出来,先小组解决,如果有弄不清楚的问题再师生共同交流解决疑难问题,这样再讲新课时学生能够自然进入角色老师也会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我对阅读教学的一点浅显的认识。做法也许有不当的地方,认识也许有些框架化,请其他教师多多指教。

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篇3

实践出真知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读书报告

过去就尝试着读过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些内容,虽然理解的并不深刻,但还是被马克思思想的敏锐性与深刻性所深深震撼。现在,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回过头来又读了标志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产生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一遍遍反复阅读后对于提纲内容逐步加深的理解和认识,让我又一次感受到马克思哲学的魅力。这里,我希望对全文展开我的读书报告,而不希望针对某一条。因为在我看来,这些看似条条框框的提纲,实际上充满了联系,而整篇提纲的内容,也都围绕了实践这一核心命题,阐述了马克思对于唯物主义新的理解。

初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于这篇文章的思想有了初步但模糊的认识。最大的感受就是马克思在文中丝毫不吝惜“实践”这个词语,数了一下,整篇文章一共出现了14个以上的“实践”,足以看出,马克思对于实践重要性的强调与重视。

于是,我有重点地再次精读了这份提纲,并将有关于实践的语句单独拿了下来,仔细品味与思考,希望从这些话里去理解实践的内涵,感受马克思深邃的思想:

1.“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在这句话中,马克思以其敏锐的嗅觉发现并指出了费尔巴哈思想体系中对于实践的忽略,认为费尔巴哈没有真正理解实践的本质与意义,从而为后文中的论述做了铺垫。

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如果说第一段话中马克思是通过指出费尔巴哈对于实践方面认识的缺陷性的话,那么从第二条开始,马克思开始从正面用他犀利严谨的语言来论述实践。而这一段话就敲响了他“进攻的号角”,这里,马克思直白地指出,实践是证明人们思维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的途径,用自己的观点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其实,这又让我想起了“知”与“行”引发的争论,想起了陶行知改名的故事,到底是知是行之始还是行是知之始,这也许就会涉及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问题。但是我还是停止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究,因为在这里,马克思的思想中,本身就蕴含了“知行合一”。他所强调的是,仅仅通过对于知识本身的研究,是永远无法得到它客观真理性的,所以,实践才是检验人类思维的唯一途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抽象的唯心主义思想,我想其中典型的例子便是我们高中就学到的一个故事:唯

心主义者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思冥想三天三夜最后也无法得到什么结论,这正反应了马克思观点正确性。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存在着很多的不彻底性,使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马克思敏锐的看到了这点,并开始了他一步步批判这种思想强有力的论述。

3“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句话里马克思讨论环境与人的关系。很多观点认为,人的活动是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产物,在马克思看来,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环境对于人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于是他指出,环境的改变本身就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影响,这本身就建立在人对于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之上,从而通过否定“人的活动是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产物”这个观点,进一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我看来,的确,环境确实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但是过分强调环境的影响是不利于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于人类这一个社会群体来说,过分强调环境的作用也不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自身和改造世界。所以,马克思的观点更符合全人类的发展要求,也更具有其时代意义。而换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马克思的观点也的确很具有启示意义。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周围环境里,有的时候常常会受到周边的环境的影响。但并不是每一个环境都能完全适合我们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改善周边的环境,也许有的时候我们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至少我们是积极的面对,而不是盲目的融入或者消极的逃避现实的环境。在我看来,能够带动起周围环境和人的那些人,才是真正有其价值,有其魅力的人!

4“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再一次读到这里,我仍然感到

有些难以理解,于是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去理解了整一条提纲的意义。下面是我自己对的整段话的理解:在这里,马克思首先指出了费尔巴哈认识的局限性,费尔巴哈认识到把宗教把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宗教想象中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这个出发点是有其合理性的。然后马克思指出了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世俗基础”(在我看来也就是人类大众以其精神世界的总和)发生自我分裂的结果。在这点理解上,马克思就提出了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应该通过人类自身去理解这种矛盾,并在实践中消除这种矛盾。换句话说,就是宗教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问题,那么自己的问题就需要人类从自己身上解决,那么怎么解决呢?毫无疑问,去实践。这也呼应了第二条提纲的中心思想: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人类思维的正确性。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这两句话之所以放在一起理解,是因为我觉得他们的对比便道出了马克思写这篇提纲的原因。第一句话提出了一个常听到的经典命题,“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在我看来,这也是这篇提纲的核心思想。而后一句话,是指出了直观唯物主义的不足,即它充其量只能解决市民社会单个人的问题,而无法解决整个人类的问题。相比之下,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更能够指引整个人类的前进方向。在我看来,把整个人类的历史进步看做是一代代人实践的推动结果,这也更加具有其现实与长远意义。

对于文中有关实践的内容深入研究之后,我感到自己对于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认识有了明显的加深,对于实践本身的内涵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于是,带着这些体会,我又重新通读了一遍提纲的内容,希望去把握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整个脉络以及马克思对于全篇提纲极有说服力的掌控。

首先,马克思一上来就指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也就是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弊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并毫不留情的批判了这种思想,体现了马克思自身充分的思考与明确的态度。接下来,第二条里,马克思就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的提出了实践的决定性作用,正所谓亮剑,这也与我读的其他有关马克思的作品十分相似。对于自己核心思想在作品中的表达,马克思从来不会含糊,从来都是尖锐而有震撼力的。紧接着,马克思又开始使用自己强大的逻辑力量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性。在这当中,我不禁感叹的这位伟人思维的严谨性。在后面的提纲中,马克思一步步地推倒了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并于此同时,逐步铺砌起了自己观点稳固的基石。在提纲的第三条开始,马克思先后用缜密的思维推翻了了欧文斯所谓的“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 ”;
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了他的抽象人性论以及由此导致的抽象的宗教观。在肯定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同时,批判了其只能把人类理解成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人从肉体和精神的状态中主观剥离,批判其否定了人可以改变世界的可能。在这些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也逐渐树立他的唯物主义实践观,并在提纲的第八条开始,总结性的强化了自己的观点,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通过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从另一方面表明,只有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思想才能够真正超越某个人的直观,达到全人类的高度。最后,在提纲的十一条,也就是最后一条里,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而人类的不断进步,恰恰反应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我看来,最后一条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告诉我们,问题在于实践,而不是仅仅在于哲学家的研究,一语双关。我想:这也体现了马克思在严谨之中的一点小小的幽默吧。至此,整篇提纲结束,全文一气呵成,从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强化观点,发出号召,层层递进,充满了逻辑的力量与思维的深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应该从马克思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他的思想与知识,还有他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严谨的文章。

最后,我怀着对马克思的深深敬仰和对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的深深赞同再次朗读了这篇文章,读完后,联系到自己,我觉得它对于自己的思想也是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尽管我们不是哲学家或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我们都有必要去认识与探索这个社会,任何人都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而单独生活,只有学会了去认识社会,才能够反思自己,并更好的生活。毫无疑问,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要树立正确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观,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事物。而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正体会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当我们在遇到困难,产生困惑之后,我们在认真的思考以后,必须用实践去检验我们思想的正确与否,去经历实践的考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我们思想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当然,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但他强硬与决绝的语气并不意味着他否定了实践以外其他的人类认知的过程,所以还是体现了那句熟悉的口号,我们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去检验理论的合理性。

在一遍遍反复阅读这篇充满力量与智慧火花的提纲的过程中,我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知又一次加深了,而我对马克思的崇敬之情也难以抑制。这是一次有意义有价值的思想之旅,从这以后,我有了这样一个信念,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一定要去读更多的马克思著作,从这些作品当中,去体会他严谨的创作艺术,去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去学习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去感悟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最后,用实践去践行自己的感悟,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篇4

第一节实践出真知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性:

2)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思考:和尚为什么写不出爱情题材的作品?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思考:防御设施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考:“古堡擒凶”,真相大白,证明了以往的种种猜测都是错误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思考:赵括“纸上谈兵”招致惨败的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

3.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

1.辩论赛:

甲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乙方: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

2.总结:知识经济时代,青年学生要有所成就,一方面,必须重视实践,摒弃夸夸其谈,另一方面,要认真读书,不断更新知识。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

背景材料一:2005年5月22日上午11时08分,中国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新的珠峰高度有望在8月公布。今年的珠峰复测行动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有三个悬而未决、争论很久的迷,将有可能在此次行动中解开谜底。三大谜底包括:珠峰的身高到底变了没有?珠峰峰顶的冰雪深度到底是多少?珠峰地区和青藏高原的地壳是如何变化的?等问题。

问题一:在人类对珠峰的认识史上,各国科学家曾在不同时期,以各种方式获得多种结论,我国科学家此次对珠峰复测的价值何在?在珠峰复测过程中,怎样体现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要实现这两次飞跃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珠峰复测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观测获得大量的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形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并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过程。并通过图表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基本形式及特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结合在珠峰复测中科学家付出的艰辛劳动,分析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对珠峰进行实地勘测、观测、记录等,创造第一个条件即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而可靠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基础。

对观测得到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等,创造第二个条件即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创造。这是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关键。

总结: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的过程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没有前者,理性认识就是无本之木;
没有后者,获得理性认识也是一句空话。

人们通过第一次飞跃获得了理性认识,这是否意味着认识的终结?

背景材料:1852年,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测量队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在印度平原上测定珠峰为8840米,首次确定珠峰为世界最高峰。此后,登顶珠峰被视为挑战人类极限的象征。1975年,中国的藏族女运动员潘多从北坡登上珠峰峰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女性,她因而被称做“世界上最高的女人”,并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正因为珠峰是世界最高峰,珠峰的“身高”一直引人关注,1975年中国测量队获得的海拔8848.13米的珠峰高度也始终处于争论之中。复测的重要目的,就是继30年前中国测量队第一次测得“8848.13米”的珠峰高度后,又一次由中国官方测量珠峰的高度。随着新的复测数据的公布,围绕“8848.13”的争论可能会告一段落。

附:在历史上曾有三次著名的关于珠峰高度的争议。

1992年,乔治·普瑞迪带领的意大利科学家和登山家来到中国,在峰顶再次设立觇标,测得雪面高度之后,意大利人同样使用了将拇指粗的钢钎插入雪层的方法来测定覆雪厚度,他们获得的结果是2.55米。计算下来,珠峰高度为8846.50米。

1999年5月,美国“千禧年珠峰测量”计划实施,11月,总策划人和组织实施者布兰德福特·沃斯本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年会上宣布测量结果为8850米。

2004年8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地壳运动虽然使珠峰以微小的速度在增高,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峰整体高度在降低。根据中科院院士陈俊勇等人的观测,从1966年到1999年,珠峰顶部累计降低1.3米,并且继续在降低。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珠峰复测的意义何在?人们为什么要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珠峰复测的意义,分析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及条件。

问题二:此次珠峰复测是否意味着人类认识珠峰高度的终结?人类认识遵循怎样的发展

规律?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结合人类历史上的珠峰测量师生共同分析人类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总结认识发

展的总规律。的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

与前几次测量珠峰相比此次测量珠峰有哪些创新之处?

第一,随着测绘科技和测量技术设备的巨大进步,对珠峰测量的精确度将有明显的提高,这也是我国首次由专业测绘测绘人员和专业登山队员合作,携带测绘仪器,登上珠峰峰顶进行实地观测。

第二,要用测深雷达准确探测出珠峰峰顶的浮雪和永久冰层的厚度,为准确计算珠峰的“身高”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要在珠峰峰顶树立测量觇标。觇标是建在地面上或其他建筑物顶部的测量专业标架,作为观测照准目标和供升高仪器位置之用。此次觇标是用航空铝合金材料制成。而且设计更精巧以方便携带、安装。与以往觇标不同的是,珠峰觇标上还将安装上GPS天线和反射棱镜,以方便测量需要。

第四,将是首次在8000米以上进行重力测量,同时对珠峰周边地区开展大规模控制测量工作,通过分析研究近邻区域40年的观测资料,开展与珠峰高度位置变化密切相关的地球科研工作。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上材料中分辨影响人们对珠峰高度认识的主、客观条件,并分析其影响。

(2)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事物本身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
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无限的。因此,认识过程是无限的。

(3)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本章第一节学习内容,归纳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篇5

海钓谚语 实践真知

作者:张国天

作者机构:内蒙古包头

来源:中国钓鱼

ISSN:1000-3487

年:2009

卷:000

期:012

页码:P.22-23

页数:2

中图分类:G89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谚语;海钓;真知;实践;淡水钓;垂钓;钓友

摘要:我自幼酷爱垂钓,淡水钓、海水钓都喜欢,现将近年整理的海钓谚语精选在此,供钓友们参考。

张宇燕:实践与真知——读《朱理治金融论稿》篇6

正文:

1痹证之概念

痹乃闭阻不通之意。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腠理疏豁,风、寒、湿、热等外邪袭入,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变生痰浊、瘀血等邪,留滞于筋骨与关节,导致肢体疼痛、重着、麻木、曲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甚则肌肉萎缩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也就是说,痹证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总称。

现代医学风湿免疫病(包括结缔组织病及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中的一些病可属于痹证范畴,如风湿热、风湿性多肌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狼疮、增生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等。

2 痹证之分类和名称

 

痹证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有关此类病证的名称在中医文献中记载颇多,依照不同的命名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以病邪性质命名类:风痹、寒痹、湿痹、风湿痹、风寒湿痹、热痹、湿热痹、燥痹等。

(2)以病状特征命名类:行痹、痛痹、着痹、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 痹等。

(3)以发病部位命名类:皮痹、肌痹、筋痹、脉痹、血痹、骨痹、肩痹、历节、周痹等。

(4)以病程、病势命名类:暴痹、久痹、痼痹、顽痹等。

(5)以相关脏腑命名类: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等。

个人以为,对于一般痹证可按病邪性质分为风寒湿痹和风热湿痹。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寒、热之异,因为风为致痹之先导,湿为致痹之基础,风湿相合便成寒、热之载体,为痹证俱有之成因;
而对于病程较长、病势较重、病情复杂、久治不愈的痹证,当以“顽痹”之名统称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如此比较切合临床实际,并能使辨证、立法与用药紧密结合。

 

3 痹证的病理特点

 

3.1痹证发生之特点

3.1.1外邪袭入,杂至为患

此乃痹证发生的外因条件。外因指风、寒、湿、热等邪。杂至即病邪多以风寒湿或湿热混杂的形式合而致痹。如《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痹》云:“有暑伤气,湿热入络而为痹者。”因此,临床很难将风寒湿邪或风热湿邪截然分开,惟有区分其主次而已。

3.1.2正气不足,腠理疏豁

此乃痹证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包括营卫之气、经络之气、肾中精气和督脉之阳)不足难以抵御外邪和驱邪外出;
腠理疏豁,外邪方可乘隙而入。如《灵枢·五变》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宋·严用和《经生方·诸痹门》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明·龚信《古今医鉴·痹痛》亦云:“夫痹者,……盖由元精内虚,而为风寒湿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入而为痹。”

3.1.3经络闭阻,气血不通

此乃痹证发生的病理关键。因邪气入侵之后,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甚则不通而发病。如《景岳全书·风痹》曰:“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又云:“惟血气不足,故风寒得以入之,惟阴邪留滞,故经脉为之不利,此痛痹之大端也。”清·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曰:“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久而为痹。”

3.2痹证发展之特点

痹证初起多以邪(风、寒、湿、热)实为主,且病位较浅,多在肌表经络之间,经治后易趋康复。若失治、误治,病延日久,病邪变化与深入,必然殃及筋骨。如湿凝为痰,血停为瘀,或与风、寒、湿、热等邪相合,交阻于筋脉,附着于骨骱,致使病情逐渐加重(如关节肿大变形,曲伸不利),有的甚至累及脏腑,进一步发展成脏腑痹(如心痹);
或气血亏耗,肝肾虚损,筋骨失养,呈现正虚邪恋,虚实混杂,缠绵难愈的病理状态,如油入麦丐,纠缠难解矣。终而出现“四久”:久痛入络,久痛多瘀,久痛多虚,久必及肾。

 

4辨证方法

 

了解痹证的病理特点本身就是一种辨证方法。此处所言辨证乃在审证求因,即根据痹证所表现的临床特征,识别发病之因,并分清其主次,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4.1辨主症

4.1.1辨疼痛

如疼痛呈游走状,走注无定,则为风痛,因风性善行,《内经》称之为“行痹”,多为风邪偏盛所致。疼痛较剧,曲伸更甚,得温稍舒,遇寒加重,则为寒痛,因寒性凝滞,并主收引,《内经》称之为“痛痹”,多为寒邪偏盛所致。肢体酸痛,有重着之感,尤以下肢多见,甚则关节肿胀,则为湿痛,因湿性重浊和趋下,为有质之邪,《内经》称之为“着痹”,多为湿邪偏盛所致,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近,得凉稍舒,遇热加重,则为“热痹”,多由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或感受风热湿邪所致。若患处初始得凉颇舒,稍久仍以温为适,则为热中有寒之证。

4.1.2辨肿胀

关节肿胀必有湿邪,其病发初期湿气较甚,尚未成痰,故漫肿无边,压之柔软;
若病延日久,肿势不消,湿邪内停,气血不畅,湿凝为痰,血滞成瘀,痰瘀互结,附着于关节,则关节肿大,触之较硬;
若兼有疼痛,则为痰瘀痛。

4.1.3辨僵直、拘挛

关节僵直、拘挛,多为痰瘀胶结为患,若兼有疼痛,亦为痰瘀痛。

4.2辨舌脉

4.2.1辨舌象

舌苔白腻而浊者为湿盛,兼见浮黄者为湿热,因浮黄即提示湿将化热;
苔白腻而质淡者为寒湿。无论舌苔如何,只要舌质红者,均为阴虚、血虚之象。如舌边见有瘀斑或衬紫者,均为血瘀之象。若舌尖红、口干、苔燥为郁久化热之兆;
口干欲饮、舌红苔燥黄为郁久化热已成之候。

4.2.2辨脉象

湿盛之脉多沉细而濡;
湿热之脉则缓大或濡数;
浮缓湿在表,沉缓湿在里,弦缓为风湿相搏;
虚涩为寒湿郁滞;
脉沉而细为中湿,为湿痹,为阳虚;
阴虚者多见弦细,有时带数;
挟痰者每见濡滑;
挟瘀者则见濡涩。

4.3辨病程

痹证初起多以风、寒、湿、热等邪气为主;
日久则多痰、多瘀、多虚和及肾,或痰瘀互结,或虚实混杂。凡久治乏效,即或无明显痰瘀征象者,亦应考虑痰瘀之因。

 

5施治经验

 

5.1随证用药

随证用药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有斯证,即用斯药”。

5.1.1疼痛

疼痛是痹证的首要症状,也是患者的主要痛苦之一,迅速缓解疼痛是取得疗效并增强患者信心的关键。根据前述辨证结果,痹证疼痛可分以下5种类型进行治疗。

(1)风痛:治宜祛风通络。轻者用独活或海风藤,重者用乌梢蛇或蕲蛇。独活,《名医别录》谓其“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
《本草正义》称“独活为祛风通络之主药,……为风痹痿软诸大证必不可少之药。”一般用量为15g~30g。阴虚血燥者慎用,或伍以养阴润燥之品,如当归、生地、石斛等。海风藤善治风湿游走性疼痛,用量以30g~45g为佳。乌梢蛇与蕲蛇俱可搜风止痛,惟蕲蛇之力较强,乌梢蛇次之。蕲蛇以入散剂为佳,每次2g,每日2次,如用于煎剂则需8g~10g。

(2)寒痛: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药用制川乌、制草乌、附子、桂枝、细辛等,其中川乌温经止痛作用较强,寒邪重者尚可用生川乌(但须先煎1小时左右,以减其毒性)。草乌与川乌药性相似,惟草乌药力更强,两药并用,可效力倍增。因各人对乌头的耐受和反应程度不同,故用量宜逐步增加。一般成人每日量由3g~5g开始,逐步加至10g~15g,且与甘草(解毒)同用;
细辛可用8g~15g。成药可用小活络丹(片)。

(3)湿痛:治宜燥湿化湿,参以温阳之品。湿去络通,其痛自已。药用薏苡仁、苍术、生白术、制附子等。其中,薏苡仁可利湿除痹。若大便调者用生苡仁,大便溏者用熟苡仁,若关节肿甚而便溏者,则生熟苡仁合用。或用钻地风、千年健各30g,二药善祛风渗湿,疏通经脉,以止疼痛。

(4)热痛:治宜清络止痛。药用寒水石、知母、生地、忍冬藤等。其中寒水石用治关节灼热肿痛每获良效。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和六轴子等。其中六轴子长于定痛,但有剧毒,用量宜慎。入煎剂成人每日用1.5g~3g,入丸散剂每日约0.3g~0.6g,体弱者忌服。若常规用药结果不著时,加用羚羊角0.6g(分2次吞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明确指出:“筋脉挛急,历节掣痛,羚(羊)角能舒之。”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水牛角30g代。仍不解者,可用犀黄丸,当能挫解。同时,外用芙黄散(生大黄、芙蓉叶各等份,研细末),以冷茶水调如糊状,取纱布涂敷患处,每日一换。或用鲜风仙花茎叶捣烂外敷亦佳。

(5)痰瘀痛:多见于久治不愈,关节肿痛,僵直变形,活动受限的顽痹患者。此乃痰瘀胶结于筋骨所致,故常规用药,恒难奏效,必须采用透骨搜络、化痰消瘀之品,方可搜剔深入经隧骨骱之痰瘀,痰去瘀消,则肿痛可止。化痰散结用僵蚕、制南星、山慈菇和白芥子,消瘀破结用地鳖虫、水蛭、桃仁和红花,四肢关节痛甚者用蜈蚣、全蝎(研末吞服)搜风定痛,并配以延胡索和六轴子加强镇痛。其中,制南星燥湿化痰,消肿散结,善止骨痛,对各种骨与关节疼痛均有佳效,用量为15g~30g。

凡以上关节肿痛明显的患者,尚可将煎服药后所剩之药渣,再煎药水熏洗或浸泡患处,使药液通过皮肤渗透发挥作用,提高疗效。另外,还可用止痛搽剂外用,以缓解疼痛,处方:

峰房(洗净,扯碎,晒干)180g,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各60g,用60%酒精1500ml浸泡2周,去渣,用200ml瓶分装。以棉签蘸擦肿痛处,每日3~4次。注意热痹禁用。

5.1.2肿胀

“湿胜则肿”,早期可祛湿消肿,用二妙散、防己、苡仁、泽泻、泽兰和土茯苓等。久则湿停生痰,并致痰瘀交阻,肿胀不消,故祛湿之时须参用化痰祛浊、消瘀剔邪之品,始可奏效。化痰祛浊用半夏、皂角刺、制南星和白芥子等,消瘀剔邪用全蝎、水蛭、地鳖虫和乌梢蛇等。此外,七叶莲长于祛风除湿、活血消肿,刘寄奴、苏木散瘀消肿,山慈菇化痰散结、解毒消肿,亦可选用。

5.1.3僵直、拘挛

关节僵直、拘挛乃顽痹之征。若关节僵肿变形者,用蜂房、僵蚕、蜣螂透节散肿,并配以泽兰活血祛湿,白芥子搜剔痰结。若病变在腰脊者,用蕲蛇、蜂房、地鳖虫行瘀通督,并配以川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等。若关节红肿僵直,难以曲伸,久久不已者,多系热毒之邪与痰浊、瘀血混杂胶结,治宜清热消肿,化痰散瘀,疏利关节,药用山羊角、地龙、蜂房、蜣螂、水蛭、山慈菇等。若拘挛较甚者,还可加蕲蛇、穿山甲、僵蚕等。若风湿痹痛而关节拘挛者,可用宽筋藤30g~45g;
偏寒湿者,可用川乌、草乌、桂枝、附子、鹿角片等。此外,青风藤、海风藤可舒筋通络,与鸡血藤、忍冬藤等同用,不仅可养血通络,且能舒挛缓痛。伴见肌内萎缩者,重用生黄芪、生白术、熟地黄、蜂房、石楠藤,并用蕲蛇粉,每次3g,每日2次,收效较佳。以上用药,均需参用益肾培本之品,如熟地黄、仙灵脾、仙茅、淡苁蓉、补骨脂、鹿角片、鹿衔草等,如此标本同治,可协同增效。

5.2分型治疗

5.2.1风寒湿痹

证见肢体疼痛,或走注疼痛,或局部冷痛,或肌肉酸痛,遇气交之变或寒湿较重时疼痛加剧,或关节肿胀,但患处不红不热,舌淡苔薄白或略腻,脉沉细或细弦,或濡细,此乃风寒湿邪闭阻经络所致。治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自拟温经蠲痹汤:当归10g,熟地15g,仙灵脾15g,川桂枝(后下)10g,乌梢蛇10g,鹿衔草30g,制川乌10g,甘草5g。

风胜者加寻骨风、钻地风各30g;
湿胜者加生熟苡仁各20g,或苍白术各15g;
寒胜者制川草乌同用,各10g~20g,并加制附片10g~15g;
痛剧者加炙全蝎3g(研粉分吞),或炙蜈蚣1~2条;
刺痛者加地鳖虫10g,参三七末3g(分吞),延胡索20g;
体虚者仙灵脾加至20g~30g,并加炙蜂房10g;
气血两亏者,黄芪、党参也可以用。

5.2.2风热湿痹

风热湿痹可按热、湿之轻重分为热重湿微之热痹和湿热并重之湿热痹。

(1)热痹:关节肿痛,局部灼热,得凉稍舒,遇热加重,口干,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清热通络,并按病势分轻重:

轻者仿白虎加桂枝汤意,用自拟乌桂知母汤(寒水石30g,知母15g,生地30g,桂枝6g,制川草乌各4g),并可酌加广地龙、忍冬藤等。此方以寒水石易石膏,是因为寒水石既可清肌肤之热,又可清血中或络中之热,用治热痹功效较石膏更胜一筹。而热痹佐用桂枝和制川草乌意在宣痹通络,以防寒凉遏闭。

重者热势更甚,关节红肿,热如火灼,痛不可触,日轻夜重,为火热深入筋骨血分,用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犀角用水牛角代):水牛角末30g,生地30g,赤芍12g,牡丹皮12g,寒水石30g,知母15g,地龙12g,忍冬藤30g。甚者加羚羊角,或黄连解毒汤。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泻热通便。《千金要方》犀角汤治“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即以犀角、羚羊角为主药,配以栀子、黄芩、大黄等,可以参证。

(2)湿热痹:肢体重着,下肢为甚,或有烦疼不安之感,关节肿痛,但不甚红,舌苔黄腻,脉缓大或濡数,此乃湿郁化热或外感湿热之邪,“湿热入络而成痹”(《临证指南医案·痹》)。治宜清化湿热,宣痹通络,方用四妙丸加味:苍术8g,生苡仁30g,黄柏10g,川牛膝15g,晚蚕沙30g,萆薢15g,土茯苓30g。甚者加虎杖、葎草;
热胜者尚可加寒水石;
肿甚者加泽兰、泽泻。

5.2.3顽痹

顽痹以病程较长,骨节肿痛,僵直变形为特征。由于其病变主要在骨,骨又为肾所主,而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经,又与肾有密切联系,故宜益肾壮督以治其本,蠲痹通络以治其标。益肾壮督即补益肾气,温壮督阳。阳气旺盛既可驱邪御邪,又可强筋健骨,使病患易于趋复;
蠲痹通络即以大队虫蚁搜剔之品为主,蠲除风、寒、湿、痰、瘀之邪,疏通气血通行之道。方用益肾蠲痹丸:熟地黄、仙灵脾、鹿衔草、淡苁蓉、全当归、鸡血藤、蜂房、蕲蛇(缺则用乌梢蛇代)、地鳖虫、僵蚕、蜣螂虫、炮甲珠、全蝎、蜈蚣、广地龙、甘草等共研极细末,泛丸如绿豆大。每服6g~8g,每日3次,饭后服。妇女经期或妊娠期忌服。

阴虚患者药后有口干、咽燥现象,可用沙参、麦冬、石斛各10g代茶泡饮。个别患者药后有肤痒或皮疹现象,乃动物异体蛋白质过敏所致,轻者用徐长卿15g,地肤子30g煎汤服用,重者须停服此丸。

凡湿热患者应先服清泄湿热、凉血通络之汤剂,待湿热稍解,再汤、丸并进,缓解期可单服此丸以图根治。

此丸对寒湿、痰瘀偏重者疗效较好,阴虚、湿热偏重者疗效较差。为此我们正在着手进行改进,目前先拟定了两个协定处方:一方侧重治疗寒湿、痰瘀偏重者,一方侧重治疗阴虚、湿热偏重者。

5.3辨病用药

辨病用药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西医病种的病理变化、检验数据和临床特征,选择疗效独特、针对性较强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此可扩大治疗思路并提高临床疗效。例如:

风湿性关节炎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而虎杖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故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良药,尤其急性发作期要及早使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用仙灵脾、穿山龙、地黄、露蜂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骨质侵蚀性改变的特点,用骨碎补、补骨脂、地黄、苁蓉、蜂房、狗脊等可防止骨质侵蚀和促进骨质的修复。

对血沉增速,C-反应蛋白、粘蛋白和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证属风寒湿痹者多选用川乌、桂枝等;
风热湿痹者多选用葎草、寒水石、虎杖,如此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降低化验指标。

增生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性,继而引起新骨增生的一种进行性关节病变,用地黄、骨碎补、补骨脂、鹿衔草、威灵仙可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抑制新骨增生。同时,颈椎增生用大剂量葛根(30g),腰椎增生则用川续断,以引诸药直达病所。

强直性脊柱炎由于椎突关节狭窄,椎间盘外环纤维化,以及椎体周围韧带钙化,使脊柱强直畸形,可用鹿角片、蜂房、穿山甲、蕲蛇活血通督,软坚散结,除痹起废。

椎间突出、椎管狭窄而引起之腰痛,可选用地黄、地鳖虫、骨碎补、鹿角片、狗脊、全蝎、地龙、牛膝等,以补肾壮骨,通督止痛。

燥痹(干燥综合征)除关节痛外,多伴见口、眼干燥,猖龋齿,此乃真阴亏耗,燥盛邪客络瘀,既要滋肾清燥,又应蠲痹通络,穿山龙、生地黄需重用,始可提高免疫功能,再配以养阴通络之品如石斛、元参、北沙参、枸杞子、黄精、赤白芍、地龙、僵蚕、辛荑等。

对于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浮膑试验阳性、局部有灼热感或兼见硬结者,乃湿热蕴阻膝关节之咎,治宜渗化湿热,宣通络脉,重用生苡仁以渗湿利水,配以泽兰、泽泻、苍术、茯苓、黄柏、大黄、桃仁、红花有显效。

对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给予补肾治疗,并大剂量使用穿山龙、生地黄、仙灵脾等,可以较快地递减激素量,并防止激素撤除后出现反跳。穿山龙一般用40g~50g,少则无效。生地黄与仙灵脾用量为:阴虚偏重者生地黄30g~100g,仙灵脾10g~15g;
阳虚偏重者生地黄10g~15g,仙灵脾20g~40g,并可加黄芪、制附子。

以上随证用药、分型治疗和辨病用药3项内容,在临床实践中尚须相互参酌和有机的结合,如随证用药与分型治疗相结合、分型治疗与辨病用药相结合等。此外,人有禀异,地有南北,时有冬暑,证有殊变,故临证时尚须因人、因地、因时、因证制宜,如此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姜兴俊整理)

推荐访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