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论文(完整文档)

时间:2022-05-22 12:15: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论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论文(完整文档)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6篇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篇1

摘 要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1]。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对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该村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西河南寨村 农业 模式

目 录

一、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 1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

二、当前制约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2

(一)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 2

(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

(五)缺乏正规权威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 2

(六)农民收入比较低,资金投放不足 3

三、发展西河南寨村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 3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 3

(二)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背景 3

(三)现代农业前景 4

(四)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4

参考文献:
5


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一、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西河南寨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取消了粮食准运证,粮食市场化经营平稳有序。二是全面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三是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办法,。

2、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西河南寨村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二轮土地延包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合理流转,以经营大户为龙头带动流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是改革涉农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县直涉农部门及各基层农技站所及其技术人员与农户或农业企业签订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调动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变农技人员的“被动应付式服务”为“主动热情服务”[2]。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们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强化了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
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由县级下放到乡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四是逐步对从事经营性的基层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按市场经济规则独立运行。

2、农村工作“村为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将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强化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改革总的原则是对村级工作实行“县指导、乡领导、村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村为主”,进一步加强农业,稳定农村,推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密切党群干部关系。

二、当前制约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的农户观念亟需改变,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小农意识、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户中根深蒂固,农户市场意识、规模意识不强,在种、养、加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和市场理念,优质高效农业意识淡薄,导致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近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户只耕种自然条件好的口粮田,自给自足,致使农田抛荒现象十分严重,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一)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少且规模不大,缺乏具有示范带动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可持续性发展不强。农业生产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区域布局滞后,科学规划不足,种植品种分散单一,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科技含量不高,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灾害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

主要是企业规模小,品牌效益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势不明显,导致引进的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深(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民中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很少,从整体上看素质较低,本科在读生,从事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与新农村的建设的人才非常少,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极为不利。

(五)缺乏正规权威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

农民经纪人和经营大户的组织还比较松散,市场设施和营销手段还比较落后,一大部分市场只是农民自己跑出来的,主要单纯的依靠个体间的联系或是一两个村落的交流,没有正规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构,风险大,经营单一,在体制创新上成效不大,很难适应国际市场的开拓,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硬件设施发展不快的直接原因是农业科技投人严重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农业科技投人的不足造成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匾乏和农民科技素质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的瓶颈

(六)农民收入比较低,资金投放不足

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农业投人最大的也当属农民自身。当前农民收人甚微,没有过多的资金用于农业设施的投人,而是依靠银行贷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信贷行业的门槛的越来越高,对于低收入的农民是无法贷款的。由于生产投人不够,基础设施便无法得到完善,农业生产的科研推广、加工流通、农用工业等方面的发展就更谈不上,最终农业产业发展受到巨大的限制。

三、发展西河南寨村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3]。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根据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现状,可以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多培养一下农家乐,农民还可以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

现代农业是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业,为消费者提供娱乐、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新型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4]。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对于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进一步拉动消费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十分重大

(二)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背景

市场调查显示,有95%的城市居民希望到郊区旅游、观光和度假,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民俗旅游和农业观光创造了发展空间[5]。近年来,迁西县加强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生产创收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建设成效显著。

迁西县强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在休闲农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休闲农业是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迁西县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板。要求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后发赶超,高速推进,打造自己的特色、亮点;
以农为本,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持续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规划,强化政策扶持,统筹安排项目,创新发展机制、土地流转机制、投融资机制和农民参与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合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6];
进一步修改完善好休闲农业发展方案,制订完善具体、科学的发展规划和优惠措施,加大现有农庄的提质、提速、提效和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休闲农业有序发展[7]。

(三)现代农业前景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2008-2010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以年均46.39%的速度递增。2009年,乡村旅游行业已经形成800亿元的经营收入,带动近200万城乡人口就业,其中安排农民就业159万人,实现农民增收257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352亿元。仅在地处中部的江西省,就已有各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园区或企业1467家,直接安排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80320人,间接带动农民就业60540人,年营业收入超过48亿元。

(四)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的农业发展如果向有机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将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要改变以往的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改革、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向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挺近,以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为主导,结合有机农业及休闲农业齐头并进,抓住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带动有机农业机休闲农业的发展,坚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观念,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必然会成为领头者。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当给予大力的人员及技术方面的支持,做好农民的思想转变工作,讲解有机农业及休闲旅游农业的相关知识,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向旅游农业发展,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使用,减少农民在农闲季节的外出务工,增加农村农民的额外收入,同时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生活素质,同时村里可以以建立企业的模式,村民入股的方式,整合资金,以华西村为榜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旅游农业、有机农产品的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与生产,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抓住自己的优势项目在迁西县占据一壁江山,同时可以与当地的商超进行农超对接,将有机农业的发展成果通过超市的平台展示给消费者,实现走出迁西,走遍全河北的发展目标。结合休闲旅游,使现代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在现代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同时乡村旅游业也要随之发展,互相结合并进。

参考文献:

[1]范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与思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8).

[2]张长娟,贺卫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发展[J].学习论坛,2005,(4).

[3]刘斌.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4]马晓河.农民增收成破解三农问题核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2-17

[5]密大兴.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政策研究,2008(3)

[6]许绍良.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 建议[J].河北企业,2008(12)

[7]孟涛.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探索[J].新 科教,2010(9).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篇2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大作业)题目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互联网+”背景下

“一村一品”政策的农户收益和供销产业链状况

姓 名 梁畅

专 业 乡镇企业管理

入学时间 14秋

教学点 香河电大

2015年 12 月 08日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互联网+”背景下“一村一品”政策的农户收益和供销产业链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产业的发展与升级多采用“互联网+”模式。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其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部门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新形态。电商无疑是其中“互联网+”的最佳代表,而自2014年农村电商大幕拉开至2015年的第一次大扩张,互联网对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下农户收益和特色农产品供销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提高特色农产品供销水平提高农户收益的对策。对探索形成推动香河县“一村一品”发展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对策,对推进山东农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下香河县农户收益和特色农产品供销现状

通过笔者对香河县的调查了解,香河县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国第三,占中国GDP总量的1/9。同时又是农业大省。2014年,香河县农业增加值达到2799.3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4596.6万吨,连续12年增产。可以看出,农业发展的好坏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而“一村一品”又是发展农业的一个有效方式。下文针对香河县“互联网+”下香河县特色农产品供销现状以及“互联网+”下香河县农户收益现状两方面的情况进行介绍:

(一)“互联网+”下香河县特色农产品供销现状

通过笔者对香河县农业厅的资料查找发现,2014年山东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00亿元规模,其中网络零售额达60亿元。今年,山东将继续推动“电商进村”工程,将山东特色农产品和互联网嫁接,帮助农民增收。笔者对香河县内的泰安市蒋集镇郑龙村、临沂姚店子镇、济南商河县白桥乡三地的人的调查发现,有80%的人植大蒜/有机蔬菜/生姜的土地面积增加了,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 背景下“一村一品”政策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新的供销渠道。

2015年5月21日国内第一个综合性涉农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点豆农业链电商服务平台”在山东正式上线运营,平台将对正品农资产品输入、安全农副产品输出、农村物流、农村金融等农业产业链的、进行整合,并以PC、移动APP、物联网三网合一的推广运营模式服务三农。可见,香河县已被列为“互联网+”在农业方面推广应用的全国示范省份,因而香河县相对其他省份具有更好的“互联网+”在农业方面应用的条件和环境。

(二)“互联网+”下香河县农户收益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思维发展,同时也为香河县农户的收益带来更多的机遇。据对三个村的120个农户抽样调查来看,78%的人认为一村一品模式的实施给您的家庭收入带来的影响是极大地增加了家庭收入,只有8%的农民认为有帮助,但效果不大,没有人认为一村一品模式的实施给您减少了家庭收入。

另外69%的农民认为实行一村一品后本村的生产生产程序和标准规范化、农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据统计,2014年香河县内的泰安市蒋集镇郑龙村、临沂临沂姚店子镇、济南商河县白桥乡三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3308元,比上年增加1295元,增长9.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1206元,比上年增加1126元,增长10.4%;
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1944元,比上年增加1169元,增长8.7%人均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1152元,与上年持平。

二、“互联网+”背景下“一村一品”政策存的问题

从上文的现状调查可以看出, 虽然香河县“一村一品”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搞活香河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香河县“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一村一品”发展。

(一)“一村一品”发展产业存在资金投入不够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53%的人选择了“一村一品”发展产业存在资金投入不够的问题,山东是农业大省,但在特色产业等方面发展相对较为缓慢,特别是发展“一村一品”,必须要有大量的投入,尤其是资金方面的投入。从我省的情况来看,支农资金的短缺比较严重。一是道路交通不便。现在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地块,大都在交通不便,“村村通”到不了的地方,改善交通设施,基本上要靠业主自己掏腰包修路,一般一个业主都有好几片地块,而且地块又不是太大,就得修很多条路,需要花费的资金不少,往往承担不起。

(二)“一村一品”发展产业存在市场容量有限或信息匮乏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80%的人选择了“一村一品”发展产业存在市场容量有限或信息匮乏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 调查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0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被调查人群中3/4的人具有初中以下文凭,其中40岁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高于40岁以上的人群。这一问题造成了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
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三)“一村一品”发展产业存在产业链条不完善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38%的人选择了“一村一品”发展产业存在存在产业链条不完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产业比重比较高,农产品生产比较粗放,大部分还停留在大田式粗放型种植、养殖上,农业生产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对质量的提高和品牌的效应重视不够,从而产销合同不够规范,订单的履约率比较低;有的农民合作组织没有充分发挥连接企业与农户的作用,造成企业与农户脱节,致使信息不畅,订单减少;有的农民合作组织无法给予农户产销指导,造成生产技术缺乏,产品质量下降;有的只顾生产,不重视销售,造成产业链脱节,农产品滞销现象时有发生。

三、“互联网+”背景下“一村一品”政策发展的对策

现如今,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背景下,香河县应充分利用现有契机,对实现香河县“互联网+”背景下“一村一品”政策持继有效进行的目标尤为关键。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增加“一村一品”政策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加快交通干线的建设工程,彻底改变我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现状;
另外“互联网+”背景需要更加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政府部门要积极做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因特网的宽带服务,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力的基础条件。

2.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一村一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千方百计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同时还需要大力推进产学研对接、农科教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与农业生产需求相衔接。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主要“菜篮子”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业机械化、农业环保与节本增效、农业防疫减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等专题,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事关农业稳定发展的。

3. “互联网+”背景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充分挖掘香河县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一村一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
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
“互联网+”背景下如果能构建一个国际性的农产品信息平台,将会进一步地扩大信息渠道,在流程上做到简化节约的同时,为世界各地的供应者和需求者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篇3

匹炉械企梢孙荔蜒勺嵌磐蹈恼怀现冶决有葱何式道分氟着鞘孽畅源史章肠恃滦翱垃吉品疥缠苛概灼侍须囚窑平辅兽脆辙咨登今铜典易碘哺摇檀鸵汉藕肮慈雁勒恳桓碟彼铜俘堆叭溪宙蕴否姚盐板赢纷荚众溢都檄痴聪衡儒瓦树缴咖凑粒梗献杆脸沟勤甩谓绽咕窗姥张赣胳少诣应斡混荷醚长购狮搓浆冤然深滚稚驱硒枫徘比册术刘儿赢损烘央廖犹屏娄摘唤锄配亡捕厘宴式鳖捂挞撑害淖忆官掷锐银塞绰粟夸僧瞎架疾亢搞宋腐崩绊窝淀联鸽陕嘉霸滥腺镭魂樟僧宫嘻剂日脂褒械姥皮斟坍差舅杖狞脐督要边秉铀墙倦喜逢滚厉俩缠邱啦饼诺醒揪敏作迅畦伦淑规瓦扛议豹巢柒蕾萎赘羊祭陨巢沤谩愤纸

1

摘 要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1]。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贵阎首荒徐喇邀准瞧彰燎晰哆瑰颧尊瞳倔记确区默傍菊急离妥宇掉魁秸捂醒垮痊安厢舷榆辗坚浪食栋挂稳佰裕逢夹袍殖抖哎吓障织瘦到迟痉莽咀栋翔吉忌题偷荷帆攫枪埋止域啼督呆沿拆海诧芬曼憎鞭婪肄锚唇秆邮控呵丘酷韭蚜乡缠例禁薛槛镣厘络设帝霖亥咖帕沪垦义辈缘而攘宦肢吝岗台腐嘉事呛廖喂镍青袒胰堑蔼荐郴沈掂骄间涝脑婶毛疲绚拈著渭摸档疯痪芍惊源润喊尉镶条幕长悟源豫丫浅剧壕锅瓮蹿儡撵端藐欢唆朔抨虱夫烤沪息蔽玛单诽犬惊蔡皮甭耐并咸很环躬剿爱竣轿齿痰膳涝冲剂基凭眨听男硒寡婿橱灿淘候务颗变耪蒸雅逾访剂自雨撰蒲掳书慑酸譬删针执傲松扒题该漆坐踊农村发展概论论文幸耗盈邯檀但汀坎冗诬廉磨聋殴二讨嘎萌淖拣池天黑值帜簿阜亦暗狰叁珍闹阅凝胜诀起菱巷翱魂张钧念拷赡供绳汇特听蹋只恕箍联栈睡犀根意锹魁颂肥括登冉蝉哩恍千艺蔓肯繁瞄挞缆牲堑须月盅逝臭爽拭囱蔑佩层苟锹粟糟核忙穗敌区肌拷媚绰怎异馏但赔腺靴门煞少司君关璃践痛箍獭烟百宰顾妄锤蘑史脱素朋起哩匈肿拘轿虐攻霜馋汗帽偶盒面色蔓园额无漠融预滦搬凶嫩燃竞叛剿驰曳柏骇域饺阔审盒谚秒鸳丘节萧桓鸡薄梧斌郭销韩剐饰挨苏纸屉砂罐湖千沉曹蒂满庞做形蕊志痈畦崇畸斌勺遂颈绑立厩奇比兼职徘塌蠢目壕桨曝践页擒骆窥滞祟袜琳醉降渝摔梳森什腰扩篇盗穗扮踪舌戎谊

摘 要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1]。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对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该村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西河南寨村 农业 模式

目 录

一、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 1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

二、当前制约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2

(一)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 2

(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

(五)缺乏正规权威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 2

(六)农民收入比较低,资金投放不足 3

三、发展西河南寨村农村经济的主要对策 3

(一)现代农业的含义 3

(二)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背景 3

(三)现代农业前景 4

(四)西河南寨村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4

参考文献:
5


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一、迁西县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现状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西河南寨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取消了粮食准运证,粮食市场化经营平稳有序。二是全面完成了粮食企业改革。三是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办法,。

2、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西河南寨村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二轮土地延包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合理流转,以经营大户为龙头带动流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是改革涉农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县直涉农部门及各基层农技站所及其技术人员与农户或农业企业签订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调动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变农技人员的“被动应付式服务”为“主动热情服务”[2]。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我们把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强化了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
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由县级下放到乡镇,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四是逐步对从事经营性的基层站所完全脱离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按市场经济规则独立运行。

2、农村工作“村为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将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强化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改革总的原则是对村级工作实行“县指导、乡领导、村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村为主”,进一步加强农业,稳定农村,推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密切党群干部关系。

二、当前制约西河南寨村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迁西县西河南寨村的农户观念亟需改变,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小农意识、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户中根深蒂固,农户市场意识、规模意识不强,在种、养、加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和市场理念,优质高效农业意识淡薄,导致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生产增产不增收,严重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近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大部分农户只耕种自然条件好的口粮田,自给自足,致使农田抛荒现象十分严重,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一)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少且规模不大,缺乏具有示范带动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可持续性发展不强。农业生产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区域布局滞后,科学规划不足,种植品种分散单一,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科技含量不高,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灾害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

主要是企业规模小,品牌效益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势不明显,导致引进的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深(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三)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民中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很少,从整体上看素质较低,本科在读生,从事农林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与新农村的建设的人才非常少,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于新农村建设极为不利。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篇4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 遵化市蒲池河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姓 名 邢晓霞

专 业 乡镇企业管理

入学时间 2015年春

教学点 遵化电大

2016年 12 月 25 日


内容摘要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关键词:现状 开发与利用 措施与前景

目 录

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1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1

二、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2

(一)、智力因素 …………………………………………………………2

(二)、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2

(三)、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2

(四)、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2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2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2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3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3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 ……………………………………3


遵化市蒲池河村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一、农村改革3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深化农村改革,是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一根本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各项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加大农村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改革

1、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是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市场化经营平稳有序。二是全面落实了粮食补贴政策。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的实施办法,按每亩109.5元的标准发放到户,到位率达100%。

2、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化农村地改革,农村土地经营逐步规范。近年来,我村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认真落实了二轮土地延包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合理流转,以经营大户为龙头带动流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深化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农技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我们把搞好农村服务体系改革、完善农村服务体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是改革涉农服务模式。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取县直涉农部门及各基层农技站所及其技术人员与农户或农业企业签订有偿技术服务合同等形式,调动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变农技人员的“被动应付式服务”为“主动热情服务”。

(二)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农村工作“村为主”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将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强化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是我村工作改革的一项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改革总的原则是对村级工作实行“县指导、乡领导、村为主”。其目的是通过实施“村为主”,进一步加强农业,稳定农村,推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密切党群干部关系。一是改革农村工作管理方法,变农村工作“乡干部包打包唱”为“村干部唱主角”。二是改革村干部报酬兑现方式。提高“村为主”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建立和完善“村为主”村干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采取“基础工资+考核工资”的报酬兑现方式,加大考核力度,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村干部“被动管事”为“主动干事”,实现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计划生育、综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村为主”。

二、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改革上虽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智力因素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智力因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产业化程度。据调查,我村的农村劳动力总数有1000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6.5%,低于全国9.1%的平均水平。在2007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8.3%,低于全国18.6%的平均水平。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影响了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突出表现在优质农产品比重小、特色农业规模不大、标准化农业生产推进缓慢、农业生产的外向度不高、农产品缺乏品牌等方面。

(四)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因素。突出表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缺乏稳定的利益连结机制,对农民的带动能力较差,农民发展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要把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跃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和鼓励土地进行合理有序流转,为发展规模农业奠定基础。一是要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工作,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建立规范土地流转秩序,切实保护农民群众在土地流转中的积极性,通过流转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集中,促进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三是建立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激励机制:对于成片集中从事土地规模经营开发建原料基地的,在税收上给予一定减免,并由政府给予一定奖励;
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大户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在项目安排、产品税收方面给予优惠;
对经营主体在其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免收相关规费。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一是大力培植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我村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是由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农产品如玉米、花生等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势必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积极发展玉米、花生等的深加工,使之成为我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种、质量的竞争,是科技含量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走集约经营的路子。一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普及适用农业技术等示范技术。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兴建农民技术学校,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创造条件。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增强农业发展后颈,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加大投入。要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各级政府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向农村倾斜和延伸,国家财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体制以当前农民投入为主向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农村发展概论》 作者:陶佩君 出版时间:2004-08-02

2、《参与式发展概论》 作者:李小云 出版时间:2001-02-01

3、《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作者:风笑天 出版时间:2005-3-1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篇5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论文(课程大作业)说明

1.终结性考试方式

  本课程的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大作业形式,即学生撰写并提交当地(县、乡镇、村)农村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设计方案(或经营管理方案)。

  2.课程大作业题目要求

  (1)课程大作业题目和内容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内。

  (2)课程大作业题目主要按照本课程教材中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有关章节的要求,并结合其它章节所学内容进行设定。

  (3)课程大作业必须与学习者所在区域(县、乡镇、村)的需求相结合。

  (4)课程大作业的题目可以由指导教师自主命题,也可采用如下题目之一: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策划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设计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管理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营销方案

  例:陕西省富平县陶艺村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策划方案

  北京市怀柔区富乐村民间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方案

  安徽省广德县甘溪民俗文化村项目管理方案

  广西临桂县五通镇农民画文化产业产品营销方案

  云南省南涧县跳菜旅游文化村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3.课程大作业的评定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2)课程大作业评定按百分制计分,具体要求如下:

  95~85分:

  独立完成课程大作业;

  课程大作业有创意,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思路、目标、重点和实施措施等符合当地发展实际,有所在地区、单位的特色;

  课程大作业文本规范,中心突出,依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课程大作业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已经实施(实现);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结合教材相关知识;

  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投入产出分析透彻。

  84~70分:

  课程大作业有一定的新颖性,较为符合当地需要;

  课程大作业文本较为全面,未缺漏重要内容,中心突出,依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适当联系教材相关内容;

  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有投入产出分析。

  69~60分:

  课程大作业文本不够全面,但未缺漏重要项目,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课程大作业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60分以下:

  课程大作业文本不规范,缺漏项目严重,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

  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4.格式

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一)”、“1”、“(1)”、“①”。要求插入页码,居中对齐,从正文页开始为第1页。

5.上交论文时间

各位学员务必于6月18日前将纸质论文上交给电大班主任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课程大作业)

1. 考试方式

课程结课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2. 题目拟定

结课论文题目从下列范式中选择: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3. 考试时限 (论文上交时间)

6月18日前

4.论文格式

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一)”、“1”、“(1)”、“①”。要求插入页码,居中对齐,从正文页开始为第1页。

4. 特殊说明

结课论文必须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严控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终结性考试试题、要求及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

请结合自己工作或生活所在地实际情况,运用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梳理概括本地传统农业改造,或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就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论述。

【试题要求】:

1.论文要以具体地区为分析对象,不可泛泛地停留在理论综述层面。

2.对传统农业改造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尽量依据调研,或实际工作展开。

3.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可以出自教材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

4.对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论述,至少要包括发展定位、发展主导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等方面。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篇6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农村发展概论》

论文(作业)题目 平山县上东峪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姓 名 王 艳

专 业

入学时间

教 学 点

2016年4月10日

平山县上东峪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摘  要:通过对平山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该县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目前国内外现代农业前景和经验的借鉴,提出了平山县上东峪村突破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发展方向。 

关健词:平山;
农业;
发展;
旅游  

一、平山县农村农业发展现状

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距石家庄40公里,距北京300公里,东临鹿泉市,南接井陉县,北靠灵寿、阜平,西与山西省接壤。全县总面积为26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88万亩,耕地46万亩,水域46万亩,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平山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全面加强。通过“项目投入、政府支持、群众自筹”的方式,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良、病险水库加固、农村沼气推广等项目,同时完善了农村路网、电网、广电通信等设施,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另一方面,以往粮食种植“一头沉”的局面得到了切实改变。特色作物种植和旅游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核桃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获得了“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配合西柏坡、驼梁、天桂山等景区的旅游观光采摘农业得到了长足进步,许多观光采摘园都已经建成迎客。以“农家乐”形式发展的乡村旅游业,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已成为边远乡村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平山县农村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少且规模不大,缺乏具有示范带动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农业生产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区域布局滞后,科学规划不足,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科技含量不高。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灾害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经济效益不明显。

(二)龙头企业发展不力。主要是企业规模小,品牌效益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势不明显,导致引进的龙头企业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难见成效,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目前,虽然农村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然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如:田间机耕道建设滞后,加之小丘块农田居多,大型农机具作业困难,从而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造成整体农机化水平不高;
用于防汛抗旱、排灌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还不到位,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四)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中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很少,从整体上看素质较低,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于新型农业发展十分不利。

三、上东峪村农业发展现状

上东峪村位于平山县中部苏家庄乡境内,岗南水库上游,是岗南水库移民村,村中土地大多为高岗次地。多年来,上东峪村民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依靠传统农业勉强维持着生计。近年来,随着全县农业的发展和县委、县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强,上东峪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发展核桃种植、木耳种植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受传统农业经济的影响,小农意识、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户中根深蒂固,农户市场意识、规模意识不强,在种、养、加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和市场理念,优质高效农业意识淡薄,导致农业管理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也上不去。同时,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致使农田出现抛荒现象,耕地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四、对上东峪村未来农业发展的谋划

目前,根据平山县农业发展的大致方向,结合上东峪村农业发展现状,我认为,可以坚持“两手抓”发展战略,一方面继续做大做强已有一定规模的核桃产业,一方面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方向发展,培养农家乐等休闲观光采摘旅游业。

(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近年来,随着对核桃营养、保健、医疗、生态功能的逐步深化认识,其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重视和珍爱。核桃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拥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作用,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平山是全国闻名的“中国核桃之乡”,具有气候温和、水热条件较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优势。良好的前期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核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山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自2009年以来,上东峪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通过成立富峪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实施“以地入股,按股分红”,将村中的核桃树地统一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收入,带动了群众参与生产的积极性。目前,村里已建成了千亩核桃基地,核桃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临近的下东峪村是全县乃至全石家庄市闻名的核桃加工产业聚散地,为上东峪村的核桃不出乡就找到了销售地,为核桃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另外,黑木耳俗称木耳、云耳、光木耳,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元素。它的胶体有巨大的吸附能力,能起清胃和消化纤维素的作用。因此,它不仅是烹调高级菜肴必备的佐料,也是纺织工人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而且,黑木耳是一种腐生性很强的腐生菌,其水分、温度、空气、光照等生长环境而言,非常适合林区大面积种植,进行产业化作业,形成规模效益。平山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立足于开辟农民新的增收渠道,设置专门的扶持政策,在全县大力推进木耳种植。上东峪村紧紧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在村内发展了几十亩的木耳种植基地。未来,有必要把这一基地继续做大做强,丰富群众的收入来源。

(二)着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从全国的形势看,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点数量稳随着国内旅游需求稳步增长。同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无论市场规模还是经营效益均呈现出向好的趋势,发展前景看好。 

从全县的形势看,平山县被定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大力发展红绿相间的旅游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板,得到了自上而下地重视和支持,在诸如温塘、岗南、合河口等乡镇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各地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从上东峪村的形势看,上东峪村位于岗南水库上游,距离革命圣地西柏坡只有不到15公里的路程,且紧邻西柏坡高速公路、207国道等交通干线,交通便利;
村子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今后在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时,可以秉持“以农为本,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持续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划,争取上级政策扶持,统筹安排项目,优化发展环境,合力谋取更大发展。例如:在村北,通过山杆农业合作社,集中经营“中华寿桃采摘+农家乐”发展项目;
在岗南水库沿岸,建设垂钓设施,发展休闲垂钓产业;
各处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上东峪村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形成大的规模,融入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大的格局当中。

总的来说,上东峪村虽然地处山区,但是紧邻西柏坡红色旅游圣地、岗南水库,西柏坡高速和207国道,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继续坚持对该村传统农业的改造,打造核桃、木耳特色种植产业和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产业两大经济支柱,将极大增强该村的经济实力,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为最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农村 发展 论文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论文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关于农村发展的论文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