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

时间:2022-05-20 19:4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5篇

【篇1】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

农产品电子商务

一、大背景

(一)《农业1号文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做强农业的核心:

1.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2.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3.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4.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5.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6.加强农业生态治理。

7.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把握好农产品进口规模、节奏。完善粮食、棉花、食糖等重要农产品进出口和关税配额管理,严格执行棉花滑准税政策。严厉打击农产品走私行为。完善边民互市贸易政策。支持农产品贸易做强,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健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抓紧制定农业对外合作规划。创新农业对外合作模式,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贸易等环节合作,支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推进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开展技术培训、科研成果示范、品牌推广等服务。完善支持农业对外合作的投资、财税、金融、保险、贸易、通关、检验检疫等政策,落实到境外从事农业生产所需农用设备和农业投入品出境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各类商会组织的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纠纷仲裁等作用。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二)《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

1月19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农业部将于2016年在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宁夏等10省(区、市)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力求突破当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瓶颈和障碍,加快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方案确定主要目标,北京、河北、吉林、湖南、广东、重庆、宁夏等7省(区、市)重点在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方面开展试点,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南等4省重点在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方面开展试点,北京、海南在休闲农业电子商务方面开展试点。

在现货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试点方面,方案着重强调“基地+城市社区”直配模式,“批发市场+宅配”模式,鲜活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和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及监管体系的探索。

  在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点方面,方案着重强调农资网上销售平台,农资电商服务体系和农资电商监管体系的探索。

  在休闲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面,方案着重强调休闲农业电商平台的探索。

  方案指出,通过试点,逐步探索出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等不同类别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初步形成农产品电商标准体系、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和农资质量安全追溯及监管体系、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基地+城市社区”鲜活农产品直配模式、农资线上销售模式等一系列运营模式和制度规范,在推动创业创新、发展分享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实现多方共赢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为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做法和经验。

(三)《农业电子商务实务》

  近年来,生鲜电商作为农业电子商务的热点,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电商模式,从最基本的B2C模式,发展到后来的F2C模式、C2B模式、C2F模式、O2O模式和CSA等模式。同时,阿里、苏宁、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试水生鲜电商市场,农资电商正在加速发展。但应当看到,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物流配送、产品标准、质量管理、诚信体系、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是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和障碍。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将连续第四年聚焦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商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传统农村渠道体系下,不论是工业品下乡还是农产品进城都存在诸多痛点。电商的介入可以重塑农村供应链体系,缩短流通环节,打通信息壁垒,为农村、城镇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永辉超市(8.250, -0.18, -2.14%)(中国最大的生鲜超市,目前正与京东到家合作大力开展生鲜O2O业务,此前京东已经入股)    

新都化工(15.54, -0.19, -1.21%)(公司共同投资2亿元设立哈哈农庄电商公司,打造哈哈农庄电商平台,终端呈现为“哈哈农庄”一个APP,下设哈哈商城、哈哈带货、哈哈定肥、哈哈农贸、哈哈游戏、哈哈试用及哈哈财神七大模块,由“哈哈农庄”APP统一运营。)

  新奥股份(全资子公司威远农药旗下兽药农资电商“威远禾美网” )

  大北农(10.10, -0.09, -0.88%)(重点推出了猪联网(服务养殖户)、智农网(服务经销商)、农信网(为客户提供金融支持)及智农通(内容+交易平台+金融服务的移动终端))

  华英农业(10.14, 0.12, 1.20%)(旗下有“华禽网”,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

  农产品(公司全资或控股经营中农网(含广西糖网、昆明糖网、茧丝网、棉花网等B2B平台和依谷网B2C电商)、前海农产品交易所、电商公司、P2P网贷、小贷、担保、供应链管理等业务)

  金新农(14.72, 0.05, 0.34%)(公司此前5.248亿元对价收购盈华讯方80%股权,进军移动互联网支付领域)

2.3.1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农产品电商已经成为继图书、服装、3C之后的新热点。以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为例,2010年至今,销售额从3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速为112.15%。而淘宝网生鲜电商方面,2013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高达130亿元,同比增长221%,2014年260亿,同比增长100%。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经历了 4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1995年一200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集诚现货网开始在网上售卖粮食,2000年更名中华粮网,1999年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成立,G to C模式棉花收购正式在我国市场上线。第2阶段2005年一2012年,专门针对小众市场的各类生鲜产品销售的电商企业迅速涌现。第3阶段2012年一2013年,生鲜电商进行了一次大洗牌,生鲜电子商务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第4阶段2013年一至今,以天猫喵鲜生、京东生鲜、顺丰优选、1号生鲜、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美味七七、甫田、菜管家等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创业的生鲜商家,都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注入,而且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行业资源优势。

电子商务能够缩短生产和消费的距离,既发挥迂回经济的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又缩短迂回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消费的距离。电子商务对农业经济的“增加商业机会、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缩短营销周期、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依赖、全天候商业运作”等优势对传统农业产业转型与升级作用巨大。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转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武汉市目前涉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企业有近100家。2014年,全市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50亿元,网上交易农产品涵盖了新鲜蔬菜(水果)、零食坚果、茶冲饮、粮油干货、肉类、水产等六大类,其中新鲜蔬菜、水果交易额最大,约占全市农产品网上零售交易总额的1/4。

在武汉市的近100家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的农业企业中,较具代表性的:武汉家事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精武鸭脖“品天下”、武汉良品铺子有限公司、裕农商城、楚商商城、武汉福达食用油调料有限公司等。2014年,武汉家事易公司通过自建网上交易平台,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1.5亿元。武汉周黑鸭、良品铺子等两家企业通过淘宝、天猫等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全年网上销售额达到3.5亿元。

针对武汉市电子商务参与主体广泛、运行模式多样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支持武汉白沙洲农产品大市场、汉口北农产品四季美市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推动两个市场开展电子结算和电子交易建设,同时帮助武汉海吉星农产品公司做好市场建设相关协调工作。武汉家事易农业科技公司获农业部批准开展全国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点。积极引导武汉广电乡聚购、品农会等公司开展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在第九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期间,组织100多家电商企业、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生产基地等,开展农产品供销对接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农业部领导的调度肯定。

2.3.2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借鉴

据统计,2014年我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4000家,形成了“两超、多强、小众”的市场格局,阿里、京东组成的“两超”占据了主要份额,而一些新兴农产品电商也在近年来获得注资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模式。

我国地大物博,气候丰富多样,适宜于多种农产品生长,农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充足。但多年以来,受传统营销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产品存在“难卖”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农产品有了新的渠道和新的营销推广方式。

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发布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为地方农产品提高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服务、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并最终扩大销售。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农产品电商B to B模式,即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之间进行;
农产品电商B to C模式,是指农产品企业建立自己的农产品网店直销模式,进行产品宣传,提供农产品在线订货和在线服务的营销运作模式;
农产品电商C to C模式,即农产品个体经营者开展的面向消费者的直接电子商务;
G to C模式,是通过政府涉农网站整合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及农产品经销企业,推进农产品营销的模式,对于B to B模式、B to C模式是较好的补充。还有农产品直销模式、团购营销模式、电子拍卖、网络拍卖营销模式等。

农产品电子拍卖营销模式。农产品拍卖是指农产品供货商委托拍卖中介对特定的农产品进行公开竞价拍卖,由出价最高的承销商获得购买权的一种营销推广方式。这种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独具新意,它集中了全国的农产品销售市场,克服现场拍卖地域性强、选择范围小的局限,为销售商和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拉近生产主体和消费者间的距离,不仅缩短了交易时间,减少了交易成本,同时也将销售网遍布全国,扩大了交易范围,也使全国达到了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这种营销模式的前提是农产品绝佳的质量保障和经营者的信誉。如果拍卖的标的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或者经营商没有信誉的话,这种网络营销模式寸步难行。

电子菜箱营销模式,即“电商+冷链快递物流+智能终端取货”模式。2012年电子菜箱在湖北武汉开始流行,上午在网上点击鼠标选好菜,在线支付后,下午就可以在家门口的菜箱里取菜,菜价比超市便宜20%。这种无人交付式的电子菜箱蔬菜直销零售方式,目前已经进入武汉市240多个小区,每天为3000多个家庭提供生鲜配送。

智能菜柜营销模式。以B to C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构建网上超级生鲜市场,是“产地直供+电子商务+智能货柜”模式,如江苏扬州智能菜柜,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产销直达”、“农宅对接”,在社区免费安装智能菜柜,市民只需轻点鼠标或一个电话就能收到干净优质的生鲜农产品。

产地直达营销模式。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商城,即B to B to C模式、C to B模式。该商城是国内首家销售国家认证(注册审定的)地理标志产品的网上商城。商城面向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经营者和终端消费者,提供线上销售服务。东航产地直达网,筛选全球优质农产品,线上推广,线上接单,产地直达。

农产品安全营销模式。中国首家农产品食品安全网站 龙宝溯源商城2012年上线试运营,为食品商家提供安全食品展示和交易平台。该商城主要采取三种模式:一是商品授权销售服务;
二是店铺授权运营;
三是商家开店自营。

产地+平台+消费者营销模式。实际上是B to B to C模式,电商平台商与农村合作组织或类似的生产经济组织形成合作关系,将农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或者用户。如京东商城、沱沱工社、1号店、我买网、顺丰优选、本来生活、菜管家、优菜网、全农汇等。

平台+自营+直销的营销模式。农民在淘宝网上建网店,销售自己生产的农副土特产品,即产销直接对接。但是,产销直接见面还需要中间物流和配送服务商,或者其他服务商。

跨境生鲜电商模式。近几年以来,许多电商探索生鲜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如1号店、顺丰快递、亚马逊、我买网等开展了一些生鲜跨境交易的探索。2013年1号店已引进了全球近70个国家的2万种商品,进口量非常大。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现状,以及对农产品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需要加强的核心关键:一是凸显产品特色、提高产品质量、升华产品品质是关键,围绕农产品的产品品质提升设计产品种植标准,从产品生产、收割、存储、分拣、包装、加工、物流配送乃至于消费使用都力求建立先进、科学、合理的标准,通过标准保障品质,通过标准化提升农产品经营价值。二是在网络营销各种工具的运用和组配上,力求挖掘、诠释、展示农产品的产品特色、亮点、诱人品质,让消费者感受这种价值,共鸣和认可这些标准,信任和习惯这种理念。

2.3.3打造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论述,涉农电子商务在2014年高速发展,进入成长期。天猫、淘宝农产品交易额预计超过1000亿元,京东将加快农产品电商步伐,我买网、1号店、顺丰优选、龙宝溯源网等发展都在加速。

建设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提供网上交易,支持B2B、B2C、C2C等多种交易模式,降低进入农业电子商务的资金门槛,培育、扶持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同时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及时提供准确、完整、前瞻涵盖市场、生产、政策法规、实用科技、人才等的农业信息,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建设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实现和推动:

1、加速农业信息高效流通

依托农产品交易平台,加速农业信息流通,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市场化配置。通过市场信息及时沟通,依据市场信息情况合理定产,避免了市场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农业生产的市场经营风险。通过电子商务的运用,推动农产品生产向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做好农产品经营合理定位,采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电子商务切入模式。

2、加快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进程

农产品难以标准化一直是制约着农产品流通的瓶颈,也是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应加快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标准化工作,制订标准和规范,实现各类产品标准化,并提供相应标准描述,使农业电子商务得到顺利的开展。

3、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平台,实现了产业化带动下的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一方面使交易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农产品销售方式,让供求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降低交易成本。

4、促进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建设

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差异性特点,要将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农业品联系起来,需要有机整合现有资源,建设能支撑农业电子商务正常运行和未来发展的农资、农产品物流系统。

5、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

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适时了解市场动态,科学定位农产品生产,依托互联网络创新营销方式,围绕客户需求展现农产品特色与优势,打破时空沟通障碍,扩大农产品营销半径,直接面对用户,减少不中间环节,最大限度的供需直接对接。

武汉市积极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资源整合,大力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在100多家农业电子商务企业中筛选一批有特色、有潜质的予以重点支持和培育。武汉家事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聚农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已经开展网上配送、网上销售,四季美农贸城、海吉星等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在进一步完善。

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加强与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行业发展,推进农产品行业标准、物流、支付、认证、信用安全等支撑体系建设,健全的市场规范与监管机制,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

二是重点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市场主体。积极支持涉农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培养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的能力;
设立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协会,指导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运营;
加强对电子商务项目的资金支持。

三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等级、包装规格、交易结算等信息标准体系,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进农业企业标准化生产。

四是加大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企业培养农业电子商务的专业性人才,引导专业电商人才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探索建立从基层培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层次的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

【篇2】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

海 南 大 学

农业经济专题课程论文

题 目:浅谈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南农产品供应链的模式

学 号:

姓 名:

年 级:2011级

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系 别:

专 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4 年 06 月 06 日

摘要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农产品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南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模型,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整合模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海南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第三方物流优势、加快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管理、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物流管理人员素质等建议。

关键字:电子商务;
农产品供应链;
整合模型;

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蔬菜供应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海南农产品供应链存在问题导致海南农产品“过剩”、“卖难”、“买难”问题日益凸现,从2007年和2011年的海南辣椒滞销到2013年陵水圣女果、佛手瓜滞销再到2014年乐东茄子和海口冬瓜的滞销,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农户辛苦耕种的菜卖不掉导致农产品“过剩、卖难”,另一方面三亚等居民又在感叹买菜贵。因此,在电子商务发展下,构建海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让农产品从供应地低成本、高效率地流动到需求地和保证农产品产销成为海南农业建设迫切需要做的。

一、海南农产品物流现状

(一)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

海南有着丰富的港口资源,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交通物流业有了初步发展。目前,全省拥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4个,即将建成的深水泊位9个,港口吞吐能力明显增强。公路方面,以环岛高速公路为主通道,以“三纵四横”国省道为干线的全省路网已建成,“田字型”高等级公路网正在完善。一批物流园区也正在加紧建设。  

(二)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近几年,海南省农产品物流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物流方面技术装备水平低,仓库老旧,缺乏大型冷库等设施,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滞后等问题,此外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物流不畅,导致部分鲜活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巨大,从而增加了成本。

2.冷链技术落后

目前海南冷链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社会大众普遍冷链意识不足,缺乏对热带果蔬冷链物流的正确认知.导致冷链服务不能在市场中得到应有的价值认可,源头缺冷和断链的问题十分突出。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专业的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热带果蔬冷链物流企业。

3.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

物流标准的规范性和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对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海南省内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许多农产品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严重制约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不少农产品仅是靠感觉、凭经验进行人工的分类、分级、分等,误差非常大;
从包装材料到包装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也给农产品物流造成了许多的困难。

4.品牌化经营困难,缺乏农业龙头企业

海南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缺少外向型龙头企业,主要以农户生产经营为主,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难以组织大规模地针对国际市场的农产品生产,使优质农产品无法出口;
另外,分散经营不利于品牌优势的形成,使农产品生产质量难以控制。

5.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人才匮乏

热带农产品物流知识包含的面广,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这就要求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广而强的知识与技能。海南省热带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学历不高,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也不多,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也不够,整体的人员素质不高。并且在热带农产品物流方面的教育与培训还相当落后,热带农产品物流人才相当匮乏。

二、提出海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整合模

(一)整合模型的概况

在农产品物流中,应用电子商务可以将供应链的各个参与方连接为一个整体,实现供应链的电子化管理,形成电子商务供应链。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型的提出

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型是通过基于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农产品生产者、供应商、经销商通过信息平台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运作,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农产品的生产监管机构、检疫机构、市场监管机构等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市场准入、质量安全直接进行监管,同时从信息平台上发布农产品最新的国际、国内标准来指导生产。消费者则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的网络终端对所购买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查询,并可追溯产地,切实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和保护。由第三物流配送中心完成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配送功能,使整个农产品流动过程高效、协调、有序,从而减少损失,节省费用。农产品供应商根据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上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供的需求信息,向其上游的农户发布生产信息,生产加工企业、中介组织通过订单向农户收购农产品,这样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同时为农产品的销路提供了保证,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物流的成本,减少了农产品的损耗,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农产品供应链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实现网上拍卖等先进的交易方式,如果连接到海关和银行。可以实现网上支付等。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如图l所示。

三、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自我诊断方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组织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组织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一) 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下整合模式的内部优势(Strength)

海南省政府非常重视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在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环境下整合模式中有许多优势:

1.可达到海南农产品全程可追溯

农户、农产品供应商及农产品经销商之间的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衔接,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柔性,使农产品在从田头到餐桌的这一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透明和可控制的状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吃到放心的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为发展“订单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2.降低流通环节交易成本

通过信息共享,农产品供应链各结点企业对整个农产品的流通过程进行协同整合,降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缩短了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减少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产品的保值期。

3.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完全根据消费者客户需求进行协同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长期客户关系,提高企业品牌美誉度。

(二)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下整合模式的内部劣势(Weakness)

1.中间依赖性强

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型是通过基于信息网络的供应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农产品生产者、供应商、经销商通过信息平台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运作,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但是正是由于这种衔接性可能出现其中一个环节出错导致全盘皆输的情况。

2.信用机制不完善

由于市场信用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特网的信用机制和约束机制正处于发展阶段。一些网络骗子会借机行骗,受骗的农户交易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打击。

3.专业性强难推广

由于该模型下的网络平台专业性很强,但是按海南目前的情况看,很多从事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企业都是初步发展阶段,没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可能不利于该模式在海南的推广。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型的外部机会(Opportunity)

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和冬季瓜菜、橡胶的主产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近年来与国际间的农产品贸易也在不断加强,而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是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海南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加快供应链整合模式的推广。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的外部威胁(Threat)

整合模式是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中泰两国逐步取消农产品关税、大陆对台湾多种农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圈的建立,海南与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就多了,如何让海南农产品在区域农产品经济中崭露头角这就尤为重要,这就成为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中农产品生产者的考验。

四、海南省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议

(一)加快海南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由省商务厅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的《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关于建设7大物流园区、5个物流中心和2大配送中心群等14大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物流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和培育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节点和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中信息化和标准化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信息服务工作,推动农业信息网与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及期货市场建立联网,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使信息供给不断满足信息需求,保证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同时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以调整规范流通环节各主体的经济行为。

(三)在政府支持下建立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从而加快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实现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管理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现在发展的趋势,海南省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在政府扶持下建立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农产品电子平台为农产品物流各方提供农产品物流信息发布、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环境,通过网络连接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种植户、批发商、零售商,促成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建立,共享信息资源,增加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格差别,并及时管理与调整物流计划,通过电子网络化把农产品交易市场推向世界,同时优化农产品物流流程,降低运作成本,增加规模效益,提高农产品物流的运作效率,提升农产品物流的整体竞争力。

(四)发挥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主体的优势

在第三方物流环境下,物流主体由由一家在流通管理经验、人才和技术上均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建立一种集成农产品信息、农产品流通增值业务,以及农产品物流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提供农产品销售、采购、招商、代理、科研成果、资源合作等的完整业务需求,并具备发布、查询、通知、业务配对等功能。

(五)巩固与开拓国际市场

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助于国际农产品市场间的交流,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海南农产品应该积极寻求海外合作,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推动港口建设和海上物流。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以来,海南不断加大对东盟市场的开拓力度,经贸合作发展迅速。海南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3年海南外贸进出口总值149.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下同)增长4.6%。其中出口37.1亿美元,增长18.2%,增速居全国第八位;
进口112.7亿美元,增长0.8%。

(六)提高农产品物流人员的素质

通过普及海南农产品物流知识,提高农产品物流人员素质。海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型的实施,离不开精通技术的专业物流人才。通过培训和进修等途径来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物流企业人员的现代物流意识,学习、掌握先进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利用大中专院校的教育资源,设置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

小结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年代,海南省农产品要想发挥优势离不开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建立和完善海南省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模式,不仅能改善海南农产品“过剩”、“卖难”、“买难”等问题,还能促进海南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所以探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海南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丁琪.郭涛.海南省热带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管理.2012.34(8).

[2].于宏新.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刘辉.刘瑾.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浙江省农产品供应整合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8(1).

[4].刘燕群.李玉萍.梁伟红.曹建华.宋启道.海南热带果蔬冷链物流模式的构建.[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0).

[5] 张飞.许能锐.胡盛红.海南热带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初探广西.[J].热带农业.2006(5).

[6] 彭剑.王剑波.肖华茂.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长株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运作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

【篇3】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建议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5

1.1项目背景 5

1.2建设目标和意义 6

1.3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7

第二章 电子商务平台总体设计 8

2.1整体设计原则 8

2.1.1权威性 8

2.1.2及时性 8

2.1.3可靠和安全性 8

2.1.4适应性 9

2.1.5先进性 9

2.1.6系统性能 9

2.1.7易管理性 9

2.1.8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9

2.2系统架构设计 10

2.2.1应用支撑平台软件架构设计 10

2.2.2技术开发路线设计 11

2.2.3总体逻辑结构 12

2.2.4系统设计特点 13

2.3平台系统设计 13

2.3.1整体风格 13

2.3.2系统主色调 14

2.3.3导航页 14

2.3.4电子商务平台首页设计 14

第三章 电子商务平台功能描述 16

3.1栏目按功能分类 16

3.2网站栏目功能说明 17

3.2.1 信息类 17

3.2.2业务类 17

3.2.3服务类 21

3.2.4功能类 22

第四章 商务平台后台管理 24

4.1用户管理模块 24

4.2目录维护 25

4.3页面设置 26

4.4信息发布管理 26

4.5个性化功能 28

4.6日志管理 29

4.7网上订阅管理 30

4.8会员管理 31

第五章 安全设计 32

5.1建立应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32

5.1.1安全技术体系 32

【篇4】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广西经济发展规划指出“重点发展千亿元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南宁、桂林、柳州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布局建设一批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以建设北海电子产业园为重点,加快发展沿海电子信息产业带;发挥贺州、玉林、梧州、贵港等市承接东部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发展内陆沿江电子信息加工产业带。重点建设广西国际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梧州西江黄金水道信息枢纽港、广西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2.按区域统计产业布局(第一版)指出:北部湾经济区,钦州市,大力发展保税物流、金融、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旅游、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重点发展石化、钢铁、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能源、食品、装备制造、修造船、林浆纸等产业。

3.按类型统计产业布局(第一版)现代工业部分 指出:食品工业方面,重点建设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百色、河池等糖业基地,加快防城港和钦州粮油加工临港工业基地、玉林食品健康产业基地、河池长寿食品基地、桂林绿色食品基地、贺州肉类及罐头食品加工基地等特色基地建设。

4.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按类型统计产业布局(第一版)现代服务业商贸服务业部分:钦州有十大商品交易市场之中国钦州(东盟)国际商品城;
十大农产品交易市场之中国—东盟(钦州)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钦州市农产品物流中心及中国—东盟(北部湾)北海现代渔港经济区水产品交易中心。

同时建设广西科技信息中心“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平台”项目。

5.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按类型统计产业布局(第一版)现代农业部分指出,钦州具有粮食产业(水稻优势产区、薯类优势产区);
蔗糖产业、水果产业优势产区。

6.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按区域统计产业布局(第一版)北部湾临海工业集聚地,重点发展石化、钢铁、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能源、食品、装备制造、修造船、林浆纸等产业。积极培育海洋生物制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产业。

7.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章第三节 指导思想 指出: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8.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章第四节 基本要求  ——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坚持工业化城镇化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牢牢把握和用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优先发展产业、交通、北部湾经济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壮大中心城市,加快布局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9.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第一节 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终端、软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原材料等产品,建设北海、南宁、桂林、玉林、钦州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0.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五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建立现代物流体系,推进连接东盟、辐射内地的出省出海出边物流通道、物流设施和区域性物流基地建设,形成全国性、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和专业性物流中心相协调的物流区域布局。积极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重点发展千亿元产业专业物流,带动第三方物流,完善配送体系,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

11.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五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第二节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增加服务产品供给,扩大服务消费。加快完善建设城乡大型消费品市场,优化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推进中心商业区和特色商业街建设,发展购物中心、中小超市、便利店和社区商业,以及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现代流通方式,提升住宿餐饮业水平。鼓励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家庭服务业。发展互联网增值服务、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等新型服务业态。促进服务消费方式多样化、便利化。培育一批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大型商品市场。

12.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五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第五节 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 构建覆盖城乡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等网络设施及宽带无线城市、农村宽带网络。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完善面向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个人征信服务体系。推进社区和家庭信息化。培育发展网络出版、数字娱乐等信息服务。加强信息技术人员培养和信息知识普及教育。

13.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五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专栏10:服务业发展 商贸流通业:重点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新网工程”,以及南宁、柳州食糖现货交易市场,大型工业品、粮食及农资商品、中草药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等工程。

14.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第四章 产业发展

抓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发展的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引导扶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水平、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1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第四章 产业发展第二节 农业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提升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配套服务,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大科技支农力度,扩大信息进入农户覆盖面,鼓励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强地方特色产品原产地保护。建设动植物疫病防控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第四章 产业发展第三节 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增强邮政电信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积极发展地理信息、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信息服务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融合,加快行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包括商务投资、金融、港口航运、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旅游、劳动力、科技、文化等综合性和专业性信息在内的中国-东盟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服务中心。

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第五章 基础设施第四节 信息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提高网络覆盖率,继续提高农村地区的电话、电视普及率。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医疗等信息综合应用。加快面向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基础信息库建设,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18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三、主要任务1.工业产业等经济领域重点人才开发 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目标,大力培养粮食产业、优势特色农业、畜牧水产业等高层次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流通经营人才。

19.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五)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4.高技能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随着产业发展迅速壮大,到2015年全区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为28万人,2020年达到38万人。适应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需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为依托、以院校为基础,以提升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加快培养大批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人才。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职业培训,统筹职业教育发展,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高技能人才的良好环境。

20.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五)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5.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随着农村人才培训专项计划的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大幅度增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强大动力。预计到2015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37万人;
到2020年,总量达到60万人,每个行政村有若干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实用带头人才。坚持以农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提高科技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大批农技推广人才、农村种养人才、农产品加工人才和农村流通经营人才。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技推广体系、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深入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星火科技培训、科普惠农兴村等专项计划,大规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村人才的“双带”能力。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积极扶持创业,在技术培训、项目设立、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统筹城乡人才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社会工作者服务新农村建设、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下乡支农。广泛开展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评选表彰活动。

21.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专栏2:重点发展的“14+4”产业人才开发一览表

电子信息 重点需求集成电路、网络技术、通信工程、电力自动化、软件开发、电子元器件、家电,以及汽车、节能、数字媒体等电子产品研发人才;
点焊、装配、产品测试、设备维护高技能人才;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具备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中高端营销人才;
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良好沟通能力,能够促进供需双方对接的高级客服人才;
具有电子工程相关专业背景,熟悉电子产品生产流程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22.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八)重点工业产业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指导自治区

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健全全员培训、名师带徒和技师研修等制度,通过在岗培养、选送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特聘职位,实行特岗特薪、优劳优酬。重点建设一批高职和中等示范特色职业院校,各市分别建设1-2所面向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的重点技工学校。到2020年,引进和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高技能领军人才、技师和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产业工人分别达到1万名、5万名和150万名以上。

23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十)农村农技推广和实用人才开发工程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结合“百万农村党员大培训”、村“两委”干部轮训工程,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整合县乡党校集中培训、涉农部门专题培训、农家课堂自主培训、协会和企业产业培训、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网络培训的力量,重点培养种养大户、农业机械手、农村经纪人、新经济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农村“双带”骨干。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每年对70万人次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库区移民、华侨农林场职工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资助大石山区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中高职院校,使之掌握一门以上职业技能,成为适应工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后备力量。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就业,到2020年,全面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多名中专生”的目标。

24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五、激活体制机制

(2)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改革职业教育模式。统筹规划继续教育,鼓励各行业各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全员培训,逐步构建起网络化、开放式、自主性的终身教育体系。支持发展各类专业化培训机构,根据全区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三)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政策

整合教育、科技、产业资源,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研发中心等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申请设立博士后“两站”,鼓励暂未设站的企业与高校共建博士后科研基地。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人才。对用人单位接纳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学生实习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积极发展产学研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机构。

(二)建立规划体系

本规划纲要是统领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总纲,是编制各类人才规划的主要依据。各级各部门要紧密联系实际,确定“人才强市”、“人才强县”、“人才强企”、“人才强校”、“人才强院”发展方针,编制本地区本部门的人才发展专项规划、专项计划,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使人才发展规划及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规划、重点推进、优先发展。

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三、发展目标

(6)两化融合成效显著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营销物流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工程等数字化设计工具在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应用率达到70%;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
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50%;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率达到85%。

26.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二)物流服务

鼓励物流企业之间加强联合,支持工业企业与物流企业结成合作联盟,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提高重点龙头企业物流作业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物流的及时响应能力,建立互连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提高食品、药品、农产品等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水平,推进钢铁、制糖、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

27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第四章 优化产业布局(四)推进企业营销物流信息化

推动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入发展,在提高网络采购和销售水平、扩大网络营销覆盖率基础上,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提高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支持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快电子标签、自动识别、自动分拣、可视服务等技术在大宗工业品物流、工业园区和物流企业中的推广应用,提高物品管理的精准化水平。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达50%以上。

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二、推进信息化应用(一)推进经济信息化

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强农业信息集成、精准农业等农业信息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降低信息服务成本,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推进服务业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鼓励网络创新和网络创业,培植发展网络增值服务、内容增值服务、网上商城等新型服务业,发展壮大电子金融、物流信息化、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

29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四、建设广西国际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一)推进基础性重点项目建设

建设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广西国际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重点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公共电子支付平台、公共数字证书认证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等,大幅提升与东盟的信息交流能力和品质

30.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四、建设广西国际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二)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与服务

规划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服务产业园,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智,重点吸引国内外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的知名IT企业入驻广西。

31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专栏8 信息化发展重点工程与主要任务

【农业农村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工信部等国家五部委制定的《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年)》,探索适合我区区情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积极实施惠农信息化项目,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整合集成农业信息资源,推进基层电子政务进村,应用现代农业信息科技,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建设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培养新型农民,多方位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

【电子商务示范平台】 支持建设食糖、工业乙醇、铝、汽车零配件、物流等5个在全国影响较大的行业电子商务示范平台、面向行业的网络协同制造示范平台和网络创新公共支撑示范平台;
支持中小企业普遍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推动电子商务在金融、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普及。

32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三、落实完善政策(二)制定完善专项政策 ;

建立和完善重要工业品储备制度,安排财政专项储备资金,用于食糖、有色金属、茧丝绸等重要工业产品的储备,调节市场价格,促进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创新资源税费计征的方法和手段,以矿产品资源税费改革为重点,形成合理的稀有资源转移支付补偿机制,完善资源税费征管制度;
设立自治区产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和新产品产业化;
设立自治区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等领域的重点信息化工程和国际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建设;
建立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引导和鼓励社会投资,完善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措施。

33 广西壮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产业基础 特色优势农业加快发展,

甘蔗、桑蚕、木薯、速生林、八角等特色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优质稻、香蕉、柑橘、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产量排全国前列。

34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二)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4.农产品市场与信息体系建设工程。

组织实施“金农工程”,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搭建“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农业部门决策、监管、服务和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建设。支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推进农超对接,扶持区域性农产品物流园区发展,推进农产品储运保鲜设施建设,建立专业性农产品储运体系。扶持开展电子商务和“三电合一”远程营销。

35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二节 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

4. 防城港市主要向中部和东部发展,实施“三岛三湾一核心六组团”的发展战略,建设成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城市,环北部湾地区重要临海工业基地和门户城市。

——构筑石化、冶金、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能源、船舶、装备制造、造纸、粮油加工、海洋和高新技术,以及物流、金融、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增强配套能力,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建设主要利用海外资源的沿海重化工业产业带和产业基地。以南宁、北海为重点,建设以电子信息、生物产业、海洋经济为主的北部湾经济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

广西壮族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篇5】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概述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概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周洁红博士,副教授
E-Mail:runzhou@zju.edu.cn
引 言
目前,"现代物流"一词已在我国流行起来,
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在运输与仓储行业内,冠
之以"物流公司"或"物流中心"等企业组织不断涌
现;在制造与零售行业内,越来越多的公司设立
了物流部门;而政府和学术界也愈来愈认识到现
代物流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可以想象,随着
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对生产,流通
和消费的影响将日益显现,它对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资源效率必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 言
研究发现生产过程中80%—90%的时间是在物流中,所以必须要对供应链物流进行重组.
早在几十年以前,管理大师彼得·格鲁克就提出了"物流是企业成本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是管理的黑暗大陆".提醒大家注意,这里将有很多成本可挖.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矛盾与供应链管理
从宏观上来讲,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农产品物流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涉及到农业的现代化,涉及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国,离开了农产品物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物流业(王新利,张襄英,2002).
从消费的角度,提出人们的农产品消费观念已经从传统的单一性,繁琐性转向现代的多样性和快捷性,对农产品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给顾客提供更好的质量,更大的柔性,更多的选择,更高的价值和更低的服务价格,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是农产品物流企业面临的主要课题.(丁华,2004).
从农产品流通特性角度, 农产品流通存在六大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必须以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和完善为前提.
六大矛盾
农产品生产地域性与消费的普遍性矛盾
因农产品质量不稳定而导致的供需矛盾
农产品季节性生产与全年性消费的矛盾
农产品生物特性与其消费及时性的矛盾
农产品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
一国农产品生产的局限性与消费的全球性矛盾
农产品物流与部分相关概念的比较
_
(农产品)物流
物流是物质资料的实体性流转.换言之,他们把物流看成是"物"和"流"的有机结合.
从狭义上讲,所谓物流是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把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藏,配送,装卸,信息等环节进行一体化综合,使产品安全,便捷,高效地从生产环节进入消费环节.
(农产品)流通渠道
流通:" 流通"一词包括商流和物流两个方面.传统上,商流与物流合一.现代经济活动中,商流与物流分离.特别是在国际商品贸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流通渠道是指产品及其所有权等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移动路线,通常,流通渠道是指一系列各种不同的流通组织.(方晓,张蕾丽,1994).
(农产品)分销通路
分销通路是商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活动与过程,因此商品流通渠道和分销通路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所属学科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上的差异.
农产品物流与部分相关概念的比较
_
(农产品)供应链
供应链(Supply chain)指 的是一种关联企业的顺序组合,它借助渠道关系把产品和服务导向市场,为了反映买方市场条件下,供应链是由客户的需求推动而非供应商推动的特点,供应链也常常称为需求链(Demand chain),有因为在供应链中,产品形态变化的过程是其价值不断增加和服务增殖的过程,所以也被称为价值链(Value chain).
物流主要关注组织内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仅关注组织内部的一体化是不够的,强调组织外部的一体化.
第三方物流:由物流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所进行的物流.
给"物流管理"下个定义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它对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货物流和货物储存,服务及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地计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物流管理主要关注组织内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仅关注组织内部的一体化是不够的,强调组织外部的一体化.管理者需要对整个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的消费有全面认识的能力,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
现代物流形成的三个阶段
第一
阶段
第二
阶段
第三
阶段
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
"实物配送阶段"
"综合物流管理阶段"
"供应链管理阶段"
70年代初至80年代
80年代后期开始
现代物流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内涵:
◆ 运输的合理化
◆ 仓储的自动化
◆ 包装的标准化
◆ 装卸的机械化
◆ 加工配送一体化
◆ 信息管理网络化
主要特点:
物流反映快速化
物流功能集成化
物流服务系列化
物流作业规范化
物流目标系统化
物流手段现代化
物流组织网络化
物流经营市场化
物流信息电子化
有关供应链管理为导向理念的
一个典型实例(连锁超市的配送)

S
O
P






LMC





TC
DC
PC
出货指令
出货指令
发 出 补 货 指 令
TC
供应链管理的四大主要部分
顾客需求管理,
物流配送系统管理,
供货商合作伙伴管理,
信息管理
农产品供应链特性
参与者众多,系统复杂
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要求高
农产品物流具有不确定性
农产品物流资产专用性高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物流费用比较
13.7%
24
175
中国香港
10.1%
125
1243
英国
10.5%
849
8083
美国
11.4%
351
3080
日本
13.9%
12
85
新加坡
13.1%
40
308
中国台湾
16.9%
718
4250
中国大陆
物流成本占GDP
物流成本
(10亿美元)
GDP
(10亿美元)
国家和地区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物流费用状况
从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构成来看,农产品产值的70%以上是通过产后的储运,保鲜,加工等环节来实现.20世纪90年代初,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的比例,美国为3.7:1,日本为2.2:1,我国仅为0.38:1
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而鲜活产品则占60%左右,甚至更多.国外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王新利,张襄英,2002)
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 - 30%左右,也就是说1/4强的生鲜蔬菜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更为典型,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 - 2% ,对比之下差距明显.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蔬菜供应链现状(浙江,江苏,河北的调查)
合作组织
贩销大户
产地批发商
销地批发商
零售终端
农户
加工企业
其他生产者
生鲜蔬菜

流通渠道
运输
储存
包装
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
配送
产品流
资金流
信息流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蔬菜供应链的特点:
现有生鲜蔬菜物流通道包括以下几条:
(1)农户――城市集贸市场
(2)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各类)
(3)农户――贩销户――零售终端(主要是城市集贸市场,集团购买者)
(4)农户――贩销户――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各类)
(5)农户――合作组织――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各类)
(6)农户――合作组织――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集团购买者)
(7)农户――加工企业――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各类食品店)
(8)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各类食品店)
(9)农户――加工企业――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各类食品店)
(10)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连锁超市,便利店,各类食品店)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蔬菜供应链的特点:
从农户(生产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各类)是主要渠道,蔬菜销量占80%以上
从事蔬菜运销的商人90%~95%是个体经营组织
蔬菜加工产品占总产量的25%
各条物流通道中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下:通道(2)(3)(4)的主体间是纯粹的市场关系,在通道(4)中,销地批发商与贩销大户之间有些有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但仅限于作为交易对手的关系稳定,并无直接利益相关的合作;通道(5)(6)中农户与合作组织之间联系较为紧密,通常有合作章程约束双方行为,保证双方利益,合作组织与其它主体间仍以市场关系为主,部分有合约关系的存在;通道(7)(8)是目前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建立起最为紧密的主体间关系的领域,通常以加工企业为核心,与上下游主体间通过合约相连,或者直接走垂直一体化的道路,当然仍有相当一部分加工企业与上下游主体间保持纯粹市场关系.通道(9)(10)与(7)(8)相比,加工企业与下游的主体间又回到以市场关系为主.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的六个县区,河北省唐山市的四个县区,上海市和杭州市的调查,我国蔬菜供应链的模式:
随机型物流链

农户
产地批发市场
农民运销户
销地批发市场
零售商贩,集团购买者
经纪人
运输户(组织)
冷库,包装业者
装卸搬运工
其他服务者
运输
运输
运输
运输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的六个县区,河北省唐山市的四个县区,上海市和杭州市的调查,我国蔬菜供应链的模式:
农户自助型物流链
信息汇总
合作组织成员
接收,检验
挑拣,分级
保鲜,包装
装卸,搬运
合作组织
物流作业
销地批发市场
零售摊贩,集团购买者
运输
运输
信息流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的六个县区,河北省唐山市的四个县区,上海市和杭州市的调查,我国蔬菜供应链的模式:
计划型物流链
农户
蔬菜加工企业
收购
分拣
摘洗
保鲜
包装
运输代理
客户
运输
运输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的六个县区,河北省唐山市的四个县区,上海市和杭州市的调查,我国蔬菜供应链的模式:
准时制生鲜蔬菜物流链
消费者



生鲜管理总部及配送中心
供应商
总 部
数据库
(网络平台)
信息流
物流
联华超市生鲜配送中心运作流程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成本高的原因 (从调查的蔬菜及其它产品供应链看)
对农产品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
"重生产轻流通"观念依然存在.在国外,农业生产环节投入比例是30%,产后比例高达70%,而我国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仅占1%,保险储藏比例仅为20%,加工比例不足10%.另外,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产销的行政壁垒.虽然目前一些地方开辟了农副产品运销的绿色通道,但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农副产品跨地区外销障碍重重,增加了流通成本,加大了大宗农产品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造成了大量的积压和损失(丁华,2004).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成本高的原因
物流主体发育不良(从蔬菜,奶业供应链看)
物流技术水平低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美国蔬菜水果物流则更为典型.产品一直处于采摘后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藏链:田间采摘后预冷一冷库一冷藏车运输一批发站冷库一超市冷柜一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而我国在果蔬生产中,80%的生鲜产品是常温保存,流通,初加工手段.据统计,常温流通果蔬损失约20%~30%,产值为7504~元.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几乎可以满足两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另外我国粮油损失约15%,蛋15%,肉干3%,加上食品的等级间隔,运输及加工损耗,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上千亿元.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成本高的原因
交通运力不足
加工处理水平低
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
缺乏标准化体系
供应链节点中的问题
农产品批发市场发育不完善
农贸市场不能保证消费者安全需要
农产品生产者未能完全介入农产品物流
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想
促进供应链组织创新,探索供应链整合模式
蔬菜:
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想
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想
促进供应链组织创新,探索供应链整合模式
主体创新取向
创新农户组织,改变初始物流水平
创新中间商组织,发展第三方物流
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想
市场诱致性创新与政府强制性创新相结合,政府应:
大力加强对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培育
政府应制定有关第三方物流服务业行业准入的企业基础设施基本条件要求,对专门的物流公司提供优惠的建设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筹措资金,努力推动交通网络的建设
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
实行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的相互联网,建立立体的交通网络
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想
促进强强联合,资产重组和规模经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严惩商业欺诈行力,促进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建立诚信体系,有利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协调和仲裁农产品供应链中各利益主体的矛盾与冲突,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搞好现代农产品物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首先大力推进农业物流业设施和装备,包括各类运输装备,物流器具,包装,信息借口等标准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物流业基本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作业和服务标准等加紧进行研究,尽快形成统一的农业物流业国家和行业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
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构想
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
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中心
加强农产品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感谢大家!
信息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管理
操作
采购
供货商
Ok 分店
Ok 总部
Ok仓库
信息管理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transaction interchange, EDI)
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电子销售点管理系统
内联网系统
电子数据交换,EDI
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与供货商互相交换资讯
OK 便利店与供货商, 运输商, 公司会计部的电子数据交换连接(共同界面)
好处:
减少纸张传递, 快准交换信息
减少成本
改善与供货商关系,减少订货周期及出错率
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仓库安排收货, 运货程序, 货物管理, 预测
增加储存实时性可靠性
改善货品流通, 降低储存量
电子销售点管理系统
交收过程,有效控制
扫瞄条码, 减少出错
信息传递准确, 订货效率提高

推荐访问:供应链 农产品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方案 农村电商供应链体系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