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汇报 >

住建局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2022年)

时间:2022-05-23 11:4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住建局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住建局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2022年)

住建局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2篇

住建局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篇1

市场监督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市场监管局登记窗口紧紧抓住改革的痛点难点堵点,融合推进多证合一、名称自主申报、住所承诺制、全流程电子化登记以及“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大力推行注册登记工作便利化,促进了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一、提高审批效率。X.实现“只跑一次”。申请人自主选择办理纸质营业执照登记业务的,原来需要先到窗口提交材料,待审核通过后再来领取营业执照,现在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填报申请信息并上传登记有关材料,经审核通过后,申请人持纸质材料到窗口,领取纸质营业执照,实现企业登记“只跑一次”。

X.实行名称自主申报制。原来申请人需要到窗口现场提交材料并等待工作人员审核名称,现在企业可以直接通过X工商(市场监督管理)网上登记服务平台进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通过互联网自主查询、选定名称,智能化系统自动核准。申请人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申请办理。实现了“零见面、不出户”。

X.开展“多证合一”改革。原来企业领取了营业执照后还需要跑相关部门申请许可证,现在通过部门间的信息推送,企业不再有后面的多项审批,可以迅速达到生产经营的状态。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的原则,在“三证合一”、“五证合一”、“X证合一”的基础上,实行了“X证合一”。

X.开展全程电子化登记。原来申请人只能到窗口提交纸质材料,办理纸质营业执照,现在申请人在网上填报登记信息后,仅需通过手机下载X省全程电化登记APP,提交全部有权签字人电子签名的电子材料,经登记人员审核通过后,即可在手机上下载电子营业执照,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

X.实行简易注销。原来企业申请注销需要提交清税证明和清算报告,现在企业在无债权债务的前提下,只需要全体股东签署全体投资人承诺书,上传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公告期满X日后,直接到企业登记机关办理简易注销登记。优化企业了注销程序,减少了登记手续,简化了登记材料。让真正有退出需求、债务关系清晰的企业快捷便利退出市场,重新整合资源,享受商事制度改革红利。

住建局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篇2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三项重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实三项重点改革工作

(一)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推行政务服务流程再造,9月底前梳理完成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推出20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统一业务标准、办理平台,按照无差别“综合窗口”和分领域“综合窗口”两种模式,实现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改革全覆盖,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便利化服务。持续推进政务部门系统数据共享开放。强力推进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加强电子印章归集应用,10月底前凡已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汇聚的电
子证照,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实体证照,11月底前推出200项“一证(照)通办”事项。

(二)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通办”,聚焦企业群众需求,10月底前实现第二批通办事项异地可办,推动更多电子证照跨地区共享应用。大力推广手机APP应用整合,让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通过手机端“全程网办”。积极响应“12345”互联互转机制,加快推动全县非紧急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积极推进两地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探索推进公交、社保、医保、文化等领域“一卡通”,全面启动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11月底前实现两地远程异地评标。持续优化异地住院直接结算,不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面。加快推进异地就医门诊费刷卡结算,按阶段要求推进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持续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区域信用建设合作,联合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协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落实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健全知识产权跨区域和远程维权服务机制。

(三)创新开展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强与两地高校合作,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探索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新模式。推进科技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
点,确定一批试点单位和试点项目,打造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创新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开展科技项目“揭榜制”试点。简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申报材料和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

二、加快推进简政放权

(四)规范行政审批服务。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积极推动行政许可权集中到行政审批局行使,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公布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清理借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名新增的审批事项及环节,整合和取消重复审批,统一有冲突的审批条件,严防变相审批和乱设审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根据市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目录,公布县本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目录;
动态调整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优化工作流程。

(五)优化投资和工程项目审批。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以办成项目前期“一件事”为目标,对项目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等事项,探索实行项目单位编报一套材料。推广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简化项目报建手续,实现投资
项目审批“全程网办”。进一步压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条件和流程,全面推进“多审合一”“多测合一”,精简规范项目全流程涉及的技术审查、中介服务事项。持续用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提高审批效率。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对社会投资的小型低风险新建、改扩建项目推行分级分类管理,审批压减至50个工作日,18个环节以内。

(六)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做好不动产登记全流程信息共享集成,10月底前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信息互联互通。积极对接省市部门,11月底前实现商品房预售和抵押涉及的不动产预告登记、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不动产抵押登记和存量房买卖电子完税证明全程网上办理。开展企业不动产(土地、存量房)转移涉及税收缴纳(包括契税、土地增值税等)与不动产转移登记的“一件事”改革,11月底前实现“一窗办、一日办、一网办”。做好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业务以“原件核验”方式网上办理。推广使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推动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等市政公用企业信息共享,实现同步过户。持续优化流程、压缩时限、精简要件,结合“互联网+不动产”信息化建设工作,11月底前启用办件进度查询和短信通知模块,实现部分登记业务合并办理。


(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成集政务服务、平台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大厅建设进度,现实办事不出园。在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基础上,大力推广“营商通”掌上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在全县推行免费刻章、免费寄递等服务,6月底前实现企业开办“零见面”“零成本”。推动企业注销登记全程在线办理,推出“套餐式”注销事项清单,11月底前实现营业执照与有关许可证同步注销。扩大简易注销试点范围,对未开业以及无债权债务非上市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建立府院联动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企业破产处置工作系列问题。制定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规则,建立企业破产案件简化审理模式,对资产数额不大、经营地域不广的企业实行简易破产程序,降低破产企业处置成本。在全县范围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行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

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八)构建新型监管模式。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等结合起来,按照不同风险级别开展差异化监管。拓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将更多事项纳入联合抽查范围。提升重点监管能力水平,根据重点监管事项清单,对疫苗、药品、食品等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行业、领域,落实全主体、全品种、全链
条监管标准和流程,规范执法标准和行为。全面推行信用监管,依托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各行业信用数据汇聚共享。在教育、科技、住房城乡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出台信用评价办法,加强信用数据应用,健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强重点领域数据汇集管理,强化风险跟踪预警、分析研判和评估处置。

(九)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根据新产业新行业统一的认定和分类标准,落实新产业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实施办法。针对网约车、在线诊疗、在线旅游等领域性质和特点,探索开展“沙盒监管”。在全县范围内复制推广包容审慎监管经验做法。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鼓励企业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标准的合规性、科学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推动企业标准水平持续提升。

(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按照“谁制定、谁清理、谁审查”原则,全面清理审查有关工程建设、市场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文件及措施,修改废止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文件条款,加强督查评估考核,纠正采取变相、隐形手段干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错误做法。规
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严格按照违法行为危害性和具体情节实施定档分阶裁量。深化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力争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达到80%。

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十一)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政务服务工作。严格落实疫情分区分级分类防控要求,持续推广“天府健康通”,实行一人一码、一码通行、实名认证,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提供“离线码”“无码通道”等便捷服务。将前一阶段疫情防控中形成的“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帮办代办”“网络视频会审”等经验做法制度化。持续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对法律法规规定确需现场办理的事项,采取预约排队、网上预审、邮寄送达等方式,缩短现场办理时间,加强自助办事终端应用,实现“不见面”审批。

(十二)加快推进“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全力做好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百日冲刺”行动,规范“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事项的业务规则和操作规程,推动更多政务服务机构均可异地受理不同层级行使的事项。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在“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基础上,聚焦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居住、就业、婚姻、生育、子女入学、社保、养老等高频办事需求,主
动对接有关地区,梳理公布外出务工人员“跨省通办”事项清单并推动落地。

(十三)持续优化民生服务。落实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加强社会救助相关部门间数据共享,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残疾人、教育救助对象、住房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对象等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加大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推广力度,鼓励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及身份识别、电子病历、诊疗信息、报告单结果等信息在不同医院互通互认,减少群众重复办卡和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推进教育服务便利化改革,梳理个人从托儿所到大学所涉服务事项,推动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优化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服务,清理报装过程中的附加审批要件和手续,推进并联审批,加快实现报装、查询、缴费等业务“全程网办”。优化公证服务,加快推进高频公证服务事项申请受理、身份认证、材料提交和缴费等各环节“全程网办”。

(十四)健全政务服务咨询投诉机制。全面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加强“好差评”宣传推广,提升主动评价率,加大差评整改力度,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加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设,加快清理除110、119、120、122等紧急热线外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9月底前有序归并至12345热线,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建立热线考核机制,定期开展评估。
全面清理规范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含大厅、中心、站点、窗口等)公布的业务咨询电话,建立与12345热线互通互转机制,充分发挥12345热线便民服务平台作用。

五、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十五)精准落实国家政策。实施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动政策措施早落地、早见效。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及时发布涉企政策,实现企业对政策应知尽知、优惠应享尽享。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甄别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精准推送税费优惠等政策信息,实时跟踪税收优惠政策、减免涉企收费等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在税收执法监督中重点对政策落实不及时、减税降费红利被截留等问题开展检查。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行动。10月底前完成对滞后于“放管服”改革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并推动修改完善。

(十六)助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对接清理影响就业特别是新就业形态的各种限制,对接落实准入标准、社会保障、人事管理等政策。建立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等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简化就业手续。促进人才流动和灵活就业,实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互联,加快推进“一点存档、多点服务”,对接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相关政策。建立市场化服务平台,引
导有需求的企业在合法用工的前提下开展灵活用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积极推动职称信息化建设,11月底前实现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在线查询、核验及电子证书打印。加快推进外籍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简化外籍高端人才引进手续,为其提供出入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申请便利。

(十七)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建立融资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形成融资对接,推动企业获得融资支持。搭建银税互动平台,持续开展“信易贷”“银税合作”“银商合作”等融资,鼓励县域金融机构持续创新中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利率和回收期限,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续贷、首贷投放力度。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深化银担合作,不断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实效。推广应用电子保函、电子担保和电子保证保险,加大“政采贷”信用融资力度,扩大“投标贷”等金融服务范围。清理规范供水供电供气行业不合理收费,严肃查处违规收费行为。

(十八)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依托省市平台,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内事项纳入全市统一平台进行交易。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推进数字证书省内兼容互认“一证通用”,继续推行在线投标、“不见面开
标”、异地远程评标。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公布,加强协同监管、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深化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持续推进“示范交易中心”创建活动。

(十九)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加大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发现和惩处力度。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衔接,提供知识产权快速维权等服务,提升“快保护”水平。开展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开展地理标志提升行动。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推进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

(二十)提升外贸便利化水平。鼓励外经贸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拓宽国际营销渠道。建立跨境网上立案机制,提升涉外商事案件公证、调解、仲裁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外来企业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全力落实《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办事指南》,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

六、强化组织保障

(二十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县政府深化“放管服”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例会制度,充分发挥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暨政务公开协调小组各专题组、保障组牵头推进、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咨询指导等职能,及时研究解决改革推进中的突出问题。推进建立主要负责人直接抓改革机制,落实“清单制+责任制”,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强化经费保障,加强上下联动、协同配合,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二十二)加大跟踪问效力度。根据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考评指标,实时监测、动态掌握各镇各部门(单位)年度任务推进情况,实行“两书一函”制度(约谈通知书、整改通知书、提醒敦促函),推动责任落实。对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指标,梳理短板弱项,逐一整改提升。持续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用数据说话,不定期亮成绩单、晒排名表,排名靠后、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部门(单位)向县政府作整改汇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公开曝光、追责问责。

(二十三)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主动发布和解读改革政策,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开展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营商环境指标优化等专题培训,认真组织实施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示范政务服务中心”创建活动,加强工作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各行业
各领域先进做法和有效经验,做好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典型经验复制推广借鉴工作,促进各项改革任务扎实有序推进。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汇报 优化 住建局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住建局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汇报 放管服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