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先进事迹起名字7篇

时间:2023-06-04 10:45:05 浏览量:

先进事迹起名字7篇先进事迹起名字篇1近日在段党委的组织下,我观看了总公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最美铁路人》系列专题片,作为一名铁路工人,我感同身受。最美铁路人中的先进典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进事迹起名字7篇,供大家参考。

先进事迹起名字7篇

优秀的事迹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一些事情,通过事迹材料的写作可以使我们记录一些事情,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先进事迹起名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先进事迹起名字篇1

近日在段党委的组织下,我观看了总公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最美铁路人》系列专题片,作为一名铁路工人,我感同身受。

最美铁路人中的先进典型,都是来自基层,他们为中国铁路事业默默奉献,以自身的技艺推动着铁路行业的进步,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态度为中国铁路事业保驾护航,他们以自身的行动来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号召,以自身的行动来传承中国铁路不畏艰难的精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年少时说过的话,中华崛起需要年轻一代接过前辈们的薪火,用自身的智慧将其发扬光大,然后带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走向富强。作为一名青工,我们应当发扬铁路人的优秀传统,向铁路榜样学习。“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这是“毛泽东号”机车长对机车组的要求,也应该是我们一线铁路工人对自身岗位的要求,将每件小事做到极致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应该以此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工作技能,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要求,才能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工人,可能自身是渺小的,但是我们对待本职工作应该有高标准,只要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应该以《最美铁路人》中的优秀职工为榜样,立足岗位、奋勇争先,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作出贡献。

先进事迹起名字篇2

通过观看让我感触颇深,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平凡劳动者的坚守和奉献,这些最美铁路人期待的不是鲜花和掌声,他们更多的是在镜头之后,生活在一线最基层的岗位,一个平凡的岗位做好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最美的付出绽放最美的幸福。

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次次淬火历练,一次次化险为夷,代云华师傅凭借的不仅是过硬的技术,更是他的一颗为接触网事业奉献的真心。

作为一名一线的的铁路工作者要向他学习,即使在不起眼的岗位上也要做到最好,要对工作充满热情始终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为铁路工作者我们要勇于担当,不断艰苦奋斗,立足于服务,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

先进事迹起名字篇3

看了“最美铁路人”的直播后,真心佩服这些铁路英雄!从撸起袖子加油干,到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到今天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走进新时代,“最美铁路人”就是平凡和坚守最好的诠释,他们是我们新时代学习的好榜样!

今日铁路的巨大变化与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密不可分,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拼搏、坚守、专注。其中,同在客运岗位的张润秋的先进事迹报告令我印象深刻,客运工作看似简单,却要有一颗善于发现,善于为旅客排忧解难的心,“客运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铁路青年更要以榜样的力量鞭策自身,不断努力提升业务技能,时刻秉持一颗热诚的初心服务广大旅客。“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最美铁路人”的爱岗情、奉献心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身为主力的铁路青年,就更需要把这种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我们以“最美铁路人”为时代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就一定能交出一份无愧于铁路、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先进事迹起名字篇4

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次机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

每一名铁路职工都是铁道线上的一点微小力量,正是这一股股力量筑牢了铁路安全发展的强大根基。在他们心中不仅仅是日复一日的工作,还有正如他们脚下坚实道床般的坚守与奉献。我们应以最美铁路人为榜样,坚守岗位,将自己对事业对国家的热爱化做铁路工作上的火花。

我感受到了来自普通一线岗位上榜样力量,但还有很多这样平凡岗位上的铁路人正在默默付出和坚守,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像他们的榜样才铸造了铁路今日的辉煌。作为一名自豪的铁路人,我将以最美铁路人为榜样,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责任,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投身于铁路发展进程之中。

先进事迹起名字篇5

近日,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发布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全国公安机关共有38名民警光荣入选。其中,我省派出所民警石林荣获2022“最美基层民警”称号。

石林,1982年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城区派出所民警,先后在镇康县、耿马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工作。从警40年来,石林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到嘉奖7次,2022年被表彰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在27年的禁毒生涯中,他参与侦办毒品案件670余件、抓获毒贩8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近4吨、各类易制毒化学药品700多吨。

2009年,石林调离禁毒岗位后,坚持在基层一线工作,始终把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己任。2019年,54岁的石林主动申请退出基层领导岗位,到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3年多的社区警务工作中,他参与各类专项排查整治50余次、走访群众6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责任区命案零发生、人员零上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石林主动申请到耿马县大花桥疫情防控执勤点工作。卡点值守和巡逻执勤民警的防控任务艰巨、职业暴露风险高,但是石林从不惧怕和退缩,累计值守560天,用无悔无畏的坚守,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与忠诚。

初秋的中缅边境,依然酷暑难耐。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花桥疫情防控执勤卡点,过往车辆川流不息,在发动机的轰鸣、汽车尾气包围中,大家忙得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仍然从早坚持到晚。

57岁的执勤小组组长石林精神抖擞,不停地指挥着过往车辆,一遍遍叮嘱队员:“拉开间隔距离,提高核查效率,不要造成交通拥堵!”

“如愿以偿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就得用心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石林一脸自得之色。然而谁曾想到,这样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同志,曾经是让毒贩闻风丧胆的缉毒英雄。转岗社区民警后,他又扑下身子,十年如一日,甘当默默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27载舍生忘死

在“刀锋”上跳舞的缉毒尖兵

时光倒回18年前。2004年初,同样是在边境一线的树林里,石林带队蹲守,这场蹲守,持续了3个多月。亚热带气候地区,蚊蝇横行,让这个土生土长的汉子都难以忍受,两个脚踝处被毒蚊咬得几乎和小腿一样粗。

收网那天,双眼布满血丝的队员们异常兴奋,侦查历时近半年的案子,终于要有个结果了。一场激烈的抓捕后,那垒得像座小山一样高的毒品一过秤,竟然有463.92公斤。案件震惊国内外,他们成功打掉了一个长期盘踞境内外的特大贩毒团伙。

回来时,石林瘦了10多斤。常年风餐露宿,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田间地头、繁华都市,常常是磨平了鞋底,汗水浸湿了衣衫,一壶水、一个馒头、一包咸菜就是一顿饭。

临沧边境线长290多公里,毗邻世界毒源地“金三角”,是全国禁毒斗争的主战场。石林从小目睹无数群众因毒品而家破人亡,立志要与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1982年,全国上下组建第一批缉毒专业队伍,饱受境外毒品渗透侵害的临沧地区,迅速组建专业的公安缉毒大队。当时正在念高三的石林得知招录缉毒民警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并顺利通过招录和集训,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缉毒民警。

刚进缉毒队,石林积极主动地向老民警请教学习,刻苦钻研缉毒本领,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次任务执行,他都抢着参与。很快,他就成长为业务骨干能手。

每一次行动,都是刀尖跳舞;每一次抓捕,都是以命相搏。

1994年8月31日,石林作为专案组成员,与战友配合伏击境外毒贩,在战友张从顺、王世洲遇险的危急关头,他不顾危险,冲锋在前,连夜追击,成功将毒贩抓获。当听到战友牺牲的噩耗时,他失声痛哭。那一刻,也更加坚定了他“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的决心和意志。

石林长期充当卧底深入前线办案。第一次化装侦查,他假扮成“瘾君子”式的“马仔”,单枪匹马与多名持刀毒贩当面交易,狡猾的毒贩面目狰狞,数双眼睛死死盯住石林。为了打消毒贩的怀疑,石林镇定自若,各种精神萎靡不振的表演惟妙惟肖。当毒贩拿出毒品的一刹那,石林和前期埋伏的战友果断出击,当场抓获毒贩6名,缴获海洛因10公斤。

27年的禁毒生涯,石林共参与侦办各类毒品案件670余件、抓获毒贩800余人,参与缴获各类毒品近4吨、各类易制毒化学药品700多吨。

40年坚守边关

默默奉献当好群众贴心人

2009年起,因工作需要,石林调离禁毒岗位,转岗城区派出所。为更好接近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他走村串寨了解社情民意,掌握辖区情况,苦学民族语言、调解矛盾纠纷、帮助吸毒人员重返正轨,一腔热血、满怀温情,始终把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作为己任,为民服务的脚步一刻也没停下。

2019年,54岁的石林主动申请退出基层领导岗位,到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致力于破小案、办小事、解民忧、助小康。

得知张某某因吸食毒品导致妻离子散的情况,石林积极帮助他到社区戒毒,戒毒成功后继续鼓励他参加职业技术培训并开办养殖场和坚果种植产业,帮助他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辖区两个村民小组因土地纠纷引发矛盾,石林赶赴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来回奔波在两个村组之间,夜里加班梳理问题,白天向村民讲解法律政策,两天两夜都没有合眼,最终促使双方握手言和,有效避免了群体性事件发生。

3年多的社区警务工作,石林参与各类专项排查整治50余次、走访群众6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

“我申请到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我有着丰富的侦查经验,能帮上忙。”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石林积极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大花桥疫情防控执勤点执守。

耿马县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前沿阵地。大花桥疫情防控执勤点是中缅边境临沧段的第一道关卡,人流、车流量大,长年气候炎热,疫情防控任务艰巨。

孟定坝子常年湿热,午间地表温度最高可达50多摄氏度,执勤一天下来,经常因流汗过多几近虚脱,但他始终咬牙坚守,这一咬牙,就是560天。

“他是值守人员中年纪最大的,但从不讲条件、不叫苦。”民警小张说,哪怕在盛夏时节,卡点温度40摄氏度以上,他依然每天身着防护服、头戴护目镜,一丝不苟地查验过往车辆和行人,战友们心疼他年纪大吃不消,劝他休息一下,但他总是笑着摆摆手说没事。

40年风吹雨打,从禁绝毒品到戍守边关、从满头青丝到缕缕白发,石林为国守边、为民尽责的初心不变。如今,渐近退休年龄的他,依旧踔厉奋发坚守在祖国的边境线上。边关的柱石,就是他忠诚的模样。

先进事迹起名字篇6

人,从出生开始,就摆脱不了责任的“束缚”。工人有生产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身为“人民公仆”的国家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是第一责任,这是业务指导科vv经常说的话。正是这种责任指引着他为工商工作奋斗了25年,并且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直接与企业面对面;始终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追求,不计名利,不求回报。

一、把责任作为一种信念去追求。

责任是一张网,维系着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人尽到了责任,社会就会和谐稳定。vv现在注册大厅负责企业核名工作,平均每天核准五、六十个企业名称,再加上重名的、未核准的,每天要接待企业办事人员百余名。对待企业办事人员,他总是把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的责任作为一种信念去追求。因此,在每次接待咨询、受理业务时,始终能够把政策说清、手续讲明,让每一位办事人员都感到满意,人们都亲切的称核名窗口为“和谐窗口”。

二、把责任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

每个人或许有着不同的理想,理想也是人们美好的向往。把责任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其中有苦也有乐,但最终收获的是快乐。当教师把学生送入重点学校,他是快乐的;当警察抓住坏人,他是快乐的;同样,每为企业做一件事、解决一个难题,他也是快乐的,这就是他的理想、他的追求。在他所从事的名称核准工作中,经常有县里的企业前来核名,由于道途较远,赶来时经常就快下班了。针对这种情况,vv给自己定了一条规定,只要是县里来办事的企业,就是到了下班时间,也要把事情办完,不能让企业白跑。每当一天工作结束,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时,他总爱用一句话总结一天的工作,那就是:“累并快乐着”。

三、把责任作为一种意志去追求。

尽责任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责任是对自我的一种约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作比较。正是以这样的精神,vv在为企业服务中,总爱找自身的不足,哪个事情没做好,哪个问题没解释清,哪项工作需要改进。面对办事的人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他从来是只找自身的问题,从不找企业的毛病。

他还把不放弃责任当成对意志品质的锻炼。今年4月初,vv母亲因心脏病突发住院治疗。由于单位人员紧,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就白天坚持盯大厅,晚上到医院照顾病人。上班时,他始终坚持“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仍然不厌其烦地为企业解释问题、办理手续、热情服务。但他毕竟不是铁打的,就这样坚持一周后,他感到浑身酸痛,在自知感冒侵袭后,急忙拿了药,以最大剂量吞服下去,咬紧牙关,硬挺了过来,没有请一天假,没有给其他人增加任何负担。正是他的这种责任意识给了他力量。

他所从事的名称核准工作看似简单但涉及面广。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他苦钻业务,虚心请教,多学知识,力争用熟练的业务知识为企业服好务;用熟练的业务知识提高办事效率,而这正是他的责任,也是他努力工作,孜孜不倦的精神动力。

先进事迹起名字篇7

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近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2“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郭猛派出所一级警长孙益海的故事令人动容。

他扎根基层、独腿行走乡间26载、行程2万多公里,打造365天“永不打烊”的户籍大厅,为群众办理户籍5万余人次,防范化解矛盾隐患1500余起,用一条腿撑起百姓的一片祥和天,用一颗心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36颗钢珠不碎从警初心

在1995年一场收缴非法枪支行动中,孙益海左腿主动脉不幸被火药枪炸烂,紧急抢救时血压两次降为0,最终不得不高位截肢,才保住性命。

失去一条腿,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对于一个热爱运动的青年,一个热爱公安事业的人民警察……

恢复的过程漫长而艰难。拄拐,戴假肢,摔倒,再爬起,再摔倒,再爬起……经过反复练习,浑身疼痛的孙益海终于重新学会了“行走”。

1997年底,怀揣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对群众的情怀、对生命的执着,孙益海再次和命运叫板,他想用那条幸运的右腿再向前“迈一步”。

孙益海申请,重新返岗!

“他是个强人。当时,他体内一共有60多颗,先后做了5场手术,取出了30多颗,还留下36颗,实在无法取出。”给孙益海做过手术的朱宝国医生回忆,当年给孙益海取完钢珠后,针脚密密麻麻,几乎在孙益海肚子上“绣了朵花”。

孙益海带着这36颗钢珠重返岗位。单位反复考虑,同意孙益海担起派出所里办户口、办二代身份证、档案管理、统计报表、化解矛盾纠纷等各种“杂事小事”。

独腿丈量为民路

“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极致!”孙益海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硬杠杠”。由于历史原因,当时辖区内户口登记信息错误较多,有时为查实一个时间,孙益海开着残疾人三轮车,挨个找村干部、卫生院多方查证。“每改好一条信息,都很有成就感。”孙益海说。

2005年,集中换发二代身份证,有年老体弱和行动不便的村民,孙益海就带着照相器材,上门拍照。有一次,天刚下过雨,乡间小路泥泞,他走路不小心摔了个跟头,假肢都摔掉了,看得周边村民都心疼不已。跌倒了,站起来,就这样,孙益海一个月办了12000多张身份证,无一差错。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年底,全县16个派出所考核,郭猛派出所身份证工作排名第一。

薄薄户籍看似轻,但关系着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申请转岗到户籍大厅后,孙益海坚持从小事做起,把户籍窗口视为了解社情民意的平台,当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桥梁,办好一张证、解开一个结、熟悉一个人、结下一段缘。

在长期的基层实践中,孙益海发现农民习惯早起办事,几乎也没有周末休息的概念,因此他坚持每天提早1个小时到班,户籍大厅365天“不打烊”;为了方便群众,他一有时间就开车下乡,把自己的车当成了“流动服务车”,把服务窗口设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身份证从他的手上一张张递出,而支撑他的拐杖,磨了一截又一截,断了一根又一根,前前后后总共换了8根。这8根拐杖,见证的是笃定的执着和坚守,是深厚的为民情怀,是炽热的忠诚和担当。

从架起拐杖行走到装上假肢行走,再到学会三轮摩托车、学会开车,孙益海离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服务也越来越高效;从档案室创建拿优秀,到派出所身份证工作拿第一,再到户籍工作名列前茅……每一步,孙益海走得既艰辛,又坚定。

小爱有界,大爱无疆。孙益海如同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一颗熠熠闪耀的星辰,感染着家庭、影响着社会。

他和村里的独腿单身汉王某推心置腹交朋友,“共穿一双鞋”,并鼓励其创业;他默默资助病逝辅警的儿子,每年为孩子购置衣物文具;他先后手把手、口传身教带过6、7个徒弟,徒弟凭借从他身上习得的坚强、执着和细心纷纷走上骨干岗位,传承铁军精神、传递“益海”力量……

这些年,孙益海还坚持与时俱进、与民同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好人”效应,牵头成立“益海志愿联盟”,组建了益海户政、益海调解、益海服务、益海宣传4个团队,动员社会志愿力量,编织平安扣、绘下幸福图。

“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从1995年那个发生意外的深秋早晨,跋涉至今,孙益海一步一步、笃定前行,用忠诚和执着诠释担当,用坚忍和付出书写初心,在为民服务中踏出生命最强音。

推荐访问:先进事迹起名字7篇 先进事迹 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