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医院双带头人(6篇)

时间:2023-05-02 19:15:05 浏览量:

篇一:医院双带头人

  

  党建工作如何在医院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越来越重视对健康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医院的需要不断的发展,在党建的引领下,成为符合人民要求的医疗机构。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医疗事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医院发展中利用党建工作来推动发展,是目前应该认真对待的。本文提出了一些党建工作在医院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党建;医院发展;引领作用

  医院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宣传,进行医院的宣传,这也是医院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党建工作在医院的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院一直致力现代化的发展,研究对如何利用党建工作来促进发展,团结人心,保障公众利益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党建引领宣传,可以凝聚人心,激发员工的斗志,获得外界对医院的认同,因此,要在党的引导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沿着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发展。

  1.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宣传体系

  在一些医院,党建工作在医院的发展建设工作中被忽视,医院没有意识到党建工作的积极作用,缺乏重视,在医院业务发展与医院党建发展的矛盾中,选择了产生经济效益的业务发展。因此,医院领导需要提高重视,全面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医院。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宣传体系,通过宣传,可以凝聚工作人员的人心,激发他们的斗志,使医院获得人民与国家的认同感,宣传与医院相关的医疗服务资讯,使人民群众熟悉这些,进而使医院的知名度得以提高,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因此需要加强宣传队伍的培训,医院可以请进来,送出去,医院派人去学习,举办通讯员学习班,请宣传专家来做知识讲座,提高工作人员对宣传工作的敏感性,从而提升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另外一个是宣传内容要紧跟着党的领导,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以党建引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在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宣传,使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先进提升正能量,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和改革的深化。

  2.以党建为引领,设立医院之“最”

  在医院中,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等先进个人的活动,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促进医院的发展。通过专题讲解课堂,宣传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辛苦以及对待病人的爱心服务等感人事迹,可以树立医务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正面形象。在医院中要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职工的创先争优热情,在竞争中努力工作,引导医院的健康发展;通过这样的课堂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医护人员,而不被发生在医院的少数不良事件影响到对整个行业的看法。通过积极争先创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

  3.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医院发展

  在医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医院中的党员干部与医护人员,需要将党建工作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把医院的发展和党的作用从医院工作的角度紧密结合。医院主要负责人应当认真地在新时代推进党建工作和医疗事业发展的任务,提高医院的效益,为人民提供便利。党员和干部应该展现出个人品质,在新时代医院的发展中发挥领导作用,结合实际岗位的工作需要,提供帮助,在提高医务工作者医疗质量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因此,医院的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医院工作不断创新,完善党建工作,在党的引领下,促进党建工作和医院发展能够共同进步。

  1.

  把支部建立在科室上

  按照“便于管理、应建尽建、建在科室、发挥作用”的原则,依据医院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重新调整设置党支部,进一步落实“将支部建立在科室上”的重要举措,推动“支部建立在科室上”落实落地。把支部思想建设与科室业务学习、支部组织建设与科室梯队建设、支部作风建设与科室医德医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1]

  实行支部书记与科室主任一肩挑,切实推进落实“双带头人”培养机制,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覆盖医院各科室、各部门,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向共赢。

  5.创新党组织工作方法

  一些医院在开展的党建工作中,采用的方法比较传统,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医院的发展缓慢。加强和深化政党建设工作需要健全的工作方法来支持。医院应当不断深化党内改革,改变党内形成的基本理念,不断改进党内组织发展医院医疗服务的工作方法,加强党派教育的政治保证[3]。要加强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提高党员及医务工作者的医疗质量。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以科学和明智的方式对党的教育使用信息技术,加强党建工作的质量,利用媒体的力量来宣传党的教育。医院医务工作者与人类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我们应该不断改善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意识,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技术,不断改革党建工作的方法,促进党建工作与医院共同发展。

  6.总结

  在以党建工作为中心领导的背景下,医院要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医院党员医务工作者的作用,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为医院的发展工作提供指导性的内容。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使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实现党建工作与医院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臧宝华,夏少臣.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宣传工作在医院改革发展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02):241-243.

  [2]李建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跨越式发展——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建工作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20(10).

  [3]孙婷婷.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促进医院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医药界,2020,000(008):P.1-2.

篇二:医院双带头人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措施方案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措施方案

  为切实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宜宾高质量建成区域医疗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__〕18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__〕7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育一批就医环境一流、医疗技术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务能力一流、群众满意度高的知名医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公立医院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市级高峰。到20__年,市一医院和市二医院建成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全省领先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中医医院建成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市四医院(市康复医院)建成全省一流的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达到并保持A等,力争病例组合指数

  (CMI)值达到1.5、微创手术占比达到25%,四级手术占比达到40%,降低重大疾病市外转诊率,逐步实现群众就医大病重病不出市。

  (二)做强县级高原。到20__年,县(区)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全部创建为三级医院,全部达到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力争培育6家县级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医院,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达到B等以上,县域内住院率达到90%以上,实现群众就医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区)解决,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前列。

  二、工作措施

  (一)实施阵地提升行动,改善就医体验。

  1.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完成市级公立医院新院区项目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医院院区。市一医院总院搬迁至西区院区,老城区院区建成老年康复院区,南岸院区建成妇产儿童院区,业务用房达到30万平方米,规划编制床位2500张。市二医院总院搬迁至临港院区,老城区院区建成慢病及护理院区,南岸院区建成肿瘤院区,江北院区建成康养结合示范区,业务用房达到32万平方米,规划编制床位2800张。市中医医院二期院区投入使用,业务用房达到7万平方米左右,规划编制床位800张。市四医院(市康复医院)完成南溪院区搬迁,业务用房达到9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补齐老年、精神、传染病院区建设等短板,优化流程布局,改善就医环境。

  2.完善大型设备配置。按照突出高精尖优、补齐短板弱项原则,围绕重点专科建设需求,升级市、县(区)公立医院大型医疗设备,逐步建立大型设备共用共享机制,提高使用效能。

  3.实施智慧医疗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设。统筹建设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县域医共体集成交换平台为核心的健康宜宾智慧医疗集成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信息互联互通。打造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成电子病历、智慧医疗、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医院信息系统,全市三级医院全部建成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

  (二)实施专科建设行动,提高服务能力。

  1.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以我市及周边地区群众发病率排名靠前、死亡率和外转率高的疾病为重点,推动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力争全市新建成2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专业类省级区域医疗中心、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80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

  2.提升医学科教创新能力。持续深化与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合作,力争引进院士工作站,高标准建设宜宾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及附属医院和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

  (三)实施人才引培行动,提升管理水平。

  外引和内培结合,大力推动知名院长、名医名家、高学历人才聚集,实现全市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和院长掌握现代先进医院管理知识、具备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国家级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省部级首席专家、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天府名医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称号获选者达80人,博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达100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达1000人。

  (四)实施综合联动改革,激活发展动能。

  1.加强党的领导。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明确党委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和现代医院管理各环节。深化标杆党支部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公立医院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双带头人培育和党务骨干、业务骨干双骨干培养。探索建立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考评机制,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巡察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推动三医联动。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稳健可持续的基本医保筹资运行机制,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办法,健全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商谈判机制。深入推进药械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全力落实国家和省级组织的药械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械和检查化验收入占比、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等主要指标更加优化,保持全省前列。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采取小步快走方式,按照设置启动条件、评估触发实施、有升有降调价、医保支付衔接、跟踪监测考核的工作路径,分批次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着重调增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的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检验等项目价格,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加快医疗服务新开展项目审核,促进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

  3.加强精细化管理。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数据循证的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凝练支撑高质量医疗发展的医院文化,建设全链条信息管理、监测评估系统。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内部审计等制度,三级公立医院设置总会计师岗位。规范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优化医院辅助型服务流程,促进医疗资源有效使用。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卫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各县(区)要坚持党政主导,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细化任务清单,完善配套政策。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民政局要加强统筹指导,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配套政策,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定期向市卫生健康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推进情况。各医疗机构要履行主体责任,制定年度任务清单,落实专班推进。

  (二)落实投入责任。按规定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市、县(区)财政要切实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年度预算安排资金用于专科能力提升、高层级人才引培。其中涉及中医药类区域医疗中心、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引培等项目补助资金从中医药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

  (三)强化考核评估。建立差异化、个性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动态监测评价机制。市卫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分年度下达目标任务,市直相关部门建立动态监测评价机制,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公立医院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评价结果运用,确保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措施方案

  为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公立医院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补齐短板弱项,提升运营效能,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21〕12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

  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聚焦能力现代化、模式整合化、服务人文化、管理信息化,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公立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每千人口公立医院(含中医类医院、妇幼保健院,下同)床位数达到5.9张(含医联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3.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每千人口药师数达到0.54人,确保到十四五末我市公立医院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常见病、多发病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0%,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三、统筹优化公立医院资源布局

  (一)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科学规划市域公立医院功能布局,加大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支持力度,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第一医院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管理优势的作用,打造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加强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市中医院等3家医院能力建设,切实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

  等防治能力,逐步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内解决。加强市直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加大与市疾控中心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统筹负责辖区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

  (二)推进医联体提标扩能。推进医联体规范发展,完善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医联体指标监测,定期开展医联体绩效考核和效益评价,引导医联体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围产期保健、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照料、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健康服务。做实人财物统一管理,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实质性运作。支持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专科联盟。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积极探索市直医院退休医师到基层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小病在基层解决。

  (三)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儿科、新生儿科等临床专科,探索精神卫生等临床专科发展,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快推进市级质控中心建设,加强质控管理。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开展中医经典病房试点工作,打造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医科室。

  (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依托市第二医院,加强感染性

  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探索一院多区发展模式,实行一体化运营、同质化管理,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功能。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细化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管控措施,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

  四、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一)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以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为重点,推广门诊和住院多学科诊疗模式,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2022年1月底前,至少建设1个康复医疗中心。建立和完善基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大力推进院前急救网络建设,2022年1月底前完成市域内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推行日间手术,提升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鼓励公立医院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探索实行临床药师院际会诊制度。

  (二)推进健康服务手段创新。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市第一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达到4级,市第二医院、市中医院达到3级,市妇幼保健院达到2级。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为患者提供线上复诊、用药指导、随访和药品配送等医疗服务。至

  少建成1个互联网医院并有效提供服务,实现远程医疗网络覆盖。

  (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中西医协同,市第一医院应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设立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支持设立中医病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区,鼓励和支持市第二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依托市中医院,打造高水平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五、切实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

  (一)推动医院管理提质增效。落实公立医院内部人事管理、中层干部聘任、人员招聘和人才引进、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等经营管理自主权。推进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鼓励对党委书记、院长、总会计师实行年薪制,年薪由市财政全额负担。市第一医院落实总会计师制度,推动公立医院聘请法律顾问,指导提升核心业务供给效率和法治保障水平。强化对公立医院人力资源、设施设备、资产、预算、成本控制、风险防控等重点管理环节的监测评估。建立正向激励和倒逼机制,对管理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医院感染问题的,在医院等级评审、医改考核中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二)提升医院运营效率。整合医疗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全口径、全

  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管理,贯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等各环节,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资金预算执行监测分析,对绩效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将评价结果、项目执行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2022年底前,市第一医院万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当年度全国中位值。

  (三)加强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坚持和强化公益性导向,全面组织开展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强化公立医院医改考核,依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优化指标体系。注重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医联体)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医保资金拨付、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院等级评审、领导班子评价等挂钩。

  六、协同提升公立医院治理效能

  (一)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兼顾医疗发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建立灵敏有序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进行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要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比价关系。支持公立医院优化收入结构,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2022年底前,市第一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达到当年度全国中位值。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二)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对市第一医院医联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试点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工作。探索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科学制定付费标准。完善日间手术医保支付配套政策。常态化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严格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结余留用资金中60%至70%用于医务人员薪酬发放,30%至40%用于医疗机构发展。

  (三)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人员使用控制数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完善岗位管理制度,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公立医院在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自主申报绩效工资总量,逐步提高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固定薪酬占比。适当提高低年资医生薪酬水平,实行中西医同机构、同学历、同职称、同待遇。2022年底前,市第一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达到当年度全国中位值。

  (四)完善医学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健全公立医院引才、育才机制,加快培养引进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打造一批市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七、着力打造公立医院服务品质

  (一)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互联网复诊、慢病长处方等服务,开展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等多元化服务。针对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现实需求,在推行非急诊预约诊疗的基础上,合理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查检验结果等人工服务窗口。支持公立医院开展特需服务,特需服务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三)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建立完善行风管理制度,制定医务人员廉洁从业相关管理规定。保持打击回扣行为高压态势,开展专项排查检查,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从严处理。完善回访

  制度、畅通举报途径、加强线索查办,持续整治术中加项、小病大治等行为。深入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治理,打击欺诈骗保犯罪行为。

  (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守纯粹医者信念,尊重医学科学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推进公立医院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持续加强平安医院建设。

  八、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一)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党政领导班子。党委书记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书记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共党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书记。实施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二)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市卫生健康局具体负责,市国资运营中心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公立医院党委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党员成员实行一岗双责。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组织全面覆盖医院各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全

  面开展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绩效考核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九、组织实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密切配合省统一部署的试点工作,同时按照稳妥有序、点面结合的原则,制定年度推进计划,2025年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达到十四五预期目标。

  (二)落实投入责任。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六项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政策,重点支持医疗卫生领域公益性项目建设,确保公立医院良性发展。

  (三)加强督导考核。根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属地原则对市域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市卫生健康局要加强对改革推进情况的协调和督查,积极学习试点设区市先进经验,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性改革,强化改革运行监测,适时通报改革进展。

  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措施方案

  为推动全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21〕120号)、《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亳政办秘〔2022〕2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综合实力提级,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县域内就诊(住院)率提升至90%以上;(二)精细管理提级,综合效益明显提升,物耗成本降至50%以下;(三)要素配置提级,学科水平明显提升,综合医院建成省级医学重点专科项目1个以上、市级重点专科项目5个以上,中医医院建成省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1个以上;(四)持续推进区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鼓励支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完成三级创建工作。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1.打造市级高水平医院。统筹资金、项目、政策等资源,集中支持区级公立医院,重点打造优势学科群,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基本达到市同类医院水平。

  2.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

  (1)巩固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水平区级公立医院,根据县域病种外转情况,建设重点专科,柔性引才引智,落实两包三单六贯通政策,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医防融合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

  (2)建设紧密型城市医联体。集中力量支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建设成高水平市级公立医院,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按照网格化布局要求和五包十统一路径,高水平建设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2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

  (3)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医共体牵头单位将以慢病为主的普通门诊逐步下沉基层,到2025年三甲综合医院普通门诊服务量减少30%以上。持续推进亳州市人民医院、亳州市中医院、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千医下乡工作。

  (4)建设智联网医院。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医联体,构建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覆盖院前院中院后和全生命周期的整合型服务体系,并逐步拓展到各级公立医院。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智慧中药房建设。

  3.构建1+5+N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全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和可转换病区。

  4.加强专科医院建设。推进区级公立医院精神专科、口腔专科建设,实现区级精神卫生、口腔专科全覆盖。推进妇幼保健院规范化建设,逐步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

  5.建设更有特色的中医医院。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建成三级中医医院。力争建设1-2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体系。

  6.减少跨省异地就医。依托高水平医院,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医保政策联动、转诊备案管理和专项考核,力争到2025年县域内就诊(住院)率提升至90%以上。

  (二)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7.提升临床专科能力与水平。

  (1)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建设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十四五期间,建成省级医学重点专科项目1个以上、市级重点专科项目5个以上。

  (2)加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建设。力争建立区级紧急救援中心和队伍,加强院前急救转运与院内救治协同衔接,打造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急救圈。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初步建设胸痛、卒中和创伤中心,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

  心建设。

  8.推进医学技术创新。

  (1)实施科研强院。争取到2025年,申报获批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立项项目不少于1个。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以技术创新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部分临床学科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与省级高水平医学转化中心对接,拓展院、校、企合作,争创科研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主要用于奖励做出重要贡献人员。大力支持临床单中心、多中心研究,支持公立医院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承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逐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占比。

  (3)促进医院新技术临床应用。及时学习、引进国内、省内先进成熟医疗技术用于临床。积极支持医院开展的医疗新技术价格立项,加快审批,促进医疗新技术临床运用、收费内容与标准与沪苏浙等地医院对接。

  9.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1)综合医院全面开展多学科诊疗,中医医院推广中医综合诊疗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

  (2)建立临床药师下临床制度,临床药师参与疑难复杂疾病多学科诊疗。

  (3)加强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

  (4)规范开展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达10%以上。

  (5)优化预约诊疗服务流程,设置入院准备中心,提供入院一站式服务。推广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服务。

  10.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1)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2025年,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5级以上,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达到4级以上,全区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智慧服务平均级别达到2级和3级,智慧管理平均级别达到1级和2级,三级公立医院院内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达到四级甲等以上水平,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达到四级乙等以上水平,能够支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推动医疗、医保、医药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医疗、医保、医药大数据分析,赋能智慧医疗体系。

  (2)落实国家和行业信息化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加快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系统等智慧服务软硬件,提高医疗服务的智慧化、个性化水平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3)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间信息共享。落实全省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十四五期间实现公立医院跨地区、跨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互认。2022年,实现医共体远

  程心电平台应用;完成区域影像中心建设,基本覆盖本地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接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安徽省影像云平台。

  (4)加快推进全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应用。探索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基于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资源整合,推进等级保护测评,提升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和网络安全水平。2023年实现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居民授权调阅共享。2025年实现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和综合管理等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改造用卡环境,推进电子健康卡(码)运用,与安康码互通互认,实现区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疫情防控、信息查询等一卡(码)通用。

  (三)提升高质量发展新效能。

  11.健全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建立科学决策、分工负责、协同落实、分析评价、沟通反馈的高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推动运营管理全面融入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方法技术,深度融合医院核心业务,强化成本管控与投入产出评价,提升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1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机制,发挥总会计师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内控机制,对经

  济和业务活动的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关键岗位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与内控评价,有效防范管控风险,提升医院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

  13.实行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将市级和区级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经费核拨、薪酬分配、院长年薪制、评优评先等重要依据。公立医院达到B等级及以上。

  (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14.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1)深化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规范管理,优化运行管理机制,将社会化用人员额纳入岗位基数,开展周转池编制使用评估。根据公立医院发展需要,合理制定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并建立动态核增机制,实行编制动态调整。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合理设置岗位,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动态考核。

  (2)增加护士配备。科学测算护理服务成本,合理确定护理服务价格标准。按照岗位标准,合理配备护士,2025年底前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1.3左右。

  (3)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培养达到省内、市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遴选综合素质优秀、发展潜

  力大的中青年骨干到国内外高水平医院或科研机构深造培养。实施江淮名医徽乡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基层名中医培养工程,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

  (4)改革薪酬制度。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根据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医院奖励性绩效薪酬水平和主要负责人年薪水平,人员支出占比力争达到40%。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逐步提高固定薪酬比例,合理确定临床执业医师、其他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薪酬水平。在核定的薪酬总量内,公立医院可自主设立体现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2022年,公立医院全面推开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15.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1)实施卫生招才引智工程。区级公立医院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鼓励柔性长期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星期六医师制度,柔性短期引进省外专家来我区开展疑难病例会诊和手术等。

  (2)落实人才保障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保障,积极支持公立医院引进来、留得住高层次人才和专科团队,按规定对引进人才落实安家费、生活补助、工资报酬、职称晋升、安家落户、子女入学等保障措施,为引进人才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和科研等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

  (3)加强引进人才目标考核。区级公立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力争十四五期间,区临床专科医疗水平显著提升。

  16.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照沪苏浙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内涵、水平和报销比例,稳妥有序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积极申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学习三明经验,改革优化调价规则和程序,建立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开展调价评估,重点提高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支持公立医院开展标志性领先技术,对于技术难度大、外转率高的项目,优先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支持儿童专科等薄弱学科发展;支持中医传承创新发展,积极申报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提高技术劳务性收入占比,逐步达到30%以上。积极申报国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

  17.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积极稳妥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探索按床日付费。落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按人头总额(含外转病人额度)预付政策,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严禁挪用医共体内医保结余资金。实施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

  18.优化医保管理改革。科学制定区域总额预算,合理确定、动态调整付费标准。规范协议管理,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指导推动公立医院积极参与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简化考核流程,严格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五)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文化。

  19.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始终坚持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各环节和全流程,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患者友好、老年友善医院。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工作负荷,落实带薪休假等制度。提供年轻医务人员进修培训机会,构建多层次、多渠道职业成长通道。开展平安医院创建,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公立医院人文关怀制度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注重文化传播和品牌塑造,加强爱岗爱院教育,创建人文关怀医院,提高公立医院公信度美誉度软实力。

  (六)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20.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党组织建立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督促指导行业党的建设,确保相应的机构、人员、工作机制落实,符合条件的医院配备纪委书记;建立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注重发展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入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一位政府负责同志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统筹协调三医联动改革。要确定重点任务和配套措施清单,定期研究推进,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保障。要加强督查考核,区政府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纳入区直相关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二)落实投入责任。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参照沪苏浙有关做法,结合地方实际,合理有效、逐步提高公立医院财政投入力度,财政补助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公立医院长期负债率逐步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三)建立监测评价体系。区级公立医院要对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按季度开展自评;区政府按年度对所属公立医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鼓励各医院积极探索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并复制推广,培育名院名科名医,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篇三:医院双带头人

  

  2023医院多举措引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报告(详细版)

  目录

  2023医院多举措引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总结报告(详细版)

  ..........................................................................................1一、医院党建工作.....................................................................1二、抓医联体建设.....................................................................2三、加强学科建设.....................................................................2四、医疗质量管理.....................................................................3五、改善医疗服务.....................................................................4今年来,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医改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强化医院党的建设,发展紧密型医联体,加强学科建设,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医院党建工作

  不断强化党的领导,及时修订医院章程,推行党建学科“双带头人”工程,党员人数超过3人的科室均单独设立党支部,打造“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三级党组织体系,构建“党建领着业务走、支部建在科室上、作用发挥一线中”工作模式,科室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占比达94%。将每月院务会、党务会整合到一起召开,推动党务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真正实现党政工作“同频共振”。

  二、抓医联体建设

  牵头组建首个城市医疗集团,选派1名中层干部参与自流井区医疗集团筹建工作。选派7名专家支持自流井区中医院业务工作,开展专科门诊155次,手术麻醉118台次,内科病人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4.6%。派驻妇产科、儿科专家在自流井区妇幼保健院开设专科延伸门诊。与市残联共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与市疾控中心合建结核病防治国家示范医疗联合体。28个科室与上级医院形成专科医联体43个,与46家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组建专科联盟9个。作为牵头医院与2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安宁疗护国家级试点机构、培训基地。积极与国内一流医院开展合作,与解放军总医院建立远程医学中心,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管理、医疗、信息“三位一体”的紧密型专科联盟。建立医学影像、心电、病理、检验、超声五个远程诊断检查平台,服务15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截至目前,累计出具各类报告57万余份,为患者节约各类费用4800余万元。

  三、加强学科建设

  实行“院中院”模式,推动成为内、外、门、急、预防、保健体系完整的院内儿童医院。建成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代谢性疾病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等多个综合中心。搭建血糖管理平台,提供中医、康复、营养等全方位诊疗服务。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肌骨超声等多学科诊疗平台20余个。近三年,医院省级重点学科实现零的突破,省级重点专科由7个增至11个、市级重点专科由12个增至14个、市级质控中心由17个增至22个,学科能力持续提升。

  四、医疗质量管理

  修订完善《医疗核心制度》《护理管理规范》等制度。加强“三基三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医院感染等培训,强化手术全过程及8小时外的医疗安全管理。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文化建设”专项行动,以问题为导向,深入69个临床科室督导整改。开展“夯实基础提质量,不忘初心保健康”优秀病历展评专项行动,评选出“十佳病历”、“优秀病历”在院内交流分享。对118例高危孕产妇、273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及隐患进行台账管理,病案甲级率近三年来年均提升5个百分点。持续强化连台手术时间管理,手术连台时间由45分钟缩短至36分钟,手术准点开台率达98.3%。

  五、改善医疗服务

  在眼科、甲乳外科、普外科等7个科室开展日间手术,为自贡及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截至2020年8月,开展日间手术9628台次。其中,眼科日间手术量占科室手术总量的70%,病人平均住院时间减少75%,减少费用10%以上。开通微信公众号,设置预约挂号、健康咨询、线上问诊等模块。上线医保智能审核、临床药学、临床辅助决策等系统,实施就诊流程再造。搭建医患移动服务平台,累计绑定医疗就诊卡21万余张。整合后勤服务资源,成立西南地区首家后勤管理一站式服务中心,实时传输住院病人预约检查、院内运送、医疗废物处置等信息。医院建成川南地区唯一一家智慧健康医疗服务示范单位,患者对医院综合满意率达95%。2023年,获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全国示范案例”。

篇四:医院双带头人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公立医院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补齐短板弱项,提升运营效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聚焦能力现代化、模式整合化、服务人文化、管理信息化,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公立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每千人口公立医院(含中医类医院、妇幼保健院,下同)床位数达到5.9张(含医联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3.6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每千人口药师数达到0.54人,确保到“十四五”末我市公立医院发展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常见病、多发病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0%,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三、统筹优化公立医院资源布局

  (一)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

  科学规划市域公立医院功能布局,加大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支持力度,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第一医院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管理优势的作用,打造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加强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市中医院等3家医院能力建设,切实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逐步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市内解决。加强市直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加大与市疾控中心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统筹负责辖区内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

  (二)推进医联体提标扩能。

  推进医联体规范发展,完善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医联体指标监测,定期开展医联体绩效考核和效益评价,引导医联体为网格内居民提供围产期保健、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照料、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健康服务。做实人财物统一管理,推动紧密型医联体实质性运作。支持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专科联盟。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积极探索市直医院退休医师到基层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小病在基层解决。

  (三)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儿科、新生儿科等临床专科,探索精神卫生等临床专科发展,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加快推进市级质控中心建设,加强质控管理。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开展中医经典病房试点工作,打造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医科室。

  (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依托市第二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探索“一院多区”发展模式,实行一体化运营、同质化管理,发生重大疫情时迅速转换功能。持续强化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细化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管控措施,提高重大疫情应对能力。

  四、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一)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以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为重点,推广门诊和住院多学科诊疗模式,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2022年1月底前,至少建设1个康复医疗中心。建立和完善基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大力推进院前急救网络建设,2022年1月底前完成市域内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推行日间手术,提升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鼓励公立医院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探索实行临床药师院际会

  诊制度。

  (二)推进健康服务手段创新。

  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市第一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达到4级,市第二医院、市中医院达到3级,市妇幼保健院达到2级。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为患者提供线上复诊、用药指导、随访和药品配送等医疗服务。至少建成1个互联网医院并有效提供服务,实现远程医疗网络覆盖。

  (三)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强化中西医协同,市第一医院应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设立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支持设立中医病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区,鼓励和支持市第二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依托市中医院,打造高水平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五、切实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

  (一)推动医院管理提质增效。

  落实公立医院内部人事管理、中层干部聘任、人员招聘和人才引进、内部绩效考核与分配等经营管理自主权。推进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鼓励对党委书记、院长、总会计师实行年薪制,年薪由市财政全额负担。市第一医院落实总会计师制度,推动公立医院聘请法律顾问,指导提升核心业务供给效率和法治保障水平。强化对公立医院人力资源、设施设备、资产、预算、成本控制、风险防控等重点管理环节的监测评估。建立正向激励和倒逼机制,对管理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医院感染问题的,在医院等级评审、医改考核中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二)提升医院运营效率。

  整合医疗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管理,贯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等各环节,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资金预算执行监测分析,对绩效实现程度和预算执

  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将评价结果、项目执行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2022年底前,市第一医院万元收入能耗支出降至当年度全国中位值。

  (三)加强医院绩效考核评价。

  坚持和强化公益性导向,全面组织开展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持续强化公立医院医改考核,依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优化指标体系。注重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医联体)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医保资金拨付、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院等级评审、领导班子评价等挂钩。

  六、协同提升公立医院治理效能

  (一)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统筹兼顾医疗发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建立灵敏有序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进行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要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比价关系。支持公立医院优化收入结构,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2022年底前,市第一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达到当年度全国中位值。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二)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对市第一医院医联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试点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工作。探索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科学制定付费标准。完善日间手术医保支付配套政策。常态化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严格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结余留用资金中60%至70%用于医务人员薪酬发放,30%至40%用于医疗机构发展。

  (三)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严格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人员使用控制数标准,建立动态调

  整机制。增加护士配备,逐步使公立医院医护比总体达到1:2左右。完善岗位管理制度,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公立医院在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自主申报绩效工资总量,逐步提高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固定薪酬占比。适当提高低年资医生薪酬水平,实行中西医同机构、同学历、同职称、同待遇。2022年底前,市第一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达到当年度全国中位值。

  (四)完善医学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健全公立医院引才、育才机制,加快培养引进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打造一批市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七、着力打造公立医院服务品质

  (一)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

  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精神力量。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

  (二)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互联网复诊、慢病长处方等服务,开展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等多元化服务。针对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的现实需求,在推行非急诊预约诊疗的基础上,合理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查检验结果等人工服务窗口。支持公立医院开展特需服务,特需服务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三)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

  建立完善行风管理制度,制定医务人员廉洁从业相关管理规定。保持打击回扣行为高压态势,开展专项排查检查,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从严处理。完善回访制度、畅通举报途径、加强线索查办,持续整治

  术中加项、小病大治等行为。深入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治理,打击欺诈骗保犯罪行为。

  (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坚守纯粹医者信念,尊重医学科学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推进公立医院参加医疗责任保险,持续加强平安医院建设。

  八、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

  (一)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党政领导班子。党委书记和院长分设的,党委书记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共党员的同时担任党委副书记。实施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二)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

  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市卫生健康局具体负责,市国资运营中心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公立医院党委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党员成员实行“一岗双责”。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组织全面覆盖医院各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全面开展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绩效考核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九、组织实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强化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统筹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制机制改革。密切配合省统一部署的试点工作,同时按照稳妥有序、点面结合的原则,制定年度推进计划,2025年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达到“十四五”预期目标。

  (二)落实投入责任。

  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六项投入政策,落实对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政策,重点支持医疗卫生领域公益性项目建设,确保公立医院良性发展。

  (三)加强督导考核。

  根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属地原则对市域内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市卫生健康局要加强对改革推进情况的协调和督查,积极学习试点设区市先进经验,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性改革,强化改革运行监测,适时通报改革进展。

  附件: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分工

  附件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分工

  序号

  目标任务

  任务描述

  具体措施

  责任部门

  完成时限

  (一)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

  均衡布局医疗卫生资源

  出台辛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6月

  设置1个三级公立综合医院。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设置1个二级公立综合医院、1个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市第二医院、市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职责

  加强公立医院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加大与市疾控中心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2022年1月底前,市第一医院建立公共卫生科,2022年底前市直医院全部建立公共卫生科。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统筹规划专科医院

  设置1个标准化的公立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老年病科室建设,到2025年,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5%。加强市妇幼保健院建设,促进儿童保健与儿科临床高质量融合发展。市第一医院设置有病房的精神科和康复医学科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二)推进医联体提标扩能

  推动医联体实质性运作

  组建由市第一医院牵头,市第二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及乡镇卫生院等为成员的紧密型医联体。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支持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组建专科联盟。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加强医联体运行指标监测。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推进医联体规范发展,做实人财物统一管理,完善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定期开展医联体绩效考核和效益评价。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推进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探索公立医院退休医师到基层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医联体内要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发挥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

  市卫生健康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025年12月

  (三)建设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提高专科服务能力

  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儿科、新生儿科、呼吸、消化、感染、麻醉、全科、影像、病理、检验等专科。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开展中医经典病房试点工作,打造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医科室。

  市卫生健康局

  市发展改革局

  市财政局

  2025年12月

  (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构建传染病救治网络

  依托市第二医院,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对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建设。

  市卫生健康局

  市发展改革局

  2024年6月

  (五)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提升综合诊疗能力

  以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为重点,推广门诊和住院多学科诊疗模式,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提供集医疗、治未病、康复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2022年1月底前,至少建设1个康复医疗中心。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月

  建立和完善基于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

  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12月

  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完善网络布局,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2022年1月底前完成市域内院前医疗急救点设置规划编制。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月

  大力推行日间手术

  推行日间手术,提升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

  市卫生健康局

  市医疗保障局

  2023年12月

  强化护理服务

  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强化基础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提供合理用药咨询

  鼓励公立医院开设合理用药咨询或药物治疗管理门诊,开展药物咨询、用药监护、家庭药箱管理、合理用药科普、药物治疗管理、精准用药服务和药品使用监测评价。

  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12月

  (六)推进健康服务手段创新

  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鼓励医院通过5G智慧医疗应用助推远程超声、查房、陪护和手术示教的开展,探索可穿戴设备、大型医疗设备等物联网技术的临床应用。推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高端医疗设备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发和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建立药品追溯制度,依托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探索公立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

  市卫生健康局

  市委网信办

  市科技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12月

  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月

  加快互联网医院建设

  鼓励公立医院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延伸服务链条,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提供线上复诊、用药指导、随访和药品配送等医疗服务。至少建成1个互联网医院,实现远程医疗网络覆盖。

  市卫生健康局

  市医疗保障局

  市行政审批局

  2022年1月

  (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完善网络布局

  市第一医院应设置中医临床科室,设立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市第二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做优做强专科专病

  加强妇幼健康领域工作,鼓励和支持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开展儿科中医药服务。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救治中的独特作用

  健全中西医协同疫病防治机制。依托市中医院,打造高水平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

  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12月

  (八)推动医院管理提质增效

  规范医院管理

  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推动公立医院聘请法律顾问。

  市司法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4年12月

  优化医院管理体系

  推进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市第一医院落实总会计师制度,探索建立运营助理团队。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鼓励对党委书记、院长、总会计师实行年薪制,年薪水平由卫生健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单位和个人任期考核评价结果、个人履职情况、职工满意度以及公立医院医疗数量、服务质量、出诊量、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绩效考核情况核定,由市财政全额负担。

  市卫生健康局

  市财政局

  2025年12月

  (九)提升医院运营效率

  健全运营管理体系

  健全完善医院运营管理制度框架和组织架构,明确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决策机制、业务规范、运营流程,覆盖运营活动各环节的人、财、物、技术,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整合医疗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定期组织开展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等运营效果分析评价。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以大数据方法建立病种组合标准体系,形成疾病严重程度与资源消耗在每一个病组的量化治疗标准、药品标准和耗材标准等,对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成本产出、医生绩效等进行监测评价,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实行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贯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控、调整、决算、分析、考核等各环节,从数量、质量、实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约束。

  市财政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公立医院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按季对预算执行情况、医院总体收支、人员支出、管理费用、对外投资合作、长期债务、资产购置与处置、材料消耗等重大事项进行重点分析。

  市财政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加强资金预算执行监测分析,对绩效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将评价结果、项目执行进度与预算安排挂钩。

  市财政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公立医院要定期公开预决算及相关财务信息,重点公开公立医院收支情况、门诊次均医药费用及增幅、住院人均医药费用及增幅、主要病种例均费用等社会公众较为关心的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以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流程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强化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资产控制、会计控制、政府采购控制、信息公开控制等,防范财务风险、业务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政风险。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降低万元收入能耗支出,2022年底前,市第一医院万元能耗支出降至当年度全国中位值。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推广后勤智慧化“一站式”服务模式。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十)加强医院绩效考核评价

  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全面组织开展二级、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重点考核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医学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等。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持续强化公立医院医改考核,依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优化指标体系。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注重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与公立医院(医联体)财政补助资金投入、医保资金拨付、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医院等级评审、领导班子评价等挂钩。

  市卫生健康局

  市财政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医疗保障局

  2025年12月

  改革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以聘用合同为依据,以岗位职责完成情况为重点,从工作量、医疗质量、行为规范、服务效率等方面全方位开展考核,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十一)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灵敏有序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进行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要稳妥有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比价关系。

  市医疗保障局

  2025年12月

  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

  逐步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2022年底前,市第一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达到当年度全国中位值。

  市卫生健康局

  市医疗保障局

  2022年12月

  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对有利于降低费用、诊疗效果明显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或遇紧急疫情等特殊情况的项目,开通审核绿色通道,对其他省份已经公布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主动纳入。

  市医疗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十二)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对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医联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市医疗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试点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工作。完善日间手术医保支付配套政策。

  市医疗保障局

  2022年1月

  探索对中医优势突出、临床路径明确、诊疗方案成熟、治疗费用稳定的中医病种实行按病种付费,一般中医药诊疗项目继续按项目付费。

  市医疗保障局

  2023年12月

  规范医保协议管理

  明确结算时限,细化结算规则,确保基金及时足额拨付。

  市医疗保障局

  2022年1月

  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常态化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市医疗保障局

  2025年12月

  严格落实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结余留用资金中60%至70%用于医务人员薪酬发放,30%至40%用于医疗机构发展。

  市医疗保障局

  2025年12月

  (十三)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创新人员编制管理

  严格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人员使用控制数标准,进一步深化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市委编办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12月

  建立符合公立医院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在人员总量内合理设置岗位,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岗位设置体系及岗位分级评价标准。按照医、护、药、技、管、助理等不同类别,科学编制岗位责任书,明确各岗位的目标、任务、待遇标准。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可设立专科护士岗位,开展专科护士门诊。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12月

  建立适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落实“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要求,公立医院在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自主申报绩效工资总量,逐步提高人员支出占公立医院业务支出的比例,2022年底前,市第一医院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达到当年度全国中位值。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公立医院可采取多种方式自主分配,可自主设置岗位津贴、科研津贴、夜班津贴、加班补贴等体现医疗行业特点、劳动特点和岗位价值的薪酬项目。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改革以科室为单位的“收减支”分配办法,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行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适、考核兑现。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12月

  适当提高低年资医生薪酬水平,实行中西医同机构、同学历、同职称、同待遇。充分考虑中医药医务人员收入情况,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向中医医院倾斜。公立医院的薪酬水平对中医药特色优势突出的中医医院予以适当倾斜。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落实“两个同等对待”

  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培训对象培训合格当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在招聘、派遣、落户等方面,按当年应届毕业生同等对待。对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在人员招聘、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对待。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十四)完善医学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坚持分层分类评价

  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岗位人才评价重点,增加临床工作数量和质量指标,差异化制定评价体系。将医务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实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022年12月

  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不把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情况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推动由岗位设置合理、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公立医院自主开展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关心关爱医务人员

  完善促进卫生健康事业投入保障机制,推动医疗卫生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和休息条件,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公立医院要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强度,合理配备医务人员,科学安排诊疗护理班次。按照规定为医务人员安排带薪休假,在休假期间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鼓励公立医院通过设立青年学习基金等多种方式,关心年轻医务人员成长。健全职工关爱帮扶制度,积极开展“职工互助一日捐”活动。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十五)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

  推进医院文化建设

  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大力弘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十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互联网复诊、慢病长处方等服务,开展诊间结算、床旁结算等多元化服务。

  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12月

  开展志愿服务

  开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愿者服务,公立医院可设立医务社工岗位,为特殊群体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十七)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

  完善行风管理

  制定医务人员廉洁从业相关管理规定。开展回扣问题专项排查检查,一经查实依法依规从严处理。完善回访制度,畅通举报途径,加强线索查办,持续整治收受“红包”、术中加项、“持刀加价”、小病大治等医疗乱象等行为。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月

  打击欺诈骗保

  深入开展医保基金专项治理,打击欺诈骗保犯罪行为,切实推进对欺诈骗保责任人的多重查处。

  市医疗保障局

  市公安局

  2025年12月

  (十八)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健康宣教

  加大健康教育和宣传力度,做好医患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与信任。

  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12月

  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

  将解决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公立医院参加医疗责任保险。

  市卫生健康局

  市司法局

  2022年1月

  加强平安医院建设

  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完善安防设施设备。巩固多部门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

  市卫生健康局

  市公安局

  2025年12月

  (十九)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公立医院院级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凡属重大问题应当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决定。

  市委组织部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健全完善医院党组织会和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制度,明确各自决策范围、事项和程序,建立并实行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和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执行情况报告制度,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月

  在公立医院章程中明确党建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党组织研究决定医院重大问题的机制。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月

  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政治强、促改革、懂业务、善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标准,选优配强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和院长。

  市委组织部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实行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院长分设,党组织书记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院长是中共党员的同时担任党组织副书记。

  市委组织部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6月

  做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医院党组织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制定实施公立医院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选拔任用具体办法。

  市卫生健康局

  市委组织部

  2022年1月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建立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探索建立以医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体系。

  市卫生健康局

  市委组织部

  2022年1月

  (二十)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

  提升党组织建设

  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组织全面覆盖医院各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市卫生健康局

  2023年12月

  建立医院内设机构党支部参与人才引进、队伍建设、职称职级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分配、评奖评优等重大事项讨论决策的制度机制。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月

  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

  实施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落实公立医院党建责任

  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部门具体负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

  市委组织部

  市卫生健康局

  市财政局

  2025年12月

  公立医院党组织承担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政领导班子其他党员成员实行“一岗双责”。

  市委组织部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全面开展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把党建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定、绩效考核和巡视巡察工作内容,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市委组织部

  市卫生健康局

  2025年12月

  (二十一)落实工作责任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

  2023年前全面铺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

  市卫生健康局

  2022年12月

篇五:医院双带头人

  

  学术技术带头人培育管理

  双

  向

  目

  标

  责

  任

  书

  XXXXXX医院

  二0一五年一月

  填表说明

  1、“管理对象在培育管理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获奖情况”指在培育管理期内,管理对象主持完成的项目、课题、出版发表的重要著作、论文,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及荣誉称号等,此栏在培育管理期满时由管理对象填写;

  2、“管理对象的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指管理对象在三年培育管理期内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和研究方向、预期成果以及为此采取的措施,此项内容应有单位审定;

  3、“管理对象所在单位采取的培育措施和提供的保障条件”指所在单位在政治思想教育、项目安排、资金资助、成果申报、职称评定、国内外进修、工作生活条件该善等方面所采取的促进培育管理对象健康成长,保证培育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措施,此项内容应征求本人意见;

  4、“培育管理工作情况考核意见”包括管理对象所在单位对管理对象履行培育管理目标责任情况的考核意见和上级主管部门对管理对象所在单位履行培育管理目标责任情况的考核意见。在考核意见中,须指出培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5、《责任书》中各栏目不够填写时,可另行附页。

  一、管理对象简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文化程度

  学位

  职称

  行政职务

  所在科室

  毕业时间

  毕业学校及所学专业

  管理对象在培育管理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获奖情况

  二、管理对象的工作目标、计划和措施

  1、总体目标、措施

  管理对象签名:

  年

  月

  日

  三、医院对管理对象采取的培育管理措施和提供的保障

  1、培育管理期间的培育管理计划和主要措施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2、年度工作计划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四、培育管理工作情况考核意见

  1、医院对管理对象的考核意见

  第一年:

  考核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第二年:

  考核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第三年:

  考核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2、主管部门对管理对象所在单位的考核意见

  第一年:

  考核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第二年:

  考核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第三年:

  考核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篇六:医院双带头人

  

  “双主任制”来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实?河南省?童医院和北京?童医院合作共建的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喉科、泌尿外科、?肤科等9个重点学科将实?“双主任制”管理模式。这是继前不久刚揭牌?个国家区域医疗中?的复旦中?厦门医院之后,??实?科室“双主任制”的国家区域医疗中?。作者|林暑?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国家区域医疗中?实?科室“双主任制”11?30?,在河南省?童医院(郑州?童医院)内,国家区域医疗中?正式揭牌。据报道,该中?是国家卫健委在全国规划设置的?批试点建设的国家区域医疗中?之?,以

  河南省?童医院为创建主体单位,与?都医科?学附属北京?童医院合作共建。值得关注的是,河南省?童医院和北京?童医院合作共建的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喉科、泌尿外科、?肤科等9个重点学科将实?“双主任制”管理模式。这是继前不久刚揭牌?个国家区域医疗中?的复旦中?厦门医院之后,??实?科室“双主任制”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在“双主任制”模式下,北京?童医院专家担任临床科室“特聘主任”,承担河南省?童医院相关科室的学科发展、临床诊疗、科研教学、?次培养等任务;与河南省?童医院各科室“执?主任”?同打造河南本?学科团队。关于“双主任”的分?,河南省?童医院院长周崇?向媒体介绍,河南省?童医院主任负责整个科室的?常运营和管理,院内外的对接联系,?北京?童医院的主任要负责医院的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科研选题?项制定发展规划等。官?资料显?,河南省?童医院是?所拥有4个院区,开放床位2200张的三甲?童医院。医院现有职?3000余?,年门急诊量224.40万?次,出院病?10.40万?次,?术量2.21万台次。北京?童医院是?所编制病床970张的三甲综合性?科医院。医院现有职?3000余?,年门诊量300余万?次,住院病?7万余?次,?术逾2.3万例。“双主任制”缩短打造?才周期,降低?才培养成本什么是“双主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双主任制”的原厦门市卫计委印发的《三级医院柔性引进?级医学?才实?“双主任制”管理实施办法(试?)》提到:“双主任制”是指厦门市三级医院重点专科和规划重点建设专科,以柔性引进?式,特聘国内外知名医院学科带头?、知名专家担任该专科主任(专称:“特聘主任”)。同时,厦门市三级医院在该专科选聘本院专家担任执?主任(专称“执?主任”)。简单理解,“双主任制”就是?个科室两个主任,?个是“特聘主任”,另?个是“执?主任”。“特聘主任”是指三级医院聘请的国内外知名医院学科带头?、知名专家,医院赋予特聘主任全?管理科室的权?。“特聘主任”要负责医院的承担学科发展、科室管理、临床诊疗、科研教学、?才培养等责任。“执?主任”由本院专家担任,“执?主任”根据特聘主任的授权负责科室的?常管理具体?作。为什么要实施“双主任制”?

  为什么要实施“双主任制”?据《光明?报》当年的采访报道,当时的厦门市卫?局局长杨叔禹坦?实施科室“双主任”制是被逼出来的?法,厦门地缘优势和学术影响?法与“北上?”?较,引进?层次医疗专家资源很困难。上述《办法》也说得很明确,实施“双主任制”是为破解厦门市引进?层次卫??才难题,快速提升厦门市医学学科建设?平、临床诊疗技术?平和管理?平。可以说“双主任制”缩短了打造?才的周期,降低了?才培养的成本。“双主任制”作为重要指标纳?绩效考核“双主任制”实?的情况如何?2017年8?,作为复旦?学附属中?医院(上海复旦中?医院)唯??家跨省紧密

  型医联体的复旦?学附属中?医院厦门医院(复旦中?厦门医院)开始实施临床“双主任制度”。据了解,复旦中?厦门医院的所有科室主任与上海复旦中?医院完全是同?班?马。彼时,上海复旦中?医院位居复旦版中国医院排?榜第六名,复旦中?厦门医院刚刚开业。全?“复制”国家队医院科室主任,复旦中?厦门医院可谓起点极?。根据公开报道,当时,上海复旦中?医院的92位主任、执?主任等签署了聘?书,实?临床“双主任”制,并作为重要指标纳?绩效考核,与年终考评相关。在临床“双主任”制下,上海复旦中?医院各科室主任兼任复旦中?厦门医院所有临床及医技辅助业务科室主任,并?少保证每?1-2次出差厦门看诊?术、查房带教。于是出现了上海复旦中?医院?批专家上海、厦门两地跑的现象。开诊三年以来,复旦中?厦门医院在媒体报道中被冠以“学霸”称号。究其原因在于该院?份亮眼的成绩单:42个临床医技科室开设,501张床位提前开放,65%三四级?难?术占?;30多项创新技术填补厦门乃?福建医疗领域空?,40%的患者来源厦门以外的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不仅如此,10?22?,复旦中?厦门医院揭牌了?个国家区域医疗中?,旨在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试验?。(本?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PS: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您对科室“双主任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评论,也欢迎将您的经历体验投稿给看医界(投稿邮箱:vistamed126.com,也欢迎加?编微信kanyijie2020),与更多医疗同?共同分享。END

推荐访问:医院双带头人 头人 医院 双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