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9篇

时间:2023-04-29 17:50:06 浏览量:

篇一: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医药销售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评价

  药店是现今中国药品零售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形式,经营通过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原则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规模效益,有着其他零售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但是,纵观我国医药

  经营市场,既有许多优势条件,也存在许多问题。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对医药

  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个保障。内部审计评价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评价分析现行的做法有无改进的空间,同时结合业务、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也提升了整个团队对于问题的共识和认知。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的全面评价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一、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评价的概述

  (一)基本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合法合规、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评价是定期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其目的是评价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对实现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二)方法内部控制的方法包括前馈控制(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事中控制)和反馈控制(事后控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有多种,主要有个别访谈法、调查问卷法、专题讨论会法、抽样法、比较分析法、标杆法。现代

  药店用得最多的是比较分析法和标杆法,通过对

  门店的销售指标完成率、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完整程度来进行评价。主要采取从门店的收货验收记录,养护记录、温湿度记录,人员培训记录和销售完成量比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考核。

  二、现代医药

  企业内部控制及内部

  控制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药品零售行业的化程度不断扩大,药店在药品零售行业的主导地位日趋明显,企业快速扩张、药品零售

  率不断提升但规范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赢利模式和核心竞争力,规范化程度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等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医药行业的企业经理人,但所有问题都有其起因具体表现。

  (一)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的思想意识不强随着我国目前医药市场的开放,使一部分民营企业家依靠着自己对医药市场的把握能力和个人的敢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利用自己对医药市场的熟悉以抢占市场份额方式迅速发展自己的店。经过国家这两年的大力宣传和整治,民营企业家们大都对企业的财务工作有了初步的改观和重视,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还是认为市场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如何抓内部控制,如何评价内部控制却很陌生,对他们来说内部控制和评价就是一纸空文。他们还没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在现阶段的医药

  企业中内部控制评价能够找出经营的弱点,能够使自己的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上到下全员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目前,多数医药

  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企业中所有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领域和业务操作系统。尤其是一些三四线城市的药企,没有一个从上到下做实质性的内控制度,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些内控制度的制定是按照GSP文件要求制定的,为了检查而制定,浮于表象。制定了制度但是实施力度不到位,这样做的后果是短期内很难发现企业内部出现的管理缺陷,同时不能对缺陷进行风险评估和评价。

  (三)货币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未实施到位资金管控不严,可能出现舞弊、欺诈,导致资金被挪用、抽逃现象。在有些医药

  企业下属的门店中常常出现收入不入账、坐收坐支等不规范行为,存在收支不相符现象,将多余的现金占为己有,利用钱账兼管的机会贪污现金。其主要原因是会计稽核人员未能及时履行职责,未能有效地实行好内

  部控制。2015年我地州级国有药材公司下属的一个

  门店,一年内现金短款5万多元,由于连续两年发生类似短款现象,公司领导直接

  处理,最后由于职责划分不明确,未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未指定专人定期核对等等原因无法破案,公司领导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事原则,让门店所有员工按照职位的大小都进行了赔偿,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

  药企的购、销、存各环节没能合理配合购、销、存是一个

  于生产制造过程之外的,又与之紧密联系的业务流程。在一个医药

  企业中,购、销、存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价值,但由这三个步骤组成了企业内部药品物流通道,对这个流通过程的深入管理是促进企业增值的关键。每个药品

  企业都按照新版《药品GSP认证现场检查评定标准(药品批发企业)》《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了药品的采购、收货、验收及储存的操作规程。但是在购、销、存的环节,还是在一些地州县级的民营医药

  企业中出现各种状况,如:采购部、仓储保管部并没有按照操作流程执行,采购部、质量管理部和质量负责人都是一个人,药品收货和验收也由一人担当,同时采购部与销售部没有合理分工配合,加之很多

  药店为了刺激药店的销售,给每个门店都有销售任务,出现了畅销的药品脱销,大多普药积压的现象,药品仓库管理员工作迟缓未能及时提供各类药品存量情况。因为购、销、存各环节不能合理的配合使得一些医药

  企业成本提高,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例如我们县市有一家

  药业,它的直营店和加盟店一共有15家,其中二店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店长管理能力强,其销售能力也很强,公司每次按照规定派送药品,该店都能及时销售完成不积压货,而三店相对销售情况就比较差,往往是按照规定配送的药品到最后滞销了赶紧调拨给二店销售,药品的保质期基本上只剩两个月了,这样无形中就造成门店之间有的无货,有的积货滞销,最终出现库存药品临期的现象。

  三、现代医药

  企业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审计评价的方法

  (一)提高企业领导者对内部控制和评价的思想认识强调以人为

  本,加强以人才队伍建设和财务信息共享为中心,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从上到下的一致性,发挥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首先对

  药企的组织架构,治理结构、决策机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及公司运营管理方面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在整个内控制度评价系统里,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是相互制衡的,工作程序清晰明确并严格履行。减少内控制度被忽视或规避的可能性。转变传统观念,以新的角度诠释和思考,使控制理念成为控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质,通过宣传告知员工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并通过建立适当的管理层控制机制,让员工接受控制理念并能去配合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内部控制的良性运行。

  (二)构建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从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两个方面着手,切实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的较高层面存在并运行,对各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起着统领、约束和影响作用。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好比上梁,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好比下梁,上梁不正,下梁自然歪。业务层面的控制则需要从医药零售企业制度的完善即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环节入手,设计并运行起一套切实有效的、完整的内控制度,是目前各医药

  企业所急需的。

  (三)全面提高货币资金的有效控制要想全面提高医药

  企业的货币资金的有效控制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首先,合理划分职责,确保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具体办法如下,(1)资金支付的审批和执行。如:对公司管理人员明确审批资金有限额,审批权限有上线,审批范围有限定,特别是对药品的采购金额的大小权限及范围制定相关控制措施。(2)资金的保管、记录与盘点清查。如:总公司财务稽核定期对门店各自的收支汇总表、销售小票、银行入账和社保入账进行核对,以确保销售收入不存在账外循环。(3)遵守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部过程。(4)对办理资金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其次,加强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控制,建立严格监督检查制度。

  (四)建立以“销”定“购”策略,确保最低存量,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采购是存货管理的第一环节,做好医药

  企业采购环节的物流管理,是整个购、销、存管理中的重要依据。一方面应将本企业所经营的药品品种进行分类管理,药企经营的药品一般可分为“主导”与“辅助”两类,主导药品主要表现OTC药品及一些保健品,其销售量大且利润空间也大,是药企利润的主要来源;辅助药品主要有处方药及中草药,其销售量小且利润空间也小,其中中药还有重量损失,但都是药企销售中必不可少的,可以作为是药企利润的补充。药店销售量的多少是核定采购量的来源依据。另一方面根据药品的保质期及本企业的资金流的情况,对前一个季度的销售量的平均数和资金流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再确定药品的采购量及最低库存量。这样既能保证销售的正常所需,又能降低对资金在采购环节的不必要占用,从而实现“钱”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十七条:“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必须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经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经营全过程持续符合法定要求”。药品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来实施,首先采购部门要确保供货单位和所经营药品的合法性。做到购进药品的审核率、合格率及合法性都达到100%。其次,药品仓储部门做到药品养护率、出库复核率、仓库卫生管理及仓储管理和规律都达到100%,运输完好率达到99%。质量管理部做到药品入库验收率100%,验收后入库药品合格率100%,不良反应及时性100%。质量风险管理是企业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通过对预先设定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从而确定该因素在影响流通过程中药品质量的风险评价。通过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使全体员工主动地识别并控制药品经营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进一步保证和加强药品和服务的质量。

  (六)提高监督机制——建立内部审计和评审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流程,使其在中自身考核管理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不

  断完善,实时地进行修正和调整。是内部审计立足于医药

  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立公司评审机制,对管理体系实施内部审核,验证其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且有效运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促进公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有效防范质量风险,确保药品经营质量。内部审计和评审机制作为

  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和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一个十分有效而又重要的内部监督形式。

  结语

  总之,医药

  企业有效的内部审计和控制评价制度是顺利实现未来发展的前提。做好“钱”与“物”的融合更是医药

  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有好的内部评价体系,必然会加速“资金”的流转;快速的“资金”流转,必然使企业得到健康的发展。

篇二: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GMP与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

  摘要: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内部审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好坏,其是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的系统化的检查,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经营环节、管理环节等各方面问题,以此帮助企业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为了有效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企业需要积极构建GMP管理体系,以此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明确要求,有效落实GMP质量管理目标,以此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本文主要浅谈GMP与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

  关键词:GMP;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引言: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个系统、专业、严谨的工作,其既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也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流程,才可以有效落实GMP管理体系基本要求,以此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关于GMP的相关文件规定,各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根据相关程序对企业管理人员、厂房、各设备、文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药品销售、用户投诉、产品回收的分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以此确保企业生产项目更加规范完整,符合相关规定内容。该文件要求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根据GM相关规定,自我检查、自我约束,并将审计工作落实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融入到各部门、各人员岗位中,以此计划性的开展基于质量管理的审计工作。对于生产部门而言,需要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此引领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科学开展,虽然自我检查不属于质量审计具体计划内容,但是质量审计也需要被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以此确保管理部门各工作有效落实。

  二、制定详细的计划

  在企业基本的生产条件下,企业需要每年根据GMP质量体系基本要求,组织各部门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内部审核工作,对于该工作可以集中进行或者分阶段进行,选择多种审核方式,确保审核效果更佳。在每年初,企业安排专职审计人员编制审计计划、审计方案,根据GMP管理体系中的内部审计基本要求,由主管领导部门批准后才可以有效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对于各种意外情况、特殊情况,需要告知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以此根据该体系整体情况或者体系中的部分计划进行审核。一般情况下,特殊情况包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质量事故或者顾客投诉;组织机构、生产环境、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和GMP质量相关的要素出现了变化;国家、省市区主管部门GMP认定、复检或者监督工作需要提前两个月进行;根据具体要求、系统分阶段计划进行专项检查,比如生产工艺流程验证、文件检查培训情况等。

  三、明确职责对接机构

  第一,明确内部审计主管领导。药品生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由主管领导全面负责,重点对年度审计计划、审计小组工作人员等进行审核、批注,明确审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审核项目,以此做出指导,并对审核报告进行批注,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汇报审核结果。第二,明确审计小组成员。药品生产企业需要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明确工作内容,组织开展工作,科学实施内部质量审核供桌,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对于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好坏进行追踪、检查。且生产质量审核小组组长可以由企业总经理授权任命的副经理、总工程师复杂,对于生产质量审核内容主要由企业质量保证部门,GMP管理部门依次负责,总之,对于审核小组成员的安排需要根据审核工作的内容和要求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和被审计人员需要没有任何责任关系,有特殊关系的需要及时回避,以此确保审计工作公平公正的进行,且各组内必须要有专职生产质量审计人员。

  第三,专职审计人员。对于专职审计人员可以由医药行业从业者或者医药专业人才组成,必须要保证他们具备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了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经过了GMP质量管理培训,获得了审计人员资格证书后被聘请

  任职的。第四,被审计部门。在药品生产企业开展审计工作时,被审计部门和各人员需要密切配合检查、审核,对于提出的要求和问题需要及时改正,各预防措施也需要一一检查,对于不符合GM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需要限期整改,以此确保按时完成[3]。四、制定内部审计程序

  为了有效推动质量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落实,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科学、可靠的审核步骤、流程等,其具体包括准备、实施、报告、追踪等几个步骤,具体如下所示:第一,审计准备。第一,制定需要进行的内部审计计划。对于审计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种:审核的目标、范围、依据、文件、标准、审核小组人员、审核时间和任务;第二,明确审核标准。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内部审计工作本质上来说是基于GMP认证体系的自我检查、自我管理的过程,自我检查依据和标准就是GMP相关附录和要求、GMP验收细则等。在具体检查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各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质量管理情况,在此原则上需要明确GMP基本要求和标准,以此提出量化、准确的考核项目,便于及时进行评价、统计、总结、追踪等。对于审核标准的改变和调整也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根据企业生产要素、员工情况等进行改进。

  第二,具体实施。先需要组织会议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审计组长需要带领审核小组成员和接受审计工作的部门代表举行会议,明确审核目标、范围、任务、依据、方法,以此对各审核活动进行详细的安排;具体实施,先需要对安排的审核项目检查表进行分析,各审核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现场谈话、检查、文件检查、信息搜集的方式来明确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情况,并做好信息记录工作。对以往出现过的各种不同程度的质量事故、质量问题等不符合GMP相关要求的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了不合格情况则需要现场指出,要求负责人明确,对于不符合的要求整改,并通过书面报告形式将问题汇总,交由考核部门进行考核。第四,审核结果评估分析。审核小组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记录结果,来分析其是否符合相关文件指示、审核标准,在明确后在表格中填写出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以此形成整改报告单。在具体填写时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做好语言精简、明确,考虑不符合GMP质量管理体系造成的各种影响,以此在明

  确其标准时可以将其具体分为基本不符合、严重不符合两种类型,并将其上报上级审核部门进行明确。第五,召开总结探讨会议。在审核工作完成后,审核小组成员和被审核部门代表需要再次组织会议,审核小组组长主持并开展总结工作,明确宣布最终确定的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项目[4]。五、制定内部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小组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在一周内及时对审计工作记录、结果、表格等进行整理,以此编写审计报告,后发放相关部门,重点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负责人、审计结果、被审计部门责任人等发放报告,以此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和调整提供依据。

  六、结束语

  总之,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药品的安全,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对此药品生产企业需要明确GMP质量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基于GMP认证做好自我检查、自我评估工作,根据自身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开展该工作,以此确保各项目、各任务都符合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贾志强.新版GMP强化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J].福建质量管理,2019,03(No.237):27-27.

  [2]姜莉.从GMP认证的角度谈药品生产企业的药检管理[C]//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3]徐卫国.GMP实施过程中的“十有管理”[J].上海医药,2018.

  [4]张爱萍.药品管理与药品GMP制度[J].中国现代中药,2019(2):4.

篇三: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确认及相应审计程序

  不同类型销售业务的收入确认

  药品生产公司、医药公司都是根据所开具的增值税发票确认收入,即各种销售业务形式都体现在公司收入中,但其中确认的某些收入或收入的某些方面可能不符合《收入准则》,因此,需对不同类型医药的收入作具体后再予确认。

  1.退货的风险及收入的确认

  按照《收入准则》的要求,确认收入要满足4个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医药公司正常销售、代理销售及换货、配售等含有商品发出的业务,商品所有权虽然已转移给买方,但由于、诊所、药店的垄断性经营权力,只要是客户还没有将药品转移给最终的消费者,一般都有退货的权力。因此药品所有权上的主权风险并不能转移给买方。由于医药公司可以将由医院、诊所、药店退回的药品退还给药品生产公司,药品所有权上的主权风险并不真正由医药公司承担,因此,医药公司在药品销售后确认收入是基本满足《收入准则》的。

  药品生产公司在药品销售给医药公司或医院、诊所、药店后,即使已收回全部货款,只要还存在继续交易的可能性,就存在药品退货的风险,但这种风险在正常经营状态下是可以估计的,属于可控制范围,因此仍然可以确认收入。在非正常状态下,如医药公司GSP达标、药品省级批号改为国家批号过程中,部分药品存在大量的退货,此时,以前年度销售确认的收入存在很大退货风险。因此,药品生产公司销售药品能否确认收入要充分评估其退货的风险后再确认。一般认为,销售药品后应该确认收入。

  2.正常销售、代理销售、快批销售收入的确认

  正常销售、代理销售、快批销售有真正的物流和现金流,满足《收入准则》的四个条件,因此可以在货物发出,取得对方确认收到货物的凭证或收到回款后确认为收入。

  3.过票业务收入的确认

  大多数过票业务没有真实的物流,不构成医药公司销售资源的真实,仅是通过开具发票来确认收入,不满足商品销售基本条件—―存在商品,不能确认为销售收入。而有些过票业务,虽然药品没有进入一级代理医药公司仓库,但在药品实际发运过程中,一级代理医药公司实际上是控制着药品的流动,药品所有权风险是从药品生产公司转移给一级代理医药公司后再转移给其他医药公司的,满足《收入准则》的四个条件,可以在货物发出,取得其他医药公司确认收到货物的凭证或收到回款后确认为收入。这类业务实质上仍是代理业务。由两家或两家以下的公司互相开具发票,而没有实际药品流动的业务是虚构收入行为,可以将其归入过票业务,不满足商品销售基本条件――存在商品,不能确认为销售收入。

  特殊销售类型的收入确认问题

  换货、配售、过票等销售业务,由于药品生产、销售国家许可证制度、国家制定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和商品市场经济混合作用而存在,这类业务与传统的准则所确定的销售业务有较大不同,能否确认其收入值得探讨。

  1.换货业务的收入能否确认

  换货业务有实际的物流,没有或不需要现金流,表面上满足《收入准则》的四个条件,在换货行为发生后应该确认为收入。但换货行为本身一般不能给换货公司产生经济利益,换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次销售,药品的真实利益是通过下一次销售才能体现出来。如美国《收入准则》将为了销售而进行的同类商品换货行为明确定义为不能确认销售。因此,笔者认为,换货业务不能确认为销售。如何解决不确认收入与我国《收入准则》规定相矛盾,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配售业务的收入能否确认

  配售业务有实际的物流、现金流,表面上满足《收入准则》的四个条件,在配售行为发生后应该确认为收入。但配售业务不掌握客户真正实际需求,实质上是代客户送货的服务行为,属服务业务。药品在从事配售业务的医药公司仓库事实上是代保管的,在不能销售给终端客户时可以向药品生产公司退货,没有发生商品所有权风险的转移。因此,笔者认为,配售业务不能确认为销售。但配售业务利益结算是按两次销售发票的差价来进行的,存在表面上的有买有卖;

  配售业务收到终端客户回款期与支付给药品生产公司货款期是不同的,两者的不同存在资金时间占用的收益;

  对于从事配售业务的医药公司,既存在按照药品生产公司的要求向终端客户进行配售的业务,又存在自主从事该药品对其他客户销售的业务,两者反映在同一采购业务上,要在不确认配售业务收入时将为配售业务发生的采购业务从总的采购业务中区分开。配售业务的收入是否确认值得探讨。

  3.不能确认收入业务的收益如何确认换货、配售、不属于代理性质的过票等业务虽不能确认为收入,但从事该类业务确实能够为公司带来一定的利益流入,利

  益是在会计报表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是否体现终归是个需要明确的问题。配售业务实质是服务费收益、资金占用收益,过票业务实质是手续费收益,这些业务虽然不是公司主营业务,但公司具有药品经营资格带来的其他业务,因此笔者认为将其收益体现为损益表中其他业务利润较为合适。换货业务收益表面上在换货行为发生时,由于换出药品的进销差价产生,但该收益只有在换入药品销售后才能真正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其收益在换货发生时不确认,而按换出药品价值金额登记换入药品价值,在换入药品销售时,将其收益再予确认。由于换入换出药品数量、品种较多,按换出药品价值金额登记换入药品价值工作量大,可先将换货业务产生收益在换货行为发生时确认为其他业务利润,在换出药品销售时确认换出药品的收入、利润。这样的会计处理简便易行,问题是换货收益需提前确认。笔者认为,如果换货业务是医药公司经常性业务,换货业务收益金额不是很大,根据重要性原则采取后一种处理也是可以的。

  4.非同类药品的换货行为及现金流不满足《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国际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不包括非同类商品换货,而我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以前也规定不包括非同类商品换货。医药生产公司非同类药品换货实质是原材料厂家取得回款的权力,因此笔者认为,医药生产公司非同类药品换货可以确认收入。医药生产公司非同类药品换货及医药公司各种销售模式经常会产生公司间互相抹账,没有真实的现金流或现金流比例低于交易金额的25%,不满足《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确认收入的条件。按照《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该类交易都不能确认为收入。笔者认为,作为药品生产、销售公司,其销售行为能否被确认为收入,首先应该判断其销售行为是否为公司的经常性的经营行为,如果是,按是否满足《收入准则》的规定确认收入,不必考虑《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支付现金的比例要求;如果不是,按《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规定处理。

  如何识别不能确认收入的销售业务并采用相应审计程序

  换货、配售、不属于代理性质的过票等销售业务不能确认为收入,作为从事医药公司年度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就需要将换货业务、配售业务及不属于代理性质的过票业务从正常的销售业务中区分出来,这也是正确确认销售收入真实性的关键。那么,如何识别?笔者认为,可从其业务特征与其他销售业务特征差别入手,采用特殊的审计程序。具体如下:

  1.不属于代理性质的过票业务审计程序

  过票业务的特征:没有真实的物流,账务系统账套一般都同时作相同的购进和销售,购进与销售发票品名、数量相同,过票业务一般不进入业务系统账套。

  审计程序包括:(1)获取账务系统、业务系统采购明细表、销售明细表,核对不同系统采购与采购、销售与销售两者之间的品种与数量差异;对相同品种数量

  差异大的项目,重点检查销售收入凭证。(2)检查每月增值税进项、销项明细表,对日期相同或相近、金额保持一定比例顺差关系(比如销售金额比采购金额高1%-3%)的采购、销售业务检查发票凭证;检查采购发票、销售发票药品品种、数量是否一致。(3)根据发票追查采购、销售业务原始凭证,检查是否有真实的入库单、质量检验合格证、保管员入库签字,出库单、保管员出库签字。(4)根据上面检查,发现过票业务特征的,将该业务性质询问财务、销售人员;如果公司称是直接从药品生产公司发货到客户的代理性质的销售业务,索取代理协议、返利协议,查看是否获得或了返利。(5)判断是否为不能确认收入的过票业务。

  2.换货业务审计程序

  换货业务特征的采购与销售是同一客户、且为大客户,销售药品的单价与采购单价相近,没有现金流或只有形式上的现金流。所谓形式上的现金流就是双方在同一时期,用票据通过背书转让的方式互相结算。

  审计程序包括:(1)检查采购明细账、销售明细账,将采购与销售是同一客户的采购金额、销售金额单独列示出来,比较两者之间的差额。(2)检查收款、付款过程是否为无现金流的抹账或形式上的票据背书结算,采购与销售金额的差额结算方式。(3)检查销售给该客户的药品单价与购进价是否相同或相近。(4)根据上面检查,发现换货业务特征的,将该业务性质询问财务、销售人员。(5)判断是否为不能确认收入的换货业务。

  3.配售业务审计程序

  配售业务特征是:与药品生产公司有配售协议,销售客户为,药品销售与采购价差大约为3%-8%.审计程序包括:(1)检查销售明细账,将销售客户是医院的销售业务单独列出;检查销售业务,将销售药品名称、单价列出。(2)检查采购明细账,找出销售医院药品的采购厂家;将药品的进销差价在3%-8%内的药品生产公司列出。(3)索取与上面药品生产公司签订的有关协议,检查是否有配售条款。(4)根据上面检查,发现配售业务特征的,将该业务性质询问财务、销售人员。(5)判断是否为不能确认收入的配售业务。

篇四: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三、审计范围与内容

  此次审计范围为药库的药品管理情况,重点审查药品采购、药品出入库流程、药品变价收入与盘盈亏处理、药品计价挂账核算等情况。根据工作实际,视情进行延伸审计。具体审计内容如下:

  (一)药品采购计划情况。①审查药品采购计划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是否适应医院、科室的需求,是否列入经费预算。②审查药品采购是否适用对路,数量是否适当,品种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计划不周、盲目采购等问题。③审查药品采购是否按计划执行,有无超计划和无计划采购,有无自己主张随意采购的问题。

  (二)药品采购招投标情况。①审查采购方式是否优选、合规,是否对供应商资格进行调查核实。②对于应当按照招投标方式采购的药品,是否执行了招投标;审查招标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履行了审批手续,有无擅自决定招标方式;抽查招投标文件资料是否真实、完整,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有无弄虚作假、违法违纪问题;审查有无将必须进行招标的药品采购项目化整为零或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的问题。③对于不宜实行招投标方式采购的药品,审查是否采用了竟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是否履行了审批手续,采购文件是否真实、完整、采购程序是否合规。

  (三)药品采购合同签订情况。①审查有无虚签或不签药品采购合同的现象,合同文本是否合规,要素是否齐全。②审查合同的条件,标的、数量、质量、运输、交换、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表达双方的意愿,手续是否完备。③审查合同执行,双方是否及时、正确、完整地履行了合同。④审查合同变更和解除,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情况,有无损害医院的利益。⑤审查合同的违约责任,是否按照合同天空收取和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有无应收不收、应付不付等问题。⑥审查在合同签订方面,有无不严格履行职责,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四)药品储备情况。①抽查盘点药库和药局的药品,重点抽查数量少、价值高,周转速度快、库存余额变化大,用于应急医疗任务,具有特殊用途,长期挂账的药品,并将盘点结果与药库、药局记录以及财务处挂账情况核对,审查数量、金额是否一致。②审查药库和药局的药品库存储备情况,是否做到按需储备,有无超限、超计划存储的问题;审查药品储备是否符合需要,是否结构合理、对路适

  用,是否根据供需变化适时调整,有无盲目储备等问题。③审查药品的库存限额管理,经常性药品的库存两是否超过规定的一个月周期,其他消耗性较大的材料库存量是否超过规定的半个月周期,市场供应充足的药品、材料是否做到了随用随购。④审查药品是否乱换更新、合理布局、分类存放、科学编码,是否按规定记账、立卡、建档。⑤审查药品有无长期闲置、积压、过期、变质、霉烂、丢失、贪污等问题。

  (五)药品出入库管理情况。①审查药库、药局能否及时、足额保证所供单位对药品的需求,有无保障不力的现象。②审查药库的出入库流程,入库的药品是否按照合同从数量、质量、价格、规格、型号等方面严格核对验收,是否经过药检合格,有无保管人员签章,是否填写药品材料入库清单,财务是否相符,是否记入药库和财务处的资产挂账系统,二者核对是否一致;出库的药品有无药局的药品材料领用单,手续是否完备,出库数量与申请数量是否一致,有无短少、损坏、错发的问题,出库情况是否及时、准确记入药库和财务处的资产挂账系统。③审查药局的出入库流程,向药库请领药品是否填写了药品材料领用单,是否经过复核,入库数量与申请数量是否一致,有无药局入库数量与药库数量不一致的问题;药局作为出库的药品的原始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真实、合规、有效,是否如实登记。

  (六)内部控制执行情况。①审查药库的药局的建章立制情况,内部控制是否严密、有效,在药品采购、储备、出入库、处理及变价收入、计价核算各个环节是否建立健全了相应制度。②审查是否建立药品入库验收制度、药品记账与保管岗位相分离制度、药品定期盘点制度,是否有严格的出库制度与手续,是否建立药库与财务处资产挂账定期核对制度,是否建立闲置、过期药品处理制度、药品盘盈亏与处理制度,是否履行了相应的审批手续。③审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无药品长期闲置、积压、过期变质、霉烂、丢失、贪污等问题。

  (七)药品变价收入与盘盈亏处理。①审查药品淘汰、报废、闲置、降价和积压药品的处理报批情况,有无手续不全、擅自处理的问题;审查药品处理价格合规情况,有无不经许可、未经批准擅自降低报废标准和随意定价、降价,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②审查收入如数入账、按规定上交和留用情况,有无收不入账、应交不交和随意开支的问题。③审查收益用于弥补预算经费不足和业务建设情况,有无收收不入账和私设“小金库”等问题。④审查是否定期盘点药品,出现盘盈、盘亏时,药库是否填写药品材料盘点盈(亏)报告表,是否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账目调整是否正确,是否及时报送财务处。

  (八)药品计价挂账情况。①审查药库和药局是否指派专人核算药品,是否建立健全药品账、薄、卡制度,药品增减情况是否及时记入资产挂账系统,是否每月未编报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表,是否每半年与财务处核对账目。②审查药库资产挂账总额与财务处是否一致,并抽查部分药品核对。③审查药库和药局的账簿设置是否合理、科目是否规范,财务处理是否正确。④审查规格相同而采购价格不同的药品,出入库核算方面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篇五: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药品审计

  1、审计的目的和意义

  2、审计分类

  2.1内审

  2.2外审

  2.3检查

  审计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1.1313条的符合性

  1.2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是否有效运行

  2意义:

  2.1第2条: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有效的审计可以证明药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

  2.2第3条、第306条:是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企业进行自检,监控的实施情况,评估企业是否符合要求,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审计分类

  1、内审

  1.1自检

  1/11.2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回顾(管理评审)

  2、外审

  2.1供应商及第三方服务商如计算机化系统和委托检验审计

  2.2客户审计

  2.3委托生产审计

  3、检查

  3.1日常监督检查

  3.2专项检查

  3.3认证检查

  3.4注册现场检查

  3.5飞行检查

  内审

  自检的意义:自检是指制药企业内部对药品生产实施的检查,是企业执行的一项重要质量活动。在中称为”内部审核”、”内部审

  计”。实质上也是对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自我检查,通过自检,发现企业执行时存在的缺陷项目,并通过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执行的持续性、符合性、有效性;或通过自检进行持续改进

  明确了自检应涵盖的范围:

  第三百零七条

  自检应当有计划,对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与产品、确认与验证、文件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2/1与质量保证、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产品发运与召回等项目定期进行检查。

  企业在每次自检活动之前,需要建立检查明细,并应涵盖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要素,为自检提供检查依据并防止遗漏。检查明细

  的制定可以参考检查细则或其他的法律法规,也可以依据公司标准操作规程

  对自检的要求是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监管部门也通过各种形式(例如审计模块)发布其对审计的期望,企业应持续关注监管部门不断更新的审计要求,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

  自检的法规要求

  第三百零六条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企业进行自检,监控本规范的实施情况,评估企业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并提出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第三百零七条

  自检应当有计划,对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与产品、确认与验证、文件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产品发运与召回等项目定期进行检查。

  第三百零八条

  应当由企业指定人员进行独立、系统、全面的自检,也可由外部人员或专家进行独立的质量审计。

  第三百零九条

  自检应当有记录。自检完成后应当有自检报告,内容至少包括自检过程中观察到的所有情况、评价的结论以及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议。自检情况应当报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3/1法规要求的关键点在于:

  1、定期进行。企业应根据其质量体系各要素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的具体情况,确定自检频次,一般不应该超过一年。如果频繁发生重大缺陷,应及时启动自检程序,或缩短自检间隔。

  2、符合性。从法规的角度来说,自检是要发现不符合法规的缺陷。但对于企业而言,自检也要发现不符合内部程序、或发现影响其运行绩效的不足。

  3、。对自检发现的缺陷,要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这也是自检的目的所在

  4、计划性和全面性。企业进行自检,要预先进行详细的策划和计划,要覆盖质量体系的各个方面,要有足够的覆盖面和深度。一次有效的自检活动,能够通过自检中发现的缺陷,全面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真实运行状态,并通过采取使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绩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5、独立性。自检人员应独立地进行检查,自检人员需经过培训、考核、具有一定的经验等确认过程的资格认可,一般情况下,不不能检查本部门,确保自检的有效性。

  6、对自检过程中的检查事项要进行完整的记录,以确保能够通过此记录可以追溯到发现的事项。自检过程中的记录按质量记录进行管理

  自检的实施

  4/11、自检小组的组成。公司安排经过资格确认的人员组成,自检小组可按不同专业进行分工,一般由公司的质量负责人担任组长。

  2、自检实施计划。自检实施计划应列出将要检查的要素、审核的内容、时间安排等。

  3、自检准备。包括:回顾前次自检或外部审计的发现项、被检查部门的要素发布及相关文件的审核计划、熟悉相关程序和法规。并撰写检查提纲等

  4、首次会议。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如:通告、邮件等

  5、现场检查和文件检查。自检人员展开检查,通过察看现场和审核文件记录,记录必要的信息来确认缺陷项目。自检小组内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开会,讨论自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6、末次会议。会议上需澄清所有的自检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实际情况,初步评估缺陷的等级,以及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自检报告及后续管理

  第三百零九条

  自检应当有记录。自检完成后应当有自检报告,内容至少包括自检过程中观察到的所有情况、评价的结论以及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建议。自检情况应当报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自检报告内容至少包括:编号、自检类型、自检日期、自检内容、检查区域、缺陷描述、整改措施、执行人、计划完成日期等。

  自检报告最好经过自检人员和被检查部门签字确认,并分发给被检查部门和相关部门

  自检后续管理:

  5/1企业应针对自检中发现的缺陷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制定责任人、设定计划完成时限及目标,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追踪程序,追踪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

  自检的文件管理

  自检活动中所产生的文件,包括:

  自检计划

  自检记录(报告)

  整改要求(报告)

  追踪确认文件(如整改报告的核实)等

  上述文件均应按质量文件的存档要求进行存档管理。

  企业的自检程序中应定义自检活动的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时限以及自检文件的编号规则,便于追溯和档案管理

  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回顾(管理评审)

  质量控制体系(产品实现要素):如人、机、料、环、法、测(校准与室)

  质量保证体系:

  A、物料和产品的放行

  B、持续稳定性考察

  C、变更控制

  D、偏差处理

  E、纠正和预防措施()

  F、供应商的评估和批准

  6/1G、产品质量回顾(产品审计)

  I、投诉与不良反应

  J、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

  K、产品发运和召回

  L、自检

  内审的方法

  组成审计小组,并对审计小组成员定期进行培训,必要时对小组成员名单不定期进行更新

  严格按照法规和公司质量管理手册进行审计

  对审计记录(结果)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必要的,如:

  偏差处理

  变更

  再验证/再确认

  必要的文件修订和培训

  预防措施

  外审

  供应商的审计(原辅料供应商、内包材供应商)

  :严格按照要求和公司相关管理规程进行审计,特别要注意审计计划、审计小组成员职责的培训,确保审计工作规范、有效!

  审计重点:

  供应商清单、供应商、质量协议、供应商的确认流程

  7/1供应商审计、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质量的年度回顾

  第三方服务商如计算机化系统和委托检验审计:

  :重点注意数据可靠性的审计,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关注其检验能力!

  客户审计:

  一般是由外来客户对本公司审计,重点注意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及时、足量供货,同时做好相应的售后服务

  委托生产审计要点

  委托生产合同,明确各方职责和技术要求(原则1)

  委托生产任何的变更,均应当符合生产许可和注册的相关要求(原则2)

  现场考核生产条件、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情况,确认生产能力和符合

  技术转移文件

  生产全过程监控和督导

  物料和产品质量标准的符合性(必要时进行供应商审计和检验方法的确认或验证)

  受托方的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情况

  产品的放行与发货

  共线生产的风险

  8/1物料和在产品的物料平衡;物料和成品的帐卡物管理以及流向追踪

  检查

  日常监督检查:

  按照条款或检查组的检查方案进行检查

  重点关注:人员和组织机构、物料管理、生产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室、文件管理、确认和验证、偏差和变更管理等方面

  特别注意:物料的帐卡物和物料平衡、记录的真实性、数据可靠性、确认和验证、变更管理是否合理、合规(是否进行风险评估)、自检

  专项检查

  按照特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目的展开检查

  特别注意:涉及相关内容的检查(延伸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并且有效运行、产品质量风险控制、物料的追溯管理、现场生产管理、化验室管理、特别是相关附录的贯彻执行情况

  认证检查

  一般分为:

  1、首次认证检查

  2、再认证检查

  3、(再)认证整改复查

  具体检查方法:

  1、2按照313条和相关附录检查

  9/13按照具体缺陷项目的整改情况逐一核查,:注意不要出现重复性缺陷和延伸项目缺陷

  也可参考本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办事指南要求

  注册现场检查

  根据具体品种,重点关注:

  对(再)注册品种生产条件和检验条件的确认

  相关品种的工艺验证和工艺一致性

  (再)注册工艺是否有变更(进行说明)

  相关品种的省检报告

  (再)注册品种现场动态生产情况核查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生产管理

  物料和产品管控

  飞行检查

  一般是有因检查

  按照国家局和省局相关飞行检查方案执行

  重点关注:产品质量是否可控、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并有效运行、生产管理是否有效的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及混药、物料管控情况、关键人员的履职能力、数据可靠性。

  10/10

篇六: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审计制度

  1.

  第一章

  总则

  2.

  第一条

  为规范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上海市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应用指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公司章程》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3.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的主体系公司及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等法律主体(以下简称“公司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4.

  第三条

  本制度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公司及公司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对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监督、审查和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改进,帮助公司持续提高运作效率、改善经营管理,维护资产保值、增值,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机制的内部管理程序和规则。

  5.

  第四条

  公司单位应当依照本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或参照本制度执行。

  6.

  第五条

  引用标准

  7.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8.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9.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0.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

  11.

  (五)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12.

  (六)

  《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13.

  (七)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八)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14.

  (九)

  《上海市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规定》;

  15.

  (十)

  《企业会计准则》;

  16.

  (十一)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应用指引;

  17.

  (十二)

  其他各类相关法规。

  18.

  第二章

  内审机构及人员

  19.

  第六条

  公司设立独立的审计部(以下简称:审计部),在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依照国家和地方政府及境外各地区、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工作,行使内部监督权。

  20.

  第七条

  审计部通过规范化的审计监督,帮助

  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指导公司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会同公司单位总结企业管理的经验,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实现管理最优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

  21.

  第八条

  审计部在内部审计业务上帮助公司单位成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设立内部审计机制,逐步形成公司及公司单位的内部审计网络,共享内部审计资源,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公司单位审计机构及审计队伍的建设、管理及评价由公司审计部拟定管理办法,报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22.

  第九条

  公司单位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以下简称“内审机构”),配置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以下简称“内审人员”);或设置内部审计机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内审人员,协助企业管理层加强内部管理,实现经济目标。内审机构不得与财务部门合署设立,与非财务部门合署设立的应明确分管内部审计工作的负责人和承担内部审计工作职责的工作人员,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3.

  第十条

  内审机构需保持适应审计任务需要的、合理的、稳定的人员结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配置审计、经济、管理、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24.

  第十一条

  内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和

  企业规章制度保护,任何部门及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内审人员执行职务和实行报复打击。

  25.

  第十二条

  内审人员的素质:内审人员应具备《内部审计人员基本准则》要求的素质,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过硬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

  26.

  第十三条

  内审人员应遵守《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忠于职守,客观公正,廉洁奉公,谦逊谨慎,保守秘密。

  27.

  第十四条

  内审人员应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与被审企业和对象不应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与被审计企业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内审人员,应当回避。

  28.

  第十五条

  承办审计业务的内审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29.

  (一)

  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30.

  (二)

  掌握审计及相关专业知识;

  31.

  (三)

  有一定的审计或者其他相关专业工作经验;

  32.

  (四)

  具有较高的审计技能,包括正确运用内部审计程序、方法和专业知

  33.

  识的能力;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专业判断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34.

  (五)

  审计部应重视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开展研讨活动及经验交流,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35.

  第三章

  内审机构及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36.

  第十六条

  内审机构及人员的职责:

  37.

  (一)

  拟订内部审计制度,经董事会准后实施;

  38.

  (二)

  拟订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包括人力资源、预算等),经董事长批准后予以实施;

  39.

  (三)

  组织开展对公司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公司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40.

  (四)

  组织开展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与评价。包括对企业日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的常规评价;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等。查找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和薄弱环节,提出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和措施;

  41.

  (五)

  组织开展对企业基建工程和重大技术改造、大修等的立项、概(预)算、决算和竣工交付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42.

  (六)

  组织开展企业改制重组、股权转让、对外投资、兼并破产、重大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等重要经济行为的审计监督,保证工作程序合法、合规;

  43.

  (七)

  组织开展对企业经济担保、出借资金、委托理财、股票、期货、外汇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业务的审计监督,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44.

  (八)

  组织开展对企业及其子企业的财务收支、财务预算、财务决算、资产质量、经营绩效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并予以评价;

  45.

  (九)

  组织开展对境外、市外投资企业的定期审计,加大对境外、市外企业的审计监督力度;

  46.

  (十)

  组织开展对发生的重大经营异常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47.

  (十一)

  组织开展和落实审计后续管理工作,提升审计结果的运用水平。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促整改;涉及责任追究的,应及时报告董事会,并将审计情况移交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处理。

  48.

  (十二)

  完成董事会或公司主要负责人布置的其他事项。

  49.

  (十三)

  年度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报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

  50.

  第十七条

  内审机构及人员的权限:

  51.

  (一)

  内审机构在公司内部控制流程、风险管控中,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

  52.

  (二)

  根据内审工作的需要,有权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计划、会计报表、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

  53.

  (三)

  参加有关重要业务工作会议和有关经营和财务的决策会议,并对决策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参与企业有关业务部门研究制定和修改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并督促落实;

  54.

  (四)

  审核被审计单位凭证、帐表、预、决算,检查资金和现场勘察有关资产的使用、管理,查阅有关合同、协议、董事会决议等有关经营活动方面的文件和会议记录等资料,查阅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会计年报以及计算机软件、电子数据等相关资料;

  55.

  (五)

  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和个人进行调查,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56.

  (六)

  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风险或重大控制薄弱环节有权及时向董事会和总裁报告,并进行持续监测;

  57.

  (七)

  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可作出临时制止决定,并及时向董事会和总裁报告;

  58.

  (八)

  对可能被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经董事会或总裁授权后可暂时封存;

  59.

  (九)

  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以及提供虚假信息、或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经授权单位领导人批准,可以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60.

  (十)

  有权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61.

  (十一)

  董事会和总裁可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审机构必要的处理或处罚权;

  62.

  (十二)

  有权对相关人员进行质询。

  63.

  (十三)

  有权组织或参与对外部中介机构的业务管理。

  64.

  (十四)

  经企业分管领导同意,审计部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企业的程序聘请外部中介机构或人员,并对其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65.

  (十五)

  有权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带有共性的重大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66.

  第四章

  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

  67.

  第十八条

  审计范围:公司、公司单位和合作项目。

  68.

  第十九条

  审计内容

  (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内容)

  69.

  (一)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及盈亏真实性的情况;(二)

  财务收支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

  70.

  (三)

  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情况及其效益;

  71.

  (四)

  经营业务和管理活动的合理有效;

  72.

  (五)

  重大投资项目的预、决算;

  73.

  (六)

  各项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执行情况;

  74.

  (七)

  经营管理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离任);

  75.

  (八)

  企业执行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情况;

  76.

  (九)

  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77.

  第二十条

  具体审计业务的管理制度

  78.

  审计部依照本制度将拟订以下(但不限于)具体审计制度或审计流程规定,报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总裁办公会议审批后实施:

  79.

  (一)

  经营业绩审计制度;

  80.

  (二)

  离任审计制度;

  81.

  (三)

  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制度;

  82.

  (四)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83.

  (五)

  专项审计制度。

  84.

  第五章

  审计程序

  85.

  第一节

  计划阶段

  86.

  第二十一条

  年度审计计划

  87.

  年初由审计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要求,结合公司年度经营工作计划、公司及公司单位管理需要、组织风险和审计资源,经与公司各部门、各公司单位总经理和下属企业董事长充分沟通后,拟订当年内部审计计划报公司董事长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批后执行。

  88.

  第二十二条

  单项审计计划

  89.

  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项目和时间安排,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项目审计计划及审计方案,做好审计准备。经内审机构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具体步骤如下:(一)

  在审计项目实施前,需获得公司董事长或总裁或被审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其中对主要公司单位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经营业绩审计、重要的专项审计、公司的内控制度审计等事项由公司董事长授权。

  90.

  (二)

  在接受审计授权后,组织调查和了解审计事项的基本情况、相关信息。

  91.

  (三)

  编制审计计划及程序,确定审计范围、重点、方法和步骤报授权人和分管领导审批。

  92.

  (四)

  下发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前,提前

  三个工作日书面通知被审企业,并提出需要配合审计的工作条件和提供有关资料,特殊审计业务可在实施审计时送达。

  93.

  (五)

  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接到审计通知书后,应做好接受审计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为内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提供审计所需的资料等。

  94.

  第二节

  审计实施阶段

  95.

  第二十三条

  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包括查阅资料、审计查证、取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96.

  第二十四条

  通过审核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和材料,并采用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必要的证明材料。

  97.

  第二十五条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可随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发现重大问题,还应及时向企业分管领导和授权人口头报告或出具审计过程中的期中审计报告。

  98.

  第二十六条

  审计外勤工作结束后,对已发现的重大事项,可知会被审企业管理层和有关部门主管,并将管理层的有关意见形成工作底稿。

  99.

  第三节

  审计完成阶段

  100.

  第二十七条

  内审人员在审计实施结束后,对审计工作底稿归集整理,以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

  结论与建议,出具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向被审企业、个人和公司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101.

  第二十八条

  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有异议的,应在收到征求意见稿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审计部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没有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并由内审人员予以注明。

  102.

  第二十九条

  审计部收到被审企业的意见后,形成正式的内审报告,连同被审计企业意见一起报送授权人和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公司董事长或总裁签发,并负责对报告内容做出解释。

  103.

  第三十条

  审计项目中发现重大问题的,审计报告可直接由审计部报送公司董事长或总裁。

  104.

  第三十一条

  经签发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抄送被审企业董事会、主要管理层人员和企业相关部门。

  105.

  第三十二条

  公司相关部门及公司单位可根据审计报告建议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按照被审计企业的公司章程规定的审批程序审批后实施。

  106.

  第三十三条

  被审计单位或部门应根据审计建议和经过批准的处理意见落实和整改,并以书面形式向审计授权人及审计部报告处理意见的执行结果和采纳审计建议的情况。

  107.

  第三十四条

  被审计单位或部门若对审计报告有异议,审计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应进行研究、核实;无法协调时,应当将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或部门意见一并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协调处理。

  108.

  第四节

  后续事项

  109.

  第三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公司董事长、总裁、分管领导、各公司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后续审计和审计回访,检查被审企业的整改情况和总结审计效果,并由各公司单位负责企业整改的日常跟踪监督。如发现被审计单位或部门不采取纠正措施,应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报告。

  110.

  第六章

  内审管理

  111.

  第三十六条

  审计部应编制审计业务的规范程序,并按照规范操作。当审计环境发生变化时,相应调整业务规范。

  112.

  第三十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加强对审计质量的管理。

  113.

  第三十八条

  审计项目完成后,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对审计中形成的工作底稿等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按相关法规的要求归档、管理和使用。

  114.

  第三十九条

  审计部应注重内审人员的后续

  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内审效率和质量;重视经济信息和审计信息,加强宣传工作。

  115.

  第四十条

  企业对审计工作成绩显著的内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116.

  第七章

  违反规定的责任

  117.

  第四十一条

  对下列行为之一的企业和个人,审计部将依照情节轻重,建议相关企业给予行政和经济处分。

  118.

  (一)

  拒绝或拖延提供有关文件、凭证、帐表、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119.

  (二)

  阻挠内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120.

  (三)

  提供虚假信息,隐瞒事实真相的。

  121.

  (四)

  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

  122.

  (五)

  打击报复内审人员或举报人的。

  123.

  (六)

  以上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24.

  第四十二条

  公司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内审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125.

  (一)

  泄漏机密,以权谋私的。

  126.

  (二)

  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127.

  (三)

  玩忽职守,给国家或单位造成重大损

  失的。

  128.

  (四)

  以上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29.

  第八章

  附则

  130.

  第四十三条

  本制度由公司审计部会同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报经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131.

  第四十四条

  本制度由审计部负责解释。审计部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并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批准。

  132.

  133.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4.

  董事会

  135.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十日

  136.

篇七: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3第二章

  内部审计机构

  ...................................................3第三章

  运营保障部工作权限

  .............................................7第四章

  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和工作纪律

  .....................................9第五章

  审计工作程序

  ..................................................10第六章

  审计人员

  ......................................................11第八章

  附

  则

  ........................................................13附:XXX药业内部审计细则

  ................................14一、财务审计细则:

  ..................................................14(一)、财务管理部:

  .................................................14(二)、会计部:

  .....................................................14(三)、销售会计部:

  .................................................15二、经营审计细则:

  ..................................................15(一)、采购审计

  ....................................................15(二)、市场管理流程

  ................................................161、广告媒体审计

  ..................................................162、市场活动信息收集、分析流程审计

  ................................16(三)、营销审计

  ....................................................16(四)储运流程审计

  .................................................18(五)、人力资源流程审计

  ............................................19三、重要管理者任期责任审计内容

  ......................................20四、基建专项审计

  ....................................................21(一)施工图预算的审计

  .............................................21(二)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

  ...........................................22(三)、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

  ..........................................22五、离职审计

  ........................................................22六、大药房、经营公司审计细则:

  ......................................23(一)、财务部

  ......................................................23(二)、营运防损部

  ..................................................23(三)、储运部

  ......................................................24(四)、市场部

  ......................................................24(五)、拓展部

  ......................................................25(六)、质检部

  ......................................................25(七)、行政部

  ......................................................26(八)、门店管理

  ....................................................26(九)、信息部

  ......................................................27(十)、经营公司采购部

  ..............................................27(十一)、经营公司销售部

  ............................................28七、审计时限:

  ......................................................2八、审计事项报告流程

  ................................................2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司内部审计行为,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评价和防范风险功能,保证XXX整体业务健康有效运作,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各子公司、公司内部各部门的经营管理工作均为内部审计工作对象。

  第三条

  运营保障部为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部门,在公司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第四条

  各子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是协调、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

  内部审计工作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六条

  内部审计的依据:

  (1)国家的法律、法规

  (2)公司内部的各项流程、制度、标准

  (3)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

  第二章

  内部审计机构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

  1.

  制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及工作规则,推动审计工作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

  2.

  健全和完善审计职能,配备审计人员,指导审计人员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3.

  根据公司总体方针目标要求,拟定年度、月度审计工作计划和具体审计方案。

  4.

  5.

  估工作。

  6.

  7.

  管理审计工作档案。

  负责开展下述审计工作:

  对公司所属各子公司、部门实施各类审计。

  协助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公司进行审计、评(1)财务审计

  以政策、法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为依据,检查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会计工作情况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检查各子公司、各部门遵守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

  检查和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恰当性和可行性;确定公司资产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保护财产安全。

  检查公司所有会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2)经营审计

  对各子公司、各部门的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的效益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健全性进行评价、监督,保障组织结构设置和职务分工合理有效;各项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作业标准、计划目标都已建立,并且是完善有效的;既定的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高层领导的指令得以贯彻,建立的标准

  得以遵循,资源利用合理有效,单位负责人的绩效目标得以达成,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得到控制和防范。

  (3)公司各级管理人员任期责任审计以及各类人员离职审计

  (4)专项审计

  负责公司基建项目、投资项目、研发项目等的成本费用审计。

  完成公司要求的其他专项审计。

  第八条

  审计工作人员职责

  1、运营保障部经理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并对此承担领导责任。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对公司范围内的各部门、子公司、分公司进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以督促、保证各部门的业务执行与中国的法律、法规和股东的利益相一致,与公司的远景使命和目标一致,与管理政策制度一致。

  (2)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司有效的事前和事后控制体系,防止公司资产的浪费和损失。

  (3)组织审计人员对公司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检查经济活动是否真实,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检查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并检查经济活动的效果与效率。

  (4)确定企业的运营过程的高风险环节,组织审计人员对企业运营过程中高风险的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审核经营体系(制度,流程等)是否具备足够的风险防范的能力,审核经营活动的事实是否遵守

  体系要求。

  (5)根据公司经营战略需要,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以及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规章,按计划执行审计任务,并适时依据公司战略变化及要求,修订相关条款。

  (6)按照内部审计工作的使命,为决策层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协助各子公司、各部门有效地履行职责。

  (7)根据公司发展需要,规划内部审计中心阶段工作方向,制定审计目标,完善审计过程,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

  (8)根据公司绩效管理政策,对本部门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检查、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及时提出改进方案,帮助检查审计人员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考核制度公开、透明,以便考核结果公正、公平,建立良好的审计工作氛围。

  (9)依照审计人员费用报销管理规定,认真审批发生的一切费用。

  (10)积极协调内部审计人员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11)按照上级授权,对被审计对象的违规违纪行为,行使经济处罚、行政处理的权力。

  2、财务审计人员工作职责:

  (1)在运营保障部经理的领导下,对公司各部门、子公司进行审计、风险评估,以督促、保证各部门的业务执行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股东的权益相一致,与公司的远景使命和目标一致,与管理政策制度保持一致。

  (2)对公司各项控制制度和程序的有效性、健全性负有监督、检查、评价的责任,积极帮助公司各部门和各子公司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促使各岗位成员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3)对公司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是否符合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进行审计监督,对公司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有监督和审计责任,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4)根据运营保障部经理制定的审计计划和程序,对公司范围内的各部门、子(分)公司运营所需要的各类资产使用的有效性进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

  (5)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益性进行鉴证,评价其效果性和效率,使其与公司确定的方针、目标相一致。

  (6)对内部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获取充分、有力、相关、有用的审计证据,以便为审计发现和审计意见、建议提供坚实的基础。

  (7)依据公司总体工作目标,按照“以合理的成本促进有效的控制”原则,提出审计工作计划的建议,明确审计工作目标,以确保公司各项资产的安全。

  (8)检查、测试保护资产的方式,必要时抽查、核实这些资产是否存在。

  (9)严守职业道德,保持审计人员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勤奋工作,严格遵守公司保密纪律,维护公司利益。

  (10)收集、整理审计相关证据,填制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整理审计档案。

  3、经营审计人员工作职责:

  (1)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司有效的事前和事后控制体系,督促人员、资源的使用效率,防止公司资产的浪费和损失。

  (2)对公司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检查经济活动的效果与效率。

  (3)对企业运营过程中高风险的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审核经营体系(制度,流程等)是否具备足够的防止风险发生的能力,审核经营活动的事实是否遵守体系要求。

  (4)及时搜集有关信息,进行调研,了解市场行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市场询价打下基础。

  (5)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有计划按步骤开展审计工作。

  第三章

  运营保障部工作权限

  第九条

  运营保障部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有权正确行使以下权利:

  1、强制报送资料权

  根据工作需要,有权要求各子公司、各部门按时报送计划、预决算等报表,有关的文件、资料等,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拖延、谎报。

  2、监督检查权

  运营保障部进行审计时,有权审核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帐表、预决算;实地清查库存物资及贵重物品;核实与审计事项有关的物资;

  在各子公司、各部门工作现场进行巡查。对此,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更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相关资料。

  3、调查取证权

  审计人员可以就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通过复印、拍照等办法取得相关证明材料,对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协助审计机关工作,如实向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供有关的证明材料。

  4、违纪行为制止权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若发现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经营活动违反国家规定或公司规章制度,有权予以制止,对被审计单位转移、篡改、隐匿、毁弃相关审计资料,有权予以制止,并报董事长批准后,可以采取相关措施。

  5、经济业务事前介入权

  各子公司、各部门发生招投标(含议标)和签订较大金额合同等重要经济活动,必须主动事先通知运营保障部派内审人员参加。

  6、列席会议权

  在审计期间,各子公司、各部门召开管理人员会议或招集少数人议论审计事项,必须主动邀请审计小组成员参加会议。

  7、通报批评权

  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或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单位或个人,有权在公司内通报批评。

  8、责令限期整改权

  审计报告指出的整改事项,被审计对象必须在限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9、违规违纪建议处罚权

  第四章

  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和工作纪律

  第十条

  审计人员行为规范

  1、在履行其任务和职责时,必须诚实、客观和勤奋,切实有效地履行职责,改善管理,减少浪费,堵塞漏洞。

  2、开展审计工作时,注意尊重他人,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

  3、在各项审计工作中应该对公司忠诚,不能参与任何不当活动,也不能从事损害审计工作名誉的行为或活动。

  4、必须避免参与任何可能与公司利益有利害冲突的或使其不能客观地履行其任务和职责的活动。

  5、严禁接受来自与公司有关的个人、委托人、经销商、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任何有价值的物品、现金或有价证券。

  6、必须慎重地使用履行职责时所获得的资料,不能为了任何个人和单位的利益,滥用审计资料,损害公司利益。

  7、在汇报成果时,必须客观、公正地揭示所有了解的审计事实,不得歪曲和故意隐瞒。

  8、必须为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有效性而不断努力。

  第十一条

  审计人员工作纪律

  1、严格遵守各被审计单位的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2、不准接受被审计单位、个人或客户的任何宴请。

  3、不准利用审计工作期间,与被审计单位的任何人员开展不健康的娱乐活动。

  4、在审计工作期间,不准利用工作时间游览名胜古迹。

  5、不准占用被审计单位或个人的电话费、交通费。

  6、不准以权谋私、徇私舞弊,利用职权打击报复。

  7、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的一切机密,保护举报人、知情人。

  8、尊重他人,团结同事。

  第五章

  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二条

  计划准备阶段

  (1)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报公司董事长办公会批准。

  (2)明确审计项目目标。

  (3)组织审计工作小组,确定小组人员分工。

  (4)拟定项目工作方案,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5)常规审计项目在审计实施前三日以书面形式下达《审计通知书》。

  (6)收集审计资料,确定审计工作时间。

  第十三条

  审计实施阶段

  (1)就地审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2)分析复核工作底稿,形成审计意见。

  (3)运营保障部经理、审计小组与被审计单位充分交换审计意见,商谈审计结果。

  第十四条

  审计报告阶段

  (1)审计小组根据已经形成的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2)运营保障部经理审阅签字后,下发给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

  (3)被审计单位在收到审计报告后三日内做出答复,如有异议可提出书面意见,运营保障部对书面意见审核,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实施追加审计程序。被审计单位在收到审计报告后三日内如没有做出答复,则视为认可该审计报告。

  (4)运营保障部将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意见及审计小组追加审计程序后形成的书面说明送运营保障部经理再次审核。

  (5)运营保障部经理将书面意见连同审计报告、审计说明、被审计单位书面意见送董事长办公会审议。

  (6)运营保障部依据董事长办公会审议意见修订审计报告,经董事长核准后生效。

  第十五条

  审计处理阶段

  (1)董事长办公会依据生效的审计报告做出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

  (2)运营保障部检查被审计单位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情况。

  (3)审计工作结束后,运营保障部及时进行项目、月度、年度

  总结,并将工作计划、方案、通知书、审计工作底稿、复制材料、审计报告结论、决定、审计总结等整理归档,以备查考。

  (4)后续审计。运营保障部在审计决定生效后,将不定期地对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信息反馈,并将后续审计内容进行备案,以保障审计决定的顺利执行。

  第六章

  审计人员

  第十六条

  审计人员的资格要求:(1)具有财务、审计或工商管理等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从事专业工作3年以上。

  (2)经验丰富,品质良好,身体健康。

  第十七条

  审计人员实行继续教育制度,每年至少培训学习二周,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

  审计人员的任免,依照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任免程序,由运营保障部经理提出,报董事会批准执行。

  第七章

  审计人员考核细则

  第十八条

  为了保证审计人员在独立执行审计任务时,能够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国家法律、法规、公司制度、规定为准绳,使审计报告公平、公正,对审计人员特做如下考核规定:

  (1)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在未做出处理之前,要严守机密,不得向当事人及其他人员泄露或暗示,违者免当月奖金,情节严重者予以开除。

  (2)审计人员接受被审计人员或单位的宴请,以及宴请被审计人员一次罚款1000元。

  (3)外出审计,工作时间私自回家、借工作之名游山玩水、吃住豪华饭店,所发生的费用一律自负,并扣罚1000元,责任人调离审计岗位;情节严重、影响恶劣者予以开除。

  (4)严格遵守被审计单位作息时间,迟到或早退一次罚款500元。

  (5)外出审计人员要严格遵守出差考勤制度,每天晚7:00准时向部门领导汇报当天的工作情况,未汇报工作者,每次扣罚责任人200元。

  (6)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对重大事项知情不报者,予以开除。

  (7)审计人员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记录,事后有报告。对审计工作敷衍塞责,审计报告无内容、无深度,拖延完成审计计划的,每次扣罚责任人1000元。

  (8)审计人员对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侵害公司利益行为不予

  制止,致使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对审计责任人扣罚1000元。

  (9)在审计过程中,不坚持原则、检查不认真、重大问题漏审,将对审计人员给予免奖处分,故意掩盖问题,情节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予以开除。

  (10)审计过程中,审计资料使用不当,造成审计结论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的,对审计责任人扣罚1000元。

  (11)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规章、制度为准绳,对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用事,无中生有,歪曲事实者,扣罚1000元,并调离审计岗位。

  第八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条例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运营保障部根据此条例制定审计细则报董事会审批。

  第二十条

  本条例自董事长办公会通过之日起执行。

  XXX药业董事会

  2002年11月12日

  附:

  XXX药业内部审计细则

  一、财务审计细则:

  (一)、财务管理部:

  1、审计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可行性。

  2、审计是否对各种投资机会进行分析,是否有分析报告。

  3、审计公司预算的制定、平衡、修改是否符合规定流程。

  4、是否定期编制预算与实际的差异分析报告,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5、是否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定期滚动更新已编制的预算,使预算更趋合理。

  6、票据审核是否及时,准确。

  7、财务分析是否及时、合理、准确。

  8、是否拟订了各种筹资方案,并对批准的方案组织实施。

  9、是否做好信用与风险管理工作。

  10、是否制定了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

  (二)、会计部: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2、审查是否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对提供的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资料,是否合法、准确、完整。会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准确。

  3、审查各项财务收支活动是否合规合法,审查权限内的财务审批情况是否有舞弊行为。

  4、审查是否加强日常资金管理,充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债权、债务往来帐项是否清楚,有无长期拖欠形成呆帐、坏帐和由于资金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其他重大经济问题。

  5、审查各种税费的上缴情况,有无隐匿、截留、滥支、乱用等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

  6、审查是否有不按制度执行,私自借款及领取支票,私自汇款的行为。

  7、审查公司各项物料消耗定额及成本考核是否按公司制度执行,各种奖惩是否到位。

  8、应收帐款清单与明细余额差异调节表是否及时编制,是否经过领导审阅批准

  9、各种票证及有价证券的保管与控制、签收

  10、固定资产

  (1)业务状况

  (2)管理与独立控制

  (3)资产安全控制

  (4)固定资产清理

  (5)计价和折旧政策是否恰当

  (三)、销售会计部:

  1、销售内勤管理规定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2、销售发票的开票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审计。

  销售票与退货发票的编号的连续性、登记情况

  所有发票是否均有对应的提单和发运记录

  3、客户资信额度的审核、确定、控制情况审计。

  4、销售回款的录入的准确性、及时性审计。

  5、审查是否建立了明确的应收帐款管理责任制。

  应收帐款的帐龄分析与对帐、呆死帐的处理

  销售应收帐款差异的分析与处理的及时性

  6、销售费用申请、报销的程序性、真实性审计。

  二、经营审计细则:

  (一)、采购审计

  1、审查签定的合同或临时采购行为是否按照公司规定流程办理。

  2、审查变更合同条款的原因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的条款。

  3、审查采购计划的批准是否有越权行为,采购是否及时。

  4、审查是否实行了比价招标采购管理。

  5、审查在招标过程中的失职行为以及是否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

  6、审查是否严格按公司招标制度进行招标。

  7、审查付款计划是否按照流程规定执行。

  8、9、公司食堂及服务部采购及定价的合理性审计

  (二)、市场管理流程

  1、广告媒体审计

  (1)、审核广告制作有无计划,是否经过公司领导批准。

  (2)、审核广告是否经过招标,费用收取是否合理。

  (3)、广告付款是否按照合同或排期执行。

  (4)、经办人员有无跟踪广告播出次数的核查记录,漏播广告是否补播或做相应的扣款处理。

  (5)、广告播放是否与销售市场相配合,是否有无效广告,浪费资金的行为。

  (6)、广告经办人员是否有吃回扣、损公肥私的行为。

  2、市场活动信息收集、分析流程审计

  (1)促销品制作及领用的及时性

  (2)产品促销活动计划的及时性与效果

  (3)促销活动费用的真实性

  (4)竞争对手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的及时准确性

  (三)、营销审计

  1、审查销售费用使用流程

  (1)、费用报批的合规性,审查是否有越权审批行为。

  (2)费用报批的及时性

  (3)费用的真实性、效果追踪

  2、营销计划与管理流程中销售计划的制定、执行、协调、衔接性审计

  3、销售管理流程审计

  (1)客户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2)资信的合理性、执行情况

  (3)合同的合法、合规、真实性

  (4)订单处理的及时性

  (5)退换货处理的及时性、规范性

  (6)返利的及时性、正确性、程序的合规性

  (7)审查业务管理方面,在卖方市场环境下,是否有人为抬高物价,伪造虚假合同,贪污、侵吞公款现象。

  (8)审查是否有与商家合谋,骗取紧俏药品,共同分得好处的行为。

  (9)审查是否有不跟踪商品流向,造成商家低价倾销,扰乱市

  场价格的行为。

  (10)审查销售制度执行情况,对超期限形成的呆帐、死帐是否对责任人惩

  罚追究。

  (11)销售市场促销活动的评价

  (12)市场信息的反馈

  4、客户服务流程审计

  (1)客户档案信息更新的及时性

  (2)客户投诉的追踪与记录、解决、反馈的及时性

  (3)客户满意度调调查机制的建立、调查频率

  (4)客户培训的到位与反馈

  (5)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的及时性及解决效果

  (四)储运流程审计

  1、原辅料出入库流程

  (1)入库请印单填写的及时性

  (2)审查仓库帐实是否相符,长期未用物品是否及时书面上报并进行了原因分析,造成浪费的责任人是否得到了惩罚。

  (3)原辅料存放的规范性

  (4)入库单填写的的规范性

  (5)出库方法的正确性

  (6)货物卡填写的及时性、准确性

  (7)上帐的及时性、准确性

  (8)出库程序的合规性

  (9)出入库物品批号记录的准确、完整、及时性

  (10)安全库存的控制

  2、成品出入库流程

  (1)成品入库存放的规范性

  (2)入库请验单填写及时性、准确性

  (3)入库登账、卡的及时准确性

  (4)出库程序的合规性

  (5)出库的及时性、准确性

  (6)登账、卡的及时准确性

  (7)报表的及时准确性

  (8)安全库存的控制

  (9)异地发货指令的及时性、(10)发货单号的连续性、是否与订单核对。

  3、备货与发货流程

  (1)备货与发货的及时性

  (2)异地发货指令的及时性

  (3)送货通知单单填制的准确性、规范性

  (4)运输合同的执行情况

  (5)收货差异处理的及时性

  4、仓库盘点

  (1)异地仓库的库存报表核对

  (2)库存差异上报、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

  (五)、人力资源流程审计

  1、人力资源规划审计

  (1)职位结构/资源分析、调整职务编制计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2)培训计划制定的及时性

  2、招聘管理流程

  (1)招聘计划的完成情况(质量),计划外招人的审批

  (2)招聘程序的合规性、背景调查的准确性

  (3)员工流动性的审查

  3、培训效果、计划的执行情况、培训档案更新、流程执行情况审计

  4、流程衔接性审计

  三、重要管理者任期责任审计内容

  主要包括管理责任、业务责任和个人经济行为责任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

  (1)、审计其遵纪守规,履行职责情况,在明确的权利范围内,是否遵守国家的法律、政策、法规,是否贯彻执行了集团内部规章制度。

  (2)审查是否制订出适合公司发展要求的、科学的管理程序,检

  查、测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认真实施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3)审查公司是否按规定建立会计帐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有关会

  计信息,并保证其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4)审查公司各项财务收支活动是否合规、合法,各项经济活动的发生是否真实、有效,审计各部门业务开展有无重大失误与舞弊行为。

  (5)审查是否加强日常资金管理,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现金、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是否有越权审批行为。

  (6)审查是否加强各项费用管理,充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审查任期内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及物耗超标等情况。

  (7)审查债权、债务往来帐项是否清楚,有无长期拖欠,形成呆帐、坏帐和因资金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其他重大经济损失问题。审计部门经济纠纷及遗留问题。

  (8)审查公司资产是否得到合理使用并保持增值。审计部门物资管理、资金收入、使用及上缴情况。

  (9)审查是否按照法律、法规组织经营,并获得正当的效益。

  (10)审查有无采取不正当的处理方法,歪曲或掩盖企业财务成果及经营成果。

  (11)审查任期内有无利用职权挪用资金,侵占公司财产,收受非法所得或授意、暗示有关人员违反规定,弄虚作假,损害公

  司利益等违法行为。

  (12)审查任职期间,在外事交往中,有无不顾投资者和集团利益,利用职权索礼受贿,牟取私利的行为。

  (13)审查任职期间,子公司人员的进入及调动是否经过集团人力资源部批准,并建立人员档案。

  (14)审查任职期间是否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有无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泄露公司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机密的行为。

  以上均为各责任部门内部审计的一般内容。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突击审计或专项审计。

  运营保障部在审计结束后,要写出书面审计报告,并对报告中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管理者离任只有在审计报告签字后,方可办理交接手续。

  四、基建专项审计

  (一)施工图预算的审计

  1、直接费的审计

  (1)定额单位套用的审查

  (2)工程量的审查

  (3)工资单价和材料差价的审查

  (4)运杂费的审查

  2、施工管理费的审查

  3、房屋、构筑物施工图预算审查

  4、电器工程施工图预算审查

  5、管道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审查

  (二)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

  1、采用预算结算承包制情况下的审计要点

  (1)核实乙方提出的设计变更资料是否通过了原设计部门的认可和业经甲方签证,其中重大设计变更有无计划或主管部门的批准手续。

  (2)变更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属实,套用定额和单价是否准确、适当。

  (3)设计变更的增减是否同时计列,有无只计增量而不计减量的情况。

  (4)有无施工企业自立名目、自行定价、额外取费的问题

  2、采用招标承包、预算加系数或平方米造价包干承包形式下的审计要点

  (1)实行招标承包、其结算应按中标合同价执行。

  (三)、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

  1、竣工决算报表的合规性审计

  (1)审查决算报表的合规性审计

  (2)核查竣工决算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及各表间的钩稽关系

  2、交付使用财产的合规性审计

  主要审计建设成本计算是否真实、待摊费用分配是否合理、交付使用财产的价值是否准确,有无估计成本、虚增固定资产的价值。

  五、离职审计

  1、了解离职人员的岗位的情况

  2、离职人员的交接报告

  3、遗留问题

  4、离职相关手续的健全性、程序性审计

  5、其它问题(钱、财、物等)

  六、大药房、经营公司审计细则:

  (一)、财务部

  1、记账凭证全项检查,是否存在错弊事项

  2、财务是否有超期借款长期未还现象

  3、因缺发票不能入帐的付款统计与原因分析

  4、销售发票规范性审查

  5、发票审核人员是否有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问题是否按照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处理结果是否有始无终

  6、是否按照公司总经理授权范围和限额执行

  (二)、营运防损部

  1、要货计划填写规范性检查

  2、门店的销售是否全额上交、打折、降价、批发是否在规定权限内,手续是否齐全

  3、自查问题是否及时处理,处理结果是否合理

  4、门店促销品台账是否建立

  5、门店废品收入是否按规定建账

  6、对各门店经理是否按规定进行管理和考核

  7、门店是否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盘点、是否存在不盘点的门店

  8、盘点结果是否按要求处理

  9、对于在营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否能够及时制定制度进行约束

  (三)、储运部

  1、仓库及货架物品的码放

  2、门店对仓库出错货物的反馈统计

  3、近效期药品是否及时上报

  4、送货路线及配货时间是否合理

  5、周转箱是否能够保证数量

  6、送礼物品是否及时统计上报审批

  7、出库单打印差错检查

  8、对于破损、失效、返仓物品是否及时处理

  9、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是否能够严格考核

  (四)、市场部

  1、是否严格执行促销费收取标准

  2、是否能够对促销厂家严格管理

  3、市场部印刷品是否严格验收数量与质量

  4、对市场部各项付款的真实性调查

  (五)、拓展部

  1、房屋租赁是否进行了商圈及规划调查

  2、是否能够提供可行性分析

  3、合同中是否有对公司不利条款

  4、合同中对实际付款与发票的约定是否容易造成监察漏洞

  5、房屋租赁合同执行情况跟踪与分析

  6、对列入拆迁范围的门店是否有明确的处置意见

  7、对装修预算、决算书合理性审核

  8、在房屋租赁和装修过程中,经办人是否存在舞弊行为

  (六)、质检部

  1、是否有物品因入库检验不及时影响销售的现象

  2、检验记录是否规范

  3、客户投诉是否有接收及处理记录

  4、对效期产品是否及时检查、对失效品是否及时上报处理

  5、对GSP各项条款对门店是否进行复查

  6、对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是否有详细记录

  7、是否存在掩盖问题不上报、私下解决的行为

  (七)、行政部

  1、对门店和后勤的电话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是否按时统计上报和考核

  2、低值易耗品、礼品的出入库手续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

  3、人员档案是否按规定设立台账,借用证件是否进行登记及有跟踪记录

  4、人员的调动是否手续齐全,是否存在遗留问题

  5、宣传资料是否按时出版、下发

  6、是否按照公司要求对人员进行培训

  7、公司下发文件是否有发放记录、是否存档备案、是否有缺失文件现象

  8、车辆的耗油定额是否合理、保养是否及时、车审是否漏报

  9、门店的证件办理是否及时、是否存在因无证件影响开业的现象

  (八)、门店管理

  1、门店每日销售额是否核对正确、是否及时足额上交

  2、门店是否按照财务及公司要求设立各种台账

  3、对营业外的收入与支出是否按照公司规定处理、手续是否齐全

  4、是否存在私自打折、截留现金等违规行为

  5、各种上报报表、数据是否经过财务部审核

  6、是否存在遗留问题长期拖而不决现象

  7、店经理是否有私自收取商家好处行为

  8、门店人员的卫生、纪律等常规检查

  (九)、信息部

  1、硬件设备及网络维护

  2、业务系统维护

  3、数据库维护

  4、是否对微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能达到按照流程规范操作

  5、门店上报故障维修请求,是否能够在一日内派人解决、对未作处理的是否能够提供合理解释

  6、是否存在因微机系统原因、传递不畅导致数据不实现象

  (十)、经营公司采购部

  1、各品种采购厂家、商家、价格的历史记录与分析

  2、是否与其他经营企业享受同样优惠

  3、采购人员上交促销费统计与分析

  4、采购人员是否存在收取对方礼品、赠品、有价证券、现金等好处费不上交的损公肥私行为

  5、物品采购价格上涨是否向主管领导请示并获批准并能够提供书面证明

  6、退货是否及时向购买地联系处理

  7、物价员是否能够提供完整的调价记录、是否做到各门店调价时间统一

  8、采购合同、收货记录等档案资料是否妥善保管、整理归档

  (十一)、经营公司销售部

  1、销售合同是否规范(合法、授权)

  2、销售发票、出库单是否规范、统一

  3、销售折扣是否授权批准

  4、暗返利是否按规定审批

  5、是否按照合同或约定及时回款

  6、回款是否有折让、折让是否有审批

  7、业务人员是否有吃取差价、损公肥私等违规违纪行为

  七、审计时限:

  (1)一般生产与管理人员离职,与公司钱、物无关的,要求审计人员当日完成审计,出具审计结果。

  (2)公司动钱、动物部门一般管理人员,审计时间要求在两日内完成。

  (3)营销公司业务人员,因涉及业务量较大,一般要求在五日内完成审计,特殊情况需要调查函证者,要求在十日内完成。

  (4)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审计,一般要求在十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特殊者,可依照具体情况确定,但要求上报董事会批准。

  (5)离职审计时,要求调动者必须自提出变动之日起提前2日报到运营保障部。其它审计实施日以领导指令或运营保障部下达审计通知为准。

  (6)

  八、审计事项报告流程

  (1)运营保障部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要以书面报告的形式,简明扼要,找出问题关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2)填写反馈、整改通知单(责任人签字)

  (3)执行效果报告

  (4)将审计报告以书面形式上交董事会。

  2002年11月12日

  查看更多管理制度的相关资料敬请登录:

  XXX药业运营保障部

篇八: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医药有限公司

  内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

  内控概述...............................................................................................................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第三章

  授权体系...............................................................................................................

  第四章

  管理制度...............................................................................................................

  内部审计计划管理(P6-Z4-1)..........................................................................

  内部审计执行管理(P6-Z4-2)..........................................................................

  内部审计结果处理(P6-Z4-3)..........................................................................

  其他管理制度(P6-Z4-4)..................................................................................

  第一章

  内控概述

  一、定义与范围

  内部审计是指由公司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公司各部门及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核和评价,查明其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种专职经济监督活动。

  公司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包括公司本部、下属各部门及控股子公司、分公司、驻外办事处等。内部审计的审计类型包括经营绩效审计、法纪规章遵循情况审计、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专项审计。

  本制度所规定的内部审计包括:

  1、内部审计计划

  审计部按照审计委员会所确定的年度审计重点制定年度审计计划,经审计委员会批准后作为年度审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内部审计执行

  审计部按照年度审计计划,针对具体审计项目制定审计程序,派遣审计人员进行审计。

  3、内部审计结果处理

  审计部将审计报告报送审计委员会,同时送达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审计委员会根据审计报告确定内部审计处理意见。当发生重大争议时由审计委员会召开听证会,由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确定处理意见。

  二、控制目标

  健立建全内部控制制度,严肃财经纪律;

  查错揭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对下属各单位(部门)的监督与控制;

  为董事会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对立、客观的资料。

  三、主要控制节点

  审计委员会审批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中重大争议召开听证会;

  四、控制政策与方法

  审计部对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负责,财务总监对审计部日常业务进行指导;

  按照年度审计计划安排内部审计工作进程;

  实行审计结果重大争议的听证会制度。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一、涉及部门及部门职责

  审计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其职责包括:

  批准内部审计制度及修订方案、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确定年度内部审计工作重点;

  对聘请的注册会计师与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划分和协调;

  根据审计结果依照公司有关制度对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作出处理决定并交公司有关部门执行;

  对审计结果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可先形成处理意见,然后提交董事会讨论解决;

  财务总监:

  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审核;

  协调审计部与各被审单位的关系;

  对审计部日常业务活动进行指导。

  审计部:

  隶属于审计委员会,其职责包括:

  拟定内部审计制度及修订方案;

  根据审计委员会确定的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制定内部审计计划;

  组织安排内部审计工作;

  形成审计意见,提交内部审计报告;

  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

  二、岗位职责

  审计部部长:

  制定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审计项目的组织、计划与质量控制;内部审计报告的审核、提交与解释;

  拟定内部审计制度;

  审计员:

  按照审计项目安排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撰写审计报告草案。

  第三章

  授权体系

  内部审计业务授权,是指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在其职权范围内,根据既定的权限及有关职责执行、配合内部审计的各项业务。

  内部审计业务授权详见下表。

  项目

  审计计划的制定

  审计报告的编制

  发起部门

  审计部

  审计部

  协商/会签部门

  审核部门

  财务总监

  财务总监

  批准部门

  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董事会

  审计结果中重大审计委员会

  问题的处理

  第四章

  管理制度

  内部审计计划管理(P6-Z4-1)

  一、目的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内部审计计划制定、审批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对内部审计计划制定、审批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审计部及审计委员会。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财务会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P4-Z1-J4-3)?

  预算编制(P5-Z4-1)

  预算执行与考核(P5-Z4-2)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岗位

  1董事会本年经营审计委员会

  目标确定后15日内

  2审计委员会确定审计部部长

  年度内部审计的重点后20日

  明确本年度内部审计的重点部门、分公司、子公司,以及重点审计项目,并制定年度《年度内部审计计

  划》,报财务总监审核

  3收到年度内部审财务总监

  计计划后10日

  4收到年度内部审审计委员会

  《批准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审核《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根据董事会经营指导思想,确定年度内部审计的重点

  步骤说明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

  /岗位

  步骤说明

  计计划后10日

  五、单据及报告

  《年度内部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执行管理(P6-Z4-2)

  一、目的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内部审计项目执行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对内部审计项目执行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及被审计部门(或单位)。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及岗位

  审计部部长

  步骤说明

  确定具体审计项目人员配备,拟定具体审计计划,报财务总监审批;

  2收到具体审计财务总监

  划后5日内

  3财务总监审批审计部部长

  审计计划后5日内

  4《内部审计通审计部审计人员

  知书》下达后

  5审计工作外勤审计部审计人员

  结束后

  6收到《内部审计审计部部长

  报告》草稿3日内

  7收到《内部审计财务总监

  审核《内部审计报告》初稿,形成征撰写《内部审计报告》草稿,提交审计部经理审核;

  审核《内部审计报告》草稿,形成初稿后,送财务总监;

  报请审计委员会签发《内部审计通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

  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审批具体审计计划

  报告》草稿3日内

  8收到《内部审计被审计单位

  报告》征求意见稿5日内

  9求意见稿;

  对《内部审计报告》初稿反馈意见

  收到反馈意见财务总监、审计根据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对内部审后5日内

  部经理

  计报告草稿作出修改(如认为反馈意见无参考价值,则不考虑),最终完成内部审计报告并提交审计委员会。

  五、单据及报告

  《内部审计通知书》

  《内部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结果处理(P6-Z4-3)

  一、目的本管理文件明确了对内部审结果处理、审计报告重大争议处理过程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

  二、范围

  本管理文件对内部审计结果处理过程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及被审计部门(或单位)。

  三、相关程序及制度

  四、业务流程

  步骤

  1完成时间

  涉及部门岗位

  步骤说明

  审议内部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

  如对审计结果表示异议,向审计委员会提交《内部审计申诉报告》;

  审核申诉理由,如认为申诉

  理由不成立,则不与考虑;

  如认

  有必要,审计委员会可召集财务总监、审计部经理、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举行听证会,就内部审计申诉报告中的重要事项进行听证。

  5听证会后5日

  审计委员会

  根据听证的结果,作出是否复审的决定;如须复审,由审计委员会直接指派人员复审;

  6审计结果确定审计委员会

  根据审计结果依照公司有关制度收到审计报告审计委员会

  后5日内

  2收到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

  后5日内

  3收到申诉报告审计委员会

  后5日内

  4收到申诉报告审计委员会

  后5日内

  后

  对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人员作出处理决定并交公司有关部门执行;对审计结果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可先形成处理意见,然后提交董事会讨论解决。

  五、单据及报告

  《内部审计结果处理决定书》

  《内部审计结果处理意见书》

  其他管理制度(P6-Z4-4)

  1、对审计人员的管理

  审计委员会对审计人员的选用、审计部门部长的任用应认真考核、仔细筛选。对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并加强对审计人员执业道德的监督。

  2、与独立审计的配合

  审计委员会聘请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时,审计部有义务进行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3、档案管理及保密

  审计部应妥善保管好审计档案,对在内部审计过程中悉知的情况予以保密。

篇九: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医药制造行业审计指南

  目

  录

  第一部分

  医药行业现状及特点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医药制造行业总体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我国医药产业的分类及整体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行业经营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医药制造行业生产经营规律和行业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药品生产企业成立的法定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二)行业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行业分类复杂,产品差异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降价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政府监管重点,生产销售过程可控度高_____________________114、实行市场准入机制,有鲜明的生产经营特点_________________125、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定价政策_136、医药行业的税负率水平较高,有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________________16三、行业相关法律法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______________172、《国家药品生产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药品GMP认证管理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第二部分

  医药行业税收风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常见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二、定向风险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三、主要偷逃税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三部分

  医药行业审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行业模型的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行业财务指标及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二)

  行业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投入产出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2、关联交易类配比分析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3、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与进项税金转出相关性模型_____________344、破损率分析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5、免税货物劳务与进项税金转出相关性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35二、案头分析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一)行业审计案头分析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二)行业审计基本资料的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三、内控测试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一)测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二)测试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三)测试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1、材料采购与付款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2、生产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3、销售与收款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四)生产流程概述及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要点_________________42四、确定性审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一)采购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1、医药企业采购环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2、采购环节常见的税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3、审计程序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二)

  生产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1、医药企业生产环节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2、生产环节常见的税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3、审计程序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三)销售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1、医药行业销售模式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2、销售环节常见的税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3、审计程序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四)收入与成本的审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五)应收帐款的审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六)销售费用的审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附件:医药行业审计底稿(修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编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一部分

  医药行业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医药制造行业总体状况

  1、我国医药产业的分类及整体状况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医药行业分为医药制造业、中成药工业、中药饮片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医药器械工业、制药机械工业、医用材料及医疗用品制造工业和其他工业,共8个子行业.本审计指南对象为医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按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可分为以下七类: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兽用药品制造、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药品的分类则更复杂、更专业,如按疾病分类,药品可分为:呼吸科类、消化科类、妇科类、心脑血管类、风湿骨科类、内分泌科类、泌尿生殖类、补益类、五官科类、抗肿瘤类等。按剂型分类,一般分为:胶囊剂、软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注射剂等等。另外药品还可以有现代药和传统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新药和已有国家标准药品之分等等.

  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据统计口径:我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4000多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5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我国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目前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一方面医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资产为主的规模比重仅为2%-3%,效益指标相对高一些也仅为3%-4%,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业之一,但并未进入支柱产业之列。另一方面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3、行业经营数据

  医药行业主要经济收益、资产运营指标表(2003年1—8月)

  全行业

  化学制药

  中药

  生物制药

  医疗器械

  销售收入增长率

  实现利润增长率

  净资产收益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

  18.61%

  30.26%8.53%10。13%

  9.24%17。91%44.35%

  9.46%

  9.85%

  9。07%16.00%

  13。03%

  7。35%

  11.15%10。02%

  29。97%

  23。16%7.24%12。23%10。57%

  18.32%29.54%10。04%8。91%

  8.25%

  从中可以看出,全行业三大效益运营指标:

  销售收入增长率、实现利润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在18%、30%、8%以上,而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指标在10%左右。以销售利润率为指标比较,生物制药企业最好、中药制造企业、化学制药制造企业分列2、3位,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最后.

  全行业效益走势图(2003年1-8月)

  医药行业效益增势图(2003年1—8月)

  全行业产销状况表(2003年1—8月)

  指标

  行业

  全行业

  销售产值

  总额

  同比增长

  1858。1818。49%出口交货值

  总额

  同比增长

  223。58137。4913.1415.6935。2620。01%

  24。29%

  产销率

  产销率

  增(减)百分点

  93.16%0。4693。76%0。12-0.752.772。69化学制药

  1019.9118。65%中药

  465。914。52%

  —12。25%

  90。87%

  36。40%

  92。53%

  20。55%

  95。69%

  生物制药

  143.9727。31%

  医疗器械

  121.9719。56%

  全行业资金流转状况表(2003年1—8月)

  流动资金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全行业

  化学制药

  0。854.110.924.59中药

  0。713。09生物制药

  0。773.71医疗器械

  0.934.8应收账款周转率

  3。03。062。732。733.68全行业流动资金状况表(2003年1—8月)

  指标

  行业

  全行业

  应收账款

  净额

  同比增长

  608.768.74%8.85%

  3.88%

  19.59%16.53%

  产成品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总额

  同比增长

  平均余额

  同比增长

  285。62147.4482.9421。9817。7810.87%11。65%6.72%19.69%18。66%2145。521102.83645.70175.84126。4711。35%

  11。04%7.85%18.16%

  20。43%

  化学制药

  331。75中药

  生物制药

  医疗器械

  168.6749.3532.13行业前60强企业在本行业中效益所占比例

  上述数据来源于北京康派特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医药经济研究2003年11—12期

  二、医药制造行业生产经营规律和行业特点

  (一)药品生产企业成立的法定程序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性,我国实行药品生产监管制度,医药生产企业的设立有这严格的审批制度和法定程序,目前主要遵循《国家药品生产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GMP认证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1、申办人应当向拟办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发布的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筹建的决定。

  2、申办人完成拟办企业筹建后,应当向原审批部门申请验收.原审批部门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八条规定的开办条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申办人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注册。

  3、新开办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新建药品生产车间或者新增生产剂型的,应当自取得药品生产证明文件或者经批准正式生产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药品生产质量

  管理规范》认证。《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生产药品的,持证企业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申请换发《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企业终止生产药品或者关闭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由原发证部门缴销。

  4、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所使用的原料药,必须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药品批准文号或者进口药品注册证书、医药产品注册证书;但是,未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除外。

  (二)行业特点

  1、行业分类复杂,产品差异较大

  如前所述,医药制造行业不仅分类复杂,而且产品品种众多,不同产品的差异较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设备状况、工艺流程、采购的原材料的来源和种类等都会对药品成本总量和构成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的盈利水平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到企业增值税的税收负担。

  2、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降价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处于医药行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中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1)在WTO背景下,外资对医药行业的渗透逐渐加强,中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的竞争要从策略层面上升到战略

  层面。制药企业是否需要前向或后向一体化?是否充当“加工厂"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优势?成为现阶段摆在各个医药企业面前的难题。

  (2)大部分医药企业规模不大,但药品种类繁多,且多是传统剂型的普药,技术研发人才严重缺乏,年产值能上千万有竞争力的产品却了了无几,企业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和提升。处于同一地域的企业,产品同质化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在现有主要品种的质量和剂型上下功夫是缩短开发周期、减少风险投入、收效快的捷径,是加强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3)政府对于非专利药的大规模价格下调和全行业的GMP认证工作持续开展,进一步压缩了医药行业各企业的利润空间,多数医药企业已面临生存压力,药店、医院作为最大的消费终端,具有强大的议价能力,而将降价压力转移到医药流通企业和药品生产企业,其中医药流通环节承担了大部分价格下降压力。药品流通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发展现代物流,调整营销模式为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的当务之急。

  药品降低压力在产品链上不均衡分布

  11药品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利润空间分别下降30%和20%多,而医药生产企业利润空间仅下降了10%左右。

  3、政府监管重点,生产销售过程可控度高

  医药行业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行业,一直以来就是政府管制的重点行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和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国家还规定2005年7月1日以后,所有的医药生产企业和生产线(除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2007年开始)都必须通过GMP认证,GMP对于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量化标准,药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GMP标准进行药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药品生产企业的生

  12产过程批次跟踪要求高,因此其生产和销售的过程可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记录予以体现,这其中最重要的记录有: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和销售记录。GMP要求上述记录必须完整准确.药品质量是药品生产整个过程各道工序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控制药品质量除合理的工艺技术流程、严格的岗位操作以及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外,还必须有全员质量意识、生产人员的素质等问题.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品种其生产质量监督点的确定是技术方案的首要问题,可以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控制产品质量。我们在对企业进行审核时,应把握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关键点,寻找审计的切入点.4、实行市场准入机制,有鲜明的生产经营特点

  医药制造行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过程与其他制造业相比,有其鲜明的行业特点,主要有:(1)、生产企业市场准入机制和药品注册管理机制.只有事先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五年)的企业才能从事药品生产,所有拟在市场流通的药品在批量生产前均需要先行申请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2)严格按照药品的生产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生产工艺规程包括:品名,剂型,处方,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物

  13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在GMP标准下,药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耗、产量、库存等基本能做到过程清晰,有据可查。(3)、按批次进行生产,按批次核算成本.GMP标准定义药品一个批次的概念为:在规定期限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药品为一批。GMP标准规定:每批药品均应按要求编制药品生产批号,按照生产计划和批生产指令等组织生产。

  5、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定价原则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除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具有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对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

  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药品,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原则,制定和调整价格;其中,制定和调整药品销售价格时,应当体现对药品社会平均销售费用率、销售利润率和流通差率的控制。具体定价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依法

  14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价格制定后,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价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在指定的刊物上公布并明确该价格施行的日期。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价格,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药品价格时,应当组织药学、医学、经济学等方面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必要时,应当听取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公民以及其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意见。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价格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实行药品价格监测时,为掌握、分析药品价格变动和趋势,可以指定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作为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定点单位应当给予配合、支持,如实提供有关信息资料。

  (1)

  药品政府定价原则及方法:

  国产药品和进口分装药品的零售价格由生产企业的出厂价和流通差价构成,含税出厂

  价格由制造成本、期间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进口药品的零售价格由口岸价和流通差价构成,含税口岸价由到岸价、口岸地费用(包括报关费、检疫费、药检费、运杂费、仓储费等)和税金构成。药品流通差价由商业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期间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

  15?

  药品零售价的计算公式为:

  零售价=含税出厂价(口岸价)×(1+流通差价率)

  国产和进口分装药品出厂价的计算公式为:

  含税出厂价

  =(制造成本+期间费用)÷(1—销售利润率)×(1+增值税率)

  进口药品口岸价的计算公式为:

  含税口岸价=到岸价×(1+关税率)×(1+增值税率)+口岸地费用

  中药饮片出厂价的计算公

  式为:

  含税出厂价格(含税批发价格)=[原料实际进货价/(1—损耗率)+辅料费+各项费用]

  ×(1+成本利润率)×(1+增值税率)

  其中,损耗率、各项费用标准在不突破饮片现行价格水平的前提下,根据饮片生产经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成本利润率为5%。

  中药饮片零售价格的计算公式为:

  零售价=含税出厂价×(1+流通差价率)

  (2)市场调节价或自主定价

  目前药品生产成本通常有四个部分组成: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

  16制造费用;包装材料费用和期间费用.物价部门主要对这三个部分进行核算。

  药品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物价部门主要审核其用量,包括企业报送材料中填写的用量是否与其药品规格相关指标符合,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等。同时了解企业进货价格、进货渠道和生产工艺流程。

  药品制造费用:物价部门主要审核企业在药品制造过程中,耗费的煤、电、水等费用,设备及其损耗和工人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费用。

  包装材料费用:物价部门主要审核药品包装材料的进价和费用分摊方法是否合理等.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根据国家规定,药品企业必须向物价部门报送药品的成本资料,包括药品的药检报告、生产批文、药品价格成本核算表、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进货发票及财务发票等。物价部门在成本核算过程根据情况需要还经常进行实地审核.6、医药行业的税负率水平较高,有特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医药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增值水平较高,税负率高,新药的税负率水平更高。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企业从税负情况分析,其增值税税负水平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增值幅度较大。而技术含量较低的中药、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由于其主要原材料基本上是向农业生产者收购,企业根据收购

  1发票所列金额按13%扣除率抵扣,属典型的“高征低扣”,因而生产中成药的企业税收负担也普遍较高。但由于医药生产企业营销费用较高,营销费用往往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40-50%,大量的营销费用造成其所得税税负呈现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医药生产企业除在增值税税政策方面,国家规定了对避孕药品和用具、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享受增值税优惠以外,其在所得税税收政策上与其他制造行业基本一致.三、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

  2、《国家药品生产法》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药品GMP认证管理办法》

  第二部分

  医药行业税收风险

  一、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种类

  1、问题实质描述

  预警级别

  产量核算不实

  通过财务核算的方法,人为地将部分数量★★★

  的产品帐外化,为进行实物返利、赠送提供物质基础,并逃避税收.2、生产中正常性将生产过程中的非正常损耗等同于正常★★★

  损耗虚列

  性损耗,不进行进项税转出。

  13虚增购货成本、虚医药生产企业收购药材、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

  是否规范、金额及数量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虚抬收增进项税额

  购价格、虚报收购数量抵扣进项税金的情况.

  隐瞒销售收入

  以代销为由对发出商品不入帐、延迟入帐;现金★★★

  收入不入帐;主要品种的药品帐面数与实际库存不符;虚构退货业务收取现金不入帐。

  456、7、8、9、10、11、12、13、14、未按规定开具增药品销售集中在虚开增值税发票多发区而与实际值税专用发票;的药品终端市场不符的异常情况;挂靠企业不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药品过期不处对过了保质期的库存药品,不及时进行涉理

  税财务处理,以致于相应的进项税转出被人为推延.费用虚列不实

  由于企业经营机制及内部控制的原因,导致利用会务费、劳务费、学术费、差旅费等多种形式以票充帐,进行返利、赠送、套现、商业贿赂。

  补贴收入不计对于划拨的各种应税补贴收入,核算上采税

  取挂往来、人为摊入免税年度等形式,偷逃所得税。

  关联交易调控根据企业效益情况,利用购销货物、借贷利润

  资金、购买技术等交易形式,进行关联企业间利润调控,逃避税收.进项税不实抵利用农产品收购等抵扣凭证,进行虚开抵扣

  扣进项税。

  销项税确认不人为推延销售实现时间,对视同销售行为规范

  不正确处理,导致销项税计提有误。

  应税、免税产品公共部分的进项税金在应税和免税产品涉税划分不清

  间未计算分摊,人为提高免税产品的税负,降低了应税产品的税负。

  享受优惠的所在设备更新较快的情况下,对已享受增值购国产设备发税退税、所得税抵免优惠的设备,在5年生不符监管期内进行转让、出租等。

  的行为

  股权变动中税对于股权变动过程中,境外投资者股权转收缺位

  让所得未代扣预提所得税,已享受退税优惠的再投资年限不足等。

  ★★

  ★★★★

  ★★★★★

  ★

  ★★★

  ★★

  ★★

  ★

  ★★

  ★★

  二、定向风险分析

  在目前国家医疗流通体制下,由于医疗改革的不完善致

  1使整个医药产业逐步演变成一条“灰色食利链”,在市场潜规则运行和高价医疗费笼罩下,已形成如下产业经营模式:

  (医药公司)医院

  ↗

  ↓(较少部分)↘(占比90%)

  医药企业

  →

  药店

  →(占比10%)患者

  (绝大部分)医药企业销售通常采用买断销售、自营销售两种方式,其中:买断销售是医药企业将产品以底价销售给医药代理商,之后的市场推销由医药代理商负责并自行承当费用,在此方式下医药企业营销过程较为简单,涉税风险也较低,但由于是底价销售企业销售营利受到制约,实现增值税相对较少;自营销售是医药企业自建的营销队伍,在通过所在地区招投标的基础上,经过各医院医事委员会的同意获准进入该医院采购药品之列(实际流通过程按国家规定需经过医药公司中转销售),完成“医院开发”后,继而向对口医生“开展工作"提高药品销量,在此方式下医药企业营销过程较为复杂,多环节带来营销费用激增,涉税风险随之加大,但由于是自营销售药品价格及营利空间相对较高,实现增值税相对较多。目前药品流通中,由于医生的诊疗建议90%的药品患者是从医院购得的(10%的药品患者是从药店购得),而在患者最终为高额药价买单的前期,作为产业源头的医药企业,首要是针对销售主渠道--医院进行促销,而促销手段就是向“各关节”

  2的食利者先行支付“灰色收入”,内控缺失下的医药企业对这些“灰色收入”的消化势必引发诸多税收风险,种种“成本黑洞”、“费用黑洞”、“库存黑洞”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究其成因可细分成以下风险:

  定向风险类别

  1、市场导向风险

  风险表现

  现行医药体制缺陷带来的“市场潜规则"和“混沌”的行风,直接诱发医药企业“涉税违规”操作的高危风险。

  目前医药企业小、多、重、乱产业格局,客观加剧同业竞争,促使企业更多采用“非常手段”进行营销,“法不责众”心理广泛存在。

  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制定的策略,所隐含税法遵从度逐步弱化,并呈现的手法也随之隐蔽化、边缘化,如:买断式营销到自营式营销;从量奖励到销售大包;广告促销、赞助促销、现金促销、会务促销、学术促销的演变升级。

  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高层的干预,导致企业内控的偏移和缺失,如:重费用总额控制轻实质控制、重营销目标控制轻法规控制,由此加大了税控难度。

  政府对市场监管的乏力和缺位,如:医疗体制改革、药价控制、医患利益控制等,直接导致市场的混乱和无序,并派生出“链式"风险,其中税收风险在所难免.由于管理视角僵化、长效监管不力、国地税机关协防缺位等,助长了医药企业税收风险的蔓延,如:重形式轻实质的管理通病、漠视企业经营构造分析、非税控发票的管理漏洞。

  风险级别

  ★★★★

  2、同业竞争风险

  ★★

  3、经营策略风险

  ★★★★

  4、企业内控风险

  ★★★

  5、市场监管风险

  ★★★★★

  6、税收管理风险

  ★

  三、主要偷逃税手段:

  1、利用“四小票”偷逃税款,集中表现在中药饮片加工、中成

  21药制造企业

  目前以收购的农产品作为主要原材料的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企业,存在大量利用“四小票”进行税款抵扣的情况。中药、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由于其主要原材料基本上是向农业生产者收购,企业根据收购发票所列金额按13%扣除率抵扣,因而生产中成药的企业增值税税负普遍较高,企业为了人为减低税收负担,往往利用其农产品收购,虚增价格、数量虚抵进项税金和虚增成本,达到其偷税的目的。而税务机关由于农产品收购对象零星分散,流动性强,受人力物力及征管手段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对收购业务的真实性难以逐一核实,对“四小票”控管乏力,导致其成为税款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

  2、“销售返利”挤占企业利润,造成税款的大量流失

  (1)销售返利是指生产企业为扩大产品市场,采取向经销商或零售商返还部分利润或实物,由经销商或零售商以平价或低于市场价销售其产品的一种方式,成为当前加强税收征管的一大热点、难点问题。销售返利在医药行业的市场营销中应用很普遍,为了鼓励渠道商多进货,维系经销商的忠诚度,很多生产企业都会给代理商或经销商承诺一定的现金返利、广告返利或实物返利等,企业往往也都会将返利点数计入市场营销费用或销售成本,而销售返利实际就是企业销售利润的一部分。

  22医药生产企业为了偷逃企业所得税,通过虚开大量的劳务费用发票或是购买假发票,虚增企业销售成本,降低应税利润,造成少交企业所得税.在流通环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1997]167号文规定:“从1997年1月1日起,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无论是否有平销行为,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均应依所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金,并从取得返还资金当期的进项税金中予以冲减。”但是,大量的医药经销企业从生产商获得的销售返利都不在帐上反映,直接进入了企业自己的“小金库”,而支付给医院的返利却通过“更正价格单”、“红字发票”或“白条”直接冲减销售收入,偷逃进项或销项增值税。对于医院而言,企业的返利都以“回扣”和佣金等形式返还给了医院或医生个人腰包。据业内人士透露,一种新药的生产,成本一般在2至3元的药品,经过药品监督部门的定价,价格就达10至20元左右。企业给予医院的返利一般要占药品销售收入的23%左右,其中,15%是以医院的名义收取,8%是以医生个人的名义收取.但医院不是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不属税务机关检查的范围,个人所得又较隐蔽,因此所得税又偷逃了,造成税收流失较大。

  (2)审计难点:①企业收取返利记入“帐外帐"。当前有不少医药企业往往以接受福利品、广告服务费、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或货

  23币等形式收取销售返利.这些企业对接受的物质、或是货币的使用,均走“账外账",未作进项税额转出,造成库存商品账实严重不符,经营情况失真。虽然可以从企业出现零申报、负申报或低税负申报发现问题,但“账外账”企业一般藏匿较隐蔽,税务人员取证困难,因稽查证据不足,企业偷税难以定论.②不能对医院进行税务审计.因目前医院还是属于免税行业,不在税务审计范围内,对于医院是否接受了医药企业的销售返利,以及接受了多少销售返利,成为取证的一个盲点.医药企业正是利用这项税收优惠瞒报收入,用销售返利大量冲减“销售收入”,偷逃增值税。③劳务发票开具混乱和假发票泛滥。当前,由于有些发票管理部门劳务发票管理不规范,甚至开具发票混乱,为某些医药企业虚列成本,偷逃所得税,提供了可趁之机.另一个就是利用假发票冲抵销售返利,有些医药生产企业大肆购买假发票,来平衡企业为支付返利所发生的费用,这为税务人员辨别发票内容开具的真实性和发票本身的真实性增加了难题.(3)加强对销售返利税收管理的对策

  ①严把申报征收关。要密切注意企业的经营情况、税源变化情况,认真审核零申报、负申报和低税负申报情况,认真审核企业的进项抵扣发票,看是否有接受返利未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

  ②严把纳税评估关。应充分发挥外资企业所得税管理系统的分

  24析评税功能,针对返利的不同情况,认真评析企业财务报表及附列资料的相关财务指标,具体可从以下现象中找到疑点:一是应纳税销售额与应纳税额增长不同步;二是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差异率大于规定的差异率值;三是销售毛利率较低;四是期末存货余额明显下降;五是:经营费用明显比上期下降。找准疑点后,再顺藤摸瓜,通过调查、取证及实地检查,进一步发现问题。

  ③严把税务审计关。要通过申报征收岗位和纳税评估岗位传递的有关企业销售返利的信息和资料,加大检查的力度,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检查企业销售返利情况:一是检查企业的往来账户,看企业的“其他应付款或其他应收款"账户有无将销售返利挂账,且未作进项税额转出.存在这种情况的企业,由于把返利挂入往来账,“其他应付款"或“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会明显增加。二是检查企业销售(经营)费用账户,看企业是否将收取的销售返利冲减销售(经营)费用,未作进项税额转出。存在这种情况的企业,容易造成销售(经营)费用比上期明显下降。三是检查企业库存商品账和进货发票,看是否存在以销售返利冲减进货成本,未作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有这种情况的,往往表现为企业购入的应税货物与提取的进项税额不符。四是检查企业接收的销售返利是否入账,是否存在“账外账".五是联合审计、财政等部门加强对医院的财务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掌握医院销售返

  25利的财务处理情况。

  3、因药品的特性,存货损失较多

  几乎所有的药品都存在有效期,虽然医药生产企业一般库存量较少,但由于部分药品原料、半成品、产成品因长期滞销而导致过期,按照行规,存货的过期报废损失一般由生产企业承担.个别生产企业发生过期报废或滞销过期药品被销售商退回后,企业或对存货不及时进行清理盘库或对存货报损不能进行正确的税务处理,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另有一些企业因非常原因发生的产品损失也往往计入生产过程的正常报损,不进行进项税金的转出、财产损失的报备,直接加大生产成本。

  4、关联企业避税问题突出

  医药行业的规模一般较大,相当多的医药企业集团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经销集团生产的药品。生产企业和销售公司之间的交易构成税法规定的关联交易,由于存在关联交易,使避税成为可能。如果不同的企业正常纳税与税收优惠并存或优惠期不同,那么关联企业间通过转让定价实现利润在企业之间的转移。而目前反避税的整体策略倾向跨国之间的交易,往往会忽视此种类型的关联交易形式。加上医药生产往往会涉及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虽然产品的生产流程较透明,但半成品与产成品定价的利润划分往往很难,医药生产企业由于从生

  26产成药到生产原料药、半成品的方式会造成利润的较大变化,但对于其定价的合理性税务机关往往无法调查取证。

  5、不能正确处理免税与应税的划分

  由于国家税法规定的免税药品品种仅包括避孕药品和抗艾滋病病毒药品,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免税和应税的销售收入是能够正确划分、准确核算的,但在进项税金的核算上仍可能存在问题,特别是一些动力、水等一些不能简单划分的项目,企业往往会忽视,不能将应分摊的进项税金在应税和免税产品间合理分配,人为提高免税产品的税负,降低了应税产品的税负.6、其他未按税法规定申报的涉税行为

  表现之一为推延销售实现时间。制药企业的产品销售主要自营和代理两种形式,其中相当部分企业的销售业务是通过全国各地的销售代理(非本企业职工)进行,但多数企业与销售代理之间缺少赊销或代销方面的协议,药品发出后没有按税法规定及时开具发票和计提销项税额,造成延缴税款。

  表现之二为企业不能正确处理视同销售行为.因行业的特点,制药企业为了推出新品或扩大产品广告效应,经常会举办各类活动无偿赠送和展示样品,按税法规定应作为视同销售进行核算,而企业通常会少申报或不申报此项收入.

  2第三部分

  医药行业审计方法

  一、行业模型的运用

  (一)行业财务指标及参数

  为了深入了解医药制造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我们建议在审计中结合评估指标,针对医药制造行业的特点,可以有重点地选用下列指标:

  医药制造行业增值税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

  增值税税负率

  参考值范围

  5.95%-11。05%(以全国税负正负30%,新药的税负率可高于上限)

  存货周转率

  物料平衡(标签)

  物料平衡(原料及辅料)破损率(包装物)

  2---3100%

  依据工艺而定

  1%-3%

  南京市外资医药制造行业所得税及财务指标

  年度

  指标名称

  净资产收益率

  2005年

  指标值

  15.70%2004年

  指标值

  23.10%2003年

  指标值

  8。30%

  2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

  已获利息倍数

  销售增长率

  资本积累率

  销售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存货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长期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固定资产成新率

  销售毛利率

  销售净利润率

  销售收入费用率

  资产净利润率

  9.80%52。50%

  95.00%45.30%2312.70%

  34.80%

  27。30%

  67.40%34。50%

  266.00%

  414。30%

  107。90%

  123.80%

  17。40%38。00%

  22。70%

  72。10%74。70%

  15。70%50。40%

  8。00%2911。60%

  57。40%

  135.60%28。70%

  2005.60%

  37.10%

  24.90%68。50%37。10%

  235.10%

  540。80%178。10%

  123.10%

  22。20%

  40。10%23.70%75.60%71。30%17。70%53.30%9。70%

  5。50%

  33。60%

  86.30%

  46.90%

  579。20%17.40%

  30。60%

  65。90%18.80%132.10%

  418。30%

  76.80%59.60%11。60%17.40%16。10%

  80。90%

  81。00%12.00%

  62。90%4。00%

  出口销售比例

  税收负担率

  关联销售比率

  关联采购比率

  应收帐款增长率

  应付帐款增长率

  资本金到位率

  资本金利润率

  毛益率

  出口毛利率

  纯益率

  (二)行业模型:

  1、投入产出模型:3.50%10。00%

  5。90%

  23.70%0.00%3。20%9。00%2.10%

  2。00%

  0.00%6.00%

  4.50%2.80%12。50%0.00%-28。30%

  99。40%

  1.20%15.70%44.70%

  12。00%-23。00%—17。40%

  125.10%16。00%

  18。70%

  45。20%

  15.70%6.40%2.00%

  21.00%

  10.20%

  17.70%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能够分析掌握医药企业申报销售收入的真实性。通常可选择主要原料和主要包装材料、标签耗用量作为评估指标,测验评估期的产量,结合期初库存产品数量,通过实地调查、盘点等方法核实企业的期末库存产品数量,保证账实一致,换算出评估期的销售收入与企业的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对比,找出涉税问题.在医药制造行业的投入产出模型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GMP标准.由于GMP对于药品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量

  3化标准,其生产有严格的工艺规范,每一生产环节都有生产记录,对于税收管理员或评估人员而言,可以借鉴GMP规定中物料平衡的特性,即:一是指收得率必须在规定的限度内,二是指印刷包装材料(指标签等)的数额平衡,通过原材料、包装物、标签的实际耗用数量可以对产成品的数量进行测算。如果测算结果与实际生产数量不符,应查明原因,让企业作出合理解释。

  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企业的计算结果,如果不在正常值范围,则说明产成品未全部入库或存货未经加工而直接销售未入账。当生产过程处在受控的情况下,物料平衡的结果是比较稳定的,应接近100%。物料平衡可允许存在正常的偏差,当生产处于正常情况时,物料平衡的结果应在正常的偏差范围内,这个范围即是物料平衡限度,其中印刷性包装材料中标签的平衡限度是100%,并不允许存在偏差。

  要充分重视对标签物料平衡情况的检查,通过检查某一批次药品生产中标签的使用数量,推断该一批次的药品产量。如可以通过查阅企业的批包装记录,这其中对于标签的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字有明确要求,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应专人计数销毁,从而保证标签的物料平衡达到100%。

  (1)原材料投入产出模型:

  31评估期生产领用原料数量=期初库存数量+本期购进数量-期末库存数量

  根据GMP管理资料—生产记录表,结合主要材料投放数量综合计算出每一种产成品的数量

  评估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本期生产领用原料数量÷吨产品原料耗用定额—期末库存产成品数量)×评估期同类产品平均销售单价

  评估期问题值=评估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

  再根据评估期问题值进行相应的增值税、所得税事项的调整

  XXX产品原材料投入产出评估计算表

  所属期间(批次)

  原材料名产品原材领用产品评平均评估申报调整称

  料耗用定数量

  估值

  额

  单价

  收入

  收入

  金额

  注:本表可根据产品所耗用一种或几种主要原材料分别计算,再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值的差异,修正后取其平均值

  32(2)包装物、标签投入产出模型:

  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由专人保管、领用,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

  因此通过分析单位药品耗用包装材料、标签(内包装和外包装)用量与投入,可以推断纳税人是否存在账外销售问题。在包装物投入产出模型中,我们要了解各种剂型的药品所使用的包装物情况,如胶囊剂的主要内包装物为胶囊、片剂的主要内包装物为PVC硬片,颗粒剂的主要内包装物为铝塑袋等。药品的外包装材料主要为纸盒、纸箱等。

  评估期包装物耗用量=∑评估期同类品种(期初库存包装物数量+本期购进包装物数量—期末库存包装物数量)

  评估期产量=∑评估期同类品种(评估期包装物耗用量÷吨产品包装物耗用定额)

  评估应申报销售收入=∑评估期同类品种[(期初库存产品数量+

  33评估期产量—期末库存产成品数量)×评估期销售单价]

  评估期问题值=评估应申报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

  再根据评估期问题值进行相应的增值税、所得税事项的调整

  XXX产品包装物、标签投入产出评估计算表

  所属期间(批次)包装物、标标签耗用使用产品评平均评估申报调整签名称

  定额

  数量

  估值

  单价

  收入

  收入

  金额

  注:本表可根据产品所耗用包装物、标签分别计算,再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值的差异,修正后取值,本计算模型一般不作修订,如出现差异值应查明原因

  2、关联交易类配比分析模型:

  该模型建立的目的是关联销售商品金额占总销售商品金额比例较大的企业,如关联销售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则说明企业关联销售商品金额的变化没有带来相应的关联销售收入的变化,销售同样数量商品,关联销售收入小于非关联销售收入,可能存在关联交易定价

  34低于非关联交易定价的问题,存在转让定价避税嫌疑.其中:关联销售变动率=(本期关联销售额-上期关联销售额)/上期关联销售额100%。

  销售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100%。

  医药行业关联交易较为频繁,审计人员可重点关注该模型,当该模型中的数值明显异常时,可跟踪进行关联交易合理性分析,进而发现企业隐藏在关联交易中的税收漏洞。

  3、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与进项税金转出相关性模型:

  该模型建立的目的是可以用来检测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与进项税金转出的相关性。方法为:将各月资产负债表12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期末数与各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16行“非正常损失"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图表所显示的两个关联指标增减变化曲线判断非正常损失和进项税金转出是否异常及异常点.医药行业的存货报损率较高,审计人员要重点关注该模型,并灵活运用。按照GMP标准,企业必须建立药品退货或收回的局面程序,并有记录;质量原因退回和收回的药品制剂,应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报损药品的报废销毁必须有记录.审计人员可以要求企业提供上述记录,结合模型中出现的偏离度较大的情况,利用企业记录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354、破损率分析模型:

  当期破损率=当期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破损量÷当期全部销售收入×100%

  破损差异率=当期破损率-平均破损率(或行业破损率)÷平均破损率(或行业破损率)

  当期破损率是评价医药制造企业的重要指标,据此建立的破损率分析模型主要分析企业的破损是否正常、是否在正常破损率范围内。现在,尚无行业破损率标准作为参考,一般可以以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状况下的破损率为衡量指标,某一阶段或某一批次破损率高于常规值时,应引起重视。

  5、免税货物劳务与进项税金转出相关性模型:该模型建立的目的是检测免税货物劳务与进项税金转出的相关性。方法为:将各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8行“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与申报表附表14行“免税货物用"数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图表所显示的两个关联指标增减变化曲线判断免税货物与进项税额转出是否异常及异常点.可根据模型分析结果,结合查看企业免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记录,重点核查企业免税货物的进项税金的处理是否符合税法规定,不能明确划分用途的进项税金是否按规定的比例转出。

  36二、案头分析环节

  现阶段由于医药制造企业在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可控程度较高,我们认为案头资料分析对于管理规范核算健全的医药制造行业较为有效,税务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行业模型、企业的财务资料、内部的GMP管理资料,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进行趋势、比率及比较分析,寻找可能存在问题的领域,获得初步信息,为确认重点审计项目提供依据。

  1、行业审计案头分析要点

  行业审计项目分析性复核明细表

  项目类型

  趋势分析

  结构分析

  收入类

  年度比较分析

  月份趋势分析

  进行下列结构分析:

  产品之间分析

  分析类型

  比率分析

  合理性分析

  毛利率;

  净利比率

  与下列资料推算的期望值进行比较:

  预算与计划;

  材料成本投入量;

  产成品出库量;

  生产能力

  销售成本率;

  与下列资料推算的期望值进行比较:

  营业成本率;

  材料成本投入量;原材料周转率;产成品入库量;

  存货周转率

  生产能力

  存货周转率;与下列资料推算的期望值进行比较:

  资产报酬率;存货取得及付款条件

  获利能力比率

  利息收入及利息支出

  销售收入及信用条件

  销售利润率;与下列资料推算的期望值进行比较:

  成本利润率;

  行业利润水平

  销售净利润率

  预算及计划

  成本费用类

  年度比较分析

  月份趋势分析

  资产负债类

  年度比较分析

  月份趋势分析

  进行下列结构分析:

  产品之间分析;

  各原材料要素之间;

  药包材与产品之间;

  进行下列结构分析:

  资产负债项目之间;

  进行下列结构分析:

  各产品之间;各项目之间

  损益类

  年度比较分析

  月份趋势分析

  案头分析过程中,我们建议应重点运用《损益表项目分析表》、《财务比率分析表》、《税种相关指标分析表》,对损益表项目分析表

  3中的基期和本期指标的增减比率应重点关注分析其变化原因;对表中销售数量、价格、品种、原材料的价格、数量、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应重点审核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对财务比率分析表中销售利润率、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应重点关注,比较被调查企业与行业比率的差异,分析原因得出初步结论。

  对税种相关指标分析表中得销售税金负担率、销售收入折扣、折让分析、销售收入增长比率与销售税金增长比率对比分析进行重点分析。

  在对企业的税收法规及税收征管风险评估表的分析,应重点对其经营特点分析加以关注,对企业销售方式的不同,产生的变化应加以注意。企业如果采取自销方式,由于企业自身承担销售市场的开拓,营销费用往往会很高,其费用列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如果采取代销、医药代表销售的方式,企业往往会支付较大金额的折扣、折让,这同样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其税收的处理。

  2、行业审计基本资料的收集

  由于医药制造企业的特性,我们建议除了一般企业审计所需基础资料,还需进一步收集下列资料进行审核分析:?

  《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3?

  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组织机构图(包括各组织部门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药品生产企业(车间)生产的所有剂型和品种表;

  药品生产企业(车间)的环境条件、仓储及总平面布置图;

  药品生产车间概况及工艺布局平面图;

  所生产剂型或品种工艺流程图,并注明主要过程控制点;

  药品生产企业(车间)的关键工序、主要设备验证情况和检验仪器、仪表校验情况;

  药品生产企业(车间)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药品生产企业(车间)申请GMP认证时,报送拟生产的品种或剂型批试生产记

  录.?

  物价部门公布的纳税人相关产品的价格信息资料

  三、内控测试环节

  (一)测试步骤:

  1、根据内部控制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记录;

  2、运用审计抽样技术和其他审计方法,实施控制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效果;3、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确定重点审计项目

  3(二)测试目的:了解企业的经营特点、内控环境、财务核算方法及业务流程,以此控制审计风险,确定重点审计项目。

  (三)测试内容:

  一般而言,对于医药制造行业,可以通过下列三个业务循环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1、材料采购与付款循环

  本循环包括购买材料,发出定货单,检查所购材料和开具验收报告,记录应付付销货方债务,核准付款;支付款项和记录现金支出等程序.测试目的:了解企业材料采购渠道,关注有无关联交易;确定材料计价方法是否合理,计价金额是否准确。

  涉及的主要科目:原材料、应付帐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业务流程:请购材料—-编制订购单--验收材料—-储存已验收的材料——编制付款凭据——确认与记录负债——付款

  请购单——〉订购单—-〉验收单—->卖方发票——〉付款凭单——>转帐凭证——>付款凭证——〉应付帐款明细帐-—>卖方对帐单

  测试方法:采用属性抽样审计方法。由于购货与付款循环中各

  4科目所涉及的业务交易量和金额大小往往十分频繁,审计人员可将其中大额的和不寻常的项目筛选出来,百分之百地加以测试。

  容易出现的问题:材料估价不及时进行调整;通过关联采购转移利润;

  2、生产循环

  本循环包括存货的管理及生产成本的计算等。具体来说,包括领取各种原材料及低值易耗品,交付生产,分摊费用,计算生产成本,核算销售成本等程序,还包括核实实际工时,计算应付工资等程序。

  测试目的:了解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及核算流程,判断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金额是否准确,是否存在与税法之间的差异。

  涉及的主要科目:存货、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应付工资、待摊费用、产成品等

  业务流程:计划和安排生产——发出原材料——生产产品—-核算产品成本——储存产成品—-发出产成品

  涉及到的凭证和记录:生产指令——领发料凭证——产量和工时记录——工资汇总表和人工费用分配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

  测试方法:采用“穿行测试”法和存货盘点方法.由于生产循环

  41中每个月的成本核算方法基本一致,审计人员可以抽取某个月按照其成本核算轨迹,了解企业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及产品生产周期,测试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并抽取某一品种产品进行存货盘点,审核帐实是否相符。

  容易出现的问题:各项间接成本归集不准确,分配不合理;未耗用完的材等。

  3、销售与收款循环

  本循环包括向顾客收授订购单、核准购货方的信用,装运商品

  (1)

  测试目的:了解企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测试企业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帐,销售费用列支是否合理。

  (2)

  涉及的主要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应收帐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产成品等

  (3)

  业务流程:投标——接受顾客定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供货——按销售单装运货物—-向顾客开具帐单—-记录销售——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销货退销货折扣与折让-—注销坏帐

  (4)涉及到的凭证和记录:顾客定单——销售单——发运凭证——销售发票——商品价目表——汇款通知书—-顾客月末对帐单

  (5)

  测试方法:采用属性抽样审计方法,进行销售收入截止

  42性测试.审计人员可选取一定的样本量,遵循被审计企业的业务交易轨迹进行测试,了解企业的销售模式,判断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帐,销售费用归集是否合理;并通过销售收入截止性测试,审核企业有无不做销售和迟做销售的现象.(6)

  容易出现的问题:迟做销售和不做销售;销售费用归集不合理;收入与成本不配比;非销售用产品出库不做视同销售处理等

  (四)生产流程概述及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要点:(1)、片剂:

  生产流程概述:按生产指令领料(原料和辅料)-—检验完毕后进行原辅料预处理,(粉碎和过筛)-—原料干粉和淀粉浆制粒混合后制成颗粒-—烘干处理-—再一次混合整理-—经过压片处理并根据不同的需要对药片进行包衣—-按包装指令领用包装物-—对半成品的药片作包装处理(包装分为铝塑包装、瓶装或其他包装)—-检验—-成品入库.生产过程控制要点:这一系列生产过程都伴随着一道道检测。由于整个环节原料药、预胶化淀粉、淀粉等辅料的加入在工艺过程中都有严格的配比要求,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材料或几种材料作为投入产出的计算依据,同时也可以以包装物消耗情况来判断成品量。

  (2)、输液剂:

  43生产流程概述:按生产指令领料(原料和辅料)——对原料药进行称量并进行浓配——稀配、粗滤、精滤--按包装指令领用包装物(输液瓶和胶塞)——对包装进行内外清洗和超声波清洗-—对清洗用水或灌装稀释用水经过砂棒过滤、碳过滤、反渗透、离子交换、蒸馏等过程-—药品和处理过的水加在一起灌装——加塞轧盖-—经过灭菌、检验—-成品入库

  生产过程控制要点:输液剂虽然用水量较大,但是对水的控制难以实现对产量的控制,因为清洗的用水量与产量的线性关系不明显。可以通过原料药和包装物的投入来匡算成品量,值得关注的是输液瓶如果是玻璃制品,就需要考虑在生产过程中的破损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破损率,但包装物标签的物料平衡仍应保持100%。

  (3)、中成药的稠膏:

  生产流程概述:按生产指令领料(原料和辅料)——对原材料一般进行挑选,去除非药用部分——加处理过后的水或者乙醇进行渗漉-—煎煮——过滤——浓缩醇沉——去除废渣——回收水或者乙醇后形成稠膏(稠膏可以制成浓液和干膏用于制液和制固体制剂)—-按包装指令领用包装物——包装——检验-—成品入库。

  生产过程控制要点:中成药的原材料是干制的植物茎、叶、花、根、果等,一般中成药的生产厂家在全国各地定点收购或者为保障材

  44料的品质和供应量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在计算投入产出率的同时要考虑季节因素、产地因素和工艺因素,生产过程伴随着辅料诸如乙醇的投入量要求比较精准,为此可以通过各环节中辅料的投入来计算产出量,从而控制年生产量。

  (4)、西药原料药(以原料药氯霉素为例):

  生产流程概述:按生产指令领料(原料和辅料)-—用化学原料精制左旋氨基物、甲醇、二氯乙酸甲酯活性炭混合在反应釜内加压加温反应——压滤去除炭渣—-加入纯化水经过水析、甩滤、干燥、过筛、混合——形成成品——按包装指令领用包装物——包装——检验—-成品入库.生产过程控制要点:西药原料药的整个生产过程是一个环路,有效成份在甩滤环节后通过母液回收又重新回到反应釜中继续生产。整个成本控制应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主要可以用投入产出法根据投料量来控制成品量,由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对于用水和用电有直接相关性,因此能源和辅料的消耗可以作为投入产出的计算依据之一。

  (5)、乳膏剂:

  生产流程概述:按生产指令领料(原料和辅料)——对基质凡士林等进行灭菌处理--对原料药进行粉碎处理——检验—-在调料锅里进行搅拌调和—-成品检验——灌装—-按包装指令领用包装物-—包

  45装——检验——成品入库。

  生产过程控制要点:乳膏剂的一系列生产过程都伴随着一道道检测。由于整个环节原料药、预胶化淀粉、淀粉等辅料的加入在工艺过程中都有严格的配比要求,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材料作为投入产出的计算依据。而且,这类产品一般在包装上要求较高,如果是金属软管包装,其包装成本能占到产品生产成本的50%以上,因此包装物应该作为投入产出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上是几类药品的生产控制要点,各类药品的制造过程是一个在GMP管理控制的过程,也是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过程。在开展审计前,首先要了解企业生产的药品的制造过程和控制要点,从而抓住开展投入产出分析的关键点.举例:主要产品的工艺的流程图(XXX产品):

  甲磺酸培氟沙星原料

  质控部进行各项指标检验

  检验合格原料

  用注射用水调剂、配料

  甲磺酸培氟沙星溶液

  46车间质量检测

  无菌过滤

  检验、洗瓶、烘干

  安瓶、无菌灌装

  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半成品

  半成品检验

  合格半成品

  包装

  包装材料检验合格

  成品

  质控部全项检验

  留样

  留样观察品

  入库

  四、确定性审计

  (一)采购环节

  1、医药企业采购环节的特点

  (1)按照我国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所用物料的4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应制定管理制度。

  (2)

  药品生产所用的物料,应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有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

  进口原料药应有口岸药品检验所的药品检验报告。

  (4)

  药品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应按质量标准购入,其产地应保持相对稳定。

  (5)

  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并按规定入库。

  2、采购环节常见的税收问题:根据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采购成本一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购入材料所负担的税金等组成,常见的问题通常有:

  (1)

  材料成本不实,存在虚增购货成本、虚增进项税额的行为.一是医药生产企业特别是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企业收购药材、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不规范、金额及数量不真实,存在虚抬收购价格、虚报收购数量达到多抵进项税金、多列成本的问题.二是将非应税项目的材料采购费用包括属于工程用物资、职工福利用物资申报抵扣进项税金、列支成本费用.

  4三是在材料采购途中的非正常损耗不作进项税金转出、应由保险公司赔偿金额和责任人承担的部分,计入成本。

  (2)

  医药企业生产的药品由于国家税法规定有应税药品和免税药品两种情况,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免税药品和应税药品的销售收入是能够正确划分、准确核算的,但在进项税金的核算上仍可能存在问题,如不能将应分摊的进项税金在应税和免税产品间合理分配,人为提高免税产品的税负,降低了应税产品的税负.(3)

  存在企业购置资产类货物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涉税处理不正确,包括购进固定资产申报抵扣进项税金、一次性摊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4)

  存在其他抵扣凭证如特别是海关完税凭证虚假、重复抵扣的问题。运输发票虚假、重复抵扣、属于购置固定资产的运费、属于应由供应单位负担的运杂费申报抵扣进项税金、进入材料成本。

  3、审计程序及方法

  审计科目:材料采购;低值易耗品;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等科目

  (1)

  进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科目的审计程序

  —--—索取或编制进项税额分析表,并与进项税额明细帐调节核对;

  4—--—结合存货及费用类项目一般审计程序,审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入帐数及入帐时间是否与实现的购进额相适应。

  ———-索取或编制准予抵扣的增值税发票抵扣联清单,执行增值税专用发票审计程序,确认已入帐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真实可靠性。

  —---索取或编制准予抵扣普通发票或收购凭证清单,审查其合法性。

  ---—抽样检查已计入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普通发票或收购凭证是否错误列入不可抵扣项目:购进固定资产、购进非免税农业产品、直接为非增值税应税项目购进货物或劳务、直接为免税项目购进货物或劳务、直接为工程项目购进货物或劳务、直接为集体福利项目或职工个人消费购进货物或劳务、购进货物发生退货或折让、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审查方法可包括:

  ●分析借方科目性质;

  ●分析购进货物或劳务的类型和用途;

  ●追查需求立项、预算、采购、入库、领用、产出过程。

  审查采购材料的原始凭证包括采购发票、结算凭证、提货单据、验收记录、收料单和运费发票,以及供货合同等

  50

推荐访问:医药公司审计是干嘛的 审计 医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