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劝学》教学设计「」3篇【完整版】

时间:2023-03-08 18:55:06 浏览量:

《劝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和积累“中”“参”“知”等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意,学习比喻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学》教学设计「」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劝学》教学设计「」3篇【完整版】

《劝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 掌握和积累“中”“参”“知”等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

  2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意,学习比喻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荀子的“性善论”导入,提出荀子如何劝学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跟着录音默读这篇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齐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教师出示文言字词,进行归纳和总结。

  2、理清论证思路

  解决导入时提出的问题:荀子是如何劝学

  学生讨论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品读语言,学习论证法

  荀子在论述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师以第二段为范例指导学生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第三、四段相对应的比喻,并阐述其说明和学习相关的道理(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朗读翻译,再进行阐述)

  教师小结

  四、拓展训练:你认为荀子的观点过时了吗?

  五、作业:

  1 背诵全文

  2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组句子阐述一个道理

  《劝学》教学反思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了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在中学课本中,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荀子基本的“人性恶”的.观点,提出问题荀子是如何劝世间人学习的,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这节课我很重视古诗的朗读,让学生听范读 正音,理解大意,划分节奏,全班集体朗读解决字词,自由读找出比喻论证的句子,最后熟读成诵。通过这节古诗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津津乐道,很有兴致,这无疑对学生今后的诗歌学习以及朗读都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

  在情感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教养和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比如课堂的节奏偏慢,课堂掌控能力不强,在后面讲比喻论证的时候,讲的较浅不够深入。通过这次参加课堂教学大赛,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自己也将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段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劝学》 教学设计3篇

《劝学》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跂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而 温故而 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预习《师说》:

  (l)认真阅读注释,运用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认真阅读“预习提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3)说说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参看“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文言常用实词表》)

  补充练习

  一、在括号里写出通假字的读音,并指出它们与本字的读音有怎样的关系:

  1、知( )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 )非异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4、虽有( )槁暴( ),不复挺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并说明这些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变化:

  1、故木受绳则直

  2、金就硕则利

  3、蟹六跪而二鳌

  4、蚓无爪牙之利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木直中绳

  2、而绝江河

  3、非利足也

  4、上食埃土

  四、填写本文不同设喻方法的例句:

  l正反对照的形式,如

  2、反复形式,如

  3、先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

  4单说比喻,不提论断,使道理隐含其中,如

  5、先设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

  五、比较《为学》和《劝学》两篇课文,它们设喻方法有什么不同?

  六、作文《“善假物”小议》;《赞“锲而不舍”》

  要求:

  1、两题中任选一题;

  2、写出提纲;

  3、用设喻方法;

  4、字数400左右。

  附一、补充练习参考答案:

  一、1、zhì同音2、xìng韵母相同3、hū 声母相同4、yòu、pù同音

  二、1、墨线,泛指所有绳索;扩大2、金属制品,黄金;缩小3、蟹腿,跪下;转移4、爪子和牙齿,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

  三、1、符合,动词2、横渡,动词3、便捷形容词(使动用法)4、向上;作状语

  四、略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劝学》优秀教学设计3篇

《劝学》优秀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以往的教学除了落实文言文的字词句知识外,常把这篇文章当作典范的议论文来教学。但是课文是一个节选部分,且所选的三段文字在原文中并不是连接在一起,把它当作一篇完整的议论文来教,总有些不妥之处。

  通观荀子《劝学》全文,结合本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教学目标,本设计以“积善成圣”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突出教材内容的人文性。采用以人文理念为先导,以文言字词的落实为依托的方式来落实课文的教学内容,力求做到两者的统一。

  教学目的:

  一、了解荀子“积善成圣”的学说,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我人生境界。

  二、学习本文譬喻说理的手法和严谨的逻辑结构。

  三、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句知识。

  四、明确文言文几大现象对于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荀子“积善成圣”学说。

  2、几个譬喻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学习”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我们每天都坐在教室里捧着书本学习。可是我现在要是问大家“为什么学习”这个问题,同学们会怎样回答呢?可能有不少同学会回答,是为了今后考大学找工作呗。这种回答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最高境界是我们要获得文明的教养,提高生命的质量,获得有价值的人生,使我们有可能超越世俗的约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让生命经学习而逐步走向丰富、充盈、绚丽、深刻、高尚!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荀子的《劝学》这篇课文就是论述有关学习问题的,我们要从中领会学习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简介荀子

  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1)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有关荀子其人及《荀子》的情况。

  教师补充归纳: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当时人们都很尊重他,称他荀卿。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人性问题上,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经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可以自恶趋善。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用排比,又善用比,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荀子》共32篇,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一篇,是我国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名篇。

  三、释题

  请一位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学生的解释可能是不准确的,把“劝”解释成“规劝”或“劝说”。教师可让学生查字典选义项,然后明确“劝”在题目中的意思是“勉励”,“劝学”就是勉励人们不停地学习。

  四、研读课文

  (一)请三位学生朗读课文。(每位学生读一段)

  (二)结合学生朗读中读错的字正音。大部分容易读错的字课本作了注释,教师可根据情况予以强调。

  五、课堂小练

  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文言想象归纳整理文中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六、作业

  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点滴积累”是文言学习的不二法门!

  复习检测

  1、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同煣

  (2)虽有槁暴 有同又 暴同曝,晒干

  (3)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同智

  (4)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

  2、词类活用

  (1)輮使之然也 “輮”,动词用作名词,指用火烘木使其弯曲的工序

  (2)知明而行无过矣“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4)非能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名词性短语用作动词性短语,跨出十步

  (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

  3、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以为”,古:把·····做成;今: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广泛地学习;今:学识渊博

  (3)······而绝江河 “江河”古:长江和黄河;今:泛指河流

  (4)故不积跬步 “步”,古:等同于今天的两步;今;脚步,步行时两脚间的距离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寄托”,古:寄身,容身;今:托付

  4、一词多义

  (1)重点实词用法归类

  疾

  积劳成疾 (名词,病)

  声非加疾也 (形容词,强)

  (海瑞)素疾大户兼并 (动词,痛恨)

  疾恶如仇 (动词,痛恨)

  庞涓恐其(孙膑)贤于己,疾之 (动词,嫉妒)

  (西门豹)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名词,怨恨)

  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动词,到达)

  闲情逸致 (名词,情趣)

  (信陵君)致食客三千人 (动词,招致)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动词,获取)

  假

  善假于物也 (动词,借助)

  乃悟前狼假寐 (形容词,与“真”相反)

  *未可假大兵权 (动词,给予)

  是以时人多以书假余 (动词,借)

  绝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横渡)

  群响毕绝 (动词,消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佛印绝类弥勒 (副词,极,很)

  以为妙绝 (副词,极)

  绝处逢生 (形容词,走投无路的)

  绝无仅有(副词,绝对)

  (2)重点虚词用法归类

  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介词,比)

  青,取之于蓝 (介词,从)

  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比)

  不拘于时 (介词,被)

  者

  假舟楫者 (结构助词,······的人)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结构助词,······的方面)

  子瑜者,(诸葛)亮兄谨也 (语气助词,表判断)

  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转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递进)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连词,表结果)

  锲而不舍 (连词,表递进)

  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

  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问副词,怎么)

  盘盘焉,囷囷焉 (结构助词,······的样子)

  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以俟夫人风者得焉 (代词,它,指捕蛇者说这篇文章)

  圣心备焉 (语气助词,表陈述)

  5、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结构后置)

  (2)輮以为轮 (省略句)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用心一也(定语后置,判断句)

  6、重要句子的翻译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研读全文

  1、研读第一段,请学生找出结论性的句子。

  『明确』本段结论性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分析两个分句间的语法关系,明确“则”在句子中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2)明确“知明而行无过”的意思。“知”同“智”。

  (3)在《荀子》中,荀子根据修养的不同把人分成士、君子、圣人三类,那么文中的“知明而行无过”是对哪一类人的人生境界的描述?

  明确:圣人

  (4)本句话所要表述的是:

  君子通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样的途径来提高自我的修养从而成为了圣人。

  博学

  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圣人

  参省

  分析: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提升人生的境界,是让生命经学习而高尚。可见,学习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2、本段中运用了几个比喻?它们是怎样来说明通过学习由君子变成圣人的?(学生自读课文,讨论,发言)

  教师明确:

  (1)青,取自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靛青)比喻圣人,“蓝”(蓼蓝)比喻君子。

  “冰”比喻圣人,“水”比喻君子。

  该组比喻侧重点在于虽然前者由后者变化而来,但当君子成为圣人之后,圣人的人生智慧和自我行为较君子有质的提高。

  (2)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糅”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中(读去声),合乎的意思。

  绳,墨绳,木匠用以求直的工具。 规,圆规,用以作圆。

  这个比喻说明通过学习成为圣人后,其行为与表现的持久性。

  (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以“受绳”和“就砺”比喻学习,以“木”获得挺直、“刀剑”获得锋利来比喻君子通过学习获得了圣人的特性。

  3、齐读第一段。(整体感受全段)

  4、研读第二段

  意图阐释:通过两个问题理清该段的两个层次及作者的写作思路。

  (1)“博学”和“参省”是君子成为圣人的一个必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两者的作用相同吗?(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明确: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同样重要)

  荀子认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他是说君子在成为圣人的过程中,“学”的作用更为重要,所以作者要来“劝学”。

  (2)作者是怎样用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述学习的重要作用的?

  (学生思考该段中几个比喻句的含义,并讨论)

  教师明确:

  作者先用“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所能达到的境界,接着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和跋涉这类常有的生活经历,阐明借助外部条件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善假于物”就是一种学习方式。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高,而完全在于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获得成功。

  (教师强调几个词语的解释:假:借助;水,游泳;绝:度过,动词)

  5、研读第三段

  意图阐释:通过问题研讨让学生明白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问题设计:在经由学习而成为圣人的道路上,荀子还提出了哪些有益的建议?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引导,概括。)

  在这段文章中,荀子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提出了三点建议:

  (1)学习要注重积累。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善成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

  (强调几个词语:跬步、无以)

  (2)学习要坚持不懈。作者用四个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对照说明。用“骐骥”、“驽马”对比:“骐骥”素质好,但是如果只跳一次,还达不到十步,而劣马能力虽差,只要不停地走,也能跑得远。这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接着用“锲而舍之”、“锲而不舍”对照:学习是否成功,差别在于“舍”和“不舍”。这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3)学习要专心致志。作者用蚓的“用心一”和“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6、学生朗读、背诵全文。

  7、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学习了本文之后,是不是引起了对人生境界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了呢?人怎样通过学习来获得教养?这里老师想引胡适先生的《人生有何意义》一文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本堂课: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行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呢?······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劝学》 教学设计

《劝学》 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二、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三、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四、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设想:

  一、抓住文眼,确定教学重点。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介绍作者、解题;

  三、正字正音;

  四、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勤”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l)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乎hū通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3)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跂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而 温故而 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泽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初步自析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二、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三、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

  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光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讨论第三题: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一;补充练习。

  2背诵全文。

  3、预习《师说》:

  (l)认真阅读注释,运用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2)认真阅读“预习提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对比的论证方法。

  (3)说说本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参看“预习提示”、“思考和练习”、《文言常用实词表》)

  补充练习

  一、在括号里写出通假字的读音,并指出它们与本字的读音有怎样的关系:

  1、知( )明而行无过

  2君子生( )非异也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4、虽有( )槁暴( ),不复挺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词义,并说明这些词义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变化:

  1、故木受绳则直

  2、金就硕则利

  3、蟹六跪而二鳌

  4、蚓无爪牙之利

  三、说明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木直中绳

  2、而绝江河

  3、非利足也

  4、上食埃土

  四、填写本文不同设喻方法的例句:

  l正反对照的形式,如

  2、反复形式,如

  3、先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

  4单说比喻,不提论断,使道理隐含其中,如

  5、先设喻引出道理,再用另外的比喻作进一步论证,如

  五、比较《为学》和《劝学》两篇课文,它们设喻方法有什么不同?

  六、作文《“善假物”小议》;《赞“锲而不舍”》

  要求:

  1、两题中任选一题;

  2、写出提纲;

  3、用设喻方法;

  4、字数400左右。

  附一、补充练习参考答案:

  一、1、zhì同音2、xìng韵母相同3、hū 声母相同4、yòu、pù同音

  二、1、墨线,泛指所有绳索;扩大2、金属制品,黄金;缩小3、蟹腿,跪下;转移4、爪子和牙齿,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

  三、1、符合,动词2、横渡,动词3、便捷形容词(使动用法)4、向上;作状语

  四、略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劝学》教学设计10篇

《劝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疏通文意。

  2、积累重点实词。

  3、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分析其性格特征。

  4、探究内容,总结学法。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故事所阐明的道理。

  2、揣摩人物的语言特点

  3、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学法指导与适当点拨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治学要刻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实词的积累。

  难点:揣摩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进程:

  学习目标:

  1、熟读,疏通文意。

  2、积累重点实词。

  3、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分析其性格特征。

  4、探究内容,总结学法。

  一、导入

  谈话导入:回忆学习古文的方法。

  二、新课:

  1、板书课题:孙权劝学

  2、介绍作者,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2)自主学习,积累重点词语。(方法:查看法)

  4、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合作翻译,疏通文意。(方法:加字法,推断法。形式:两两合作,全班展示。)

  5、 熟读课文,深入探究。

  (1)孙权怎样劝学的?

  (2)当吕蒙推辞了,孙权又怎样办呢?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3)没有达到劝学的目的,接下来,孙权怎么办呢?

  (4)从上面的劝说可以看出孙权劝学的什么特点?

  (5)吕蒙学习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看鲁肃有什么反应?

  进一步挖掘,深入文本: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但由于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因而读者从人物的对话中就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结合对文中人物语言的揣摩,你看出文中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6、 拓展延伸: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突出人物的?

  2、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的变化给你哪些启示?

  三、学习方法总结:

  读-------积累-----迁移

《劝学》教学设计2

  【教学建议】

  1、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学生自读,当堂背诵全文。

  2、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弄清文章的意思,积累文言字词,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并能够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三位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

  4、可与王安石的《伤仲永》相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想想方仲永、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5、建议课外观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导入法:教师展示三国时期人物孙权、鲁肃、吕蒙三个人物的图片或画像,由学生对这三个人物的讨论、认识引入课文内容。

  2、故事导入法:教师适当介绍文中三个人物的一些故事,导入课文。

  3、名言积累导入法: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并记诵有关读书、学习的名言,课堂上相互交流,认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导入课文内容。

  4、教师诵读导入。

  二、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后,学生朗读。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音:

  卿qīng涉shè岂qǐ邪yé孰shú遂suì

  三、理解翻译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就文中字词提出质疑。

  【初】当初。 【谓……曰】对……说。 【以】用,拿。

  【岂】表反问的语气助词,难道。 【但】只。 【耳】语气助词,罢了。

  【孰若……】谁(哪一个)比得上……。 【所益】所收获的、所得到的好处。

  【就】从事,做。 【议论】商讨、论说(天下大事)。

  【士】士大夫或读书人。此指有才德有志气的人。

  【三日】虚数,指多天。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遂】于是,就。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2、学生结合书下注解及补充注释翻译课文,教师订正。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⑵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

  ⑶卿言多务,孰若孤?

  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⑷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既感到惊奇,又为吕蒙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侧面表现吕蒙因“学”而取得了很大进步。

  ⑸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指责中带有自豪,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4、归纳文言字词。

  ⑴注意古代的称呼。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大兄: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称呼。

  ⑵注意一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谓……曰:对……说。

  ⑶注意古今异义的词语。

  但:但当涉猎(只)

  往事:见往事耳(历史)

  过:及鲁肃过寻阳(到)

  博士:治经为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

  ⑷注意一词多义的词语。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宜(认为)

  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⑸注意句末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

  例子参见课后练习,此略。

  ⑹积累运用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至穷困而富有了,都可以说:非复吴下阿蒙。

  造句:这人啊,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只是个穷小子的小王,而今却成了大企业家,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②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对待。

  造句:*时不善言语、性格内向的张军,这次却在全国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大家不得不对他刮目相待了。

  四、探究质疑,深入研讨

  1、质疑: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怎样劝学的?

  讨论归纳:首先是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身份“不可不学”;其次是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即可以看出他善于劝学,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2、质疑: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是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请问作者在此描写二人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二人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3、质疑: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讨论归纳:在东吴,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是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鲁肃之所以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了鲁肃的爱才、敬才,二人的情投意合。这也是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4、质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现已演变成一耳熟能详的成语。请问这一成语带给你哪些启示?

  讨论归纳: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5、质疑: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讨论归纳: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识与才干。

  五、总结

  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语言凝练,含义丰富。以对话刻画人物,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文章材料取舍、详略安排得当,同时很好地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孙权的善“劝”,告诉了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劝人上进成才,读书明理。

  【教学反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 )

  3、见往事耳( )

  4、即更刮目相待( )

  二、把课文分为两段,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劝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活动。

  2、品味语言,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2、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朗读可分三步:

  ①初读:结合注释粗晓大意。

  ②速读:理清故事情节。

  ③比读: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

  2、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①疑难词语探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示、指导。

  例:谓……曰:对……说 /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但:只不过/ 多务:事情多/

  孰若:与……相比如何/ 遂:于是

  ②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c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3、议一议:

  ①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②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c“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③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 “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④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没有直接表现吕蒙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言语中侧面表明的。)

  ⑤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⑥ “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怎样的感情?

  明确: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②“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明确:“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说明:吕蒙的“自豪自得”缘于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从学习中获益非浅。

  ③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明确: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④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b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c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四、模仿表演,体验反思

  1、模仿表演:

  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学生作点评。

  2、体验反思:

  你怎样看待吕蒙读书迅速长进这一事情?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课外延伸:

  ①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②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③课后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附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浏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劝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荀子》的常识及荀子的生*及主张,劝学的意义。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态度,联系学生的实际。

  3、注重字词运用和注释。

  【重点和难点】

  1、辨析字、词、音。注重朗诵和背诵。

  2、比喻代议和喻议及正反四方面议论的特点。

  3、了解荀子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教法】

  师生互动法、提问法、议论法、朗读法、电教法、板书法。

  【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作为一位学生,应该每一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的目的和态度、方法吗?知道坚持学习的重要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荀子的《劝学》,看看古人怎么劝人学习的。

  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3、重点拼音:

  木直中绳:zhòng

  虽有槁暴:gǎo pù

  輮以为轮:róu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ān xǐng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xū yú

  吾尝跂而望矣:qì

  君子生非异也:xìng

  故不积跬步:kuǐ

  骐骥一跃:qí jì

  驽马十驾:nú

  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

  蟹六跪而二螯:áo

  4、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称荀卿,又称孙卿。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5、听录音《劝学》。

  6、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7、学生齐声朗读《劝学》。

  8、第一、二段重点字词翻译:

  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于:比……更

  冰,水为之:形成、凝结(动词)

  木直中绳:合乎、结合

  輮以为轮:輮以(之)为轮,把它作为

  其曲中规:弯度

  虽有槁暴:虽,即使;有,通“又”

  輮使之然也:这样

  金就砺则利:就,靠近;利,锋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明,明达;行,行为;过,过错

  9、翻译一、二段: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

  10、分论点;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1、第三段重点字词翻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曾经

  吾尝跂而望矣:远望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见得广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招,招手;加,增加

  而闻者彰:明显,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借用;利:使……快;致,到达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名作动) 绝:横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禀赋,资质;异:差别

  12、第三段翻译: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3、分论点: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登高而招──见者远

  顺风而呼──闻者彰

  假舆马者──致千里

  假舟楫者──绝江河

《劝学》教学设计5

  【教学建议】

  1、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学生自读,当堂背诵全文。

  2、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弄清文章的意思,积累文言字词,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并能够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中三位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心理。

  4、可与王安石的《伤仲永》相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想想方仲永、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5、建议课外观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导入法:教师展示三国时期人物孙权、鲁肃、吕蒙三个人物的图片或画像,由学生对这三个人物的讨论、认识引入课文内容。

  2、故事导入法:教师适当介绍文中三个人物的一些故事,导入课文。

  3、名言积累导入法: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并记诵有关读书、学习的名言,课堂上相互交流,认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导入课文内容。

  4、教师诵读导入。

  二、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后,学生朗读。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音:

  卿qīng涉shè岂qǐ邪yé孰shú遂suì

  三、理解翻译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就文中字词提出质疑。

  【初】当初。 【谓……曰】对……说。 【以】用,拿。

  【岂】表反问的语气助词,难道。 【但】只。 【耳】语气助词,罢了。

  【孰若……】谁(哪一个)比得上……。 【所益】所收获的、所得到的好处。

  【就】从事,做。 【议论】商讨、论说(天下大事)。

  【士】士大夫或读书人。此指有才德有志气的人。

  【三日】虚数,指多天。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遂】于是,就。 【而】连词,表承接关系。

  2、学生结合书下注解及补充注释翻译课文,教师订正。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人物的心理。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⑵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

  ⑶卿言多务,孰若孤?

  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⑷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既感到惊奇,又为吕蒙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侧面表现吕蒙因“学”而取得了很大进步。

  ⑸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指责中带有自豪,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4、归纳文言字词。

  ⑴注意古代的称呼。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大兄: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称呼。

  ⑵注意一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谓……曰:对……说。

  ⑶注意古今异义的词语。

  但:但当涉猎(只)

  往事:见往事耳(历史)

  过:及鲁肃过寻阳(到)

  博士:治经为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官)

  ⑷注意一词多义的词语。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宜(认为)

  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⑸注意句末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

  例子参见课后练习,此略。

  ⑹积累运用成语。

  ①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至穷困而富有了,都可以说:非复吴下阿蒙。

  造句:这人啊,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前只是个穷小子的小王,而今却成了大企业家,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②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对待。

  造句:*时不善言语、性格内向的张军,这次却在全国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大家不得不对他刮目相待了。

  四、探究质疑,深入研讨

  1、质疑: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怎样劝学的?

  讨论归纳:首先是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身份“不可不学”;其次是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即可以看出他善于劝学,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2、质疑: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是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请问作者在此描写二人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二人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3、质疑: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讨论归纳:在东吴,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是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鲁肃之所以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了鲁肃的爱才、敬才,二人的情投意合。这也是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4、质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现已演变成一耳熟能详的成语。请问这一成语带给你哪些启示?

  讨论归纳:这一成语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拿老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5、质疑: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讨论归纳:读书学习大有益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识与才干。

  五、总结

  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语言凝练,含义丰富。以对话刻画人物,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文章材料取舍、详略安排得当,同时很好地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孙权的善“劝”,告诉了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劝人上进成才,读书明理。

  【教学反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但当涉猎( )

  3、见往事耳( )

  4、即更刮目相待( )

  二、把课文分为两段,写出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劝学》教学设计6

  【课文品读】

  《孙权劝学》是一篇极其简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言短文故事主体只有两个部分,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文章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人物,推进故事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人物寥寥数语,就表现出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性格在情节的安排上,亦别具风格吕蒙学习的起因是“孙权劝学”,学习的过程略去,学习的结果是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通过“论议”“结友”来表现孙权善劝、吕蒙勤学和学有所成直接描写、侧面衬托、留白再塑、繁简结合等手法的巧妙运用,让这一篇小短文既充满了情趣,又不乏理趣

  【教学创意】

  趣学文言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资料。

  (3)通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 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4)对比阅读,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2、过程和方法: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 道理,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 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1、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

  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表演法 比较阅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

  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 政治 家、 史学 家。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 是 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

  史.

  学生记忆

  使学生对作者有所了解和熟悉。

  (三)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标出节奏,停顿,注意体会语气

  学生用心体会。

  (四)读懂文意, 读出语气

  1. 大屏幕出示课文内容,并标出重点字的拼音

  2. 标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字多音,古今异义的字或句子。

  3. 老师解释文本中的重点字及句子的意思。

  4. 老师将课文翻译一遍。

  1. 学生读懂并记忆。

  2. 学生试着翻译课文。

  3. 学生注意纠正错误。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品析课文

  1.出示重点句段

  2.分角色朗读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甲学生扮演孙权,乙学生扮演吕蒙。丙学生扮演鲁肃。

  1.体会人物说话的口气及心理活动。

  2.通过表演体会人物动作。

  (六)感悟反思:

  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

  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结尾这一笔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

  每组推出一名学生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拓展与延伸:

  1、有两则成语出自本文,你能找出来,并造句吗?

  2、《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但正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是中年好学,学有所成;仲永是少年不学,一事无成。

  从写法上看,《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加以侧面描写,来表现吕蒙的长进;而《伤仲永》则借事说理,先叙后议,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发言。

  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及与新知识的关系。

  (七)课堂小结

  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语言凝练,含义丰富。一对话刻画人物,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文章突出了孙权的善“劝”,告诉了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劝人上进成才,读书明理。

  (八)作业

  1 背诵全文

  2 积累文言词汇,明确现代意义用法。

  3 完成课后练习。

  (九)板书设计

  课题: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探学(侧面描写)

  先做托词

  学得自成

  难以置信

  深为折服

  力陈必要

  现身说罚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 自读课文,篇幅短少,浅显易懂,故事性很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1、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视频朗读对于学生句读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同时课堂理解的重点,通过媒体展示,一目了然。节省了不少时间,有利于知识的拓展。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文理解并不难,疏通理解时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出疑难词句,学生与老师一同解答,这样便于因材施教,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能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疏通课文时,让学生利用注释,对着幕布上的句子进行翻译,有利于纠正学生对着翻译书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即席说话的能力,结合语境整体理解句子与表达能力。

  3、引导迁移,适度拓展。不仅是对文言词句知识的掌握*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总结归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不仅让学生知道意思,还引用了两个例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但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

  1、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语、句子翻译,但文言词语的解释有点多。

  2、分析文章内容时,问题设计有点多,面面兼顾,有很难兼顾。如本文的行文线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写人的方法、人物说话的心理、语气等,还应该根据当堂课教学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劝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人文要求:通过学习短文,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知识要求:理解短文内容,积累主要实词和虚词,把握人物形象。

  3、能力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

  自制光盘(音乐、画面、提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读

  同学们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片段,听着这雄浑而沉淀着历史沧桑的乐曲,看着这狼烟滚滚、旌旗猎猎的画面,我们就会想到三国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吴国有位大将叫吕蒙(图片),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图片)的信赖,可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孙权屡次劝他多学知识,可他总是推三阻四,认为自己是一介武夫,读书没有用处。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同学们想知道吗?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孙权劝学》。

  二、第一次尝试读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文章篇幅短小,注释详尽。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结合注解,争取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2、指定学生朗读。

  3、学生评价。(是否听清楚他们所读的字音、句读。)

  A、卿qing邪ye即更jingeng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孤/凯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三、第二次尝试读文:理清故事情节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找出来,可以和同桌讨论,并尝试用自己的话互相讲讲这个事故。

  1、字、词、句质疑并解答(或将你认为很重要的地方提出来引起重视)。

  ①以:以……为借口

  务:事物

  涉猎:广泛浏览群书,不深入研究。

  ②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③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意思、用法)

  ……

  2、理清课文中故事情节(故事情节质疑并解答)

  A、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

  B、吕蒙接受孙权的建议吗?(辞——→就)

  C、课文怎样表现吕蒙学习效果的?(议论)

  D、鲁肃与吕蒙的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3、学生齐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故事情节。

  4、小结:

  孙权这一次劝学让武将吕蒙真的开始就学,而且取得了很大进步,就连文韬武略的鲁肃都愿意和他结为好友。

  四、第三次尝试读文:揣摩人物语言

  这个故事中写了哪几位人物?(3位)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语言描写)那么,我们接下来仔细品读品读短文中非常重要的语言描写,我们从哪些方面揣摩语言呢?(①身份②心理状态③语气)

  1、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准语气语调,表现出对话中的神态,看哪些小组做得最好?

  2、播放音乐,创造情境,示范朗读

  (小组比读,学生评价,给更多的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3、动画配音。(由学生选出朗读的最棒的同学组合朗读。)

  孙权: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领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苦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惊讶、称赞)

  吕蒙: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自豪得意)

  4、教师小结:

  东吴的君主孙权非常爱惜人才,语重心长的劝说吕蒙要涉猎群书;武将吕蒙通过学习有了进步深感自豪,得意之情益于言表;忠厚的长者鲁肃看到吕蒙进步,由衷的称赞,并大为惊讶。

  五、第四次尝试阅读:拓展语言训练

  1、自编故事一则

  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建议,我们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在座的老师们,让这些老师再讲给和大家一样的青少年朋友们,好吗?

  2、尝试总结课文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孙权劝学》一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谁能谈谈学习的收获: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谈启示。(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①鲁肃善于用新眼光看待别人。

  ②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

  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

  (注意语言表达清楚,有条理)

  3、写作训练

  我们班上的刘明同学非常聪明,可是由于沉迷上网,厌倦读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权劝学》,老师觉得有很多话要对他说说,你们愿意劝劝刘明同学吗?

  板书设计(略)

《劝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

  3、掌握课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重点难点

  1、熟读成诵。

  2、疏通文意,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文言常用虚词

  3、掌握课文出现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2、教法及手段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哪些?

  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他强*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三、解题。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輮róu通煣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近音)生xì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中zhòng参cān省xǐng跂qì臾yú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习”二、三。

  3、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

  3、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重点难点: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一、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劝学》这篇课文中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1、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劝学中“劝”为何意?

  (2)荀子“人性恶”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特别强*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齐读课文。

  注意一些通假字和其他一些易写错读错的字

  二、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第一自然段中“君子”一词应怎样理解?“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把握观点:这一节主要谈了学习的哪个方面?用什么方法来论述的?

  明确:学习的意义;比喻。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在已归纳的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1青出于蓝2冰寒于水3直木为轮4木受绳5金就砺

  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会进一步提高、发展。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说明客观事物可以后天改造,改变

  “木受绳”“金就砺”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它们是*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

  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5)学生齐读第2段

  3、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本段又采用了哪些比喻?

  1登高之博见2登高而招3顺风而呼4假舆马5假舟楫

  (4)要求模仿第2段思维推理模式,分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明确:客观事物通过善假于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

  引申出人通过善假于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学习

  (5)小结

  本段谈的是学习的作用,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用几组比喻句来说明,本段再次采用比喻论证。

  (6)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4、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主要论述学习态度与方法

  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明确:比喻、对比

  4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

  明确: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即道理明白、具体生动。

  5学生齐背第4段。

  三、总结全文。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2、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正反对比论证、说理透彻的特点。

  3、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荀子的观点的看法。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预习下一课。

  2、完成《资源与学案》练习。

  五、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2)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比喻

  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态度、方法对比

《劝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

  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

  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

  完成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就(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

《劝学》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当涂掌事”“但”“涉猎”“刮目相待”“何”等文言词语的含义。

  2.通过朗读、圈划,理解孙权劝学的过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

  3.了解“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圈划,理解孙权劝学的过程,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

  难点:了解“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的写作意图。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3分钟)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为学》,作者彭端淑鼓励他的子侄辈们立定志向,努力学习。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劝学的文章,《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2.齐读课题,说说课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劝”。

  3.围绕“劝”字,你会产生哪些问题?

  预设:谁劝谁?为什么劝?怎么劝?劝的效果怎么样?

  4.我们围绕这些问题,来一起学习一下这篇文章。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思考:文中是谁劝谁?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什么?用笔在文章中划一划。

  明确:孙权劝吕蒙学习。“权谓吕蒙曰”,积累“谓”的含义“对······说”。

  孙权是君王,从他对吕蒙的称呼“卿”和自称“孤”可以看出。(“卿今当涂掌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古时君对臣,上级对下级的称呼。孤:君王自称。

  吕蒙是一名臣子、武将。孙权对吕蒙的称呼“卿”看出他是一名臣子,从“辞以军中多务”看出他掌管的是军队,是一名武将。

  《孙权劝学》是作为君王的孙权劝作为臣子的吕蒙去读书。

  2.那孙权因什么而劝(武将)吕蒙读书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章,圈划一下。

  明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即“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不仅仅是武将了,还要协助孙权管理政事,所以一定要学习了。(请学生再读一遍)

  追问1:这句话该怎么读?

  明确:双重否定,肯定语气,有股不容置疑的国君的威严。“!”表示情感强烈。

  追问2:那吕蒙去读书了吗?没有。“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推托了。可见,想要劝服吕蒙读书,是一件难事儿。

  3.那孙权是怎么劝的?圈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明确:“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追问1: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自己说一说。不理解的词圈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翻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广泛阅读,了解往事罢了。你说军中事务多,哪个像我?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追问2:孙权是从哪些方面来劝他的?(孙权得有充分的理由)

  明确:明确告诉吕蒙读书的目的是增长才干(目标);吕蒙读书是有时间的,是有可能性的(条件);现身说法,告诉吕蒙读书是有效果的(预期效果)。

  追问3:老师把“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改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当涉猎,见往事。”哪个更好?(从孙权劝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明确:原句好。先找出区别。改句少了“邪”“但”“耳”这些语气词。原句语气比较舒缓,委婉、亲切、诚恳地告诉吕蒙劝他学习目的是让他增长才干,孙权想让吕蒙心悦诚服,而不是用权力来压制他去学习。同时感受到孙权作为君主的那种大气、圣明。

  追问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与“卿言多务,孰若孤?”能调换位置吗?

  明确:不能。如果调换的话,会与吕蒙争锋相对;原文的写法,能避免矛盾。另外,先要解决吕蒙思想上的误区:以为孙权劝他读书是为了让他成为博士。

  4.“劝”的效果怎么样?从哪里看出?

  明确:效果不错。“蒙乃始就学。”

  鲁肃过寻阳,“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年龄比吕蒙长、权职比吕蒙高,听了吕蒙议论后情不自禁地赞美吕蒙,可见,吕蒙经过学习,才略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于是决定“拜蒙母,结友而别”,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他深交,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教师小结:本文写了孙权劝吕蒙读书,他从读书的目标、条件和预期效果这三方面来劝说吕蒙。后来,吕蒙泛览群书后,才略上有了惊人的进步,从一个将才成为了像鲁肃一样的帅才。吕蒙取得的进步,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也多亏了孙权的劝说。

  (三)再读感悟

  1.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把整篇文章一起读一读。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孙权、吕蒙和鲁肃,其他同学旁白。

  2.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从往事中借鉴,对治理世道有辅助作用),命名为《资治通鉴》,主要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3.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作为君王,你会从中收获些什么?作为大臣,你会收获些什么?作为今天的你,会收获些什么?

  4.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四)作业布置

  1.整理《孙权劝学》课堂笔记

  2.改写《孙权劝学》,300字左右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初一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反思3篇

初一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反思1

  讲《孙权劝学》这节课的时候恰逢张丽华老师来校调研工作,我便出示了这节课。这节课还是采取常规的学-议-导-练的教学方式。

  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言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在第一堂中已经做了处理,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文章的大意。于是,我将“揣摩文中人物对话描写,品味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的表达效果”作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根据文言文的教学需要,采用诵读和探究发现法展开教学,让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导入新课,检查复习,通读课文(读准停顿),合作探究,品读语言,分析人物,反思领悟。

  反思这一节课,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之处:

  1.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检查复习情况包括对作者等有关文学常识的了解,难字的读写,重点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翻译;

  2.重视课文朗读,强调好要读准句子的停顿,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了句子的停顿,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并且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也一直做了句子朗读方面的指导。

  3.利用小组合作(前后四人小组)的方式讨论要探究的问题,调动的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都投入到语文课堂中。

  不足之处:

  1.文言文句子的朗读。文言文是特别重视朗读的,而句子的停顿则是文言文朗读的重点,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并且要读对字音、对准节奏。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如果某一学生读的节奏不准确要及时予以纠正,一直到他读准确为止,不要急于追求下一个环节的处理。

  2.给与学生充分实践的练习。例如:对于孙权如何劝学这一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出了一定的回答了,大屏幕上也展示出了每句话读的语气,但是在课堂中没有给学生时间再来练习朗读的时间。张老师建议,可以留出几分钟来,学生做自由练习,可以个人展示也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出来。

  3.在课堂中不要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直接回答,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例如:分析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问题。在课堂上,是让学生直接举手回答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应该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要结合着文中的句子来分析人物性格,在回归到课本当中来。再就是“吕蒙的变化所带来的启示”这一问题,也是犯了同样的毛病,应该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回答。

  4.课堂内容再充实一点,结合吕蒙的变化,再补充一些历史小故事,涉及到历史人物的趣事等。

  受益之处:

  通过张老师以及其他语文老师的点评,我对于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又有新的启发:

  1.授课时教师要满怀激情。文言文教学注重朗读,最好教师能够声情并茂的朗读。

  2.在课堂上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不管文章长还是短,都要回到课文中,从文中找依据来回答问题,对文本有深一层次的学习。

初一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反思2

  《孙权劝学》是初中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能力,我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高效课堂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艺术,通过自学、检测、探究、释疑、延伸拓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成功之处: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艺术,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采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三主方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在探究中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开头的导入,互动性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能更好的学好这一课奠定了基础。

  4、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精心设计课本剧。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并且学生的表演很成功,对人物的个性把握的很到位,给听课的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极好、极深的印象。

  5、设计“假如有一天,吕蒙巧遇方仲永,他们之间又会演绎一段怎样的故事呢?”请以“吕蒙巧遇方仲永”为题,写一段话,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不足之处:

  1、开头的导入不够流畅,今后多讲多练,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2、课本剧学生表演的不很到位,今后应多指导,让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

  3、由于学生没有放开,对人物的性格把握还不很到位,分角色朗读不够理想,个别学生声音较小,重音没有读到位,今后应不断指导,经常训练,使学生的朗读水*不断提高。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在反思中寻找不足,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给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使自己的教学水*再上一个新台阶。

初一语文下《孙权劝学》教学反思3

  教罢此课,心中的那份快乐久久不去。文言文真的很难教吗?我看不尽然。整合学生与文本的情感结合处,以读为主线,运用不同形式的读,带着适宜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读中思、在读中练、在读中悟,一切都那么自然。教学中正是以读贯穿始终,学生读背文言文的意识得到增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问题,展开与文本的对话,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积累了重要的文言词句,提升了感悟与理解能力,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的地方有:

  1、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堂容量大,对字词的讲解透彻具体,适合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接受水*。

  2、本文以人物的对话为主,特别适合朗读,我在本节课组织学生多种方式的读,“教师示范读、学生自读、小组分角色读、模拟表演、背诵等。”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主动性。课文理解并不难,疏通理解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提出疑难词句,共同解决。结合注释,对着幻灯片上的重点词句进行字字落实翻译,有利于培养学生即兴说话的能力,提炼翻译文言文的五字法“留、调、补、删、替”。这样便于因材施教,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4、引导迁移,学以致用。在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本文的体会,特别是如何看待吕蒙“辞以军中多务”这句话,有同学从中受到启发总结出这样的话语:不为偷懒找借口,只为读书找机会。最终强调学习态度的问题,达到了本节课的情感教育。

  不足的地方有:

  1、本文设计了一节课的教学时间,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句翻译,人物对话的揣摩、形象特点的提炼,学生情感教育得到体现,但没有时间完成课后拓展。

  2、模拟表演,这个环节不应放在最后环节,应放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对文章内容进行再认知。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 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同学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全班齐读。 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故事复述。

  2、议一议:

  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测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溢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保护。)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身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示出吕蒙对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扮演,体验反思

  1、模仿扮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学作点评。

  2、体验反思: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课外延伸:

  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和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课后背诵全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2、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打败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你可知道,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刮目相看”这两个成语的来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共同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说到“劝学”,想必同学们一定知道读书的重要性,那么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所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吧。

  教师举例: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黄宗羲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学则殆。——*

  同学们课外搜集了这么多的名言警句,相信大家对读书已有了很深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

  教师强调: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卿言多务,孰若孤?(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如在眼前。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感叹句,一句可见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并不是埋怨鲁肃,而是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四、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质疑、释疑

  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小组内设计问题,挑战另一小组,每组提问两个问题,不得重复。

  下面是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

  (1)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读了课文你喜欢谁?

  (3)谁是课文描述的主要人物?文中描述人物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

  (4)孙权究竟是如何劝说吕蒙的呢?

  (5)文中为什么要写鲁肃?

  (6)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刮目相待”?

  2设疑抢答

  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梳理课文内容(用原文回答)

  (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2)吕蒙推辞的理由是:

  (3)孙权论述读书的重要性:

  (4)吕蒙就学,鲁肃称赞吕蒙:

  (5)吕蒙因学而才略大有长进的句子是:

  (6)表明吕蒙自己自信心的语句是:

  五、拓展延伸

  是读书改变了吕蒙的命运,是善于接受别人正确规劝的态度决定了吕蒙的成功,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冬天读书的时候,为了御寒,经常边吃生辣椒,边手拿书本读书;战国苏秦锥刺股;西汉孙敬头悬梁;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晋,车胤囊萤读书;晋,孙康映雪读书。)

  六、总结、反思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

  本文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地成长。本课上到这儿,相信每个人都收获不小,愿这些美丽的收获,伴随着你走过青春岁月,让你的青春年华一路美丽!

  七、作业设计

  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方仲永与吕蒙相比,恰恰相反,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请同学们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方仲永巧遇吕蒙,他们会演绎出怎样的一段故事呢?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成败

  附: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文,故事性很强。这篇文言文课文词句方面的障碍少,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施教过程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处。

  成功的地方有:

  1、使用课件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视频朗读对于学生句读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同时课堂理解的重点,通过媒体展示,一目了然。节省了不少时间,有利于知识的拓展。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文理解并不难,疏通理解时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出疑难词句,学生与老师一同解答,这样便于因材施教,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能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疏通课文时,让学生利用注释,对着屏幕上的句子进行翻译,有利于纠正学生对着书翻译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即席说话的能力,结合语境整体理解句子的能力,培养文言语感。

  3、引导迁移,适度拓展。不仅是对文言词句知识的掌握,*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总结归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那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的积累(成语)也重在运用。对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不仅让学生知道意思,还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本课在教学的最后设计了拓展延伸的环节:你收集到哪些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学生的收集不多,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看。希望能对班级里那些缺乏读书意识与习惯的学生有所启示。

  不足之处:

  1、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语、句子翻译,但文言词语的解释有点多。建议只抓住几个重点词语与句式即可。大部分词语学生学过,即便有遗忘,在翻译时不会再来解决,可节省时间,而不必个个点到。

  2、分析文章内容时,问题设计有点多,想面面兼顾,又很难兼顾,如本文的行文线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写人的方法等,还应该根据当堂课教学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3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朗读课文,正确断句、停顿;

  2、理解文章大意;

  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4、领悟并学习文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学习侧重点

  1、朗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能熟读成诵;

  2、学习文章以下几点:语言上的言简意赅,选材上的详略得当,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读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艺术上的特色。)

  【自读程序】

  1、初读。整体感知课文,有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释粗晓大意。教师适时点拨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速读。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

  3、竞读。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

  4、研读。读自“及鲁肃过寻阳”至文末一段,思考吕蒙有了怎样的变化,给人怎样的启示。

  5、背诵。

  (解说:以上的程序设计体现了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借速读来加深对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认识。如: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是一开始就马上听从的吗?他本人在学习前后有何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竞读则既检验了同学们对人物语气的把握情况,又是对朗读水*的一种促进与提高。第四步的研读则重在让学生体会孙权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处”是怎样在吕蒙身上体现的,并使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对读书的认识,激起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最后的背诵是对以上四步阅读的一个总结深化,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

  【自读点拨】

  1、资料补充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阳县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从孙权攻占各地后随周瑜等破曹于赤壁,又定计取荆州,擒关羽。授南郡太守,封居陵侯。

  2、重难点分析

  ①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三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王,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读书大有益。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②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③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

  课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一带而过,或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非常精当。

  ④语言精练,情节发展环环相扣,自然而紧凑。

  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解说:本点拨内容首先以补充资料的形式将课文注释中尚未交待的内容展示出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他则重在帮助学生完成“自读导言”中的自读要求4和学习侧重点2,目的是使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认清人物形象,帮助其从艺术上掌握文章的特点,以便于在写作中模仿和借鉴。)

  【自读思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

  2、解释文中的两个成语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3、下面的短文出自《三国志·吕蒙传》,将其与课文中的“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一段作比较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以下诗句、格言都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结合文中吕蒙的变化,写出自己对读书的认识与感想。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书到用时方恨少。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④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⑨知识就是力量。

  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解说:第1、2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第3题做初步拓展,以比较阅读的形式,换个角度去分析课文;最后一题则进一步拓展深化为谈对读书的认识与看法,这三个题目是按由浅入深,由窄而宽的顺序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既要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既会读,又练写。)

  〖参考答案

  1、①卿: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当涂:当道,当权。②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③孰若:哪里比得上。

  2、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刮目相待: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3、相同点:都写出了吕蒙的变化及鲁肃的赞叹之意。不同点:①课文主要记言,而本文则既有语言,又有人物的动作及心理描写。②课文突出的是吕蒙的变化,而本文还表现出了鲁肃对吕蒙的态度由轻视而叹服的变化。③课文略去了两人谈话的内容,此处则作了清楚的交代。

  4、略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通用3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通用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重点)

  2、在朗读中品味人物形象,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重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学习《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多层次朗读: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大声朗读。读出感情。(分角色)背诵全文。

  生自读,结合注释读准字音,师随机指定学生朗读,注意停顿,出示全文节奏划分,生再次大声朗读。

  2、疏通文意。

  结合课下注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划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示、指导。

  例:谓: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只是/就:从事/遂:于是

  重点句:

  a、蒙辞以军中多务。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应理解为: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应理解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第二课时:

  三、再现故事,品析人物。

  1、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围绕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

  明确故事情节: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板书)

  2、分角色朗读课文,品味人物形象:

  孙权:(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不悦、责备之意,后一句语气较为委婉,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希望吕蒙听从自己的建议,就学。)

  鲁肃:“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吃惊、赞叹)

  吕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进行展示。

  四、感知探究

  1、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然后降低学习的难度,接着介绍了学习方法“涉猎”及目的“见往事耳”,最后孙权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指出学习确实大有好处,最终使吕蒙无可推辞,充分体现了孙权的善劝。

  2、吕蒙是这么做的?

  辞以军中多务——乃始就学(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

  3、鲁肃如何“赞学”?

  通过神态(大惊)、语言“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及动作(结友)等描写方法写出了鲁肃对吕蒙学习取得进步的惊叹与赞美,而吕蒙在面对鲁肃的称赞时,调侃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可见两人关系融洽。侧面烘托出孙权劝学卓有成效以及吕蒙学有所成。“拜蒙母”,“结友”极其郑重,足见鲁肃对吕蒙的敬重,体现鲁肃的敬才、爱才。

  五、感悟反思

  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

  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成语积累: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拭。

  六、拓展延伸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你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通用2

  【课文品读】

  《孙权劝学》是一篇极其简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言短文故事主体只有两个部分,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文章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人物,推进故事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人物寥寥数语,就表现出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性格在情节的安排上,亦别具风格吕蒙学习的起因是“孙权劝学”,学习的过程略去,学习的结果是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通过“论议”“结友”来表现孙权善劝、吕蒙勤学和学有所成直接描写、侧面衬托、留白再塑、繁简结合等手法的巧妙运用,让这一篇小短文既充满了情趣,又不乏理趣

  【教学创意】

  趣学文言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资料。

  (3)通过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4)对比阅读,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2、过程和方法: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的道理,从而勉励同学们重视学习,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1、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读出人物个性,读出文章特有的意味。

  2、理解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味这段话的情味。

  【教学方法】

  朗读法、表演法、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

  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学生记忆

  使学生对作者有所了解和熟悉。

  (三)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标出节奏,停顿,注意体会语气

  学生用心体会。

  (四)读懂文意,读出语气

  1、大屏幕出示课文内容,并标出重点字的拼音

  2、标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字多音,古今异义的字或句子。

  3、老师解释文本中的重点字及句子的意思。

  4、老师将课文翻译一遍。

  1、学生读懂并记忆。

  2、学生试着翻译课文。

  3、学生注意纠正错误。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品析课文

  1.出示重点句段

  2、分角色朗读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甲学生扮演孙权,乙学生扮演吕蒙。丙学生扮演鲁肃。

  1、体会人物说话的口气及心理活动。

  2、通过表演体会人物动作。

  (六)感悟反思:

  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

  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结尾这一笔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

  每组推出一名学生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拓展与延伸:

  1、有两则成语出自本文,你能找出来,并造句吗?

  2、《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从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与学习有关,但正好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吕蒙是中年好学,学有所成;仲永是少年不学,一事无成。

  从写法上看,《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加以侧面描写,来表现吕蒙的长进;而《伤仲永》则借事说理,先叙后议,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发言。

  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及与新知识的关系。

  (八)课堂小结

  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语言凝练,含义丰富。一对话刻画人物,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文章突出了孙权的善“劝”,告诉了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劝人上进成才,读书明理。

  (九)作业

  1、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明确现代意义用法。

  3、完成课后练习。

  (十)板书设计

  课题:孙权劝学

作者:司马光

  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探学(侧面描写)

  先做托词

  学得自成

  难以置信

  深为折服

  力陈必要

  现身说罚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短少,浅显易懂,故事性很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1、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视频朗读对于学生句读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同时课堂理解的重点,通过媒体展示,一目了然。节省了不少时间,有利于知识的拓展。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文理解并不难,疏通理解时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出疑难词句,学生与老师一同解答,这样便于因材施教,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能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疏通课文时,让学生利用注释,对着幕布上的句子进行翻译,有利于纠正学生对着翻译书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即席说话的能力,结合语境整体理解句子与表达能力。

  3、引导迁移,适度拓展。不仅是对文言词句知识的掌握*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旧知,总结归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不仅让学生知道意思,还引用了两个例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但在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

  1、重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文言词语、句子翻译,但文言词语的解释有点多。

  2、分析文章内容时,问题设计有点多,面面兼顾,有很难兼顾。如本文的行文线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写人的方法、人物说话的心理、语气等,还应该根据当堂课教学的重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通用3

  文言文教学一向费时费力而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又往往不尽人意。所以常有不少人产生为难情绪,甚至少数学生厌学文言文。我对此也深感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中央电视台《东方小故事》,深受启发,其中那些形象的小故事让人过目难忘。这不正是形象大于理性的体现吗?因而我把它用于教学中,尝试者把抽象的枯燥的讲解融于直观的故事演绎中,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以期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下面以教学《孙权劝学》为例作探讨:

  《孙权劝学》一文篇幅短小、文字简约,且以对话为主,简短的对答中,突出了人物的心理与性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一定让他们熟读成诵,再借助注释,课文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本文的故事性强,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先讲故事,再启发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因此整个教学活动分成两大块:前期是以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点拨为主的自学活动;后期是以学生形象的表演为主兼以朗读、评议的巩固阶段。前期重在知识的输入、学习与吸收,训练其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后者重在知识的输出,展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其语言表演等综合能力。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媒体】

  投影片

  【教学步骤】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司马光的故事)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三、检查预习

  1、学生结合注解翻译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文章作者及文中的历史人物。

  ⑴ 司马光,宋代历史学家、文学家。

  故事:① 砸缸,表现其聪明、机智。

  ② 圆枕,表现其勤奋、惜时。

  总结:正因为有这两点,司马光才创作了《资治通鉴》这一辅佐君王治理天下的历史巨著。

  ⑵ 文中的历史人物:

  孙权,东吴国君,少年英主形象

  吕蒙,权之大将

  鲁肃,孙权的谋士,著名的大臣

  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活动

  1、《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

  卿言多务,孰若孤?(忙,不是理由。委婉的批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总结:作为一代英主,劝学于部下,本身就包含了他对吕蒙的器重、期望、关心和爱护。况且他句句中肯,字字真诚。

  2、再找出劝的结果:

  蒙乃始就学。(吕蒙听劝求学的行动,表现他知过能改、坦诚豪爽的武将风度。)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情不自禁的惊叹,表现他为朋友的进步而高兴的豪爽和儒雅的风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学而大有长进后的得意对答。)

  总结:吕蒙由一员不爱学习的武将到愤而求学并学得卓有成效,以致连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鲁肃都惊叹不 已,结友拜别。可见孙劝之善劝。全文围绕孙权劝学组织材料,详略得当、性格鲜明、中心突出、语言简练。写作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五、在重点学习、反复朗读上面七个句子之后,学生根据课下注释阅读全文,贯通文意。思考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的改变,按剧幕、场划分的原则可以分为几幕?怎么安排?

  第一幕:(地点)孙权的宫中、(人物)孙权与吕蒙

  第二幕:(地点)吕蒙军帐中、(人物)吕蒙与鲁肃

  把故事分作两幕,分四个小组来表演。

  1、第一轮用现代汉语来演绎这个故事,要把对人物的理解(包括他们的表情、心理、动作)都想象出来。共表演两次。

  2、第二轮用文言文句式来表演,注意人物的语气。共表演两次。

  在学生一轮一轮的表演中,可以看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自身的想象力及表演才能,也可发现他们在古代文化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时补充、学习。其中结友而别时,他们有的握手,有的作揖,有的鞠躬,引起大家阵阵的笑声,至今犹在耳边。

  六、体验反思

  笑声中课就要结束了。想一想,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这个故事给我们以怎样的思索?

  有的同学说:读书长知识,有见识。

  有的说:读书可找到好朋友。

  有的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结:读书学习在一个人的发展和完善中起重要的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这也是司马光记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所在。

  七、最后,齐声诵读,试背全文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写写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了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啊!吕蒙说:士人离别三天,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你怎么发现情况这么近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活动或者教学游戏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让我们牢固地记住这个故事而且还调动了大多数同学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我想,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故事性较强、较形象的文言叙事短篇或许有一定的启示性。但是,当堂的即兴表演,对于上课思想集中、程度较好的学生能记住故事大意和文言句式,表演起用语自如,效果较好;而那些基础较弱的同学则只能记住故事的大意而对于文言句式就显得有些吃力。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8)

——孙权劝学作文3篇

孙权劝学作文1

  是认为书到用时分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题记

  韩愈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没有止境,学习也不需要止境。

  学习在人们呱呱坠地起,就偷偷地来到了人间:牙牙学语的婴儿、蹒跚学步的幼儿、与同伴们起玩耍的儿童、写字的儿童、学习乐器、轮滑的少年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那么他即使离开了学校,也不会有所成就;一个人如果不学习,那么他将要面对的未来是这样的:

  有的人拎着公文包匆匆忙忙去捡垃圾,他却只能背着蛇皮袋子流浪街头去捡垃圾;有的人开着自己的豪车四处逛,他却只能推着破旧的*板车;别人都有吃有喝郁住,他却只能在街头卖艺;别人都吃得好,睡得好,他却只能啃粗粮、喝冷水;别人都有好工作,他却只能做苦工

  孙权说得对: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意思是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也就是说,要想学习好,态度很重要。

  如果我能悉心观察,我就会发现: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不管做什么都可以称之为学习。

  我曾经不喜欢学习,甚至害怕学习,总是以″看书太枯燥或者学习不重要等为借口来逃避学习,总是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习压力都能比得上黄山了;而且还总是把学习视作儿戏,可学习偏偏不按套路出牌,我手上的牌面一个比一个还小,总大不过学习这个上家。我愿赌服输,只好开启了学习的大门。

  自从学了这篇《孙权劝学》以后,我便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是这篇课文使我认识了学习的重要性;是这篇课文赐予了我启示,我将铭记在心中。

孙权劝学作文2

  学习了《孙权劝学》一文后,我不光看到了孙权、吕蒙、鲁肃三人的精神品质,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

  从孙权的角度去看,我觉得他是一个讲究策略、学识渊博的人。面对不爱学习的吕蒙,孙权只用五句话就说服了他。先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话就向吕蒙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面对吕蒙的推脱,孙权又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告诉吕蒙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并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脱,最后以“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强调了学习的作用。这五句话层层递进,情理交融,让吕蒙“乃始就学”。而从这五句话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孙权虽然政务繁忙,但是依然会抽出时间来读书,所以才有这样渊博的学识。真是应了作家鲁迅的那句话“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我们也应该学习孙权的这种精神。

  从吕蒙的角度去看,我觉得他是一个知错就改、虚心听教的人。听了孙权的劝说后,他不再推脱,而是开始认真学习。从“吴下阿蒙”到“刮目相待”,有谁知道这个才疏学浅、事务繁多的将军花了多少工夫呢?我仿佛看见他在黑夜里伏案读书的身影,他神情专注,头还拗过来,拗过去……把他那勤奋学习的精神和我*时的`学习状态相对比,我真是不得不感到自愧不如。*时,我总是抱怨时间不够,很多心里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做。但现在看来,并不是所谓的时间不够用,而是我自己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总是有一些时间被浪费掉,而且我也没有坚定的决心。如果我能像吕蒙那般,把每一分每一秒都抓住,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难道还怕学习不好?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短短的一篇《孙权劝学》,就蕴含着大道理,令人受益匪浅。若是“读书破万卷”,那岂不是能够不断地反省自身,改正缺点,从而走向优秀吗?

孙权劝学作文3

  一天我正在吃肉,一个小卒从进来报:“*找您又要事相议,大将军觐见。”我骑上悍马前去宫殿,皇上孙权对我说:“你的勇猛哥哥记在心上,可是你的学问???蒙弟你怎么看?”我顺口说:“权哥,这些天我的事超级多,每次这儿失手,哪儿收复,没时间看书。”权哥说:“我不想让你成书呆子或文盲,只想让你晓得古人的成败。你事多哪有我多?我连吃俩大包子的时间都没有,上下百官的奏折天天看,我还是看看书,有很大用的。”

  我回到营帐吃俩大鸡腿就开始读书。某天鲁哥到我家,我便说:“荆州一事我们要......”鲁哥被我独到的想法打败,便说:“你小子,几天不见,长本事了。”我得意的答道,“那可不,我这不是大将军么,要带头学习,你晓得的忒晚了。”鲁哥见了我娘,与我结为铁哥们就拜拜了。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9)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 (菁选3篇)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言文部分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运用设喻、对比的论证方法来阐述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等道理

  3、探究“学习”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探究词义,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学习设喻论证方法

  【教学设想】

  《劝学》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的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其中“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

  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本文,拟从这三个层面入手:文言——文章——文化

  文言文语言层面上通过诵读,识记课文通假字,掌握“已、中、参省、假、生”等文言词汇,初步理解文言语句的含义

  文章层面上通过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设喻论证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

  文化层面上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探讨“学不可以已”对于今人的意义并获得生活启迪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由“青出于蓝而青于蓝”、“锲而舍之”导入

  二、解题:

  《劝学》,劝,劝勉;学,学习

  三、读课文,作文言积累

  一读,读准字音:(方法指导:通假字、易错字、生僻字、多音字)

  请学生朗读

  二读,读准节奏:(方法指导:以字为词,理解词义,准确译句)

  教师范读

  三读,读出语气:循循善诱、谆谆劝勉

  请学生朗读

  四读,读出语势:(排比、对偶句,使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变化流畅)

  感知句式整齐、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

  四、析手法,理文章思路

  1、在文章中,我们能看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常事物或现象这些语句是想讲什么道理?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2、这篇文章运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论证

  3、这篇课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4、小结(见板书)

  五、近荀子,明文化内涵

  1、简单介绍荀子

  《劝学》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

  2、“学不可以已”在当时有什么先进意义?

  通过比较,介绍诸子百家对待学习的观点的异同

  3、“学不可以已”对今人有什么启发?

  六、布置课后作业

  请你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

  再请你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附板书设计:

  是什么:学不可以已

  喻证

  对比

  为什么: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的作用

  怎么办: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全文;

  3、了解荀况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的论述;

  4、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要,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注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感悟,在合作探究中领悟和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2、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学习是完善自我,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两个普通班的学生,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的时候,针对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抓基础,重视朗读教学,重视与实际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重视方法的知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文本的生成,在不断的追问中由学生自主生成问题并合作探究予以解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辩证认识学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比喻的含义以及比喻与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

   2、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4教学过程4.1第二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可见知识的重要性。那么获得知识的途径是什么?最佳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孔子则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么荀子又是怎么看待学习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荀子的《劝学》再一次走进荀子的精神世界。共同探究有关学习的道理。(板书‘劝学’)

  二、解题:

  《劝学》的‘劝’是‘鼓励’的意思,劝学就是勉励、鼓励人们勤奋学习。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出示幻灯片学习目标)解读

  三、探究:

  ※那么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让我们端起书来齐读一遍课文,再一次熟悉文章内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

  ※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陋室铭》孔子曰‘何陋之有?’)

  ※“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包括哪些方面的意思?(为什么说学习不可以停止呢?)

  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的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古人对这方面非常的重视,如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过渡)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学习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就共同的来看看在第二段中作者是如何的阐述学习的意义的?谁来读一遍这段;(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勇者无畏。

  ※提问:第二段用了哪些比喻?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出示幻灯片)

  四、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是将前后不同的状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客观事物、、变化过程、、发展、提高)

  ※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煣使之然也’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一重大作用;(客观事物、、人工改造、、、改变原来状况)

  ※小结:由物及人,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的引出作者的观点。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出示幻灯片)

  教学反思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从出生以来,就与学习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通过什么方式,他总是在学习中得到不断地完善,继而让自己的生命丰富和充实起来。可以说,学习对提高每一个人的思想认识境界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离开了学习,人生就成为了一片空白。

荀子《劝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掌握和积累“中”“参”“知”等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

  2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意,学习比喻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荀子的“性善论”导入,提出荀子如何劝学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跟着录音默读这篇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齐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三

  教师出示文言字词,进行归纳和总结。

  2、理清论证思路

  解决导入时提出的问题:荀子是如何劝学

  学生讨论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品读语言,学习论证法

  荀子在论述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师以第二段为范例指导学生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第三、四段相对应的比喻,并阐述其说明和学习相关的道理(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语句朗读翻译,再进行阐述)

  教师小结

  四、拓展训练:你认为荀子的观点过时了吗?

  五、作业:

  1 背诵全文

  2运用比喻论证法写一组句子阐述一个道理

  《劝学》教学反思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了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在中学课本中,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荀子基本的“人性恶”的观点,提出问题荀子是如何劝世间人学习的,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

  这节课我很重视古诗的朗读,让学生听范读 正音,理解大意,划分节奏,全班集体朗读解决字词,自由读找出比喻论证的句子,最后熟读成诵。通过这节古诗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津津乐道,很有兴致,这无疑对学生今后的诗歌学习以及朗读都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

  在情感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教养和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比如课堂的节奏偏慢,课堂掌控能力不强,在后面讲比喻论证的时候,讲的较浅不够深入。通过这次参加课堂教学大赛,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自己也将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不段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劝学》教学设计「」3篇(扩展10)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反思 (菁选2篇)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反思1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也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对于我们学校这些基础差、学习方式不佳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个人正是在学生时代通过阅读《劝学》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求学之路,也正是感受到了荀子缜密的思维、流畅的语言、精彩的譬喻而对这篇文章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由衷的偏爱。有幸能抽到这篇文章做为我的参赛篇目,也算是一种缘分吧,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之后,我对自己在《劝学》一文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这堂课我希望能改变学生从初中以来就养成的老师讲、学生记的上课模式,而是想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只起到引导和纠正以及明确知识点的作用,从上课效果来看,基本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对这堂课的教学进行剖析,以促进自己向更高、更远、更有效的方向前行。

  一、优点

  1.“王老师好!”,上课前学生对我问候的改变。我所执教的高一对口升学班只是在上语文课时才将老师的姓齐声喊出来,其他学科没有这样做。我这样做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而言,从来都是具体的老师在与一群有血有肉的具体的孩子进行生命的互动。所以,我安排学生每节课的师生互答礼仪要指向于具体的人。我觉得这一个简单的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见出一个教师对学生的人文情怀,这说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你的眼中有学生。学生在这个时候,都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个体。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同样,永远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教师。

  2.教法上调动了学生的情感。面对一篇篇课文,我很愿意将我所理解的独到而入微的地方告诉我的学生。但我的这些我自认为具有独到的见解,我却不急于告诉学生,我要让它们在高潮之时呈现出来。譬如,《劝学》一文,我抓取了人性本恶这样的思想,巧设问题,引领学生带着好奇与探究的心态进行学习,听课者始终被一样东西吸引着激发着。我觉得人在这种时候能够更容易接受知识与观点。而对我来说,我也更容易记住这些课堂细节。我一直相信,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意义。我觉得有时候,我们一节课,不应该只讲求信息量,更要注意解决问题,哪怕一个问题。我现在面对的学生,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多时候我只能将一个问题讲得很细才成。我所教过的学生都认为,上我的课,最有感觉的是,他们被我调动起了情感。

  3.目标比较明确。整节课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培养,无论是从诵读还是掌握课文内容,我以整篇课文背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我在课堂上非常重视课文的朗读,而且在每一段的讲解前,我都先让学生集体背诵或者个人背诵。在知识方面,积累本文的名言名句,体会、学习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等等;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在情感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4.中心论点的新体会。本文所论述的“学习”,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的意义不同,荀子从自己的“性恶论”观点出发,认为应通过“学习”以成为“君子”,即主要学习来达到修身养性之道。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先树立一个典范——君子。开篇即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为什么要用“君子”说的话作为全文主旨?因为荀子把“君子”作为“学”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所以我认为“君子”一词包含了学习的终极意义和莫大作用。

  二、不足之处及以后的改进方向

  1.我首先要检讨的是我的教学语言的凝练问题。身为语文教师,本身应该在语言文字的体悟和运用方面追求高精尖的要求。但是,因为*时不大注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甚至在*时课堂教学中率性随心的习惯,导致教学语言的散乱。此次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凡事都应该追求精益求精,不能因为一些随意性的语言影响对文本的深刻意义的解读和感悟。所以,在往后的教学里,我会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严格要求,一定会三思之后,深入推敲,向着言简意赅的方向努力,将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升到更为严谨的高度。

  2.再次就是在知识生成性方面的.处理不够完善。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渴求度非常高,它们希望和老师一起探究更为深刻的知识,我对自己教学中知识的预设性准备不足是很不满意的。虽然当中不存在卡壳的情况,但细节性处理毕竟不够精到。这就启示我在往后的教学中,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综合考虑到教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多一手准备,便多一份内蕴 ,也几许从容。

  3.在对该文主题升华的时候,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主张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实现帮助人们向善的目的。而在《劝学》一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是这种主张的具体体现,也是支撑荀子“学不可以已”的关键。在当前“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搬出经典,搬出具有教化作用的知识涤荡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爱的阳光和温暖。教学中,没有将这个亮点加以呈现,不能不说是一份缺憾,正如一位评课的老师课后对我说,如果你再把这堂课的深度上升到我们现在这个“学习型”社会,那这堂课就会更好了。这也对我产生了启示,在学习这样一些名家名篇的时候,除了理解内容以外,还得引导学生品味当中的内涵美,教化美以及与时代意义相联系起来。

  教学基本功的习得,教学艺术的科学化,高度化,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钻研能力的极度欠缺,鞭策着我在这条修远之路上埋头苦学,补缺查漏,用心去发掘每一个潜在的闪光点,提高能力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的手段及艺术性,力争尽快成长,不辱使命。

高中语文《劝学》教学反思2

  《劝学》课堂后,深刻反思,通过教学虽然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对本节课的教学,回忆起来感到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现做一下总结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克服。

  教学本节课在备课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对人物的介绍,详细准确。在引入课题时设计的三种方法,最后采用激趣导入法。同时本节课能注意让学生积累好的词句。例如:教学指导讲解诗意之后,鼓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出示了格言警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所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砺,岁月不待人。)

  古文教学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不愿意学习古文的原因除了需要识记的知识太多不易掌握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许多学生认为古文与时代距离太远,于实际生活无用。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到的就是如何让学生觉得古文有用。首先我设计了一个翻译的环节,把《劝学》中课文没有选取的一段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文字给学生展示出来并要求他们翻译。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第一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劝学》及荀子的个人思想;第二在于让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立即应用到学习中去,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收获新知的喜悦与满足。我设计的下一个环节是学习荀子的论辩语言和思维。《劝学》是荀子论辩才华的一次集中展现,这种能力恰恰也是学生在*时写作及生活中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在介绍完荀子论辩文的基本特点后,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命题“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提出这个命题的原因在于第一“人性本恶”是荀子的人性论的思想中心,这个中心恰恰与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的“人性本善论”相左。我希望通过这个命题加深学生对儒家两大代表人物“人性论”的理解;第二个原因在于这个命题曾经是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决赛辩题,我可以通过展示当时辩论会上的精彩辩词让学生对比出自己需要提高、改进的逻辑和语言。

  但是发现存在着许多不足,例如,课堂讲的多,对诗意理解讲得过细,耽误了时间。指导朗读,练习朗读时间也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识字教学为主,造成时间紧张,指导写字时时间太短。

  分析原因感觉在指导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方面还要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利用好的方法,有利于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

  为此,今后我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循序渐进,耐心指导培养,保证教学任务的胜利完成。

推荐访问:劝学 教学设计 《劝学》教学设计「」3篇 《劝学》教学设计「」1 《劝学》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