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 (范例推荐)

时间:2022-12-01 09:55:05 浏览量:

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 延安是哪个省_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永远的丰碑忆老垦荒战士姜涛在广场上在大街上在活动室里,在我视野所及的任何角落里,每当看到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 ,供大家参考。

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

  延安是哪个省_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

  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永远的丰碑

  忆老垦荒战士姜涛在广场上在大街上在活动室里,在我视野所及的任何角落里,每当看到那些享受幸福晚年生活的老人们,就会想起我的大舅,一位普通的老垦荒战士。大舅已经离开我一年多了,我仍然没能从失去他的悲哀中摆脱出来。大舅名叫姜涛(原名姜树福),1927年9月27日出生在辽宁省彰武县东六家子公社石头山大队。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庭贫困,只念了四年书的大舅就下来跟着父亲种地了。和当地的许多村民一样,20岁的大舅在当地结了婚。与许多年轻村民不同的是大舅不甘心种一辈子地,当时的解放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他想参与到这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中来,两年后1949年9月大舅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人民解放军,他所在的部队是沈阳军区公安总队4大队。入伍一个月后就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在部队,大舅凭着小学四年的文化基础,加上在部队扫盲班的刻苦学习,在各项宣传活动中表现突出,三年后,由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机要文书。后因工作踏实,保密工作做得好,加之平时热爱学习,先后被选派到东北军区后勤干部学校、济南第二军预备干部学校、汉口军需学校学习。1958年4月“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号角吹响,大舅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背起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奔赴北大荒的专列,来到了永安农场(8510农场的前身)。当时这里是荒无人烟的茫茫大草原。环顾四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映入眼睑的是杂草丛生、一望无际的荒原,那么辽阔,那么深远。他知道这里将是他今后为之奋斗终生的地方。垦荒战士们放下行李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住宿问题。他们用柞木杆搭起屋架,再用茅草围盖上,这就是所谓的“马架子”。屋里地面上铺上厚厚的茅草就是床。“房子”建成了,就住了进去。那时的4月,虽然是春天,但夜晚气温仍然在零下20度,晚上躺在茅草上如同睡在冰窖里一样,寒气刺骨。大家只好抱成一团相互取暖,很多战士因此坐下了病根。听当地人说,在秋天挖“地窖子”过冬能防寒,于是,在冬天到来之前,他们开始像鼹鼠一样挖“地窖”。

  于是在当年冬天他们住进了挖好的“地窖子”里,寒冷缓解了,但“地窨子”阴暗潮湿,浑身难受。在漫长的冬季里,洗不上澡,入冬没几天,身上便生了许多“虱子”,晚上痒得难忍,垦荒战士们便把衣衫、内裤脱下来,送到零下40度的外面去冻,或者用开水烫。咸菜土豆块、玉米面大饼子,是他们一年到头不换样的伙食。后来条件稍好一点,也就一个月才能改善一次伙食。每当听大舅讲他们当年的故事,都让我心惊。他们吃的苦,对我们来说真是前所未闻,不知他们是如何度过那艰苦岁月的。就这样大舅和他的战友们在渺无人烟的荒原上,发扬解放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光荣传统,风餐露宿,披荆斩棘。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多么艰苦的条件,凭着顽强的毅力,都泰然处之,乐观面对。大舅在日记中写到:“困苦,从来没有吓倒我们,而是被我们所打倒。我们的生活苦中有甜,苦中有乐。只要正确对待苦与乐,生活一样是美好的”。其实,自从1949年当兵以后,大舅就把自己交给了部队,很少回家,家中的事情全部落到了舅妈一个人的肩上,嫁给当军官的大舅,舅妈没跟着享什么福,反而遭了不少的罪。1958年6月,舅妈带着三个孩子来找大舅了。那时大表姐七岁,大表哥两岁,二表哥才三个月,舅妈一路打听着偿尽辛苦,终于在野草丛生的工地里寻找到了丈夫的“工作单位”。大舅接到家属来了的消息,和他的战友从老远的工地上往回跑,去迎接老婆孩子。一家人在北大荒的原野上见了面,随着大女儿叫了一声“爸爸!”,他们都哭了。这奔涌而出的泪水里包含着怎样的愧疚与责备,思念与牵挂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场的战友也无不为之动容。大舅伸出双手想抱孩子,可孩子们却躲到了妈妈的身后,孩子们根本就不认识这个“胡子拉茬”的爹。大舅对舅妈说的第一句话是:“这里太艰苦了,你们回去吧!”舅妈坚定地说:“你们能呆下去,我也能呆下去,不回!”队长把大舅全家安排在了一个睡40多人的大通铺的东头暂时居住下来。两个大点的孩子生活没有什么特殊待遇,与大人一样,一天三顿大饼子咸菜,老小儿奶不够吃就贴补点儿苞米面糊糊。当时的条件真是艰苦,夏天蚊子、小咬、瞎蠓扑头盖脸,土路一遇降雨就泥泞不堪,机车开上去就出不来;冬天呼啸的大烟泡,能冻死人。这些都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野狼特别多。三五成群,白天出没在草原,晚上围着集体宿舍转悠。守护孩子,不被狼袭击成了家属的第一责任。水利工

  程会战期间,大舅是队长,每天晚上十点多才能回来。一个大筒子房就剩下舅妈母子四人,舅妈点上油灯,准备好脸盆和木棒,屋外一有狼出没的动静,就敲响脸盆把狼吓跑。第二年春季的一天,趁三个孩子午睡的时候,舅妈去食堂帮忙。二表哥睡醒后,爬到外边找妈妈,找不到妈妈就在外面草垛上玩了起来,玩累了就在草垛上睡着了。舅妈回来发现孩子不见了,到处找也找不到,以为是让狼叼走了,心急如焚。全队的人都从工地上回来帮着找孩子。等把孩子找回来后手和脚都冻肿了。舅妈心疼地哭了。大舅说:“这小子命大,没有让狼叼去,将来必有后福。”孩子们渐渐长大,大舅的“官儿”也越做越大。由原来的队长升到教导员,后来做了农场组织部部长。他作风严谨,严于律已,坚持原则,从不以权谋私;他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疾苦,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从不收礼。在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之后,有时人家为了表示感谢送来礼物,他一律不收,叫人家带回去。有的人强行放下就跑,过后他也都吩咐子女给送回去。五个子女,他没有利用职权给安排过一个好工作,他们都是从最底层干起的。1982年,最小的表哥待业在家,大舅为了让表哥接班,提出申请提前离休。人们不解地问:“凭你的职位找农场领导给孩子安排个工作不成问题,还用得着提前离休让孩子接班吗?”大舅不愿意给组织增添任何麻烦,55岁就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离休时光各种奖章、奖状、荣誉证书足足有一小箱子。离休后,他闲不下来,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合唱队、门球队都有他的身影,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为农场老干部队赢得了荣誉。他依然继续关心关注农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关心教育青少年工作上。他被聘请为学校少先队的校外辅导员,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整理成教材,经常来到学校给青少年进行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北大荒精神教育,深受师生的尊重和爱戴。正当大舅尽情地享受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的时候,2012年1月被查出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之后的日子就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治疗期间老人家不减军人的本色,表现的非常坚强。在与病魔顽强地抗争了半年后,大舅还是走了。他走的很安详,享年86岁。跟千千万万的老垦荒战士一样,永远地长眠在他们为之奉献深深眷恋的这片黑土地上。按照老人家生前的遗愿,他又穿上了那身陪伴他大半生的绿军装。生前好友,各界人士前来吊唁的不计其数,自发的送

推荐访问:垦荒精神主题征文 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征文 延安 双拥 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