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调查与分析,文档资料

时间:2022-07-12 15:5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调查与分析,文档资料,供大家参考。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调查与分析,文档资料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调查与分析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ki.1672-3198.2016.29.099

 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赴内地高校接受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在内地高校学习的特殊性,他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与汉族学生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思维方式,因而必须对他们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有足够的研究和认识。本文通过对南昌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特征的调查与分析,考察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从而寻求更适合的教育管理制度与教学模式,以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 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在借鉴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及结合日常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共包括 23 个题项,涵盖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以及学习动机、学习障碍、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学习策略等几个主要学习的心理因子,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少 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调查选取南昌工学院 2015 级、2014

 级、2013 级三个年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生作为调查对象, 采 362 份,回收问卷 400 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 份,有效问卷 335 份,有效问卷率 92.5%。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Excel 等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逐题统计算出各选项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在回收的 335 份有效样本中,男生 132 人,占 39.4%,女生 203 人,占 60.6%。从年级分布上看,2015 级学生 160 人,占 47.8%,2014 级学生 92 人,占 27.5%,2013 级 83 人,占 24.7%。从生源地上看,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来自城镇的有 176 人,占一半以上(52.5%),来自农村的 138 人,占比 41.2%。从民族成分上看,被调查者来自 25 个少数民族,其中, 蒙古族 86 人、藏族 82 人、回族 34 人、维吾尔族 20 人、土家 族 17 人、满族 16 人、苗族 13 人、壮族 12 人、彝族 10 人,其 他民族样本人数都在 10 人以下。

 2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学习动机能使学习者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促进学习者自觉

 地学习。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了多个方面,而且以内部动机为主,只有 10.1%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父母的期望和要求”。32.2%的学生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将来能“找到好工作,有更好的前途”,这说明少数民族学生的的学生回答是“别 8.7%但仍有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就业导向性。. 无选择”,非常有必要对这少部分带着无奈情绪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2.2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 向,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国内外研究表明,积极的学习态 度对学习速度、学习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调查显示,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在课堂上能够认真 听讲,课后按时按量完成作业,有的还制定了学习目标,对自 己的未来就业方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我们也要看到,30.4% 的学生对上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经常”和“有时”旷课的同学占了 65.1%,12.8%的学生上课时不管老师讲什么,只做自己的事,对课堂教学持敷衍态度。有 9.3%的同学虽然制定了学习目标,但没有严格执行。在课余时间的利用上,上网睡觉,逛 街娱乐等项目占据了同学们大量的时间,只有 18.5%的同学选择了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看书学习上。

 2.3 学习障碍

 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障碍主要来自文化基础、语言能力、文化适应状况等 3 个方面。

 2.3.1 文化基础

 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文化基础对他们在大学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文化基,15.2%人,占总人数的 51,较好的 3.88%人,占 13 础很好的有. 一般的 124 人,占 37%,分别有 85 人和 62 人觉得自己的文化基础较差和很差,共占总人数的 43.9%。由此看出,将近一半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当薄弱,少数民族生源多数来自地广人稀,自然环境严酷的边远地区,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恶劣,基础教育水平落后,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影响了他们进入大学的学习。

 2.3.2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能力和普通话水平。许多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来自偏远山区的民族学生,他们长期在本民族语言环境下生活和接受教育,没有系统接受汉语学习。进入大学后,主流语言由原来的民族语言变成了他们相对陌生的汉语、英语,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生活学习造成了很大影响。

 36.4%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由于自己的汉语水平比较差或很差, 他们在接受课堂教学时经常出现理解慢,思维节奏慢等问题, 而且在课堂上惧怕回答老师的提问,害怕用词不当、有口音, 考试时对有些题意难以正确理解,导致成绩不佳,逐渐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可见,语言能力是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给他们大学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困扰。

 2.3.3 文化适应状况

 文化适应状况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是指他们离开本民族文化环境,在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中选择和调整自己行),包括生活 2014 为以达到新文化环境要求的过程(吴儒练等, 适应(如饮食、住宿、天气、交通等)、学习适应(如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制度等)、社会适应(如人际交往方式等)和心理适应 (情感、情绪等)等四个维度。由于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宗 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学生对内地高校的自然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在此期 间,他们的学习行为将受到许多来自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心理、情感因素的干扰,不能将心思集中在学习上,也很难收获好的学习效果,有学者将此称为“断乳现象”(赵慧莉,1999)。调 查发现,有 57.3%的学生出现了文化适应不良状况,当然,通

 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后,这种状况会慢慢好转,对学习的影响也会逐渐消失。

 2.4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包括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资源利用、资源管理、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形成以下特点。

 2.4.1 重视与本民族同学交流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如何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时, 15.8%的少数民族学生会通过网络、图书等资源自己查阅资料, 23.9%选择向专业老师请教,22.1%选择求助于班上汉族同学, 31.6%倾向与本民族同学交流,还有 6.6%的学生对学习中的疑难置之不理。可见,少数民族学生族群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较强, 喜欢与本民族的同学、朋友探讨学习上的问题,这一点在藏族、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来自同一文化环境,具有相通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更有助于他们的交流和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2.4.2 重视考证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就业导向性,因而考取各

 类证书是他们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调查显示,有 46.8%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是同等重要的。除了 公共的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之外,少数民族学生还要考 普通话等级证以及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证书,如助理营销师、会 计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等等。职业资格证书是大学生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对保障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2.4.3 重视网络学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网络成为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载体。调查表明,42.5%的学生经常使用网络或智能手机查找学习资料,观看教学视频或者与同学、老师沟通学习问题等。网络和智能手机给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

 3 教育管理建议

 3.1 营造支持性的教学环境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内地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带有特殊的历 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史传统和文化基因。

 .

 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高校首先应该为少数民族学生营造支持性、积极的教学环境,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

 生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构筑少数民族学生心灵家园,创造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的校园环境。

 3.2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学习需求出发,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的就业导向性等特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坚持按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内容选择要注重职业性和实用性,降低理论课程难度,增加应用性强的课程,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多采用项目式、任务式、启发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与行业对接、与生产对接、与市场对接的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知识。此外,在学业考评上也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差异性,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的多元评价体系,以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建立完善学习帮扶制度

 在调查中,47.5%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边远的农牧区,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恶劣,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学习底子薄。因此,高校十分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学生 生活、学习的帮扶制度。一是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长档案, 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业情况、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

 情.

 况、奖惩情况以及学生心理情况等,实现动态地跟踪管理。二是建立学生配对帮扶制度。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文化基础差的特点,建议各二级学院遴选优秀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支持志愿者或课业辅导老师,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生配对帮扶制度,为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帮助。三是建立家校常态化联系机制。班级辅导员应通过电话、QQ 群、微信群等方式定期及时地向家长通报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况,让家长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情况。对于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二级学院应与家长共同制定帮扶计划和心理健康教育。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调查与分析 文档资料 少数民族 学生学习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