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完整文档)

时间:2022-05-18 23:08: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完整文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6篇

第1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背景

1、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知识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使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从而能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掌握最适宜的知识。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开始试图通过课程的变化来造就具有国际理解意识和能力的新型公民。

2、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初,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以进步主义教育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批判了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提倡活动中心、儿童中心、儿童的兴趣中心。他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并从这个原则出发,强调课程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强调课程教材要与儿童生活经验相联系。

第二次教育改革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学术界对“生活适应”的功利主义教育提出了强烈批评,同时批评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强烈要求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的核心仍然是课程。的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法的教学思想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

第三次教育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一直持续至今。改革的动力来自教育的外部和内部。【教育的外部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并由此带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化,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

教育内部的因素是:一方面,中等教育的普及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这次教育改革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目标、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教育改革的核心依旧是课程。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国内背景

1、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开始进行,以“改造旧教育体制,创建新型教育制度”为宗旨。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53—1957年进行,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共15种;
1956年正式发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大跃进”时期,在教育上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进而开展了“教育大革命”,对中小学课程的直接影响是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第四次基础教育改革是在总结“教育大革命”经验教训后,确立了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十年动乱结束后,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写了新中国第五套全国通用教材,这标志着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编制的中小学通用课程与教材重新确立了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有地位。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了历史课和地理课并增设了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86年,第一次将小学和初级中学的课程统一设计,并且根据各学校学制的不同情况,将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
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为两大类——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

2、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的进展

(1)在课程管理政策上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地方课程,实行国家和地方两级课程管理的方式,这为以后的三级课程管理奠定了基础;

(2)初步改变了必修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课程的结构有极大的改变,为后来的课程结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推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方针,初步推动教材的多样化;

(4)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经验,倡导了新的教育观念,激活了教育实践的改革。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第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第三,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第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第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只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性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的健全和发展过程。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1)课程结构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对科目比重的调整

(1)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22%;
将数学由原来的16%降至13%~l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地下调。

(2)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12%的课时。

3、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是旨在培养学生为了适应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的学习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信息伦理。

(2)课程内容

1、课程标准的制订

(1)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三大特征。

(2)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编写

(1)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为“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

(2)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3)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4)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5)尊重师生个性,给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律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正在发展与成长,所以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学生是不是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和教育有很大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

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应把孩子看成孩子,而不是一个成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抵抗。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

他们明白事理,自己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责任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模式:P61)

在学生评价方面,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认为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在课程实施评价方面,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

第2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打破传统模式,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

吴亚强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要进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实现既定的目标。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下边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知识。随着教学的发展,多媒体、语音等手段代替了传统的黑板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感官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但是,学生仍然很少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教学。这就使得教学的质量打了很大折扣,教学效果也随之下降。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情况,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一方面使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要是学会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我认为想要提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发展。皮亚杰说过:“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知识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才会在学习活动中克服困难而不感到辛苦,勤奋学习而有感到厌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机遇,创设条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叶澜教授指出:“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主体,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这就意味着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向学生,从本质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以问题式学习带动思考与质疑。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题目设计,改变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的被动学习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可以从从两个层次上促进对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第一层次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自我知识更新的层面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作为问题提出,即以学习的难点作为题目源,然后结合对课程的学习和文献的阅读,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即找出题目的解题思路,完成题目的解答。第二层次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从学科知识更新的层面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即敢于质疑。这是一种充分张扬个性、促进个性化知识体系构建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活学生创新思维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再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必须培养学生做主人的兴趣,但光有兴趣而无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以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发挥。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让学生懂得怎样做学习的主人,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会参与实践,具备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能力。为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独立思考”是指学生能根据学习内容,确定思考的方向,并坚持不懈地用心读书,不人云亦云,不满足于同学、老师的释疑,能不断地于无疑处生疑。自觉探求是“自主阅读”能力的纵深发展,学生遇到问题后,能深入思考,寻找有关资料、获得问题的解决。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求能力,教学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应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主动预习,课中自觉思考、探求,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课外能自主阅读有关资料和参考书,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教师长期潜心培养,而学生一旦具备这些能力,定能在学习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创新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有价值的思维。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想象、判断、推理训练学生,能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让他们有大量的时间阅读、思考、想象,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广泛的交流,获得进行创造思维的空间。当学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基础知识以后,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使思维活跃,产生创新的火花。这种创新能力,实际上又为促进和发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所处的层次,挑选出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讲授,讲完之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教师做总结。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同学在课前自主进行比较深入的预习;
另外,通过课堂相互的补充、讨论,可以调动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一般让学生讲授时间不能太长;
不能每次课都采用这种方式。另外,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大学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可以多次采用,基础教育部分则根据课程情况适当选择。

总之,要想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基本学法的指导,转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的本领,为终身学习、自主发展、自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第3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我时刻以陶行知先生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理念为指导,尽力建构宽松和谐、激情四溢的课堂环境,在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不断探索、改革,注意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自主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创造精神,使学生不止成为学识渊博的小学者,更是富有创造能力的发明家,做新时代的真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创造真善美的活人,创造具有创造力的人,创造具有理想的完美的人格的人。直到今天,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契合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以陶行知的“真人教育”理论作为自己教学实践的指导,在语文教学中着重培育学生的品格和审美情趣,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真人教育”的目标。我所设计的语文教学活动一直力求突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升华和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意蕴,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就在于语文教材所负载的丰富的文化内蕴,语文教材中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优秀诗文,这些都是经过时间淘洗的文学精品,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在它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鲁智深美在他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祥子美在他质朴勤劳,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这些都是丰富的文化精神食粮。我觉得,语文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与语文文本所负载的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与古今中外名人的直面对话。于是,我便倾尽所能,带领我的学生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执着与奉献;走近王安石去学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坚强与豪迈。令他们从中受到美文的熏陶感染和人格感召,以及人文精神的涵养,人格情操的养育。

第4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第一部分 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宏伟目标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

一、背景与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的核心环节。课程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体现着教育价值的取向,制约着教育活动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成长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策略

1、 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4)倡导建构的学习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三、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涉及的问题:(1)纵向看即怎样依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来设计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管理职责的分配,以确保每一位儿童都享有学习的权利(2)横向看即在每一个教育阶段怎样有计划地安排儿童的学习机会以及基本标准,以利于每一位儿单全面、均衡的发展。

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

(一)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的。他的内涵以综合课程为主要表现方式,并从三个层面体现出来。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大致有几种模式:交叉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课程等。

(二)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音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

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

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完善选修制

(三)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课程结构“均衡性“的内涵主要从三个层面上体现出来。

1、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规划、设计应体现全面、均衡的原则。

2、各学习领域或学科与活动的课时安排体现均衡性,而绝不是平均分配。

3、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体现均衡的原则。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在下列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基本达到国家课程的要求的同时,设置农业技术教育课程,根据具体需要可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的培训、获得“双证’模式。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与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一种决策机制的保障与课程改革的支持。具体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方针

(二)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

(三)建立一种强有力的课程改革支持系统

2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三个面向------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

邓小平同志的有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应该成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指导方针。我们的三个面前意味着:“中国教育应在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教育应以开放系统的方式运行,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在中国与世界互动之中寻求自身发展的制高点。中国的教育发展应该进行双向定位,即立足于现实测未来,依据对未来的预测反观现实,从而将现实与未来的落差化为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以德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速教育信息化,实现中国教育的夸越式发展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论据---------是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

(三)跨越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鸿沟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其基本要点应该是将培养和发展人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一)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二)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3、建构主义的课程观

4、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5、建构主义的评价观

(三)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综合------全面更新与评估的智力素质的理论依据

(四)家庭、学校、社会共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3发达国家课程改革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

(一)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二)信息素养的养成

(三)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四)强调价值观道德教育

(五)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1、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基础教育阶段,让儿童掌握基础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

2、基本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态度与道德修养

4、体能和健康教育、公民教育

(二)课程设置

1、英国

2、澳大利亚

3、日本

4、法国

5、美国

(三)课程的实施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信息教育渗透各级各类教育

2、强调有合理结构的基础知识的传授

3、加强外语教学的力度

4、学校与企业联手推进教育改革

(四)课程管理

1、统一课程

2、校本课程

三、教科书的改革

四、评价的改革

(一)英国

(二)德国

(三)法国

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在课程目标的制订方面,要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值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的发展

课程目标的确立在学校教育中意义重大。一方面目标是课程开发的起点,它为整个课程开发过程规定了方向,另一方面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体现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因此课程目标的确立关涉整个学校教育的根本。

(二)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处理好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有其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性。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角色特征的前提下实施教育,缩短他们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差距,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之产关系这些方面。

(三)在课程管理方面,要采用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

我国的课程开发和管理属于集权型模式,已经不适合新世纪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是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第二部分 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此结构认为新的课程体系依据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原则对原有的课程结构作出调整,对学生课程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如何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对原有学校课程中分科课程如何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关联进行统整,以及对设计或开发各种类型的综合课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课程结构的本体诠释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所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

(一)课程的结构的确立:是设计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环节。

1、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

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课程之于学习发展的功用。

2、课程目标的审视

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在依存中共生,课程目标是课程结构确立的基础或依据,而课程结构则是课程目标得以体现并最终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与途径。

3、课程结构的确立

课程结构的确立首先要从既定的课程目标出发,以课程目标为尺度寻求具有不同价值的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的对应性。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方式(以下三种形式)

1、描述方式--------是指以文字语言表述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及其各自在学校课程体 系所拥有的地位的方式。

2、数量化方式-------是指对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拥有的地位数量化表达的方式。

3、应用性方式-------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将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具体展示出来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中隐含了前述两种要素各自的比例关系。

二、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

三、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

(1)首先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身微乎其微,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乎。

(2)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比重失衡,

(二)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诠释

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

2、构建均衡科目结构

3、完善和优化课程内容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形态作出深度剖析,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一种课程形态,其主旨在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整体认识与责任感,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等个性品质。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因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具有如下特性:

(一)整体性

(二)实践性

(三)开放性

(四)生成性

(五)自主性

三、综合实践活动理念与目标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是对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

(二)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三)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线索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1、研究性学习

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社会实践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信息技术教育

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4、劳动技术教育

是以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

(四)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级与提升(2)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3)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和方案的实施者。

(一)正确处理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示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跟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

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二)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五)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三大指定领域

三大指定领域:(1)研究性学习(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3)劳动技术教育

(六)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六、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一)评价理念

1、整体观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整体求在评价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活动进行中去。

2、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整体求在评价取向和多元标准,肯定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

3、过程性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整体求在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评价的作业应该提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二)评价方式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有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二)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三)教师教训

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四)教育行政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

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

2、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而不是别人提供的课程的被动接受者

3、每一个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课程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4、分等划类的考试等量化评价方式不是课程评价的唯一形式或最好形式,评价更能体现人的发展的特殊性

5、个性健全是课程发展的特殊性。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比较研究

用比较的方式阐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脱胎于我国原有的活动课,受到美、英、法等类似课程的启示,借鉴于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和我们的台湾的“综合活动”并考察了上述中小学综合实践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状况,为我国中小学全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出建议。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类型

(一)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名称

1、美国

(1)自然与社会研究

(2)设计学习

(3)社会参与学习

2、英国和法国

3、日本

4、我国台湾省

(1)家政与生活科技

(2)乡土艺术活动

(3)辅导活动课程

(4)团体活动

(二)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域

1、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

主题研究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为中心,遵循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范和步骤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学习与设计学习具有内在的联系,学生通过对有关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

(1)自然现象或问题的研究

(2)社会研究

2、社会实践学习

社会实践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参与性,即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服务活动、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1)社会服务活动

(2)社会考察活动

(3)社会公益活动

3、生活学习

(1)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

(2)生活科技与创造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计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

1、英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1)个人需要的满足方面

(2)社会问题方面

(3)学术准备方面

(4)职业意识方面

2、日本中小学“综合实践学习时间”的总体目标

3、新加坡的实践课程的总体目标

4、我国台湾省“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分类与分层设计

1、家政生活科技课程目标

(1)家政部分

(2)生活科技部分

2、乡土艺术活动课程目标

3、辅导活动课程目标

4、团体活动课程目标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

(一)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过程:

1、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

2、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

3、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4、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的总结

(二)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

1、设计学习

2、应用学习

(三)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1、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基本内容

2、社会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基本过程

(四)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

1、社区服务活动

2、公益活动

3、生产劳动

(1)商业活动

(2)手工劳动

(3)工厂劳动

(4)田间劳动

四、几点启示

1、综合实践活动最核心的课程价值观

2、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或活动领域

3、学习活动方式

7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

从历史的角度,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尝试澄清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和作为课程研究学习。强调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概念,作为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开展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最后对目前中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各种做法进行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我们今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生方式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定位:

(1)保持独立的持续的研究的兴趣

(2)丰富学习经验

(3)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4)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5)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6)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研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课程

作为一种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它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学科课程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开发的,掌握必要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中学科课程的直接目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基于学习的直接经验,它以获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直接目。发展个性。

三、对“研究性学习”几种现实价值取向的反思

(一)“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人专家化倾向

(二)“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功能上的过分窄化倾向

(三)“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学科化倾向

8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若干问题

回答了在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时,学校应遵循怎样的原则,采取何种策略,才能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课程目标的定位,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附有很多来自于上海的案例。

一、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一)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

(三)原有活动课实践的发展需要新的生长点

(四)每一个高中生都具有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很大潜能

(五)各地学校都有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可能性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一)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二)提高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会分享与合作

(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五)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上的主要特点

(二)问题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

(三)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和组织时应该重视的几个方面

(四)研究性学习的层次差异性

四、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一)研究性学习组织实施的一般要求

(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四)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一)研究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

1、评价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2、研究性学习评价也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

3、研究性学习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4、评价方案的多样化

9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概念与实践

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概念出发,阐述社区用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性质和意义、基本目标、基本内容及其选择、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以及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等。

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性质和意义

(一)基本内涵

(二)实施该课程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1、改变学习方式,扩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及其选择

(一)基本内容

1、服务社区

2、走进社会

3、珍惜环境

4、关爱他人

5、善待自己

(二)内容的选择

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实施的基本原则

1、亲历性原则

2、自主性原则

3、协同性原则

4、整合性原则

(二)活动的组织与要求

(三)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

1、提前准备

2、拟定方案

3、实施活动

4、交流总结

五、评价要点

(一)关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的基本建议

1、评价要有所侧重

2、评价要贯穿活动全过程

3、强调学生参与评价

4、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评价方式的具体建议

六、教师在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七、课程资源开发

第三部分 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如果说标准是课程的“灵魂”,那教材就是课程的“肉体”,

10国家课程标准及其框架分析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可见国家课程标准与框架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枢纽。

一、课程标准的性质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课程标准的定义是: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纲设计,是一种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得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重点、教学时数和紡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

我国对课程标准的认识: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2)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是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二、课程标准的框架

课程标准的框架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整套标准的结构,另一方面是某一门课程或领域的结构。

我们课程标准框架具体内容是:

1、前言: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基本标准的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本门课程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学段的划化1-2,3---4,5---6 ,7----9年级,有些课程只限在一个学段,有些课程兼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段。

3、内容标准:根据上述课程目标,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所阐述的目标。

4、实施建议: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以及教材编建议等。

5、术语解释:对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与说明,使使用者能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标准。

各门课程标准在陈述上差异有四种格式:

(1)按学习领域+学段陈述标准,如语文、数学、音乐等

(2)按学习领域+水平陈述标准

(3)按目标领域+等级陈述标准,如英语、日语、俄语等。

(4)按主题分级陈述标准,如化学、生物、地理等

三、课程目标的陈述技术

(一)课程目标必须分层次陈述的(176页)

(二)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

1、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2、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

(三)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四)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五)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

(六)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七)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四、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一)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1、知识:一是了解水平,二是理解水平,三是应用水平

2、技能:一是模仿水平,二是独立水平,三是迁移水平

(二)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一是经历水平,三是反应水平,三是领悟水平。

11课程组织与实验教材

课程组织是将课程要素课程内容合理编排的过程,它是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关注课程的组织:统整与衔接

(一)关注课程组织的要素

所谓的课程组织的要素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将课程要素和课程内容妥善加以设计与编排,以形成课程的类型和结构的过程。课程组织主要包括两个层面: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习经验铁组织。

1、统整性原理

所谓统整性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的发生。

2、衔接性原理

所谓衔接性是指课程各要素所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课程内容中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就是水平关系。

课程组织的统整主要从下述几个层面展开:

(1)学科关系的统整

(2)学科内容的统整

(3)学生个体经验的统整

(二)关注学科间的统整

初中课程的总体结构应该从三个板块体现出来:

1、人格发展领域

2、沟通、学习技能领域

3、学校课程体系

(三)关注学科内的统整

(四)关注学科观的转变

二、关于“实验教材”的思考

(一)教材的广义性与多样性

从教学论的视角看,教材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为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所勾画的事实、概念、法则和理论

(2)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形成并熟练的、系统习得的、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各种步骤、方式与技术。

(3)与知识和能力体系紧密相关的、奠定世界观基础的、表现为信念、政治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识、观念和规范。

(二)教材与教科书

(三)实验教材的标准与选编原则

编制教材的基本标准:

(1)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就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

(3)教材的编写体现和呈现方式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

实验教材编制的原则:

(1)一是动机-----------效果原则

(2)二是能力-----------适切原则

(3)三是练习----------应用原则

(4)四是引导----------持续原则

12教科书的内容与形式特征

一、教科书的内容特征

(一)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

(三)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四)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有利师生互动

(六)体现范例性课题原则

(七)鼓励学生想象和思考

(八)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的余地

二、教科书的形式特征

1、从学生理解程度我、语言规律出发,考虑教科书的文体要求。

2、课文结构从多因素出发进行协调和配合

3、注意炉膛文并茂

第四部分 教学理念与策略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3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活动,其是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在沟通过程中,教学文本得以产生。本文以对话与文本的概念,分析了教学活动的本质,并且讨论了教学规范转型这一课题。

一、教学:“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中国的课堂教学是插秧式-------整齐划一的,

美国的课堂教学是牧羊式-------自由自在的

日本的课堂教学介于两者之间,但似少更偏重于中国一侧。

二、文本与对话:“教材”与“教学”概念的重建

将教学主要理解为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是研究教学现象的本质的一个前提。这意味着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其媒体-------教学语言--------的关注。

对教学语言具有影响作用的文本主要有:

(1)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或是咨询报告之类的文本

(2)学科课程标准所代表的赋予学校教学以方向的教育政策文本

(3)教学指导书所代表的赋予教师的教学活动以方向的文本

(4)提供教学内容的科学领域与文化领域的文本

(5)以教科书与教材为代表的经过教学论加工的专业文本

(6)以电视、录像、广播为代表的一定媒体结合的视听文本

(7)以教案为代表的沟通策略与沟通计划--------教师的教学设计文本

(8)教学设计中教师所准备的提问与问题设定之类的教师的语言行为

(9)学生作业、考察报告之类的学生预先准备好的语言行为

(10)教学中教师语言操作

(11)教学中学生语言操作

(12)教学结束后产生的文本,如教师记录,学生作文等。

从教师的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评价的角度对文本分为四类:

(1)教师并不直接参与制作的、现成的文本(1----6)

(2)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文本(7)

(3)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文本(8----11)

(4)教学告一段落后教师和学生所生产的文本(120

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

三、教学规范的转型

克林伯的教学论“三段论“

(1)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这就是教师指导作用的原理

(2)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愈益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地位,这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原理。

(3)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地位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它们可以作为教师现象的矛盾关系加以分析和把握。

根据以上三段论教学的辩证法是:教师和学生是教或学的中心人物,因此,我们的考察必须从教与学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出发。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这样指导学生: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等影响学生,即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的天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14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1、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2、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即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2)指明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 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3)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

4、所谓“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

5、所谓“策略“------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6、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

7、有效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五项内容: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3)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4)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

(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二、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总理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

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课堂教学叙写的是目标不是目地。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不要误把目标当作目的,规范的教师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猁具体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教学准备的结果是教学方案-----即教案。对教案的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管理教案的目的是为了后继教学实施行为即45分钟的课堂效益。目前教案的管理过于规范化、标准化、对所有的教师采取同一模式统一管理,这样对新教师或欠胜任的教师来说是必要的,对合格教师尤其优秀教师过于规范弊大于利。教学实施本质上是一种艺术,需要个性化,而没有个性化的教学(教案)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教学实施策略-----指教师为实施上述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

教师在课堂里发生的行为按功能分主要有两个方面:管理行为和教学行为。(1)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位时间的效益(2)课堂教学行为分为两种:A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的,事先可以作好准备的行为这种行为称之为主要教学行为B直接指向具体学生教学情景,许多时候都是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因而事先很难或根本不可能作好准备,这种行为称之为辅助教学行为。

总之,我们反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三类,每类行为的指向、类别、决定因素见表(229页)

每位教师可以按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

教学评价的策略主要涉及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而评价与考试测验不同。评价比考试、测验先进,它的意义在于:

1、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考试与测验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即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不是鉴定或选拔。

2、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突破了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

3、在方法和技术上它不是单纯的定量分析,而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4、评价重视受评人的积极参与及其自我评价的地位和作用,即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管理、选拔,而且是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

5、评价更加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使得评价是一种开心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评价自身的不断完善。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即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

15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

一、对传统智力理论的批判及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

言语、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人际交往、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力观的核心是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

二、多元智力理论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一)了解学生

1、尽量收集某一个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并且要把这些资料和该生的任课教师共同讨论和分享。

2、在学校里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库,使新任的教师在实际接触学生之前就对学生有相当的了解。

3、让有共同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一起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从事项目学习或研究

用于研究或学习的项目

1、智力展示------教师通过智力展示的方式观察学生的潜能。

2、专题作业------为了有效的实施个性化教学,学校应向学生布置一些专题作业。

(1)学生的智力特征---- 即学生在专题作业中所表现出来认知智能上的强项、及其 发展倾向。

(2)对知识、技能和概念的把握

(3)作品质量

(4)交流

(5)反思

三、实现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

多元智力理论与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见表245页)

16论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探索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研究者可以从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三个方面对教与学的特征判断。

学习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方式是教学中的基本变量

(2)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3)学习方式反映了学生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二、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现实背景分析: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经常布置作业多是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作业,课堂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以课本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单一性让学习感到乏味。

从理论分析:第一,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二,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一环;
第三,学习具有多种层次的结果,如质化的和量化的结果;
第四,影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有两个方面,即教学环境和学生本身因素。

三、如何改变学习方式

所谓改变学习方式---------是指从单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动手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学生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Hands-on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动手实践活动,强调从周围取材(2)强调学生自主学习(3)不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的培养(4)提倡合作交流。

Hands-on活动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

3、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4、小课题和长作业

17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程改革重点之一是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1、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

自我指导------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

自我强化----- 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自主学习的特征:(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是指学习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

合作学习的几要素------(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的促进性的互动;
(2)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加工;
(4)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3、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主要基于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探究的需要(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3)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4)承担责任的需要

另外的理由是:我们不能对课堂上的收获作狭隘的理解,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如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基本事实等的掌握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也应该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具体包括以下六方面:(1)经验的激活(2)知识建构与运用(3)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完善(4)情感的丰富、细腻和纯化(5)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6)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

三、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一)要明确教师的职责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二)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是指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要,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教育与生活意味着:(1)教育过程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3)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关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完整的人的发展(4)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也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三)确立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方向得到尽可能充分发展。

教学过程有以下事件构成:

(1)引起注意和唤起学习者需要

(2)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3)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4)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5)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6)促进保持和迁移

18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

一、整合教学与课程

课程和教学是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

课程--------是学校教育规定学校教什么,是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之外预先规定的。课程是专制的一方,

教学--------是学校教育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教学的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该对课程作出任何改革。教学则为初控制的一方

二、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效交往。交往是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地。

改变师生关系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地、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三、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价值的追求,是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如何把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本次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体系要解决的。

(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要听讲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体的摧残。

(二)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四、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生。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任务。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形成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方法相辅相承。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强调同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因此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亮点。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注重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五部分 课程与教材评价

19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及最新进展

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基核心任务是:(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3)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一)目标取向的评价

是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其实质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的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二)过程取向的评价

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价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合,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他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平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三)主体取向的评价

此评价认为课程平价是评价者与被平价者、教师与学生工同建构的过程。其本质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它倡导对评价情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的。

二、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一)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

(二)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三)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

(四)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五)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到结论的过程

三、课程评价方式的新进展

(一)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一:档案袋评定

1、什么是档案袋评定

2、档案袋评定的思想基础和意义

档案袋评定是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中出现的,其思想基础与改革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档案评定的本质:由教师中心、内容驱动的课程向学生中心,探究驱动的课程的转化,这些变化,要求一种新的评定方式,这种评定的基础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得的成就,这就是这次评定改革、也是档案评定的实质。

档案袋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3、档案袋评定的类型和构成

4、档案袋评定的标准及效度、信度问题

(二)质性课程评价的典范之二: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这种评定方法,是把学生在“班级参与”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部分。但对于班级参与 和课堂讨论形式和实质,它都有一些特别要求,基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更有成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

20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本质与实施建议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本质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由来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是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即尊重个体和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全人教育,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评价理念:(1)评价是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

在具体评价体系中,这些基本理念主要体现为:(1)评价主体互动化(2)评价内容多元化(3)评价过程动态化

(三)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功能

评价的根本目地在于促进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优劣高下的区分。应该具以下功能

(1)反馈调节功能(2)展示激励的功能(3)反思总结的功能(4)记录成长的功能(5)积极导向的功能

(四)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

评价体系包括:(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2)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3)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实施工作的科学化程序: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设计评价工具 3、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4、明确改进要并指定改进计划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四个环节: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1)学科学习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为例展示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提出的要求: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一般性发展目标

内容如下:学会学习技能、扩充并整合知识、沟通技能、思考和推理的技能、合作技能、个人与社会责任

2、设计评价工具

评价工具以评价表的形式表现,不仅要有反映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表,而且要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表(实例见310页)

3、搜集和分析反映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

分析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当前水平是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所必须考虑的最关键任务之一。

(1)搜集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

采用不同的评价和测量的方法,可以搜集到不同类型的数据和证据。常用的方法有:标准化考试、标准参照测验、以成绩为基础的评价、学生工作样例、对学生表现的观察、调查和言谈等。

有明确是否完全搜集描述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时,需要审视以下问题:

与学生学习有关的所有方面的数据都搜集到了吗?所搜集数据是否被恰当地分组,是否便于进一步分析?数据是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全部学习情况?学校是否能够依据所搜集的数据清楚地描述学生学习的优势和和不足?

(2)对搜集到的数据和证据进行分析

下面的问题能够帮助学校形成一个能够准确描述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报告

是否已对学生的数据进行深入和全面的分析?

对学生数据的分析是否已经包括确认学生的成就趋势及其优势和不足?

是否通过恰当地分组对已分解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搜集的数据是否已经按照系统的原则进行分析和合成,以提供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全方位描述?

对学生数据的分析是否包括与类似的学校或基准数据的比较?

是否提供了能够清楚描述各组数据之间关系的数据图解总结?

学生数据的分析结果是否清楚地描述了学生的学习,以便关心这些情况的人能够非常容易理解?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1)学校是否清楚持界定了学生学习的改进要点(2)在确定改进学生的学习目标时是否考虑到那些对学生的学习成就有很高期望值的人的想法(3)改进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否与学校的信念和使命相一致(4)改进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否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一致(5)改进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否与国家和地方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相一致(6)改进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否是可测量的?

(二)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对教师教学评价: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管理学习环境、促进教学、对学习的评价

对教师素质评价: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文化素养、参与和共事能力、反省与计划性

2、设计评价工具

见教师评价表(320页)

3、搜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的数据和证据

方法:观察、访谈、检查教师的各种教学资料和文件等。然后进行概括性描述。

4、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5、教师评价中注意的问题

(三)建立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学校。从三个方面对学校进行评价:

(1)在学校整体和每一课程领域,学校的教育和组织管理存在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

(2)已搜集到的哪些关于学校教育和组织管理方面的数据或证据可以反映学校工作质量的水平

(3)加强学校的教育和组织管理需要优先考虑哪些问题?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三方面因素:课程、教学设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2、设计评价工具

3、搜集和分析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数据和证据

4、明确促进学校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三、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和实施保障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特点

1、科学性

2、可行性

3、灵活性

4、有创意

(二)实施保障

1、教育管理者的共识

2、全社会的认同

3、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21教科书评价的基本框架

一、理论基础与原则

教科书的作用:第一是学生学习的资源,第二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教科书分析评价将服务如下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主要的

第一是为国家评审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是为基层单位选择教科书提供参考依据

第三是向教科书编写单位提供改进教科书的参考意见

二、标准指标体系(教科书质量水平的五个维度)

(1)教科书的知识维度:教科书内容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必要性和典型性;教科书内容反映学科基本结构和发展方向的水平;
教科书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的联系程度;
教科书内容及组织、表达方式的科学性;
教科书内容与其它学科的配合协调程度

(2) 教科书思想品德与文化内涵维度:教科书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教科书所体现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教科书在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方面能力的水平;
教科书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倡导水平;
教科书对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认识。

(3)教科书能否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科书能否从多方面来强化学生的感知和知识发生过程;
教科书能否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教科书对学生的起如程度要求和预定发展目标是否发生过程;
教科书是否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成熟程度,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4)编制水平维度:教科书文字的编写水平;
教科书插图与文字的配合程度及制作水平;
教科书编写形式的丰富程度和相互配合水平;
教科书的版式设计水平;
教科书的印刷工艺质量。

(5)教科书的适应维度:教科书与学生水平的适应程度;
教科书与教师水平的适应程度;
教科书与学校资源环境的适应程度;
教科书与使用教科书的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
教科书的教学设计与实际使用情况的符合程度;
教科书预定的教学目标在实际中的达成情况。

三、教科书的评价程序

第一步:了解教科书的实体并据此对教科书作出一般性的介绍,介绍教科书的实体,列出所含的各种成分,如基本资料、背景、作者宣称的编写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等。

第二步:收集反映教科书质量的静态和动态资料和数据

静态资料收集指:从教科书本身收收集资料。

动态资料收集指:从教科书与各种影响制约教科书的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去收集反映教科书质量的资料数据。

第三步:从事同维度出发对教科书进行定性分析。

四、方法与工具(拟定的资料收集方法及使用工具)

(一)专家分析

邀情有关专家和教研人员,优秀教师对各种静态资料做专门收集和分析。工具是分析记录表。

(二)调查

指向使用教科书的教师、学生、学校以及有关的家长、社会做广泛的调查。工具为问卷和记事表。

(三)课堂观察

目的在于收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科书相互作用的情况,以印证教科书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可行。

(四)学习效果检测

检测的目的在于评价教学效果。手段:形成性检测,终结性检测。

五、关于教科书评价机制的建议

第六部分 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

22重建我们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框架

一、重建的论据:走向共同参与决策的国际课程改革趋势

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问题,两种课程对学校教育都有特定的作用。

当代课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是: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授予学校高度自由来发动课程改革

二、谁来开发学校课程:两类不同的主体

两类主体:
学校的课程由谁来开发,取决于国家的课程行政体制,不发的课程行政体制有着不的课程开发主体。学校课程开发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方课程开发主体,却专家;
一类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即教师。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的课程模式,实现课程决策的分享。

三、重建一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框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划分为三个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中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2)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厅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3)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上述两类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四、三级权力主体的责权分配

23教科书制度的国际比较

一、各国教科书制度简介

(一)教科书的编写、发行与认定

1、欧洲和北美2、亚洲、3、大洋洲

(二)教科书的供应

1、欧洲和北美 2、亚洲 3、大洋洲

二、发达国家教科书制度的特点

(一)关于教科书编写与发行制度的特点

(二)关于教科书供应制度的特点

(三)关于教科书的认定(审定)与选用工作的特点

三、教科书制度的比较研究对我们建立教科书管理制度的启示

(一)关天教科书编写与出版制度的改进

(二)关于教科书供应制度的改革

(三)关于教科书的审查和选用制度的改进

总之,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审查和选用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会影响教科书质量的提高以及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同时这些工作又是彼此相关,相互影响的。为了提高我国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质量,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必须借鉴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科书制度的经验,探索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教科书管理模式。

24教科书选用的理论框贺

一、教科书选用的概念框架

1、教科书选用的两类标准:(1)统一性:不因选用者而变化,内容最新且准确,对少有选举数民族没有偏见。(2)匹配性:强调教科书在满足统一性标准的同时,还要适应具体选用者的特殊需求。

2、教科书评价维度或要素:课程内容、社会内容、教学设计、可读性、制作质量等一方面维度评价。

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三方面:(1)明确课程目的,从而决定选择什么样教科书。(2)避免选用者凭自己对学生、教师和当地需求的主观想象来选择教科书(3)比较教科书需要包含的内容与教科书实际包含的内容从而需要明了教科书补充什么和怎么样补充。

需要重点分析的是以下五个内容:

(一)课程内容

(二)社会内容

(三)可读性

(四)教学设计

(五)制作质量

三、课题内容评价

两个标准如下:

(一)匹配性标准

首先要知道教科书是否覆盖了要教的内容。检验的方法是随机抽出课题样品。

(二)统一性标准

统一性标准是指:现代性和准确性。

四、社会内容评价

具备以下两个标准

(一)匹配性标准

(二)统一性标准

五、可读性评价的

四个因素:

(一)适切性:提供学生所需的东西上,并被学生理解即适切性

(二)连贯性:探讨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概念在文中的起承转合

(三)统一性:陈述与或隐或现的目标的相关程度

(四)课文的结构:探讨一页或一章的课文是怎样组织的。

(五)其他考虑

六、教学设计评价

教学设计三个范畴:

1、宏观层面:包括学科或课程的广度和序列

2、微观层面:包括使用例子、练习和反馈进行单一概念或技能教学的技术,

3、示意层面:指页面设计方面的教学要素。

(一)匹配性标准:探讨教师的教学风格或方式。

(二)统一性标准: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示意设计、动机策略

七、结论:教科书选用者的要评价的不单是教科书的课题内容,也应该评价社会内容、可读性、教学设计和制作质量。对这五个维度,选用者应该考虑统一性标准和匹配性标准。

25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

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在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内,相对于国家一级与地方一级的课程管理而言的,简称学校课程管理。它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组织活动。学校课程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目地

(一)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发展: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二)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课程管理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三)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性质原则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性质

学校课程管理是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及其相关人员行使课程权力并履行责任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在学校一级的重要保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学校课程管理就是要在学校层面协调、优化和整合上述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国家、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

1、三级课程管理的体系:国家、地方、学校

(1)国家一级的课程管理是指制定国家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框架、课程标准以及实施与评价的要求等宏观课程政策,由教育部负责实施。

(2)地方一级的课程管理是指由省、地、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政策,监督下级对课程政策的执行,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指导性课程文件。

(3)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管理。

2、学校课程的形成

按课程决策主体的不同来划分,学校课程分为(1)国家课程: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2)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3)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共发为以上三个组成部分)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发展主本: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课程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

2、坚持权力与责任相统一: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权利的一次再分配,意味着基础教育课程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管理机制来确保课程的适应性。只有实行权力与责任的统一,才能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学校的实施,自主进行本课程的开发。

3、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关系

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课程不是三个完全独立的部分,它们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实现不同的课程价值,承担不同的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不应用国家课程挤占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课时,不应该随意提高国家、地方课程标准,充分发挥他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4、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内容

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内容:保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保证学校课程的合理开发,并在具体的课程管理工作中协调、优化和整合三类课程。

(一)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1、实施目标:首先是执行国家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其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师广泛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再次是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权利,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定与教学活动

2、教学管理

教学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学校建立学校、各处(室)和教研组(年级组)三级管理网络。

(1)制度计划

(2)教学过程管理

3、评价

(1)进行课程方案评价

(2)开展教师教学业绩评价

(3)完善学生素质发展的评定

(三)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1)在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2)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3)体现学校的办学本色。(4)吸收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参与课程开发,丰富课程资源,兼顾当地社区的发展需要。

2、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程序分四个阶段

(1)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

(2)确定目标:学校对校本课程所作出的价值定位

(3)组织与与实施: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4)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

3、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说明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作出评估,确定目标。

(2)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

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

(3)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是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那一部分课程,即“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而不是指学校中实施的全部课程。

(4)校本课程开发中有关文件的撰写

三、学校课程管理的保障系统

为了保证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质量,使得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能有效实施,校本课程得到合理开发,学校课程管理需要给予人员、组织、设备与经费、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一)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

(二)组织

1、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

2、学校校务委员会

3、教导处

4、教研组

(三)设备与经费

(四)制度

为了确保组织管理活动能够持续的进行,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审议制度、教学管理条例、校内课程评价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

2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框架

课程资源的广义概念:有利用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课程资源的狭义概念:形成课程因素的直接来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革布不同,大致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

课程资源的载体主要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素材性课程资源总是以一定的载体形式表现出来的。

课程资源的载体划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两形式

(1)非生命载体泛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

(2)生命载体指掌握了课程素材,具有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等教育研究人员。

三、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从课程的理论角度来讲,至少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

(1)教学哲学

(2)学习理论

(3)教学理论

两个原则:优先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

开发的主要五个途径:(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确定或提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2)审察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3)天空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以确定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4)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5)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一)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三)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四)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五)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六)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五、当前课程资源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认识问题

(一)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课程资源的建设必须纳入课程改革计划

(四)

第七部分 课程改革与教师

27新课程与教师成长

一、教师的关注与教师的成长

(一)教师关注的不同

(二)从教师关注的变化看教师成长阶段

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阶段

(三)教师关注的升华

二、新课程留给教师创新的空间与余地

(一)新课程对常规教学的整体影响

1、课程对课堂中知识的影响

2、新课程对课堂控制方式的影响

(二)对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的重新审视

新课程常规经常经验和活动方式的变化

1、教师站在哪里2、课前准备什么3、教师在课堂里做些什么4、什么是胜任的或有困难的教师5、练习6、提问7、留作业8、批作业9、点名册10、课桌椅的摆放

新旧课程比较

以知识传授为重点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地、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记课堂笔记

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教师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三)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

1、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

2、新的课程环境

3、教师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的工作方式与评价

(一)教师的合作

1、与教师合作

(1)教师需要摆脱职业的孤独处境

(2)教师的合作是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

(3)教师间交流的益处

2、与家长的合作

3、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

4、交往与合作的技术:倾听、谈话、沟通

(二)教师的评价

专业性的评价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状况的综合性判断。是对教学情境作出的专业判断,包括教学情境产生的原因、存在的价值、发展的阶段、教学情境的结果分析等。

1、对教学情境作出专业判断不是普通判断。不是人们的生活经验的一般判断

2、只有当教师对教学情境作出的评价是基于教育专业知识时,这种评价才能被称为是专业性评价。

3、教师非专业性评价的大量存在削弱了教师专业化与其化专业工作相比较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专业工作的技术含量。

总之教师将在新课程中成长,变得更加自主、自尊、自信、自豪。教师的职业将真正在为人们所羡慕的职业。他将为自己和他父带来幸福和愉悦。

第5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共分九部分20条,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表述。请就“课程结构”相关内容谈谈这种设计的科学性和进步性。(答案要点)
1、“课程结构”一块的主要内容:①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②并设置综合课程,③开设选修课程。
2、这种设计的科学性在于,①符合全面、和谐的素质教育理念,②适应了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③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说到以下意思同样得分:①完善和优化了传统课程的内容;
②构建了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
③构建了均衡的科目结构

第6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撞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l.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点极主动的学写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干强调学科地、科自由和缺拜舍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制l|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二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理,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惨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结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

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惶、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课教结合有百否在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住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地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和,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教材改革应有利干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干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报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席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

六、课程评价

l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

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l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约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七、课程管理

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室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

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度到新课程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人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

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自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匹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推荐访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专业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成长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