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完整)

时间:2022-05-22 17:2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文完整)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篇

第一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分公司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正确、有效、快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司职工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保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电监安全[2009]22号)

《******分公司总体预案》

1.3适用范围

1.3.1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1.3.2本预案指导公司各部门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制。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落实国务院、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公司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综合协调的要求,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2.2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提高公司职工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准备工作。

2.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对于公司内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对于公司外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响应、积极应对。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防疫部门和专业医疗机构的联系,整合内外部应急资源,协同开展处置工作。2.4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要把保障人民群众和公司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各类危害。

3危害程度分析

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司职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职工健康的事件。

卫生事件按照事件发现源头分为公司内部卫生事件和公司外部卫生事件。

3.2危险源分析

通过对不安全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公司内部卫生事件的危险源主要有:

(1)食物、水源等受到污染;

(2)生活、办公环境受到污染;

(3)公司外部传染性疾病输入;

(4)其他突发性因素。

公司外部卫生事件的危险源主要是社会发生的重大疫情、传染性疾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3危害程度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公司职工健康受到损害,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4事件分级

根据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4.1特别重大(Ⅰ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一起食物中毒100人以上并出现2人以上死亡,或出现10人以上死亡的;

(2)一起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出现5人以上死亡的;
(3)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2重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或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并造成人员感染的;

(2)群体性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出现危害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起事件病例数在100人以上,或出现人员死亡;

(3)一起食物中毒50人以上、100人以下并出现死亡,或出现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

(4)一起急性职业中毒30人以上、50人以下,或出现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的;

(5)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3较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出现聚焦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

(2)出现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

(3)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出现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的;

(4)一起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出现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的;

(5)群体性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出现危害较重的不良反应,一起事件病例数在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
(6)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4一般(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高致病性新流感(新亚型)病例;

(2)有证据证明存在或可能存在健康危害的污染食品,已造成严重健康损害后果的;

(3)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在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出现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的;

(4)一起急性职业中毒3人以上、10人以下的;

(5)群体性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出现危害较重的不良反应,一起事件病例数10人以上、49人以下;

(6)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

5.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专项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公司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专项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生产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安监科、办公室、企管科、财务部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

专项应急指挥部下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楼安监科,负责人由安监科部长担任,成员由安监科、办公室、企管科、财务部等部门人员组成。

5.2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5.2.1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职责

5.2.1.1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职责

(1)接受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落实其布置的各项工作;
(2)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

(3)负责向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事件预警、处置等信息;

(4)负责向公司应急办、上级相关职能部门报送应急信息,向社会披露相关应急信息;

(5)组织卫生事件的先期处置,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经营区域内人身伤亡事件、救治伤者、善后安抚等工作;

(6)宣布进入和解除本单位的卫生事件处置应急状态,决定启动、调整和终止本单位事件响应。

5.2.1.2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落实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部署的各项任务。

(2)负责与上级单位有关部门沟通,汇报相关应急工作。

(3)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协助对外披露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和引导舆论。

(5)按照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决策,发布启动、调整和终止应急响应命令。

(6)组织卫生事件原因、处置情况的调查和总结。

(7)负责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收集、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5.2.2公司有关部门职责

(1)安监科:牵头组建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落实上级单位卫生领导小组各项指示要求,组织开展应急值班,与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沟通协调,接收、分析、报送事件信息,配合政府开展社会维稳工作、媒体应对、舆论引导和信息对外披露工作。

(2)财务部:负责应急培训、应急物资储备、事件处置、事件恢复及重建所需的资金筹措。

(3)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4)其他部门:做好应急相关工作,完成卫生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负责部门

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

6.1.2预防和监测

(1)和上级单位有关部门建立疫情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卫生事件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密切关注公司外部发生卫生事件的风险。

(2)根据卫生事件危险源分析,加强职工生活区、工作区的卫生管理,加大对卫生防疫、食品卫生等监测、检查力度,密切关注公司内部发生卫生事件的风险。

(3)针对季节、气候变化,有针对性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健康意识,预防卫生事件的发生。6.1.3报告程序

公司各部门发现、获得卫生事件风险预警信息后,及时报告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6.2预警发布

6.2.1预警分级

根据可能导致的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卫生事件的预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一级为最高级别。需强调的是,公司各级预警的发布与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预警发布是联动的,并受上述部门领导及约束。

6.2.1.1一级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发布一级预警:

(1)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卫生事件一级预警。

(2)经***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综合分析,可能发生特别重大卫生事件。

(3)***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卫生事件风险监控情况、可能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发布一级预警。

6.2.1.2二级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发布二级预警:

(1)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卫生事件二级预警。

(2)经***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综合分析,可能发生重大卫生事件。

(3)***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卫生事件风险监控情况、可能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发布二级预警。

6.2.1.3三级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发布三级预警:

(1)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卫生事件三级预警。

(2)经***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综合分析,可能发生较大卫生事件。

(3)***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卫生事件风险监控情况、可能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发布三级预警。

6.2.1.4四级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发布四级预警:

(1)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或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卫生事件四级预警。

(2)经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综合分析,可能发生一般卫生事件。

(3)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卫生事件风险监控情况、可能危害

程度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研究发布四级预警。

6.2.2预警发布

(1)公司预警发布与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总公司是联动的,并得到以上部门批准方可发布。发布时经***总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由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

(2)预警信息内容包括卫生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预警期、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3)预警信息由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过传真或安全监督与管理系统等固定方式及时发布。

6.3预警行动

6.3.1四级预警行动

发布卫生事件四级预警信息后,应采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1)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收集相关信息,必要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2)厂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后勤保障等准备工作,做好事件处置和应急信息披露准备。

(3)密切关注事件发展态势,收集相关信息,及时向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司应急办报告。

(4)加强与专业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做好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并启动应急值班。(5)及时向职工宣传卫生事件相关应急防护和处置的知识。

(6)必要时积极采取相应防御措施。

6.3.2一、二级、三级预警行动

发布卫生事件一级、二级、三级预警信息后,除上述措施外,采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

(1)启动应急值班,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报告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司应急办,做好相关信息披露准备;

(2)针对可能发生的卫生事件,按本单位预案规定,加强监测和值班等工作;

(3)统筹调配应急队伍、调拨应急物资,做好事件处置准备工作;

(4)做好成立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的准备工作。

6.4预警调整

根据预警阶段事态发展趋势、预警行动效果,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或相关部门提出对预警级别调整的建议,报***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应急办发布。

6.5预警结束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预警结束,或***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经过评估事态发展已经得到控制且不满足预警条件时,结束预警。应急办根据***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预警结束命令,发布预警结束通知。

7应急响应

7.1响应分级

按照突发事件的等级,公司做好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的准备,一但报请批准启动便按照职责开展处置工作。

(1)发生较大(Ⅲ级)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上报上级单位并在其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发生一般(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先报请***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响应;
(4)无论启动哪级应急响应,事发部门都必需在第一时间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同时将事件及处置情况逐级上报。

7.2先期处置

(1)对内部卫生事件,公司在做好信息报告的同时,要启动预案响应措施,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伤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2)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应急办公室密切关注事件发展态势,

掌握有关各部门的先期处置效果;

(4)对外部卫生事件,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按照响应级别进行预防、预控工作。

7.3响应启动

(1)公司各部门启动本部门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

(2)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有关部门启动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上报后,立即汇总相关信息,分析研判,提出对事件的定级建议,报本单位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事件等级并启动应急响应;

(3)发生较大(Ⅲ级)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公司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是否成立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如决定成立则由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向上级单位应急办汇报情况;

(4)发生一般(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报请***总公司应急办后,公司卫生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跟踪、督促各单位按照本单位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5)响应启动以口头命令下达并立即生效,同时由总指挥签署书面命令。

7.4响应行动

7.4.1较大(Ⅲ级)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行动

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1)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开展应急值班,做好信息汇总和报送,开展应急救援,伤员救治,人员安抚工作;配合事故调查.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班;

(2)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内部人员以及车辆出入,并采取检测、消毒措施。

7.4.2一般(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行动

成立公司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开展信息汇总和报送工作,按照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处置原则开展应急救援、伤员救治、人员安抚工作;
保护好现场,配合事故调查;
做好舆论引导和信息披露工作。

(1)成立卫生事件处置应急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应急处置信息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司应急办;

(2)立即组织对伤病人员进行救治,联系相关医院及时转诊。

对可能感染员工进行必要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诊治和上报;

(3)对事件危险源进行隔离,防止事件扩大。封闭相关现场,封存相关样品。积极配合卫生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

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4)组织做好稳定工作,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印发宣传资料,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控制事发区域车辆、人员出入,并采取必要的检测、消毒措施;

(6)分析事件原因,采取进一步防范措施。如为传染病疫情,对可能感染人群进行控制,对相关场所、设备、设施进行消毒处理,控制集体活动的规模和数量。如为食物中毒,对食物购置、存放、加工环节进行分析,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对相关食物按规定进行销毁;

(7)其他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措施。

7.4.3公司外部卫生事件响应行动

公司卫生应急办公室及时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沟通,密切掌握外部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采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

(1)及时启动预警响应并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2)配备必要的防治药品,提高员工免疫能力;

(3)控制外来人员、物品、车辆进入,直至禁止;
对外来人员、

物品、车辆采取必要的检测、消毒措施;

(4)控制员工到疫区出差,直至禁止;
员工外出返回后进行必要的隔离和检查;

(5)控制集体活动的次数、规模,直至禁止;

(6)其他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措施。

7.4.4支援协作

公司应联络当地卫生机构,根据工作需要配合其开展以下工作:(1)进行病人接诊、收治、转运工作以及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

(2)做好现场控制、消毒隔离、员工防护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7.5响应调整

根据卫生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和防范效果,按照卫生行政部门通知或经***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评估,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公司专项应急指挥部根据***总公司应急指挥部决定、事件严重程度、人员救治能力和社会影响等综合因素,按照事件分级条件,决定是否调整事件响应。

7.6响应结束

7.6.1结束条件

应急响应结束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危害的隐患已消除;

(2)受害人员得到妥善安排,进入后续治疗阶段;
(3)政府、***总公司事故调查所需的现场取证和原始资料搜集工作已完成。

7.6.2结束流程

当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时,较大及以上事件报请***总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终止事件响应,并发布终止命令;
一般事件由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有关部门处置效果,汇报***总公司应急指挥部批准后终止事件响应,并发布终止命令。

8信息报告与披露

8.1信息报告

8.1.1报告程序和渠道

8.1.1.1预警阶段

事发部门向公司卫生应急办报告综合信息,向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8.1.1.2应急响应阶段

(1)一般(Ⅳ级)卫生事件,相关部门按要求向公司卫生应急办公室定时续报。

(2)较大(Ⅲ级)及以上卫生事件,相关部门向公司卫生事件

应急办公室定时续报,卫生应急办公室及时向***总公司应急指挥部续报,同时按要求向上级相关职能部门续报。

(3)公司卫生应急办公室按有关规定定时向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相关信息。

8.2报告内容

8.2.1预警阶段

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卫生事件或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8.2.2应急响应阶段

经调查确认的卫生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及范围、危害程度、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报告内容还包括受伤害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发病时间、发生过程、主要症状及后果等。

8.2.3报告要求

(1)向上级单位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信息,必须做到数据准确、一致、及时。

(2)特别重大(Ⅰ级)和重大(Ⅱ级)事件,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向***总公司应急办、相关职能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首次报告。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事件,在事件发生后8小时内向***总公司应急办、相关职能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首次报告。

(3)特别重大(Ⅰ级)和重大(Ⅱ级)事件响应阶段执行每天

两次定时报告制度;
较大和一般事件响应阶段和预警阶段执行每天一次定时报告制度。

(4)出现较大(Ⅲ级)及以上人身伤亡,公司卫生应急办公室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后按要求向***总公司应急办报告.(5)各部门根据公司临时要求,完成相关信息报送。

8.3信息披露

8.3.1预警期内公司应急办公室协助新闻主管部门开展突发事件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工作。

8.3.2应急响应期间,若已成立公司专项处置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则由专项处置指挥部办公室协助新闻主管部门开展突发事件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工作。

8.3.3披露信息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困难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等信息。

8.3.4信息披露和舆论引导工作要做到及时主动、正确引导、严格把关。

8.3.5所有与突发事件处置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有做好防止信息通过非正常渠道外泄的责任与义务。

8.3.6所有突发事件信息披露严格按《公司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进行。

9后期处置

9.1现场恢复

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结束后,各项工作恢复常态运行。

9.2事件调查与总结

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事件由***总公司组织对内部事件的原因和处理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事件原因、应急响应的时间和效果、应急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进建议。一般(Ⅳ级)事件,公司卫生专项应急指挥部组织调查和总结。

调查与总结报告报送***总公司应急办。

9.3奖惩

对参加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卫生事件处置坚持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对事件发生以及事件处置,特别是特别重大、重大事件,要进行认真地分析、总结,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公司内部卫生事件以及处置不力者,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保障

建立由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后勤

保障等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工作队伍,定期进行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治和现场处置能力。

10.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建立处理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包括: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材、快速检验检测设备、传染源隔离及卫生防护的用品等。公司可委托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储备。

10.3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构、部门,根据预警和响应级别进行值班值守,保证内外部通信畅通。卫生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和相关职能部室,按照职责负责相关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发布等工作。

信息的收集、发布等严格执行公司保密制度。

10.4经费保障

根据工作需要,编制专项应急资金预算,为应对卫生事件提供合理、必要的资金保障。

10.5其他

公司卫生应急办应加强与外单位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强工作协调,取得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应急响应迅速、高效。11培训和演练

11.1培训

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对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工作机构和相关部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业务培训。

11.2演练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一次组织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不断增强预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性。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期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是指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12.2预案报备

按***总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向上级单位和政府有关部

门备案。

12.3预案修订

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修订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12.4制定与解释

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制定和解释工作。

12.5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街道(乡镇)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5、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xx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学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会议时间;
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
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暂缓进行。

④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
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
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市教育局批准。

②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

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③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卫生、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xx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学校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设立卫生室,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第三篇: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xxx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XX市XX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定《XX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件,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影响师生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把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及校外群死群伤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依法规范,积极配合。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和演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二、成立应急处理机构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

组 长:XXX(党总支书记、校长)

副组长:XXX(专职副书记)、XXX(副校长)

成 员:XXX、XXX、XXX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事件的处置工作;
对有关事项作出决策;
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职能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各职能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并对其负责;
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协调社会资源等。

(2)领导组下设相关应急处理工作组

1.组织协调组 组长:XXX 成员: 全体行政(含见习行政、助理)、安全主任及部长(含见习部长)

主要职责:在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具体指挥、组织事件处置工作,督促、指导、协助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负责综合协调工作;
负责部门、单位来人接待工作。

2.紧急救护组 组长:XXX 成员: XXX、XXX、XXX、XXX、专业部长、班主任)

主要职责:在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师生身体状况(体温)检测,第一时间隔离和看护疑似发病师生;
检查学生身心状况、进行临时防护;
负责联系家长和医疗机构,协助将发病师生尽快运送到规定的医疗机构。

3.通讯联络组 组长:XXX 成员: XXX、XXX

主要职责:在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络;
负责收集信息,起草事件报告;
负责向上级报告和续报情况;
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
负责发布信息通稿。

4.后勤保障组及消毒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司机)、XXX、XXX、校工

主要职责:在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处置安全事件过程中的车辆、防疫用品、用餐及饮水、通讯设施、安保设施等的保障工作;
急需用品立即采购。负责维护秩序,把好校门关口;
协助救助等其他工作。

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按国家和省的消毒指引,做好病例所在宿舍、教室、办公室、实验实习室、会议室等疫点、公共场所的清洁、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做好校园其他区域的保洁和消毒防疫工作;
加强校园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厕所等公共场所及垃圾桶站消毒一次;
各教室和食堂入口要配备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液,厕所配备洗手液,指导和督促师生做好手卫生(流动水七步法洗手和手消毒)。

5.人员稳控与家长接待组 组长:XXX 成员:XXX、德育部长及全体班主任

主要职责:在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引劝谕相关人员自觉隔离、就诊。根据上级有关指引,起草告全体师生书,强调纪律要求。做好对发病学生家长及家属的接待、安抚、慰问和思想工作,做好对家长接走就医学生的家长签字登记工作。

6.教学协调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专业部长(含见习部长)及各科组长

主要职责: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负责调整教学、实习、实训工作必要时,充分利用网络载体,指导教师、学生参与线上教与学, 指引学生家长做好引导与监督工作,切实做到停课不停学。

7.宣传和心理疏导组:组长:XXX 成员:XXX、XXX

主要职责:负责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健康教育工

作。事件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防控知识,告知师生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勤用流动水洗手,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并妥当处理废弃纸巾;
促进全体师生严格规范个人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密切家校沟通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
稳定家长和师生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三、工作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统一指挥、责任明确,反应迅速、果断处置”原则,严格控制传染源,迅速切断传染途径,积极救治病人,减少发病人数,迅速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措施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以“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为专题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外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通知学校,不得带病上学、上班;
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或传染病愈后无传染性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4.本校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应立即上报应急领导组,按有关规定进行紧急处置。

5.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
对患有“五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必须 100%的调离。

6.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消除疾病传染源,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7.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检查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做好考勤登记,安排好晨检。并及时将有关检查情况报告学校卫生保健人员。

附:应急电话:

交警大队:110,火警:119,急救:120。

推荐访问:突发公共卫生 学校 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