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时间:2022-05-21 18:5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6篇

第1篇: 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城投公司转型路径研究

一、城投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城投公司发展的历史沿革

城投公司是伴随我国分税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而生的。1992年我国确定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步伐开始加快。为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加快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国家《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债的限制,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应运而生。此时设立城投公司的定位基本都是单一的融资平台,利用城建规费等资源,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

200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界定政府投资职能和投资范围,掀起了一轮城投公司大面积重组或设立的浪潮。这个时期组建的城投公司定位一般都不再是单一的融资平台公司,而是投融资和建设主体。

2008年以后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实施了“四万亿”大投资计划,城市基础设施成为投资的重点,城投公司承担起保增长的任务。利用政府信用和城市土地等资源,城投公司大规模融资建设了大量的公益性项目。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为24万亿,大部分都是这段时间形成的。许多市县级的城投公司雨后春笋般的建立了起来。这一阶段城投公司成为各地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为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改变各地城市形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减缓了。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并存,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保持经济增长稳定,防止区域性和系统性的金融风险,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融资平台公司的限制性文件,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意味着城投公司传统的融资平台的职能定位终结了。

2010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号)出台后,各部委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资产注入、政府担保、融资方式等方面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行为。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发43号)明确了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债务的融资主体仅为政府及其部门,剥离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为顺应政策环境变化,城投公司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通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创造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分担财政偿债压力,弥补城建资金缺口,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城投公司是我国分税制改革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变相融资的产物。从2010年的国发19号文到六部委50号文、财政部87号文,政府层面的政策层层加码,对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与日俱增,城投公司转型已成迫在眉睫之势。

(二)城投自身也有转型发展的内在诉求

从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已有上千家城投公司。大量的区县级城投公司,仅仅是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投资和建设,不具备造血功能,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城投公司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负债率越来越高,很多城投公司的负债率超过了80%,负债规模已经超出了地方财政的偿还能力。作为跟随和推动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目前城投公司的运作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和困难。

1、资产负债率偏高 

目前绝大部分政府城建平台的资产负债率都在70%以上,这种资产负债结构会使企业承担了较高的财务费用,严重影响为政府项目所进行的进一步融资,企业在推动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方面也难以发挥作用。 

2、财务风险较大 

由于政府城建平台承担了政府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往往投资量大、效益产出慢。因此企业资金运行经常是捉襟见肘,处于“借新债还老债”的模式。这些城建平台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资金流转风险、偿债风险和有效资产缩水风险,而反映出的情况有所不同。资金流转风险基本出现在那些没有稳定的利润来源、高投资、高负债、低投资回报的情况下,受企业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影响较大。偿债风险主要是由于负债结构的影响,导致按期偿还银行本息出现困难,往往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受金融货币政策的刚性制约和影响非常大,出现在资金供给不足,负责结构不合理的企业。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风险,是指企业当每年的资金收入不够偿还银行利息情况下,不断用平台的有效资产填补缺口,导致企业有效资产不断缩水的情况。 

3、后续融资压力不减 

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量日益加大,有一种互相攀比、愈演愈烈之势。政府结合未来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大强度的城市建设投资计划,绘制的城市建设蓝图非常宏伟。未来的融资压力可想而知,各地城建投融资平台都在想方设法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寻找融资突破口,否则对于未来如此繁重的融资任务,也将难以完成政府下达的融资目标。 

4、国资经营和管理的压力增大 

城建平台作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平台,不仅承担代替地方政府融资的责任,还承担着庞大的城建国有资产在市场竞争中保值、增值的经营管理压力。这对城建平台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投融资运作能力提出了挑战,也将对各地城建国有资产的可持续经营和良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城投转型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各地政府城投平台作为具有政府和企业双重性质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和投融资平台,客观上存在着在公司定位、管理体制、运作方式、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先天不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彻底到位,有效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产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因此,这些问题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内、更深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解决。

在国务院加强地方债管理的背景下,以城投公司为代表的融资平台不能以政府的名义举债,政府也不能提供担保。过去长期以来担任政府融资重任的融资平台或将回归市场,或将退出历史舞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对以前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建设的项目,规范后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对商业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项目,与政府脱钩,完全推向市场,债务转化为一般企业债务;
二是对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公益性项目,积极推广PPP模式,其债务由项目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举借和偿还,政府按照事先约定,承担特许经营权给予、财政补贴、合理定价等责任,不承担偿债责任;
三是对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确实需要政府举债的公益性项目,由政府发行债券融资。在此背景下,地方融资平台的改革就显得较为紧迫。

城投公司的转型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从挑战方面来看,长期以来对政府的依赖度比较强,经营性资产比重低,经营性项目和资源少,专业化、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和经验不足。从机遇方面来看,去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及新运营模式,比如大力推广PPP,比如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新的业务和模式,提供了市场机会。城投转型是在国家政策推动要求下进行的,便于争取地方政府资源和政策的支持。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只有按市场模式运作才能走好。上海城投、重庆城投等城投公司已经实现了成功转型,转型发展有成功案例和经验可以借鉴。

三、城投公司的转型发展方向探究

虽然城投公司的转型方式不同,但是回归市场化仍然是主流,即通过剥离传统的公益性项目投融资职能,转向以经营性业务为主。目前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城投公司出台的改制方案和实践来看,“市场化”和“实体化”是不少城投转型的主要方向,主要体现在定位和业务模式的转变。由过去融资平台公司的定位,以完成政府任务,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业务模式,转向市场化、专业化公司的定位,构建以实现经济效益目标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的市场化业务模式。

(一)多元化发展实现业务转型,从而转型为产业化发展企业集团

城投公司除承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国有资产运营任务外,打造多种战略产业的企业集团,增强企业造血能力。比如由马鞍山城投改制的江东控股, 其前身为马鞍山城投集团,2014年5月更名为江东控股集团,正式改制为国有企业。在承担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余,江东控股集团通过重组或整合其他政府所属企业等方式扩展主营业务,提高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收入比重,积极参与产业投资,不断向节能、环保、国家扶持的新兴行业拓展。集团贡献收入最多的业务板块是汽车制造,江东控股集团通过子公司控股安徽华菱星马汽车公司,拥有星马专用车和华菱重卡两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16年汽车制造业务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整理仅占27%。

西藏城投(全称西藏城市发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坚持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的新能源战略,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公司11-12 年收购盐湖并打造陕西新材料基地,在生产锂电方面的上游开采和中游炼造提前布局。公司持有的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龙木错盐湖含有B2O3,161.4 万吨、KCl 979.94 万吨、LiCl 230.69万吨,属于大型矿物储量,开采权允许每年1 万吨的生产规模。陕西国能新材料项目占地1000 亩,是高纯度碳酸锂产业基地。完全投入生产后,年产值可达约40 亿元,年上缴税收约5 亿元,创造3000 余个就业岗位。目前锂电和盐湖前期试炼逐步推进,有望未来放量贡献利润。

积极利用PPP推进自身产业板块的构建,实现业务专业能力、投融资能力以及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引入社会资本服务城市建设,打造市场化竞争主体实现外延式发展。比如:利用PPP业务模式的成功拓展,为公司基建业务打开新发展空间的黑牡丹。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总公司通过控股A股上市公司黑牡丹,PPP新业务模式打开城投业务新空间。公司于2016年4月和2016年10月分别取得常州市新北区2015-2016年重点基础设施一期和二期PPP项目,总投资分别为12亿元和17亿元,总计约30亿元,项目回报水平为10%。

(二)利用上市平台布局金控板块,证券市场多元化的股权投资实现丰厚的回报,从而转型为金融控股投资集团

对于具备经营性资产和持续造血能力的城投公司来说,通过产融结合建立金控平台来促进公司的资本运作,促进城投公司融资方式多元化。大部分城投公司仍苦于没有出路,但有些公司已经在探索新的可能。合肥城建投2015年利润总额为48亿元,是因为当年公司投资收益为 65.25 亿元,这部分增幅较大,主要是来自投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构化产品实现了较好回报。合肥城建投除了主导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主要为新型显示电路等。合肥城建投转型方向是转为国资运营管理平台,打算推动两家公司上市,形成集成电路千亿产业链,加强资本市场融资能力。

城投公司采取参股或控股A股上市公司的方式进行多种股权投资,从而实现丰厚的投资回报。比如,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总公司通过控股A股上市公司黑牡丹,布局的股权投资就多点开花。2016 年参股的集星科技进入首批工信部车用动力电池目录;
通过众合投资名下子公司投资朗博密封科技;
通过宜兴基金投资的美国kateeva 项目正筹备上市;
通过宜兴基金投资的上海格蒂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上市公司创意信息并购;
常熟汽饰于2017 年1 月5 日在上交所A 股上市交易。2016 年7 月,公司出资2.4 亿元联合发起设立常州地方法人寿险公司。此前投资的江苏银行、格蒂电力等项目已通过IPO 或被上市公司并购等方式,实现高额投资回报。

还有天津泰达集团和重庆渝富集团,也是通过股权投资参股或控股金融企业。天津泰达集团前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公司,2001年联合天津泰达集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集团成立泰达控股有限公司。泰达控股成立至今,在园区建设、市政公用事业运营的基础上,通过合资、收购等方式,成立或入资北方国际信托、长城医药保健品公司、恒安人寿、天津钢管集团、渤海财产保险、渤海银行等机构。渝富集团官网显示,目前其主要参控股金融企业包括重庆银行、重庆农商行、兴农担保、西南证券、安诚保险、汽车金融、三峡担保、进出口担保、银海租赁、农交所、药交所、股份转让中心、惠民金融、香港公司等。

(三)混改实现股权结构转型,盘活国有资产,消减"冗余股权",从而转型为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集团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重镇,改革推进最为迅速,手段最为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混改。混改主要用于引入战略投资人(如嘉宝集团等),或完成员工激励(如上汽集团等)。城投公司在不改变对公司控股的前提下,降低较高的国资持股比例,引入战略投资方,其实是诸多"走在前列"的城投公司所思考和关注的。显然战略投资方的引入对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竞争力大有裨益,会给未来公司在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等方面提供更多机会和选择。

目前进行混改的城投公司凤毛麟角,上海城投引入战略投资是仅有的几个成功案例之一。2014年年初上海城投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城投控股获得国内PE巨头弘毅投资近18亿元投资,从上海城投接手了城投控股10%股权,通过此次引入外部投资者,国有股权在城投控股的比例由56%降至46%。

地方城投在其"挽救"绩差公司的背后,是对盘活资源的诉求。尤其是在一些国资持股50%以上的公司中,国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冗余控股",如何降低持股比例,在并不影响国资控股格局的同时盘活资产,这方面其实大有可为。提升国资地方城投的活力,推进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提高国有资产证券率,促进国资合理流动。

(四)通过 “三分法”管理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转型升级,从而转型为多元化运营的企业集团

城投公司获得地方政府注入市场化的城市经营性资产和项目,比如燃气、水务、公交等传统市政公用类资产,以及封闭运营的棚改项目、停车场、加油站、收费的文化体育资产、房屋等商业设施,或采取“特许经营权”、“政府购买”、“拨付改租赁”等市场化的支持方式,将没有收益性的公益性事业改造为能获取稳定经营性现金流的项目。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加快实现向产业经营的公司化转型,实现以项目建设为导向的融资建设平台向以投资经营为目标的金融控股型平台转变”。

上海城投通过合并重组拥有了公益类资产和经营性资产,2004年至2006年,上海城投接手的企业包括供排水、环境市容、市政建设、医疗废弃物处置企业、干线公路、高速公路等。政府的项目建设可以设立项目公司、封闭运行,完成后由财政回购,但公用事业业务价格与成本倒挂,经营压力要由企业承担。为了经营的可持续性,上海城投采取“三分法”经营策略,将资产分割为三类:平台类,即无收费机制的政府建设项目资产;
运营类,即有收费机制,但收费机制尚不能覆盖成本的公用事业资产;
经营类,即市场化运作企业。针对三类资产采取不同的考核目标,对于平台项目类,考核项目管理和投资控制;
运营类资产力争提高效率、压缩成本;
经营性业务则考核利润指标,接受市场考核。

上海城投在资产分类上做的非常细致,比如在其分离环境业务时,将属于公益性业务的环卫集运、保洁等业务剥离进入总公司设立的环境实业公司,将可市场化运营的垃圾焚烧业务划入城投控股旗下的环境集团。上海城投经营类资产集中于其上市公司城投控股旗下,公益类与项目类资产则集中于总公司内。经过资产的分割和分类管理,上海城投转型为多元化的企业集团,通过经营性资产反哺公用事业,实现了经营的可持续性,成功建立起企业信用。2016年上海城投集团营业利润接近33亿元,净利润接近29亿元。

(五)城投公司顺势转型智慧城市运营商,具备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

城市运营是一项综合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运营商们有着极高的要求。城投公司脱胎于政府融资平台的大型国企,在转型为城市运营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地方政府诉求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未来投融资平台应加快向带有融资性质的一般性国有企业转型,由融资平台向城市产业经营实体转型,整合资源、打造城市运营服务商将成为城投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定位。

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城市的公共服务获取、社会保障供给、公民权利均衡分配等内容,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城市价值、提高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城市运营商与之不谋而合。城市运营商与一般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仅是追逐企业利润的商人,而是与城市经营者步调一致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城市的组织者和城市文明的有力推动者。

第一,城投公司在城市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城投公司多年来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社会资源和项目运作经验。相较于其他企业,城投公司参与城市运营,在提升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统筹和整合资源上更占有优势,有助于城投公司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发生。

第二,城投公司能够精确把握城市发展方向。作为政府实施经济发展规划的可靠力量,城投公司在长期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的经验积累中,自然会对城市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发展规划和目标有较为准确的预估和把握,也为城投公司运营城市指明了方向。

第三,城投公司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城市的运营对资金的需求量极为庞大,例如地铁的运营成本就达到了建设费用的2至6倍,一般企业很难担负得起。城投公司作为政府的融资平台,在融资上有着一定的先天优势。随着PPP模式的广泛运用,城投公司的融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未来将能更好地满足城市配套服务市场需求。

第四,城投公司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城市运营的主要内容在于公共事业部分的管理,由于公共事业的非盈利性或低盈利性的特征,很多企业不愿涉及。城投公司是地方国有企业,保障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其主要任务,理应始终将社会利益置于企业利益之上,自然会主动担负起这一责任。另一方面,公用事业大都为国有资源,由国资背景的企业来运营,有助于保障公民利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目前很多城投公司对智慧城市运营商理解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不够,系统学习智慧城市的更是寥寥。在国家建设智慧城市的大好机遇中,有可能会丧失一次转型的重大机遇。部分城投公司已经开始了一些尝试和试点,比如神州数码和无锡金控、延华智能公司和武汉城投公司、中兴公司和云南城投公司联合组建新的“地方智慧城市公司”,通过“地方智慧城市公司”,向智慧城市运营商转型。

第2篇: 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关于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思考?

关于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思考?武汉城投公司 王芳  一、城投融资平台发展概况  我国早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均依靠于财政的直接投入,资金来源除国家划拨资金外,主要是地方财政收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与超常规快速增长的投资需求极不匹配,建设资金出现较大缺口,地方政府财力无法承担。1991年,随着政府新一轮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活动须按照公司制运行,地方政府不能再直接实施具体工作,为有效筹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我国各大城市均成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融平台,即城投公司。为增强城投公司筹融资能力,地方政府将供水、供气、道路、桥梁、土地等城市基础设施、财政资金、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注入到城投公司,使城投公司资产规模和现金流均达到融资标准,再辅以政府承诺、担保,实现多渠道融资,并将筹集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2008年6月份以来,在国家40000亿元投资政策的刺激下,各家商业银行均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提供贷款,各地城投公司真正繁荣起来。  城投融资平台的建立、政府资源的资本化(土地资本化、政府支出资本化)是原有体制框架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政府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城投公司作为地方政府性债务融资的主渠道,客观地说,在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是城投公司能够最大范围筹集资金,有效缩减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缺口,为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二是城投公司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方式,最大限度吸引民间社会资金进入城市建设领域,拓宽政府融资渠道。三是通过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及各部门能够将其掌握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国有企业资产、自然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四是政府的建设职能可以得到有效整合,使投资、融资、项目规划、运营管理、项目维护和监管等重要职权统一到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促进政府从“全能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  尽管城投公司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由于融资规模的急剧膨胀、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等原因,城投公司在发展运作中逐步呈现暴露出一系列风险和问题。一是城投公司虽然是独立法人单位,但其经营决策和财政政策受制于地方政府,法人治理结构以及投资决策等制度不健全,导致边际不清,主体定位不明确,缺乏独立经营能力;
同时,承担的大部分项目为城市公益性项目,收益率低,自身偿债能力不足,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二是地方政府通过为投融资平台企业提供显性或隐性担保等方式获取银行贷款,融资规模急剧膨胀,所融资金已脱离当地财政的实际承受能力,出现过度融资问题,随时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引发政府流动性危机和支付危机。三是金融机构对各级城投公司融资规模的扩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城投公司债务风险集中爆发,也会引起金融机构的强烈震动,危害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目前,整治地方政府融资乱象迫在眉睫。一方面,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导致自身债务负担过重,有可能引发局部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作为地方政府融资代言人的各类城投公司,其缺乏预算约束,几乎不计成本地吸收资金,导致整体资金利率水平水涨船高,进而引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所以,城投公司在为基础建设融资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成为资金市场的嗜血者或搅局者,其负面效应不容小觑。  二、城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方向  为有效遏制和防范伴随各级城投公司所产生的风险, 2010年6月以来,随着国发19号等文陆续下发,国家财政部、发改委、银监会等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各类融资行为做出了限定,公益性设施与土地整理贷款停止受理。对于企业发债等直接融资行为,国家也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一个没有或欠缺自我盈利能力的城投公司,很难再获得金融机构的顺畅支持。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军分析称,城投公司既是实体公司又是政府控制,资本金非常单一,基本是以土地资产做担保,一旦出现土地储备不足或价格下降,其生存岌岌可危。这一先天缺陷,导致目前融资平台的角色不可能长期持续。2014年5月20日,国务院批转的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
6月24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3年中央决算时表示,目前基本摸清了地方政府性债务底数,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提示。将密切跟踪和评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状况,对债务高风险地区进行风险预警,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并研究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政府预算统一管理。地方政府与城投公司相濡以沫的 “缘分”将因这份改革意见的出台而走到尽头。换句话说,目前全国数千家城投公司将迎来一场变革:它们将不再是政府的融资平台,不再被允许为政府融资,而是将变为纯粹的企业。基于此,城投公司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  就未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模式而言,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杨农近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可以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往前走一步。即按照国企改革的要求,对这类企业实施规范化的改革和重组。  第二种模式是,往后退一步。即使其成为一个特殊目的实体,目标就是专门做政府的公益项目,就是要和政府财政百分之百捆绑在一起,出了问题由政府兜底。针对政府公益项目建设任务的轻重程度,目前,全国大约10%至20%的城投公司可以采用此种模式,这些“退回去”的公司可能将是未来发行市政债的重要载体。当然,未来《公司法》可以作出一些必要的适应性修订,赋予此类公司一定的法律地位,以便于未来的政策更有针对性。针对城投公司和地方政府剥离后的生存问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城投公司接下来会按照市场原则自然优胜劣汰。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军则建议,城投公司转型,首先需要划分清楚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的界限:对于政府,仍然可以承接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继续承接地方基层设施建设等工程,由政府购买服务;
但在内部管理上,则需采取公司体制建构,从管理上与政府脱钩。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各地城投公司要想成功转型升级,需要不断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打破原有的部门多头管理旧体制;
要以 “注入经营性资产、赋予经营城市职能、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为手段,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偿债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要加快从以融资为第一要务的贷款机器向产业经营实体的公司化转型,加快以项目为导向的建设经营性平台向投资控股型的集团化企业转变,以满足快速转型发展的需要。  三、武汉城投公司的转型发展思考  武汉城投集团作为武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主体和市政府城建投融资运作平台,主要承担武汉市政府下达的城市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及相关的资金运作,负责所属企业的运营管理和提供优质服务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武汉城投公司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适度举债、超前建设”的工作思路,依托政府信用,立足企业资产,开发城市资源,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先后建成了轨道交通一号线、武汉长江隧道、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武汉三环线等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开发武汉新区,推进土地储备和开发,为进一步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功能、拉动武汉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自国发19号文等文下发以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规范管理,融资形势日趋严峻,对武汉城投公司项目建设、存量债务还本付息以及未来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在当前形势下,武汉城投公司面临着要尽快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化经营和承担政府职责之间寻找平衡,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合理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寻求公司的长期发展,实现城投公司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  根据目前的形势以及武汉城投公司的状况,武汉城投公司要实现市场化转型和良性发展,必须用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一是紧紧抓住政府投资决策体制改革和融资管理模式创新这两大要素,承担政府发债主体的功能,并负责建设、管理、运营好城市基础设施;
二是促进企业市场化发展,盘活企业经营性存量资产。  (一)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应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过程中,一般来说,城投企业参与项目的价值链有规划前期、项目评估、融资、方案设计、项目招标、工程代建及监理、运营管理。上述价值链环节中,对于城投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一是前期规划。城投公司作为项目出资人,应努力参与规划条件和方案的制定,研究项目投融资方案及盈利模式。二是项目评估。在既定的规划条件和方案下,城投公司应对技术方案、工程造价和财务分析等可行性方面深入研究,既要满足功能性,也要重视设施的经营效益。三是融资。作为投融资主体和项目法人,资金筹措是城投公司责无旁贷、其他主体不可替代的的责任。其融资的能力主要受银行贷款能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多种形式的项目融资、政府财政资金等的注入力度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方面的能力决定各类城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今后政府选择发债和项目建设运营主体的重要考虑因素。武汉城投公司要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就要着重发展项目投融资方案及盈利模式等项目策划能力、融资能力及运营能力。  (二)大力发展企业经营  1、保持原有主业良好运行  武汉城投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一个盈利的企业作为支撑的。稳定而具有相当优势的主营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源泉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应该通过保持和扩大所熟悉和擅长的主营业务,尽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及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兼顾多元化。目前,武汉城投公司的主业是水务、燃气、房地产,转型过程中,仍要坚定的保持这些行业的继续发展。  2、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应该考虑相关多元化  相关多元化策略指的是城投公司利用企业在进行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累积的技术经验和授权经营的公用事业类资产等,进一步经营这些基础设施,包括热、电、水、通讯、公共交通、停车场、相关户外广告媒体、公园等,提供相关公用事业、旅游、会展、物流、广告等服务,获取较稳定的现金流。另外一种是利用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如工程管理等各种专用知识、技术,对外提供工程代建、工程项目管理、园林绿化、环保工程建设和咨询等业务。由于这类业务的相关性较大,所需启动资金量较小,较易取得成功,而且在风险上还能与房产开发等业务形成互补。  非相关多元化是指进入与区域建设和经营不相关的业务,如贸易、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金融等,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摆脱城市建设开发类业务的局限。这方面业务由于与城投公司的资源能力等关联性较小,所以成功的概率不大。以非相关多元化方式拓展成功的企业,一般都具有比较特殊的资源或者机遇,同时具有十分雄厚的实力。此外,绝大多数城投公司都有一些对外投资,包括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和参股投资,大多集中在金融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领域,或者与区域产业导向相关的业务,但并不是其主营业务。  从目前国内已经成功转型的城投公司的业务拓展路径来看,大多是业务都是沿着土地一级开发价值链进行纵向的前后向延伸以及相关多元化发展而来。也有部分企业凭借其独到的资源、机遇和雄厚的实力进行非相关多元化的拓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大多是企业所进行的非相关多元化尝试都不太成功,最后还是以土地开发价值链领域为主。  目前,武汉城投公司在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时,已经涉足了上图中大多数行业,其中,已形成一定规模且日趋成熟的为“相关多元化”产业以及“向前价值链延伸”的产业,并尝试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向后价值延伸”产业以及金融业、风险投资等行业尚未涉足。武汉城投公司在发展多元化经营策略时,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与相关风险。一是对目标行业市场充分调研和前景分析:主要包括对目标行业充分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理性分析;
对细分市场进行分析;
自身优势和劣势分析。二是市场定位与目标客户群的定位:主要包括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策略;
新产品的定位及策略。三是科学判断盈利能力:主要是指按照评价企业商业模式的指标,进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判断,进而找到影响企业商业模式质量的相关因素,完善企业的商业模式。对城投公司业务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宜未雨绸缪,忌临渴而掘井,如忽视风险控制,则有可能导致转型失败,甚至是灾难性的打击。  3、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战略学家波特认为只有持续时间超过10年的战略,才是真正的战略,少于10>年的战略目标只能称为企业愿景规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目标。武汉城投公司目前的战略目标是从2009-2015年,时间幅度为7年,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平均5年),已不算太短,但是从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武汉城投公司应该制定中长期战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4、由“多元化导向”转变为“品牌化导向”,实现服务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  一是以资产为纽带,形成母子公司之间面向市场的协调、配合关系。  重点突出母公司战略规划、项目策划、投资决策以及集团能力的决策中心的职能定位,强化子公司项目实施、计划管理、建设管理、资产经营的执行职能。进一步实施投资经营型的管控模式,清晰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的“上下界面”,使集团公司的“综合管理”与控股子公司的“专业经营”相分离,集团层面专注于战略方向和整体规划,子公司层面更专注于提高竞争优势、融资能力和经营能力。  二是采用内部市场化方式,使各个子公司之间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联通。  随着集团经营重心的转型与业务板块的整合与调整,各个子公司之间将随之形成一个新型的资源配置关系,可以建立一个内部交易机制,以相对市场化的方式来明确与规范这种关系。一方面在集团公司的统一调动下形成同向联动。另一方面以市场方式在子公司之间形成契约关联,从而构建一种步调一致、相互制约的协同关系。以“市场内部化”和“内部市场化”的定价手段,达到集团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尝试管理与服务的外向输出。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同质化竞争的日渐激烈,武汉城投公司需要依靠集中的资源、优质的产品服务质量和所创造出的社会效益成果,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武汉城投公司在项目组织管理、服务管理、运营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时间经验,可以进一步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强化其市场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综合能力,打造几个具有市场影响力与社会知名度的服务管理品牌,让武汉城投公司在其涉足的产业和服务领域内获得良好的市场认同感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尝试输出管理与服务,实现品牌的价值延伸。  5、加强理论和技术研究  企业和人一样,不仅要会做事,还要会思考。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较快的环境下,武汉城投公司不能仅仅埋头做事,沉入具体事务中,还要有专门的机构组织相关理论研究和分析,以支持公司战略的管理、实施,随时把握企业方向。同时,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科技迅猛发展,随时会改变和影响我们现有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模式,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企业要随时关注和学会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指导公司经营方向,并将其转化为经济利润。(报送单位:常德市国资委办公室)

第3篇: 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关于**市城市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转型发展的建议

市政府:

今年9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文),明确提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替地方政府融资的功能,同时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模式”)参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财政部随即下发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经[2014]76号文),要求在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开展PPP项目试点及示范。面对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市城投公司经过认真研究并结合市政府的授权及自身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公司转型发展的几点建议,现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市城投公司在我市公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融资作用,切实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努力提高公益性事业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转型目标

1、集团化目标。将市城投公司发展成为涵盖我市供水、供暖、供气、垃圾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公交、城铁、**高速、医疗和养老服务等行业和部门的企业集团,在我市公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占有基础性地位。

2、国有资产出资人目标。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要求有代表政府的投资主体。市城投公司要担当起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进行规范的公司治理设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投融资目标。市城投公司将调整以前根据融资需要成立项目公司的发展模式,着力于投资自身有一定现金流、能够长期经营的公益性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达到现金流的平衡,强调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在融资方面,市城投公司将通过项目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存量资产调整等形式,为我市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筹集更多的资金。

三、城投公司的自身优势

1、PPP模式合作经验。城投公司已在多个项目开展PPP合作模式,具有PPP项目成功运作的经验,我市的供水、供气、垃圾处理、城市公交、**高速等项目均采取或植入PPP模式,由城投公司代表政府出资。**高速为中港合资项目,总投资**亿元,项目资本金**亿元,其中社会资本**亿元由香港**集团投入。该项目是典型的BOT项目,项目收费期30年,由双方共同经营。**高速及其他PPP项目均运行良好。

2、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信等级较高,能更好的吸引社会资本加入。截止2014年6月末,城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在明确公投债务的还款责任和剥离相关负债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将更为稳健,有较大的融资覆盖能力,可以方便的为后续开展的PPP项目融资提供担保等增信手段。

3、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成功经验。城投公司自成立以来,与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各大商业银行均有良好的合作记录,成功发行两期城投债,集中供热项目申请外国政府贷款,综合运用信托、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等金融工具,为我市重点工程建设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这些工作经验将为后续开展的PPP项目融资提供宝贵的智力支持。

四、近期重点工作

1、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将城投公司的存量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和优化,采取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置换出一部分资金,为后续开展的PPP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资金保障。

2、对现有的PPP项目进行规范运行,签订、完善投资协议和特许经营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配合市直有关部门确定政府购买服务价格和建立调整机制,做好绩效评价工作。

3、扎实有效地开展城铁项目投融资工作。近日,市政府授权城投公司成立城铁投资公司,履行项目法人职责。城投公司配合市直有关部门尽快确定项目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在明确**和**两地的职责划分后确定项目的筹融资模式,制订科学的招商引资方案,吸引社会资本加入。

五、发展思路

1、市城投公司将努力壮大国有资产规模,提高国有资产质量,使公司在我市公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城投公司将根据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合作契约,指导和监督各PPP项目公司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构,有效保护各投资者利益。

3、城投公司将加强对各PPP项目公司的管理和考核,促进各项目在严格管理、提升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实现项目公益性和盈利性的统一。

第4篇: 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浅谈城投公司转型发展

作者:刘宗辉

作者机构:延川县投融资担保中心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ISSN:1004-8480

年:2019

卷:000

期:007

页码:184-185

页数: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城投公司;转型发展;建议

摘要:金融危机促使城投公司在短时间内数量激增,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国家开始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限制了城投公司的融资能力,而城投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城投公司所面临的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为了能够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城投公司开始重视自身的转型发展,本文对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5篇: 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案例分析

——记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转型发展之路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集团组建项目组

摘要:

2010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号)出台后,各部委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资产注入、政府担保、融资方式等方面规范投融资平台的行为。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明确提出,剥离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为顺应政策环境变化,城投公司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通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创造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分担财政偿债压力,弥补城建资金缺口,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本文以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为例,着重阐述了该公司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一些可行的做法,以供各地城投公司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

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简称“经发总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以镇江经济开发区融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等五大功能为主体的发展平台。公司历经二十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资产超500亿元,拥有1家上市公司和11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业务涵盖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房地产、金融、现代农业、旅游等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近年来,随着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中央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改革一系列政策的不断出台,经发总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都意识到公司的发展已经到了十字路口,必须紧随政策趋势和结合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围绕镇江新区产业化、城市化目标,全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2012年委托中国现代集团完成《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与规划》之后,

2014年6月,中国现代集团再次受托为经发总公司的转型发展献计献策,设计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集团公司组建方案,为经发总公司构建面向未来的发展框架和路径,以保障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二、城投公司转型的必要性

(一)分担财政偿债压力

根据43号文件精神,政府负有偿债责任的债务应纳入预算管理,由政府履行偿债责任,对确需地方政府履行担保或救助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要切实依法履行协议约定,做出妥善安排。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算,大部分市县通过财政资金偿还政府债务的能力非常有限,政府对于城投公司的财政支持也远远不能解决属于城投公司债务的担保或救助类政府债务。对于各地城投公司来说,只有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一个盈利能力强的实体化企业,依托市场化经营获得稳定收入和现金流,建立良性健康的资金循环体系,才能有效分担财政偿债压力,避免政府债务风险。

(二)弥补xx资金缺口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城建资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根据国发43号文精神,公益性项目融资将被一般政府债券、专项债券和有收益的市政债券三种发债途径所替代。由于政府债务发行主体在省级政府且规模实行限额管理,难以完全满足城建项目融资需求,城投公司只有通过发行项目收益类债券、PPP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建项目,才能多方式、多渠道弥补建设资金缺口,继续支持城市建设。

(三)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2010年国务院19号文件下发后,部分同类企业开始探索转型道路,逐步远离单纯的政府性投融资平台。随着国发43号文的出台,城投公司转型迫在眉睫,必须由量变转向质变,即剥离传统的公益性项目融资职能,转向以经营性业务为主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从财务角度来看,评判城投公司债务风险不在于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根本在于提高城投公司的盈利能力,有稳定的经营性现金流来支撑债务本息。通过政府划入优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培育自身造血能力、实施战略2性投资,进一步提升城投公司盈利能力和融资能力,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城投公司转型之路

自从2010年国发19号文出台以后,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已然成为整个行业的热点话题和重大课题。在这过程中,各地政府投融资平台结合自身实际,转型发展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最终结果却难言满意。经发总公司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优化业务结构和完善管理体系的双重转型之路。归结经发总公司全体同仁谋求公司转型发展的实践,我们认为可以用五个字来总结

(一)查:

全面摸查“家底”,厘清股权关系,明确主体责任

经发总公司自从成立以来经历多次变更,股权关系复杂,资产权属不清,这就很难界定不同资产的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制约了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管理经营。经发总公司通过全面摸查,列出股权明细和资产清单,进而按照资产属性进行股权划转和资产整合,简化公司股权结构和资产关系,为公司转型发展扫除障碍。

(二)合:

业务板块整合重组,以子公司为主体,做大做强核心业务经发总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资产规模较大,管理层级过深。因此,经发总公司通过与中国现代集团合作,按照“同业归并、精简高效”的原则,在全面摸查“家底”的基础上,对各子公司权属关系重新调整,通过组建各子集团或子公司,归并核心业务和缩减管理层级,发挥资源集聚效应。

(三)育:

重点培育经营性业务,注重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近年来,经发总公司积极响应国资向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改革要求,把握住产业机遇,重点培育金融、现代农业、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通过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对已落户开发区的新兴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加速资本与技术融合,提高利润水平。同时围绕产业发展定位,配合新区招商引资,科学优选项目参股扶持,推动新兴股权的投资。

(四)晰:

(五)建:

构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加快实现公司管理转型

根据发展规划,作为母公司的经发总公司未来将由业务主导型向管理主导型转变。为此,经发总公司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重点以优化和制定薪酬与绩效管理制度为突破,针对不同子公司情况,科学设计差异化的薪酬和绩效考评体系,并逐步建立健全符合现代企业规范的制度体系,实现管理转型。

四、结束语

政府投融资平台从成立至今,风雨兼程二十几载,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在国企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一系列行业政策约束的大背景下,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存续发展又到了重要的关口,转型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建议各地政府投融资平台应积极借鉴行业标杆企业的发展经验并借助咨询机构力量,群策群力,早日实现公司的成功转型!4

第6篇: 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城投公司转型发展路径初议
作者:赵一凡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9期

        摘 要:城投公司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是全国各大城市政府投资融资城投,随着城投企业发展速度加快,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负载率逐渐增高,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原有的城投企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下去,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许多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从宏观政策适应和微观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加以改进,并进行转型升级。提出相应的企业发展转型策略,探索适合城投企业发展转型的模式,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城投公司;转型发展;运用

        城投公司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是全国各大城市政府投资融资城投,起源于1991年,承担相应的政府职能,是特殊市场经营体。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以来,城投公司发展面临着原融资渠道无以为继、新融投资渠道亟需开拓的情况。需要城投从宏观政策适应和微观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加以改进,最终进行转型升级。

        1、城投公司发展背景

        我国城投公司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在国家新一轮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城市发展建设资金问题而组建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在经历了近20年发展,城投公司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独特贡献。2010年,随着国家清理地方政府负债活动的全面铺开,绝大多数的城投不再具有融资平台功能,融资能力基本丧失。

        2、城投公司发展面临形势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预算法。此后,地方各级政府加快建立了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显性的地方政府债务得到了有效管理。“43号文框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两个有力抓手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其着眼点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随后,各地方政府逐渐明确隐性债务的增长问题是十分突出的方向,叠加财政部23号文、审计署在2017年四季度的审计报告,市场开始对于隐性债务问题高度关注。化解隐性债务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不得新增隐性债务”。这一要求在城投公司的报表上有两大体现:一方面,城投公司的投资现金流出规模出现同比增多的样本比例在下降,意味着投资支出有所控制;另一方面,城投公司投资现金流净额为正的样本比例则有明显抬升,意味着往期的投资项目实現净现金回流的城投比例在提升。现实中,城投在减少了投资支出的同时,其现金储备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而这种情况是在经营现金流净额和投资现金流净额均有所改善的背景下发生的,说明城投公司自身也在清偿债务。

推荐访问:转型 思考 运行 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对于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后运行与发展思考 关于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