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

时间:2022-05-19 18:3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4篇

【篇1】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普通高中新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哈六中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简案)

前言

1.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

2.普通高中新课程学校排课和学生选课指导方案

3.普通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

4.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制度

5.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

6.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7.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8.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方案


前 言

根据教育部精神,依照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现草拟。

本方案包括”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课堂教学实施””教学管理””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校本教研””学校排课与学生选课指导””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八个方面的内容。整体构划并解决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些具体问题,切实做到本方案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一、模块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

(一)模块学习评价内容及要求

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修习课时、修习过程的综合表现、模块考试考核等项目,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各项目评价具体要求如下:

1.修习课时

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学校必须按照课程设置所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必须按规定参加课程修习,课程修习的时间记录由授课教师登记,教务处核准建档;本项目评价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未经学校批准,课程模块实际修习时间低于该模块规定学时数六分之五的,视为不合格。评价为不合格的,该课程模块学分不予认定(获得免修资格的除外)。

2.修习过程综合表现

主要包括学生修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情况、从事与修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及阶段性测试成绩等。阶段性测试的形式能够是笔试,也能够是口试或实践操作等;阶段性测试成绩的确定,能够是所有阶段测试成绩的平均,也能够是按计划各次测试占不同比例,最后相加而得,具体由学科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评价由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组成,各部分权重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模块学分认定小组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基础上作出综合评价,报教务处审查批准。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级,C级以上者该项评价为合格;评价为D级的,不能获得该模块相应学分。

3.模块考试考核

指模块修习结束后举行的全面、系统的考试考核。其中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中的必修和选修Ⅰ模块的考试考核,须由学校统一组织命题进行测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领域及所有学习领域中选修Ⅱ的考试考核,由任课教师制定考核方案并报教务处审查经过后实施。本项目评价结果可采用等级制或百分制。其中等级制分为A、B、C、D四级,C级以上者该项评价为合格;评价为D级(或未达到考试考核总分60%)的,不能获得该模块相应学分。

以上三方面均合格者,方能获得相应的模块学分。对于必修模块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能够申请重考,或参加其它教学班相同学习模块的考试,重考合格后可获得学分;重考仍不合格者,允许重修。对于选修模块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参照必修模块方法执行,也可申请改修其它模块(重修或改修要在接到学分不被认定通知后1年内完成)。

二、学分认定程序

1.学校是模块考核及学分认定的主体。学校在校长的统一部署下,由教务处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成立若干模块学分认定小组。校长是模块考核及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教务处负责制定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模块学分认定小组负责对本模块学分的认定、评定的具体实施工作,并将结果上报教务处。

2.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和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模块学分认定小组根据学分认定要求,作出综合评价。同时,应填写”学生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认定表”、”学科模块修习学分成绩评定登记表”交教务部门审核。

3.教务处对模块学分认定小组的评定意见和学生资料进行复审,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告知其原因。学生对学分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0日内向教务处提出复议申请,教务处自接到申请10日内作出决议,并回复申请人。

4.教务处向校长书面提交学生学分认定的意见,由校长签署后确认。

5.教务处应及时将由校长签署后确认的学生学分登记入”学生修习学分成绩报告单”。


附1:

学生模块修习成绩认定登记表

学校:


附2:

学科模块修习成绩认定登记表

学校:

附3:学生模块修习成绩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年: 学期:


七、学校排课和学生选课指导方案

■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与毕业要求

(一)课程结构

(二)学制学时学分

(三)毕业要求

(四)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一览表

■ 课程简介与设置方案

(一)校本课程结构与说明

(二)课程设置方案

1.必修课程

(1)课程说明与毕业要求:

(2)必修课程配置一览表:

2.选修Ⅰ课程

(1)选修Ⅰ课程结构与毕业要求

(2)开设的选修Ⅰ课程及配置一览表:

3.选修Ⅱ课程:

(1)选修Ⅰ课程结构与毕业要求

(2)开设的选修Ⅰ课程及配置一览表:

(三)学生三年修习课程与获得学分计划表:

1.高一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2.高二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1)理科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2)文科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3.高三年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1)理科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2)文科课程与学分设置表

(四)学生学分计划建议表

■ 学生选课指导

(一)选课应遵循的原则

(二)选课程序

(三)选课的注意事项

■ 学分认定

(一)学分认定的内容

(二) 学分认定程序

(三)学分与学籍管理

附录:学科类课程介绍

1.必修课程介绍

2.选修课程Ⅰ介绍

3.选修课程Ⅱ介绍


一、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毕业要求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我校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如下: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经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共8个领域,合计116个学分,所有高中必须全部开设,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选修Ⅰ课程,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分类别分层次设置的。选修Ⅱ课程由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发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

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和选修I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美术和音乐)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每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模块的设置有利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有特色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二)学制学时学分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1周。为了使学生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各地区能够针对每个学期长短不一的情况,调整年教学时间。每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一般为36学时, 2学分。为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学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既能够每周安排4学时,在1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也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每周安排2学时,在2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教学的任务;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 1学分;研究性学习应当保证270的学时,计15学分;社会实践共3周,合计6学分;社区服务按照工作日计算,10个工作日计2学分。选修Ⅱ课程按照模块开发,每个模块能够设计为18学时1学分,也能够36学时2学分。学生每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应获得一定的学分。

(三)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资格由学校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认定。凡具有本校高中学籍的学生并具备以下条件者,可准予毕业:

1.三年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以上;

2.三个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区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在28分以上,其中在选修Ⅱ中要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

3.参加并经过省级规定的学业水平测试。

学生毕业证书由学校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验印后发放。

(四)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一览表

二、课程简介与设置方案

(一)校本课程结构与说明

校本课程由必修课程、选修Ⅰ课程和选修Ⅱ课程三部分组成。

必修课程按照部颁和省颁课程计划执行;选修Ⅰ课程遵照黑龙江省普通高中的各学科指导意见的精神,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设置;选修Ⅱ课程为校本课程,由我校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开设。

课程原则上先安排必修课程的学习,在必修课程之后根据省颁学科指导意见的精神安排选修Ⅰ课程,选修Ⅰ课程分为制定必选和任选两类,必选部分由学校安排修习,任选部分在的”课程设置”模块中体现,供学生选择。选修Ⅱ课程贯穿整个高中学习的全过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意向和兴趣任选。

(二)课程设置方案

1.必修课程

(1)课程说明与毕业要求:

我校的必修课程的设置和要求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的有关规定,开设全部必修课程的模块。

每位学生必须修完全部必修课程并经过相关测试,获得全部必修课程的116个学分。

(2)必修课程配置一览表:

2、选修Ⅰ课程

(1)选修Ⅰ课程结构与毕业要求

选修Ⅰ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各科目按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应该根据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的实际,尽量开设相应的选修模块,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

我校根据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指导意见的精神,将选修Ⅰ课程分为必选和任选两类,其中必选部分由学校统一安排在必修课程之后的学段修习,任选部分在的”课程设置”模块中体现,供学生选择。学生在选修Ⅰ课程中至少应获得22学分。

(2)开设的选修Ⅰ课程及配置一览表:

3.选修Ⅱ课程:

(1)选修Ⅱ课程结构与毕业要求

每学科根据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开发出2-3门校本选修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学生在选修Ⅱ课程中至少应获得6学分。

(2)开设的选修Ⅱ课程及配置一览表:

(三)学生三年修习课程与获得学分计划表

(见所附排课参考方案)

(四)学生学分计划建议表

三、学生选课指导

课程的选择性是高中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也是学校和学生在实施新课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是确保我校的课改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因素。

(一)选课遵循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成长记录、特长与潜能等进行有针对性的选课指导。不能简单地给学生提供雷同的建议,应充分发挥教师在选课中的指导作用。

2.自主自愿的原则。选修制和学分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旨趣,因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做出选择是选修制的一个基本准则。选课指导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因此首先要遵循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学校要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安排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表,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趋向,学会作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选择,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必修课优先、力所能及的原则。选课是要首先保证必修课程的学习,因此,在保证能够修完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得地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必修课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设置必修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保证高中教育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必修课学分修满是高中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先决条件,如果必修课学分未满,高中生不能毕业,这也关系到高中生将来的出路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切不可追求在数量上多选、多拿学分,而是在保证必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选修其它课程。

4.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的原则。选课要在保证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在时间安排上,二者应相互搭配,使学生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协调进行。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不至于在必修课的压力下产生厌学的情绪,由此能够减轻高中生的心理负担。

5.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其它合法监护人同意的原则。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并没有达到成熟的境地,其社会化程度也不高,因此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还不是十分稳定和深刻,为了减少学生的损失、避免为成长付出沉重代价,教师必须要牢记,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其家长或其它合法监护人同意,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未成年人)。

(二)选课程序

在校长领导下,学校成立学生选课指导机构,由教务处具体负责该机构的工作。

1.学校根据实际编制,并建立有效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2.学校做好选课前的动员,组织学生学习本校的课程计划和选课手册,了解选课要求,掌握选课的方法。

3.教师承担学生的选课指导任务,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的关系,为学生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4.学生根据学校的课程计划和个人发展意向,经过网络平台在上进行选课,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课程修习计划,编排个人的课程表。

5.教务处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编排教学班,安排教师和教学场所。

6.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试运行,试运行结束后,学生形成最终的个性化课程表。

学生选课指导流程图:

(三)选课的注意事项

1.选课指导要为实现普通高中的课程目标服务,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扬长补短,又要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

2.指导选课时对模块的介绍要具体、详细、有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作出合理的选择。

3.选课指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随着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再次或多次进行,并使之制度化。

三、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一)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程标准的研究

2.教材的研究

3.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

4.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5.课堂教学资源的研究

(二)课堂教学研究的实施

1.学校应主动争取教研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从常规的课堂教学研究入手,经过案例,着重研究自主、探究、合作等教学方式的应用;结合学科特点,对同一主题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尝试实践多种教学方案,在比较、研讨中,不断加深对新课程教学的理解,使课堂教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2.教师应对所任教的课程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认真设计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案,随时记录实践中的疑难、困惑,并把它作为教学研究的切入点,经过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研究的保障

1.建立课堂教学研究的激励机制

2.建立课堂教学研究的教研制度

3.建立课堂教学研究的研修制度

4.建立课堂教学研究的评价体系


四、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应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民主管理的原则、发展创新的原则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主要内容:

1. 课程计划管理

(1)制定学校课程方案

成立由校长、有关教育教学部门负责人、各学科教师代表等组成的学校课程方案制定小组,具体负责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方案应该包括高中三年的总体方案和各个年的具体实施方案。

学校应制定高中三年的课程教学规划和年度课程教学实施要求,指导学科制定课程实施方案。

年级备课组、教研组根据课程标准、学校教学规划和实施要求,于各个年开始前制定学段、学期、年和整个高中三年课程开设方案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教研组上报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制定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和高中三年总体方案,报校长审批。

学校年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应包括各年级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与评价建议等内容。

学校应抓好各学科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抓好教研组、年级组乃至教师个人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严格执行各项教学计划和方案。

 (2)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为了确保学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审议、教学管理、学校课程评价、教师校本培训、学校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学校应成立课程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人员构成)负责审议学校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制订与相配套的制度,检查评估开发与实施的执行情况等。

学校要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方案,统筹安排开课计划,做好校本课程评价的各项工作,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技术类、艺术类课程

对于综合实践课程、技术类课程、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学校应认真加以落实。

各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统一规划,分阶段安排,建立管理到位、安全保障、富有特色、活动有效的机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会学习和探究,经过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学生在高中阶段应完成不少于3个课题(每个课题以5个学分计)的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时能够集中使用,也可分散安排,平均每周3学时,安排中应保证必要的学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和在校内开展研究学习。指导教师要坚持”指导不指令,参谋不代谋,到位不越位”的原则,经常的关注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习进展,做好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记录以及结题时的综合评价。

社会实践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每年安排一周(按5天工作日计算),社会实践包括参加生产劳动、军训、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社区服务是学生在课外时间为社区提供公益性的义务服务,三年累计完成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少于5小时。

学校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要结合子女的实际情况把意见反馈给学校,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下,由学校提供更为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

2.教学常规管理

(1)强化集体备课

(2)重视课堂质量

(3)规范学生作业

(4)加强课后辅导

(5)开展选课指导

3.质量监控管理

学校应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加强新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测,定期进行有关教育教学质量的数据采集、科学测评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全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调控。

制定并执行模块学习评价方案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案;要探索和建立过程动态、主体多元、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教师工作考核和评价制度,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评价体系,全面考核教师的师德情况、教学业务与教学研究能力和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学校应该经过完善常规检查、多层次听课、教学调研和教学评价等制度,加强教育评估和教学评价,引导和督促教师更好地执行课程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在评价结果的处理和运用上,教研组、教务处、教研室应该尊重教师自身的意见,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教务处应及时将汇总的评估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教学质量的评估结果应与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挂钩。

4.教科研管理

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组织和鼓励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要建立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体系,为促进教师个人的实践与反思、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获得多种形式的专业支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形成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环境。

学校设立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等教研机构,明确职责任务,建立相关制度,使各个层次的教研机制正常运行;要确定相对固定的教研时间,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内教研活动;要激励教师适时听取学生反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进行模块教学总结;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创造典型案例,撰写教学案例、教学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等。

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学校应着眼于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做到课题研究有目标,过程有管理,课题成果能推广应用。

学校要主动与各级教研部门、高等院校和其它教育教学专家的联系,争取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专业引领;要加强校际交流,协作开展科研活动,分享研究成果;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有关部门开展的各类教学研讨、教学竞赛活动,促进教师的发展。

5.教学行政管理

(1)选课与排班管理

学校应该根据我省的要求,制定选课指导制度,编印发放。学生在执行修习计划过程中如确实需要调整后面的选修计划的,必须提早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予以调整。

学校在学生选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编班,建立学生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新模式。要适当控制教学班的人数,保证课堂实效和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应采取以行政班管理为主,以教学班管理为辅的方式。班主任主要承担学生行政班管理工作,学科教师承担教学班的管理工作,导师为学生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

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学生走班选修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指导与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团支部、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建设和引导,充分发挥其影响和作用。教学班要设立科代表或教学班班委会,任课教师要负起教学班的管理责任,要加强与行政班班主任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表现。

(2)教师配置与课表制定

教务处根据学校课程方案和各年级排班情况,合理安排师资,配齐配足各年级的教师。学校要加强课任教师的管理,保证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有序有效开设,充分发挥教师资源的作用。

学校在合理排课的基础上,在学期开始前制定相应的课程表,包括学段(或学期)课程表、学生个人课程表、教师个人课程表、场室(包括课室、实验室、操场、自习室等)安排表。课表中应含班级、任课教师、学生数、上课地点等信息。有条件的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使选课、排课网络化、信息化。

(3)学分与学籍管理

学校应根据我省中学分和学籍管理的要求,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

(4)场所资源的管理

学校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我省各学校场馆建设标准和人员配备相关标准,对原有的实验室、多功能教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和各种教学设备、器材的管理规定进行修订、补充和调整,制定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各种场所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使用办法,合理调配学校的各种教学场所资源,配备管理人员,保证教学设施和资源的正常使用和充分利用,为课程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学校可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激励场馆的管理人员参与到新课程实施中来;要加强校外资源的挖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保证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部分选修课程的顺利开设。

五、课程开发与实施

课程开发要遵循协调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实际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以达到的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

(一)开发与实施步骤:

1.分析校情。根据学校确定的学校课程目标,对学校及当地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主要包括学校历史、校园文化、学校环境、教师能力、学生需求、所在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总体规划等,要使学校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规划与特色。

2.确定方案。在校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并做出具体安排。总体方案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3.组织实施。学校应依据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组织学校课程开发者自主申报,制定具体的开发计划,包括、课程的内容(或活动程序安排)、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对教师申报的学校课程项目组织课改小组成员进行审议。学校课程项目确定之后,学校应汇编,及时向学生公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选择修习。

根据学校课程的设置,各学校可集中安排教学课时,也可分散安排课时,但均应纳入学校课程表统一管理。提倡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有机结合。要保证学校课程的课时数,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学分。

学校课程要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4.评价完善。学校要根据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目标,制订评价准则,对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方案、实施的过程与结果等进行评价,并在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改进与完善的意见与措施。

学校要注意学校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要注重过程性、应用性、体验性评价,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经过评价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二)学校课程的管理

1.组织管理。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学校课程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人员构成)负责审议学校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制订与相配套的制度,检查评估开发与实施的执行情况等。

2. 制度管理。为了确保学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审议、教学管理、学校课程评价、教师校本培训、学校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应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3. 实施管理。学校要制定。组建一般由大学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以及优秀教研人员、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小组,管理小组对学校课程具有指导职能。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的关系,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学校课程的课时,应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4.资源管理。学校课程原则上由学校独立开发,也能够联合其它中学、教研机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学校课程不是面向学生使用的教材,教师应有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材、自编讲义、媒体素材等)。

5.评价管理。学校依据本校的学分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学校课程的考试可采用论文、调研报告、作品等多种形式,防止单一以笔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依据,具体修习时间及要求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基本要求

1.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包括校内物质资源和校外物质资源。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物质资源,并注意校内外物质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课程标准、教材和相关的教辅材料等是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教师应经过备课的过程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利用的二次开发。同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及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具和学具。在为学生提供教材和教学资料时,应使其能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水平构成一定的智慧挑战,难度保持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为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掌握教材和教辅资料所蕴含的信息提供一定空间。

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施都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挥这些教学设施的作用,逐年添置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图书和电子书籍、音像资料等,为师生的教与学服务。应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课程模块开设的需要,配备必要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通用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等,保证必修模块和拟开设的选修模块的教学。要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专用(多用)教室、各类教学场地设施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等的使用效益。

网络与现代教育技术等媒体资源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要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环境,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适用的学习工具,促进学生自主、开放、富有个性地学习。

学校要广泛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大学和教科研机构等各种社会教育资源以及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家长和家庭的图书、报刊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学校应注意引导家长开发和保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学校还应组织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使之转化成为可利用的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

2.人力资源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主动学习的状态决定了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和程度,教师需要经过主动学习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要重视各种课程资源材料的积累和更新,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调查、分析和规划,进行分类归档,建立课程资源档案库,不断提高自身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应能促进教师去开发丰富而广阔的课程资源。

   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及学生学习的经验、感受、看法、问题、困惑等也都是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认真研究实践,挖掘生活与教学活动中点点滴滴、有形无形的动态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的内涵,使课程建设从表浅走向深刻。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人类交往活动如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外交活动、科技活动等生成的课程资源,社区居民的生活价值观念、信仰与伦理、风俗习惯等社会性的课程资源,以及学校的学习风气、舆论导向、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际关系等对学生发展有影响的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管理与保障

1.加强组织管理

学校要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列入常规工作,制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整体规划,建立校内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制度,完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做到系统规划、职责明确,措施有力。

2.加强专业指导

学校要建立专家指导组,制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指南,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课题研究工作,经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实践,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3.保障经费与人员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要重视学科和新开设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较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同时,要为新课程教学必备的基础性课程资源提供经费保障,保证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培训经费的投入,保证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园网络等校内外教学设施能满足新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需求。学校要保证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并广泛发动专家学者、社区关心教育的人士、学生家长、校友、企事业单位人士、教研人员等为教育教学出谋划策,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争取社会多方面力量对学校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4.加强安全保护

学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网络文明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大校内物质资源的检查力度,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或事故,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七、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

(一)完善和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校本教研制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当前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与任务是:

1.充分认识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义,深入理解校本教研制度的基本理念,积极探索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运作模式、运行机制;

2.切实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实现教研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究部门的研究、专业指导和服务职能;

3.充分发挥课改优秀教研组的示范作用,促进各学科校本教研的滚动发展,整体推进我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二)完善和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措施与要求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设,是以解决学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直接目的。与此相应,校本教研制度在理念上要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在实践层面上要致力于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学研究机制,引导和促进教研重心的下移。

1.学校应加强和完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促进校本教研的规范化、常态化与高效化

①校长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要切实增强研究意识,身体力行参与教学研究,成为校本教研的带头人;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管理机制,整合教科室、教务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发展水平的开放的教研网络,努力构建信息技术等有利于校本教研的物质平台,为校本教研的规范化、常态化和高效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②学校教务处、教研室是校本教研的管理机构,要根据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立足学校实际规划校本教研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校本教研制度,强化校本教研的过程组织与管理,确保校本教研措施的落实,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

③学校学科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活动单位,要在切实落实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真正落实以”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实践活动。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出发点,创造性开展教学研究,真正做到扎根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教师、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

④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要更新教育观念,养成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把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方式;教师之间应加强专业切磋和协调与合作,分享经验,互助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

⑤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大学、教研部门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指导与支持,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她们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采用辅导讲座、专题式谈话、现场指导、结对子等形式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2.各部门要立足学校实际问题,充分发挥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

①各部门要以新课程为导向,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沟通、整合,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握重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专题研究,不断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②各部门要成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支持中心,应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为一线教师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

③各部门要做好本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规划、指导,督促工作,促进学校创立适合本校校情的校本教研制度。同时要发挥专业优势、信息优势,当好行政的参谋和助手。

④教研人员要强化指导和服务意识,实现教研重心下移,热情主动为教师提供指导和服务。教研人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倾听学校的呼声,了解教师教学和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⑤各部门要善于培养和发现典型,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将课程改革中形成的经验和智慧,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大胆创新,探索规律,并加以推广与应用。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课例研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对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作用。

八、构建高中新课程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

(一)构建师生互动网络学习模式的策略

1.构建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选择、开发不同的学习平台,依托校园网,构建网络学习环境。教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合适网络学习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程资源,研制课件,优化重组信息资源,并将其置于网络学习平台之上;在网络环境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经过课堂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将网络互动学习形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下图为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学习模式的示意图)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学习模式的示意图

2.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习效果。

(1)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呈现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提供学生在线探究学习的丰富资源,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经过自主学习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2)构建交流合作的平台,提升交流合作能力。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技能训练,利用学校论坛、电子邮件、QQ、博客等多种网络互动形式,进行课内外的在线交流与学习,实现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3)构建学生学习检测评价系统,提高教学效率。在网络环境下利用计算机的分类汇总功能,开发在线练习与测评应用软件,进行教学实时检测,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注重课例研究,提升网络教学水平。

课例研究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课前,授课老师上传经备课组和教研组共同研制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流程步骤;(2)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好课堂教学实录、收集听课教师评语以及任课教师教学小结等材料,并将这些材料上传到校园网上供教师讨论、分析和研究;(3)课后,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学习作品、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等,教师反思总结,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二)实施程序

1.制定计划:以一个学期为单位,每个学科选取1—3个学习主题为一单元,制定活动计划,组织与开展教学实验研究,及时进行阶段总结。

2.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课程资源,做好教案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在学校网络平台上,有计划地放置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学习资源。

3.课堂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课前在网络上公布,提供给学生预习思考。

(2)问题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展现系列问题,用具体的学习任务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3)互动学习:学生参与在线研讨,围绕问题发表学习反思,讨论同伴的学习作品,相互发表评论,完成和提交有关作业。实现人机互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的协作学习,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4)归纳提升:教师及时阅读并点评学生的作业、回答相关问题,向学生推荐有代表性的观点,聚焦问题,形成交流热点,建构与学习主题相应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内容。

(5)适时评价反馈:利用在线测试平台的统计功能,经过测试练习和评价软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互动流程参考示意图如下:

4.课例质量评价: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与师生互动三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问卷调查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

5.课后拓展:充分发挥学校电子阅览室的作用,并利用学校局域网的论坛、电子邮件、BBS、QQ、博客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课外在线交流学习,并开展富有特色的课外拓展学习活动。

6.监控指导管理:建立配套管理机制,实现对专项课题研究的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依托网络环境建立动态的课题管理网站,实现信息化管理。同时,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不断收集信息及时更新管理网页,在网页上及时、全面地反映项目研究的进展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

(三)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2.政策保障。

3.经费保障。

4.技术保障。

【篇2】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2019年秋季起,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在全国分步实施

 2019年秋季起,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在全国分步实施。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意见》指出,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1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前期课程改革经验,组织开展基础条件评估,深入研究多项改革交替叠加可能给普通高中学校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本地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的时间,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于2019年6月底前报教育部。有关省份要统筹考虑、积极稳妥地做好民族地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安排。从2020年起,教育部将组织专业机构对各地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进行跟进指导和总结评估,不断提升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 (一)扎实做好全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组织实施能力。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好新课程新教材的全员培训工作。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工作方案》要求,开展好省级骨干培训、地市级培训和校本研修,完成对教育行政干部、教研员、高中校长和教师的全员培训。教育部制定新教材培训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国家三科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性培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本地新教材培训工作方案,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统筹指导。各地要根据使用新教材的具体时间安排,分年度、分年级、分学科开展培训,要在使用当年8月底前完成高一年级各学科教师培训工作,次年秋季开学前完成高二、高三年级各学科教师培训工作。(二)认真做好课程实施,开设好国家规定课程。各地要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领导和管理,认真抓好落实。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本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统筹均衡安排每学年开设的科目和课时。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依据国家和省级要求,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确保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并开足规定的课时。学校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三)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积极组织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教学改革经验的遴选和推广。要充分依托教研部门等专业力量,加强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指导学校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学校要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四)加强和改进教学组织管理,有序推进选课走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适应选课走班需要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和学分认定办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指导学校有序推进选课走班、科学开展学分认定工作。学校要结合实际,加快建立完善选课走班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并制定具体的学分认定办法。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教师配置、班级编排、学生管理、设施配备等方面的统筹力度,逐步形成行政班和教学班并行、科学规范、高效有序的教学组织运行机制。(五)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积极导向作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校内评价或考试要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导向作用。教育部组织开展考试命题评估工作和命题人员国家级培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保障机制,开展命题质量评估,加强命题人员培养和培训,确保考试命题方向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和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打好基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认真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实施细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修习情况应纳入评价内容,要做到客观真实。 (一)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确保课程实施质量。建立国家、省两级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健全课程建设和管理反馈改进机制。教育部制定课程实施监测方案,对各地课程方案执行情况、课程标准落实情况以及新教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省级课程实施监测方案,建立相应的课程实施反馈改进机制,向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反馈监测结果和改进建议,并于每学年结束后将本地新课程实施监测报告报送教育部。(二)完善教研科研工作机制,发挥专业支撑作用。各级教研科研部门要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在实践中转化落地等问题加强研究,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师生开展实践研究,推动深化教学改革。各地要积极推进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探索区域联合教研、校际联合教研等多种教研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教研工作的制度化和专业化水平,发挥好教研工作对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作用。(三)建立实验区、实验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设立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实验校,探索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和学校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模式,及时总结交流和宣传推广实验区、实验校的成功经验。教育部遴选若干地市和学校作为国家级实验区、实验校,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相应设立一批实验区、实验校,并加强工作指导。(四)加强条件保障,满足课程改革需要。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满足教师培训、课程实施、教学研究、校舍建设、设备配置等方面的需要,并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要组织开展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评估,科学测算资源缺口,制订工作规划和方案,加快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要积极协调编制、财政部门,落实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加大区域内统筹配置和师资共享的力度,为学校配齐配足教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教育部成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专项工作小组,由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司局和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课程实施工作的指导。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实施意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有效衔接各项改革任务,稳妥有序推进。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做好推动落实工作。普通高中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认真开展教师培训,注重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沟通,做好实施工作。(二)强化督导,落实责任。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情况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内容。地方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专项督导评估,并将其纳入综合督导和责任督学日常督导,督导检查结果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普通高中学校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各地要认真制订宣传工作方案,利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统筹做好新课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宣传,深入解读阐释改革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具体安排,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广泛理解、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篇3】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会考实施方案


京教体美〔 〕12号附件:

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会考
实施方案

(试行)

一、考试的性质与功能

体育会考是考查学生体育与健康(以下简称“体育”)学科学习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学业水平考试,也是检查和评价高中体育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

体育会考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籍的学生。体育高中会考成绩达到合格以上等级,是学生获得《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合格证书》必要条件之一,《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合格证》是学生取得《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体育学科会考成绩将记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高等院校招生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信息。

二、考试的范围和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逐步将考试内容分为必修内容考试项目(田径:全市统一考试内容),必选内容考试项目(体操:学生自选考试内容)和选修内容考试项目(选修运动项目:区县随机抽签确定考试内容)。

,体育会考项目男生和女生全市统一考试项目为:

(一)必考项目

1.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

2.篮球运球绕标志物后行进间上篮(低、高手均可)。

(二)选考项目

1.男生实心球或引体向上选考1项;

2.女生实心球或1分钟仰卧起坐选考1项。

以后,体育会考将按照与高中新课程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考试说明(体育与健康)》,逐步推进体育会考项目的改革。

三、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

(一)成绩评定办法

体育会考单项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总成绩的评定采用等级制。三项考试内容总成绩的等级评价标准为:优秀(245分—300分)、良好(210分—244分)、合格(180分—209分)、不合格(180分以下),其中,单项成绩低于45分者,总成绩直接评定为不合格等级。各项考试内容成绩评定标准见附录1和2,成绩登记表见附录3和4。

(二)免考注意事项

体育会考免考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病或残疾长期免修体育的学生,该类学生持免修体育申请表的复印件(加盖所在学校公章),直接免考;
另一类是因临时伤病且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缓考的学生,经区(县)级医院证明和学校证明,由区(县)教委批准能够免试,其证明材料应记入本人学籍档案。

高中毕业会考体育考试免考申请表见附录5。

四、考试的组织和实施

各区县要高度重视体育会考的组织和实施,应由教委主管领导牵头,成立高中体育会考领导小组和考务办公室,负责本区县高中体育会考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工作。认真制定体育会考的组织工作方案,完善考场管理办法;
建立安全保障措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体育场地设施安全使用。完善体验制度,严格健康把关。

各区县要进一步严肃体育考试的考风考纪,坚决杜绝违纪、舞弊行为的发生。

(一)考试方式

考试为现场考核,在统一的时间内,由各区县统一负责组织实施,当场公布考试成绩。

(二)考试时间

考试必须在一个单元(半天)内完成。

由于特殊原因,经区县体育会考领导小组批准,未参加考试及考试不合格者,能够申请缓(补)考。缓(补)考应在考试后第二周进行,补考学生必须在同一单元内参加所有考试项目。

(三)考试的顺序

体育会考的必选项目(1000米和800米)为最后进行的考试项目;
篮球及个人限选项目的考试顺序,由区县统一自行安排。

(四)考试场地和器材

体育会考的场地应在封闭的、有六条以上环形跑道的400米田径场上进行,器材除本文有特殊规定的项目外,应符合高三年级教学标准。考前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

(五)考试规则和操作方法

1.800米跑和1000米跑

(1)两脚前后开立于起跑线后,脚踏线为犯规。

(2)起跑口令或信号发出前,越起跑线为犯规。

(3)考生以15人左右编为一组,按号码排队,在弧形起跑线上起跑,起跑后不分道。在跑步过程中,脚踏进田径场跑道内沿线,推、拉、故意阻挡她人路线以及跑道外有人带跑均属犯规行为。

(4)考生必须跑完全程,按秒表记录的分、秒成绩,不足一秒不予计算。

2.篮球运球绕标志物后行进间上篮

体育会考篮球的考核暂定从达标一个方面进行评定。

篮球场端线为起点线,起点线后5米设置第一个标志杆,共设置5个,标志杆之间相距3米,测试者听信号从起点线开始运球,依次过杆,在每次过杆时必须换手运球;
当运球至前场罚球线附近时,考生做行进间投篮的技术动作。

【篇4】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因此创新教育也是践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合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我们对培养中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能力,提出了一些想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

一.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培养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是要促进学生产生和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思维习惯,自觉地将创新的意识带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学习和应用他人的科技创新成果,去观察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 题。

课程教学是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其实,每门课程的内容都是前人科技创新成果的结晶,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包含着丰富的科技创新教育的内容,其中有前人的崇高的科技创新精神、丰富的科技创新知识、灵活的科技创新方法和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物理实验课中,每一个实验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其中有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的创新,例如,测量重力加速度,就有单摆法、落体法和气垫法等。每一种实验方法的提出和应用,每一套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实现,都包含着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面对经典,面对前人已有的结论,学生能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就是一种创新。

我们就是要立足于每门课程的教学,充分利用各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这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训练策略,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敏捷、灵活、开阔、独特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结合理论学习,积极引导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条件,竭力帮助学生创立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改革评价方法;
建立平等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学生自信;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对教师有着盲目崇拜,对教材和家长的社会经验有着盲目的迷信,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学会质疑思考,去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从敢于想,发展到善于想,做到多想、勤想,成为一个善想的人。在问题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从独立思考到解决问题,再到提出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开辟创新教育的新天地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计划中的一种课程类型,提出实施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要与学科课程相整合,以学科课程为依托,扩展、深化学科课程中提供的研究主题,使学生在自主研究和活动中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门通过知识与经验并重的主体性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创新精神的生成性课程。基于这一重大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我们开辟的又一块创新教育的新天地。

高中生喜欢形象的、刺激的、新奇的和有趣的事物,厌烦枯燥无味的东西。教师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不断积累具有兴趣性、新颖性、前瞻性、创新性等特点的课题素材,为学生的自主选题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便于操作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从农村来的学生,选择与“三农”有关的课题,便于就地取材;
城市学生可以选择社区规划、城市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相关课题,更加贴近生活;
也可以充分利用城乡同学地域互补优势开展相关调查课题。

我们还把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也是扩展想象、激活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学生自主开展的科技活动中,教师跟踪辅导,不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及时点拨,不断涌现新的问题。

例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制作叶脉书签。叶脉书签就是除去表皮和叶肉组织,而只由叶脉做成。书签上可以看到中间一条较粗壮的叶脉称主脉,在主脉上分出许多较小的分支称侧脉;
侧脉上又分出更细小的分支称细脉。这样一分再分,最后把整个叶脉系统联成网状结构。把这种网状叶脉染成各种颜色,系上丝带,即成漂亮的叶脉书签了。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脉四周的叶肉在碱液中容易煮烂,经过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这项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动手动脑,活动的过程就是创新精神的生成过程。

四.搭建展示成果的平台

为了贯彻新课改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学校想法设法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搭建创新教育的平台。

在评价机制上,改革了物理实验课、化学实验课考试的方式,把科技创新作为物理实验课考试的方式之一,要求学生完成必做的物理实验后,自选综合应用设计制作创新实验,作为期末考试成绩。学校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科技创新的场所。例如课件设计与制作等,都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条件。

学校教务处每年还举办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的形成经兴趣小组、班级、年级组层层推荐、选拔。在汇展的过程中,个人或集体代表现场介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现场答辩等形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校层层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创新成果汇报展,使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实践调查等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积极撰写科技创新小论文。科技小论文的形成需要学生亲自走访,进行问卷调查、市场随机抽查、互联网查询、可行性分析、论证等一系列活动,从中获得第一手材料,最终完成课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校殷杰同学撰写的论文《关注加速消失的历史古遗址---对河西古遗址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明提高的源泉,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是人类科技创新劳动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但如果作为学科,科技创新尚未形成体系,工作也是刚刚起步,例如:科技创新的选题、文献资料的查阅、研究的基本方法、试验方法、科技论文的写作与要求、科技成果的体现形式、评价、体制等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成长经历,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推荐访问:新课程 新教材 工作方案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工作方案精选 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