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江雪》诗词鉴赏3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1-01 18:25:06 浏览量:

《江雪》诗词鉴赏1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原文翻译: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江雪》诗词鉴赏3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年《江雪》诗词鉴赏3篇(完整文档)

《江雪》诗词鉴赏1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原文翻译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江雪中的景物有什么

  《江雪》描写的景物有山、孤舟、鸟、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对山野严寒的景物描写,描绘了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勾画了独钓寒江的老翁形象,表达了诗人深感孤寂的情绪。

  《江雪》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但是失败了,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江雪》诗词鉴赏2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译文及注释

  《江雪》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江雪》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

  独:独自。

  《江雪》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雪”字笼罩全诗。“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江雪》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805年—81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他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阅读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1)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诗词鉴赏3篇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诗词鉴赏1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解】

  1、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2、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

  3、千重:千层,形容夜色浓重。

  4、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5、风枝:风吹动树枝。

  6、羁旅:犹漂泊。

  7、晓钟:报晓的钟声。

  【韵译】

  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

  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

  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

  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评析】

  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

  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颔联写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颈联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末联写羁旅之愁,应作长醉,款款写来,层次分明,写景有致,抒情深沉。

  诗的颈联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书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末联中的“长”“畏”两字用的。“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之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的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讲解】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含蓄婉转,真切感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秋夜里,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城池沉浸在夜色重重的包围之中。诗的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一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我们不期而遇,一起在江南相聚,却令大家怀疑,是相逢在梦里。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感情呢?因为自己离家在外,心境也是极为凄苦的。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秋风飒飒,惊飞了树枝梢头栖宿的乌鹊,玉露冷冷,秋草里寒虫唧唧地啼泣着。第三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意深刻,写尽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风枝惊暗鹊”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把“他乡遇故知”的复杂心情抒写得生动逼真。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漂泊在外的人都沉醉于饮酒,酒醉方能解千愁,大家相互挽留着不肯散去,心里只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又要分手。末联里,作者直抒胸臆“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为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竟夕长谈,犹不忍分离,这既表现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然不尽。夜深将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悦及友人们的真挚感情,衬托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愁苦。他乡遇故人,是人生之一大极乐,正因为当中浸透着多少的异乡孤寂啊!

  【作者介绍】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今属江苏)人,是唐代中期的诗人,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戴叔伦年少时拜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中出类拔萃的学生。

  戴叔伦的诗,体裁形式多样: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皆有佳作。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反映战乱中社会现实的,有揭露昏暗丑恶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叹羁旅离愁的,也有描绘田园风光的……而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最有价值、最富有社会意义的,还应该说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些诗,不仅从正面描写封建压迫与剥削下劳动者的.痛苦生活,而且语言*易畅达,描写细腻委婉,感情充沛连绵,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戴叔伦还给后人留下了颇为有名的论诗名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对宋明以后的神韵派和性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有《戴叔伦集》,其词仅存一首。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诗词鉴赏2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作者: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解】:

  1、翻:义同反。

  2、羁旅:犹漂泊。

  【韵译】:

  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

  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

  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

  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

  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

  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

  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

  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评析】:

  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

  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颔联写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颈联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末联写羁旅之愁,应作长醉,款款写来,层次分明,写景有致,抒情深沉。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2)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古诗词鉴赏3篇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古诗词鉴赏1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解】

  1、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

  2、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

  3、千重:千层,形容夜色浓重。

  4、翻疑:反而怀疑。翻:义同“反”。

  5、风枝:风吹动树枝。

  6、羁旅:犹漂泊。

  7、晓钟:报晓的钟声。

  【韵译】

  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

  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

  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地哭叫着寒虫。

  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

  【评析】

  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

  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颔联写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颈联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末联写羁旅之愁,应作长醉,款款写来,层次分明,写景有致,抒情深沉。

  诗的颈联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书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末联中的“长”“畏”两字用的。“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之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的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讲解】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含蓄婉转,真切感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秋夜里,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城池沉浸在夜色重重的包围之中。诗的开头两句,一写时间:秋天的满月之夜,一片清辉;一写地点:京城长安,已沉睡在静静的深夜里了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我们不期而遇,一起在江南相聚,却令大家怀疑,是相逢在梦里。虽身在长安,还能与江南故人偶集客舍,倒反而使人怀疑起来,这莫不是在梦中相会吧。“还作”、“翻疑”,感情真挚,笔底传神。为什么会有这样动人的感情呢?因为自己离家在外,心境也是极为凄苦的。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秋风飒飒,惊飞了树枝梢头栖宿的乌鹊,玉露冷冷,秋草里寒虫唧唧地啼泣着。第三联所写的“惊暗鹊”、“泣寒虫”,固切时序写秋景,实寓有怀乡的悲凉况味。“惊”、“泣”二字,含意深刻,写尽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风枝惊暗鹊”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把“他乡遇故知”的复杂心情抒写得生动逼真。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漂泊在外的人都沉醉于饮酒,酒醉方能解千愁,大家相互挽留着不肯散去,心里只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又要分手。末联里,作者直抒胸臆“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羁旅他乡的人,只有醉了才不思乡啊,那就长醉不用醒吧;虽欲相留,共话乡情,却怕听到报晓的钟声,因为晓钟一敲,彼此势必就要分手了。竟夕长谈,犹不忍分离,这既表现了对故人的深情厚谊,也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情景交融,婉转深至,韵调清美,悠然不尽。夜深将晓,显示出异地故人相会的喜悦及友人们的真挚感情,衬托出羁旅生活的孤独、寂寞和愁苦。他乡遇故人,是人生之一大极乐,正因为当中浸透着多少的异乡孤寂啊!

  【作者介绍】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今属江苏)人,是唐代中期的诗人,出生在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戴叔伦年少时拜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中出类拔萃的学生。

  戴叔伦的诗,体裁形式多样: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古体近体,皆有佳作。题材内容也十分丰富:有反映战乱中社会现实的,有揭露昏暗丑恶世道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慨叹羁旅离愁的,也有描绘田园风光的……而在他的诸多诗篇中,最有价值、最富有社会意义的,还应该说是那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些诗,不仅从正面描写封建压迫与剥削下劳动者的痛苦生活,而且语言*易畅达,描写细腻委婉,感情充沛连绵,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戴叔伦还给后人留下了颇为有名的论诗名言,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对宋明以后的神韵派和性灵派诗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有《戴叔伦集》,其词仅存一首。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3)

——涉江采芙蓉诗词鉴赏

涉江采芙蓉诗词鉴赏1

  本文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原文:

  涉江采芙蓉佚名 〔两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诗意: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鉴赏: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这两句是说,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芙蓉、兰泽、芳草等语,将画面装饰的绚丽灿烂,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遗:赠送,远道:远方。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一腔热忱,遭到兜头一盆冷水泼来,一霎时天地为之变色,草木为之含悲,心中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回顾,回转头看。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遥远没有尽头。这两句是说,回头遥望我的故乡,长路漫漫看不到尽头。这两句承“远道”、“所思”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远方,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向故乡方向张望,他看到的道路漫漫浩浩,绵延不尽。故乡在哪儿?所思的人在哪儿?诗中的另一主人公,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感情痛苦到极点。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同心:指夫妻。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新郎新娘用彩缎结同心,并相挽而行。终老:终生。这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永远异地相思,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这两句诗是写一对长久分别得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4)

——《江雪》教学反思10篇

《江雪》教学反思1

  《江雪》这首诗,描绘出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

  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教学中我按照:解题——读诗——释意——悟情——吟诗——拓展展开教学。第一步,读通,读顺,读出诗的停顿,为下一步理解古诗做好铺垫;第二步,寻,以诗题为钥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搜索“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第三步,想,以想象促进古诗意境的感悟,体会作者在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第四步,串,以一篇带多篇,课外延伸,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以题目为钥匙,让学生读完题目后,猜一猜这首诗的大概内容,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想象。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我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如读准确,读流利,熟读或背,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孩子。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他们对于这首的感悟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江雪》教学反思2

  《江雪》这首诗,描绘出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努力在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上,我让学生“猜一猜”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只不过换了“猜一猜”这种说法,学习就不显得那么压抑和沉重了。

  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这样的发现比教师告诉他的,要有效。

  四人合作交流古诗诗句的意思,是在个体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先有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讨论交流,才有话好说,有理可辩,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借用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小燕子”了。由此可见,阅读更多的是主观行为,这与阅读对象的年龄、阅历、经历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

  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孩子。

  因此教师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从自身出发谈体会,不追求唯一的结论,也没有正确的答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三、扩大容量,注重积累。

  《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课前,我让学生说描绘冬天的词语;课中引导学生说“千()万()”的成语;教完教材中的古诗,再补充《标准》要求背诵的诗文。这样的课堂容量学生完全能够接受,而且掌握起来也比较轻松自如。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江雪》教学反思3

  这次我参加“市活力课堂教学比赛”,执教的是四年级教材《古诗两首》中的《江雪》。《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全诗的意境,在“孤”和“独”二字上。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诗人正是要借这位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明自己的坚贞立场。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这首诗时,我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作为教学的重点。由于诗人所处的年代距离现在十分久远,学生对诗人在特定经历下的思想情感难以理解,所以我把体会诗人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难点。教学中,我按照古诗文常用的 “初读指导,读出‘诗味’——反复吟诵,想象画面——结合背景,感悟诗情——对比阅读,深入感悟” 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1、注重朗读指导。古诗是高度浓缩的语言,寥寥数语便蕴含无尽之义,同时它又追求声律,具有节奏感与音律美。俗话说,三分诗七分吟,“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品其味”。可见诵读在古诗学习中的独特效用。课开始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句,通过有效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诗的音律美;接着,我引导学生反复吟诵,边读边想画面,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通过抓关键字、感情朗读等方法,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使渔翁孤舟独钓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课堂中我努力通过指导学生声情并茂、有滋有味的朗读,将学生学习古诗的过程成为一次审美的过程。

  2、想象画面入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古以来,诗画本为一家,许多优秀诗词其实就是一幅幅秀美的图画。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会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逐字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恐怕很难体会诗的韵味,领会诗的意境。所以我采用边读边想画面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再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其实就是在解释诗句,但是对学生来说,比单单解释诗句心理上要容易得多。而且还能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欣赏诗的优美意境,为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3、结合背景悟情。《新课标》中对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要求是:“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教学《江雪》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渔翁孤独寂寞,这样的教学是不到位的,所以,引导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体会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愤世恨时且又不愿同流合污、孤独、高傲的感情,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也是本课教学的内容。然而,由于写作背景复杂,又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出示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无疑于“推波助澜”,能激起学生的心灵震荡。这种感情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是有所体会的。教学时,我还通过让学生对渔翁的行为进行质疑,引出学生对诗所表达的深刻含义的思考,以达到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

  4、同一题材拓展。学完《江雪》,在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古诗,进一步内化、吸收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此时,我又带领学生拓展阅读了另一首诗《题秋江独钓图》。通过一首古诗带学其它古诗,让学生通过对两首诗的辨析对比,进一步地重新感悟渔翁,让渔翁的形象更加饱满。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心境不同,所以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我想,孩子们课外去读《渔歌子》《小儿垂钓》等诗时,一定能体会另一种心情。这样教学不仅由课内到课外,帮助学生积累了知识,丰富了情感,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

  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对学情估计不足,不善于随机调整教学程序,我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失误。如:学生事前知道要上这个内容,在课前已经对诗句进行了充分的朗读,但课堂中我没有适可而止,仍然一遍遍齐读、指读,学生烦了,腻了,于是,该有的趣味不见了,该有的美感消失了,该有的灵感堵塞了;在想象画面时,没有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深远意境;在感悟意境时,由于古诗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现实相差甚远,而且我在引导学生质疑时要求不明确,学生还是没有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或者知道了但不会表达,造成教师将柳宗元不愿与人同流合污的孤傲心情强加于学生……

  尽管有很多失误,但通过这样一次教学比武,我的收获还是不少的,起码更清楚地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更清楚以后自己的努力方向,谢谢“活力课堂”活动!

《江雪》教学反思4

  一、课前准备

  我在课前给同学布置了预习任务:查找资料了解“记”这种古代文体,柳宗元的生*、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二、我的思路与课堂呈现

  我是个很因循守旧的人,教学上没有什么创新。首先是学生讲故事,然后是我的导入,由《江雪》引到本文的感情基调、一位孤独失意的诗人。接下来是进入正题后的文体介绍。再下来是学生的交流与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因我*时没有对小组合作进行明确的要求与培训,因而这项活动变成了组长一个人在讲,其他人则成了看客。板演则变成了将学案内容“搬到”黑板上,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收获。对于作者的介绍稍加了拓展,但是宽度与广度还不够,背景介绍时我提到了“贬官文化”,也只是一提而没有再举几个学生熟知的文学作品。因为我对前面教学环节的时间掌控过于随意,因而留给学生朗读感知课文的时间很短,只读了三遍课文,没有时间感知内容。其实原本也想不要这个环节,详谈“贬官文化”,但我没敢这么尝试,觉得还是我的学生还小,不适合这么大的话题。

  三、我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是个很因循守旧的人,教学上没有什么创新。这一节课除了学生的交流板演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用到的,其余的都是我上课的常态。因为这学期我才尝试小组技术的应用,因而应用的生涩,对学生的指导要求都不到位,评课的时候大家也提到了我选组长和提要求等方面的不足。还有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我的预期时,我的引导也过于简单,甚至是直接否定后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教学时间的掌控,过于随意,最后导致教学环节的缺失,没有反馈练习。我热爱教育,喜欢课堂,所以会不断钻研,提升自己的能力。

《江雪》教学反思5

  《江雪》这首诗,描绘出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努力在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上,我让学生“猜一猜”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只不过换了“猜一猜”这种说法,学习就不显得那么压抑和沉重了。

  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这样的发现比教师告诉他的,要有效。

  四人合作交流古诗诗句的意思,是在个体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先有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讨论交流,才有话好说,有理可辩,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借用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小燕子”了。由此可见,阅读更多的是主观行为,这与阅读对象的年龄、阅历、经历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

  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孩子。

  因此教师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从自身出发谈体会,不追求唯一的结论,也没有正确的答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三、扩大容量,注重积累。

  《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课前,我让学生说描绘冬天的词语;课中引导学生说“千()万()”的成语;教完教材中的古诗,再补充《标准》要求背诵的诗文。这样的课堂容量学生完全能够接受,而且掌握起来也比较轻松自如。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江雪》教学反思6

  一、课前准备

  我在课前给同学布置了预习任务:查找资料了解“记”这种古代文体,柳宗元的生*、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二、我的思路与课堂呈现

  我是个很因循守旧的人,教学上没有什么创新。首先是学生讲故事,然后是我的导入,由《江雪》引到本文的感情基调、一位孤独失意的诗人。接下来是进入正题后的文体介绍。再下来是学生的交流与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因我*时没有对小组合作进行明确的要求与培训,因而这项活动变成了组长一个人在讲,其他人则成了看客。板演则变成了将学案内容“搬到”黑板上,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收获。对于作者的介绍稍加了拓展,但是宽度与广度还不够,背景介绍时我提到了“贬官文化”,也只是一提而没有再举几个学生熟知的文学作品。因为我对前面教学环节的时间掌控过于随意,因而留给学生朗读感知课文的时间很短,只读了三遍课文,没有时间感知内容。其实原本也想不要这个环节,详谈“贬官文化”,但我没敢这么尝试,觉得还是我的学生还小,不适合这么大的话题。

  三、我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是个很因循守旧的人,教学上没有什么创新。这一节课除了学生的交流板演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用到的,其余的都是我上课的常态。因为这学期我才尝试小组技术的应用,因而应用的`生涩,对学生的指导要求都不到位,评课的时候大家也提到了我选组长和提要求等方面的不足。还有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我的预期时,我的引导也过于简单,甚至是直接否定后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教学时间的掌控,过于随意,最后导致教学环节的缺失,没有反馈练习。我热爱教育,喜欢课堂,所以会不断钻研,提升自己的能力。

《江雪》教学反思7

  一、基本情况:

 《江雪》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苏教版第七单元第25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诗,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出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了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二、成功之处:

  教学中我按照:解题——读诗——释意——悟情——赏诗——巩固——拓展展开教学。第一步,读,读通,读顺,读出诗的停顿,为下一步理解古诗做好铺垫;第二步,寻,以诗题为钥匙,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搜索“雪”,理解诗的字面意思;第三步,悟,以想象促进古诗意境的感悟,体会作者在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第四步,赏,诗中渔翁的心情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自然流露,渔翁的精神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悟出自己的感觉。层次明了,思路清晰。

  三、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因为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学生情况,课堂教学中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 也为了赶完教学内容,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就少,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把课堂交到学生手里,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多读、多写、多看、多思。

  2、课堂结构中,调控课堂的能力不足,有点前松后紧,最后还有两分钟就无事可做,提前下课了。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巩固的时间再长点。以后应该注意课堂调控,提高应变能力。

  3、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应该加强学习,让课件起到应有的作用,应该做到简洁而不简单。

  4、在幻灯片的播放过程中,因为不熟悉电子白板的使用,出现了两次插曲,还没讲到就跳到下一个内容了。

  5、在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根据这首诗,联系实际,发挥联想,个人拓展写一篇作文,题目为《寒江独钓图》时,可以用剩下的时间稍作引导。

  6、因为紧张和*时上课不太注意板书,所以教学后半截忘记了板书,而后来又来补。所以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板书,利用板书。

  总而言之, 此次教学竞赛让我收获颇深,从别人自如的教学、艺术的设计、精心的准备、刚劲的字体、流畅的语言、甜美的声音中,我感受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还很大,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自己去改进,我将不断学习,努力创新,让我的教学水*有所提高。

《江雪》教学反思8

  《江雪》这首诗,描绘出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钓”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乡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通过“独钓寒江”的老翁,进而歌颂为坚持正义而斗争的人们。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后世许多山水诗不能超过它,人们画山水画也多以这首诗为题材,千百年来传诵不绝。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努力在体现以下几个理念: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标准》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上,我让学生“猜一猜”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其实就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只不过换了“猜一猜”这种说法,学习就不显得那么压抑和沉重了。

  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这样的发现比教师告诉他的,要有效。

  四人合作交流古诗诗句的意思,是在个体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先有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讨论交流,才有话好说,有理可辩,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借用一句老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小燕子”了。由此可见,阅读更多的是主观行为,这与阅读对象的年龄、阅历、经历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江雪》这首诗中作者一腔的愤懑苦闷,郁结在胸,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来发泄他对朝政的不满,来表露他对愤世恨时且又孤芳自赏的感情。

  这种感情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是能够有所体会的,但如果要和诗人引起共鸣却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毕竟还是孩子。

  因此教师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从自身出发谈体会,不追求唯一的结论,也没有正确的答案。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生的成长,对于这首诗意境的体会将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古诗的永恒魅力!

  三、扩大容量,注重积累。

  《标准》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课前,我让学生说描绘冬天的词语;课中引导学生说“千()万()”的成语;教完教材中的古诗,再补充《标准》要求背诵的诗文。这样的课堂容量学生完全能够接受,而且掌握起来也比较轻松自如。

  语文的学习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江雪》教学反思9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肃穆感人的江山雪景图。全诗的意境,在“孤”和“独”二字上。诗中充满了寒意,令人读之不寒而栗,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在诗人笔下,那位“蓑笠翁”的形象,是那样鲜明,令人难以忘怀。但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山的雪景。它的立意是很高远的。它不是为了写雪景而写雪景,而是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独钓寒江”的精神,更是诗人想借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根据《新课标》中对小学古诗文的要求:“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我把理解诗句,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诗人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我又把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

  一、反复朗读,读中想象。

  诵读诗歌,有助于我们欣赏它的优美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熏陶。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我在指导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每一次读都有所收获。课开始时,引导学生把古诗读准确,读流利,接着引导学生自读,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理解了诗意后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读,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尽情地读,或默读静思,或高声吟唱,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诗所塑造的形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与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读出诗所表达的意境。

  二、创设情景,感悟意境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所以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在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教学中,我通过抓关键字、让学生看图、音乐渲染、感情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渔翁的孤独,使渔翁孤舟独钓的形象深深地扎在学生的脑海中。《江雪》这首古诗的意境是凄凉、空灵的,所以,我特地找了一曲节奏较为缓慢的古筝曲,来衬托那凄凉的意境。文字是理智的,音乐是情感的,用音韵之美诱导学生身临其境,把诗词意境与音乐意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情感体验。再次,我让学生想象画面,讨论画面给人的感觉来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自古以来,诗画本为一家,许多优秀诗词其实就是一幅幅秀美的图画,古代许多诗人又是画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读读古诗,体会画面所表达的诗歌的意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热情。

  三、比较阅读,深入感悟。

  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要有三度——深度、广度、温度,但是广度决定深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此时,我设计了拓展阅读,通过一首古诗带学其它古诗,让学生通过对两首诗的辨析对比,进一步地重新感悟渔翁,让渔翁的形象更加饱满。同时让学生明白:人生经历不同,诗人写作心境也不同,写出来的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相同。

  遗憾之处:本节课容量较大,自己感觉在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诗句做得还不到位,在教学中,我也感到时间不够充分了,只是为了赶教学内容,我还是舍了指导的精到,所以感觉学生没能真正的把诗人那种孤独郁闷的心情读出来。

《江雪》教学反思10

  一、课前准备

  我在课前给同学布置了预习任务:查找资料了解“记”这种古代文体,柳宗元的生*、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二、我的思路与课堂呈现

  我是个很因循守旧的人,教学上没有什么创新。首先是学生讲故事,然后是我的导入,由《江雪》引到本文的感情基调、一位孤独失意的诗人。接下来是进入正题后的文体介绍。再下来是学生的交流与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因我*时没有对小组合作进行明确的要求与培训,因而这项活动变成了组长一个人在讲,其他人则成了看客。板演则变成了将学案内容“搬到”黑板上,没有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收获。对于作者的介绍稍加了拓展,但是宽度与广度还不够,背景介绍时我提到了“贬官文化”,也只是一提而没有再举几个学生熟知的文学作品。因为我对前面教学环节的时间掌控过于随意,因而留给学生朗读感知课文的时间很短,只读了三遍课文,没有时间感知内容。其实原本也想不要这个环节,详谈“贬官文化”,但我没敢这么尝试,觉得还是我的学生还小,不适合这么大的话题。

  三、我自身存在的问题

  我是个很因循守旧的人,教学上没有什么创新。这一节课除了学生的交流板演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用到的,其余的都是我上课的常态。因为这学期我才尝试小组技术的应用,因而应用的生涩,对学生的指导要求都不到位,评课的时候大家也提到了我选组长和提要求等方面的不足。还有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我的预期时,我的引导也过于简单,甚至是直接否定后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教学时间的掌控,过于随意,最后导致教学环节的缺失,没有反馈练习。我热爱教育,喜欢课堂,所以会不断钻研,提升自己的能力。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5)

——描写江景的诗词3篇

描写江景的诗词1

  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4、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5、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6、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7、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8、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10、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描写江景的诗词2

  1、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2、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3、一朵江梅春带雪。——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4、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7、梦入江南烟水路。——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9、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10、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描写江景的诗词3

  1、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2、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3、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4、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5、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7、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10、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6)

——《元日》诗词鉴赏3篇

《元日》诗词鉴赏1

  古诗原文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译文翻译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

  红色的宫墙内飞舞着彩色的饰旗,翠玉珠帘映曜着宫女们的玉佩。

  我效仿古代的明君们,恭谨而节制地治理着国家,终于使八方安定、四海升*了。

  (现在)丹陛下排列着森森戟戈,长廊里回荡着丝竹乐声。

  壮美的和煦之风浩荡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王之道运途正昌。

  (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事业,遵循他的先例、并借鉴古代帝王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来治理国家。

  春天来临了,小草又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梅花也像往年一样绽蕊怒放。

  我想渡过巨大的河流到达彼岸,但最终还要靠舟船才能渡过去(意思就是靠民众的支持和大臣们的帮助才能治理好国家)。

  注释解释

  恭己:语出《论语》,恭谨而律己,是形容君王治理天下的词句。

  垂衣:语出《易·系辞》,原意指天下太*,李世民在这里形容自己效法皇帝、尧舜无为而治。

  穆:壮美。

  康:康盛。

《元日》诗词鉴赏2

  《元日》 宋朝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元日》赏析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千门万户曈曈日”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担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替换成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元日》赏析二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仅是政治家,还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元日》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元日》诗词鉴赏3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7)

——《无题》诗词鉴赏3篇

《无题》诗词鉴赏1

  古诗原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转蓬 一作: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译文翻译

  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

  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注释解释

  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一作“画堂”。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分曹:分组。

  嗟:叹词。余:我。鼓:报更的鼓。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响天明,即须上班。

  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类:类似。转:一作“断”。

  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抵:至,到。相望:期盼伊。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

  看:一作“著”。

  诗文赏析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这是两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其中第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是脍炙人口。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看法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君臣遇合之作,有人说是窥贵家姬妾之作,还有人说是追想京华游宴之作……但羁宦思乐境也好,觊觎貌美女郎也罢,诗中所表达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皆然心态显是力透纸背,那些寻常或普通的意象,被有规律的置放在短短八句五十六字当中,表现了一种追寻的热切和悲哀的失落。

  起联两句,交明时间和地点。叠言昨夜,更有追思不止的意思,同时给人阅读上的审美享受。这七个字,表现了一种高寒旷远、清丽婉转之感,诗作展现的是一片静谧的星空,清风泠然而至,似乎从墨蓝色的天幕后吹来。再往深处看,诗人独独写到星辰和风这两个概念性意象,是简单的随性拈来,或是具有某种丰厚的内蕴和象征。星辰在古代不仅是星星的意思,“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孟郊《感怀》),夜晚登上高楼思念往昔的美好,有岁月的意思;“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喻指辉煌的灯火;古人还称入朝为郎为“上星辰”。自然界的风有暖风、凉风、冷风、阴风等,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又有了风化、风度、风骨、黑风,甚至还暗合了男女情爱之意。这样一来,仅开头这一句,就带出了无限的遐想和疑惑。

  画楼西畔桂堂东,雕画的阁楼,以桂木为材的厅堂,极言其奢华绮丽。画楼为辅,桂堂是主,引画楼西为桂堂东穿针引线,“隐然有一人影在内”,诗人的眼光转向了桂堂,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是不在桂堂内的,他身处的环境是星辰高挂的静谧幽深的夜空下。

  后二句圆转溢辉,精工富丽,脍炙人口,是一组绝妙的对句,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写送钩覆射酒暖灯红之乐。送钩覆射两个游戏都是需要多人参加配合才能完成的,与前两联诗联系起来,前面还是星辰高挂,泠然清风的空旷夜幕,这里却人影憧憧,酒暖灯红。“暖”字和“红”字,一个形容春酒,一个形容蜡灯,充溢着恣荡欢笑,一派和谐景象。前后对比,令人心生不安。林庚在《唐诗综述》中说:“红是暖色,它是流动的,热闹的,所以近于复杂”,颜色的暗示性在文艺上最富感染力,诗歌中的红色有时是反着说的,古有“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斜拔玉钗灯影畔,别开红焰救飞蛾”(张祜《赠内人》),红花后面有人寂寞,红焰影中只能与飞蛾作伴,枯索之况弥观,惋伤之态弥切。满堂的红影衬托出作者的萧索孤独,一个世界中竟有反差如此大的两种景象,诗人的寂寞,是深藏在热闹里的寂寞,红,是和谐外表下的激流涌动。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在此诗中,诗人的情感运势十分自然流畅,但如果定要深究诗里说的具体的事情,便又有了好多种想象且个个都合情合理。叶嘉莹说,诗是显意识活动,词则是隐意识的。李商隐的无题诗近乎词的情境,在工整的诗歌格式下抒发的是一种词所擅长的隐约难言的显意识表达。单看这首无题诗,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有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了。

  第一首七律确实是很出色的爱情诗,而其内容是通过第二首七绝补充说明的。第二首无题诗(“闻道阊门萼绿华”)大致意思是说:当年常常听到人们谈论阊门中有位叫萼绿华的女子长得美丽绝伦,但总是觉得在天边那么遥远,却没想到昨晚像萧史那样参加一次豪门盛宴后,竟然产生了偷窥的冲动。诗人说的是吴宫苑内花,当然不会是花园里的花卉植物,而是如花似玉的美女。秦楼客,用萧史典故,显言己之为爱婿身份。诗意中既有寓慨,又有艳情,但主要还是表达男女之间心心相印的恋情。

  这组诗在艺术上有极高的价值,尤其的第一首七律,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这是两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其中第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是脍炙人口。

  这首七律,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第一首七律确实是很出色的爱情诗,而其内容是通过第二首七绝补充说明的。第二首无题诗(“闻道阊门萼绿华”)大致意思是说:当年常常听到人们谈论阊门中有位叫萼绿华的女子长得美丽绝伦,但总是觉得在天边那么遥远,却没想到昨晚像萧史那样参加一次豪门盛宴后,竟然产生了偷窥的冲动。诗人说的是吴宫苑内花,当然不会是花园里的花卉植物,而是如花似玉的美女。秦楼客,用萧史典故,显言己之为爱婿身份。诗意中既有寓慨,又有艳情,但主要还是表达男女之间心心相印的恋情。

  这组诗在艺术上有极高的价值,尤其的第一首七律,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无题》诗词鉴赏2

  李商隐《无题》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 一作:蓬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释

  ⑴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⑵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

  ⑸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⑹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⑺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⑻应觉:设想之词。

  ⑼月光寒:指夜渐深。

  ⑽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⑾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

  ⒀探看(kān):探望。

  鉴赏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8)

——《牡丹》诗词鉴赏3篇

《牡丹》诗词鉴赏1

  古诗原文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翻译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注释解释

  锦帏(wéi):锦帐。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厕质锦帷,承芳绮缛。”卫夫人: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璆然。此句原注:《典略》云:“夫子见南子在锦帏之中。”

  “绣被”句:用鄂君举绣被拥越人的典故。据《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此将牡丹喻为绣被拥裹的越人。或谓越鄂君系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见钱钟书《谈艺录补订》。

  “垂手”句:《乐府解题》:大垂手言舞而垂其手,又有小垂手及独垂手。《乐府杂录》谓大垂手、小垂手的舞姿或如惊鸿,或如飞燕。故舞时玉佩乱翻。

  折:一作“招”。折腰争舞:一作“细腰频换。”《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郁金裙:用郁金草染色的裙。

  “石家”句:状牡丹之色如燃烧的大片烛焰。《世说新语·汰侈》载,石崇豪侈,“用蜡烛作炊”。蜡烛当柴烧,无须剪芯,故说“何曾剪”。

  “荀令”句:谓牡丹之香自然生成,不须熏得。荀令即荀彧,字文若,为侍中,曾守尚书令。曹操所有军政之事均与他协商,呼之荀令君。

  “我是”句:自诩有才。《南史·江淹传》载,江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叶:一作“片”。朝云:指巫山神女。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唐元稹《白衣裳》诗:“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创作背景

  这首《牡丹》诗托物咏怀,当为李商隐早期的作品,其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诗文赏析

  首联是单株牡丹的特写图。开头借用《典略》典故,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次句用《说苑》典故,原典是鄂君举绣被拥越人,此谓“绣被犹堆越鄂君”,清人马位《秋窗随笔》及桂馥《札朴》已指出其为误用(桂谓当为“楚鄂君”)。诗人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传神地描绘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犹堆”二字刻画花苞初盛时绿叶紧包的形状,与“初卷”相呼应。

  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垂手、折腰都是舞名,亦指舞姿。玉佩指舞女身上佩戴的玉制饰物;郁金裙指郁金草染色的裙。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

  前两联重在描绘牡丹静中的形态,颈联具体地描写了牡丹的色香。“石家蜡烛何曾剪”形容牡丹的颜色像燃烧着的大片烛火,却无须修剪烛芯。“何曾剪”西晋石崇豪奢至极,用蜡烛当柴,烛芯自不必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是说牡丹的芳香本自天生,岂待香炉熏烘。据说荀彧到人家,坐处三日香。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荀令自然身香,所以说“可待熏”。

  尾联写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梦中传彩笔,典出《南史·江淹传》,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牡丹》诗词鉴赏2

  古诗原文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译文翻译

  频频叹息花被狂风吹落太多,芳香渐消失又要过一个春天。

  应是价格太高人们不敢询问,又因香气太浓蝴蝶难以亲近。

  只有皇宫才配生长这种鲜花,哪能忍受让它沾染路上灰尘。

  等到把花移植到皇宫上林苑,王孙贵族才为没有买而遗恨。

  注释解释

  牡丹,原产山西一带,唐初移植长安,成为珍品,誉为国花。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时,对牡丹玩赏更成为长安之社会风气。柳浑《牡丹》诗曰:“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

  频:频频不断。潜消:暗暗地消失。

  缘:因为。

  红英:鲜花。称:配,够格。

  上林苑:秦旧苑,汉武帝扩建,周围三百里,有离宫七十所。苑中养禽兽,供皇帝春秋打猎。此指唐代宫苑。

  王孙:借指富贵人家子弟。《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诗文赏析

  这首诗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其反映的内容和心绪来推测,当属女诗人鱼玄机后期作品。这首诗以残败的牡丹花自况。没有人赏识她高贵美丽。“卖”字极为伤感,主动兜售都无人问津,一腔忿限倾泄而出,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此诗首联一二句,写牡丹花无人注意,暗暗凋零。此联是总提,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以下皆由此生发开去,一步步引向深人。“临风”句写诗人站在狂风之中,看着纷纷而落的牡丹花,连连叹息。“落花”点明题中“残”字。“风”道出了牡丹致残的原因,说明牡丹并非自然意义上的衰败,而是被无情的狂风吹残。为全诗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剧色彩。而一“叹”字就明写诗人心情,饱含无限感慨,也是全诗感情字眼。“频”字既可看作落花之多,又可看作诗人感慨叹息之频。

  颔联三四句,写牡丹花高贵,无人敢问,花香太浓,蝴蝶都难以亲近。这两句前人认为有寄托。语句对偶。

  颈联五六句,写牡丹花应该生长在皇宫里,而不应该生长在路旁被糟蹋。语句对偶。

  尾联七八句,写等到牡丹花移植到帝王园林,那些富贵子弟将后悔不堪。其实这只是诗人的美好愿望而已。

  这首诗中感怀了自己向上不能高攀,因清高不被赏识;向下不能低就,因才高不被接纳;最终只能落得独自终老的际遇。然而这却不是鱼玄机一人的命运。在男权社会里,女人始终如同商品,靠提升自己的卖相供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男性世界消费,才能保证自己最最终有一个好的归宿。千百年来这一直是女性存在的模式。此诗的思想意义就在于作者把这种模式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9)

——古诗《江雪》教学反思3篇

古诗《江雪》教学反思1

  一、导入环节,我利用课间出示四幅精美的画面配以诗一般的语言让学生回忆背诵有关四季的古诗,这几首诗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继而自然引出课题——《江雪》,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江雪》,并懂得了诗中有画,为读古诗想画面做铺垫,也告诉学生边读古诗边想画面从而理解古诗的方法,让学生更乐于去感受这首五言绝句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环节,主要是扶放结合。简单的生字学生自学就能够掌握,而像“蓑笠”这样的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的内容则用图片与讲解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有助于学生记忆这两个字的字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效果也比较好。在认识生字词后再读古诗,很快便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很好地完成了初读古诗的教学任务。

  三、理解诗意时,我变枯燥无味的解释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画图理解。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再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其实就是在解释诗句,但是对学生来说,比单单解释诗句要容易得多。而且还能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欣赏诗的优美意境,为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这样就引导走进古诗,然后通过师生合作完成画面,完成画面的过程也就是对这首诗理解的过程。通过画图,学生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千山、万径、绝、灭、孤舟、独钓、蓑笠翁”,这首诗的关键词理解了,接下来对整首诗意思的理解更是水到渠成,不费一点力气,学生理解得非常到位。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兴趣盎然。而且通过这种方法的指导,学生再学“诗中有画”这一类型的诗时,就会潜移默化地迁移运用,从而能够自己读懂这一类型的古诗,体现了“以学定教”这一教学理念。

  四、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出情感,使渔翁孤舟独钓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在指导感情朗读时巧妙地运用范读录音感受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再次回到课文体会诗中的“绝、灭、孤舟、独钓”,感悟诗人孤独的心境,并通过音乐的渲染指导学生把这份孤独读出来,学生读得很投入,一遍比一遍读得有感情,充分表现出诗句的意境。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我又介绍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感受诗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坚强毅力。并通过诗人的话:“虽万授摈弃,不更乎其内。”进一步感受诗人坚毅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对文字从表面到背后深入的理解,已经能够熟读成诵,后面让学生背诵古诗可谓是水到渠成。

  五、拓展延伸环节,我补充了清朝王士祯的诗,为了让个学生体会同样是“独钓”,因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所表现的人物的心境不同也不尽相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学生通过赏析比较,能进一步抓住关键词想像画面,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课后我布置同学们搜集柳宗元的其他诗词,读一读,既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诗词,更深入地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远大的抱负。)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引导学生把课本读厚,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我在课堂上力争体现这一教学理念。课前预习时,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柳宗元的资料,为学生学习古诗做好铺垫。一节课至始至终,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学习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课堂参与面很广,并能自主发表见解,提出疑问。这节课,学生会读会背这首诗,并理解了诗意,领悟了诗歌背后的内涵,还学到了通过读读诗,想画面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方法,渗透了学法的指导,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话不假,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课堂上有时过于关注已设计的教案,而对课堂学生发言中生成的内容关注不多,实时运用不够;

  2、对古诗的教学,感觉也许挖掘的太深。由钓鱼引申到诗人孤独的心境,进而深入到诗人坚毅的性格特点。这是否是太深了呢?还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古诗《江雪》教学反思2

  一、导入环节,我利用课间出示四幅精美的画面配以诗一般的语言让学生回忆背诵有关四季的古诗,这几首诗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继而自然引出课题——《江雪》,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江雪》,并懂得了诗中有画,为读古诗想画面做铺垫,也告诉学生边读古诗边想画面从而理解古诗的方法,让学生更乐于去感受这首五言绝句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环节,主要是扶放结合。简单的生字学生自学就能够掌握,而像“蓑笠”这样的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的内容则用图片与讲解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有助于学生记忆这两个字的字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效果也比较好。在认识生字词后再读古诗,很快便将古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很好地完成了初读古诗的教学任务。

  三、理解诗意时,我变枯燥无味的解释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画图理解。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再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其实就是在解释诗句,但是对学生来说,比单单解释诗句要容易得多。而且还能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欣赏诗的优美意境,为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这样就引导走进古诗,然后通过师生合作完成画面,完成画面的过程也就是对这首诗理解的过程。通过画图,学生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千山、万径、绝、灭、孤舟、独钓、蓑笠翁”,这首诗的关键词理解了,接下来对整首诗意思的理解更是水到渠成,不费一点力气,学生理解得非常到位。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兴趣盎然。而且通过这种方法的指导,学生再学“诗中有画”这一类型的诗时,就会潜移默化地迁移运用,从而能够自己读懂这一类型的古诗,体现了“以学定教”这一教学理念。

  四、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读出情感,使渔翁孤舟独钓的形象深深地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在指导感情朗读时巧妙地运用范读录音感受诗人的孤独与寂寞。再次回到课文体会诗中的“绝、灭、孤舟、独钓”,感悟诗人孤独的心境,并通过音乐的渲染指导学生把这份孤独读出来,学生读得很投入,一遍比一遍读得有感情,充分表现出诗句的意境。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我又介绍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感受诗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坚强毅力。并通过诗人的话:“虽万授摈弃,不更乎其内。”进一步感受诗人坚毅的性格特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对文字从表面到背后深入的理解,已经能够熟读成诵,后面让学生背诵古诗可谓是水到渠成。

  五、拓展延伸环节,我补充了清朝王士祯的诗,为了让个学生体会同样是“独钓”,因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所表现的人物的心境不同也不尽相同: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这真是各有所得。学生通过赏析比较,能进一步抓住关键词想像画面,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课后我布置同学们搜集柳宗元的其他诗词,读一读,既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诗词,更深入地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远大的抱负。)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引导学生把课本读厚,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我在课堂上力争体现这一教学理念。课前预习时,就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柳宗元的资料,为学生学习古诗做好铺垫。一节课至始至终,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状态,学习热情高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课堂参与面很广,并能自主发表见解,提出疑问。这节课,学生会读会背这首诗,并理解了诗意,领悟了诗歌背后的内涵,还学到了通过读读诗,想画面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方法,渗透了学法的指导,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话不假,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课堂上有时过于关注已设计的教案,而对课堂学生发言中生成的内容关注不多,实时运用不够;

  2、对古诗的教学,感觉也许挖掘的太深。由钓鱼引申到诗人孤独的心境,进而深入到诗人坚毅的性格特点。这是否是太深了呢?还需要好好思考一下。


《江雪》诗词鉴赏3篇(扩展10)

——寒食诗词鉴赏3篇

寒食诗词鉴赏1

  《寒食》

  作者: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解】: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韵译】: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研薄。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评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据唐代孟姿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盼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牛又以同名同进。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拧保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推荐访问:鉴赏 诗词 江雪 《江雪》诗词鉴赏3篇 《江雪》诗词鉴赏1 古诗《江雪》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