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6篇

时间:2022-11-20 10:25:05 浏览量:

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6篇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  学校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为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加强法制教育,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6篇,供大家参考。

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6篇

篇一: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

  学校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为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加强法制教育,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整治,从而切实维护文明和谐的校园秩序,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人身及财产安全,特制定此预防及处理制度。建立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机制和制度。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

  一、加强预防,防患与未然1、加强校园值班和校园巡查工作,重要时间(早上上学、中午休、放学后)和重要场所(教学楼、操场、宿舍楼)的巡逻和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2、督促学校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巡视;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考核,将巡视的频率和发现、制止突发问题纳入考核和奖惩。3、在部分重要场所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对已有的非高清摄像头进行部分更换,从技术上提高防范、发现、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4、加强学校督导人员督导和巡视,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上报学校。5、督促值周教师加强宿舍管理和巡视,提高巡视频率;

  同时要求监控室值班人员认真负责,通过校园监控发现校园内的学生打斗及欺凌事件,要求加强与宿管、巡逻保安、行政值班人员的联系和沟通。

  6、要求班主任利用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发现苗头问题及时提醒,并共同教育。

  7、向学生公布学校“校园欺凌”救助电话。8、利用教职工会议、班主任会议、校行政会议等加强宣传教育,明确全体教职员工的全员育人职责和要求。9、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跟进解决,防止事态恶化。二、及时处理,教育惩戒。对已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学生发展处应及时调查处置,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学校或受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三、事后干预,健康成长对事情进行总结分析,开展此类的相关教育活动,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以保给予学生一个快乐健康的学习环境。

  

  

篇二: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

  单位应畅通上下级和平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培养员工适当沟通积极认知心理放松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完善员工诉求解决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矛盾化解工作落实对受到暴力威胁或伤害的员工安抚和心理疏导最大程度上消除工作场所暴力火花

  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发生在工作或与工作相关场所的,针对人实施的身体侵害或心理威胁行为。除对人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外,辱骂、威胁和性骚扰等行为也属于暴力范畴。据国际劳工组织2006年6月公布的研究报告《工作场所暴力》称,工作场所的肢体暴力和心理暴力在全世界蔓延,在许多工业化国家已达到“泛滥程度”。该研究称,从恃强凌弱、聚众滋扰到精神状态不稳定同事的威胁、性骚扰和他杀,工作场所暴力在全球出现增加趋势。甚至恐怖主义行为,也出现在工作场所中。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曾经被视为“安全”的职业,诸如教师、社会服务工作者、图书馆员和医务工作者等,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工作场所暴力之中。

  在我国,尽管对工作场所暴力问题的研究属于新兴领域,但其已经广泛存在于工厂、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不同性质的工作场所之中。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资源、环境、效率和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比较容易形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和心理失衡等问题,并导致恶性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上海闸北公安局袭警案、不久前发生的长沙某税务分局爆炸案等就是典型案例。工作场所暴力的存在不仅严重危害职业安全,破坏单位内部稳定和工作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其产生的连带反应甚至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

  工作场所暴力的产生原因具有综合性,既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制等因素,又涉及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间接因素,而且往往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可以从四方面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

  一、预防与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法律保障

  一方面,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集体合同规定》中增加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规定和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从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制定一部专门的全国性“防范工作场所暴力法规”,对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类型、法律责任、救济途径等内容进行规定。当前,在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企业和务工人员较多,人员构成复杂、流动性大,属于工作场所暴力多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银行、销售等行业由于自身特点决定了工作场所暴力的频繁发生,这类城市或行业可以先行立法对工作场所暴力进行规制。此外,还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和法律援助力度。

  二、预防与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制度保障

  公正的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单位应建立科学、公正的薪酬、绩效考核和晋升制度,并培育公正的组织文化和价值追求,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员工背景调查制度。在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单位根据工作性质安排调查内容,通过审查把握求职者的性格特点、教育和工作经历、个人品质、道德水平、交往能力、工作能力等信息,以决定去留和安排具体的岗位。

  安全培训制度。单位应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教育,提高员工防范暴力的能力。培训的内容包括:本部门防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政策、引发暴力的危险因素、对暴力行为的识别及防范措施、岗前技能培训等。

  日常巡防督察制度。单位应加强日常的巡防督察,并建立快速求助报警机制,保证保安人员和警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对暴力事件进行控制和处理。

  干预教育制度。单位应畅通上下级和平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培养员工适当沟通、积极认知、心理放松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完善员工诉求解决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矛盾化解工作,落实对受到暴力威胁或伤害的员工安抚和心理疏导,最大程度上消除工作场所暴力火花。

  “零容忍”制度。单位应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以及对各种轻微行为和暴力倾向的处理,防止一般行为转化为暴力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升级,将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重点从“对暴力的快速反应”转移到“减少暴力和暴力威胁”上来。

  三、预防与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组织保障

  逐步建立起由政府、单位、工会、医院、社区以及各专业机构(如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组成的防范和援助网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防范工作场所暴力合力。单位管理者应会同相关人员(由安全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援助部门、律师、顾问等组成)成立工作场所暴力威胁评估小组和暴力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对单位员工易于遭受攻击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并制定应对暴力威胁的行动建议、干预策略及处置预案。工会要不断提高表达诉求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并充分履行教育职能,通过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等手段做好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防范叛逆心理、仇视心理和消极情绪等不稳定因素的出现。政府应充分发挥协调、规范、监督、调解和保障等作用,为劳动者提供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四、预防与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实体保障

  实体保障即通过环境设计消除产生工作场所暴力潜在的风险因素。如员工进出单位时佩戴统一证件及使用门禁卡,出入口的控制,安装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配备保安人员等,以此甄别和阻止有暴力和不良动机的人员进入工作场所,有效防范外来人员实施的暴力。此外,可以通过工作区域的环境布局和物品的合理摆放、员工通道和紧急出口的设置等有效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发生及危害后果。

  

篇三: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工作制度

  古城示范小学为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加强法制教育,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整治,从而切实维护文明和谐的校园秩序,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人身及财产安全,特制定此预防及处理制度。建立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机制和制度。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等机制。一、加强预防,防患与未然1、加强校园值班和校园巡查工作,重要时间(早上上学、中午休、放学后)和重要场所(教学楼、操场)的巡逻和查看,并做好相关记录。2、督促学校安保人员加强校园巡视;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考核,将巡视的频率和发现、制止突发问题纳入考核和奖惩。3、在部分重要场所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对已有的非高清摄像头进行部分更换,从技术上提高防范、发现、制止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4、加强学校督导人员督导和巡视,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上报学生发展处。5、要求班主任利用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发现苗头问题及时提

  醒,并共同教育。6、向学生公布学校“校园欺凌”救助电话。7、利用教职工会议、班主任会议、校行政会议等加强宣传教育,明确全体教职员工的全员育人职责和要求。8、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发现校园欺凌的苗头或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跟进解决,防止事态恶化。二、及时处理,教育惩戒。对已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学生发展处应及时调查处置,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学校或受欺凌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三、事后干预,健康成长

  对事情进行总结分析,开展此类的相关教育活动,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以保给予学生一个快乐健康的学习环境。

  二〇一八年三月

  

  

篇四: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

  防治工作场所暴力、歧视制度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健康企业建设的通知》的要求,致力于为公司所有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使同事之间应相互合作、尊重,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在日常工作中发生暴力、歧视等行为的预防、处理、调查适用本制度。第三条规范性引用文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第四条工作场所暴力、歧视是指工作场所发生的可导致工人健康损害和安全危险的暴力行为,通常以身体攻击和语言威胁的形式出现第五条身体暴力拍、打、咬、推、扎等行为。第六条心理暴力辱骂、威胁、言语攻击等行为。

  第七条歧视歧视是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极行为的表现。

  第三章职责第八条经理职责经理是本制度落地执行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为所有员工创造安全、健康、没有性骚扰的工作环境,具体职责包括:(一)确保本制度得到及时和有效实施;(二)组织并实施防治工作场所暴力、歧视等行为培训与宣传;(三)及时了解职工心理健康状态,组织并实施心理健康辅导;(四)如果暴力、歧视被证实,根据管理部门建议确定最终采取的处罚措施。第九条工会职责工会是本制度的具体执行的监察、管理部门,具体职责包括:(一)分析排查职工产生暴力、歧视等行为产生的原因,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机制;(二)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掌握、分析职工心理健康状态;(三)定期对公司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心理评估,(如:司机、设备操作工等)确保该岗位人员心理状态健康,避免发生报复性

  事件;(四)对员工遭受暴力、歧视等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确定处

  理意见。第十条负责培训的部门职责(一)组织并实施防治工作场所暴力、歧视等行为培训与宣

  传;(二)按照心理评估结果合理优化岗位人员配置,确保人身

  安全及生产安全;(三)在进行企业职工招聘时,应进行心理评估,确保被聘

  人员心理健康;(四)完善公司激励机制,重视职工个人成就感,促进心理、

  情绪健康发展。第十一条应急办公室职责(一)组织并实施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等行为时的应急处置演

  练;(二)配足配齐人员控制器材,定期维护保养;(三)加强场区巡查,发现暴力事件发生时,立即上报并采

  取相应措施;(四)落实监控室24小时双人值班,定期场区监控设备进

  行检查,确保所有系统完好,确保视频监控数据保存30天以上,可随时配合调查,举证。

  第十二条员工的职责包括:

  (一)积极参与公司开展的防治工作场所暴力、歧视等行为培训与宣传活动;

  (二)在产生负面情绪时及时与主管领导沟通或通过工会组织协调,疏导;

  (三)积极接受心理健康咨询,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第三章处理流程

  第十三条投诉员工可通过以下任何一种方式提出在受到暴力威胁、歧视挑衅等行为的投诉:电话、邮箱、工作人员。如果以口头方式提出投诉,应记录下当事人提供的所有细节,如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在场人员等。第十四条调查事件发生后,应成立即组织开展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应由发生事件的部门,工会、纪检风控部等与双方当事人无亲属关系并和本案无利害关系的人员组成,如案情复杂或事件重大,可聘请外部机构参与调查。调查人员应约见相关的目击者,并在能力范围内调取其他与投诉内容有关的录音录像等物证、书证,所有接受约见的人都有权阅读与自己相关的笔录,以确保其准确性。调查组完成调查后,应向公司领导小组提出处理建议,并提交调查报告,报告至少应包括:(一)事件发生的情况说明;(二)被投诉人的解释;

  (三)从目击者、证人或其他证据处获悉的信息摘要;(四)综合考虑各种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做出是否发生的认定;(五)对该事件的处置意见。调查组应在投诉发生之日起7日内完成全部调查工作并提交调查报告,并随时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告知当事人。第十五条处置如果暴力、歧视等行为被证实,施害人应采取口头或书面道歉、补偿等补救措施,公司将视情况对施害人采取如下惩戒措施:(一)罚款;(二)调职;(三)降职;(四)开除;(五)将掌握的情况依法移送给相关部门。

  第四章其他措施和信息保密第十六条受害者也可以就相关事实向公安部门、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司将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配合。第十七条所有参与人员,均应遵守相关规定并承担保密义务,严格保护员工个人信息。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编制部门负责解释、补充及修订。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五: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

  暴力行为的防范和护理

  一、概念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生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可能发生在患者家里、社区、医院等,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危害及严重后果。

  二、发生暴力行为原因评估

  1.精神疾病:其中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最高。这主要是和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躁狂状态、冲动和意识障碍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临床中认真评估和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和精神状态,对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非常重要。

  2.心理因素:个体在早期心理发育过程中,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剥夺或性格形成期处于暴力环境容易采取暴力应对方式。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暴力行为是在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的,内在学习是实行暴力行为时的自我强化;外在学习是对角色榜样的模仿,如父母、同伴、娱乐界偶像等。此外,特殊的处境、某些功能性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的人有暴力倾向。

  3.生理因素:智力低下、内分泌失调、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改变、疾病、药物、脑外伤等。

  4.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是导致暴力行为的因素。如对成员、同辈、媒体或周围人们不良行为方式的模仿会增加暴力倾向,尤其是从暴力行为中获益之前后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如炎热、拥挤、嘈杂、冲突、缺乏交流也可引发暴力行为、精神科病人如果在病房聚集一起、过分拥挤、处于被动、封闭式管理、天气炎热等环境因素中时更容易发生暴力事件。

  三、暴力行为发生征兆评估

  1.行为评估:早期兴奋行为,如不能静坐、来回起动、击打物体、握拳、下颌或面部肌肉紧张;一些具有暗示性的语言,包括对真实或想像的人和事进行威胁,或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说话声音较大并具有强迫性等,护士要警惕病人兴奋激动表现,加强防范,尽可能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

  2.情感评估:随着暴力倾向的增加,病人情感的光奋也逐步升级。如不愉快、激动、愤怒等,一旦失去控制将产生不良后果。3.意识状态评估:意识状态的改变也提示暴力行为可能发生,如思维混乱、精神状突然改变、定向力缺乏、记忆损害、无力改变自己等。

  四、护理目标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针对他人)和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伤等因素有关。护理目标:(一)短期目标。1.病人没有发生暴力行为;2.病人能够确认造成自己激动、愤怒的因素,并能控制自己

  的行为或寻求帮助。(二)长期目标。1.病人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及需要;2.病人能以积极的方式处理挫折、紧张等感受。

  五、护理措施

  1.暴力行为的预防,密切观察有暴力倾向的病人,及时发现暴力行为先兆,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尽量把暴力行为消灭在初期。

  (1)在开始接触有暴力危险病人时,病房内一定要有能够及时支援的人员,保证在必要时共同制止病人的暴力行为,同时也可使医护人员减轻焦虑。护士在接近有暴力危险的病人时至少要维持一个手臂的距离。千万不要从病人的身后接近她,避免使其害怕而激发暴力行为。

  (2)环境管理: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避免嘈杂、拥挤、炎热,使病人感到舒服安全。同时,要注意管理好各种危险品,防止病人用作攻击的工具。

  (3)良好的沟通:通过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化解危机状态,以直接而坦诚的态度、同理性的关心和支持性的反应和病人会谈在会谈中切勿批判病人的感受,但也要避免太温和。要让病人感受护士的真诚关心和合作的气氛降,让病人仍拥有自我控制及决定权,这样可帮助病人逐渐安静,消除或减轻暴力危险。

  (4)病人的教育:教会病人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情绪的方式,尤其是不满和愤怒情绪的处理,提高病人的自我控制能力,鼓励和指导病人用语言表达其困扰、愤怒等情绪,并允许其有机会宣泄其不满情绪,必要时给和适当的限制。同时评估病人过去处理压力的方式,然后给予其可能接受的指引及限制。

  (5)尽量传达出护士接纳病人的态度,让病人明白护士所进行的对其行为的指导及限制都是为了协助病人控制其不稳的行为。

  (6)护士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因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每个工作人员都会有害怕和担心,而病人也感受到一些反应,如果护士能将自己的情绪及感受和病人适度的分享,可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也可消除护士自己的紧张、害怕。反之,一旦造成病人误解,会增加敌视或暴力倾向。

  (7)服用药物:必要时,长期或短期服用相关药物会有效预防冲动和暴力行为。

  2.暴力行为发生时的处理

  (1)控制局面:当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时,要呼叫其他医务人员一起行动,尽快控制局面,疏散其他病人离开现场,确保其他病人和病房的安全。在交流中护士必须用坚定、平静、平和的声音和语气和病人交流,不要把任何焦虑急躁的情绪传递给病人,使病人害怕失去控制而造成严重后果。

  (2)解除危险品:如果病人持有危险品,一定要尽快的解除。护士要取得病人的信任,向病人解释代为保管,以后归还;可以答应病人的要求,帮助减轻愤怒情绪,自行停止暴力行为。如果语言制止无效时,可以采用转移病人注意力在无防备的情况下夺下危险品。

  (3)约束和隔离:在采用其他措施无法制止病人的暴力行为时,可以采用约束和隔离的手段。但必须有医嘱才可以使用,是为了保护病人防止伤害自己或他人,减少对整个病房治疗体系的破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执行身体保护时,常常会引起病人的不安和反抗,所以在保护过程中要持续和病人谈话,以缓和语气告诉执行约束的目的、时间。必要时护士可陪伴在一旁以减少病人的焦虑。

  (4)根据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处理。

  六、护理评价

  1.病人在住院其间是否有发生暴力行为;病人能否确认造成自己激动、愤怒的因素,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或寻求帮助。

  2.病人是否能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及需要;病人能否以积极的方式处理挫折、紧张等感受。

  

  

篇六: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

  表示明口对方的感受尽量拖延暴力的发展不主动加强对抗气氛强调自己的专业知识如强调零售业的行规和个人行业经验强调公司规章制度要求表示一视同仁处理强调自己权力有限需要与上司确定坦白承认工作失误适当提供物质补偿在对方面前做出积极跟进行动强调做出不当行为对对方个人和家庭都将产生负面影响以过去的某同类事件的结果提醒对方唤起对方对某些人或某些事的感情称赞对方的好意向对方解释有关规章制度但要掌握分寸严守公司机密婉转回答在未查清事实真相时不要轻易做出判断或承诺49当工作场所暴力事故发生时应注意以下儿个方面

  防损部工作场所暴力预防程序

  1.目的:

  1.1预防工作场所暴力事故,为员工和顾客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购物环境。1.2最大程度上降低工作场所暴力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的严重性,减少和控制工作场

  所暴力事故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声誉影响。

  2.适用范围:

  2.1本程序适用于防损部员工预防和处理工作场所暴力事故。2.2工作场所暴力预防的主要预防对象是造成人身伤害的行为暴力和威胁伤害他人的语言

  暴力。

  3.定义:

  3.1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场所暴力是指员工、管理层、供应商、顾客或同事的亲友在工作场所或因为工作的原因遭受人身或语言的暴力行为,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明确或含蓄的挑战。暴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口头恐吓(类似说“小心一点”之类的语句;包括恐吓电话、恐吓短信、恐吓信件等)•恶语伤人、恐吓行为、威胁伤害他人•在公司范围内,公司车辆内或在公司组织和赞助的活动中携带枪支、非法刀具、易燃物品、炸药或其它武器•参与危险、威胁或不必要的打闹行为•伤害他人身体、斗殴或挑衅他人斗殴•跟踪或骚扰他人

  3.2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类型-防损部员工所面临的工作场所暴力事故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组织内部型:指由员工之间的个人冲突或员工对企业组织不满而导致的暴力事件。•客户型:指由顾客的不满、愤怒和沮丧而导致顾客对防损部员工实施暴力伤害或威胁实施暴力伤害的事件。

  •犯罪型:指因为犯罪嫌疑人针对财物犯罪或其它利益冲突引起的暴力事件。对于防损部员工,此类暴力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犯罪嫌疑人实施暴力伤害和威胁实施暴力伤害,其发生的地点既可能在商场/办公室内,也可能在商场/办公室外。

  •工作违纪型:指防损部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违反公司政策和程序,对他人如顾客或当事人实施暴力行为的事件。

  3.3防损部工作场所暴力预防的责任人包括商场/办公室防损部经理和防损部每一位同事。防损部同事应执行工作场所暴力预防政策,不得实施工作场所暴力,并承担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和处理工作场所暴力事故的责任。

  3.4严重的工作场所暴力事故的发展过程分为出现让人注意的行为、出现语言暴力和口头威胁、出现危险的动作、造成身体伤害和严重情况下导致死亡这几个阶段。工作场所暴力预防的关键在于在事故萌芽阶段进行预防和控制,阻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

  3.5防损部员工遇到的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与不诚实的顾客乃至犯罪嫌疑人的冲突•工作场所为公共场所•工作地点可能位于高犯罪率区域•遭遇脾气暴躁,思维偏执和有暴力行为倾向的顾客•遭遇有精神障碍的顾客•遭遇受酒精或毒品影响的顾客•需要保护现金和昂贵的商品•夜间值班和夜间返回住所•与传染病病毒携带者发生直接身体接触

  3.6近年来的暴力事故记录统计显示,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包括:•收银线•前台和服务台•防损部接待室•食品销售区,尤其是生鲜销售区•上下班线路•收货区

  4.工作场所暴力预防

  4.1工作场所暴力预防政策–工作场所暴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行为而且违反公司政策。任何违反政策的同事将会受到纪律处分,甚至解聘。任何因为违反这一政策而被解聘的员工将不得被重新聘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公司会因此提出指控或寻求法律机关的合作。

  4.2致力于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为此,我们期望每一位同事都能协助公司,共同营造一个没有骚扰、暴力和恐吓的工作环境。这包括了保障一个对员工、管理层、供应商、顾客、会员、以及员工的亲友均没有潜在暴力威胁的环境。

  4.3防损部员工在入职安全培训和定期安全更新培训中都需要接受有关工作场所暴力预防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和报告程序。相关安全更新培训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由本单位经理统筹安排。

  4.4商场/办公室内工作场所暴力预防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较高的区域包括收银线、前台和服务台、防损部接待室都安装有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保持良好照明。•防损部办公室的门和连接接待室与监控室的门有牢固的锁,这些房间可以成为被人追袭时的躲避场所。•防损部接待室内不存放可能成为武器的物品如啤酒瓶、木棍等。•防损部接待室的桌椅布置可以将防损部同事和带入谈话的当事人分开,在当事人对防损部同事实施暴力侵害时这些桌椅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方便防损部同事闪躲和逃离。•在商场/办公室内尽可能少的保存现金。•避免个人持有大量现金。•避免隔离的工作区域和独自工作。•在交班时交代上一轮班中遇到的“不满而情绪激动”的顾客的情况。

  4.5预防工作场所暴力事故的发生需要密切注意暴力行为的前兆和工作场所暴力的初期表现,发现这些暴力行为前兆和暴力初期行为时应通过沟通的方式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必要时需要向上级管理层报告。暴力行为前兆和初期行为表现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况:•直接或隐晦地表示有一些不幸的事情将会发生在某人身上。•出现恐吓、骚扰、欺凌及其它不当及侵略性的行为(包括行为上或语言上)。

  •携带武器返回工作地点,在工作地点挥动武器,或扬言随时会使用武器。•在言谈间显示出崇尚以武力解决问题,并同情以暴力杀人的人或行为。•遇到一些个人问题,包括家庭、财政、健康及个人方面的困扰,表示出厌世情绪。•有吸毒或酗酒的行为。•日常行为模式出现突发及不寻常的改变,包括工作业绩恶化、突然增加旷工等违纪

  行为和家庭关系不稳定等。•有偏执的行为。•有暴力行为的前科。•与上司和同事关系紧张,经常怀疑或认为有人向他攻击。•不能容忍别人的批评及承担犯错的责任,表示要教训及向某人报复。•难以控制个人之脾气,经常感到愤怒,挑战正常行为的底线,漠视其它人的安全。•在工作上遇到危机,例如面对被开除、纪律处分,及因工作调动而忧虑失去已有的

  地位。•送警方处理,表现出强烈不满或情绪激动的当事人。4.6在发现组织内部型暴力事件的预兆或初期行为时,防损部员工应尽量通过沟通消除个人冲突和对企业组织不满,避免导致的暴力事件。任何知悉员工之间可能发生暴力行为的第三方应马上通知本单位防损部经理。防损部经理在了解情况后,应立即与相关员工沟通,尽量获得相关员工理解,并向其申明公司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零容忍态度。当防损部经理认为此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人身伤害威胁在努力沟通后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时或确认相关员工确有威胁伤害他人的语言威胁事实时,应按照工作场所暴力投诉报告要求进行书面报告。4.7在面临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工作场所暴力事故的威胁时,应主动考虑以下可能影响暴力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因素:•潜在施暴者人物特征:人数、体型、情绪表现(如挫败、生气、挑衅或具侵略性)、

  外表、衣着、头发凌乱、衣冠不整、脏的及不剃须等。•可预测的行为:相识并有过往冲突、有精神病、智力障碍、情绪失控、受毒品或酒

  精影响。•物件:持有武器或利器,可作为武器的周围对象,身体、头、手、脚(与自己的距

  离),做好躲避对方施暴的准备。

  •周边环境:光暗、隔离或密闭空间、出口、楼梯、嘈吵、人多拥挤、旁观者,考虑一旦对方施暴时躲避的空间和逃离路线。

  •其他情况:时间、进行特别任务、安保行动或执行工作、公众安全、撤离现场的准备和能力。

  4.8在工作场所暴力事故发生前应尽可能通过沟通缓和紧张气氛,避免发生暴力事故,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技巧:•向对方展示一种友好的和无恶意的身体语言和姿势:对方可能正表现出一副挑战性的姿态,例如与你面对面地站立、大声说话、撑腰、交叉手、用手指指向你及用眼睛一直盯着你,但此刻要冷静地收藏自己的负面情绪及对立的姿态,并保持正面、乐意协助、专业及肯定的态度,否则,可能会令事件激化。向对方展示一种友好的和无恶意的身体语言及姿势,如挺直站立,双手放在前方让对方看见,向对方表示无恶意及无侵犯性,及双脚可稍为分开(左右及前后),让双腿略弯曲。采用这种姿势,万一受到袭击,双手可以做出第一时间的防卫,同时能快速闪躲。•保持适当的身体距离以降低被暴力袭击的风险。宜与对方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进入对方个人空间(约半米距离)及避免被直接袭击。•保持适当眼神接触,留心聆听。对对方所讲的话表现有兴趣,让当事人平静的表达。尽量减缓语速,语气尽量冷静而亲切。•以正面的态度接纳问题。当对方做出的指控是有理由时,应该回应:“您说的是对的”或“这个方面我们的确有不对的地方”等。若对方所指的是毫无事实根据,你便应该做出解释。在与对方的沟通中,注意以下方面:-表示明白对方的感受-尽量拖延暴力的发展,不主动加强对抗气氛-强调自己的专业知识,如强调零售业的行规和个人行业经验-强调公司规章制度要求,表示一视同仁处理-强调自己权力有限,需要与上司确定-坦白承认工作失误-适当提供物质补偿-在对方面前做出积极跟进行动-强调做出不当行为对对方个人和家庭都将产生负面影响-以过去的某同类事件的结果提醒对方

  -唤起对方对某些人或某些事的感情-称赞对方的好意-向对方解释有关规章制度,但要掌握分寸,严守公司机密,婉转回答-在未查清事实真相时,不要轻易做出判断或承诺4.9当工作场所暴力事故发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面对工作场所暴力事故,最重要的是保护人身安全。•遭遇暴力袭击的同事应尽量躲避,降低暴力袭击的严重程度。•在店内暴力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同事求救,防损部同事应对遭遇暴力事故的同事提供支援。•在店内遭到暴力袭击时可快速跑到可锁门的房间(如防损部办公室)内躲避。•报警或请求其他同事协助报警。•允许遭受暴力侵害的同事进行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为了使本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怀疑暴力实施者可能携带严重血源性传染病病毒如艾滋病病毒时,应务必注意避免与其发生身体接触尤其是体液接触,避免被传染。•发生身体伤害应立即提供急救或联系医院。4.10为了避免被有利益冲突的人实施报复,在家及上下班途中应注意:•变化上下班路线和往返时间,走人多的路线,避免走夜间没有照明的路线•如果有个人户外锻炼习惯,个人锻炼的路线和时间也应经常变化,不应在偏僻路段独自跑步•尽可能随时携带手机•对周围环境保持警惕,包括正常和不正常的人和车•与家人、好友、同事和上司保持联系,使其知道自己的行踪•与家人、好友和同事商定一套“暗语”,使其知道自己处在需要报警求助的困境•保持家门上锁•有安全顾虑时应与家人沟通,讨论和告知安全注意事项•相信自己的直觉,感到不安全时应致电家人、同事或公安局求助4.11工作场所暴力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工作场所暴力投诉报告要求进行书面报告。当顾客受到暴力伤害需要就医并且产生了费用或者员工受到暴力伤害可被当地社会保险机构认

  可为员工工伤事故,应根据员工/顾客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制度要求进行第一时间报告和事故调查报告

  5.工作场所暴力投诉报告

  5.1报告:如觉察不安全或暴力行为,员工必须马上向防损部经理报告。•任何目击或知悉上述暴力行为或知道可能发生暴力行为的第三方必须马上通知本单位防损部经理。如果员工认为他的直接主管涉嫌此事,那么员工可以通过向上一级没有涉嫌此事的防损部管理层反映情况。•事件经过必须尽可能详细的陈述,陈述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及经过-确认事件相关人员,包括证人-相关人员的相貌、身材、衣着及其他身体特征-报告者(或目击者)对事件的看法•如果暴力行为引发的后果已经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后果,符合危机事件成立的条件,商场危机响应小组应依据《危机管理程序》要求发送危机事件报告。

  5.2保密:一旦管理层收到报告通知,必须马上采取行动,并最大限度保密。•报告人或证人的身份以及报告的内容都将作为机密信息被保存,但有必要了解事件相关情况和协助调查的人员除外。•所有与报告有关的书面陈述、文件、或其他资料都将被单独保存,并不会记录在员工的个人档案中。上述资料将不会被公开、披露给第三方或任何无须获得此类信息的人。•违反保密规定将被视为重大过失,将直接导致解聘。

  5.3投诉调查:5.3.1为确保调查的公正、客观以及严谨准确,所有涉及骚扰、暴力威胁、暴力事件内部调查的权限、投诉/举报的受理、面谈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的沟通以及文档管理,均应依据相应规定进行。5.3.2如果暴力行为已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符合危机事件成立的条件,各级危机响应小组应依据《安全事故事件管理程序》进行事故调查。

  5.4行动措施:骚扰、暴力威胁、暴力事件都将根据改进指导指南进行处理。如果被投诉的行为被确认为是骚扰、暴力威胁、暴力、或持有武器的行为,则将被认为是重大过

  失,而总经理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除非该管理层是受害者)将有权解雇违反本政策的员工,而该员工将不会被再次聘用。如果事实不足以证实被投诉的行为违反了本政策,公司将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5.5打击报复:公司不会容忍任何因诚实报告不正当行为事件而遭受或进行打击报复的情形发生:•任何员工都将不会因诚实报告不正当行为的事件而受到打击报复。•公司将认真调查、严肃处理。•员工的打击报复将被视为重大过失而直接导致解聘,且将不会被再次聘用。

  

  

推荐访问:预防和制止工作场所暴力制度 制止 暴力 场所

上一篇:供油合同 下一篇:就业合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