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如何成为一名出类拔萃机关干部,老秘心经!

时间:2022-07-07 11:1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成为一名出类拔萃机关干部,老秘心经!,供大家参考。

如何成为一名出类拔萃机关干部,老秘心经!

如何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机关干部,老秘心经!

 

 

商家都知道,任何产品,不怕质量低,就怕没牌子。因为质量低,我们可以改进,而没牌子却无法上市。在机关,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评价,“某某同志是我们部比较优秀的干部”“某某同志是我们处(科)出类拔萃的干部”等等。应该肯定的是,把工作干得更出色,取得领导信任,让同事刮目相看,使自己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是广大机关干部的共同心愿。但如何实现这个心愿,还是很有些学问值得探讨的。这里,我总结周围同事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谈四点粗浅的看法。

一、学会积极拖延,在自我完善中出成品。成品是企业用语,指在一个企业中加工完毕、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可以向外供应的合格产品。对机关干部而言,是指把一项工作或任务完成得符合领导的要求,或者符合规定的标准。一是出成品需要打牢根基的、力戒武断。怎样出成品?答案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我感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会积极拖延。对工作的拖延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拖延,就是指对某一项工作或事情不感兴趣,或者有抵触情绪,在缺乏干好的本意的情况下实施的拖延;
另一种是积极拖延,就是本着干好工作的良好愿望和责任,在条件或时问允许的情况下实施的拖延。对机关干部来说,积极拖延,可以赢得更充分的思考时间,理清思路,用足条件,照顾全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所承办的工作或事务的思路,防止丢三落四,把意见和建议提得更完备、更科学,把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完善、更出色;
消极拖延,则会贻误工作,给集体和个人造成损失。二是出成品需要沉稳、力戒浮躁。在工作中,一些机关干部在办文、办事、办会中不能正确实施积极拖延,我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缺少经验或者心理承受能力弱,不会或不敢拖延。这主要表现在一些新进机关的干部身上。据调查,新机关干部的一个普遍心理,就是急于出成果、出政绩,展示自己,以引起领导的赏识、同事的佩服。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往往容易忽视工作中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重速度的时候多,重质量的时候少,把本该属于自己思考完善工作思路、方案,打造成品的时间,变成了堵漏洞、补差错、找难堪的时间。比如,有一次,我们一位新进机关干部接到上级业务部门的一个电话通知,说有位省里有位领导带五名同志要到所属的一个单位搞个专项调查,乘某某次车,当晚几点到站,请协调配合好。这名干部接到通知后,感到通知很重要,必须马上报告领导。于是,他立即整理了个电话记录,进了领导办公室,领导看后,问:“调研组成员中有没有女同志?”回答:“不清楚。”第二次进领导办公室,领导又问:“他们返回时,需不需要预订车、船或飞机票?”回答:“没问。”这样反复了几次,双方的心态就可想而知了。如果那位机关干部接到电话后,能够拖延几分钟或十几分钟,静下心来,多搞几个假设,把相关的因素想一想,或者与周围的老同志商量一下、请教一下,我想定会是另一种结果。新机关干部心理上还有一个表现,就是承受能力相对弱一些,遇到事情不敢拖延,急于往领导手里送,担心把工作或事情压在自己手里时间长了,出了问题、造成损失,负不起责任。一旦报告到领导那里,就自以为是尽到了职责,完成了任务,心里也就踏实了。三是出成品需要担起责任、力戒懒惰。相对老一点的机关干部,思想容易懒惰,难耐,工作容易滞后,也容易故意不积极拖延。有的对自己的进步提拔考虑得过多,心思难以集中到工作上来,上班时间“热线电话”不断,业余时间应酬过多,对工作上的事,有种能推则推的心态。有的则是自以为“成熟”,耍小聪明,打着给领导留点思维空间的幌子,把半成品交给领导,还美其名曰“给领导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实质上是思想懒惰,害怕吃苦,推卸责任,得过且过。现实中,为什么有的机关干部在机关工作几年或十几年,仍让人感到不够成熟,得不到领导的真正信任,教训也正在这里。实践证明,能不能正确地实施积极拖延,既是检验一名机关干部是否成熟的标志,也是机关干部完善工作,打造成品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这里我要给所有机关干部一个善意忠告,那就是:在条件或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宁肯拖延十分钟推出一件成品,也不要仓促、慌忙地抢前一分钟交出一件次品,以免自己打倒自己。

二、善于提前进入,在掌握主动中出样品。这里所说的提前进入,特指机关干部接受工作任务后,先于别人进入情况,提前准备,提前思考,提前形成思路和方案,拿出样品。一是出样品需要思考在前。说到提前进入,我想起了个故事,说有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人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
另一个人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卖怪石的青年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商客。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香甜无比。就在村上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怪石的人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买不到盛梨子的筐。五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小村对外开放,果农也由单一的卖果开始发展果品加工及市场开发。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那个人又在他的地头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长的墙。这道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火车经过这儿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醒目地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这是五百里山川中唯一的一个广告,那道墙的主人凭这座墙,每年又有四万元的额外收入。上个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丰田公司亚洲区代表山田信一先生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路过这个小山村时,听到这个故事,他就被主人公罕见的商业头脑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这个人。当山田信一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因为他店里的一套西装标价800元的时候,对门店把同样的西装标价750元;
他标价750元的时候,对门店就标价70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西装,而对门却批发出800套。山田信看到这种情形,对这个人非常失望。但当他弄清真相之后,立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因为对门的那个店也是他的。故事中主人公身上体现的那种提前进入、掌握主动、与众不同、与时俱进的竞争精神,不仅是对机关干部,就是对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极大的启示。二是出样品需要先声夺人。纵览古今,横看中外,兵家谋胜,强调“先发制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商家竞争,追求“先声夺人”“你无我有,你有我精”;
动物赛跑,常有“笨鸟先飞”的现象;
意识形态领域,则讲究“思想领先”“先入为主”等等。所有这些,体现得都是“先”的策略。机关干部之间的比较和差别,与“先”字也有很大关系。同等条件下,无论是办文还是办会、办事,谁提前进入,谁就能做好准备,掌握主动,从容应对,先于别人形成思路,拿出方案,甚至实现“先入为主”的效果。比如,当你与几位同事协作起草一份文字材料。表面上看,是几个人共同完成一份文字材料的撰写,实际上,是每个人素质的展现和比较,也是领导和周围同志对你的一次考核。就一份文字材料来说,我感到起码有这么几个问题需要提前准备和思考:这份文字材料的立题背景是什么?领导有什么要求?要达到什么效果?怎样立题?从哪几个方面破题?需要占有哪些资料?自己手里已经占有了哪些资料?缺少的资料从哪里搜集?自己在该项任务中是主角还是配角?对这些问题,在个别酝酿阶段,你进入情况越早,准备得就会越充分,思考得就会越深刻,在正式起草过程中,作用就会发挥得越自如、越明显;
同时,自己得到的收获和锻炼也越大。起草文字材料是这样。其他工作,诸如陪同领导下部队、筹备会务、接待工作组等,也概莫能外。三是出样品需要转换角色。实际工作中,一些机关干部不善于在“提前进入”上下功夫,除了经验上的原因,主要的是受角色的影响。有的同志参与一项工作,因为自己不是牵头人,不扮演主角,就放松自我要求,轻松自如地演配角,拿着旧船票去登新客船。这是相当值得警惕的。我记得一位有名的配角演员在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把配角当主角演。要成为一名优秀机关干部,也应该这样,在工作任务中虽然是配角,但思想上要把自己当主角来要求。开始前,积极主动做准备;
工作中,淋漓尽致使全劲;
总结时,心情坦诚揽过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工作心态,深刻地展现自己过人的品德修养。在这里,关于提前进入,我也有一条忠告,那就是:工作主动,体现的是一个人对组织、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而热情和责任恰恰是干有出类拔萃的基本保证。

三、克服浮躁心理,在聚精会神中出精品。常言道:不怕门门通,就怕一门精。机关干部要迈进优秀的行列,必须有很强的精品意识。强到什么程度?我认为就应该像澳柯玛品牌的广告语那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打造精品,追求更好,靠什么?我体会,贵在聚精会神。习近平曾指出,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一是出精品需要尽好职责。但是,在现实工作和实践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没有做到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地尽职责、干工作。有的做起事来漫不经心,,敷衍塞责,只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表面上的热热闹闹,不求内容上的丰富多彩,实际上的实实在在;
有的沉湎于吃喝玩乐,不论节假日,不分忙闲时,赶酒场,打扑克,乐此不疲;
有的把自己的得失看得很重,斤斤计较,好大喜功,对那些能争彩头、能出风头的事舍得投入精力,而对那些需要默默无语下功夫打基础的事却不大关心;
有的在后路问题上考虑得较多,患得患失,左顾右盼,甚至脚踩两只船,既盼望在部队提升,又托关系到地方找工作。这样心神不定,精力分散,思想包袱越背越重,怎么能聚精会神地干出一流的业务,写出一流的文章呢?这些情况尽管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很坏,后果严重,对机关的整体建设不利,对党委领导的形象损害很大。二是出精品需要脚踏实地。当前,物质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诱惑比较多,容易使他们分散精力。再加上目前各种社会保障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后顾之忧比较大;
跑官要官、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还没有完全杜绝,给他们产生顾虑和不安提供了条件和土壤。但外因终归是变化的条件。问题的关键还是个人主观上有问题。有的同志认识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不信“沧桑”信邪道,认为工作生活在党委领导身边,干事情要么想不劳而获,祈求“天上掉馅饼”;
要么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一口吃个胖子”。要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循序渐进的累无论个人还是集体,要想在工作上精益求精,有所作为,没有心血、精力和智慧的持续投入是不行的。有多少投入才能有多少产出,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心存侥幸,急功近利,不但出不了精品,也做不成任何事情。三是出精品需要心无旁骛。有的机关干部工作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干什么事情总是从个人和家庭的“小九九”出发,对自己有利、有位置等着自己时候还能认真干一干,看无利可图、无官可做,便心浮气躁,魂不守舍,上蹿下跳。常言道,一心不可二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之外的事想多了,用在工作上的精力必然减少,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把工作或事情做精、做细、做出成效。做到聚精会神,乍看似乎不是个很高的标准,但仔细想想,要真正做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需要从主观上和客观上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就主观上而言,需要机关干部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有道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就做文章而言,做事也是一样。只有淡化名利,才甘于宁静寂寞,才可能心无旁骛,专心干事,从而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这里,我想给广大机关干部一条忠告,那就是:任何事情,做成容易做精难。但要成功,就得有做必精,精益求精。

四、勇于平地造屋,在开拓进取中出新品。作为一名机关干部,特别是市以上机关的干部,光能出成品、出样品、出精品,还算不上是出类拔萃。要出类拔萃,必须出新品。一是出新品必须敢于创新。创新精神是决定一名机关干部有没有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建筑师们都懂得,旧屋翻新,很难体现自己的建筑特色和风格,要创特色、出新品,就要平地造屋。同理,机关干部之间的比较和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怎么样,能不能给党委领导提出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的意见建议,能不能创造性地领会和落实党委领导意图,独具匠心地开展各项业务,抓好工作任务落实。有的同志说:“机关工作大都是业务上的指导性工作,只要一丝不苟地按照党委领导的意图和指示抓好落实、完成工作任务就行了,创不创新无关紧要。”这种认识不但是极其错误的,而且也是影响一些机关干部难以实现出类拔萃的重要原因。机关工作的创新是实现党委领导工作创新的土壤。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更新了,工作方法改进了,就会给党委领导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意见建议,就能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搞好指导,抓好落实。所以说,机关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论是对党委领导的决策,对推进单位建设发展,还是对自身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是出新品必须勇于创新。机关里有这么一种现象:有的同志一说要写材料,就到处搜集一些类似的范本,以备参考和借鉴。这样做,对写好材料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但同时也容易在先入为主中把思维框住,影响和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机关工作讲究继承与借鉴,但更重视创新。而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保持归零心态,培养平地造屋的勇气。就写材料而言,为什么有的同志写出来的材料会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因就是照着别人的话写得太多,通过自己认识、理解、感悟出来的思想和语言太少了。对多数机关干部来说,缺少的不是协调办事能力,也不是文字表达上的能力,而是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只要把问题的实质认识清楚了,原因分析透彻了,语言越通俗易懂,越说明你的思想理论水平高,认识能力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写材料是这样,承办其他事务也是如此。三是出新品必须善于创新。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充分发挥人的这一天赋能力,是出新品的必要条件。怎样培养创新意识呢?我体会,要注意克服六种障碍:第一种是冲破习惯或常规的束缚。就是对那些曾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时可以试一试“如果不这样做会怎样?”第二种是敢于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经验的做法。在机关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第三种是克服从众心理。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在一起工作,往往会被大家公认某种做法或形式改变自己,自觉不自觉地走进因循守旧的死胡同。只有敢于保持个性,才有可能提出有新意的见解,拿出有新意的招法。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创新观,不能单纯为了出风头展示自己,去讲一些另类的怪话、奇话,去想一些不切实际、不生实效的花点子或怪招。那样,不但不能使自己出类拔萃,相反,还会败坏形象,影响成长进步。在这里,我给广大机关干部一条忠告,那就是: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光会检查指导工作,只能说明有战斗力。会思考出新才有生命力。

最后,我想归纳前面阐述的4个要点,送给机关的同仁们几句顺口溜:站稳脚跟靠成品,与众不同靠样品,打牢根基靠精品,谋求发展靠新品,“四品”皆要靠打拼,锦绣前程品中隐。

 

推荐访问:机关干部 出类拔萃 心经 如何成为一名出类拔萃机关干部,老秘心经! 如何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机关干部 老秘心经! 机关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