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

时间:2022-05-22 19:4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

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5篇

第一篇: 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相关知识。

2.掌握重要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重要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它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许多考生面对这类考题,没有很好地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往往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不得要领。要么仅仅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筛选不出要点信息;
要么理解偏颇,答不到点子上,因而失分较多。

教学过程:

【课标导航】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考点透视】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其考查的主要特点:
(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皆可以点化入题。其话题鲜活,信息沟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便。
(2)具有较强的探究性。阅读材料有的内容相似但体裁不同,有的内容不同但体裁相同,有的题材、体裁都不相同,跨度较大。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有效信息。
(3)注重个性阅读体验。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

【解题指导】
 1、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的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应用文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考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2、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释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查看标题:文本的标题有的提示了文本的线索,有的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有的说出了事件的内容,有的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查看标题,可以让我们快速地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

(2)提取信息: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隐含信息分辨较为困难,要善于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
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

(3)读懂图表: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的事项有:①表头。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②分类、图例。如统计图表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别,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得知本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③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

(1)整体感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题型:综合上述文本,简要概括主要内容。【题见PPT】

答题方法:首先查看标题,了解文本的阐述方向;
其次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意,提取、整合信息【题见PPT】

题型:a.“××”一词是什么意思?(或:请简要谈谈对“××”词语的理解)

b.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

c.请概括某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d.阅读文本,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错误)的一项。

e.概括或推断这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

f.有关部门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题方法:①仔细审读题干,确定答题范围,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②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③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具体可参考说明文专题相关内容)

(3) 品味文本的语言

题型:a.文中的加点词有什么含义?

b.画线句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题方法:非连续性文本里面包含了若干个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这些材料多采用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所以赏析文本语言时可以从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角度入手。

(4) 结合文本内容,解决具体问题【题见PPT】

题型:a.就“××”问题或现象、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b.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材料给你的启示。

c.请根据材料,提出几点建议。

答题方法:此类题型考查评价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①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或感受,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精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②启示类答题时要注意联系文本的主题思想,看文中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着重回答应该怎么做。③建议类答题时要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操作性,然后分条组织答案。

五、板书设计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区别:

2、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3、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六、作业布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部分习题

七、反馈总结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文涉及民生、文化、环境各个领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要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多关注生活。

第二篇: 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请阅读右边的“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回答以下问题。

【取标题】 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副标题还空着,请你取个别致而吸引人的标题。(2分)

图书漂流——

 

【读信息】根据海报内容,下列哪一项说法不对?(   )(3分)

A. 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而举办的。

B.4月23日之后,图书漂流现场活动便结束了。

C.教材和教辅类用书不能捐赠。

D.凡是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图书,便可获得一张捐赠纪念卡。

 

【改病句】两点“注意”里,其中一点是病句,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3分)

第_____点是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分)

美林药品说明书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美林用法用量】口服。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

【美林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美林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以上说明书有删减,精准说明书请参看药品包装)

6.【美林注意事项】第7条“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改为“对美林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可以吗?为什么?(4分)

                                                                                                                                                              

7. 依据说明书,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半夜,张小明体温39℃,妈妈倒出清澈如水的美林,喂小明。

B.陈琳感冒发热,吃了999复方抗感冒颗粒,又吃了美林。

C.王方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下午五点到家又喝了一次,十点钟睡觉前又喝了一次。

D.李伟伟是个壮小子,才八个月大,就有21斤了。有天发热了,妈妈心疼,喂了他4毫升的美林。

8.【美林注意事项】第9条为什么要求“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请阅读整篇说明书,说出其中的原因。(4分)

                                                                                    

                                                                                   

9.目前国内很多药物都缺乏儿童剂型,药物说明书大都写成“儿童酌减”,相比于本说明书中的【美林用法用量】,你觉得“儿童酌减”存在什么问题?(4分)

 

 

(三)(18分)

【人物名片】黄永松,台湾人,1971年创办《汉声》杂志,开始做一场“文化大梦”。从台湾走到内地,他几乎走过每个有着活态民间文化的地方。民间文化的流失和人们对故土的漠然让黄永松紧迫,他默默但用力地做着书、杂志和田野调查,在快70岁时,仍不停步。

 Hello 龙先生

——访黄永松

Q:(记者问,下同):对处于文化断层的青年,龙文化有“冷知识”的感觉,比如为什么叫“long”。
A:(黄永松答,下同):龙之所以发此音,跟“笼”字有关。当年黄帝经过阪泉、涿鹿皆捷之后,势力大增。随后便召集各部落在徐水开第一次“建国大会”。据当地流传的西河大鼓黄帝故事第四回《画龙合符》,黄帝为避免以后的分裂和混乱,决定统一图腾。于是各部落将图腾之物放在一个大笼子里拎来,“long”音由此而来。

Q:为龙“正名正音”您有什么愿望?

A:到了今年,我感觉为龙“正音正名”变得特别迫切。这是因为中国作为大国崛起,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令全世界瞩目,但民族的精神代表却长期被西方人误读。Dragon不是我们的龙,但是现在全世界都在用Dragon。Dragon指向的是恶魔、恶兽,西方神话里还因此出现了屠龙战士。给“龙”正名,我们该用音“long”!

有人说,2012年将是灾难年,灾难来自外星球。其实如有灾难,也是来自人类自身。破坏环境,放纵欲望,破坏天人合一,才会引来旱涝无常。中国龙为水性,呼云唤雨,东方属木,木得水而活,生机勃勃,龙之大德。除庇佑我们外,龙更能给我们救赎的道,即告诫我们要保护环境,少作孽。如果我们得到了这个道,就应该将它传递出去,造福更多的人。

 Q:对于正名运动有很多说法,有人调侃说中国龙很长,所以应该叫Looooooong。
A:为龙正名正音是文化意义上的正举,并非试图肤浅地通过正名正音,以改善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感觉。诸事当反求诸己。中国的缺点,需要炎黄子孙一起努力改变。

 Q:很多人看到传统民艺、习俗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迅速消亡,会有些悲观,但也有人认为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您怎么看?

A:这些民间传统的文化、习俗会在循环中生生不息。这种循环不是在原地转圈,而是呈螺旋式上升。我一直认为,活得下来的才是文化,打不死的才叫文化,打得死的就消灭掉了。传统的东西是亡不了的。所谓的消亡,只不过是在某个时间段,空间范围去看。在这个地方它没有了,但在别的地方又起来了;
现在没有了,将来又会起来……

Q:你是怎样践行你所说的“衔接传统和现代”。

A:《汉声》自创刊以来,“衔接传统和现代”便是工作的信仰。我们一直认为:传统民间生活是可触、可感、可亲、可爱,活生生的文化之宝。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给予我们的营养,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状态,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

传统文化跟现代生活的衔接,最重要的时刻就在过年过节。在年节中,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自然地薪火相传。

龙年到了,应该做一点跟龙有关的事情。为此,为此我们搜集了很多以龙为主题的年画、剪纸、服饰乃至建筑,制作成海报。希望这些年画,能让大家感受到过去的年节气氛,这也算是恢复了民间艺术最初的意义。

 

 

1. 记者主要就哪两个问题采访了黄先生。(2分)

2.阅读第五问,请说说“衔接传统和现代”的内涵。(4分)

 

3.在第三问中,编者在这段话边上,附上一张图片,目的是什么?(4分)

 

4.对传统民艺习俗消亡的看法,黄先生在另一采访中表达了如下观点,这是否和和第四问中黄先生所持观点矛盾?(4分)

 

 

 

5.如果你采访黄先生,你会向他提问什么问题?为什么想问这个问题。(4分)

 

 

 

 

 

 

 

分享: 

第三篇: 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
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1.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用曲线画出来)

2.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这张车票是(谁的) ,乘车时间 ,

出发地点 目的地 。车次 。

2.他在哪里买的票? 他在哪里检票?

他坐在哪里? 这张票多少钱?

4.他能拿着这张票随时坐吗?为什么?

换乘标识

1.图中有几条地铁线路?

2.离我们学校最近的是哪号线?

3.哪条线路的换乘最多?有几个换乘点?

1.

 

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

⑴图中四人互相认识吗?你怎么知道的?

答:
                                      ⑵老爷爷为什么生气?

答:

                                                                   

答案

第四篇: 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

考点跟踪突破9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2017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

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3分)

对于诗词大会,19岁以下的群体(年轻人)关注度较高,50岁以上人群关注度较低。(或:关注人群的数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至少说出两点,4分)

示例:我认为有必要。因为积累、背诵古诗词能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还能拓展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学习。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3分)( A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2017龙岩质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10分)

2018年北京将实施新中考方案。下面是有关这方面的材料。

【材料一】北京中考将于2018年“大变脸”

【材料二】下面是几位考生选考科目总分计算示例

【材料三】

实行新中考后,家长面临的转变:

家长从小就要关注、保护好孩子的个性爱好。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的意愿,要十分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幸福快乐的情绪。家长不再是单单买教辅、报班补课,努力提高考试科目学习成绩,而是协助学校发现和保护孩子的个性爱好和特长,想办法支持孩子在个性爱好和特长方面的发展需求,积极拓展面向孩子“消费习惯”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

1.阅读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考试科目为7科,即语数英3科、选考3科再加体育(40分),但中考总分只有580分。

B.小吴喜欢理化,按选考要求,如果他选考了生物(化学),还可以再选考物理。

C.小张考前预计地理能拿高分,物理最次;
中考后他的地理和物理将按100%和60%折算计分。

D.小李喜欢阅读,平时文科成绩好,但他不能同时选考政(思想品德)史地3科。

2.阅读材料二,你发现了什么问题。(3分)

示例:原始分总分相同的情况下,成绩折合后,有擅长(特长)科目的同学将高于没有擅长(特长)科目的同学。

(原始总分一样的同学,单科成绩越高,折合总分则越高)

3.材料三中提到“家长从小就要关注、保护孩子个性爱好”。请你运用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信息,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4分)

示例:材料一、二告诉我们:(1)学生擅长科目考分权重变大,(2)有擅长科目的学生考分会更高,(3)有擅长科目的学生在选考时更不会无所适从。而一个有擅长科目的学生一定得益于个性爱好的从小保护与培养,所以,家长从小就要关注、保护孩子个性爱好。

三、(2017莆田质检)阅读下面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近年,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程,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 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18%;
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

材料四:以下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1.下列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C )

A.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

B.调价后,福州至厦门北高铁一等座涨幅明显高于二等座。

C.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D.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2.根据材料一有关内容,概括中国高铁受旅客青睐的原因。(3分)

①高速(或速度快) ②服务质量好(或舒适度高) ③价格低(或价格便宜)

3.根据下图和材料四提供的信息,请你拟写一则广播稿,向乘客介绍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这一段行程运行的时间和路线。(4分)

各位乘客朋友,你们好!欢迎乘坐G1611次列车。本次列车于12:49经过莆田站,途经泉港、泉州南,于13:43到达终点站厦门北,历时约54分钟。祝乘客朋友们一路平安!

八、(2017镇江)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6分)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2分)

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意思对即可)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2分)

“点赞”一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意思对即可)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分)

不设统一答案。示例: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
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
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建议合理即可)个人: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
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量。(建议合理即可)

二、(2017丽水)阅读文本,完成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如今不再是新名词,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在高中大面积推开,并逐步向初中生普及。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将自已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已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职业。

【调查研究】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研究”课题组对某校高一新生,做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学子心声】

爽爽是大四学生,学的是会计专业,但是找了大半年工作,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

问她到底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她都说不清。“我觉得我适合当护士,可我学的是会计。

当初填志愿的时候,我明明填的是浙江某大学的英语专业,可是,等我和同学出去玩了,我爸爸偷改了我的志愿,学校和专业全改了。”

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她学得不开心,几度厌学,现在找工作又特别迷茫。听说有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后, 她不禁感慨:“要是我那时候能有这样的辅导多好,怎会走这些弯路?真是郁闷!”

【规划辅导】

中学生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时,指导师往往会对他们进行这样的“心理测试”:

今天,你准备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刚走出家门,一个白胡子的神仙突然在你面前出现。他告诉你,他可以送给你一个礼物,作为你旅途的坐骑,你会选择哪一个?

A. 一头强壮的大象

B. 一头被视为神物的单峰白骆驼

C. 一匹《射雕英雄传》里提到的汗血宝马

一般人的逻辑是不是这样的?我喜欢宝马,因为很威风,很漂亮,而且跑得很快,我喜欢这种奔驰的感觉。我不喜欢骆驼和大象,因为太慢了!但如果是去沙漠,骑大象走不出二十公里就得渴死。如果是去草原,要一头骆驼又有何用?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都要明白:关键是看你要去哪里旅行。

【专家说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美国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明确规定职业生涯教育要从6岁开始。日本也要求从小学开始就必须进行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开展高中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太迟了!在填报志愿时,许多学生不但对大学的专业学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一无所知,就连对自己的兴趣与适合的东西也不够了解。在大学阶段,许多学生由于选择了不感兴趣的专业而表现得很懈怠,甚至荒废了学业。

深圳市光明新区教科研中心刘会金:绝大多数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大学生毕业时有将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学错了专业,近65%的同学将跨专业选择职业,就业过程相当痛苦。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家长、教师习惯于“分数优先”原则,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志向。

温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马玉斌:职业生涯规划课主要是帮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和职业的匹配度。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就定下具体明确的职业方向,而是要让学生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学会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在选课和选专业方面能够有的放矢,激发个人的内在价值和潜力,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摘自互联网,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查结果相符的一项是(B)

A.少数家长对孩子“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不大。

B.多数学生赞同在高中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C.多数学生对各个职业了解较多并希望进行体验。

D.初中学校没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课。

2.阅读“规划辅导”部分,分析指导师给中学生做心理测试的意图。

意图是告诉中学生,选择怎样的坐骑关键在于你的目的地在哪里,同样,你选择什么学科、什么专业关键在于你想从事什么职业。

3.阅读“学子心声”部分,结合文本相关材料写出爽爽的案例给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带来的启示。

(1)职业生涯规划要早做;
(2)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兴趣、特长、能力;
(3)要了解社会和专业,让所学的学科、专业与喜欢的职业匹配;
(4)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支持自己的选择。

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1.方××,男,13岁,初一学生;
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2.李××,女,15岁,初三学生;
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些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
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逐步提高运动强度;
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体内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
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运动后,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静态生活方式成为导致死亡的最大风险因素。(导致死亡的最大因素是静态生活方式。)

3.阅读【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运动是无价良药。

(1)“运动”已经成为许多医生开给病人的处方,病人通过运动可以治疗精神不振,体质虚弱、肥胖等疾病。

(2)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对许多疾病具有预防作用。 (3)运动可使人产生愉悦感,对某些疾病具有治疗效果。

4.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不够科学,请你提出修改建议。

修改建议:(1)周一到周五的训练量过小,建议适度增加其他训练项目。因为运动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有效果。

(2)周六的“跑步”和“打羽毛球”建议分开进行,因为陈老师体质不好,初练者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逐渐增加运动量。

(3)周日的打羽毛球1小时建议放到吃完早餐半小时之后进行。因为强度较大的运动不宜空腹,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

第五篇: 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

非连续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6—18题。(12分)

材料一:

有说,人一生中,能有一二知己,已是十分有幸了。其实,人一生中可以拥有很多知己,既是你的良师,又是你的益友;
既不会背叛你,也不会出卖你,并且一辈子对你不离不弃,扶助你走完人生之旅。它们就是书本。

从小妈妈就对我说:“女孩子可以生得不漂亮,但可以长得很漂亮。”随着人生资历的日益加深,我总算明白了这句话。女孩子们为了美而减肥隆鼻开双眼皮无可非议,但别遗漏了最有效的一着:阅读。阅读会令男人女人都更优雅更添人格魅力。

我们对人生的认识,都是从读童话开始。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小人鱼、灰姑娘……是我们稚小心灵最初的憧憬。然后我们认识了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于连·索雷尔、贾宝玉、鲁智深、赵子龙……就是简单的白纸黑字,不靠什么美女俊男,也没有特别技巧,有如春雨润物悄无声,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精神灵魂。

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法,阅读能使我们在纷嘈的现世静下心。只要有书陪伴在侧,你永远不会觉得失落和孤独。我的手袋里总习惯放一本书,如在餐厅等人时,或者在开会时间未到枯坐时,就可以拿出来翻阅。人说“等人心焦”,有本书陪伴着你,你就不会焦虑发火,达到自求心静的境界。

现在,无纸阅读也是一种阅读方式,但我们常说的“书香”之感,则荡然无存了。现代都市人,在网上资讯大海洋中浮浮沉沉,又便捷还经济,但一书在手的那种感觉,是不可取代的。

说到书香,现今真可谓难寻!我在中学时代就有逛旧书店的爱好。这使我想起香港的九龙的城邦书店。这是一幢已有80年历史的旧楼,白色方形支柱配着落地玻璃,港人俗称小白楼。书架全以希腊式罗马风格建成,配合欧洲书店常见到的木楼梯及色调柔和的壁画,给人清雅、书香四溢的感觉。老板为这爿颇有古典情趣的书室可谓操尽了心。它们认为书店不是单一的银货两讫的销售,书店更重要的是要推广阅读,建立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然而,就在笔者结束此文之际,已传来“城邦”书店欲撤离这幢小白楼的消息!

人说,岁月无情,然阅读却是最有情义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就是通过阅读,代代相传,继往开来。材料二:

材料三:

A.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莎士比亚

B.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 臧克家

C.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巧慧;
数学使人精细;
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之学使人庄重;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培 根

16.仿照材料三的警句形式,用精简的语言,完成对材料一②—④自然段的概括。(3分)

▲ ——程乃珊

17.结合材料一,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不同含义。(2分)

女孩子可以生得不漂亮,但可以长得很漂亮。

18.如果在材料一的开头引用一句材料三中的名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19.根据你在材料二中获得的信息,分析推断材料一中城邦书店撤离小白楼的原因,并给书店经营者提些经营建议。(5分)

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回答问题。(20分)

【甲】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
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
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
读忠烈传宜吹笙鼓瑟以扬芳;
读奸佞论宜击剑捉酒以销愤;
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
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读诗词宜歌童按拍②;
读神鬼杂灵宜烧烛破幽……大凡读短册,恨其易竭;
读累牍,苦于艰竟。读滂沛③而襟拨④,读幽愤而心悲。

(节选自吴从先《赏心乐事》,有删减)

[注释]以莹玄鉴:使照耀玄理的镜子更为光亮。②按拍:打拍子。③滂沛:情感丰富充沛的文章。④拨:被撩起。

【乙】

对很多人而言,读书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比起单纯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得来,属于别人。他不能像那些自己思考的人一样,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为一体。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百家思想纷然杂陈,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有何联系则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物的来龙去脉及相互间的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节选自叔本华《比读书更重要》,有删改)

【丙】

解放周末:在您看来,手机阅读到底算不算阅读?

许纪霖: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资讯。我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微信、微博,阅读到的大多是资讯,而不是知识。知识是完整的,是整体的,它不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的,它一定有一个体系,以一套整体的系统来解释世界。

解放周末: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以成败论英雄,读书也常被当作通往成功的一条路径。对此您怎么看?

  许纪霖:我认为读书完全和成功无关。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你抱着成功的目的去读书的话,你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喜爱读书的人未必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一定是一个有知识、有品位的人。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追求智慧。追求成功,只是需要具体的本领,但是读书是为了寻找智慧。智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就像一把洒在汤里的盐,它是散落在各种知识里的。所以,说“这个人好有智慧”和“这个人好有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王元化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我陪一位台湾的杂志主编去看望他,这位主编见识过很多知名的文化人物,但他临走时感慨地说:“王先生真是一位有智慧的大家。”也许从知识的层面上说,我们的知识可能比王老先生还丰富一些,但是他身上散发的智慧,却是我们一般人所远远不及的。

  专家、学者有知识,但只有大师或大家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哪怕你发明了一种体系,你创造了一门学科,你可能也未必有智慧。智慧是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有通透的悟性,能够参透天地,智慧让人变得完善,达到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深度。所以,读书是为了获得智慧,那是一种远比成功更高的境界。

(节选自《解放周末》2015年04月24日)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一处。(1分)

读 赋 宜 纵 水 狂 呼 可 以 旋 风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1)吹笙鼓瑟以扬芳 ▲ (2)空山悲号 ▲

(3)恨其易竭 ▲ (4)苦于艰竟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

13.曹同学根据甲文提出了阅读名著的建议,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读《水浒传》宜舞枪弄棒以助兴。

B.读《朝花夕拾》宜推窗邀月以回味。

C.读《骆驼祥子》宜把酒临风以怡情。

D.读《格列佛游记》宜漫游闲步以畅想。

14.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如何理解丙文画线句中“洒在汤里的盐”?请用乙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2)乙文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5.怎样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请结合以上文段概括回答。(3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7-19题。(10分)

【材料一】

老树漫画

[注释]老树: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醉心于漫画创作,擅长古体画与诗的搭配。


【材料二】

王磐,明代文学家,编撰《野菜谱》。在苛政年荒之际,百姓只能靠采集野菜充饥。为了扩大可食野菜的来源,方便人们辨识,王磐以平民之身,阅书、查访、目验、亲尝、自题、手绘,最后挑选了五十余种野菜,终成其书。他的用心是可贵的,也是感人的。如:

看麦娘。随麦生陇上,因名。春采,熟食。

白鼓钉。名蒲公英,四时皆有,唯极寒天小而可用,采之熟食。

野绿豆。生熟皆可食,茎叶似绿豆而小。生野田,多藤蔓。

(甲)枸杞头。村人呼为甜菜头。春夏采嫩头,熟食;
秋采实,即枸杞子;
冬采根,即地骨皮。

【材料三】

(乙)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

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对方的名字。

成千上万的她们,我所识者寥几。爱慕,却不知称呼;
惊艳,却无从指认。甚至无法转述她们的美,炫耀我的眼福。

其实何止于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鸢尾被说成了百合,茑萝被说成了牵牛,其他我也说不出了……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嗫嚅不清了。

我把此事告诉一朋友,大发感慨: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演艺明星,所识草木却可怜至极,真是奇怪!过了几天,收到朋友一赠书:《野花图鉴》。还有一条短信:“每次看到‘全草入药’几个字,我都肃然起敬!”果然,翻开该书,几乎每条注释中,皆见“全草入药”四字。

草木深深,福佑其中;
花果累累,生之有养。

我想,若有一日,自己被发配荒野,携一卷《本草纲目》,也就能活下去,芥命无忧了。

(选自王开岭《多闻草木少识人》)

17.下面诗歌和材料一的漫画搭配最合适的一项是( ▲ )(3分)

A.林下茅舍听雨,村外水田插秧。桃花闲落风里,鹧鸪时鸣山前。

B.远山微云乍起,平野渐次苍黄。小院瓜熟蒂落,手边一茶微凉。

C.晚来有月升起,初觉夜风微凉。一湖绿水寂寂,无边蒹葭苍苍。

D.门前无边青麦,有鸟风中徘徊。此心念念在远,墙头石榴花开。

18.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作者对草木的态度有什么不同?(3分)

19.甲、乙两处都写了草木的用处,试分析两文作者采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原因。(4分)

四、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12—14题。(13分)

“自然缺失症”离你有多远?

【“自然缺失症”正蔓延】

  “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由美国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提出。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少于3小时的孩子则达到48.5%。

  “宅”这种生活方式正在儿童中蔓延。一方面,一些父母把孩子圈在狭小范围内,以保证安全和卫生。另一方面,父母正试图让孩子更早地接受教育。城市里的孩子往往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但由于被割裂了与自然的联系,会失去感知能力。这种情况下,他们感受不到花鸟鱼虫的细节之美,体会不到新发现的快乐,可能无法静下心来观察某个事物,之后就会表现出缺乏注意力等问题。

  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更是给了孩子更多留在室内的“理由”。2012年,厦门学生张欣窈研究的课题《“自然缺失症”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课题研究调查中问到:“有一项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你到哪里完成这项作业?”对此,88%的同学回答“上网找”。眼下,孩子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看似变得“聪明”,但这只是一些“成品知识”。当孩子们习惯接受“成品”时,他们的创造力就遭到了极大削弱。

缺乏在自然中的学习、探索和体验,不仅可能带来孩子的智力、体质上的缺陷,还可能让孩子变得孤独、焦躁,对自然缺乏尊重。

据《新闻晚报》报道,不少人开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自然缺失症”这一现象。一些环保、教育专业人士和家长集体发出倡议:家庭和学校共同保证每个孩子每天能有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家长不要因为省事,把孩子过度暴露在电子产品前,接触电子产品平均每天不宜超过1小时;
节假日,请家长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和自然地域游览体验……

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还建议学校开设户外课程,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教育学者陈建翔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虽对这种教育方式表示赞赏,但他却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他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潜能。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重视大自然的力量。在学习抽象知识之前,首先要让孩子的潜力和天性,在自然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显现。”

【健康知识勤调查】

影响家长忽视孩子走进自然、参加锻炼的因素分析。

表1 家长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统计表

项目

非常了解

很了解

一般

不了解

没必要了解

总人数

人数

12

23

93

23

15

166

百分比

7.23%

13.86%

56.02%

13.86%

9.03%

表2 家长对健康三维观的认识程度调查统计表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心理健康

12

7.23%

生理健康

92

55.42%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9

5.42%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

18

10.84%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0

6.02%

生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7

10.24%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

4.82%

【典型个案试剖析

  申甲是一名8岁的女孩,父亲是在长沙工作的一名会计师,一年前,申甲被父亲从邵阳农村的老家接到了长沙。为让女儿习惯城市生活,父亲给申甲报了培训班,其余时间就是在家看电视,户外活动很少。慢慢地,女儿的变化让父亲申先生不知所措,“以前女儿很乖,到了城里后,慢慢地没以前听话了,她看电视的时候跟她说话,得说两遍她才会给你反应,甚至还不耐烦冲我发脾气。” 申先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他决定带女儿去长沙最好的医院看看。

12.【“自然缺失症”正蔓延】专栏,从哪些方面对“自然缺失症”进行了说明?(4分)

13. 教育学者陈建翔为什么把解决问题的矛头指向了家长?请结合【健康知识勤调查】中的

两个统计表中的数据说说其中的原因。(4分)

14. 请你根据阅读选文后获得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5分)

【典型个案试剖析】中的申先生带女儿去医院后,(1)申先生的烦恼能解决吗?为什么?

(2)如果不能解决烦恼,那么申先生又该怎么办呢?

五、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7~19题。(11分)

【材料一】

古人选择度量衡词的基本准则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意思是说古人从周围环境以及自己的身体上选择一些名词用作度量衡的单位。例如大家很熟悉的“寸”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意思是说人手后退一寸的脉搏处叫寸口,故谓之“寸”。“寸”的小篆字形为“ ”,“”是一只手,“-”是指事符号,来指示寸口的位置,中医把脉的时候就是按寸口这个地方。至于“尺”字,《说文解字》里说:“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尺”的小篆字形为“”,像人张开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在测量长度,像极了我们口语中所说的“拃”(读作zhā)这个动作,巧的是如果以一指宽为一寸,那么一拃正好是十个手指并拢的长度。

【材料二】

“丝”这个长度计量单位现在几乎很少有人知道,更不知道1丝=0.01毫米。“丝”并不像米、厘米、毫米那样常用,但“丝”作为长度计量单位,其实在成书于公元四世纪的《孙子算经》里就出现了:“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意思是说,“忽”是长度的最小单位,从长度来看,十忽等于一丝。不仅“丝”被用作很小的计量单位,“毫”也如此,我们能从它们的字义上找到线索。“丝”字的甲骨文形体像两束丝,因此它最初的意思就是指蚕丝。“毫”本来是指鸟禽“细而尖的毛”。蚕丝和鸟类的毛都是微小的事物,两者相较,蚕丝更细,古人把“丝”和“毫”分别用作“忽”之上的长度计量单位的缘由据此可以推断。

【材料三】

长度单位古今对照表

数值

战国

秦汉

三国

南朝

宋元

明清

现代

一尺换算厘米数

16.95

23.1

23.1

24.2

25.8

29.6

30.7

31.68

31.1

33.33

17.根据材料意思,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材料一中对“寸”和“尺”两字的解说有什么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推断古人选用“丝”“毫”作为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的原因。(2分)

18.根据材料三回答问题。(4分)

(1) 从古至今一尺的实际长度有何变化趋势?请用一句话概括。(1分)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说邹忌“修八尺有余”,《隆中对》说诸葛亮“身长八尺”,两文中的“八尺”所指的实际长度一样吗?请说明理由。(3分)

19.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以上三则材料围绕的共同说明对象是中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

B.“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由此可以推测中国古代长度单位使用十进制。

C.“丝”“毫”都是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这两个字合成的词“丝毫”的意思就是极微小的一点点。

D.成语“七尺之躯”出自战国时期的《荀子》一书,意指成年男子,可见当时成年男子平均身长七尺,跟现在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70米几无差异。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13分)

【材料一】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泛。一般说来,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但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我们按照人工智能的实力将其分成三大类。

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某一领域任务的人工智能。比如谷歌的DeepMind系统精通围棋,但除围棋以外,它在其他方面没有探索的理性和能力。

强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Linda Gottfredson(琳达·戈特弗雷德森)教授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

超人工智能。牛津哲学家、知名人工智能思想家Nick Bostrom(尼克·博斯特罗姆)把超级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

这正是为什么人工智能这个话题这么火热的缘故。

人工智能革命是从弱人工智能,通过强人工智能,最终到达超人工智能的旅途。我们现在的世界充满了弱人工智能,每一个弱人工智能的创新,都在给通往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的旅途添砖加瓦。

这一旅途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难走。因为迄今为止,人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的东西,造摩天大楼、把人送入太空、明白宇宙大爆炸的细节——这些都比理解人脑,并且创造个类似的东西要简单太多了。而且创造强人工智能的难处,并不是你本能认为的那些。

造一个能在瞬间算出十位数乘法的计算机——非常简单;
造一个能分辨出一个动物是猫还是狗的计算机——极端困难。造一个能战胜世界象棋冠军的电脑——早就成功了;
造一个能够读懂六岁小朋友的图片书中的文字,并且了解那些词汇意思的电脑——谷歌花了几十亿美元在做,还没做出来。

用计算机科学家Donald Knuth(唐纳德·克努特)的说法,“人工智能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超过了人类,但是在那些人类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还差得很远。”

目前的弱人工智能系统并不能威胁人类生存。最糟糕的情况,无非是代码没写好,程序出故障,造成了单独的灾难,比如核电站故障、金融市场崩盘等等。但我们知道的是,人类对于地球的统治教给我们一个道理——智能就是力量。也就是说,一个超人工智能,一旦被创造出来,将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东西,而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只能屈居其下。请想象一下,一个比我们聪明100倍、1000倍、甚至10亿倍的大脑说不定能够随时随地操纵这个世界所有原子的位置。防止人类衰老,治疗各种不治之症,解决世界饥荒,操纵气候变化甚至让人类永生,这一切都将变得可能。同样可能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终结。

(根据互联网相关材料改编)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阿尔法围棋”确实赢得了比赛,但是它并不懂得赢意味着什么,更不能享受胜利的尊严与喜悦。在“可测度”的领域内,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都将超过人类;
但是在“不可测度”的领域,以数学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就只能望洋兴叹。

这正如科学家所言,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它能在微秒之内完成百万级的乘法运算,能够存储世界上所有图书馆里的知识,但如果要感知花开花谢的美丽、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人工智能还不如3岁的小孩。

(节选自人民网《思想的尊严永远只属于人类》)

14.根据材料一,简要说说各类人工智能有什么差别。(3分)

15.材料二“图一”所显示的左右脑功能中,很难被人工智能超越的是左脑功能还是右脑功能?请加以判断,再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找出判断依据,并简述理由。(4分)

16.材料一、材料三中的画线句以及材料二中的“图二”,都运用了作比较(对比),除此之外,其表述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七、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1~18题。(20分)

江南暮春 清明风俗

  随着寒食、清明、上巳的来临,江南已是红梅零落,樱花渐离枝头,桃花也随雨打风吹去了。江南的暮春习俗像是在彷徨中寻找着什么寄托。

【以水驱邪与魏晋修禊】

  《孝经纬》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三月节。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古人对于“洁”的渴求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暮春时节,寒热不定,疾病时来侵袭。古人认为这是被压抑的阴气或说瘴气在作怪。用洁净的流水来清除浊邪成了必要举动。

  明代以来,江南地区产生了许多以水清除浊邪的“方法”。如三月初二以桃叶浸井水服食,传说可治心病。三月初三取枸杞煎汤沐浴,能使皮肤光泽不衰。人们对这些方法的信任,大抵都源于临水修禊的风俗。

  修禊,是古人祈福消灾的仪式,通常在三月上旬巳日临水举行。自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晋书·王羲之传》记载:“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说的就是著名的兰亭雅集。当日,王羲之与众名士相聚曲水之畔,三杯两盏之后,他联想到战争的频繁与生命之脆弱,感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庄周在《齐物论》中告诉世人:生为梦幻,死是苏醒,早逝(殇)反而能使人走向长生(彭)。王羲之并不相信修禊的功效,认为死亡总是突然来袭,同时也不接受庄周为消解死亡恐惧所提出的解释。王羲之与名士们聚饮赋诗,且将雅集诗作逐一记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条与后人沟通的途径——这是对死亡的新知。

【寒食禁火与唐人祭墓】

  寒食,在清明前一两日。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忠臣介子推舍命追随。重耳夺回王位后,与之交恶。介子携母逃入山中,重耳派人纵火烧山,将其活活烧死。《庄子·盗跖》载:“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传说百姓相约禁火以纪念介子推,便产生了寒食节。

  因为禁火,人们须考虑制作不易变质的冷食。旧时江南流行冬青叶汁染米蒸食,俗称乌饭。后来,有人用麦苗汁和糯米做成粉团,流传至今成了江南暮春名小吃——青团。

  其实,禁火的习俗早于介子时代就已产生。寒食附会于介子推的故事,正如端午节相传是纪念屈原一样。从唐代开始,每逢寒食,无论贵贱,人们都要祭扫先人坟墓。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百姓祭墓自春秋方始】  

商周时期,人们相信死后精神不灭。当贵族享尽生前的荣华富贵,跨过生死边界,迎接他的是天上地下的极乐世界。人有魂魄二气,魂飞九天,前往祖先的世界永生;
魄则留于墓中,享受随葬品带来的无尽欢愉。贵族们在祭祖方面霸占了特权,他们在宗庙中和先人的坟冢前祭祀祖先;
而庶民不要说建家庙,连坟包也不许出现。

春秋时期,周朝礼制日渐崩坏,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在先人墓上封土,用作先人墓葬标记,以便上坟时容易寻找。孔子深爱周礼,对百姓祭墓却表示支持。《礼记》载,曾子问孔子庶民该如何祭祖。孔子回答:“向墓而为壇,以时祭!”百姓扫墓祭祖,从周代的不合礼法,经孔子认可后在宗法社会中流传下来。

【宋代“黄金周”使三节合一】

隋唐统一后,上巳逐渐变成了春游节。《剧谈录》载:“开元中,上巳节赐宴臣僚,会于曲江山亭,恩赐教坊声乐,池中备彩舟数只,唯宰相、三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每岁倾动皇州以为盛观。”这种以皇室为首的节庆,低级官员和庶民只能远远瞻望。

宋代时,官方规定三个“黄金周”,冬至、初一和寒食各放假七天。寒食日期往往在清明前几日,三月三有时与清明重合。久而久之,清明便吸纳了寒食与上巳的节庆风俗。

宋代以后,清明上墓取代寒食上墓,成了新习俗。发展到明清时期,江南各地出现了许多家族祠堂,百姓也可像贵族一样为先人举行庙祭。但是,庙祭更多的是祭祀祖宗,增强家族凝聚力。个人对先父先母养育之恩的追念,仍寄托在墓祭中。

因为节日的调整,原本三月三的春游活动在宋代也移到了清明节。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杭州清明节的娱乐活动:“车马往来繁盛,填塞④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
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

  上巳郊游,春心悠悠;
寒食上坟,冷雨纷纷。氛围判然有别的两个节日,宋后竟浑融一体。清明节,人们先出郊外扫墓祭祀,傍晚便携土产回城,其后则尽情游赏晚春。

旧时百姓观念中,死后不能直接进入极乐世界,而是由生前功过决定身后归宿。但是,只要死后能得到后来人的凭吊与祭祀,便能够不断与人间产生联系,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神格存在。因此,相比对死亡的恐惧,人们更害怕死后被遗忘——“无后”才是真正的死寂。从这点说来,介子推、王羲之等华夏先人,都战胜了死亡,得到后人追思,实现了永生。这或许就是江南暮春风俗的寄托所在吧。

(文/谭昔,有修改)

【读懂·文言诗文】

11.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向墓而为壇,以时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C.池中备彩舟数只 前人之述备矣

D.填塞都门 以塞忠谏之路也

12.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 B.子推/怒而去

C.上巳节/赐宴臣僚 D. 每岁倾动皇州/以为盛观

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

14.下列对《寒食野望吟》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2分)

A.这首诗生动说明了唐朝时期寒食时节祭扫先人坟墓、凭吊逝者的风俗已经盛行。

B.诗中,有乌啼鹊噪人哭的悲声,也有催人泪下的景致,营造了凄凉悲惨的氛围。

C.“垒垒”“冥冥”“萧萧”等叠词的使用,使描绘的景色更形象,富有艺术魅力。

D.末两句诗,九泉之下的先人哭泣,世上的亲人却听不见,道尽了生死离别之痛。

【感知·材料内容】

1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自魏晋以后,清明节和上巳节就在同一天,即三月初三。

B. 江南民众制作乌饭和青团的冷食,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C. 春秋时期,贵族和庶民们才可以建家庙和坟冢祭祀祖先。

D. 宋代的“黄金周”渐使清明节融汇了寒食、上巳的传统。

16.庄周与王羲之对待“彭殇”的态度一样吗?结合材料说说理由。(3分)

【体悟·微言大义】

17.说说你对“‘无后’才是真正的死寂”这句话的理解。(3分)

18.今年清明节期间,不少网店提供“代客扫墓”业务,收费从200~1000元不等。对此,市民看法不一,有人认同,有人反对。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3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

一.(12分)

16.(3分)阅读增添我们的人格魅力,塑造我们的精神灵魂,修炼我们的内心境界。

17.(2分)第一个“漂亮”是指外表美丽,第二个“漂亮”是说,通过阅读人人都更优雅更添人格魅力。

18.(2分)B

19.(5分)

原因:①碎片时间阅读比例上升。②浏览社交媒体(浅阅读)成重要阅读方式。

③电子阅读比例提升明显。

建议:①根据读者的阅读偏好合理安排各类图书的种类和数量。②借助书友和媒体加强宣传。

二、10.(1分)读 赋 宜 纵 水 狂 呼 /可 以 旋 风

11.(4分)(1)敲击,弹奏 (2)号叫,哭叫 (3)遗憾 (4)结束,完成,最终

12.(3分)适宜(应该)靠着稀疏的花丛,清瘦的竹子,寒冷的石头,苔藓。

13.(3分)C

14.(6分)(1)(3分)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为一体(答知识、个性、见解也可)

(2)(3分)(1分)对比论证。(2分)将“死读书”与“读书注重思考”的人做对比,深入论证了读书注重思考给予人的好处。

15.(3分)真正的读书人读书时讲究情境,注重思考,追求智慧。(一点1分)

附翻译:

读史类的书时,适宜在雪光的映照下,以便使照耀玄理的镜子更为光亮;
读子类的书时,适宜有月光的陪伴,以便寄托超远的遐想;
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时,适宜靠着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便收敛无边际的神游,约束缥缈不定的言论;
读忠臣烈士的传记时,适宜吹着笙、弹着瑟,以便宣扬传主的芳名;
读论及奸邪佞臣的文章时,适宜击着剑、提着酒壶喝酒,以便消解愤怒;
读《离骚》时,适宜在空荡荡的大山中引吭悲歌,可以此使山壑受到震惊;
读赋文时,适宜纵游水浪、狂歌疾呼,可以此旋动风力、形成气势;
读诗词时,适宜使歌者打着拍子伴奏;
读神鬼灵怪的书时,适宜点着蜡烛,照亮黑暗……大多数的情况是,读短文,因其短而会遗憾它很容易就读完了;
读长文时,因其长而苦于难以读完;
读情感丰富充沛的文章,就会不由自主地撩起衣襟;
读幽愤的文章,就会让人心生悲怆。

三、(10分)

17.(3分)D

18.(3分)材料一中,作者欣赏自然美景,陶醉于田园风光,用闲适自得的态度对待草木;
材料二中,作者为饥民提供帮助,以科学务实(实用)的态度对待草木;
材料三中,作者在反思中领悟人类对草木的依赖,用敬重的态度对待草木。(一则材料1分,不结合具体内容该点不得分)

19.(4分)甲处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因为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饥饿百姓扩大可食野菜的来源,更偏重于介绍野菜的采摘、吃法等实际用途,所以用说明的表达方式。

乙处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因为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唤醒人们对草木的关注与敬重,更偏重于观点的表达,所以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四、(13分)

12.(4分)自然缺失症的概念(1分)、产生原因(1分)、危害(1分)、应对措施(1分)。

13.(4分)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家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1分),其中很大一部分家长对健康的认识还限于“生理健康”这一陈旧的观念,并没有完全理解健康的含义(1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分)。家长陈旧的观念和错误的认识,给学生走进自然增添了很大的阻力(1分)。

14.(5分)(1)(2分)不能解决,因为自然缺失症不是一种需要医生诊断或需要服药治疗的病症,而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危险的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2分)。

(2)(3分)申先生应鼓励孩子走进自然,保证孩子每天能有1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时间(1分);
节假日,申先生应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和自然地游览体验(1分);
同时应减少女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1分)。

五、(11分)

17.(4分)

(1)(2分)举例子(1分),说明古人选择度量衡词“近取诸身”的基本准则(1分)。(意近即可)

(2)(2分)古人选择度量衡词的基本准则有“远取诸物”(1分),“丝”“毫”当时都是常见的微小物体(1分),所以会被选用为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意近即可)

18.(4分)

(1)(1分)总体变化趋势是越来越长。(意近即可)

(2)不一样,邹忌是战国时期的人(1分),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人(1分),这两个时代一尺折合的厘米数不同,所以两文中的“八尺”所指的实际长度不一样(1分)(意近即可)。

19.(3分)D

六、14.(3分)弱人工智能只擅长于某一领域任务;
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
超人工智能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意思相近即可)

15.(4分)右脑功能很难被人工智能超越(1分,不简述理由不给分)。材料一中提到,人工智能已经在几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领域超过了人类,但在人类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还差得很远(1分)。材料三中提到,在“可测度”领域内,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都将超过人类;
但是在“不可测度”的领域,人工智能只能望洋兴叹(1分)。“需要思考的领域”“‘可测度’领域”属于左脑理性功能,“不需要思考”和“‘不可测度’领域”属于右脑感性功能,因此,人工智能很难超越人类右脑功能(1分)。

16.(6分)材料一:举例子,具体而突出地说明人工智能在那些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上比人类差得很远,创造强人工智能的难度很大。

材料二:运用数字简洁明了地说明了人类工作被人工智能代替的可能性。(或收银员、导游等工作被人工智能代替可能性极高,人类在这些工作领域将失去优势。或牙医、心理学家等工作被人工智能代替可能性极低,人类在这些工作领域是有很大优势的。)

材料三:运用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说服力(“智能”“智慧”“智商”“情商”“计算”“算计”两两对举,体现了汉语构词的特点,富有趣味),表明在“不可测度”的领域,人工智能远远比不上人类,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思想的自信。

七、(20分)

11.(2分) D(A.本来 巩固 B.季节 时候 C.准备 详尽 D.堵塞)

12.(2分) A

13.(3分)介子推极其忠诚啊,自己割下自己的大腿(上的肉)用来给(晋)文公吃。重点字:“至”、“股”“食”)

14.(2分)D(世上的亲人哭泣)

15.(2分)D

16.(3分)不一样。庄周认为:生为梦幻,死是苏醒,早逝(殇)反而能使人走向长生(彭)。

王羲之认为:死亡总是突然来袭,同时也不接受庄周为消解死亡恐惧所提出的解释。王羲之与名士们相聚饮酒赋诗,并且将雅集诗作逐一记录在册,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条与身后人沟通的途径——这是对死亡的新知。(判断1分,理由2分)

17.(3分)没有后人的凭吊与追思是最可怕的。(原文作答,意近即可)

18.(3分)认同:节约了时间,又奠祭了亲人,一举两得。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荒唐或不值得提倡:祭扫活动有时并不讲究形式,诚心诚意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对先人的尊重与发自内心的追思,完全可以安排好时间,亲自祭扫。(看法1分,理由2分)

推荐访问:连续性 应试 借助 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 借助群文阅读提高非连续性文本应试能力 群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