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时间:2022-05-19 19:3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5篇

第1篇: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构建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体系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贺志明 吴诚
来源:《新丝路(下旬)》2020年第01期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编号:19WTB05;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编号:18C1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集约高效的市域社会治理法治体系,实现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防范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牢坚实基础。

        ー、构建市域社会治理法治推进制度体系

        1.坚持和完善落实市域社会治理党的领导工作制度

        市县机构改革后,市域各级依法治理委员会要迅速进入角色、全面履行职责,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落到实处,保证市域社会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在宁乡市白马桥街道经典生活小区的联合支部的带领下,经典生活小区联合支部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带领小区业委会、物业、监委会、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经典生活小区的建设和管理,为打造和谐的邻里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打造了白马桥街道小区治理的成功经验。

        2.坚持和完善落实市域社会治理法治责任工作制度

        市域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在法治之下,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加快完善市域部门条线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约束制度,切实解决“单位多难统筹、任务多难落实、困难多难破解”等“三多三难”问题。在长沙市就涌现了“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如,雷锋派出所“探索枫桥智慧,弘扬雷锋精神”。全面推行以密切警民关系为主线,以警务前移、警力下沉、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目标的警务战略,实行2+2+N的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建立“三民”“三建”“三巡”“三扶”的打防管控一体化警务机制,让“雷锋精神和枫桥经验”惠及百姓,得到了各级领导、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评。

第2篇: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作者:姜永华
来源:《唯实》2019年第10期

        在全国新任地市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做开班讲话,首次提出“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明确了树立“五大导向”、优化“四大体系”、提升“七大能力”的具体要求,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理清了工作思路,提供了基本路径。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夯实平安建设根基”指示要求的顶层设计,是契合中国国情、中央部署、时代要求和基层实际的具体实践,是对基层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科学指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由中央统筹推进市域层面社会治理工作,将有力推动中央关于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要求在基层的落地落实。只有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社会安全稳定。市域具有较为完备的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具有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和能力,是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只有抓好“市域”的安全稳定,才能维护社会全局的安全稳定。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人民美好生活。“市域”是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贴合的治理空间,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是掌握群众需求、解决群众诉求的责任主体。只有在“市域”层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中央直接主抓“市域”治理,是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关键举措,将有力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改进作风、担当作为。只有抓牢“市域”治理,才能实现治理责任下沉,压实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责任,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第3篇: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陈一新: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

作者机构:;

来源:经济研究信息

年:2018

卷:000

期:007

页码:P.17-20

页数:4

中图分类:F327.6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域;国家治理;决策部署;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制度安排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市域社会治理既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国家治理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决策部署和上级的任务要求,又要立足实际对本市域社会治理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推动实践,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第4篇: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借鉴“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卢芳霞刘开君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2020年第3期

卢芳霞刘开君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国家治理的中间层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旨在突出其承上启下、以城带乡的辐射作用。全会还把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两项工作均成为当前中央高度重视的工作,且两者紧密相关、息息相通。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高度契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范畴,适用于社会治理的各个层级。因此,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是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范畴属性看,二者具有一致性。新时代“枫桥经验”被界定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套社会治理方案没有层级的限定,也适用于市域。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层面的具体实施,重点针对社会治理领域,而非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所以两者属性基本一致,都属于社会治理范畴。
从功能价值看,二者具有相似性。“枫桥经验”的核心功能是就地预防化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社会治理的最重要功能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包含十三个制度体系,其中第八个制度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即“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可见,社会治理的功能与“枫桥经验”基本相同,都是防范化解矛盾风险。而且作为市域层面的社会治理,拥有解决社会治理中较大矛盾问题的资源和能力,能更有效地把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控制在市域,避免矛盾向更高层级上交。
从方式方法看,二者具有同一性。无论是新“枫桥经验”,还是市域社会治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或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四化同步”。这些方式方法是传统社会治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的重要途径,因此也构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法论。
坚持借鉴“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可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五大特色,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尽早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市域特征、时代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坚持“党建统领”,加大市域社会治理的统筹协调。从实践针对性来看,目前地级市的统筹能力相对较弱,相较于拥有完整立法权、系统规划能力和强大人财物统筹能力的国家治理、省域治理,以及相较于一直保持良好联动传统、相对紧密推动的县域治理、镇域治理,市域层级处于较为尴尬的层级,其“中间层级”有时甚至变成“悬浮层级”。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市域治理,其政策意图就是要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统筹功能、资源和力量,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一市一地的现代化助推省域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坚持“人民主体”,突出市域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枫桥经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验,把“枫桥经验”与市域社会治理相结合,可以使市域社会治理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枫桥经验”已经从乡村社会治理延伸到市域社会治理,其中包含了城市治理。城市治理比乡村治理更能集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多元化治理主体,更有利于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市域社会治理共同共体。
坚持“三治融合”,强调市域社会治理的综合施策。“三治融合”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倡导的基本方法。在治理情境更为复杂的市域层面,恰恰需要多样化的治理方法,以收到综合施策的效果。为了让“三治融合”更富有操作性、更好贯彻落实,要充分利用好地级市新获得的立法权,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三治”的各自范围、边界、清单,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推动“三治融合”中的各自职责,不断完善市域社会善治新体系。
坚持“预测预防”,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的源头治理。“枫桥经验”提倡“立足于早,立足于小,立足于激化前”解决矛盾。市域层级有着相对较强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能力,有着相对完整的信息功能平台,有着相对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能够把好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能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和风险防范在基层,控制在市域。
坚持“基层基础”,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的重心下沉。市域社会治理的重心依然在基层。要突出基层基础导向,从基层最小单元、最小细胞抓起,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要充分发挥市级层面的统筹协调作用,真正实现市、县、镇三级联动和事前、事中、事后三环相扣,不断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念在市域治理情境中拓展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信访不出县,上访不出市”,牢牢守住市域安全稳定底线,有效防止矛盾风险向上传导、向外溢出。
(作者单位:中共绍兴市委党校)


第5篇: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初探□姜坤

【摘 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城市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本文对各地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智能化建设、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着手,加快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期刊名称】《行政与法》 【年(卷,期】2019(000011 【总页数】6
【关键词】关 键 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区治理体系;
智能化;
社会治理能力
【文献来源】law_thesis/0201274067059.html
/>

推荐访问:新时代 综述 治理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